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技法教案
重彩的涂色方法教案

重彩的涂色方法教案教案标题:重彩的涂色方法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重彩的涂色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这种技巧进行绘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色彩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3. 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色彩鲜艳的彩色铅笔或蜡笔。
2. 白纸、画布或绘画纸。
3. 艺术品或图片作为示范和参考。
4. 教学投影仪或电子设备(可选)。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一些色彩鲜艳的艺术品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学生讨论这些作品中使用的涂色技巧和效果。
探究:1. 介绍重彩的涂色方法,解释其特点和用途。
2. 向学生展示一些重彩的涂色作品,让他们观察并描述作品中使用的色彩和技巧。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重彩的涂色方法来增强画作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
实践:1. 分发彩色铅笔或蜡笔给学生,让他们选择几种颜色。
2. 提供白纸、画布或绘画纸,让学生开始绘画。
3. 引导学生运用重彩的涂色方法,使用明亮的颜色和大胆的笔触进行绘画。
4.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涂色技巧,如叠加、混合和刻画。
5. 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和建议。
分享和评价:1. 学生完成绘画后,组织一个展示和分享的环节。
2.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和欣赏。
3. 引导学生讨论使用重彩的涂色方法对作品的影响和表达效果。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专业艺术家或美术老师来班级进行讲座或示范,进一步指导学生使用重彩的涂色方法。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让他们欣赏并学习不同艺术家使用重彩的涂色方法的作品。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记录色彩,以提升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
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价学生绘画作品的创意、运用重彩的技巧和表现力。
3.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估他们对重彩涂色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扩展:1. 将学生的绘画作品制作成展览,与其他班级或学校分享。
2. 鼓励学生使用重彩的涂色方法进行其他艺术创作,如插画、拼贴等。
工笔重彩教案(5篇可选)

工笔重彩教案(5篇可选)第一篇:工笔重彩教案工笔重彩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对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学习,分析、解读优秀重彩画作品的技法、构图、艺术风格,使学生体悟重彩画艺术的审美价值。
并通过临摹,写生的练习最终达到独立创作工笔重彩画的目的。
教学要求:解读工笔重彩的历史、艺术特点。
学习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和造型特点。
一、工笔重彩的概述工笔重彩画是在工笔淡彩的基础上以矿物质颜料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
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
其色彩明快,色泽艳丽,不易褪色,适合于在绢、熟宣、高丽纸、墙面、岩石上绘制。
古人常以“丹青”作为绘画的代称,“丹”即是“朱砂”,“青”即是“石青、石绿”,它们都是工笔重彩画种的主要颜料。
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上千年以前的马王堆帛画以及敦煌壁画。
画面上的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色至今仍然保持着如初的光泽。
壁画绘制全部采用纯天然颜料,而它产生的色彩之绚丽斑斓及艺术水平之高,是世人注目的。
古代杰出的民间画家采用了朴素的表现技法,同样用色彩的力度震撼了人们的灵魂,同时体现了与西方不同的东方文明及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
重彩画,也就是石颜料绘画,古代称之为青绿。
中国传统工笔画讲究以线造型,对于线条的质量要求极高。
颜色染得再好,如果线条失败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作品。
传统的重彩画中,如敦煌壁画线描和色彩都是极其精良。
但是在现代重彩画中则减弱了对线描的要求,视觉上近似油画。
重彩画一般先裱于画板上,线描结束后,先用胡粉加近似画面色调的颜色罩一遍,然后绘制。
画完直接镶框。
颜料的主要调和媒介是胶,因此也称为胶彩画。
因为石颜色颗粒比较粗,反复绘画使画面加厚,色彩肌理也随之丰富,而且石颜料的光泽使画面罩上一层沙质的亚光效果。
由于大量石颜料堆积而产生了极其丰富的肌理效果,从而弥补了画底和线描逐渐被石颜料所覆盖,线描逐渐减退的不足。
二、工具材料重彩画主要使用的颜料是石颜料。
石颜料主要指用有色岩石研制的矿石颜料。
矿石分为两种,即晶体和非晶体矿石,只有晶体矿石经过加工才能变成绘画用的石颜料,晶体矿石是天然结晶体,呈半透明和透明状态,研磨到极细的颗粒状态仍然保留着结晶体的特点,且附有光泽,又有较强的覆盖力,附着在墨底上更显得明亮。
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技法教案

