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3)实战演练

合集下载

【精品】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1习题

【精品】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1习题

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1)一、(2016·济南)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

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

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

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书《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书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

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

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1976年1月,柬埔寨暴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

【最新】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3实战演练

【最新】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3实战演练

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3)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火星,我们要来了①19世纪英国著名散文家及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说:“每一件伟大的事在开始时看上去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的火星计划也曾历经波折,但好在从未放弃。

②日前,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

中国火星探测器预计在2020年火星探测的最佳时间段发射,并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

这是中国首次宣布火星探测的计划和时间表,将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的太空探索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迈入深空探测”。

③我国古代将火星称为“荧惑”,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

了解火星的土壤、环境、大气,以及是否有水的存在,对于研究生命起源、研究人类自身和地球所处的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④但是对火星的探测,中国这一步走得并不算早。

⑤美国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射火星无人探测器。

2012年8月,NASA“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为地球带来了海量火星照片。

2015年9月28日,NASA的科学家更是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声明,说他们在火星上找到了流动的液态水。

俄罗斯也不甘落后,不但第一个实现了火星软着陆,日前又公布了动物火星计划,预计2017年将送猴子前往火星。

而在亚洲,印度是第一个拥有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2014年9月,印度首颗火星探测器“MOM”已经安全进入火星轨道。

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想要去趟火星也没那么容易。

⑦日本的火星探测器“希望”号曾于1998年发射,但五年后仍未能到达火星轨道。

欧洲空间局的探测火星计划也波折重重,21世纪初就开始启动的计划,拖了十多年以后才终于上路。

2011年11月9日,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也曾搭乘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遗憾的是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此次火星计划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在探索火星的成果上,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3实战演练

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3实战演练

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3)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火星,我们要来了①19世纪英国著名散文家及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说:“每一件伟大的事在开始时看上去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的火星计划也曾历经波折,但好在从未放弃。

②日前,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

中国火星探测器预计在2020年火星探测的最佳时间段发射,并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

这是中国首次宣布火星探测的计划和时间表,将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的太空探索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迈入深空探测”。

③我国古代将火星称为“荧惑”,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

了解火星的土壤、环境、大气,以及是否有水的存在,对于研究生命起源、研究人类自身和地球所处的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④但是对火星的探测,中国这一步走得并不算早。

⑤美国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射火星无人探测器。

2012年8月,NASA“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为地球带来了海量火星照片。

2015年9月28日,NASA的科学家更是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声明,说他们在火星上找到了流动的液态水。

俄罗斯也不甘落后,不但第一个实现了火星软着陆,日前又公布了动物火星计划,预计2017年将送猴子前往火星。

而在亚洲,印度是第一个拥有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2014年9月,印度首颗火星探测器“MOM”已经安全进入火星轨道。

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想要去趟火星也没那么容易。

⑦日本的火星探测器“希望”号曾于1998年发射,但五年后仍未能到达火星轨道。

欧洲空间局的探测火星计划也波折重重,21世纪初就开始启动的计划,拖了十多年以后才终于上路。

2011年11月9日,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也曾搭乘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遗憾的是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此次火星计划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在探索火星的成果上,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专项练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比较式阅读含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专项练习专题13 文言文阅读比较式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比较阅读试题知识讲解及经典练习一.考点透视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通过阅读提供的两篇文言文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综合阅读能力和比较辨析能力。

一课内一课外的比较阅读,其中尤以一课内一课外的比较阅读较为常见。

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比较阅读材料内容、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4)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5)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二.知识讲解解读命题,点拨解题思路选文一般以“文段”形式出现,纯说明或写景的文段入选的可能性不大,多以指向道德情感,突出人文性,尤其是爱国诚信、敬老爱幼、团结友善的为主。

二是课内与课外型;有三种组合情形:一是课内与课内型;多为两个,偶有三个。

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这也是最常见的。

一般情况下,三是课外与课外型,主题、文体、,课外文段往往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作者、在着“联系点”)相近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顺序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之处;二是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三是难易程度相当,均为浅易文言文。

二、比较阅读的基本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理解常见实词含义的异同,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1) 用课内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解决文言文比较阅读材料中相应的问题;(2) 将阅读材料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比较阅读材料内容、写法(艺术特色)、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4) 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5)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6) 启示。

