混凝土坍落度及其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因素摘要:混凝土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混凝土坍落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

本文主要探讨了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水灰比、粒径分布、粘聚剂的选择、施工温度和施工方式等,旨在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并优化施工工艺。

一、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

水灰比的大小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有着直接影响。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坍落度越高。

因为较高的水含量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使其更容易振动和浇注,从而提高坍落度。

但是,水灰比过高也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和收缩性能恶化,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水灰比。

二、粒径分布混凝土中骨料的粒径分布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

较好的粒径分布可以使混凝土颗粒间的填充更加紧密,减小颗粒间的摩擦力,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

因此,在混凝土配合设计中,应选择合适的骨料粒径组合,以获得较好的坍落度。

三、粘聚剂的选择混凝土中常使用的粘聚剂有胶凝材料、掺合料和增塑剂等。

这些粘聚剂可以在混凝土中形成一定的粘结力,增加混凝土的黏性和流动性,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胶凝材料和掺合料的质量和种类选择都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有较大的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材料。

四、施工温度混凝土的坍落度还受到施工温度的影响。

温度较高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强,坍落度相应提高;而温度较低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减弱,坍落度降低。

因此,在施工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温度控制,以维持适宜的坍落度。

五、施工方式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也会影响其坍落度。

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方式有振捣、抽吸、浇注等。

振捣是指通过机械振动使混凝土坍落度增加;抽吸则是通过真空吸力来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

不同的施工方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效果,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坍落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水灰比、粒径分布、粘聚剂的选择、施工温度和施工方式等。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通过合理的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艺的优化。

混凝土坍落度变化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坍落度变化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坍落度变化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混凝土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振捣后放置在模板上,形成的塔形状的混凝土锥体的高度与直径之比。

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及干湿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混凝土施工中,坍落度的变化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耐久性等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合理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变化,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混凝土坍落度变化的原因1.水灰比变化: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坍落度越大。

因此,水灰比的变化是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水灰比的误差、配合比的不合理等因素,常常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变化。

2.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例。

如果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坍落度会受到影响。

例如,骨料过多、水泥过少,混凝土坍落度会变小;相反,骨料过少、水泥过多,混凝土坍落度会变大。

3.混凝土拌制不均匀:混凝土拌制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中各组分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

4.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或过短:混凝土搅拌时间是指混凝土在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的时间。

如果搅拌时间过长,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被过度消耗,从而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变小;相反,搅拌时间过短,混凝土中的组分混合不充分,从而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变大。

5.混凝土的温度、湿度变化: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

如果混凝土温度过高或湿度过低,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过度消耗,从而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变小;相反,温度过低或湿度过高,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过度积聚,从而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变大。

二、混凝土坍落度变化的处理方法1.合理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水灰比。

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根据施工需要,采取合理的水灰比,并且保证水泥的品质,避免水泥过期或者受潮。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也是导致混凝土坍落度变化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快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随着混凝土工艺和性能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相继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混凝土施工不再单纯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还要考虑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施工性。

混凝土在拌合站开始搅拌至运到现场进行浇筑,中间需要运输、停放的时间,这期间会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混凝土的这种现象又称为坍落度经时损失。

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的施工性,给施工带来困难,可能造成施工事故,而且影响硬化混凝土的质量。

因此,分析引起混凝土坍落度过快的原因,对于预防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具有指导意义,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因素十分复杂,如水泥水化放热及矿物组成、外加剂及掺加方式、环境条件、混凝土搅拌及运输方式、施工配合比、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等。

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引起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

1.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影响因素-水泥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其矿物形态,直接影响到水泥水化硬化的进程以及对外加剂的吸附,因此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水泥水化消耗自由水,并产生水化产物,使新拌混凝土的黏度增大是导致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原因。

水泥熟料四大矿物为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铁铝酸四钙。

其中铝酸三钙水化最快,如果没有合适的调凝组分,铝酸三钙很快水化生成片状的水化铝酸四钙,这些水化产物相互搭接,致使新拌混凝土很快丧失流动性。

硅酸三钙水化反应也很快,并且由于硅酸三钙是水泥熟料中含量高的矿物,其水化程度直接影响浆体的凝结硬化。

因此,熟料中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含量的水泥,特别是铝酸三钙含量高的水泥,初期水化快,易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水泥组分中的石膏也会对混凝土的坍落度产生很大影响。

