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表演专业的启示

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表演专业的启示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表演专业的需求与日俱增。
然而,目前我国高职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教育理念,加以改进与创新,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本文将从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探讨对我国高职表演专业的启示。
一、培养实践型人才国外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
例如,美国的教育模式中,实践环节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学生们需要通过实践课程获得必要的技能,同时也需要参加社区服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活动,以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针对我国高职表演专业,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教育理念,注重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可以通过开展实践课程、参加社区服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锻炼,以达到培养实践型人才的目的。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国外高职教育与行业密切合作,不断根据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这些课程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注重学生成为未来领导者所需要的能力培养。
例如,澳大利亚教育机构对于表演艺术类课程设置,是依据当地奥斯卡提名名单和戏剧奖项的获得人员进行设置的,以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同时也更好地贴近了文化创意产业。
在教学方法方面,各国高职教育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实践所学知识。
针对我国高职表演专业,要注重与行业的合作,制定更加贴近市场和行业实际需求的课程设置,同时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所学内容。
三、注重个性化发展国外高职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也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思维。
例如,瑞典音乐学院采用“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另外,纽约时尚学院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和兴趣项目,鼓励学生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自我潜力。
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表演专业的启示

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表演专业的启示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加拿大的CBE/DACUM模式等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我国高职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表演艺术启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人才的定位、培养途径与方法、及教育体系的构建等组成要素。
我国高职艺术院校多为中专艺术学校等升格而来,起点低、规模小,整体上还处在规模扩张发展时期,在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问题和矛盾也是在逐渐暴露出来。
在此种情况下,介绍和研究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一、国外几种典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1、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是按岗位需求,把应具备的知识和应掌握的技能进行分解,并将行业标准转换成课程。
课程逐渐向能力本位转化,不再追求学科体系的逻辑严密性,而是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按照能力单元要素来开发学习模块。
在整个课程设置中不设公共基础课,只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TAFE学院的学习、实训条件不仅数量上充足,而且技术上都是比较先进的。
教室就是实验室,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
教室一般摆满了教学用具及一般性试验设备,边讲边练。
TAFE的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全部是从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招聘,专职教师至少有三年的实践经验,受过大学教育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培训,持有教师资格证书,还要求定期去企业进行专业行业实践。
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在教育的大花园中,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就像一朵朵异域奇葩,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芬芳,吸引了众多教育者的目光。
它们犹如一扇扇窗户,让我们窥见了教育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将这股清流引入我国的教育领域。
首先,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无疑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比如,瑞士的学徒制模式,将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则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这些模式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光明前景。
其次,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教育的不足之处。
他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将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而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则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路径和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这些模式都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再次,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土壤中,期待着生根发芽。
他们的一些先进理念和实践,如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终身学习等,都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加拿大的CBE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
这些理念和实践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无限可能。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并非完美无缺。
他们的一些做法可能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
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创新。
以德澳加为代表的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

以德澳加为代表的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杨琳华、樊奇摘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跟国外高职发展相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尚存在诸多不足。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国内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对外人才培养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以德国为代表“双元制”模式和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做介绍,最后对比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启示国高职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
90年代以来。
尤其是进入21世纪.政府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高职的指导方针政策高职教育发展迅猛。
高职高专院校从1999年的474所上升到2010年的1246所,增加了772所,增长了1.63倍。
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具体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
它具体包括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育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构成要素。
一、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年来.一些学者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如王前新认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练并重、产学研结合。
徐挺和张碧辉认为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要注重人才培养的目的性、主体多元化、内涵层次性、模式实践性。
陈家颐则对高职人才进行分类.认为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的。
006年为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国家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在这些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校内综合实验室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合一、校内产学实训基础实现实训教学与学工结合合一,校外实习与就基地实现实习教学与顶岗工作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学工交替”“订单式培养”、“项目化教学”等工学结合育人模式。
国外高职教育评价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国外高职教育评价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外高职教育成为了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
国外高职教育评价模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我国高职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系统等方面,探讨了国外高职教育评价模式给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国外高职教育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培养目标方面,国外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强调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这给我国高职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更多的经验。
国外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高职教育通过项目驱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高职教育应该借鉴这一经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外高职教育注重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开设新领域的课程。
这给我国高职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我们应该注重行业导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强化专业性和实践性课程的开设,以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国外高职教育注重个性化教学。
他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通过个别辅导和实践教学等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对于我国高职教育而言,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国外高职教育强调综合评价体系。
他们不仅通过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通过实践报告、项目作品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给我国高职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我们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评价。
国外高职教育评价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有着很多有益的启示。
我们应该加强与国外高职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高职教育体系,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国外职教模式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启示与实践

