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误区

合集下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



感染猪是PRSS唯一感染并出现临床症状的自然宿主 感染猪和康复猪是PRSS的主要传染源 PRSSV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水平传播及生殖道垂直传播。 某此禽(鸟)类毒以及病毒经空气传播本病 持续感染是PRSS流行病学的重要特征 原因:(1)一些母猪在PRSS发生早期可免受病毒侵害,但 数月后感染发病并将病毒传给其它健康猪;(2 )育肥猪感 染后其病毒血症持续至少 4周而可成为PRSSV的贮存主,并 向传外排毒;(3)易感初产母猪的存在可能是病毒在猪群 中持续存在的另一个因素。 PRSSV 弱毒苗的使用在 PRRS 的发生、传播及导致持续感染 的可能性 应引起高度重视
2.科学免疫 加强疫病检测和免疫监测,明确猪 群存在的疫病和抗体水平,要根据本猪 场的实际情况,因地、因场、因时、因 猪(群)选择适宜本场的疫苗有的放矢进行 接种疫苗,针对蓝耳病变异株病毒选择 有NVDC-JXA1株制造的灭活疫苗。这种 疫苗既可保护经典蓝耳病毒引起的蓝耳 病,又可保护由变异株病毒引起的蓝耳 病。在疫苗接种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操 作规程,正确操作,从而达到保护猪群 的目的。
二、PRSS的危害及流行病学特点
PRSS可引起猪群多系统病症,繁殖母猪感染可导致流产、 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严重的繁殖障碍,死胎率可达到 20%-60%,初生及断乳前仔猪呼吸困难及高死亡率(可高达 80%);仔猪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并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 如为狂犬病毒(PRV)猪流感(PIV)、猪圆环病毒2型 (PCV-2)、猪胸膜肮炎放线菌(APP)、猪链球菌(SS) 多杀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病(HP)等,死亡 率增加,生长缓慢;育肥猪感染多数发病较温和,但可造成 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公猪感染可造成精液品质下 降;猪只一旦感染PRSS,常可导致长期的病毒血症/持续感 染而不断向外排毒,引起本病在猪群中反复爆发而难以根除。

畜牧专家解读猪蓝耳病免疫误区

畜牧专家解读猪蓝耳病免疫误区

畜牧专家解读猪蓝耳病免疫误区
在近期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疫中,由于部分养殖场(户)对免疫存在误区,影响了免疫进度,针对这一情况,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有关专家作出解读。

据介绍,在近期的防疫督察中,我市部分养殖场(户)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存在着误区,认为不打疫苗不发病,注射疫苗后反而发病。

专家们指出,这种认识没有科学依据,是错误的。

专家介绍,目前使用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是利用流行的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毒株为种毒,经实验室实验,中间试验、临床试验等一系列试验,证实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各地应根据疫苗发放使用情况,认真查找免疫漏洞,确保应免不免,保证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标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控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控

·232·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8期摘要:目前,猪蓝耳病已经蔓延到我国很多地区,并且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其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病毒产生变异之后的一种高传染性的急性病,以母猪繁殖障碍以及育肥猪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特征,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其它病源的感染,从而给养殖户造成更大的损失。

基于此,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诊断与防控0 引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变异病毒,是一种高致病性的疫病。

现阶段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家住健康的主要疫病之一。

该病主要以母猪繁殖障碍以及育肥猪呼吸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特征,其发病速度非常快,死亡率相对较高,经常会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

1 主要临床症状通常情况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潜伏期相对较长,很多养殖户往往不能够清晰的判断出病猪是何时患病。

此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临床上会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以及亚临诊型等等。

1.1 急性型对于母猪来说,急性型病症主要前期表现有精神抑郁、食欲骤减等等,尤其是在妊娠的后期,还可能出现流产、早产,甚至是死胎的情况,对母猪的危害性极大,通常情况下,其整体死亡率可以达到35%往上[2]。

而对于仔猪或者是育肥猪来说,其病症的主要表现特征为呼吸困难、食欲不振以及四肢不协调等等,新生猪仔在出生后的6到10周之内死亡率明显增高。

此外,一部分母猪还会表现出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1月龄的仔猪会出现典型的呼吸困难或者是腹式呼吸的症状,之后还会出现严重腹泻等情况,体温最高可以达到40℃以上,此时的病猪会表现出难以站立、左右摇摆的现象。