在水泥粉磨过程中,由于熟料温度很高,会使水泥所用的二水石膏发生脱水形成半水石膏、无水石膏,使硫酸盐的活性增加。

因二水石膏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小于半水石膏,但大于无水石膏,故石膏能调节水泥硬化凝结时间。

水泥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收缩和泌水的主要因素

水泥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收缩和泌水的主要因素

一、水泥组分中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的主要因素采用现场制备混凝土时,混凝土从加水搅拌到正常使用完毕,通常只需要很短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一般很小,通常不予考虑。

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新拌混凝土从出搅拌站到浇筑完毕,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不得不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太大,即便所配置的混凝土流动性再好,也很难保证正常施工。

一般来说,水泥凝结时间越快,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越快。

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最为显著是C3A含量和石膏掺量。

C3A含量高的水泥凝结快,有可能引起较快的坍落度损失。

C3A含量与石膏掺量应该有一个匹配关系。

当C3A含量与石膏掺量都较低时,水泥浆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凝结。

当C3A含量与石膏掺量都较高时,水泥浆体也能有一个正常的凝结时间。

当C3A含量高石膏掺量低或C3A含量低石膏掺量高的水泥,水泥浆体则表现为较快的凝结。

二、水泥组分中影响混凝土收缩的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一般表现为收缩。

质量好的砂、石料体积稳定性好,对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不大,造成混凝土收缩变形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石的收缩变形。

对水泥石自收缩影响较大的有:C3A含量、石膏掺量、碱含量、水泥粉磨细度、颗粒分布、混合材品种。

C3A的收缩变形是较大的,当有石膏存在时,C3A不仅与水反应,更重要的是与石膏反应。

生成水化硫铝酸钙,因而可能产生膨胀,而不是收缩。

水泥的碱含量越高,所形成的水泥石的干缩变形也将越大。

一般来说,水泥颗粒较细,或者水泥的颗粒分布较窄时,水泥基材料的干缩变形较大。

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干缩变形是较大的,在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尤其注意早期养护,如养护不当,很容易产生裂缝。

而粉煤灰水泥的干缩变形则较小。

三、水泥组分中影响混凝土泌水的主要因素水与固体颗粒的分离称为泌水。

当泌水严重时,表面混凝土含水量较大,硬化后表面混凝土强度明显低于下面混凝土的强度,甚至在表面产生大量容易剥落的“粉尘”。

浅谈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

浅谈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

浅谈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混凝土坍落度有时偏小,有时偏大,前一种情形可以用后掺外加剂调整坍落度使其满足工地要求,后一种情况只能退货处理,给混凝土搅拌站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混凝土坍落度与水灰比有关系,而水灰比又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影响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且这些因素相互关联。

(一)水泥中矿物成分的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水泥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是C3A,C4AF,C3S,C2S。

不同矿物成分对减水剂的吸附作用大小不同。

减水剂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在水泥矿物的表面,降低分散体系中两相问的界面自由能,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

在相同条件下,水泥成分中对减水剂的吸附性大小依次为C3A>C4AF>C3S>C2S。

若水泥中C3A,C4AF含量较大,则大量减水剂被其吸附,占水泥成分较多的C3S和C2s就显得吸附量不足,动电电位显下降,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这是造成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坍损的根本原因。

所以水泥中C3A,C4AF 含量较高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反之较小。

(二)水泥中调凝剂的形态及掺加量的影响水泥生产中,石膏的掺量与C3A含量比和表面积有关,为了使石膏与C3A反应生成足够的钙矾石,沉淀在C3A土延缓C3A的水化。

石膏加入硅酸盐水泥,不仅是为了调凝,更重要的还是加速阿里特的水化。

其加量影响强度发展的速率和体积稳定性,因此许多国家的水泥标准中介绍了“最佳石膏量”,并且用三氧化硫(SO3)含量表示。

水泥中最佳石膏量是在水灰比0.50时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确定的。

正常的凝结是由于C3S的水化形成C-S-H的结果。

这时液相中铝酸盐、硫酸盐、Ca2+离子比例适宜,可能形成细粒的钙矾石而且它能使系统在整个诱导期保持流动性,随着C3S的水化和C-S-H的形成,系统将逐渐失去流动性。

