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益电厂地下水腐蚀性分区与评价

合集下载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地下水侵蚀性评价

水文地质勘查技术:地下水侵蚀性评价

任务八地下水水质评价三、地下水侵蚀性评价(一)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评价水对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金属等有侵蚀性和腐蚀性。

1、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地下水对混凝土的破坏通过三形式进行:分解性侵蚀、结晶性侵蚀、分解结晶复合性侵蚀。

(1)分解性侵蚀是指酸性水溶滤氧化钙及侵蚀性碳酸溶滤碳酸钙而使水泥分解破坏的作用。

分为一般酸性侵蚀和碳酸侵蚀二种:1)一般酸性侵蚀:是酸性水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钙起反应,使混凝土溶滤破坏。

反应式为:Ca(HO)2 + 2H+——Ca2++ 2H2O酸性侵蚀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水的PH值,PH值起低,水对混凝土的侵假蚀性越强。

2)碳酸侵蚀:是侵蚀性二氧化碳对碳酸钙进行溶解,合混凝土遭受破坏。

碳酸侵蚀破坏逐步进行。

首先:Ca(HO)2 + CO2——CaCO3+ H2O进一步作用:CaCO3 + H2O + CO2—— Ca2++ HCO3-碳酸钙溶于水中后,要求水中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游离二氧化碳以保持平衡,此部分二氧化碳称为平衡二氧化碳;如果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小于平衡二氧化碳的含量,则化学方程向左进行,产生碳酸钙沉淀;若水中水游离二氧化碳大于平衡二氧化碳的含量,则化学方程向右进行,碳酸钙被溶解,直至新的平衡。

与碳酸钙反应消耗掉的那部分游离二氧化碳,称为侵蚀性二氧化碳。

分解性侵蚀的具体标准参见珠9-3,有三个评价指标:①分解性侵蚀指数pHs:pHs = HCO3-/(0.15 HCO3-- 0.025)- K1当水的实际PH≥pHs时,水无分解性侵蚀:PH≤pHs时,则有分解性侵蚀。

②pH值:当水的实际pH值小于表9-3中所裂数值时,则有酸性侵蚀。

③游离二氧化碳:为碳酸侵蚀指标,当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含量大于以下公式的计算值二氧化碳时,则有碳酸侵蚀。

[CO2 ]s = a [Ca2+] +b + K2根据以上三个指标,如有任何一种侵蚀性存在,均为具有分解性侵蚀。

(2)结晶性侵蚀结晶性侵蚀:主要是水中硫酸盐与混凝土发生反应,在混凝土的空隙形成石膏和硫酸铝盐(又称结瓦尔盐)晶体(又称水泥杆菌),这些新化合物因结晶膨胀作用体积增大,导致混凝土力学强度降低,以致破坏,称为结晶性侵蚀,也可称为硫酸侵蚀。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腐蚀测试项目的简析

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腐蚀测试项目的简析

100YAN JIUJIAN SHE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中水腐蚀测试项目的简析Guan yu gong cheng di zhi kan cha zhong shui fu shi ce shi xiang mu de jian xi 王齐建本文简述了工程地质勘察中水腐蚀性测试项目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水腐蚀对该工程建筑材料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种环境污染日益突出,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

建筑物在这样的水环境中,时间长了会对建筑材料产生腐蚀性,并逐渐破坏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进而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在工程勘察中,应尽可能取水试样进行化学水腐蚀分析试验,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腐蚀性评价评定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类型。

一、水腐蚀试验测试项目的要求(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当有足够经验或充分资料认定工程场地及其附近的水(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建筑材料为微腐蚀性时,可不取样试验并进行腐蚀性评价。

否则,应取水试样进行水质试验。

(2)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分析项目主要有:pH 值、Ca 2+、Mg 2+、Cl -、SO 42-、HCO 3-、CO 32-、侵蚀性CO 2、游离CO 2、NH4+、OH -、总矿化度;下面具体就每一个腐蚀性测试项目方法和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水腐蚀测试项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游离CO 2和侵蚀性CO 2游离CO 2指溶于水中的CO 2,是分子态,容易逸出,试验中应尽可能先开始测定游离CO 2含量。

