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指导课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教案第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述1.1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
1.2 教学内容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与特点;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
1.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和传承意义时的表现。
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2.1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2.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具体影响。
2.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理解;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影响时的表现。
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3.1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2.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3.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理解;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主要成就和影响时的表现。
第四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4.1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2. 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和价值。
五年级阅读课程 教案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课后反思
_五__年级___班______学科阅读指导课
四、作业
1、结合每篇中的精彩的动作描写,细化阅读《俗世奇人》;
2、摘抄各篇里关于动作描写的精彩片段,读一读,做点积累。
课后反思
五_年级___班______学科阅读指导课
上课时间
总课时
指导老师
阅读文题
《孔子的故事》
阅读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内容;感受文字的魅力;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8、欣赏《西游记》电视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
想想唐僧师徒四人能战胜千难万险完成取经任务,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他们心中有梦想,引出“中国梦,我的梦”的话题。理解这部书表现的鼓舞人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精神。
六、总结拓展(1分钟)
七、板书设计: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这些“奇人”,奇在技艺之精妙(如只认牙不认人的华大夫、粉刷墙壁身上不落一点白粉的刷子李、从鞋底抠块泥就能捏出活人像的泥人张、用缝衣针就能吊上鱼的大回、力大无比的张大力)、
奇在方法之独特(如《绝盗》中的三个人,偷了东西还让对方说不出话来,从小偷小达子怀里拿走自己的金表的那个年轻人、把冯五爷饭店里的东西偷个遍却不让人发觉的胖厨子、造假画以假乱真耍得鉴定专家蓝眼丢了饭碗的黄三爷、倒卖古董成精的蔡二少爷、)
3、其实,作家的语言功底不仅体现在语言描写上,还体现在准确传神的动作描写上。
传统文化阅读初中教案

教案:传统文化阅读课程目标:1. 通过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弟子规》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基本道德规范。
选取其中适合初中生阅读的选段,让学生了解古代儿童的道德教育内容。
2. 《三字经》选段:《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以简洁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
选取其中适合初中生阅读的选段,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
3. 《论语》选段:《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选取其中适合初中生阅读的选段,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弟子规》选段,理解其中的道德规范。
2. 让学生阅读《三字经》选段,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
3. 让学生阅读《论语》选段,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三、讨论交流(15分钟)1. 引导学生就阅读中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2. 鼓励学生就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交流。
四、文化传承(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2.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2.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阅读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感悟。
3. 学生对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行动计划。
教学资源:1.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选段。
2. 参考资料和阅读材料。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走进中国传统故事——阅读指导课教案新部编本

走进中国传统故事——阅读指导课教案新部编本介绍这是一份针对新部编本《走进中国传统故事》的阅读指导课教案。
该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故事的精髓,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故事的文化背景和重要性;2. 研究掌握阅读中国传统故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走进中国传统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 分析中国传统故事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3.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4.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促进思考和思辨;5. 辅导学生撰写关于故事内容的读后感和评论。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故事的背景和重要性;2. 分组讨论不同故事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3. 学生阅读故事并填写读后感和评论表格;4.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互相交流和讨论;5.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学资源- 《走进中国传统故事》新部编本教材- 读后感和评论表格- 分组讨论提示卡片- 学生笔记和作业本教学评估1. 学生撰写的读后感和评论;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互动中的表现;3. 学生对文化元素和价值观的理解和评析;4. 学生在教师提问和交流中的参与度和回答质量。
注意事项-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并熟悉教案内容;-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观点,促进互动和讨论;- 学生应认真阅读故事并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学生应按要求完成作业并及时交给教师。
以上是《走进中国传统故事——阅读指导课教案新部编本》的概要内容,希望能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谢谢!。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读后感

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读后感1. 引言1.1 概述本篇长文主要是针对二年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的读后感进行撰写。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介绍、教育意义分析和阅读体会分享,旨在探讨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学生与孩子们从中获得的益处。
同时,我们还将思考在日常生活、家庭教育和学校实践中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并展望未来文化教育的发展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篇长文包括引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介绍、读后感一: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读后感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和收获以及结语与总结感悟五个部分。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简要介绍这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并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体会。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探讨从本书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学生受益之处。
第四部分将揭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收获,以及其对日常生活、家庭教育和学校实践的影响。
最后,在结语与总结感悟部分,我将回顾我们在学习中获得的收获和成长变化,并提出对未来文化教育发展前景的展望与建议。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的阅读和思考,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探索学生从中受益之处,并为日常生活、家庭教育和学校实践提供一些启示。
同时,我们也将对未来文化教育发展进行展望,并总结自己的感悟与致谢。
通过写作这篇长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介绍2.1 简介教材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是一套专门为二年级学生设计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该教材包含了多个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如古代诗词、寓言故事、历史传说、传统节日等。
每个部分都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配以精美的插图和图片,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这些文化元素。
2.2 教育意义分析:这套教材在二年级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小学语文五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课件

