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游离脾 曲时充分利用手术体位 暴露视野 , 切勿牵 拉过度 , 损伤
上可行 , 而且 费用和效果上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 比基本一致。
脾脏 ; 右半结肠 、 左半 结肠标本切 除和吻合 口的处理 、 is Ml 手 e
术结肠造瘘 ,均采用 相应部位 5 m~ m小切 口开放式 处理 , 8 c c 切 口塑料薄膜保 护 ; i n手术肠管 游离和拟定远 端切缘处肠 Dx o 管 的裸化在腔镜下完成 , 近端肠管切缘 游离 以及标本 切除和吻
2 0r n Mis 10mi ̄ 9 n 1 i , l 术 5 n 10mi。平均 15ri;术 中 出血 a e 9 n a 6 ̄ 0 L, 均 20n 术后 2  ̄ 2h恢 复肠功 能 , 0 50m 平 0 1 L; 4h 7 并能 下
床 活动, 术后 住 院 平均 1 ; 2 术后 1 出血 , 吻 合 口瘘 , 例 d 例 2例 1
龄4 5岁 一 3岁 , 7 平均年龄 6 岁 。术前常规结肠镜检查 明确部 2 位并取得病理学诊断 , 升结肠癌 1 , 例 降结肠 、 乙状结肠癌 6例 , 直肠癌 1 6例。术前病 检均为腺癌 Ⅱ级 , 术后病检与术前 相符 , D ks u e A期 0例 , B期 7例 , c期 l , 5例 D期 1 。术前常规行 例 直肠 指诊 、 肠镜、 胸部 x线片 、 肝脏及腹腔淋 巴结超声 、 盆腔 C T 等检查 。 1 方法 . 2 术前准备及肠 道准备同开腹手术 ,麻醉采用
在分叉处上方找到肠系膜下动脉, 根据肿瘤部位和切除肠 管需
分析 2 0 07年 5月一2 1 9月我 科开展 的 2 O0年 3例腹腔镜辅 助 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 中结肠肝 曲肿瘤 1 , 例 左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分析(附45例报告)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分析(附45例报告)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6例 , 左半结肠癌根 治术 3例 , 乙状结肠 癌、 直肠 中上段 癌根 治 术 2 0例 , 腹会 阴联合 直肠切 除术 6
例 。 腹腔 镜 手 术 3 5例 , 中转 开腹 1 0例 , 中转 率 2 . % 。无 死 亡 病 例 。手 术 时 间 10~ 8 mn 平 均 10 i; 22 2 2 0 i, 8 r n 出血 5 a 0~10n, 01 l
直肠 癌 根 治术 患者 的 临 床 资 料 。 其 中 右半 结肠 癌 8例 , 左半 结 肠 癌 5例 , 乙状 结 肠 癌 2】 . 扬癌 l 。按 传 统 根 治 术 的 要 ( 2例
求术中使 用超 声刀或 同时用结扎束游 离结肠或 直肠及其相应的肠 系膜和淋 巴、 脂肪等组 织。结肠癌根治术 : 在腹部左侧或右
平均 8 m 。术后随访 6~ 6个 月, 0l 3 平均 1 8个月。8例肿瘤 复发 、 转移 死亡 , 复发率 2 . % 。未发现腹壁小切 口和穿刺孔转移 。 29
结 论 : 据 结 直 肠 肿 瘤 分 期 和部 位 选择 合 适 的 病 例 , 依 用腹 腔 镜 完成 微 创 手 术 安 全 可行 , 以达 到 根 治 目的 。 可
侧做 5 m 的 辅助 切 口, 腔 外 行 肠切 除 和肠 吻合 。低 位 直 肠 癌 行 Mis手 术 者 在 充 分 游 离 乙状 结 肠 和 直 肠 后 , 左 下 腹 做 辅 c 腹 l e 在 助性 小切 口 ( 乙状 结肠 造 1处 ) 切 断 乙状 结 肠后 , 部 手 术 组行 乙状 结肠 造 口 , 阴手 术组 经会 阴行 直 肠 切 除 术 。 结 果 : 助 2 ' , 腹 会 手
【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 结直肠外科手术 ; 腹腔镜术