其试验原理是游离CO 2能与Na 2CO 3产生反应,产生重碳酸钠,利用这一原理,试验前先加入酚酞指示剂,如果溶液呈红色,则没有游离CO 2,如果溶液无色,则说明存在游离CO 2。

当水样加酚酞指示剂后溶液无色时,用Na 2CO 3标准溶液慢慢滴至呈粉红色为滴定终点,根据滴定的体积用公式算出水中游离CO 2的含量。

对地下水腐蚀性评价内容修订的若干认识

对地下水腐蚀性评价内容修订的若干认识
4 0 o 5O o 0 ~ o > ( 5 o) o
2 o 0 30 0 o ~ 0 3 0 o 40 0 o ~ 0
) 0O 4 D
( / mgL)
20 0 30 0 0  ̄ 0
> 00 3 0
1 腐蚀性评价等级
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 可分为微 、 、 、 弱 中 强四个 等
> 70 0 5 0 > 00 0 7 0
( / mgL)
>0 0 1 0o O
总矿化 度
f / mg L)
<1 0 00 0
< 00 0 2 0
< 00 0 5 0
1 0 ~ 00 0 00 0 2 0 2 0 ~ 0 0 0 5 0 ~ 0 0 0 0 0 0 5 0 00 0 6 0 2 0 — 00 0 00 0 5 0 5 0 — 0 0 0 6 0 — 0 0 0 0 0 0 0 0 0 0 0 6 7 > 00 0 5 0 > 00 0 6 0 > 00 0 7 0
级。 新修 订把原来的无腐蚀性改为微腐蚀性 , 加符合工 更
程 实 际情 况 。
苛 性 碱 含 量 < 5O 0 3 0
0 H
< 30 o 4 o
< 7O o 5 0
2 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21 按坏境类型影响水对混凝 土结构 的腐蚀性评价 . 场地环境类型是根据场地环境地质条件的不 同而划 分成 I~Ⅲ类 ,新修订对受环境类型影响水对混凝土结 构 的腐 蚀性评价见表 1 。 2 按 地 层 渗 透 性 水 对 混 凝 土结 构 的 腐 蚀 性 评 价 . 2 地层渗透性 ,一方面是指地下水与建筑材料 的接触 关系 ;另一方 面指土层本身的透水性 。 包括 : —— 直接 A 临水 或强 透水层 中 的地下 水 ;——弱透水 层 中 的地 下 B 水 。新修订对受地层渗透性影 响水对混凝土结构 的腐蚀 性评价见表 2 。 23 水对钢 筋混凝土结构 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

地下水腐蚀性分析评价浅议

地下水腐蚀性分析评价浅议
g o ndwa e a s iiy ru t r c u tct
Z A G A -inXI i H N n j , AO J n a a
(h n s aR c n a s a c n e in A a e e h n s a H n n 4 0 0, C ia C a g h e o n i sn e a d D s g c dm ,C a g h , u a 10 7 h n )
作规程 、 采用精确的试验仪器 、 采用合理的试剂 , 加 上敬 业 细 心 的试 验精 神 来 进行 水 土 试验 , 根据 建 设
工程 的要 求 对 地基 土 的试 样 . 行各 种 试 验 项 目的 进 测试 。 可靠 的物 理力 学 性 指标 参 数 , 出 的试 验 提供 得
地及其周边水文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
文 章编 号 : 0 6 8 3 (0 7 1 — 0 0 0 10 — 9 7 20 ) 1 0 3 — 4
S m p y d s u sn n t e a a y i v l a i n a o t i l ic s i g o h n l ss e a u t b u o
Abtat ho g h rjc ea l,ti p p r aaye n i u sd te ma at s ta i u n e sr c: ru h te po t xmpe hs ae n lzd ad ds se h i fco h t n e cd T e c n r f l
随着城市建设 的高速发展 , 特别是 高层建筑的 大量 兴建 ,地 下水 的水 质 不 仅对 基 础 工 程有 影 响 , 对 地 下 防空 设 施 、 下室 、 下 广 场 等 地 下 建 筑 物 地 地
的影 响也 日渐 突 出。 般 场地 的水质 分 析 评价 就 是 一

