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乡变化看改革开放成就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调查报告改革开放家乡变化调查报告一、引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对全国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我所在的家乡为例,调查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传统的农业生产逐渐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同时,家乡的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建的工厂和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家乡的城市化进程也加快,出现了许多现代化的商业中心和住宅区。

三、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道路交通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村公路的硬化率大幅提高,城市道路也进行了扩建和改造。

电力供应和通信网络的普及率也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此外,家乡的水利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解决了农田灌溉和供水问题。

四、教育和医疗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提高了整个家乡的人力资源素质。

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医院和诊所的数量增加,医疗设施和技术也得到了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五、环境保护改革开放以来,环境保护成为了家乡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大量的绿化工程和生态修复项目得到了实施,家乡的空气质量和水质明显改善。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家乡的生态环境。

六、文化传承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文化传承得到了重视和保护。

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得到了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修复。

同时,家乡也积极引进和推广其他地区的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发展,艺术、音乐、电影等文化产品在家乡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七、社会和谐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高。

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开放,社会风气更加文明。

家乡的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我家乡和家庭的变化

改革开放我家乡和家庭的变化

改革开放我家乡和家庭的变化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家乡和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它让我们更加自豪、幸福和 自信,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展望未来。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 力奋斗!
除此之外,改革开放还带来了许多其他方面的变化
改革开放我家乡和家庭的变化
COMMENDATION CONGRESS
在教育方面,改革开放使 得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和普 及。我所在的学校有许多 优秀的老师和教育资源, 这些资源为我们的学习提 供了支持和帮助。同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 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 高,这为我们的成长和发
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在思想观念方面,改革开放 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 放和包容。我周围的人有着 不同的信仰、背景和观念, 但是我们能够相互尊重、和 平共处。这种包容性和开放 性不仅让我们更加自信和成 熟,也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尊
重其他人的想法和观点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的 家乡和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带来 了物质上的便利和幸福,也 带来了精神上的成长和提升。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们会继续努力奋斗,为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其次,家庭的变化也让我深感幸福。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我们家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从以前的温饱问题到现在的小康生活, 我们家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家里的电器设备越来越齐全,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先进。特别是近年来,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惠 民政策,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这一切都让我深感幸福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我还深刻感受到了个人成长的变化。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有了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提升自 己的能力。同时,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 也让我更好地认识了自己和社会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十年前的家乡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小村庄,经济贫困,人民生活拮据。

但如今的家乡变得繁荣富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些变化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村民们生活在温饱线以下。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家乡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引进了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农民种植的作物增产高效,家乡的农业产值大幅增长,农民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家乡的工业、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使得家乡成为了一个繁荣兴旺的地方。

四十年来,全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数十倍,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巨大跨越。

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因为工业生产和农业耕作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河流被污染,树木被砍伐,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工业气味。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环保意识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各项环保政策得到了贯彻执行,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河水清澈见底,周围的山峦也绿意盎然,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这些变化让老百姓喜出望外。

家乡的风景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了一个风景旖旎的旅游胜地。

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水平很低,村里连个小学都没有,很多村民都是文盲。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修建了许多学校和图书馆,培养了大批的教育工作者。

如今,全村的孩子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村民们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这为家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

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是一个落后的小村庄,没有有效的治理机制和规范。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家乡在村级干部的带领下,完善了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成立了各种协会和组织,村里治理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村里的事务也变得规范、有序。

村干部负责任,廉洁奉公,为村民排忧解难,全村的风气和社会治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感受改革开放成就我看家乡变化大撰写报告

感受改革开放成就我看家乡变化大撰写报告

感受改革开放成就我看家乡变化大撰写报告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乡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本报告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家乡的变化,并表达我的看法和思考。

二、改革开放成就概述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开放经济,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强与世界的联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家乡变化的具体例子1. 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前,我的家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的家乡开始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现在,我的家乡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拥有多家知名企业和大型商场,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

2. 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我的家乡开始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

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桥梁、公园等建设越来越好。

同时,城市的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空气质量越来越好。

现在,我的家乡已经成为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

3. 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前,我的家乡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的家乡开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现在,我的家乡拥有多所知名大学和中小学,教育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同时,家乡还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四、对家乡变化的看法和思考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的家乡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认为这些变化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人民的努力。