腹腔镜辅助下30例老年患者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辅助下30例老年患者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t m a i e s s d r c e ta ou i d t a s e t lc e e tc v r u ie t d ulr s nd gude r n r c a or
bo s so epsaeJ. o,99 12 1 :1 4 ipi f h rtt[]JUrl1 8 ,4 () 7 —7 . e t E] 吴阶平. 阶平 泌尿外 科学 [ . 南 : 2 吴 M] 济 山东 科 学 技 术 出
邢 国庆 王 瑞军
( 内蒙古 医学院第三 附属 医院 , 内蒙古 包头 0 4 1 ) 1 0 0
随着 腹 腔 镜 操 作 技 术 的 提 高 、 声 刀 的 应 用 、 超 自动 肠 管 侧 的腹 壁 上 切 一 长 约 3c 的 辅 助 切 口 , 无 菌 塑 m 用
切 割缝合 器及 各种 切 割缝 合 器 的 使用 , 腔 镜 辅 助下 腹
腔镜 下用细 丝带结 扎 肿瘤 两端 肠 管 , 封 闭 的肿 瘤肠 向
除术 后 , 腔镜手 术 已发展到结 直肠外 科 的各种 术式 , 腹
但腹 腔镜 手术对 癌肿 治 疗 的效 果 尚有 争 议 , 该手 术 使 的普及 推 广 受 到 限 制 。近 年 , sg wa等 在 临 床 Hae a 上进行 的随机对 比研究 结 果 显示 , 腹腔 镜 结 直 肠切 除
的 穿 刺 。但 穿 刺 是否 会 引 起 局 部 转 移 仍 无 法 确 定 。 综 上 所 述 , 直 肠 超 声 引 导 下 前 列 腺 穿 刺 活 检 的 经
参 考 文 献
[] 1 Ho g d eKK, Ne l E, ri MK, ta.Ra d m Y — Mc a J Ters e 1 n o s s
纤 维 结 肠 镜 检 查 : 物 大 小 2 6e 肿 ~ m。 病 理 分 类 : 分 高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 ]高虹 , 7 张振 庭 . 纤 维 复 合 树 脂 桩 核 与 金 属 桩 核 修 复 牙 碳 体缺损的实验研究. 口腔 颌 面 修 复 学 杂 志 ,0 5 6 1 : 20 , ( )
26 —2 9.
[ ] A cn e , mai M,rse D,t 1E et f uf e 5 ragl C A r Pop fG e a. f c o r c o o i s a
3 6例 全 部 在 腹 腔 镜 辅 助 下 顺 利 完 成 根 治 性 切 除 手 术 , 中 转 开 腹 。 平 均 无
性 切 除 术 患 者 的 临床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手 术 时 间 ( 6 . 2 . ) i , 中平 均 出血 量 ( 6 . 8 . ) , 后 腹 腔 平 均 引 流量 ( 7 . 5 . ) L 术 后 肛 门排 气 时 间 1 5 8± 3 6 m n 术 1 3 6± 9 3 mL 术 1 6 5± 6 3 m ,
[ ] 邓 东 来 , 翠 . 维 桩 系 统 与 金 属 桩 系 统 性 能 及 临 床 应 8 黄 纤
用 的 比较 [ ] 国 外 医 学 口 腔 医 学 分 册 ,0 5 3 ( ) 5 J. 2 0 ,2 1 :2

5 4.
s e g e t [ ] J n o ot 0 7 3 ( ) 1 7 —1 8 . t n t t d n n J . E dd n , 0 , 9 : 0 8 1 r ho i 2 3 0

l ・ 8
河 南 外科 学 杂志 2 1 0 1年 9月第 1 7卷 第 5期 H N N J U N FS R E Y S p201 V01 1 . . E A O R ALO U G R e 1. . 7 No 5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80例作为腹腔镜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以往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80例作为开腹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

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是一种治疗结直肠癌微创、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图分类号] r735.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3-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who相关统计显示其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目前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

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但其存在着术中出血量多以及并发症多等缺陷[1]。

随着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到结直肠癌外科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根治效果[2]。