《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技法》教案总教案 (4)第一章:中国传统重彩画发展演变与材料、技法源流 (5)第二章:熟宣的制作与使用技法、胶矾水的配制 (6)第三章:传统水性颜料与天然矿物颜料在绢上的应用 (7)第四章:现代重彩画的材质美及其使用(一) (8)第五章:现代重彩画的材质美及其使用(二) (9)总教案课程名称: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技法课程号:1100166 编写日期:20XX年8月一、教学目的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技法课程是为绘画系壁画方向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1、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重彩画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掌握中国传统重彩画艺术的用笔设色技巧,研究其章法,并吸取其艺术形式美感运用到本专业设计中去。
通过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教学的训练与实践,使学生现代观念与传统绘画嫁接,同时要强调学生拓展知识结构,加强鉴赏能力。
2、通过探求这种绘画技法产生和流变的深刻原因,希望在当代文化日益多元融合的大背景下,牢固把握中国传统重彩材料画的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性、独特型和外部表象世界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在现代语境中真正具备驾御这一传统形式语汇的能力,能够博古通今、积蓄并有所继承和发展的底蕴,从而为建立绘画的民族品格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严格认真地对待和实施各项教学环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详细讲解各项技法要点,重点、难点,更要结合讲解演示绘制方法的具体步骤、细节等等,针对学生生不同的基础和领悟程度作出相应的指导,重点、难点重复讲解示范。
三、教学时数与分配5周*14课时/周=70课时=理论课30课时+实践课40课时学时分配表四、教学重点1、工笔重彩画是传统重彩材料绘画的典型样式,具有极强的程式性。
其中胶矾水的配制及使用,熟宣、熟绢的制作及使用,水色、矿物色的使用都是教学的重点。
2、金属性画材的使用是中国重彩画的其一大特色。
金属材料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其中金箔、银箔、金粉、银粉的使用都是重点内容。
少儿创意美术——国画重彩——绘画教案

步骤五
把小老虎贴在 画面合适的位 置,可以引导 孩子用红色彩 笔画上名字的 印章
PART 3
学生作品欣赏
创意美术教案课件
创意美术教案课件
创意美术教案课件
创意美术教案课件
创意美术教案课件
创意美术教案课件
THANK YOU
创意美术教案课件
1
课时:1-2课时
2
教学材料:高丽纸,水粉颜料,浓 墨,淡墨,毛笔,小号水粉笔,红 蓝印花布或者大红和深蓝色卡纸, 剪成异形,白色高光笔,剪刀,双 面胶e.
3 教学对象:7-9岁 4
教学目的:让孩子了解国画重彩的 作画步骤,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创意美术教案课件
2.揉纸,从四个角往中间揉,
国画重彩--虎头鞋
——创意美术教案课件
课前引导图片
目
课堂教学步骤
录 学生作品欣赏
PART 1
课前引导图片
课前引导图片
课前引导图片
课前引导图片
课前引导图片
课前引导图片
课前引导图片
课前引导图片
Hale Waihona Puke 课前引导图片课前引导图片
课前引导图片
课前引导图片
课前引导图片
PART 2
课堂教学步骤
不要揉的太细碎,揉成一坨后
轻轻捏一下,让纹路清晰一些,
然后用小的水粉笔引导孩子擦
1. 通过图片引导孩子用毛
课
色,颜料一定要干,每次蘸取
程
少量颜料快速轻轻的擦,像扫
笔和浓墨画出虎头鞋,强调花 纹不要画的太细碎,大块一点,
教 学 步 骤
地一样,不要在一个局部反复 擦把颜料擦成坨状,擦一遍之 后可以用同色系稍浅的颜色再 擦一遍,一定是干擦,不是平
2024年度工笔重彩教案

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收集素材,引导他们在创作中注重构思和立 意,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开展艺术交流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与艺术家进行面对面交流 ,拓宽艺术视野。
30
对工笔重彩艺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2/2
多元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工笔重彩 艺术将在题材、风格、技法等方面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发展 趋势。
。
2024/2/2
多元发展
工笔重彩在现代艺术领域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和推广,不仅在绘画领域 ,还拓展到了雕塑、陶瓷、工艺美 术等多个领域。
国际影响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工笔重 彩也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展示中国 艺术魅力的重要窗口之一。
11
03
工笔重彩基础技法
2024/2/2
12
线条运用技巧讲解
基础线条练习
25
个性化辅导策略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提供差异化的教学资源 和指导方式。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绘画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辅导 计划。
2024/2/2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给予积极的鼓励和 支持。
26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2024/2/2
27
本次课程知识点回顾
2024/2/2
工笔重彩基本技法
工笔重彩教案
2024/2/2
1
contents
目录
2024/2/2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工笔重彩概述 • 工笔重彩基础技法 • 工笔重彩创作步骤演示 • 学生实践操作指导 • 课程总结与展望
2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2024/2/2
3
重彩画教学(5篇范文)

