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东京地区防灾避险绿地建设
绿地公园应完善避难防灾功能

绿地公园应完善避难防灾功能绿地公园是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绿地空间,拥有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等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也在增加,因此,完善绿地公园的避难防灾功能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防洪、防风、安全避难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绿地公园应完善防洪功能。
在城市化过程中,水泥化和建设覆盖面的扩大导致了城市的洪涝风险增加。
绿地公园作为城市的“肺”,应该充分发挥其吸收雨水的功能。
比如,可以在绿地公园中设置花坛或草坪的地面设计为透水性,以让雨水能够迅速渗透进入地下,减缓雨水径流的速度。
此外,可以在绿地公园中建设水池或蓄水池,用于储存雨水,在暴雨来临之前进行合理的排水,确保城市的排水系统不会因为暴雨而超负荷运转。
其次,绿地公园应完善防风功能。
自然灾害中的风灾经常伴随着雨水灾害,其破坏力很大。
因此,在绿地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中,应考虑建立合理的风道和防风带。
比如,可以沿公园周边植被密集的地带增加鸿雁木、柏树等防风树种,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减轻风的影响。
同时,在公园的开放区域增加合适的围挡,如栅栏或矮墙,能有效地遮挡风力,提供舒适的环境。
最后,绿地公园应提供安全避难场所。
灾害发生时,市民需要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尤其是在地震、台风等灾害中。
因此,绿地公园应该配备相关的避难设施,如应急救护站、地震避难厂房等。
同时,公园应配备足够的座椅和帐篷,为避难人员提供临时休息的场所。
并且,公园的交通网络应该完善,方便避难人员的疏散和救援人员的进出。
除了以上措施,绿地公园的管理与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公园应建立健全的灾害应对预案,培训公园员工的防灾应急知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其次,公园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生态设施,确保其运行正常。
此外,公园应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共同开展防灾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灾害意识和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完善绿地公园的避难防灾功能对于城市的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绿地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应承担起减轻灾害风险、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
东京的防灾城市建设

东京的防灾城市建设
森欣贰
【期刊名称】《地震科技情报》
【年(卷),期】1993(000)002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森欣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9
【相关文献】
1.筑起心灵的防灾网--参观日本东京池袋防灾馆的启示 [J], 刘振国
2.东京都防灾应急物资管理体系研究 [J], 万鹏飞;刘雪萌
3.公共安全视角下日本东京都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J], 李禾;王思元
4.日本住区防灾控制方法及公共空间防灾规划设计对我国小城镇防灾规划的启示——以日本东京足立区鹿浜地域为例 [J], 左碧莹;黄一如
5.日本东京都城市整备局加快城市防灾减灾建设工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阪神_淡路大地震后日本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但是, 在这次震灾中, 日本城市公园却发挥了避难疏 散的重要作用。31 万多人被分散在 1 100 个避难所中避 难, 其中神户市的 27 个公园都成了居民的紧急避难所, 避难人数仅少于各类学校, 位居第二。这再次向我们警 示: 避难与救援是震后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 特别是大城 市 必须 规 划 建设 包 括 防灾 公 园 在内 的 防 灾、避 灾 场 所, 为 市 民 提 供 各 类 安 全 有 效 的 防 灾 减 灾 空 间 。阪 神·淡 路 大 地 震之后, 日本立即积极开展城市复兴计划, 其中一项就是
阪神·淡 路大 地 震 之后 的 同 年 7 月 , 兵 库 县制 定 了 以 阪 神·淡 路地 区 为 对象 的 《阪 神·淡 路 震 灾复 兴 计 划》, 指 出了“营 造安 全 、安 心生 活 的 城市 ”、“形 成 多核 、多 网 络 型 的都市圈”等迈向 21 世 纪 成 熟型 社 会 的复 兴 目 标[3], 同 时 也明确提出了建设县级范围内广域防灾据点的计划, 如 三 木 地区 的 三 木综 合 防 灾公 园 , 淡 路地 区 的 淡路 岛 公 园· 国 营 明 石海 峡 公 园, 神 户 内 陆地 区 的 幸福 村·国 营明 石 海 峡公 园 , 以 及与 海 、陆 、空三 方 结 合的 广 域 防灾 据 点 , 如 神 户 港 、尼 崎 西 宫 芦 屋 港 等 的 港 湾 绿 地 。而 这 些 广 域 防 灾 公 园的建设费用都将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
日本城市防灾减灾的经验与启示以城市防灾公园建设为例

盖很多, 有的直径约 1 上有数个小孔。路旁有排水沟, 米, 上面覆盖有漏水孔的水泥板。排 水系统井盖上有的写有“ 雨水” 二字, 有的写着“ 合流” 表明是雨水和生活污水的汇合处。在 风景区的井盖上都镶有瓷砖, 装饰的与地面瓷砖一样。日 本的清污技术发达, 又注意排水系 统的保护和维修, 所以再大的雨, 城市很少出现积水现象, 更不容易发生水灾。
11 灾害与致灾因子 .