为研究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收治的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80例,并选取以往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8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21~87岁,平均(62.9±10.9)岁,其中43例直肠癌,20例乙状结肠癌,12例升结肠癌,4例横结肠癌,1例降结肠癌;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2~88岁,平均(63.1±10.6)岁,其中42例直肠癌,20例乙状结肠癌,12例升结肠癌,4例横结肠癌,2例降结肠癌;两组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窄 ,效果可靠 。基本可 以避免术 后扩肛 。但一 定要 根据肛 门口径 、患
翼形切缝结扎内注术又称纵切横缝结扎内注术,是徐廷翰主任医 师在外剥内扎术的基础上,结合肛门整形手术,改进创制的治疗环状
混合痔 的有效术 式 ,笔者在该术 式的基 础上 ,综合其他疗 法 ,遵照个 体化 综合治疗 的原则 ,设计 了痔 上区黏膜悬 吊结 扎、痔 区翼型切缝结 扎 内注的手术方 式。该术式有 以下特点 :痔上 区黏膜点状 悬 吊结扎 , 较单纯混合痔 外剥 内扎 ,更好地 兼顾脱垂痔体 、脱 垂直 肠黏膜 的病理 改变。操作 简便 ,可根据黏膜脱 垂的轻重程度 ,灵 活掌握结扎 的高低 和组织 的多少 ;较P H 式更易于掌握 ,且治疗费 用大大降低 。痔 区 P术 的 “ <” “ >”扃梭形切 口和翼型缝合 ,可有效 祛除肛外增生病变组 织 ,整形肛 门 ,使术后肛 门平整 ,甚至美容 的效果 。由于术 中保 留了
括 位于上段 的直 肠进行清扫 ,并将 肿瘤和相 关清理 的淋 巴组织 ,相 邻
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在临床上被广泛的运用,在这里,笔者通过本
院自 06 B至2 1年3 2 0年9 0 0 B间收集的2例经腹腔镜进行结直肠癌根治 6
术 的病例进 行手术 的安 全性 的相 关分析 ,具 体如下 1资料 与方 法
时 间为 10 30 n 平均 手术 用 时为 18 n 手术 过程 中 出血 量 为 8 ̄ 0m 样 本平 均 出血 量 为 18 L 清扫淋 巴结 3 1 枚 , 均 l , 2 - 6mi, 8mi, 0 30 L, 2m , -8 平 0枚
术后 肠 恢 复蠕 动 时 间为 1 ̄ 8 ,平均 恢 复 用时 为 4h 86h 2 ,术 中无开腹 中转 ,术后 无死 亡病 例 ,对 3 例 病 例进 行 1 1 月 的跟 踪 随 访 ,平 6 - 8个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应用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 4例中 , 1 , 9例 。年龄 3 ~6 男 5例 女 1 7 岁, 平均 5 岁 。直肠癌 9例( 中肿瘤 距齿线 7 m 以上 5例 , 1 其 c 3 7Ⅷ 4例) 乙状结 肠 癌 5例 , 肠 肝 曲癌 3例 , L , 结 升结 肠 癌 4 例, 盲肠癌 3例 。肿 瘤直径 2 c ~7m。D ksA期 3例 , ue B期 1 5 例, C期 6 。病理类 型: 例 高分化 腺癌 5例 , 中分化 腺癌 1 4例 , 低分化腺癌 5 。全部病例均于术前 作结肠 镜检查 , 例 活检病 理 检查 , 腹部彩超 、 胸片 、T等检查 , C 并证 实无远处 转移 。无腹 腔 镜 手术禁忌证 。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 同开腹手术 , . 术前尽量定位 , 肿瘤 小 术 中肠镜定位。均采 取气管 插管 全麻 , 卧位 , 平 乙状结 肠及 直 肠癌患者取截石位或平卧 3 。 0分腿位 。气腹压力设定 为 16 ~ .0 20ka .0 P 。于脐部 1mm观察 孔 置入腹 腔镜 , 余操 作孔 及 标 0 其 本取出切 口视病 灶位 置而定。按 常规 检查 腹腔 , 定肝脏 、 确 腹 腔 、 网膜有无转移 , 大 进一步探 查肠 系膜 根部 血管 有无 肿大 淋 巴结 , 肿瘤 的部 位 、 大小 , 润程度 , 无多 发病 灶。必 要时 作 浸 有 术 中肠镜协助定位 。确定切除部 位后 , 用超声 刀剪开 患侧侧 腹 膜, 游离结肠 , 首先显露输尿管 , 加 以保护。分离显 露 出预 定 并 切除肠管 的系膜血管 , 盲肠癌 、 结肠癌 及结肠 肝 曲癌 , 回结 升 于 肠或右结肠动脉或 结肠 中动脉右支 的起 始部 , 降结肠 癌 、 乙状 结肠癌及直肠癌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双 重缝扎血 管并离 断 , 并 清除淋 巴脂 肪组 织 。切 断所 属 肠 系膜 。于距 肿 瘤 两 端 1 0~ 1c 5m处以棉带扎紧 , 健侧肠腔内注射 5 u5 0 g 一F 0 m 。对于直 肠 癌手术 , 离直 肠下段时应 以超声 刀锐 性分 离盘腔筋膜脏 壁层 游 之 间疏松 间隙, 彻底切除直肠侧韧 带 , 尾韧带 , 除直肠前 系 骶 切 膜 。术 中注意保护腹下神经 及盘腔 内神经 、 男性精 索。女性 在 分离直肠前壁时可 由助手 于阴道 内作引 导。如作 Dxn术者 , i o 在切除肠管时 , 距肿瘤下缘 2 5m处用 粗线结扎肠管后 , .c 扩肛 , 用络合碘 消毒肠腔 , 用透 明肛窥 ( P P H手术 用的 ) 助 , 直 肠 帮 作 远端全层荷包缝 合 ( 腹腔镜 监视 ) 。于两线 之 间用超 声刀 剪 断 肠管 , 病变肠管用 塑料袋 套住后 , 左 下腹 T oa 扩 大 的 5m 从 rcr c 切 口取 出, 距肿瘤上方 l ~1c 处切除肠管 。 0 5m 近端肠管荷包 放