除此之外,部分仔猪会出现身体局部发炎的情况,肉眼可见的有乳头、腹部以及外阴、耳尖等等,其中耳尖上的发炎是最为常见的,严重的会对猪的听力有所影响[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2021.5作者简介:薛飞(1987.12-),女,北京市人,大学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医学。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薛飞(北京市延庆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02100)摘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高传染性疾病,极易扩散,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常多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造成猪食欲下降,精神不佳,呼吸困难,高热,耳朵、腹部发紫、出血,严重者甚至瘫痪、死亡。

本文对猪蓝耳病病因进行分析,介绍了该病的临床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期更好地防治猪蓝耳病,降低养殖业经济损失。

关键词:猪蓝耳病;临床症状;治疗;防治措施加速国内养猪业的信息化发展,提高养殖效益。

2.5做好消毒驱虫工作猪场管理中还应做好消毒工作,以彻底消灭病原体,杜绝疫病发生。

养殖期间,猪场应定期开展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流程,全面落实场地隔离制度。

同时,还应做好生产区域工作人员既往来车辆的消毒工作,避免外来人员参观猪场,严格消毒医疗器械、饲料、药物、生产用具等。

细菌、病毒、虫害等均属于规模猪场养殖疾病的诱发因素,为保证生猪具备良好的生长环境,养殖人员应建立全面科学的消毒驱虫机制。

首先,养殖人员应充分重视消毒工作,坚持每天定时为猪场消毒,彻底杀灭细菌、病毒。

其次,养殖人员应根据生猪不同生长阶段、气候变化及季节情况建立完整的消毒体系,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充分结合化学消毒、生物消毒及物理消毒措施,杀死病原体,保证预期消毒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应保证消毒方法的科学性,避免破坏猪场养殖环境。

最后,应在春季与秋季驱虫,定期选择药物进行驱虫,如可以选择敌百虫等广谱驱虫药物,以彻底杀死生猪体内寄生虫。

2.6强化养殖人员专业培训力度规模化猪场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猪场发展情况,且养殖人员直接接触猪群,对此应强化规模猪场生猪养殖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形成合理的疫病防治意识,并针对性的采用科学的养猪方法,以全面提高猪场效益水平。

具体而言,养殖人员应定期参加养猪协会的经验交流会,掌握更多新型的生猪养殖技术。

高致病性蓝耳病诊断与防控研究

高致病性蓝耳病诊断与防控研究

畜牧兽医Xu m u s h o u yi1高致病性蓝耳病诊断1.1临床症状当生猪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后,其体温将会明显升高,高达41℃以上,眼睑出现水肿现象,同时伴随着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此外,部分病猪后驱无力,无法站立;仔猪患上高致性蓝耳病的发病率为100%,而仔猪的死亡率已经超过了50%;而成年猪同样会出现死亡的状况。

1.2剖检变化脾脏边缘或者表面出现梗死灶,如若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则发现出血性梗死;并且肾脏呈现出土黄色,表面可见针尖至小米粒大出血斑点、肝脏、膀胱、心脏、肠道、扁导体、皮下等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

显微镜下肾间质性炎,膀胱、肝脏、心脏出血性、渗出性炎等病变;此外,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等。

1.3诊断分析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可以根据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而定,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够作为初步诊断。

要想实现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确定,就必须通过实验室对其病毒进行分离鉴定,或者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如果检测鉴定结果为阳性,则最终判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2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控策略2.1杜绝病源引入在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过程中,控制传染源是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方式,并且能够取得较为显著性的成效。

为了从根本上达到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目的,就需要从选种着手,做好猪种的引进与管理工作。

在种猪的引进过程中,需要对引进的种猪进行PRRSV检测,以此来杜绝病源的引入,避免对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此外,养殖户需要将引进的种猪进行隔离检疫3-4周左右,只有经过检疫过关的种猪才能够混群饲养,进而降低其存在的风险。

2.2加强饲养管理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全进全出的制度,养殖户尽可能的减少猪群转栏次数,减少应激。