三、做题要点。

(一)、基本方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作者相同作品不同、揭示个性特征。

201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说明文阅读

201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说明文阅读

2018年山东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说明文阅读【供学习,勿转载】三、(32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 题。

(共12 分)国之重器:填海造陆的“天鲲号”①《庄子·逍遥游》有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中的“鲲”是庄子想象出来的一种水中大鱼。

2017 年11 月3 日,一艘以“天鲲”为名的大船从中国江苏启东缓缓下海,这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国之重器。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对“天鲲号”的诗意描述。

那么,“天鲲号”到底“牛”在哪儿呢?③“天鲲号”全船长140 米,型宽27.8 米,型深9 米,这些数据决定了它是亚洲最大的自航绞吸挖泥船。

它不仅身躯庞大,而且拥有国际领先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

该集成控制系统可以实时显示三维土质、推算潮位、管理能效以及智能自动挖泥的情况,实现疏浚挖工过程中重要设备在不同的施工模式下进行的自动控制。

④“天鲲号”上装有锋利的绞刀,绞刀电机额定功率为6600 千瓦,最大功率可达9900 千瓦。

研究人员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给它配置了通用、黏土、挖岩及重型挖岩4 中类型的绞刀,可以开挖单侧抗压强度50 兆帕以内的岩石。

简而言之,“天鲲号”削岩如泥,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复杂的地质环境。

⑤“天鲲号”装备强大,效率惊人。

“天鲲号”配备了亚洲最强大的挖掘系统、最大功率的输送系统和国际最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

它的挖掘深度在6 米至35 米之间,最远运送距离达到了1.5 万米。

这意味着它能在一小时内将大约6000 立方米的海水、碎石、泥沙混合物送到 1.5 万米之外。

换算过来,“天鲲号”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便能用挖掘机填满整座“水立方”体育馆。

⑥“天鲲号”不仅能力超凡,而且用途广泛。

作为中国现代疏浚行业中的“超级战舰”,“天鲲号”有着“填海造陆神器”的美称。

填海造陆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某些地区紧张的人地矛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还对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红(yīn)庇护(bì)青睐(lài)所向披靡(mǐ)....B.酝酿(niàng)模样(mó)慰藉(jiè)锲而不舍(qì)....C.脊梁(jǐ)黝黑(yǒu)炽热(zhì)惟妙惟肖(xiāo)....D.睿智(ruì)阔绰(chuò)和煦(xù)苦心孤诣(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祈祷文绉绉一气呵成中流砥柱B.真谛里程碑通霄达旦无与伦比C.馈赠发详地相得益彰珠丝马迹D.辐射一瞬间砰然心动姹紫嫣红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XXX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XXX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XXX捐肝救妻,谱写了伉俪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武侯”即XXX。

B.《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

C.《草房子》中XXX经历了孤独的放鸭之旅,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

D.《老人与海》经由进程塑造XXX的形象,赞美了人类面对苦难时坚不可摧的肉体力量。

精品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2习题

精品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2习题

精品济南专版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2习题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2)一、(2014·济南)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翩翩双飞燕①鸟族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燕子。

几千年里,人们一直把燕子视为祥鸟、瑞鸟,欢天喜地恭迎,小心翼翼侍奉,不仅宅第开放,檐梁裸呈,甚至夜不闭户。

②燕子身体俊长,背羽大都呈灰蓝黑色,因此,古人又称之为玄鸟。

它体态轻盈,两翼狭长,善于飞行。

滑翔时,两翼平展于体侧,如同镰刀,尾巴分叉像剪子。

它飞行迅速如箭,喜欢俯冲疾驰,忽上忽下,时东时西,能在比其身躯长度还小的距离内作九十度转弯,堪称飞行“高手”。

③燕子是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

每当秋天来临,它们就成群地飞向南方;到第二年春暖花开,又飞回原来生活过的地方。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迁飞多远,隔着万水千山,它们能靠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返回故乡。

④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燕子离乡背井,其实不然。

燕子以昆虫为食,且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

可是,北方的冬季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

燕子不能像啄木鸟那样去发掘潜伏的昆虫的虫卵、幼虫和虫蛹,也不能像松鸡那样在冬季杂食浆果、种子或改吃树叶。

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秋去春来,南北迁徙。

⑤燕子一般在4~7月返乡。

返乡后,头一件“大事”便是雌鸟和雄鸟共同建造自己的家园,有时补补旧巢,有时建个新巢。

它们不断衔来泥土、草茎、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终于,一个崭新的碗形巢便出现在人家屋檐下了。