灾害(isr是以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t) dae s 经济损失、 人员伤亡的结果体现的。灾害的引 发和发生过程要有一定数量的、 存在相关联系、 相互制约的致灾因子(a r )致灾因子的 hzd , as
收稿 日期: 040-5 20-80 ; 修订日期 : 041-3 20 -02
2 日 本城市防灾公园建设的经验
分布空间广泛的、 种类多样性的城市灾害问题在发达国家也是频繁发生, 城市灾害成为 当今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一大突出的问题。但是, 如果人们注意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 城市 灾害将会减少、 灾害程度就会减小。这方面日 本城市防灾公园建设的经验值得借鉴。 2 1 重视城市防灾设施建设 . 日 本的公园分为城市公园、 然公园以及其他公园三大类。城市公园由各级政府兴建 自 和管理; 然公园主要是森林和湖泊风景区; 自 其他公园包括街心公园、 海上公园以及住宅小
第 1 卷第 4期 3 2 0 年1 月 04 2
世 界
地. 理 研
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W ORL REGI D ONAL T S UDI ES
公共安全视角下日本东京都防灾公园体系规划

2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城乡园林景观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摘要: 在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ꎬ 防灾绿地规划对城市安全构建具有积极影响ꎮ 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城市
之一ꎬ 日本东京都的防灾公园体系规划较为完善ꎮ 文章以东京都防灾公园体系为研究对象ꎬ 梳理了 1923 年
园救灾据点功能ꎬ 并结合交通规划ꎬ 这是城市公
的木构造建筑密集地区ꎬ这类地区易引起火势蔓延ꎬ
2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ꎬ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ꎻ Beijing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ꎬ Main Laboratory of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okyoꎬ this paper reviews its development status from 1923 to nowꎬ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dynamic
based on the important ev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lanning in Tokyo is characteristics with clear
要点ꎬ 得出对我国城市防灾绿地体系规划的启示ꎮ
灾据点、 地域防灾据点、 避难场所、 避难通道、
1 日本防灾公园概述
支援场所作用的城市公园和缓冲绿地 [14] ꎮ 根 据
1 1 灾害事件驱动下的防灾公园发展
点等 作 用 由 防 灾 公 园 与 设 施、 学 校 教 育 设 施、
国内外关于城市园林绿地体现抗疫疫功能(防火避险)案例的有哪些

国内外关于城市园林绿地体现抗疫疫功能(防火避险)案例的有哪些城市园林绿地在抗疫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起到防火避险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城市园林绿地体现抗疫疫功能的案例。
1.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公园的森林防火带:墨尔本市在公园建设过程中设置了大面积的森林防火带,这些防火带不仅美化了公园环境,还成为疫情期间居民运动和休闲的好去处,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防火的保护。
2. 日本东京市的城市绿地防灾功能:东京市广泛使用城市绿地进行防灾功能的发展,通过建设公园和绿地防洪池等设施,有效地应对台风和洪水等灾害,保护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美国洛杉矶市的防火公园:洛杉矶市在山火频发的地区建设了一系列防火公园,这些公园以植被绿化为主,通过定期修剪和管理,有效地减少了山火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了周边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4.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绿化覆盖: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城市绿化覆盖,通过绿地的建设和保护,有效地减少了病毒的传播风险。
绿地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颗粒,减少室外传播的可能性,同时也提供了人们锻炼和放松的场所。
5. 北京市城市绿地的疫情防控:北京市在疫情爆发初期,积极利用城市绿地的优势,通过绿地间隔、绿化覆盖和人员管控等手段来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