国外职教模式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启示与实践国外成功的职教模式在适应社会发展、行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学校教育不仅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
借鉴国外职教模式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特点,学校教育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以高职建筑类专业为例,提出了高职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优化教育培养体系;发挥第一课堂的重要作用;把握第二课堂,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从毕业生和在校生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前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大幅提高,学生创造力显著增强。
标签:国外职教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培养效果一国外职教模式的特征及启示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技能,又能形成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行业进步、技术革新的需要,这是各国职业教育的共同目标。
基于这一目标,许多国家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国国情、独具特色的职教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 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
这些职教模式虽然建立在适应不同国情需要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然而深入解读,却能发现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二是重视实践性环节,教学面向实际岗位;三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1-5]。
无论何种教育模式,学校教育都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是对学生实施基础教育的场所,一方面,对学生传授职业基础知识,为学生在工作岗位开展生产实习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趋势。
对于国外职教模式的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整个培养体系中扮演了正确的角色,从而充分发挥了其积极作用。
面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良好局面,如何对我国高职学校教育准确定位,才能为生产建设一线输送优秀人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欧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识的培养方式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欧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启示。
关键词:欧美教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培养体系现阶段,了解欧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并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吸取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方面,逐步完善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相关人士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欧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特点(一)灵活性北美地区的职业教育具有灵活性的特点。
从整体上说,灵活性主要是在进行个体培养的过程中,将职业教育理念均衡地贯穿其中,这种特点通常在美国较为突出。
在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大致有三个阶段,前期阶段主要培养个体的职业素养习得(即高中阶段的普及教育),而理论学习阶段(即职业院校的文化素养提升与专业基础能力培训)与技能习得阶段(即个体现场实习和项目研发等)并无本质意义上的先后之分,个体可以在接受前期阶段教育后,自由选择后两个阶段学习的先后顺序,最终都能获得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优秀的实践技能。
在加拿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因其高职院校的服务对象大部分是为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其教学宗旨也是“以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所以也能体现出灵活性的特点。
加拿大的培养方式通常可以分为多个阶段,例如课堂教学、实际训练、职业态度的养成、企业项目训练、以及科研活动等,这些阶段也不一定严格依照顺序进行,而是通过融合交叉方式或者依需而行的方式进行,其核心都是校园课程的设置要服从企业和岗位的需要。
南美地区灵活性的职业教育特点主要表现在个体教育的初期阶段。
巴西的职业教育绝大部分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学生在升入高中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习技术员课程与非技术员课程,这种职业教育模式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就业能力,以便为国家提供专业性更强的技术型人才。
阿根廷的职业教育目的是为那些无法进入大学的学生提供高中或者高中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些学生通常占阿根廷适龄学生数量的50%左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职业院校中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如继续学习参加大学本科入学考试的理论知识,或者其他职业技能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等。
韩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办学的启示