地下水评价.doc

地下水评价.doc

前言《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补充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补充细则》)是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和《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有关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和地下水可开采量评价部分的要求,由我院组织编制的,目的是为《大纲》规定的有关要求提供必要的技术方法,以补充所发《细则》的不足。

为叙述上的便利,本《补充细则》在六~九及十一各部分提供的技术方法除特别指明者外均是针对矿化度M≤1g/L和1g/L<M≤2g/L范围的浅层地下水。

本《补充细则》内容包括:有关地下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等概念的界定;要求详细调查统计的基础资料;各级类型区的划分技术方法;各水文地质参数的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各项补给量、排泄量、浅层地下水蓄变量、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方法;各成果图件的编图说明及参考图例;各成果表的表式样、填表要求及各量纲单位、精确位数、尾数取舍要求。

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必要的资料条件差异都很大,本《补充细则》列举的技术方法难以充分满足各地的特殊情况和问题,因此,在不违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允许制订和采用其它技术方法。

此外,由于我们经验不足,《补充细则》中有些要求尚缺少充足的分析研究依据,有些方法应用还不广泛,还可能存在不当甚至错误之处,因此,希望各地将那些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函告我院,以便修改、补充、更正。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02年10月一、地下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开采量的概念1.本次规划中的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表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饱和重力水。

赋存在包气带中非饱和状态的重力水(即土壤水)以及赋存在含水层中饱和状态的非重力水(如结合水等),都不属于本次规划界定的地下水。

2.地下水在垂向上分层发育。

赋存在地表面以下第一含水层组内、直接受当地降水和地表水体补给、具有自由水位的地下水,称为潜水;赋存在潜水以下、与当地降水和地表水体没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各含水层组的地下水,称为承压水。

建筑场地水、土腐蚀性的调查、测试与评价

建筑场地水、土腐蚀性的调查、测试与评价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实 际应用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相对较少, 未来需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建筑 场地水、土腐蚀性的调查、测试与评 价提供更加实用的方法和手段。
重视技术手段的提升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和手段如 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等可以应用 于建筑场地水、土腐蚀性的调查、测 试与评价中,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的效 率和精度。
任务和要求
充分了解建筑场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背景;
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进行评 价;
对建筑场地水、土进行全面的腐蚀性物质调查和测试 ;
为建筑场地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可靠的腐蚀性数据支持 。
02
建筑场地水、土腐蚀性调查
调查目的和方法
01
了解建筑场地的水、土腐蚀性状况,为后续规划和设计提供基 础资料。
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
现有的研究大多针对某一特定的腐蚀因素或某一特定的建筑场地进行,缺乏对多 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和不同场地之间的比较,这使得难以形成普适性的结论和指导 。
研究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建筑场地水、土腐蚀性的调查、测试 与评价涉及到环境科学、地球化学、 土木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不同 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提供更全面、更 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评价内容和标准
内容
主要包括建筑场地水的化学成分、微生物和放射性元素含量的测定,土壤的物理 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和放射性元素含量的测定,建筑材料耐腐蚀性能的评估 等。
标准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
将测试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建筑场地水、土的腐 蚀性等级。

浅谈石化厂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分区防渗

浅谈石化厂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分区防渗

浅谈石化厂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下水分区防渗杜兴胜;喻佳【摘要】随着地下水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对石化厂区地下水污染防渗要求分区日益严格,本文对石化厂区的各部位防渗进行了分区并给出了相应的要求,并提出在实际运用中进行防渗分区时还应考虑区域或部分的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及结合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来确定防渗等级.【期刊名称】《江西化工》【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97-99)【关键词】石化厂区;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作者】杜兴胜;喻佳【作者单位】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02;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测试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02【正文语种】中文在人口压力与经济大力发展的压力下,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非常地严峻。

地下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供水水源。

近几十年来,由于预防污染意识不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出现了“水质型”缺水的问题。

由于近年来,石化领域因各种原因而引发的有毒污染物的泄漏,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事件屡有发生,从而给地下水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石化领域的环境保护。