同时,家乡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在未来,我相信我的家乡还会继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

五、结论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城市建设方面,更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方面。

从家乡变化看改革开放

从家乡变化看改革开放

从家乡的变化看中国改革开放成果内容提要: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社会、人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仅仅从我的家乡一个小地方就可以看出在这三十年里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浙江义乌发展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得必须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们的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知识”。

因此,他率先提出了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

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

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

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

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

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

改革开放是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的家乡是浙江义乌,浙江历来就是鱼米之乡,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迅速。

在实行改革开放后,浙江的经济得到了更快发的发展。

而就从我的家乡义乌来说,改革开放后,义乌的小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外贸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从最开始的摆地摊到现在的国际商贸城,规模逐步扩大,经营小商品的人数不断增加,交易额也不断的扩大。

现在,义乌街头随处可见外地人的身影,外国人在义乌已经是屡见不鲜。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一切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从大的方面来说,义乌地处浙中盆地,面积1105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70万、外来人口103万。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兴商建县阶段(1982-1993年)。

实施兴商建县战略,以市场化为主要推力,逐步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工业强市阶段(1993-1998年)。

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逐步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

从家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的成就(最终定稿)

从家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的成就(最终定稿)

从家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的成就(最终定稿)第一篇:从家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的成就从家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的成就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改革开放三十八年的历程波澜壮阔,改革开放三十八年的成就硕果磊磊。

改革开放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

40年前,农村基本没有条件让孩子上学,爷爷奶奶辈的基本都是文盲,父辈的也没有几个能上高中,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数,都没有上过学校。

他们七八岁就要到田里去割草喂牲畜,还要给父母做饭,再送到田里去给他们,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听伯伯说:“我们那时候的人大部分都是文盲。

因为小时侯家里穷,又有兄妹七个,爸妈拼命挣钱供我们读书,可是当我读到小学两年级时,就由于庄稼收成不好,爸妈实在供不起我们读书了,只好让其中几个退学,在家帮父母做些家务。

那天,我哭了一整天,眼睛都哭肿了。

由于环境所迫,不得不出去挣钱。

”而今,农民也开始进行智力投资,让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学,享受高等教育。

现在,农村的学校也有了自己的图书馆,自己的橡胶跑道,再也不是好几个年级的孩子都挤在一间教室里由代课老师一起教了。

大部分家庭还安装上了电脑,孩子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

改革开放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有时墙壁也会掉土,南方的房子地上都是一片潮湿。

爷爷说:“那时没有蚊帐,每一天都早起晚归地在地里干农活,到晚上累了躺在床上,喘着粗气,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要被蚊子叮,睡不安稳,一直起来赶蚊子。

到夏天,下雷阵雨,雨水透过屋顶上的瓦片顺流到屋里,人们还要拿着碗盛水。

”那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农村到小城市的转变,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乡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农民靠种地和养殖为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在农田合作社的带领下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种植的作物,并且采取市场化的方式销售。

这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道路、桥梁、供电等设施覆盖到了每个角落,农民出行和生活更加便利。

城市的建设飞速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家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小城市。

城市规模扩大,商业繁荣起来,各种商铺、餐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商业设施的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也带动了城市的就业增长。

人们的生活开始丰富多彩起来,每个周末都可以在市中心的购物中心或者公园里享受休闲时光。

城市的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的街道更加整洁,道路交通更加畅通。

教育和医疗条件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家乡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和医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医院的设备更新换代,医疗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人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这不仅促进了人们的健康,也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城乡差距缩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过去,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城市人民享受着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而农村人民则面临着种种困难。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的转变,更加努力地追求进步,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发展之中。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向多元化发展,城市的建设飞速发展,教育和医疗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差距缩小,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论文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论文

改革开放家乡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成长起来的我,亲眼见证了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回顾我家乡的发展历程,并分析改革开放对我家乡的影响。

改革开放前的家乡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家乡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

大多数人从事农业劳动,生活以农业产出为主。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封闭等原因,家乡的农民生活贫困,缺乏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资源匮乏,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对较低。