单元四 文学珍宝
诗,方其志也。
《礼记·乐记》
[先秦]屈原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 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 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 罾作甚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 观流水兮潺湲。
单元四 文学瑰 宝
单元五 诗意江苏
单元二 九州风 景
单元三 创造之光
君子知微知彰, 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易经·系辞下》
中华意象—九
在我国,“九”在人们心 要中一直是一个极具奇妙色 彩的数字。古人崇拜 “九”, 是由于千百年来在它的身上 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意蕴。说 到“九”,人们常常就会联想 到“多” “全” “重要” “吉祥”等。 请你搜集一下带“九”约成语 或俗语,看看它们都有什么 特点。另外“一” “三” “五” “六” “八”等数字,届都有丰 富的文化意蕴,不同的地区 也许还有不同约说法。你加 是有爱好,可以研究研究。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杨继盛自题联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单元五 诗意江 苏
导读
化
文
中 华 优
传秀统
弘扬民族文化 培养家国情怀 增进社会关爱 提高人格修养
兴水利 治驰道 求神仙
战国时期各国筑堤防,阻塞水道。赢政开通堤防,凿鸿沟(今河南 开封汴河)做水路中心,通济、汝、淮、泗等水。在楚、吴、齐、 蜀等地,也大兴水工。可以行船灌田,对商业、农业有很好的影响。
全国修筑驰道(行车大路),宽五十步,高出地面,用铁椎筑土坚 实。路中央宽三丈,是皇帝走的路,种松树标明路线,制止人民行 走。赢政每年出外巡游,中国本部几乎无处不到,可以想见当时驰 道工程的庞大。后世驿路,起源于此。
五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阅读教学设计

课后按照自己的爱好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或者历史名人故事。
教学笔记
(2)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2.指名读这两篇文章
学生探讨,可以分小组讨论:
⑴你的印象里左宗棠和孙思邈是怎样的人?
⑵从哪里看出?
⑶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左宗棠是爱国者,是民族英雄;孙思邈医德高尚,治病救人;他们俩的共同之处就是心怀祖国,心系人民。
3.看文中图片
4.品一品:
86页的名人名言。
5.读一读:华佗、李时珍的故事。
三、学习民间故事
1.谈话引入:
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故事,寄托着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董永和七仙女、孟姜女的故事。
2.合作探究:
指名读两个民间喜欢哪个民间传说?为什么?
4.课外拓展:
(1)听一听:黄梅戏《天仙配》选段。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完成
备课内容
复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交流课前搜集的左宗棠和孙思邈、董永和七仙女、孟姜女的相关资料。
2.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两位名人,再走进董永七仙女、孟姜女的民间传说中。
二、学习左宗棠、孙思邈的故事
1.自学探究:
(1)这两课介绍了左宗棠和孙思邈的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话概括。
(2)读一读:读《葫芦结子生孟姜》这首诗
5.课堂小结:
古时劳动人民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从没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渴望,都通过编织出这些美丽的传说故事来表达。
四、拓展延探:
回家给家人讲一讲左宗棠、孙思邈等名人故事;讲一讲董永七仙女和孟姜女的故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文体可以是:议论、散文、小说、记叙等
高山流水的清净,瑰丽的宫殿和庙宇,华夏大地的花香,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令外来者讚叹不已。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充分展示了古老的传
统文化,以及其丰富的内涵。
比如《礼记》、《儒林外史》、《史记》、《诗经》、《三字经》、《易经》、《论语》等,既有实用的书籍,也有充满文化底蕴的古籍,在密密麻麻的书页里温故知新,勤学若饥,令人流连忘返。
此刻,广大读者都十分期望体验此类宝藏,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就是非常棒的选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精心收集、归类、编纂了数以千计篇著名古籍,专门记载了历史、社会、文学、科学等传统文化,并将理论联系实践,以更加全面的形式让读者全面接触中华传统文化,更能启迪智慧、弘扬文化,开发无限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的排版设计采用了精致的分页
和大字号,不仅方便读者快速翻页,而且附加了各类文化词语的解释,深化读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使作品当中的哲理更加容易融会贯通。
如果想有更深度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绝对是不
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能够让读者更轻松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引领回归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相知相惜,走进中华文化的精萃大家庭,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播到每个人的心里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指导
新知学校 王春苗
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 《周易》、《春秋》
朗读经典名句,渗透阅读方法 《大学》选读三
阅读提示: (1)自由读古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古文,看注释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3)同桌相互说说句意。
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活学活用,激发阅读兴趣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9页)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0页)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12页)
品味汉字,感受丰富内涵
默读《汉字与家庭》072页,思考: 为什么家与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呢?
பைடு நூலகம்
制定阅读计划,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提示: (1)注意读书姿势。 (2)保管好书,不损坏。 (3)用上好的读书方法,用心去读。 (4)读之前,最好订个读书计划,比如:我 要在一周内看完;我要把优美的和有趣的词 句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名言送给大家
• 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读经典的书, 做有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