石化厂区的物料、固体废物和污水泄漏对地下水的影响,以长期的累积影响为主。

地下水污染与地表水污染有明显的不同,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难以逆转性,地下水一旦受到了污染,便很难修复。

因此,地下水的污染防治需做到以预防为先,即控制地下水污染的源头,有效地切断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途径。

鉴于石化企业在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与事故下的物料泄漏在所难免,为有效地切断地下水的污染源,有必要采取适当的防渗措施。

石化项目占地面积大,从合理性与经济性两个角度考虑,不可能对厂区全部面积做被动防渗处理。

对于环境风险较大的装置区、储罐区等区域,按其污染区域来确定防渗等级。

因此,根据厂区各生产装置、物料的污染程度、工艺过程的泄露可能性、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设施的布置,将厂区严格区分为非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与重点污染防治区。

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

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

地下水评价等级的划分一、评价工作分级(一)建设项目分类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Ⅱ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Ⅲ类:指同时具备I 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大小,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

(二)评价工作分级原则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分别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

Ⅲ类建设项目应分别按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办法,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并按所划定的最高工作等级开展评价工作。

(三)Ⅰ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1、划分依据I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污水排放量与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等指标确定。

建设项目场地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储运工程等涉及的场地。

(1)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建设项目场地的包气带防污性能按包气带中岩(土)层的分布情况分为强、中、弱三级,分级原则见表4-12。

(2)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为易、中、不易三级,分级原则见表4-13。

表4-13 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分级(3)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分级原则见表4-14。

