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直肠癌腹腔镜治疗的研究进展

直肠癌腹腔镜治疗的研究进展

图 1: (A) 最适合的直肠系膜切除线 (B) 和 (C) 不恰当的直肠系膜切除线
1. 3 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率的相关因素 近 3 年 ( 2008 ~ 2010) 研究报道中转开腹率越来越低,分别是 5. 4%[5],15%[6],4. 9%[7],日本一系列多中心系统回 顾显示中转开腹率为 7. 3%[8],因此转换率相关因素 包括 BIM、男性、局部晚期肿瘤及外科医生的技术熟 练程度,即超低位、体积很大及 T4 期的肿瘤,体型矮 胖的男性患者不宜选择腹腔镜手术,且此技术需经验 丰富的外科医生操作,才能把中转开腹率降到最低。
西南军医 2012 年 7 月 第 14 卷 第 4 期 Journal of Military Surgeon in Southwest China,Vol.·
直肠癌腹腔镜治疗的研究进展
杨 薇 综述,黄 雄 审校
[摘要] 由于直肠癌手术技术难度大,且腹腔镜技术在各个医院发展水平不均衡,因此涉及到可能增加局
部复发率、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未得到广泛认可。近五年国内外选择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手
术做了大量的临床随机对比研究,大量数据证实了此技术较开腹手术肿瘤学效果无显著差别。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 735. 3 +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7193( 2012) 04 - 0641 - 03
2 肿瘤学效果
2. 1 围手术期治疗 运用腔内超声和 MRI 进行术前 肿瘤分期,术前行新辅助疗法,尤其是 5 - FU 与奥沙 利铂或 CPT - 11 联合应用时可使肿瘤体积缩小,甚 至使部分肿瘤达到病理缓解,从而降低病理分期,增 加手术切 除 的 机 率,提 高 低 位 直 肠 癌 的 保 肛 率[9]。

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病 的 手术治 疗 中 已经得到 较 为广泛 的应 用 。单孔 腹 腔 镜手 术 是 基 于 多 孔 腹 腔 镜 技 术 之 上 的提 升 或 改
进, 是 为 了满足切 口美 观 、 损伤小 、 康 复 快 的需 求 而 发 展起 来 的 。随 着 以单 孔 腹 腔 镜 技 术 为 代 表 的 微 创技 术 的迅速 发 展 , 第 一 例单 孔腹 腔 镜 右 半 结 肠 切 除术 在 2 0 0 8年 由 B u c h e r 等 实施 并 取得 了 良好 的效果 。其 后 , 有 关 单 孔 腹 腔镜 技术 应 用 于 结 直 肠 疾 病 的研 究 广泛 开展 。各 位学 者就此 技 术 的安全 性
中国微 创外科 杂志 2 0 1 3 年 7月第 1 3 卷第 7 期 C h i n i n
垡, ! ! : : ! : ・ 6 5 9・ ・
文 献 综 述