一些公园和绿地进行了限流措施,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避免交叉感染的可能。
以上是一些城市园林绿地体现抗疫疫功能的案例。
这些案例表明城市园林绿地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场所的同时,也能在抗疫疫情和防火避险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城市绿地的建设和管理,可以为居民提供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支持,同时也提升了城市抵抗疫情和灾害的能力。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
计导则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8.01.03
•【文号】建办城〔2018〕1号
•【施行日期】2018.01.0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
的通知
建办城〔2018〕1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天津市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重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海南省规划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指导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我部组织编制了《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城市建设司。
附件:城市绿地防灾避险设计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18年1月3日。
全球视野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与实践案例分析

全球视野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与实践案例分析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与实践是一个全球议题,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日益严重的灾害风险。
本文将以全球视野为基础,分析几个不同国家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与实践案例,以及它们的成效和经验教训。
一、日本—东京地震防灾减灾规划日本是全球地震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特别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东京地区。
东京作为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必须制定全面有效的防灾减灾规划。
东京地震防灾减灾规划的核心思想是“减轻破坏、保护生命”,其重点包括建筑物韧性改造、地下铁道的震后功能恢复、公共救灾设施建设等。
东京市政府还制定了详细的疏散计划,包括疏散路线、避难场所的选择和管理等。
实践中,东京市政府通过加强建筑物的防震能力,提高了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障。
此外,东京还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地下铁道系统的抗震能力,以便在地震后尽快恢复运营。
这些举措为东京市的减灾工作带来了显著成效。
二、美国—纽约城市洪水防灾减灾规划纽约是美国的第一大城市,也面临着来自海洋的洪水风险。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纽约遭受了多次严重的飓风和超强风暴的袭击,因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洪水防灾减灾措施。
纽约城市洪水防灾减灾规划的主要特点是“建筑物保护、沿海建设”,重点包括抗风险建筑物的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善、海岸线的维护和加固等。
此外,纽约城市政府还促进了市民的自我救援能力,开展了广泛的公众教育和培训。
通过这些努力,纽约市成功减少了来自洪水的损失。
例如,在2012年飓风“桑迪”袭击期间,纽约市的抗击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相较于1980年代的类似情况,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大大减少。
三、中国—广州台风防灾减灾规划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之一,广州经常受到台风的威胁。
因此,广州市政府致力于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灾减灾规划,以应对台风带来的灾害风险。
广州台风防灾减灾规划的关键点是“防御、疏散、救援”,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抗台风能力的提升、疏散路径的规划和修建、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系统的建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公园设施