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观察

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观察

与对 照组相比 ,治疗组肠梗阻、切 口 染、吻 感
合 口瘘、骶前静脉 大 出血和输尿管损伤的发 生率 、手术时间、术 中出血量、肛 门排 气时间 、留置导管时间和住 院天数均明
腹腔 镜 辅 助 下 直肠 癌 手 术 治 疗疗 效 好 ,安全 性 高 ,值 得 临床 推 广 运 用 。
关键词:腹腔镜
感染性心 内 炎是波及全身多系统 的疾病、 膜 临床表现 多样
化 ,早期临床 诊断颇为 困难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以及激素、
【】李君松 ,黄 聿彬. 3 感染性心 内 炎临床特点 【 . 膜 J 中国煤炭 】
工业 医学杂志 ,2 0 ,7 1:4 ~4 . 0 4 () 3 5
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观察
直肠癌
并发症
疗效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7 - 0 5(0 7 0 2- 3 25 8 20 )1- 0 0 0 6 2
中图 分 类 号 :R 3 . 7 75 3
长 ,当病原茵不明时,应用广谱抗生素 ,同时进行 血培养和药 敏实验, 根据药敏更换抗 生素 , 并给予心肌营养以及对症支持
治疗。出现瓣膜 严重毁损 , 尤其是急性主动脉关闭不全 、 进行
血培养 阳性 , 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用药原则为大
剂量、高浓度 、长疗程 (- 4 6周 以上) 、静脉用药。而原有心脏 疾病,有反复栓塞病史,心脏 超声心动 图提示有赘生物 ,感染 性心内膜炎导致心瓣膜损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 感染及心力
年龄 7 9岁,平均 (8 3 0 2 岁;原有先天性心脏病 8 ~5 3. ±1. )
例 , 中室间隔缺损 3 , 其 例 主动脉瓣二瓣 畸形 2例,动脉导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应用作者:徐旭,邓忠南,利仕文,叶开华,蒙勤【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在腹腔镜辅助下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术24例,其中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0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5例,直肠癌行Dixon术6例,Mile's术3例。