重彩画教学(5篇范文)第一篇:重彩画教学二针对以上幼儿重彩画教学的误区,进行思考并提出见解重彩画的具体画法及过程有许多种,基本画法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要确定画的主题,然后安排画面布局,并用记号笔画轮廓,选择各色颜料在主体部位涂色;其次,在反面着墨或其他颜料,然后在通风处慢慢阴干,再作适当的处理。
由重彩画创作的复杂程序可知如果幼儿不具备一定的重彩画经验教育,教学是难以实施的。
黑格尔指出:“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的意蕴和特性。
”从幼儿重彩画本身直接表达出来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识,使人感到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由于幼儿重彩画从民族美术的母体中演化而来,其内容已积淀在其中,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也正由于对民族美术的感受有特定的概念、想象和积淀,才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感受、感性,因而形成幼儿重彩画的特定的审美意蕴。
且幼儿重彩画是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绘画,具象的外形加上抽象化的几何图案,它以形式元素直接表达某种意义而获得特有的艺术魅力。
而民族图案纹样构成中一般都由几何图形图案构成,如菱形、三角形、方形、圆形等。
在幼儿重彩画中,则变为不规则的菱形、三角形、方形、椭圆,由此组成不规则几何图形。
显然要对幼儿实施重彩画教学要与经验教育相结合,要对生活中的图案的留心观察和形象的积累。
没有这些经验教育,重彩画也就没有了素材,更不用谈大胆想象和创作了!(一)重彩画启蒙教育是关键幼儿重彩画的最大特点就是装饰性,由于大量的几何形、民族图案充实了幼儿重彩画,使幼儿重彩画同原始的民族、民间美术发生了互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几何图案,是幼儿现代重彩图中最重要的装饰手段。
根据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通过看、摸、听、嗅等直观感觉来了解事物,来了解世界!因此要对幼儿进行重彩画启蒙教育,让他们对重彩画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对重彩画学习的兴趣为重彩画教学更顺利的进行作好铺垫。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欣赏的途径来帮助幼儿理解:观察欣赏自然界中自然物所生成的装饰美,如可以组织幼儿去交游等活动来观察红花绿叶所具有的对比性、水波纹所具有的节奏与韵律等。
扬州工笔重彩画教案