韩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办学的启示近年来,韩国高职院校一直以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备受关注。
这种模式不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
这种模式对于其他国家的高职院校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办学和人才培养。
一、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韩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和方式更贴近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
这种模式充分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真正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这一点对我们办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专业技能培训,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重视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韩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开展了深入的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
这种模式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就业和职业发展。
我们也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和职业发展。
四、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韩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创业,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业精神,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好地创业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业精神,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五、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韩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他国家的高职院校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办学和人才培养。
我们也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就业和职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而高职教育的改革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充分研究国外高职院校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其先进的理念,继而结合我区高职院校发展的现状及未来需要,改革我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这些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在实践中形成固定的风格和特征,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范型性。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个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
1国外典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模式,并结合各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对原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研究活跃,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比较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有:1.1英国的BTEC模式(the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英国BTEC成立于1986年,在中、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方面具有世界领先的地位。
BTEC把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相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
与传统教育相对应,BTEC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提倡个性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展[3]。
1.2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即技术与继续教育,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澳大利亚TAFE是一种在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进行灵活多样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
TAFE 成功的关键是建立了在终身教育思想基础上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的教育理念,学习内容以应用性为主,所有课程按行业职业能力标准溢出的要求实施。
1.3加拿大、美国的CBE模式(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CBE一般译作“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北美深受业界欢迎的,适用于高、中等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教学形式。
其特点是:①以岗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
②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
③强调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
④教学的灵活和管理的科学性[4]。
1.4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the German dual system):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教育机构与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教育,企业和学校、教师与企业培训人共同培养学生,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强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浅谈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On Talents Training Modes for Foreig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ir Enlightenment郝尉君HAO Wei-jun;郝雅静HAO Ya-jing(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010070)(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s,Hohhot010070,China)摘要: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以及党中央人才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对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高职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基于此,以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四大维度,试论其对国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为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新思路,即构建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alents strategy,mad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world's more advanced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modes.Based on this,according to four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thought,training objectives,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their enlightenment 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for domestic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s discussed,providing new ideas for the reform of training mode,which is to construct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areer planning.关键词: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Key words:foreig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s training mode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221-02督、财务监督、审计监督有机结合,各有侧重,形成内部控制体系监督合力,保证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范丽炜.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度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07.[2]黄建林.高校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研究.湖南大学,2007.[3]王玉星.内部控制———基于高等院校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李连华.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链接与互动[J].会计研究,2005.2.[5]刘延东.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教育.努力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J].中国高等教育,2010(8):4-9.[6]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6):22-26.[7]汤萱.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研究_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09(3):62-66.[8]顾海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中国高等教育,2010(15).———————————————————————作者简介:郝尉君(1984-),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教,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221·价值工程有专业技术和技能以及解决职业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
2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2.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国内的高职院校虽然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如理论教学的教学方法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即重视课堂教学和课本教学,采用“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组织教学,教学方法缺乏个性化和柔性化,即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多元化的需求因材施教。
而国外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均表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一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二是重视个别化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学习能力等自行安排学习进度,选择学习方式;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更多是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承担着咨询者、辅助者的角色。
2.2明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立足点在办学的整个过程中,国内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对其人才培养目标中的“职业能力”认识不清,高职院校为尽快赢得社会认同,扩大教育市场,盲目追求在办学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上向本科教育看齐,带有盲目性,在高职教育教学上仍拘泥于普通教育培养模式,对高职培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学生的多元化认识不足,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虽然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但大多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国外几种典型模式均强调职业技术教育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还特别强调通用能力的训练:一是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专业能力即合格的技能与知识结构;方法能力包括独立工作和独立学习的能力;社会能力包括个体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以及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二是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
通用能力是任何一个社会人想要生存,都必须掌握的能力,它是可变的、跨职业的,有利于终身学习和发展独立性的。
2.3建立相对独立、适应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国内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力量较为薄弱,未建立起相对独立、适应本地区高职学生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二,由于校企合作力度不够,实习基地还未完全建立,目前可提供的实习机会并不多,且实习时间短,无集中实习,多采用学生自己联系的方法,难以保证实习质量。
第三,因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不够,使得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局限,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实践时间通常短暂。
第四,由于对办学指导思想认识不明确,再加上经费投入困难等原因,实训基地的硬件条件十分有限,因此未能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国外高职教育已建立相对独立、适应性强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较为多样,如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工作现场学习实践,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到社会上去采访、调查研究,或者以课业或专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是理论实践的一体化。
高职教育培养模式中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是密切结合的,课程的目标就是达到技能标准,采用适宜的方式有利于技能的获得。
2.4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障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拥有一只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较为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甚至有的院校提出了建立“三师型”的师资队伍,但大多徒有其表,真正拥有“双师素质”,或是“三师素质”的教师非常少。
师资队伍无论是数量还是层次结构,尤其是实践技能,与高职办学对师资队伍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国外高职院校对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的任职资格都有严格的标准,具体表现在:一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企业实践工作的经历。
二是要求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必须加快,积极参加学校定期开展的教师培训,力争在现代技术应用、组织管理能力、专业技能、通用能力上得到全面训练,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