结果 24例均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170~260min,平均195min,术中出血50~320ml,平均160ml,术后平均住院9.3天,6例术后用镇痛剂,术后随访10~26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局部复发、Trocar及小切口种植。

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微创外科手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2004年4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腹腔镜辅助下施行结直肠癌手术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15例,女9例。

年龄31~67岁,平均51岁。

直肠癌9例(其中肿瘤距齿线7cm以上5例,3~7cm 4例),乙状结肠癌5例,结肠肝曲癌3例,升结肠癌4例,盲肠癌3例。

肿瘤直径2~7cm。

Dukes A期3例,B期15例,C期6例。

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5例。

全部病例均于术前作结肠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腹部彩超、胸片、CT等检查,并证实无远处转移。

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同开腹手术,术前尽量定位,小肿瘤术中肠镜定位。

均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平卧位,乙状结肠及直肠癌患者取截石位或平卧30°分腿位。

气腹压力设定为1.60~2.00kPa。

于脐部10mm观察孔置入腹腔镜,其余操作孔及标本取出切口视病灶位置而定。

按常规检查腹腔,确定肝脏、腹腔、大网膜有无转移,进一步探查肠系膜根部血管有无肿大淋巴结,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程度,有无多发病灶。

必要时作术中肠镜协助定位。

确定切除部位后,用超声刀剪开患侧侧腹膜,游离结肠,首先显露输尿管,并加以保护。

分离显露出预定切除肠管的系膜血管,盲肠癌、升结肠癌及结肠肝曲癌,于回结肠或右结肠动脉或结肠中动脉右支的起始部,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双重缝扎血管并离断,并清除淋巴脂肪组织。

切断所属肠系膜。

于距肿瘤两端10~15cm处以棉带扎紧,健侧肠腔内注射5-Fu 500mg。

对于直肠癌手术,游离直肠下段时应以超声刀锐性分离盘腔筋膜脏壁层之间疏松间隙,彻底切除直肠侧韧带,骶尾韧带,切除直肠前系膜。

术中注意保护腹下神经及盘腔内神经、男性精索。

女性在分离直肠前壁时可由助手于阴道内作引导。

如作Dixon术者,在切除肠管时,距肿瘤下缘2.5cm处用粗线结扎肠管后,扩肛,用络合碘消毒肠腔,用透明肛窥(PPH手术用的)帮助,作直肠远端全层荷包缝合(腹腔镜监视)。

于两线之间用超声刀剪断肠管,病变肠管用塑料袋套住后,从左下腹Trocar扩大的5cm切口取出,距肿瘤上方10~15cm处切除肠管,近端肠管荷包放入抵钉座,放回腹腔,缝合切口,经肛门放入吻合器作结直肠吻合。

不能作Dixon术者作Miles手术。

对于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降结肠、乙状结肠癌手术,在分离完全后,将肿瘤部位肠管套入塑料袋中,通过右上或左下腹壁小切口拉出体外作直视下切除吻合。

在缝合腹壁切口前均于手术区域用500mg 5-Fu的蒸馏水浸泡。

本组作右半结肠切除术10例,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直肠癌TME术式6例,Miles术式3例。

2 结果2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

手术时间170~260min,平均195min。

术中出血50~320ml,平均160ml。

术中清扫淋巴结2~12个不等。

无输尿管损伤、术后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术后疼痛较轻,除3例直肠TME术,3例Miles术者外,其余病人均未用止痛剂。

术后38h内肠功能恢复。

术后住院8~14天,平均9.3天。

全部病例术后病理检查,未见切缘癌细胞残留。

全组病例随访10~26个月,未发现穿刺点、切口种植,亦无局部复发及转移。

3 讨论3.1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术中的应用自从1987年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微创外科手术迅速渗透到外科的各个领域。

腹腔镜手术也被尝试用来治疗结直肠癌疾病。

1990年Jacobs和Fowler[1,2]先后在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乙状结肠切除术获得成功。