当C3O不足时,C3A水化较快,会产生异常凝结,因此流动度损失很快,直接表现为坍落度损失过快,所以应寻求最佳的石膏掺量。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很多,你都了解吗?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很多,你都了解吗?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很多,你都了解吗?混凝土拌合物出现坍落度损失是一种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造成的,但可以将坍落度损失应控制到施工可以可接受的程度。

预拌混凝土生产及施工中坍落度损失过大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出料困难。

(2)卸料困难。

(3)施工困难。

(4)不能满足泵送需要。

(5)质量不稳定等。

探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规律及制定正确的控制方法,对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控制好施工坍落度。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主要受水泥水化影响,而水化时间、温度、水泥组成以及所掺的外加剂都影响坍落度损失。

从生产实践来看,对混凝土运输距离及时间没有仔细评估,往往出机混凝土的各项指标都很好,但到施工现场出现坍落度、流动性不断降低,坍落度的损失也在不断增大,有时甚至影响混凝土施工。

(1)水泥预拌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和水泥的品牌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水泥的矿物组成、细度、混合材掺量以及生产工艺上的差异,会造成不同品牌的水泥的性能差别较大。

水泥熟料中的C3A含量一般不超过10%,虽然C3A含量较少,但其水化速度快,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也较大。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4AF大约占10%~19%,其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和C3A的机理一样。

水泥企业常常将石膏作为一种缓凝剂使用,石膏的状态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有时凝结时间正常等水泥,拌制等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却难以控制。

水泥厂家往往很少考虑石膏对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但不同形态的石膏却对外加剂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石膏的溶解速度与C3A溶解速率匹配时,坍落度损失便容易控制。

水泥熟料中的碱是以一种固溶的形态存在的,水泥水化反应的快慢和其含碱量成正比,含碱量越高,反应越快。

也正是如此,使得用碱含量高的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比较快。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水泥颗粒越细,其和水化反应速度也越快,坍落度相应越大。

(2)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已成为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其质量和掺量对混凝土用水量及外加剂吸附量有很大影响。

桩基混凝土坍落度

桩基混凝土坍落度

桩基混凝土坍落度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常见的材料之一,而桩基混凝土坍落度则是在桩基施工中一项重要的指标。

本文将深入探讨桩基混凝土坍落度的意义、测试方法以及影响坍落度的因素,并对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桩基混凝土坍落度的意义桩基混凝土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坍落锥入后恢复原始形态的能力。

它反映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对于保证桩基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三、桩基混凝土坍落度测试方法3.1 球流度法球流度法是目前常用的测试混凝土坍落度的方法之一。

测试时,将混凝土置于标准圆柱形容器中,通过观察混凝土在重力下的流动情况来确定坍落度。

3.2 锥形渗流法锥形渗流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通过将锥形模具置于混凝土表面,测量模具渗入混凝土的深度来确定坍落度。

3.3 针型渗流法针型渗流法是用大直径的针孔来测量混凝土的稠度,通过观察针孔内混凝土上升的高度来判断混凝土的坍落度。

3.4 钢尺渗流法钢尺渗流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测试方法,将钢尺从混凝土中迅速抬起,观察混凝土在钢尺两侧表面的裂缝情况,进而判断坍落度。

四、影响桩基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4.1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取是影响坍落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多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过大,过少的水灰比则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不足。

4.2 混凝土掺合料掺合料的种类和掺量也会对桩基混凝土的坍落度产生影响。

例如,适量添加粉煤灰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

4.3 混凝土龄期混凝土的龄期对坍落度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

混凝土在初凝阶段坍落度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坍落度会逐渐减小。

4.4 温度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较大。

在较高温度下,混凝土的坍落度会增加;而在低温环境下,坍落度则会减小。

五、桩基混凝土坍落度的应用桩基混凝土坍落度不仅仅是用来评估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还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提供了参考。