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吴 玉 立 综 述 吕 超 吴 硕 东 审校
1 1 0 0 0 1 )
进 展 之一 ¨ 。此 技术 被 广 泛 应用 于各 种 腹 腔 手 术 ,
如胆囊 切 除术 、 胃切 除术 、 阑尾切 除术及 子 宫切 除术
4 . 0 ) 次, P= 0 . 0 2 9 ] , 住 院 时 间短 [ ( 9 . 6± 9 . 6 ) d v s . ( 1 5 . 5± 9 . 8 ) d , P: 0 . 0 0 0 ] , 与多孑 L 组 相 比胃肠道 功 能恢 复更快 , 术后 疼 痛 程 度 较轻 , 住 院 时 间更 短 , 再 加 上其 单一 小切 口对腹 壁 的创 伤 小 , 术后 遗 留瘢 痕 小, 单 一小 切 口也 能 满 足 术 中安 全 切 缘及 取 出切 除 组织、 清扫 足够淋 巴结 的要求 , 因此, 对结 直 肠 恶 性 肿 瘤选 用单 孑 L 腹 腔镜 手术更 能 发挥腹 腔镜 技术 的优 势, 也对 患 者更加 有利 。此 后 , 许 多学 者也对 大量 相 关 方案 的 临床资料 进行 对 照 研 究试 验 , 得 出相 似 的 结 论 。2 0 1 2年 , C h a m p a g n e等 将 3 3 0例 结 直 肠 疾 病 患者平 均 分成 2组 , 分别 实 施 单 孔 腹腔 镜 和 多 孔 腹腔 镜 结 肠 切 除 术 , 结 果 表 明, 2 组 手 术 时 间 [ ( 1 3 5 . 4± 4 5 ) mi n V S .( 1 3 3 . 2±5 6 ) mi n , P=0 . 8 5 ] 和术 后住 院时间 [ ( 4 . 3±1 . 6 ) d v s .( 4 . 6±1 . 4 ) d , P=0 . 3 5 ] 差异无显著性 , 术 中及 术 后 并 发 症 、 二 次 手术 和再 入 院概率 也 差 别 不 大 , 但 多孑 L 组 转 换 成 开 腹手 术或 用手 助术 式 的几 率 ( 4 . 8 5 %) 是 单 孔 组 ( 2 . 4 2 %) 的 2倍 , 且 单 孔 组 平 均 出血 量 较 少 ( 4 7 . 2 m l V S .6 3 . 5 ml , P= 0 . 0 2 3 ) , 术 后第 1 天 疼痛 指数更 低( 4 . 9 V S .5 . 6 , P: 0 . 0 4 3 ) , 由此 得 出结 论 , 单 孔 组 术后 恢复 更快 , 疼 痛程度 更轻 , 说 明将单 孔腹 腔镜技 术应 用 于结 直肠疾 病 的手术 方案 是安全 可行 的 。 在2 0 1 0年 , G a n d h i 等 将 4 8例 行结 直 肠 手术

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 43(2) 291·短篇论著·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余德红*(商城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信阳 465350)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02例。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和对照组(52例,开放直肠癌根治术)。

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总长度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6.00%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根治术,术中创面小、出血量少,且对胃肠功能干扰较轻,且安全性高,临床使用价值大。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术;结直肠癌;安全性*作者简介:余德红,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泌尿外科,普通外科(肝胆胃肠,甲状腺)方面腔镜手术,Email :******************。

结直肠癌发病率高,在发达国家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中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于低三位,仅次于肺癌、胃癌[1~3]。

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结直肠癌的发病与患者自身饮食习惯有密切联系,该病在早期无特征性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结直肠癌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意义重大。

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上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方式,而传统的开放直肠根治术切口创面大,患者预后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术疗效,临床推广困难[4]。

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中创面小、患者预后好等优点,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5]。

本探讨了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依据。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镇痛方式的研究进展(全文)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镇痛方式的研究进展(全文)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镇痛方式的研究进展(全文)1991年,Jacobs等率先完成了世界首例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开启了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先例。

此后,关于开腹结直肠手术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时机选择,学界众说纷纭。

一项纳入1995—2012年16例随机对照试验(RCT)和10篇Meta分析的文献回顾中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在术后生存率与复发率方面与开腹手术相当,却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加速肠道功能恢复。

虽然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具有诸多优势,但由于对术后疼痛的忽视以及有效镇痛手段的缺乏,大多数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仍能发生中重度疼痛。

而疼痛管理不足往往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二次入院率,最终降低患者满意度。

另外,Joris等的研究更表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与开腹手术相当(17%),而围手术期疼痛是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良好的围手术期镇痛同样有利于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1.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 rsurgery,ERAS)与结直肠手术ERAS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在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减少围手术期患者应激、肠道功能障碍、医源性感染、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活动和早期康复。

20世纪90年代末期,Kehlet率先将ERAS应用于结直肠手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此,ERAS广泛应用于结直肠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中。

结直肠手术中经典的ERAS程序包括选择合适的患者、避免肠道准备、硬膜外置管的多模式镇痛、尽可能使用腹腔镜手术、避免过多液体给予、早期进食和活动等措施。

Spanjersberg等纳入了4项RCT,对比ERAS和传统术后恢复方式,发现ERAS降低了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