扬州工笔重彩画教案教案标题:扬州工笔重彩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扬州工笔重彩画的起源、特点和技法。
2. 学习并掌握扬州工笔重彩画的基本构图和绘画技巧。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教学准备:1. 扬州工笔重彩画的相关资料和范例。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包括毛笔、宣纸、颜料等。
3. 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扬州工笔重彩画的起源和发展,并展示相关的作品图片。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扬州工笔重彩画的特点,如细腻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详细介绍扬州工笔重彩画的技法和步骤,包括构图、线描、上色等。
2. 分析扬州工笔重彩画的构图要素和表现手法,如主体、背景、透视等。
3. 解释扬州工笔重彩画中常用的颜色运用和调配方法。
三、示范绘画(20分钟)1. 展示一幅扬州工笔重彩画的范例,并逐步演示绘画过程。
2. 强调细致入微的线条描绘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3. 鼓励学生观察示范,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四、学生练习(30分钟)1. 学生根据示范进行练习,绘制自己的扬州工笔重彩画作品。
2. 教师巡视指导,提供个别帮助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构图和色彩表现,注重创意和个性。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在指定区域,并进行互相欣赏。
2. 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3. 学生互相交流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感受,分享心得和体会。
六、总结与延伸(5分钟)1. 总结扬州工笔重彩画的学习内容和技法要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扬州工笔重彩画的技巧和风格进行创作。
3. 提供相关的延伸阅读和练习,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和技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扬州工笔重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作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提高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重彩画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彩画的定义、特点及其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色彩搭配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3. 学会使用重彩画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教学重点:1. 重彩画技法的掌握。
2. 色彩搭配的运用。
教学难点:1. 色彩的层次感与立体感的体现。
2. 创作过程中的构图与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介绍重彩画的历史、特点及技法。
2. 教学工具:画纸、颜料、画笔、调色板、水桶等。
3.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重彩画的资料,思考自己的创作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重彩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其特点。
2. 提问:什么是重彩画?它与水墨画有什么区别?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介绍重彩画的历史、特点及其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2. 讲解重彩画的技法,包括:a. 色彩的调配与搭配b. 画笔的运用c. 色彩的层次感与立体感三、示范与练习(20分钟)1. 教师现场示范重彩画技法,让学生直观了解操作过程。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创作与展示(3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
2.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与交流。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2. 学生分享创作心得,交流学习体会。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重彩画技法,创作一幅作品。
2. 收集更多关于重彩画的资料,为下一次课程做准备。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3. 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技法》
教案
总教案 (4)
第一章:中国传统重彩画发展演变与材料、技法源流 (5)
第二章:熟宣的制作与使用技法、胶矾水的配制 (6)
第三章:传统水性颜料与天然矿物颜料在绢上的应用 (7)
第四章:现代重彩画的材质美及其使用(一) (8)
第五章:现代重彩画的材质美及其使用(二) (9)
总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技法课程号:1100166 编写日期:2009年8月
一、教学目的
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技法课程是为绘画系壁画方向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1、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重彩画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掌握中国传统重彩画艺术的用笔设色技巧,研究其章法,并吸取其艺术形式美感运用到本专业设计中去。
通过中国传统重彩材料教学的训练与实践,使学生现代观念与传统绘画嫁接,同时要强调学生拓展知识结构,加强鉴赏能力。
2、通过探求这种绘画技法产生和流变的深刻原因,希望在当代文化日益多元融合的大背景下,牢固把握中国传统重彩材料画的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性、独特型和外部表象世界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在现代语境中真正具备驾御这一传统形式语汇的能力,能够博古通今、积蓄并有所继承和发展的底蕴,从而为建立绘画的民族品格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要严格认真地对待和实施各项教学环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详细讲解各项技法要点,重点、难点,更要结合讲解演示绘制方法的具体步骤、细节等等,针对学生生不同的基础和领悟程度作出相应的指导,重点、难点重复讲解示范。
三、教学时数与分配
5周*14课时/周=70课时=理论课30课时+实践课40课时
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重点
1、工笔重彩画是传统重彩材料绘画的典型样式,具有极强的程式性。
其中胶矾水的配制及使用,熟宣、熟绢的制作及使用,水色、矿物色的使用都是教学的重点。
2、金属性画材的使用是中国重彩画的其一大特色。
金属材料具有极强的装饰性,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其中金箔、银箔、金粉、银粉的使用都是重点内容。
3、时代赋予了重彩画新的内涵,材质、技法的拓展是教学的重点。
其中各种纸张、布帛、高温结晶、闪光片等新型颜料的使用亦是教学重点。
4、不同材料的选择应用与作品意蕴、格调的关系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五、教学难点
1、工笔重彩画是传统重彩材料绘画的典型样式,具有极强的程式性。
胶矾水的配制及使用,绢的使用、矿物颜色的使用技法是教学难点。
2、金属材料的使用中,硫磺与银箔的烧制是教学难点。
3、重彩画新材质、技法的拓展是教学的难点。
4、不同材料的选择应用与作品意蕴、格调的关系是教学难点中的难点。
六、教学方法
1、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密切结合。
2、注意图文并茂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图像资源。
3、注意启发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能与同老师或集体的讨论。
七、主要参考书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基础教材·中国画》,张培础等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ISBN .978-7-5322-5061-5
2、《中国画论研究》,伍蠡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7 月第一版。
3、《名家重彩画技法·大家画案必备》蒋采苹著,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ISBN 5401-0917-2
4、《现代重彩画技法》,张小鹭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ISBN:780526462
5、《晋唐古风》,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12,ISBN 7-80672-661-6
6、《唐宫侍女》,上海书画出版社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12,ISBN 7-80672-652-7
7、《中国画学全史》,郑午吕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ISBN.7-5325-2955-X/J`·158.
8、《工笔人物·重彩法》,佘松鲍莺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ISBN 7-80672-891-O/J`·158.
八、作业
作业共5幅,作品尺寸、形式等要求详见各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