⑥鸟族中,燕子是出了名的勤勉,除迁徙、筑巢之累,更体现在哺雏之劳上。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燕子每年繁殖两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

每窝产卵4~6枚,卵乳白色。

⑦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审美愉悦。

春燕、征燕、归燕、新燕、旧燕、喜燕、劳燕、双燕……单看人们对燕子的称呼,就令人浮想联翩。

2018年济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济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济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8年济南中考语文试题1.选择题:正确答案为C。

其他选项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错误。

2.选择题:正确答案为C。

其他选项中都有错别字。

3.选择题:正确答案为A。

其他选项中成语使用不当。

4.选择题:正确答案为B。

其他选项中有语病。

5.选择题:正确答案为B。

其他选项中有表述错误。

课内文言文阅读6.___从小没有接受正式的教育,但在父亲的借助下,他开始写诗。

他的诗以养父母、收族为主题,很快就被___所赞赏。

他的父亲虽然看到了儿子的才华,但并没有让他接受正式的教育。

这段话主要通过讲述___的成长经历,强调了天赋和努力的重要性。

7.作者在明道中见到了___,但他当时还不会写诗。

七年后再次见到他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泯然众人”的存在。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___的成长和他的才华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的过程。

8.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___的才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培养,最终他成为了普通人。

这一结尾呼应了文章一开始的描述,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一)阅读理解王子说:“___的通达,是上天给的。

他所受的天赋,比一般才能出众的人还要高。

如果他成为众人的话,他所受的就不是来自人的赞誉了。

他所受的天赋如此高,不受人赞誉的话,他只能成为众人之一。

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被赐予高超的才能,他只能成为众人之一,也不会受到人们的赞誉。

”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___则/鸟栖,水广则/鱼游。

10.人们都知道畏避灾害,但不知道行仁义则灾害不会产生。

11.___通过“___则鸟栖,水广则鱼游”、“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等喻示,阐述了仁义积累的重要性,强调了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懈。

三)诗歌阅读12.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朝霜侵汉草、流沙度___等景物,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氛围。

13.“沾”字的妙处在于,它不仅表达了征客与诗人亲密无间的友谊,也象征着诗人的思念之情,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说明文阅读(课时3)实战演练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火星,我们要来了①19世纪英国著名散文家及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说:“每一件伟大的事在开始时看上去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的火星计划也曾历经波折,但好在从未放弃。

②日前,我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

中国火星探测器预计在2020年火星探测的最佳时间段发射,并一步实现“绕、落、巡”工程目标。

这是中国首次宣布火星探测的计划和时间表,将是我国继神舟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之后,又一个重大的太空探索项目,这标志着“中国真正意义上迈入深空探测”。

③我国古代将火星称为“荧惑”,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

了解火星的土壤、环境、大气,以及是否有水的存在,对于研究生命起源、研究人类自身和地球所处的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④但是对火星的探测,中国这一步走得并不算早。

⑤美国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射火星无人探测器。

2012年8月,NASA“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为地球带来了海量火星照片。

2015年9月28日,NASA的科学家更是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声明,说他们在火星上找到了流动的液态水。

俄罗斯也不甘落后,不但第一个实现了火星软着陆,日前又公布了动物火星计划,预计2017年将送猴子前往火星。

而在亚洲,印度是第一个拥有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2014年9月,印度首颗火星探测器“MOM”已经安全进入火星轨道。

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过,想要去趟火星也没那么容易。

⑦日本的火星探测器“希望”号曾于1998年发射,但五年后仍未能到达火星轨道。

欧洲空间局的探测火星计划也波折重重,21世纪初就开始启动的计划,拖了十多年以后才终于上路。

2011年11月9日,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也曾搭乘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遗憾的是飞行过程中出现意外,“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此次火星计划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在探索火星的成果上,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因为中国此次火星探测的任务形式,国外从来没有过。

“美国的探测环绕就是环绕,巡视就是巡视。

”我国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从来还没有哪个国家一次任务能同时实现环绕和着陆巡视。

”中国这次是两步并作一步走,快马加鞭地赶上国际领先国家的步伐。

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火星,我们要来了”的好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环境最.相似的星球,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星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简述其表达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第⑥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谁知盘中蟹,只只皆辛苦①他是一位君主,生活在美国阿拉斯加的海洋深处,他有着硕大而魁梧的身材,他有着美丽而修长的大腿,他有着艳丽而华美的礼服,他有着优雅而高贵的步伐,他傲视着海底生物。