然而,这项研究纳入RCT太少,仍需大样本RCT支持。

而西班牙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则证实ERAS能够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缩短7d,并大大缩减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现状和进展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现状和进展

概念 。 经过近 3 的临床实践应用 , 0年 大 多 数 国家 和 地 区 的 普 外 学 者 已经 将 T ME作为直肠癌 手术 的“ 金标准” 。
随着 技 术 的 发 展 , 术 的适 应 症 已 手 经 从 Du e 期 、 k s 期 扩 展 到 了 ks A Du e B Du e 期 。美 国 国 立 综 合 癌 症 网 络 ks C ( C 对 结直 肠 癌 手 术 也表 现 出 了更 NC N) 为积 极 的态 度 , 其 仍 然 不推 荐 用 于 中 但
直 肠癌 的 一种 有 效手 段 。 19 年 Jc. 以 治愈 的患 者 , 腔 镜 手术 在 进 行 姑 息 镜手术对性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 自 9 1 ao 腹 b “首 次报 道 在 腹 腔 镜 下行 结 肠 切 除 用 性切除等缓解症状处 理, s 早期 的恢复及 术 , 认为 腹 腔 镜 视野 放 大 效 果起 了 很 并
发率和 5年生存率 。其次, 腹腔镜直肠 3 腹腔 镜 直 肠 癌 手 术 的 疗效 研 究
31 近 期 疗的 R T研究中只有 C ASC 在远期疗 C L IC
则 。1 8 9 2年 H a el d等 提 出 了 T ME的
荟 萃 分 析资 料表 明淋 巴结清 扫 数量 及 手 效方 面 有 过报 道 , 得 期待 的是 欧 洲 的 值
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腹 腔 镜 直 肠 癌 手 术 的 治 疗 原 则 及 适
应 证
镜直肠癌手术 的 T ME优势如下: 1 出 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疗效无 () 血少、 创伤 小、 复快 。() 恢 2 对盆筋膜脏 明显 差 异 。一 些 回 顾性 荟萃 分析 显示 ,
于 治 疗 结 肠癌 以来 , 腹腔 镜 下 结 直 肠 癌 提 高生活质量上优于传统 的开腹手术。 重要 的作 用 “。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研究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研究

长度、 肠 系膜 、 淋 巴结 的 切 除 数 量 等 .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T j a n d r a等 … 对 患者 直肠 R C T 的研 究 显 示 . 腹 腔 镜 组 患 者 与 开腹 组 患者 清除 的淋 巴结数 量也是 相 同 .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手 术 视 野 中 将 腹 腔 镜 倾 斜 3 0  ̄ . 能 更 好 地 清 除淋 巴结 . 尤 其 对 盆 腔 狭 窄 和 肥胖 患 者 效 果 明 显 对 欧 洲 1 2例 结 直 肠 癌 患者行 腹腔镜 治疗结果 显示 . 与 开 腹 组 比较 .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切 口疝 的发 病 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且 手 术 之 后 因腹 腔 粘 连 而 再 次行手术治疗也无统计学意义。 除此之外 。 J a c 0 b等 I 5 _ 对8 1 例 侵 润 性 结 直 肠 癌 患 者 采用 腹 腔 镜 治 疗 结 果 显 示 . 患 者 术 后 随 访 1 年. 发现 I 期 患 者 的总 生 存 率 高 达 8 9 . 0 %. 无 肿 瘤 生 存 率 高达 8 9 . 0 %: Ⅱ期 患 者 的 总 生 存 率 为 6 5 . 0 %. 无 肿 瘤 生 存 率 为
中图分类号 : R 5 7 2 ; R 7 3 5 . 3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3 ) 0 3 — 0 5 5 9 — 0 1
随 着 医 疗 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腹 腔镜 设 备 在 不 断 的更 新 .
Ke y wo r d s :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 Co l o r e c t a l C a n c e r ; Ap p l i e d r e s e a r c h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早期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发展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虚拟结肠镜检查等。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简单、无创的筛查方法,但敏感性较低。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病变,并进行活检和治疗,但该检查具有一定的侵入性,患者接受度相对较低。

