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中国的地理差异》精品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课件

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课件

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课件
评价园地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A 、B 、C 、D 。
青藏地区
2.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3)确定界线B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4)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
1月0°C等温线相接近
8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接近
气温、降水(气候)
一、地理差异显著
谈谈生活中你所了解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谈谈生活中你所了解的地理差异江南油纸伞江南水
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环境差异
(1)气温: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
东南沿由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地势: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一、地理差异显著(1)气温:自南往北,(2)降水东南沿由海向
活动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相比较:(1)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2)确定界线A考虑主导因素是什么?
400mm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降水(水分)因素
A
B
C
活动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观察图5.5中的界线A,并
活动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方向差异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 降低自东南沿海向西北
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共22张)课件
一、地理差异显著
比较项目(自然地理要素)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1月份平均气温

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优秀课件1

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优秀课件1
温带季风气候 高原、平原
陆运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高于0℃
>800mm
湿润地区
水量大,汛期长, 无结冰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水运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人 教 版 地 理 八年级 下册第 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共22张 PPT)
人 教 版 地 理 八年级 下册第 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共22张 PPT)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人 教 版 地 理 八年级 下册第 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共22张 PPT)
影响因素 气候
人 教 版 地 理 八年级 下册第 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共22张 PPT)
我国的南北差异──农业生产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为主
秦岭—淮河以南 水田为主 影响因素 降水
人 教 版 地 理 八年级 下册第 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共22张 PPT)
地理差异显著—地势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
人 教 版 地 理 八年级 下册第 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共22张 PPT)
人 教 版 地 理 八年级 下册第 五章中 国的地 理差异 (共22张 PPT)
我国的南北差异──植被类型
秦岭—淮河以北
温带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
习题巩固:
• 1.自然环境差异:自南向北,纬度逐渐 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自我国东地南势沿呈海阶向梯西北状内分陆布,,距逐海级越下来降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西向东
• 2.人类活动差异:具有西 牧 东 耕 ,南 稻 北 麦 的分布特点
;表现为东密西疏 的分布特点; 东部 高, 西部 低。
读图5.3回答:

《中国的地理差异》人教优秀课件1

《中国的地理差异》人教优秀课件1


6.在神秘外星文明的指引下,主人公 发现了 关于宇 宙生命 的巨大 秘密。 业内人 士认为 ,该片 为盲人 开启了 科幻之 门,打 破了传 统电影 必须依 赖视觉 效果的 限制, 让盲人 也能感 受到科 幻的魅 力所在 。

7.写景抒情诗中常见的情感有对自然 美景、 田园风 光的喜 爱和留 恋,对 祖国大 好河山 的赞美 和热爱 ,漂泊 在外的 羁旅之 苦和思 乡之情 ,对闲 适隐逸 生活的 向往和 追求, 依依惜 别之情 ,爱国 忧国之 思。等 等。
中 国 一 月 等 温 线 图
中国等降水量线
练习设计
一、填空:
1、根据各地的


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2、我国的温度带可划分为温带、
带和
带,而温带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暖温带、
带和
带。
3、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
、、
三级。
二、选择: 1、下列地理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A、沪宁杭地区 B、湿润地区 C、辽中南地区 D、山西能源供应基地 2、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与暖温带地区的分界线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离 候温
海带

大 陆
山性 岭气


干旱
自然 景观
植被 河湖
农业 生产
人口 交通
畜牧业 灌溉农业
地广人稀 交通不便
D
C ①
AB

《中国的地理差异》人教优秀课件2
2.青藏地区——高寒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实用课件1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实用课件1