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开创了新时代,也为我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农村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

农民可以通过承包土地、发展乡村产业等方式增加收入。

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其次,改革开放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交通、能源和信息的流动性,有效地打破了农村的封闭状态。

农民可以更方便地出行,与外界保持联系。

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促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此外,改革开放还带来了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的提升。

政府投入增加,学校和医院的建设得到了加强,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同时,文化娱乐活动也变得多样化,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

这些改变使得农民在享受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提高自身素质和幸福感。

改革开放对我家乡的影响改革开放对我家乡的影响是深远而积极的。

首先,农村经济的繁荣使得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农民可以更好地解决温饱问题,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节余产业和教育上。

这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带动了更多的人们致富。

其次,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

道路的畅通使得农产品的运输更加方便,农业市场的拓展也更加广泛。

同时,电力和通讯的普及也促进了信息的流动和交流。

这使得农民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化的社会脉络中,与城市进行更密切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家乡的变化看改革开放的成就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全会是建国以来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从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

改革开放三十八年的历程波澜壮阔,改革开放三十八年的成就硕果磊磊。

改革开放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是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

40年前,农村基本没有条件让孩子上学,爷爷奶奶辈的基本都是文盲,父辈的也没有几个能上高中,还有许多孩子因为家穷,念不起数,都没有上过学校。

他们七八岁就要到田里去割草喂牲畜,还要给父母做饭,再送到田里去给他们,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听伯伯说:“我们那时候的人大部分都是文盲。

因为小时侯家里穷,又有兄妹七个,爸妈拼命挣钱供我们读书,可是当我读到小学两年级时,就由于庄稼收成不好,爸妈实在供不起我们读书了,只好让其中几个退学,在家帮父母做些家务。

那天,我哭了一整天,眼睛都哭肿了。

由于环境所迫,不得不出去挣钱。

”而今,农民也开始进行智力投资,让自己的孩子都念大学,享受高等教育。

现在,农村的学校也有了自己的图书馆,自己的橡胶跑道,再也不是好几个年级的孩子都挤在一间教室里由代课老师一起教了。

大部分家庭还安装上了电脑,孩子可以利用网络查阅资料。

改革开放前,人们住的都是土房,房顶连瓦片都没有,下雨
天,人们可就遭殃了,外面大下,屋里小下,有时墙壁也会掉土,南方的房子地上都是一片潮湿。

爷爷说:“那时没有蚊帐,每一天都早起晚归地在地里干农活,到晚上累了躺在床上,喘着粗气,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要被蚊子叮,睡不安稳,一直起来赶蚊子。

到夏天,下雷阵雨,雨水透过屋顶上的瓦片顺流到屋里,人们还要拿着碗盛水。

”那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M,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改革开放前,人们吃的是高粱M、玉M面、野菜,小M饭是等来了客人才吃的,更不用说大M、白面了,根本就没有。

据爸爸说他小时候更是吃土豆吃的现在看见都反胃。

到了什么节日,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是难得的,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那时人们穿的都是粗布衣,补丁罗补丁,家里孩子多的,大的穿小了,二
的穿,二的穿小了,老三穿,一直穿到实在不能穿了,用来给孩子做鞋,一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

“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

现在,我们吃的是大M、白面、鸡、鸭、鱼、肉,不想自己煮就上饭馆。

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换新装,怎么潮流怎么穿。

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

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

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有事几千里以外打电话、打手机一分钟办妥。

三十多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

那时候,没有什么柏油马路,泥土简简单单踩成了一条狭窄的马路,一下雨,更是泥泞不堪,路上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
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从外婆家到奶奶家几公里的路,妈妈说闭眼都能走对。

爷爷还说年轻时曾经替人家挑担步行送东西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来挣钱。

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

那时,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

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

吃过饭后,大家就只能围在一起唠唠家长里短,到了一定的时节才能听上几句戏曲。

谁家有个黑白电视机或者收音机,那一定是土豪。

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

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工程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
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

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三十多年努力拼搏,三十多年沧桑巨变。

盼小康,祖祖辈辈盼了多少代,奔小康,风风雨雨奔了多少年,今天,小康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