至于公园设施,最大程度的利用已有自然环境, 向能够进行安全、娱乐的方向进行建设。
公园内最大的“多目的广场”表面为微粒铺装, 可以进行橄榄球和足球运动。广阔的“儿童广 场——原野”铺有草坪,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 动。对原有树木进行保留的“季节之丘”,是春 天赏樱花、秋天赏枫树和银杏的地方。在附近的 “小动物园”中,亲子可以亲近孔雀、鸳鸯和兔 子等。
此外,为了确保生活用水,还准备了二眼防灾用地下水 井,可作为消防用水。平时则可以作为公园地标的 在数万人的避难生活中,厕所的设置也非 常必要。在该公园中,坐凳型、独立型等 4类厕所总计210个。坐凳型厕所在拆掉上 部木板时就可变为座式厕所。独立型在打 开地面上露出的铁盖口就可以使用。这两 种类型都是组装式,独立的便槽埋于地下。 在四周安置专用帐篷就可以进行安心使用。
公园面积为9.4ha,因为富有季相变化的自 然景观和开放性游憩场所而成为厚木市著 名景区。
2、作为防灾城市厚木市的象征
阪神大地震后,防灾山丘公园成为正式的 具有完善防灾设施的公园,并成为全国防 灾公园的范例。它与荻野运动公园、本厚 木田园俱乐部一起被指定为厚木市广域避 难场所,成为防灾城市厚木市的代表物。
另外,还准备了在医疗救护所使用的医药品和 残疾人轮椅、婴儿的奶粉和喂奶瓶、纸尿布等。
(3)300t的饮用水——耐震性贮水槽
灾害时引用水的确保成为重要内容之一。每人每天大约 需要3升水,如果2万人在此避难3天,需要18万升(180t) 的水量。在中心设施前面大草坪之下,埋设着3个100t的 耐震性貯水槽。该貯水槽与市民生活用水的自来水道连 接在一起,一直流动着新鲜生活用水。灾害发生时,由 于受震动影响连接自来水道接口处自动关闭,这就确保 了生活用水。虽然该公园仅可以容纳2万人避难,但从 饮用水来看可以提供大约3万3千人生活3天。
东京的防灾避险公园 与防灾公园街区建设
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系主任、教授 东京农业大学地域环境科学部造园科学科客座教授
李 树华 2008、12、20
一、厚木市防灾山丘公园
——市民休憩的场所、防灾的据点
1、防灾公园简介
以1995年阪神地区发生了7.2级大地震为契 机,神奈川县厚木市开始建设防灾山丘公 园,并于2000年4月29日对外开放。该公园 具有休憩娱乐和防灾避险的功能。
在公园北侧有被自然树林围合的水池,名 为“野鸟之池”,还有可以欣赏龙胆等四 季野花的“野草回廊”。
5、利用状况
2000年4月开园以来,不少市民都来利用。 到2004年为止,来园人数已达22万3千人, 该人数相当于厚木市的城市人口。此外, 还有多数的行政单位视察都来参观访问。
二、东京的防灾公园街区 建设事业
在公园中央,除了配置可以进行戏水的 “游憩水池和大型组合游具“游乐山丘” 之外,还有可以进行往墙上打的网球场 (练习用)和小型篮球场等室外球技的 “小型球场”,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有 人气的场所。公园西侧于2003年3月有“旱 冰场”。该设施是以为了青少年的身体健 康和对青少年普及广域防灾避难场所为目 的而设置。
灾害发生时,可以容纳大约2万人避难。当 城市交通、生活基础设施被破坏时,在救 援队到达之前的3日内,避难者可以利用公 园内配套的防灾设施、设备进行生活。
3、防灾设施
(1)灾害发生时的指挥部——中心设施 位于公园中部的中心设施是耐震性最强的据点设
施。在一层的通信机械室内,设置了灾害时为市 民发送信息的防灾行政无线播放设施和收集灾害 状况的地区防灾无线设备。
储备仓库前面的广场,因为视野开阔被命 名为“展望广场”。
在该广场的中心,写着白色的“H”,这是 直升飞机停机坪之意。灾害发生时,医生 可以乘坐直升飞机来去,也可进行重病人 的运送抢救。
(7)宠物避难处
宠物也可以在此进行避难,这是该公园的 又一特征。储备仓库中保存着畜舍和宠物 食粮(狗猫食约2千份)。在东侧停车场 可以利用挡车轮胎设施栓狗,并有处理宠 物粪便的污水处理槽。
防灾(Bousai)山丘公园是以“灾害时能够 安全避难、驻留”、“保存城市近山风景, 并且能够进行休憩娱乐”为基本理念建设 的综合公园。名称由向社会公开征集决定。 “Bousai”来源于该公园功能之一的“防灾” 的发音,同时与日语“望西(由公园向西 可以看到丹泽山系的最高峰)”发音相同 而被采用。
(5)72小时发电装置
在中心设施与公园南侧设置了灾害发生时 使用的大型发电机。在地下罐中储备着作 为燃料的轻油,可以连续发电72小时。
发电机发出的电可以用于照明灯(81盏)、 传播信息的喇叭(67个)、防火喷水龙头 等。照明灯使用钠灯,它的耗电量只有水 银灯和荧光灯耗电量的1/2。
(6)直升飞机停机坪
二层的会议室可以作为病房和医务室使用。除了 基于与厚木市医生会的协定灾害时开设应急医疗 救护所之外,作为通过记者会见等向报道机关信 息提供的据点进行利用。
(2)与避难生活紧密相关的储备仓库
在中心设施的一层设置了面积约为960㎡的防灾 储备仓库。在此储备着往市内的各避难所运送 的75种资材器具,还储存了干面包和稀饭等食 品(保存期都在5年之上)、以及能够保存25年 的食品7万3千份。此外,还有毛毯、临时厕所、 发电机等。
建设事业介绍
城市中心防灾公园街区建设事业是指接受地方公 共团体的申请,独立行政法人城市再生机构代替 地方公共团体对工场搬迁地等进行紧急买取,通 过与周边的街区进行一体的公园建设,提高防灾 性街区建设的事业。
被列入该事业建设的项目有3项:上池袋一丁目公 园、东京外国语大学搬迁后校园公园和位于杉并 区桃井三丁目的桃井中央公园。其中上池袋一丁 目公园已经建成并开放使用,东京外国语大学搬 迁后校园公园正在建设之中,桃井中央公园正在 规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