地形 为主
丘陵交错分布
自 气候
以亚热带、热带季风
以_温__带__季__风___气候为主
然 类型
气候为主
温度带 一月温度 0℃以下
一月温度_0_℃__以__上__
降水区 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区 大部分属于_湿__润__区___
水量___大_____,汛 水文 水量较小、汛期短、
期__长______,冬季 特点 冬季有结冰现象
(4)图中所示的铁路线⑥是_京__九_线____,冬季沿此 铁路线从北往南旅行,简单说说沿途看到景观变化 特点和主要原因。
植被越来越密集,从落叶阔叶林到常绿阔叶林。 主要原因是冬季由北往南,气温越来越高。
(5)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优势资源的叙述,正 确的是( B )
A.区域 A 主要是煤炭和石油 B.区域 B 主要是水能和有色金属 C.区域 C 主要是地热能和核能 D.区域 D 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自东南沿 距海越_远___,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
海向西北 _降_水_____越少 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
内陆
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地势呈_阶_梯___ 位于西部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 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位
自西向东 状分布,逐级 于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
降低 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2.人类活动差异
甜菜
__甘_蔗_____
业 主要水果 _苹__果_____和梨 __柑_橘_____、荔枝等
耕地类型 以__旱_地_____为主 以__水_田_____为主
一__年__一__熟__(东北)、 一年两熟至___三_____ 作物熟制
两年三熟(华北) 熟
屋顶坡度较
屋顶坡度较___大____,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第1课时)

《中国的地理差异》课件(第1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相关地图,分析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等自然环 境的差异和成因。 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分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 两侧的自然景观、人类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异,进而说 出“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0 0
0 0
0 0
0 0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0 0
0 0
0 0
0 0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新课学习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活动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或低 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有或无)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低于0℃
低于800mm 平原、高原、
有 旱地 小麦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高于0℃
高于800mm 平原、盆地、高原、丘陵
无 水田 水稻
新课学习
2. 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 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
新课学习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新课学习

西部

地势差异 自西向东,地势 呈阶梯状分布, 逐渐下降
影响 因素
地势因素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新课学习
西牧东耕
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差异
南稻北麦
新课学习
人口、城市、交通线差异 东密西疏
新课学习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东部高、西部低

新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优质课件1

新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优质课件1


3.抒情往 往不会 单独出 现在文 中,它 常与记 叙、描 写、议 论等结 合在一 起。一 般来说 ,直接 抒情一 般要与 议论结 合在一 起,而 间接抒 情一般 与叙述 、描写 结合在 一起。

4.借景抒 情又称 寓情于 景,是 指作者 带着强 烈的主 观情感 去描写 客观景 物,通 过景物 来抒情 。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陕西美食
西北饮食
重庆火锅
广东早茶
平顶屋 吊脚楼
斜顶屋 蒙古包
一、地理差异显著
江北南方青水雪藏乡景雪山
自然环境差异
(1)气温: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自然环境差异
(2)降水: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自然环境差异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昆仑山
气温和降水 降水

5.融情于 事,指 通过叙 述事件 来抒发 感情, 让感情 从具体 事件的 叙述中 自然地 流露出 来,感 染读者 。这种 渗透着 感情的 叙述, 读者品 写或刻 画,间 接表现 出作者 的志向 、意愿 。采用 托物言 志,关 键是志 与物要 有某种 相同点 或相似 点,使 物能达 意而志 为物核 。托物 言志常 借用比 拟、象 征等手 法。
旱地
水田
小麦、玉米
水稻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平原、高原 丘陵、平原、盆地、高原
陆路
水运
检测评学
A 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1—2题:
1.图中 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界线( ) A.秦岭—淮河 B.400ml等降水量线 C.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7.要写好 一篇记 叙文, 首先必 须确定 自己的 情感, 然后根 据自己 的情感 选择提 炼材料 ,再加 以细致 的描写 ,在必 要的地 方画龙 点睛地 穿插一 点议论 。

新教材《中国的地理差异》ppt课件1

新教材《中国的地理差异》ppt课件1
海拔高,气候严寒

1.不 是 每 一 道 江流 都能入 海, 不 流动的 便成了 死湖; 不 是每 一粒种 子都能 成树, 不生长 的便成 了空壳 。生命 中不是 永远快 乐, 也 不是永 远痛苦 , 快乐 和痛苦 是相生 相成的 。

2.在 快 乐 中 我 们要 感谢生 命, 在 痛苦中 我们也 要感谢 生命。 愿你生 命中有 够多的 云翳, 来造成 一个美 丽的黄 昏。 请 孩子记 住:生 命的意 义不在 于长短 ,生命 因充实 丰富多 姿而精 彩!
读图5.1、5.5完成P6活动题1
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 线分布最接近 ❖2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 季风的影响
答案:
❖(1) 与1月0℃等温线分布最接近
❖(2)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3)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
候因素。 ❖(4)与秦岭—淮河一线接近。
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什么?

