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传统文化知识75页PPT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共34张PPT)

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五音: 宫、商、角、徵、羽。 六书(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七声: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五射: 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对 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对文言 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自主学习、 独立探索的能力。
上联:一乡二里共三夫子, 不识四书五经六艺, 竟敢教七八九子, 十分大胆!
下联:十亩九分有八不收, 得米七合六钱五斗, 却养活四三二人, 一家消亡!
升、迁、超迁、拔、擢、陟、加、晋
兼、领、判、摄、行、署、权(代理、暂代)
官
职
转、调、迁、徙、改、出、入
变
动
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
致仕、移病、悬车
罢、黜、夺、免、“绌”通“黜”
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 左转
(1)察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劾(弹劾,检举)
构(构害,诬陷)
党(偏袒,结党)
短(进谗言,说坏话)
收系(逮捕)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皇帝
谥号
庙号 年号
刘彻
孝武皇帝
世宗
李世民
文武大圣大广孝 皇帝
太宗
爱新觉罗·福 临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 世祖 英睿钦文显武、大 德弘功至仁纯孝、 章皇帝
元狩、元鼎、元封、太 初、天汉、太始、征和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八 文学文化常识 课件(共76张PPT)

导析:D 何大学问是小说《蒲柳人家》中的一位人物,是虚构的,不 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运用写实的笔法来表现的人物。
4.(2023滨州)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我们在初中 课本上学过他的《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卜算子·咏梅》 《水调歌头》《定风波》。 B.“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 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和韩 愈的《马说》。 C.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 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 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为首 联、颔联、颈联、尾联。
导析:C “古稀”指“70岁”,“知天命”或“半百”指的才是“50 岁”。
(时间:25分钟 满分:40分)
1.(2023齐齐哈尔)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其主要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B.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 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蛾眉”指女子。 C.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 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 支。 D.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吉檀迦利》《致大海》等。
专题八 文学文化常识
课标导航
考查角度 命题方向 字积累
与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语文七下传统文化

2019/7/26
传统文化
京剧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称为“国粹”,至今已 有200多年历史。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 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 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 民间曲调,通过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腔调以西 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所以又称“皮黄”。它 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伟,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
紫色脸 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
金色脸
威武庄严,多为神仙类角色。如《大闹天宫》里的如 来佛、二郎神
绿色脸 勇猛、莽撞。如《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
黄色脸
多为武将角色,残暴、剽悍、凶猛、工于心计,如典 韦、宇文成都等
2019/7/26
即时过关 [2016·厦门中考改编]小采在网上搜到明代京剧脸谱摹
本,了解到京剧表演中经常用脸谱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 甚至角色和命运。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再选定与 之相配的脸谱,陈述理由。(要求:参照示例,结合某一情 节)
2019/7/26
1.京剧特征: 程式性、虚拟性、综合性。 2.戏曲角色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3.戏曲表现人物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4.戏曲表现人物的五种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5.京剧旦角的四大流派及创立人:梅派(梅兰芳)、程派(程砚 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 6.脸谱知识:
2019/7/26
红色脸
多为正面角色,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 里的关羽
为中性角色,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 黑色脸 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
传统文化
京剧 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称为“国粹”,至今已 有200多年历史。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 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 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 民间曲调,通过不断地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腔调以西 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所以又称“皮黄”。它 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伟,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
紫色脸 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
金色脸
威武庄严,多为神仙类角色。如《大闹天宫》里的如 来佛、二郎神
绿色脸 勇猛、莽撞。如《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
黄色脸
多为武将角色,残暴、剽悍、凶猛、工于心计,如典 韦、宇文成都等
2019/7/26
即时过关 [2016·厦门中考改编]小采在网上搜到明代京剧脸谱摹
本,了解到京剧表演中经常用脸谱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 甚至角色和命运。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位,再选定与 之相配的脸谱,陈述理由。(要求:参照示例,结合某一情 节)
2019/7/26
1.京剧特征: 程式性、虚拟性、综合性。 2.戏曲角色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3.戏曲表现人物的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4.戏曲表现人物的五种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5.京剧旦角的四大流派及创立人:梅派(梅兰芳)、程派(程砚 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云)。 6.脸谱知识:
2019/7/26
红色脸
多为正面角色,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 里的关羽
为中性角色,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 黑色脸 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积累 专题三 文学、文化常识(共48张PPT)