近年来,虚拟结肠镜检查技术逐渐受到关注。

这种技术通过对腹部进行 CT 扫描,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重建肠道的三维图像,从而实现对肠道病变的检测。

与传统结肠镜检查相比,虚拟结肠镜检查具有无创、快速等优点,但对于较小的病变可能存在漏诊的风险。

此外,基因检测技术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中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这些基因突变,有助于早期发现高危人群,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监测措施。

二、治疗方法的创新(一)手术治疗手术仍然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性手术如造瘘术等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化疗化疗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化疗药物包括 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近年来,随着药物研发的不断推进,新型化疗药物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的出现,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此外,化疗方案也在不断优化。

联合化疗方案如 FOLFOX(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IRI(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等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对比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切口美观、对腹腔脏器干扰小等的突出优势。

本文概述了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治疗情况,进一步探究了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患者的影响,详述了不同腹腔镜术式应用后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就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治疗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为腹腔镜微创技术用于乙状结肠癌手术治疗提供可行性借鉴。

【关键词】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乙状结肠癌(Sigmoid colon cancer)是多发于年龄>5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病,也是结肠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早期症状和表现有腹痛、消化不良、腹胀,后期可出现排便异常正;可以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为其典型症状。

发病部位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处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的方法,为根治性治疗本病的方法。

现就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治疗概况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指结肠癌术中切除整个乙状结肠以及清扫相关淋巴结,乙状结肠癌腹腔镜下手术分为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和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辅助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通常镜下游离后进行淋巴结清扫,然后切除肿瘤,在脐下设计一个小切口将标本取出,把吻合器头再塞入腹腔,经肛门进行吻合。

而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可先在镜下游离,切断肠管,从直肠断端经肛门取出肿瘤,然后进行镜下吻合,或从阴道取出标本,进行镜下吻合,甚至可完全经肛门切掉肿瘤,在肛门下进行吻合,腹壁无瘢痕。

临床多采取高位结扎血管,切除全部肠系膜,保证淋巴彻底清扫。

早期乙状结肠癌采取根治术,效果相对较好,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

个别患者肿瘤虽较小,但已发生远处转移,或超过手术切除范围,术后建议辅助化学治疗。

传统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多为开腹手术,随着医学不断进展,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成效更为突出。

2、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患者的影响2.1手术指标及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伴血管变异远端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可减轻患者腹部的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清中胃动素和胃泌素的相对平衡,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疗效好;对比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136.58±62.26)ml和(188.24±72.21)ml、住院时间(12.78±1.73)d和(20.67±1.52)d、术后排气时间[(1.27±0.43)d和(3.24±1.24)d、排便时间(3.45±0.86)d和(5.25±1.43)d、肠鸣音恢复时间(0.63±0.58)d和(1.85±0.69)d);术后96 h,胃动素和胃泌素不同程度降低,且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肺部感染、腹腔脓肿及恶心呕吐的总发生率(5%和14%)差异突出[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7-22T09:55:54.8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6期作者:于鹏程汤阳阳王健诚
[导读]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较高,具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

(柳州市工人医院普通外科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结直肠癌临床发病率较高,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多以手术方式为主。

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临床应用广泛,且手术近远期疗效得到临床认可。

长期随访资料初步证实患者预后质量与开腹手术差异不明显,说明腹腔结直肠癌手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并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临床日渐重视腹腔镜手术技术进一步创新探究,相关资料不断增加。

本文结合以往临床研究结果,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应用及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11-02
Progress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Yu Pengcheng, Tang Yangyang, Wang Jiancheng
General Surgery,Liuzhou Workers Hospital,Liuzhou Guangxi 545005,China
【Abstract】The clinical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is high.It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igestive system.The clinical treatment is mainly based on surgical method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paroscopic techniques,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efficacy of the period was clinically recognized.Long-term follow-up data confirmed that the prognosis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pen surgery.It indicates that the operation of abdominal colorectal cancer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and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the clinical focus 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further emphasized.Innovative inquiry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are constantly increasing.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clinical studies to review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Colorectal cancer; laparoscopic surgery; Contraindications; Development trend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较高,具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即使目前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且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变化,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针对非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方式主要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应用范围较广[1-2]。