3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4.它从社会生活中来,从人生体验中 来。注 重引导 学生调 动自己 的生活 积累, 表达真 情实感 ,鼓励 学生文 从字顺 地表达 自己对 生活的 理解和 感受, 鼓励学 生自由 地、有 创意地 表达。
合界 ?线
与 图 中 哪 两 级 阶 梯 的 分 界 线 基 本 吻
C
活动题第三题答案:
❖1界线C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 梯的分界线相一致;
❖2其主导因素是地形或地势因素。
名称 界线A 界线B 界线C
主导因素
夏季风 气温和降水(气候) 地形或地势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精美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精美课件

三 河流比较
• 3,从降水看: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降水量分布图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河流分布图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河流分布图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结论
• 南方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其它地区有。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结论
• 南方地区河流数量最多,流量最大,汛期 最长。
(新教材)人教版《中国的地理差异 》全文 课件PPT
降水量分布图
干湿地区图
结论
• 最干——西北地区 • 最湿——南方地区
把以上结论再综合,概括出区域最主要自 然特征:
南方地区——湿热 西北地区——干旱 青藏地区——高寒
那么,北方地区呢?
• 我们可以和其它三个地区作比较,结论自 然就出来了。
三 河流比较
• 1,从地形地势看:
地形地势图

河流分布图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专题复习
区域自然环境比较
一 地形比较
• 1 由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归纳区域地形特点。
地形分布图
2 各区域之间山脉分界。
二 气候比较
• 1 根据气温、温度带分布,比较出最热、 最冷的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要想使学生在议论文阅读方面取得 成绩, 就必须 培养学 生的阅 读理解 能力、 准确答 题的能 力。只 要学生 持之以 恒,严 格要求 自己, 使自己 养成好 的习惯 ,就一 定能取 得好成 绩。

8.放弃春日的百花争艳,才有了腊梅 洁白傲 骨的情 怀;放 弃溪间 的恬淡 幽雅, 才有了 瀑布一 泻千里 的壮观 。生命 在于追 求,在 追求中 彰显自 我的价 值,而 生命还 有它精 彩的另 一面: 勇于放 弃,去 实现更 远大的 理想, 去创造 更加绚 烂的辉 煌!
是 北方地区 ;A处山脉名称是 秦岭 。
再见!

1.不 是 每 一 道 江流 都能入 海, 不 流动的 便成了 死湖; 不 是每一 粒种子 都能成 树, 不 生长 的便成 了空壳 。生命 中不是 永远快 乐, 也 不是永 远痛苦 , 快乐 和痛苦 是相生 相成的 。

2.在 快 乐 中 我 们要 感谢生 命, 在 痛苦中 我们也 要感谢 生命。 愿你生 命中有 够多的 云翳, 来造成 一个美 丽的黄 昏。 请 孩子记 住:生 命的意 义不在 于长短 ,生命 因充实 丰富多 姿而精 彩!