同时养殖户要做好生猪养殖管理,选择科学的饲养方式,为生猪加强营养,饲养全价配合饲料,增加猪的免疫力,提高生猪抵抗疾病的能力。

尤其在高温季节,养殖户需要做好猪舍的通风与降温工作,定时为生猪提供充足的饮用水。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控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控
控 制 和 扑 灭 高 致 病 性 猪 蓝 耳 病 疫 情 , 以 促 进 我 国 养 猪 业 健 康 持 续 发 展
1 病 原 学
产 、 胎和 木乃伊 胎等 繁殖 障碍及 仔猪 呼吸 困难 、 死 高死 亡率 和育 肥猪 呼吸 异常为 特征 的传染 病 。 我 国首 次发 生 以来 。 在
的一种 高度接 触性 、 传染 性疾 病 , 由于 部分病 猪耳 部 和躯体
末 端皮肤 发绀 , 称 “ 耳 病” 该病 是 以怀孕母 猪 流产 、 故 蓝 。 早
的综合 防控 措施 , 正确 认识 该病 的发 病特 征 和流 行规 律 , 探 索 行之 有效 的防控 措施 是非 常必要 的 。应及 时有效地 预 防 、
疫 应 答 反 应 。 的 养 殖 场 , 防 治 疫 病 而 在 免 疫 接 种 期 间 使 有 为 用 具 免 疫 抑 制 作 用 的 抗 菌 药 物 或 药 物 性 饲 料 添 加 剂 ,从 而 导 致 机 体 免 疫 细 胞 的减 少 , 致 影 响 机 体 的 免 疫 应 答 反 应 。 以
中图 分 类 号 : 8 8 8 . ¥ 5 . 53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顺 序 编 号 : 6 2 5 9 ( 0 0 0 — 1 6 0 17 — 10 2 1 )80 8 — 2
猪蓝耳病 是 由猪繁 殖 与呼 吸综合 征病 毒 (R S 引起 P R V)
的 经 济 损 失 。 9 6年 国 际 兽 医 局 ( I 将 猪 蓝 耳 病 列 为 法 定 19 O E) 报 告 动 物 疫 病 , 国列 为 二 类 动 物 疾 病 。 入 研 究 猪 蓝 耳 病 我 深
式病 毒 目动脉 炎病 毒 科动 脉炎 病毒 属 。呈球 形 , 囊膜 , 有 直

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区别及防控措施

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临床区别及防控措施

经典猪蓝耳病与高致病性蓝耳病均属美洲株,两者的毒株都会造成感染猪群免疫抑制和机体抗病力下降,后者病毒部分基因缺乏后,成为变异株,致病性增强,杀伤力加大。

现将两者的主要区别归纳如下。

1流行特点1.1经典猪蓝耳病经典猪蓝耳病在猪群中带毒率高,许多健康猪带毒,康复猪通常不会再发生感染。

感染猪常可导致长期的病毒血症,持续感染而排毒;即使在临诊症状消失后8周还可向外排毒,导致病毒在猪群中反复传播而难以根除。

通过呼吸道或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在同猪群间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以进行母子间的垂直传播。

据报道,通过气源性感染,可以使本病在3km 以内传播。

隐性感染猪引入猪群时,在应激状态下,会排出病毒,并通过多种途径如口、鼻、眼、粪便等感染其他易感猪只。

公猪通过精液在同猪群间水平传播PRRSV ,怀孕母猪感染病毒后,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繁殖障碍。

此外,某些禽(鸟)类带毒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各种日龄猪都易感,但是主要危害乳猪和繁育母猪。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1.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传播迅速,蔓延快;猪场内先发于中、大猪,后感染保育猪,随后全场大小猪都会发病[1]。

2006年至今,往往春末开始,夏季暴发。

发生率为50%~100%,病死率为30%~70%,少数猪场高达80%~100%。

2主要症状2.1经典猪蓝耳病本病潜伏期可因地域、季节的不同而长短不一。

本病的病程通常为3~4周,最长可达6~12周。

由于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的不同,感染猪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孕猪发病初期,出现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尤其妊娠后期较为严重。

少数母猪可见耳朵、腹部、腿部发绀。

母猪出现早产、产奶量下降,少部分早产猪的四肢末端、尾、乳头、阴户和耳尖发绀。

其中以耳尖发绀最为常见。

妊娠晚期发生流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

配种前感染的母猪产仔率降低、推迟发情、屡配不孕或不发情等。

1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病情较重,病猪呼吸急促,少数病猪耳朵发紫,有时表现腹式呼吸、咳嗽、厌食、发热达40℃以上,生长缓慢;病后期皮肤青紫发绀,常因继发感染,使病情恶化[2]。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彭焕文(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山东潍坊262200)摘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猪的常见病。