合理的坍落度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性能,保证桩基的质量和稳定性。

六、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桩基混凝土坍落度的意义、测试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坍落度标准

坍落度标准

坍落度标准摘要:一、坍落度标准的定义和作用二、坍落度标准的分类1.坍落度试验的分类2.各类坍落度试验的标准三、坍落度标准的影响因素1.材料性质2.施工条件四、坍落度标准的测量方法五、坍落度标准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六、我国坍落度标准的现状与发展正文:坍落度标准是衡量混凝土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泵性。

坍落度标准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坍落度标准的定义、分类、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

首先,坍落度标准是指混凝土在特定条件下受到振动后,其坍落度的测量值。

坍落度试验主要有坍落度试验和扩展度试验两种。

坍落度试验又可分为非振动坍落度试验和振动坍落度试验。

其次,坍落度标准的分类主要根据试验方法和振动方式的不同。

例如,非振动坍落度试验又可分为坍落度试验和流动度试验;振动坍落度试验则有坍落扩展度试验和振动流动度试验等。

不同类型的坍落度试验对应着不同的标准。

影响坍落度标准的主要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材料性质和施工条件。

混凝土的配合比、骨料类型和粒度分布、水泥品种和用量等因素都会影响坍落度标准。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振动方式、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等因素也会对坍落度标准产生影响。

坍落度标准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坍落度测量仪和振动台试验两种。

坍落度测量仪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而振动台试验则可精确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标准。

坍落度标准与混凝土的性能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坍落度越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但过大的坍落度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坍落度标准。

我国现行的坍落度标准主要参考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

随着我国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坍落度标准也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满足工程建设的更高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坍落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基本概念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
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
混凝土原材料影响:
沙河水洗砂由于存料时间和批次不同,含水量不稳定,且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时局限性较大,粗骨料一般情况含水量比较稳定,但有时也会变化,原因是骨料厂多为开敞式存放,在雨后骨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拌制混凝土时骨料吸水率不同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不同程度的偏差。

机械和搅拌时间影响:
混凝土搅拌时间长会造成骨料吸水量加大,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份减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混凝土搅拌机械计量系统误差也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混凝土配和比是通过精确计算并经过多次试配调整得出来的,任何一种材料由于计量不准确,都会使单位内
材料比表面积发生变化,材料比表面积变化越大,坍落度经时损失也越大。

混凝土运输机械的影响: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距离和时间越长,混凝土熟料由于发生化学反应、水份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自由水份减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混凝土皮带运输机、串筒还会造成砂浆损失,这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重要原因。

混凝土浇筑速度的影响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熟料到达仓面内的时间越长,会因为发生化学反应、水份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份迅速减少造成坍落度损失,特别是混凝土暴露在皮带运输机上时,表面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较大,水份蒸发迅速,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影响最大。

根据实际测定当气温在25℃左右时混凝土熟料现场坍落度在半小时内损失可达4cm。

混凝土浇筑时间的影响:
混凝土浇筑时间不同,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早上和晚上影响较小,中午和下午影响较大,早上和晚上气温低,水份蒸发慢,中午和下午气温高水份蒸发快,水份损失越快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越大,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等越差,质量越难保证。

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
该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 mm、坍落度不小于10 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目前,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

在工地和试验室,通常是做坍落度试验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坍落度试验的方法是: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方法装入标准圆锥坍落度筒内,装满刮平后,垂直向上将筒提起,移到一旁。

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现
象。

然后量出向下坍落的尺寸,该尺寸(mm)就是坍落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好。

当坍落度大于220 mm时,坍落度不能准确反映混凝土的流动性,用混凝土扩展后的平均直径即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

在进行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保水性,以便全面地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粘聚性的评定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若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保水性是以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稀水泥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

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稀水泥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混凝土拌合物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能不好。

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水泥浆
或仅有少量稀水泥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