他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阿拉斯加帝王蟹。

②阿拉斯加帝王蟹肉嫩多汁,是北美地区最受欢迎的美味佳肴。

一只帝王蟹的重量通常在3千克左右,有些大的可以达到5千克以上,足够10个人一起享用。

世界各地到阿拉斯加旅游的观光客,在乘坐狗拉雪橇和欣赏绮丽的极光之余,总不会忘记到当地的酒店或餐馆,品尝一下帝王蟹的美味。

③人们都知道帝王蟹味道鲜美,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渔民们在捕捞这些螃蟹时付出了巨大的劳动,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有关研究表明......,阿拉斯加捕蟹人从事着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他们的工伤死亡率是普通工人的40倍,在白令海峡上,平均每7天便会有1名捕蟹人丧生。

④为了保护有限的海洋资源,阿拉斯加州政府规定只有每年的10月1日至11月30日为捕蟹期,并由生物学家根据帝王蟹的生长情况设定捕捞限额。

⑤从走上捕蟹船的那一刻开始,渔民们便时刻都处于危险当中。

渔民们捕捞螃蟹的工具是钢制捕蟹笼,捕捞开始后,渔民们必须爬上高高叠放在甲板上的捕蟹笼,解开绳索,将它们放入大海中。

在将这些重达300千克的大家伙放入大海时,渔民们必须格外小心,既要避免手被捕蟹笼挂住,又要防止掉进笼子里,让自己成为第一只“大螃蟹”。

⑥随着捕蟹笼一起沉入大海的,还有渔民们准备的鱼饵——一块切割好的鲱鱼肉块,鲱鱼的血腥味很快便会引来成群的帝王蟹,并将它们留在笼子里。

当装满螃蟹的捕蟹笼被提上船时,渔民们在满怀喜悦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

在时速高达128千米的狂风以及12米高的巨浪的吹打下,悬在空中的捕蟹笼会随着船体剧烈地来回晃动,渔民们稍不留心,便会被它撞入大海。

⑦寒冷的气候会带给渔民巨大的危险。

在捕蟹季节,海面上的温度会降到-5 ℃~-10 ℃,由于长时间在寒风中辛苦劳作,渔民们很容易患上手部痉挛症,他们诙谐地称之为“蟹爪”。

严寒气候所带来的另一个危险是,冰冷的海水加上极低的气温,很快便会给捕蟹船挂上厚厚的冰层,大大加重船的负载,极易导致捕蟹船倾覆。

一旦船体挂上了厚厚的冰层,渔民们只能停止一切航行和捕捞,听天由命,祈祷着海岸警卫队的救助了。

⑧为了赶在捕蟹季节结束之前尽可能多的收获,在捕蟹季节,捕蟹人往往一天要工作21个小时,有时甚至是连轴儿转。

极度的疲劳会使渔民们陷入又一个危险中——反应逐渐变得迟钝。

由于疲劳迟钝,捕蟹人在颠簸打滑的甲板上开始站立不稳,许多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凶猛的巨浪卷入海中,溺水身亡。

⑨当然,渔民们在付出艰辛和经历风险的同时,也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在捕蟹季节,平均每艘捕蟹船可以捕获大约2万公斤的螃蟹,这意味着出一次海,每位渔民便可赚到2万~10万美金,这对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渔民们来说,的确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⑩“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用范仲淹的这首诗来描述阿拉斯加捕蟹人的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我们坐在酒店里舒舒服服地享用美味的帝王蟹时,千万不要忘记那群在寒冷的极地海洋上漂泊的阿拉斯加捕蟹人。

让我们衷心祝愿他们每次出海都能平安返航。

1.阅读全文,说说阿拉斯加捕蟹人都会面临哪些危险。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用范仲淹的这首诗来描述阿拉斯加捕蟹人的生活是再合适不过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有关研究表明......,阿拉斯加捕蟹人从事着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他们的工伤死亡率是普通工人的40倍,在白令海峡上,平均每7天便会有1名捕蟹人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题目采用第一人称,与火星直接对话,点明本文说明内容——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及决心,题目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最,“非常、极”的意思,限制程度,说明在太阳系中火星与地球环境相似程度极高,也有其他与地球环境相似的星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