此病会导致母猪出现生殖障碍,仔猪呼吸异常等疾病。

本文从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介绍诊疗过程,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为蓝耳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致病性蓝耳病;诊断;治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疾病[1],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在高温季节。

仔猪的发病率可达到100%,死亡率50%以上;母猪患病后,流产率30%以上。

1流行病学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高接触性的传染病,其发病呈现地方性流行。

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以及带毒的猪只。

此病可以通过接触、空气以及精液传播[2]。

2临床症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快,死亡率高。

患病猪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高热,咳嗽,呼吸急促,耳缘发绀,皮下出血[3]。

有些患病猪只还出现神经症状,腹泻,眼结膜充血,发红等。

母猪患病2~3d 后会出现流产,死胎,产下的仔猪在2~3d内死亡率95%以上。

3病理变化解剖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显微镜下可见出血性梗死。

肾脏表面有点状出血,肠道和颌淋巴结肿大。

皮下扁桃体、心脏、膀胱和肠道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

部分病例可见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肺部呈现暗红色,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血[3]。

肾小球淤血明显,囊腔中会出现红细胞,肾小管内有红色物质。

脾脏梗死,淋巴细胞充血与出血。

4防治措施4.1治疗方法此病无特效药可用,主要使用头孢类、黄芪多糖注射液和抗病毒药物。

如果出现高热症状,可以加入氨基比林。

此外,可以适时补充能量合剂、肌酐、VC和三磷酸腺苷。

治疗病猪时,应同时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4.2预防措施4.2.1保持环境卫生此病主要经胎盘传播,应禁止从疫区引入种猪,同时,严格控制饲料品质,给猪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用量,注意饮水卫生。