(4)建设项目污水排放强度建设项目污水排放强度可分为大、中、小三级,分级标准见表4-15。

4-15 污水排放量分级表根据建设项目所排污水中污染物类型和需预测的污水水质指标数量,将污水水质分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级,分级原则见表4-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
关键词 : 下水 ; 地 腐蚀 性 ; 层 取 水 ; 分 防治 措 施
中 图分 类 号 :6 1 1 P 4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8— l2 2 1 ) 8— 0 9—0 10 0 1 (0 0 0 04 3
前 言
在 电厂 的水 文地 质勘 测过 程 中 , 下水 的腐 蚀性 调 地 查 通 常 以抽 取地 下混 合 水 的方 法 测定 地下 水 的腐蚀 性 , 此 种方 法在 地层 分 布单 一 、 水层 相对 简单 的地 区具有 含 普 遍 的适 用 意义 。若 在地 层分 布 复杂 、 含水 层 众多 的地
2 1 地下 水腐 蚀性 水平 范 围的 圈定 .
为准 确查 明地 下水 土 的污染 范 围 , 地下 水污 染范 在
围布 置相 应数 量 的取水 钻孔 , 水孔 主要 围绕 场地 中北 取
部西 侧碎 石 素填 土 的东部 和南北 两 端进 行布 置 , 目的是
控制 污染 范 围 的边 界 , 主要 是沿 剖 面线进 行 布置 。根据
钢 结构 具 中 等 ~强 的腐 蚀 性 , 蚀 介 质 为 s , 腐 o- 及 p H 值 具酸性 造成 。在 远离该含 碎石 素填 土层 地段 , 的腐 土
蚀性 程度 逐渐 降低 。
4 地 下水 和土层 腐蚀 范 围确 定
根据 上述水 土腐蚀性 分析 , 结合 厂 区地 形地貌及 水 文地质 条件 可知 : 厂区水 土腐蚀 在平 面上为 中北部西 侧 含碎石 素填 土地 段 及 其 东 侧 约 3m 范 围 , 0 因厂 区 中北 部 西侧含 碎石 素填 土南北 两端积水 坑 中的水 , 雨时会 暴 溢 出 , 降雨 的冲刷 作用 下 , 腐 蚀介 质 带 到其 周 围填 在 将
摘 要 : 三 水 恒 益 电厂 为 工 程研 究 背 景 , 取 分 层 取 水 方 法研 究该 电 厂 “ 大压 小 ” 以 采 上 2×60 0 MW 超 临界 燃 煤 发 电机 组 工 程
厂 区的 地 下 水 腐蚀 性 来 源 与 分 区 , 并提 出相 应 的 防治 措 施 及 检 验 方 法 , 为地 层 复 杂 地 区地 下 水 腐 蚀 性 调 查 提 供 指 导 与 借 可
收 稿 1期 :00— 3—1 ; 5 21 0 t 1
修 回 日期 :0 0—0 21 6—2 8
作 者 简 介 : 华 山 (9 2一) 男 , 士 , 麦 18 , 硕 助理 工 程 师 , 事 电 力 工 程 岩 土 勘 测 8月 第 8期
区, 简单 抽取 地 下混 合水 的方 法将 不利 于查 明地下 水腐
蚀 性 的来 源 与 分 布 情 况 ¨ , 取 分 层 取 水 的方 法 恰 好 J采 能弥 补这一 缺 陷 。 1 工 程背 景 20 0 8年 2月 , 三水恒 益 电厂 “ 大压 小 ” 6 0 W 上 2× 0 M
超临 界燃煤 发 电机 组 工程 初 步 设 计 阶 段 岩 土 工 程勘 测 中, 于场地 内共 取得 了 9组 地 下 水进 行 水 质分 析 , 中 其 3组 地下 水样 具有 酸性 ,H值 为 2 5 ~ . 3; 行 土 工 p .1 47 进
易溶 盐试验 共 8组 , 中 4组 土 样 具 有 酸 性 ,H 值 为 其 p 27 ~ .2 且 S i 离子含量较高 , . 8 47 , O 一 根据现场的踏勘及
初步 分析 , 步 圈定 了地 下 水 的污 染 来 源 及 范 围 , 有 初 具
酸性 的 土样 和水样 均 位 于 场地 中北 部 西 侧 含 碎 石 素 填
土 中及其 临近 地段 ( 图 1 。 见 )
图 1 地 下水 腐蚀 性 分 区 示 意
2 地 下水 腐 蚀性 调查 方法 的确 定
剖 面线上 水位 的局部 变化情 况 , 已知受 污染 点 的东部 在
2 )查明污染土的分 布 , 按照有关标准划分污染等级 ;
3 )查 明污 染源 、 污染 物 的化 学 成 分 、 染 途 径 、 污 污
染 史等 。
或南 北 两端 , 水位 若 高 于 污染 点 水 位 , 为 污 染 水 不往 认 此径 流 扩散 , 以此 为界 再 向东 部 或 南北 端外 推 1 m; 0 若 水位 低 于污染 点 水位 , 直接外 推 约 3 m。为 了比较准 则 0
第 8期
21 0 0年 8月
广 东 水 利 水 电
GUANGD0NG ATER W RES 0URCES AND HYDROPOW ER
No 8 . Aug 2 0 . 01
恒 益 电厂 地 下 水 腐 蚀 性 分 区 与 评价
麦 华 山
( 东省 电力设计 研 究 院 , 东 广 州 5 0 6 ) 广 广 16 3
土层 中, 而对周边 的土层 和 地下 水 造成 污染 , 以水 土 所 腐蚀 的水平 范 围还包 括新 厂 区 中北 部 西侧 南 北 两端 积
水坑周 边 范围 。
在 垂 向范围上 , 整个 厂 区垂 向上 主要为上层 素填 土
为进 一步 查 明水土 腐蚀 性 、 腐蚀 范 围及 腐蚀 物质 的
来 源 ,0 8年 5月 及 8月 , 该 厂 区进 行 了 专 门 的针 对 20 对
水 土腐蚀 性 的勘测 , 主要 目的如下 : 1 )查 明污染 土 的物 理 力 学 性 质 、 物 成 分 和 化 学 矿
成分 等 ;
麦 华 山 : 益 电厂 地 下 水 腐 蚀 性 分 区 与评 价 恒
确 的圈定 出污染 范 围 , 在 上述 取 水  ̄ '围约 2 m 的 又 lb A 5 距 离布置 7个取水 孔 ( 图 2 。 见 )
对 隔水层及 其下部 为无 腐蚀性 。 2 )土 样腐蚀 性分 析结果 厂 区 中北 部西 侧 的含 碎石 素 填 土对 混 凝 土结 构 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