3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4.它从社会生活中来,从人生体验中 来。注 重引导 学生调 动自己 的生活 积累, 表达真 情实感 ,鼓励 学生文 从字顺 地表达 自己对 生活的 理解和 感受, 鼓励学 生自由 地、有 创意地 表达。
A、我国农业分布南稻北麦;
B、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C、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大;
D、我国降水南多北少。
3、有关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的说法,正确的是(D)
①我国农业分布西牧东耕;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③我国地势西高东低;④我国降水
东南多西北少;⑤上海人喜欢吃甜是很有名的,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课 本 第 6 页 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 气温的分布
2. 观察图5.5中的界线B,并与图5.1中的等降水量线、1月等温线相比较: (1)界线B大致与1月哪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0℃ (2)界线B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800毫米 (3)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气温和降水 (4)界线B与秦岭—淮河一线是否接近?是
{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越来越少。 地势: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2、人类活动差异显著
(朗读图文)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 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 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 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落叶阔叶林、针阔 叶混交林、针叶林
常绿阔叶林
南方地区气温高, 北方地区气温低
气温: 降水:
课本第5页
河流流量小 河流流量大
南方地区降水丰沛, 北方地区降水较少
梳理归纳: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与1月0℃等温线大致接近; ②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接近; ③是亚热带与暖温开的分界线; ④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⑤是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⑥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
课本第3页
课本第4页
课本第4页
活动一: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小组探讨交流解决问题)
1. 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下表。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或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少于800毫米,多于 400毫米
人教版 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一.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二.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三.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划分原因。 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 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课本第3页
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
提示:从自然环境因素方面思考?
气温、降水、地势等
气温
(朗读课文)
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
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食是很有 名的,糖食让俺们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 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 能吃醋闻名。人们饮食口味差异的形成,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 系。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东南沿海地区湿润 的环境下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位于西部第一级阶梯上的青 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位于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 暖湿润。
课本第2页
提示:
我国的地理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地高天寒的青藏高原
设问:
大家所看到的图片,反映了我国各地的地理差异 显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地理差异显著
(朗读课文)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如果作一次穿越我国之 旅,无论选择哪个方向,不仅能欣赏丰富多彩的地理景观,而且能感受我国显著的地 理差异。
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 盛开、瓜果飘香;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裹。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频繁,带动了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交 流和融合,作为辣味菜代表的川菜火爆全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课本第3页
梳理归纳:
{农业: 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人口:
2、人类活动差异显著 城市: 交通线:
东密西疏
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高,西部低
(朗读课文)
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 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 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村落在自然景观 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
{ 地理差异
1、自然环境 2、人类活动
1、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朗读课文)
从图中可以看 出,我国气温、降 水、地势的分布呈 现有规律的变化, 反映了我国自然环 境的差异显著。
降水的差异 地势的差异
气温的差异
课本第2页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梳理归纳:
气温: 自南往北,气温逐渐降低。
高原、平原
多于800毫米 高原、丘陵、平原
河流冬季结冰(有或无)


农田类型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
水稻
2.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
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
课本第5页
亚热带和暖温带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 主导因素。
的主导因素
课堂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体现我国人类活动差异的是(C)
A、我国降水自东南向西北越来越少;B、我国气温自南往北逐渐降低;
C、我国农业的分布南稻北麦;
D、我国地势自西向东逐级下降。
2、广州人一般要午睡,喜欢晚上逛街,9点后甚至很晚才回家,哈尔滨人一般不午睡,一年中除
了夏季,晚上8点后大街上很少有行人了。造成这种作息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C)
课 本 第 6 页 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 气温的分布
3.观察图5.5中的界线C,并与图5.1中的三级阶梯分界线相比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界线C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第一级阶梯 (2)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地形
课 本 第 6 页 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课堂巩固练习:
5、下列地理区域属于自然区的是(C)
A、梧州市; B、桂林市; C、亚热带; D、广西壮族自治区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A )
A、行政区 B、地形区 C、自然区
D、经济区
二、非选择题
7、将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主要所属的地理区域配对组合。
A、新疆
①南方地区
B、西藏
②北方地区
C、北京
过春节,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冷暖差别很大 广州花哈市尔哈赏滨尔花春滨过节玩大赏雪年冰庆雕新年 广西哈梧尔州滨鲜春花节盘赏景冰迎雕新年
我国各地的干湿差异
桂林山水
干燥的黄土新高疆原深的新江圳沙疆南青漠沙水和山漠乡胡中绿杨的水树公中路的酒店
我国各地地势的高低差异
地势低地平高的天长寒江的中青下藏游高平原原
图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 气温的分布
本节课知识清单: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环境差异 2.人类活动差异: 3.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 2.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其划分
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每个大的地理
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但区域内地理差异仍然明显,可以进一步划分
为不同的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