大量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近期、远期疗效理想,且技术日臻成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相关研究较多,本文对既往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技术发展趋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指导意见,现详述如下:
1.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适用证和禁忌证
目前临床医学公认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具有出血少、切口小、术后恢复快、肠梗阻等发生率低等优势,且术中在腹腔镜辅助下,医者术野清楚,可清晰显示组织结构,利于锐性解剖,同时分离层次清晰,可有效避免对盆腔自主神经伤害[3]。

此外,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适用证较为广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中指出,腹腔镜手术在各个部位结直肠癌中均适用,适应症基本等同开腹手术,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症范围会不断扩大。

但是考虑到临床实际情况,腹腔镜手术存在一定禁忌证,具体如下:病变与周围组织广泛浸润;腹腔粘连严重;重度肥胖患者;伴有急性梗阻、穿孔等急症情况。

同时有报道[4-5]称指出,对于在腹腔镜探查中发现腹腔严重粘连情况时,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中转开腹,并严格考察医者手术水平,避免由于医生操作水平或经验不足导致的中转开腹,对患者造成不必要损伤。

2.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发展趋势
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及临床需求变化,现有技术及操作会逐渐受限,需结合具体情况予以创新,引进新技术并不断推广,目前临床研究日渐重视新发展趋势探究,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了诸多指导意见。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操作安全性较高,并可避免手持腹腔镜术野受限等情况,有研究对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情况进行了探究,61例患者中,两种方式中转开腹率均低于6.0%,且淋巴清扫数目、吻合口疝等情况均无显著差异,证明了机器人辅助操作的安全性。

除辅助器械的改变外,近年来临床治疗方式创新工作开展顺利,出现了多种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单孔腹腔镜手术应用价值较高,具体操作时在患者脐部确定手术切口,在多通道套管帮助下置入腹腔镜手术器械,在术后切口美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较常规三孔操作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

刘若妍[7]等人研究对比了三孔和单孔操作情况,结果显示后者美观度评分更高,更满足当下患者更注重切口外观恢复的需求。

Miyo[7-8]等人在研究中也承认了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可减轻患者疼痛情况,缩减住院时间,但是必须在器械上加以完善,并强化医者操作水平,同时研究指出远期疗效尚未明确,需进行进一步大样本RCT探究,以此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

针对单孔腹腔镜的局限性,国内部分单位采取减孔腹腔镜操作,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单孔腹腔镜的基础上另于预放置引流管的部位增加一至两个操作孔,在保证了手术操作的可靠性和方便性的基础上,又达到了更微创的效果,值得推广。

并且也有很多国外研究重视单孔腹腔镜临床应用情况。

3.小结
在结肠癌的外科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已得到临床普遍认可,短期及长期效果较为优越,且相较于开腹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痛苦程度低,患者接受度较高。

在今后研究工作开展中,应该充分应用我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数量众多的优势,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循证医学依据,创新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探究机器人辅助操作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克服技术困难,实现技术创新,进而推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成为临床治疗首选方式。

【参考文献】
[1]曾焕虹(综述),付卫(审校).国外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7):650-655.
[2]王国森,周建平,盛伟伟,等.手助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Meta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4):497-509.
[3]朱渝军,陈刚,胡佳,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6,32(1):103-106.
[4]王永鹏,佟昕,张庆彤,等.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转开腹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8):694-697.
[5]肖二久.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多孔腹腔镜乙状结肠及直肠癌根治术的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4.
[6]王新,马永勋,张晓农,等.单孔腹腔镜乙状结肠及直肠癌根治术可行性及效果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7):868-873.
[7]Miyo,Masaaki,Takemasa,et al.Long-term Outcomes of Single-Site Laparoscopic Colectomy With 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for Colon Cancer:,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Multiport Laparoscopic Colectomy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J].Diseases of the Colon & Rectum,2017,60(7):664-673.
[8]孙学军,郑见宝.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57(5):613-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