3.哀挽联 又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 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其风格一 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 4.行业联 是指专门为某一行业或机构创作的一种对联。 行业联要能表述该行业或机构的突出特征,让
5.名胜联 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多用 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就创作手法而言,名胜联可以分为写景、咏史、 叙事、抒情、议论等。 6.题赠联 是专门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内容一般带有某
◆行孝百态
四、节日文化
【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 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 个传统节日。按照我国历史,正月初一古称元 日、元正、元旦,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 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 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有贴春联、贴年 画、除夕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等习俗。
3.年号纪年法,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 春”。 4.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 列后。如《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
(二)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 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 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 《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高朋、高邻 贤 贤弟、贤侄
(二)谦辞类
家
舍 小 愚 拙 敝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 慈 舍弟、舍妹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兄、愚见 拙作、拙著、拙见 敝人、敝姓、敝校
七、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一)纪年法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曹刿论战》中 “十年春,齐师伐我”。 2.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介绍PPT课件

06
中国美食
八大菜系
• 鲁菜:以济南菜为主,大方高贵,做工精细,官府菜。 • 粤菜:以广州菜为主,追求新鲜,清淡,味鲜。 • 川菜:以四川菜为主,辣味浓郁,口味多变。 • 苏菜:以江苏菜为主,刀工精细,菜品鲜美,注重本味。 • 闽菜:以福建菜为主,烹调技艺高超,多海鲜。
地方特色菜
北京烤鸭
上海小笼包
四川麻婆豆腐
广东白切鸡
湖南口味蛇
• 以北京填鸭为主料 ,用果木烤制而成,皮 酥肉嫩,味道鲜美。
• 以上等猪肉、鸡汤 为主料,蒸制而成,皮 薄馅嫩,汤汁浓郁。
• 以豆腐为主料,加 入豆瓣酱、花椒粉等调 料烧制而成,麻辣鲜香 。
• 以三黄鸡为主料, 浸熟后切块,配上姜丝 、葱花、酱油等调料食 用,口感鲜嫩。
中国医学
中医基本理论
强调整体观念
1
•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与外部环境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人体内部的五脏六腑、气血阴阳与
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强调气血阴阳平衡
2
•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的气血阴阳平衡是保持 健康的重要因素,失衡会导致疾病。
强调辨证施治
3
•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对病人 进行诊断,然后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
民间故事
• 如《老鼠嫁女》、《葫芦娃》等。
民间歌谣
• 如《茉莉花》、《刘三姐》等。
04
中国艺术
国画
特点
• 国画注重表达意境,讲究笔墨神韵,追求气韵生动。
分类
• 国画根据绘画题材,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书法
特点
• 书法强调笔画之间的呼应、连贯和韵律感,富有审美价 值。
分类
• 书法根据书写风格和技巧,可分为楷书、草书、隶书等 。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中考语文复习:传统文化知识ppt课件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
习俗: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
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重阳节: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赏菊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 凉初透。 ——李清照《醉花阴》
昆明——春城;苏州——中国的威尼斯;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徐州—— 彭城。
◆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2.天文部分 ◆北斗:又称北斗七星,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 ,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 ,能整除的那年 ,就是闰年。
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等。
◆莫泊桑:法国作家,与契河夫、欧 · 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
小说家”,代表作品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契诃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变色龙》 《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等。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童年》是其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另两 部为《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
2019年 考情分 析
近三年来浙江各地中考传统文化知识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分值 一般为2分,预计2019年各地中考卷仍会沿袭以往模式进行考查。
传统文化知识梳理
(一)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名篇有《关雎》《 蒹葭》等。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编写,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左传》: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曹刿论战》出自《自传》。 ◆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体表作品有《得道多助,失道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课件(共71张PPT)

2.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 怀古》。 3.《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期间 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 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我们学过的《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3.《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 公四孙书丑:等《人论共语同》编《著大的学。》孟《子中,庸名》轲《,战孟国子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 称为“亚圣”。教材篇目涉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1 数据透视 知识梳理
一、教材重点文学常识梳理 二目导航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返回知识梳理 返回栏目导航
一、教材重点文学常识梳理
(一)重要作家作品梳理
(二)古代重要的文体知识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返回知识梳理一 返回知识梳理 返回栏目导航
1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夜雨寄北》《贾生》《无题》。 15.范仲淹,字希文, 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我们学过他的 《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 16.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7.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我们学过他的《卖油翁》《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醉翁亭记》。 18.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我们学过他的《爱莲说》。 19.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 的《登飞来峰》。
3.《孟子》,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 公四孙书丑:等《人论共语同》编《著大的学。》孟《子中,庸名》轲《,战孟国子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 称为“亚圣”。教材篇目涉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1 数据透视 知识梳理
一、教材重点文学常识梳理 二目导航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返回知识梳理 返回栏目导航
一、教材重点文学常识梳理
(一)重要作家作品梳理
(二)古代重要的文体知识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 返回知识梳理一 返回知识梳理 返回栏目导航
1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诗人。我们学过他的《夜雨寄北》《贾生》《无题》。 15.范仲淹,字希文, 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我们学过他的 《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 16.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7.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我们学过他的《卖油翁》《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醉翁亭记》。 18.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我们学过他的《爱莲说》。 19.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 的《登飞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