1992年Kockerling[3]首次在腹腔镜下完成Miles手术。

从此,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而其治疗结直肠癌的彻底性、肿瘤复发率及病人的生存率等尚存争议。

但多项前瞻性研究[4~7]已充分表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的手术切缘切净率、生存率、转移发生率以及淋巴结清扫均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且中期疗效也与开腹手术相同。

3.2 手术方式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手术方式,分为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colon resection, LCR),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colon resection, LACR)和手助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colon resection)。

LACR 是在腹腔镜下游离并切断肠管后或在结肠手术时将肠管从腹壁切口拉出体外用手工切除、吻合、再还纳腹腔,或行Park术与肛管吻合,或行Miles术进行腹壁造瘘。

本组病例均在LACR下完成手术。

我们认为,虽然LACR手工操作较多费时,但可节省切割闭合器,使手术治疗费用大为下降。

特别是低位直肠癌病例,通过肛门作远端直肠荷包缝合关闭,可提高保肛率。

3.3 肿瘤转移及复发等问题的防治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彻底性、肿瘤复发率、病人生存率等能否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的效果,目前尚存争议。

自1993年Alexander等[8]首次报告了1例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后trocar处转移的病例,其后陆续出现较多类似报道。

有的发生率高达21.0%。

认为腹腔镜手术可能增加了肿瘤细胞脱落的机会,从而造成可能的切口种植和腹腔种植。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因此而受到质疑,无疑地使外科医生更加慎重地选择腹腔镜手术。

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手术例数增加及手术医师的经验积累,肿瘤切口种植发生率大大降低。

Zmora[9]回顾近10年来共16宗2737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报告,trocar处转移发生率为0%~1.7%,总的发生率为0.62%。

因此,认为腹腔镜切口种植直接原因是早期不规范的手术操作引起肿瘤细胞脱落污染切口。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术后复发率及切口种植方面是无差异的[10]。

本组病例随访26个月,未发现切口种植转移情况。

我们认为,术中只要遵循如下手术原则:①肿瘤完整切除,并清扫相应淋巴结;②术中做到无瘤操作,避免医源性播散;③尽量在根部结扎血管;④切缘充分避免术中肿瘤撕裂或穿孔。

那么,人为因素造成的肿瘤细胞种植、复发是完全可能避免的,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手术是可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肿瘤治疗效果。

总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尽管手术时间稍长,但具有手术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疼痛轻等优点。

LACR可降低手术费用,提高保肛率,且能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效果。

【参考文献】[1]Jacobs M, Verdeja JC, Goldstein HS,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colon-resection(laparscopic Colectomy)[J]. Surg Laparosc Emdosc, 1991,1(3):144-150.[2]Fowler DL, White SA. Laparoscopy-assisted sigmoid resection [J]. Surg Laparosc Endosc,1991,1(3):183-188.[3]Kockerling F, Gastinger I, Schneider B, et al. Laparoscopic 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 of the rectum with high ligation of the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in the management of rectal carcinoma [J]. Endosc Surg Allied Technol, 1993,1(1):16-19.[4]Leung KL, Kwok SP, Lau WY, et al. Laparoscopic-assisted resection of rectosigmoid carcinoma. Immediate and medium-term results [J]. Arch Surg,1997,132(7):761-765.[5]Goh Yc, Eu Kw, Seow Choen F. Early postoperative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eries of laparosic, vs. Open anterior resections for rectosigmoid cancers [J]. Dis Colon Rectum,1997,40(7):776-780.[6]王秋生,吕杰,张豫峰,等.腹腔镜辅助的结直肠癌根治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3):163.[7]Lujan HJ, Plasencia G, Jacobs M, et al. Long-term survival after laparoscopic colon resection for cancer: complete five-year follow-up [J]. Dis Colon Rectum,2002,45(4):491-501.[8]Alexander RJ, Jaques BC, Mitchell KG.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colectomy and wound recurrence [J]. Lancet,1993,341(8839):249-250.[9]Zmora O, Weiss EG. Trocar site recurrence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myth or real concern [J]. Surg Oncol Clin N Am, 2001,10(3):625-638.[10]郑民华,蔡景里,陆爱国,等.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3,8(5):361-3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