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全集【完整版】
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

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1. 数学定义1.1 数集•有限集:指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记作A={a₁,a₂,…,an}。
•无限集:指元素个数无限的集合,记作A={a₁,a₂,…,an,…}。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或{}。
•子集:若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A为B的子集,记作A⊆B。
1.2 常用数系•自然数:正整数,记作N={1,2,3,4,…}。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集合,记作Z={…, -2,-1,0,1,2,…}。
•有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的数,记作Q。
•实数:包含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数,记作R。
1.3 函数•函数:指定了集合A到集合B的一种关联规则,记作f:A→B。
•定义域:函数f中所有可能输入的集合,记作D(f)或Dom(f)。
•值域:函数f中所有可能输出的集合,记作R(f)或Ran(f)。
•逆函数:对于函数f:A→B,如果任意b∈B,都有唯一的a∈A,使得f(a)=b,则函数g:B→A称为f的逆函数,记作g=f⁻¹。
2. 数学定理2.1 代数定理•因式分解定理:每个整数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素数的乘积。
•二次根定理:若在实数域上,对于方程ax²+bx+c=0,当b²-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b²-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b²-4ac<0时,方程没有实根。
2.2 几何定理•勾股定理:对于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边长a、b、c与对应的角A、B、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a/sinA=b/sinB=c/sinC。
•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边长a、b、c与对应的角A、B、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c²=a²+b²-2abcosC。
2.3 微积分定理•基本定理:若函数f在区间[a,b]上连续,并且F是f的任意一个原函数,则∫[a,b]f(x)dx=F(b)-F(a)。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精)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精) 小学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高除以2,记作S=a×h÷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为边长的平方,记作S=a×a。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长乘宽,记作S=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高,记作S=a×h。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上底加下底乘高除以2,记作S=(a+b)×h÷2.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为长乘宽乘高,记作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乘高,记作V=abh。
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棱长的立方,记作V=aaa。
圆的周长公式为直径乘π,记作L=πd=2πr。
圆的面积公式为半径的平方乘π,记作S=πr2.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为底面的周长乘高,记作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为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记作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乘高,记作V=Sh。
圆锥的体积公式为底面积乘高除以3,记作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需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相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分子的积做分子,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一、数的概念和认识1.1 整数1.自然数:1, 2, 3, …2.整数:-3, -2, -1, 0, 1, 2, 3, …1.2 分数1.分数的定义:$\\frac{a}{b}$2.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3.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4.基数:分子5.除数:分母二、四则运算2.1 加法加法规律:\[a + b = b + a\]2.2 减法减法规律:\[a - b ≠ b - a\]2.3 乘法乘法公式:\[a \times b = b \times a\]2.4 除法除法:\[a \div b = \frac{a}{b}\]三、计算方法3.1 算式1.算式:由数字和运算符组成的式子2.省略乘号:\[a(b+c) = ab + ac\]3.2 进位与退位1.进位:\[9+3 = 12\]2.退位:\[10-6 = 4\]3.3 整数运算1.两个数的和:\[a + b\]2.两个数的差:\[a - b\]3.两个数的积:\[a \times b\]4.两个数的商:\[a \div b\]四、几何图形4.1 直线1.定义:2.符号:AB4.2 线段1.定义:两个端点的直线就是线段2.书写:$\\overleftrightarrow{AB}$4.3 角角的定义:\(OA\)和\(OB\)的夹角\(AOB\)叫做角。
4.4 等腰三角形1.定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2.性质:底边角相等五、面积和周长5.1 长方形1.面积公式:\[A = l \times w\]2.周长公式:\[P = 2(l + w)\]5.2 正方形1.面积公式:\[A = a \times a\]2.周长公式:\[P = 4a\]六、容积和体积6.1 容积1.计算方法:\[V = l \times w \times h\]2.单位:立方米(m³)6.2 体积1.立体图形的体积:\[V = \frac{4}{3}\pi r^3\]七、数学公式7.1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小学数学必背定义定理公式(完整版)资料

小学数学必背定义定理公式(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数学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一、分数乘法概念总结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二分之一×5的意义是:表示求5个二分之一的和是多少。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3.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5×二分之一的意义是:表示求5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为了计算简便,可以先约分再乘。
)5.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6.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
)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注意:倒数必须是成对的两个数,单独的一个数不能称做倒数。
7.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它本身。
8.一个数(0除外)乘以一个假分数,所得的积大于或等于它本身。
9.如果几个不为0的数与不同分数相乘的积相等,那么与大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小,与小分数相乘的因数反而大。
例如:a×= b×= c×(a、b、c都不为0)因为 < < ,所以b > a > c。
二、分数除法概念总结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口诀:被除数不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倒数。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4.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5.比的后项不能为0。
(分母不能为0,除数不能为0)6.比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7.和分数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小学数学公式定理总结大全

小学数学公式定理总结大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小学数学公式和定理总结:1. 加法公式:-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加法零元:a + 0 = a2. 减法公式:- 减法定义:a - b = c,其中 b + c = a3. 乘法公式:-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分配律:- a × (b + c) = a × b + a × c- (a + b) × c = a × c + b × c- 乘法零元:a × 0 = 04. 除法公式:- 除法定义:a ÷ b = c,其中 b × c = a5. 平方公式:- (a + b)² = a² + 2ab + b²- (a - b)² = a² - 2ab + b²- (a + b) × (a - b) = a² - b²6. 三角形公式:-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 直角三角形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勾股定理):a² + b ² = c²- 等腰三角形定理: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等腰线段相等- 等边三角形定理: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60度- 同位角定理: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截线分成两个同位角,则这两个同位角相等- 同旁内角定理:同旁内角互补,即两个同旁内角之和为180度7. 数列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n - 1)d-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 n/2(a1 + an)-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r^(n - 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当|r| < 1):Sn = a1 / (1 - r)这些公式和定理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常见的公式,帮助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
小学生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

小学生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小学生数学定义定理公式大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公式:L=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公式:S=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 ch=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事实上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完整)人教版小学数学公式定理定义汇总,文档

小学数学公式定理定义大全第一局部:看法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地址,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地址,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够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 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减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 O的数都得 O。
7、什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根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依旧成立。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旧成立.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10、分数:把单位“ 1〞平均分成假设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那么: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尔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对照较,分子大的分数大。
异分母的分数对照较,先通分尔后再比较;假设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甲数除以乙数〔 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14、分数的加、减法那么: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尔后再加减。
15、分数乘分数的乘法那么: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乘整数的原那么: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也许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完整)小学阶段必背数学定义定理公式

小学阶段必背数学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c+b=a+(b+c)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