定期消毒圈舍,及时消灭病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经达到 整个 猪场 净化 伪狂犬 的 目的 。 猪 蓝耳 病病 毒 的免疫 ,更是 的 防 控 .专 家 , 蓝 耳 病 及 混 合 感 染 以细胞 免疫 为主 体 篇 液 免疫 为辅 。国外蓝 耳病 研 究 专家( 如美 国兽 医联
施. 比如 添加 维 生 素 C 黄 芪 多糖 、 扰 素等 产 品 , 、 干
误 区 . 要表 现在对 蓝耳 病 的防控 方 面 : 主
l蓝 耳 病 用 药 治 疗 还 是 疫 苗 免 疫
猪 场没 有病 就不要 打疫 苗 ,要打 就打 灭 活苗 ,
这 观 点 就像 上 世 纪九 十 年 代 中后 期推 广 伪 狂犬 疫 苗 的情 形 。 当时 , 伪狂 犬弱 毒疫 苗持不 安全 、 因 对 基 重组 等反 对 意 见 的大 有 人 在 ,建 议用 灭 活 苗 的更
耳 病疫 苗是 防 控蓝 耳 病 的高 效 、 异性 措施 , 特 并认
为弱毒 苗更 有效 。 另外 , 由 想 猪场 生 产稳 定 , 定要 打 所 一
蓝耳病 弱毒苗 。
3不 打 疫 苗 的 观 点
PR R S弱毒疫 苗免 疫产 生期 快 ,在控 制 P R R S
原料 质量低 劣所 含 营养成 分不 足 , 能给母 猪 不 提 供 足够 的 营养 , 母 猪 内分 泌 紊 乱 , 使 导致 母 猪 乏 情 或不排 卵 。
38淘汰低效 母猪 .
仔 细 检 查 猪 群 的 生 产 记 录 会 发 现 , 一 个 猪 场 在
39疾病 控制 . 细小 病毒 病 、 瘟 、 猪 蓝耳 病 、 乙脑 、 伪狂 犬病 、 寄 生 虫病 、 MMA( 猪 乳房 炎一 宫炎 一 乳 障碍在 综 母 子 泌
临床症 状上 明显 好于 P R R S灭活疫苗 。国外 已经越
来越倾 向于使 用 活疫苗 防控蓝耳 病 的发 生 。比如 ,
美 国 已 批 准 R s/R S Igl c P R V 和 epP R 、 ev R S ML n a
青 年母 猪 和 成年 母 猪应 注 意 能量 、 粗蛋 白 、 基 酸 氨
中, 损失 生产 天数 的往往 是一 群相 对 固定 的低效 母
之 间的平 衡 . 同时确 保维生 素 的供给 。
3 . 7原料 质量
猪 群 , 些母 猪 会 经 常复 发 情或 延 期 发情 , 以迅 这 所
速 淘汰 这些 低效母 猪是 提高母 猪 生产价 值 的关 键 。
合 症 ) 疾病 均会 引起母 猪乏 情及 繁殖 障碍 。 等
今 B畜 牧 兽 医o 0 第 6期 21 1年
规模莽猪
W Wzx z. m W . mso g c
Emalx y . : j 猪 蓝 耳 病 及 混 合 感 染 的- irms@1 6c m 防 控 .专 索 2 o 篇
合会 主席 莫 瑞森 和 M.. r uh教 授) PMut g a ,均认 为蓝
段 。 p R S在猪高 热病的病原 中 占着 主导 地位 , hP R 相
关 研 究 也 表 明 猪 高 热 病 的 主 要 病 原 是 hP R V pR S
(h uY J t l2 0 ) Z o e a,0 8 。
多。
到 目前 为止 , 还有很 多人 相信 可 以用化 学 药物
治疗“ 高热 病 ” 市场 上 不 乏 出现 大 量 的 “ 治 高热 , 专
病” 的特 效药 , 比如 : 替米 考 星 , 特效 “ 中草药 ” 。 等 究 其原 因 . 目前 很 多 “ 家 ” 为利 益 而 变成 “ 家 ” 专 因 商 。
时候 , 还是 要 用 化 药来 控 制 细菌 的 继 发感 染 , 高 提 机体 的抗应 激能力 。 对付 病毒 病最好 的方 法还 是用
疫苗免 疫 。 免 疫又 分特异 免疫 和非 特异 性免 疫 , 什么 是特
异性 免疫 ?简单 地说 就是 打猪瘟 疫苗 防猪 瘟病 , 打 伪狂犬 疫 苗防伪 狂犬 病 , 经典 蓝耳 病疫 苗 防普 通 打
到 目前 为止 . 国际上还 没有 任何一 种 药物 能治 疗病 毒病 , 不要 说是 对蓝耳 病 了 。 是 , 更 但 发生 病毒 病 的
这 里有 一个 最基 本的原 理 , 就是 病毒 的免 疫是
以纽胞 免疫 ( 织免疫 ) 主 . 液免 疫 为辅 的免疫 组 为 体
学原理 。灭 活疫 苗 只能产生 体液 免疫 , 而弱毒 疫 苗 既可 以产 生 体 液 免疫 , 可 以产 生 细胞 免疫 , 以 又 所 弱毒疫 苗 效果 比灭 活疫苗 好 。从 安 全性 来讲 , 活 灭 苗较 安全 。 但是 灭活 苗 的免 疫反 应大 。 通常 , 病毒 病 的研究 和 防控都 是先 用灭 活苗 , 随着 对该 病毒 的深 入研 究 . 会改 用弱 毒疫 苗 . 好达 到完 全控 制 , 就 最 甚
蓝耳 病 ,打高 致 病性 蓝 耳病 疫 苗 防 高致 病 性 蓝 耳 病。 非特 异 性 免疫 就 是 普遍 提 高 猪群 抵 抗 力 的 措
至达 到净 化 的 目的。 比如伪 狂犬 , 先用 灭活 苗 , 弱 有
毒 苗生 产后 , 用 弱毒 苗 , 就 目前 我们 国 内很 多 猪 场
( 东大华农 动物 保健 品股份 有 限公 司 , 东新 兴 5 7 0 ) 广 广 2 4 0
虽然 蓝耳病 从 18 9 7年美 国开始 发 病到 目前 已
对 付特定 病 毒就要 用特 定病 毒 的疫 苗 。
2疫 苗 的 选 择
经有 2 4年 .但 是业 界对 蓝耳 病 的认 识 还有 很 多 的
W Wzx s o W . mz. m g c
E malrms @ 1 6c m - ix y . : j 2 o
规模 莽箍
固 同
敬关并 :笪堇 3 请注投ji2 . 猹稿至堡 c 重u2 o j 0 m i  ̄ ni h1 e
高致病 性猪 蓝耳病 的免疫误 区
谢 显 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