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卵巢癌术后患者知识、信念、行为及希望水平影响的研究
知信行模式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知信行模式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摘要】癌症属于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卫生问题,其发生率在近几年有着升高趋势,而且癌症是导致患者死亡最为常见的一个原因,甚至部分癌症无法永久治愈,死亡率极高,当前临床上以预防、控制及延长生存期为主。
通过有效的治疗及干预,癌症患者可延长生存时间,在这样的条件下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就显得十分关键。
但是,癌症患者常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且健康知识欠缺,对治疗与护理甚至有抵触情绪,传统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知信行模式属于新型健康教育模式,为了探讨其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本文就其内涵及其常见癌症中的应用展开了综述。
【关键词】知信行模式;内涵;癌症;宫颈癌【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001-02癌症属于临床比较严重的疾病类型,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认知程度,促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缓解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十分关键。
过去的健康教育重视的是信息的传达,对患者的健康观念产生与否、是否有健康活动产生则未能重视。
患者唯有知晓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产生正面信息与态度,才能做出对健康有利的行为,而且通过一系列的动态阶段体现,即知识产生信念,信念促使行为改变[1]。
知信行模式也叫做KAP模式,即知识、信念、行为,属于健康教育理论范畴,这种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可改善被教育者知信行能力,提高效果,改善症状[2]。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下,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与产生信念及改变行为三个过程,指导患者了解健康知识,形成信念,促进行为转变,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与习惯,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近几年,知信行模式在癌症患者的应用逐渐成熟,本文就其应用进展进行了如下综述。
1.知信行模式的内涵知信行模式属于健康教育范畴之一,在健康相关理论中权威性较高,这种理论指出:促使患者建立正确与积极的信念及态度,从而改变和健康有关的行为,在提升他们的健康知识与信息基础上,改变行为动力,促进他们主动认识与了解健康知识,建立正确信念与态度,才能将危害健康行为逐渐转变为有利健康的行为[3]。
知信行模式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檸情权,又增加了护理人员服务的自信心和患者的信任感,增强了护患之间的友好沟通与交流,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利于提供优质化护理。
3.5 提高BD留置针使用时效的其他方式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采用的图文健康宣教单虽然做到了提高患者自护能力,降低非常规拔管率,延长了BD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另外还可通过加强图文健康宣教单的制作工艺,如加定成小册子,色调设定为比较鲜艳的颜色,使之生动、活泼,将之放于病房鲜艳处供翻阅,尽可能增加病友及家属对BD留置针的基本了解,使之普及,以便入院后若需要使用便了解自护措施。
在自护能力方面,护理人员必要的介入是为了指导。
若能调动人们学习基础类自护的方式,将其作为一种生活常识,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的同时又能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既能增加患者的参与度又能让护理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于治疗中,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同时,护理人员可从日常操作中寻找摸索更为全面的宣教内容以及是否有科学的方式可延长BD留置针的合理使用时间,推动护理工作的进步。
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摸索的过程。
4 小结采用图文健康宣教单进行宣教不仅能够延长BD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非计划拔管,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
也增加了患者对于BD留置针使用知识的相关了解,对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同时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开启优质化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1] 李娜,欧阳雪倩,何文静,等.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1(9):149-151.[2] 樊国云.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和改进措施[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4):50-51.[3] 王莉,刘子迎,吴勇娟,等.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的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2010(8):120-121.[4] 李欢莲.温馨提示牌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11,3(39):319-321.[5] 宋慧娴,邢誉,阳丽.床头温馨提示牌的制作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5):47-48.[6] 程云霞,邓红秀,张莉,等.静脉留置针穿刺侧肢体定时运动对预防输液局部肿胀的作用观察[J].护理研究,2015(26):3302-3303.[7] 陈王丽,孙建梅.延长反复静脉滴注甘露醇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177-178.[8] 陈光华,孛淑霞,岳智玲.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14(8):78-79.[9] 鲁慧,马文燕,魏静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6):191-193.(本文编辑:刘仁立 秦小芬)工作单位:430023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吴晓燕: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通信作者:孙丽收稿日期:2018-06-15知信行模式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吴晓燕 孙 丽 何小文 张 植 杨文静摘要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在恶性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工作对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工作对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工作对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介绍: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对于肿瘤患者的全面照顾和恰当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知信行模式是一种结合了知识传递、信任建立和实践应用的护理模式,它强调的是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
本文将讨论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工作对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
一、知识传递:知识传递是知信行模式的第一步,它包括了从护理专业人士向患者和家属传递知识,使其理解疾病的本质、影响和治疗方法。
1.1 提供关于肿瘤的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和家属传递关于肿瘤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病理生理、病情演变、治疗方法等。
这些知识的传递可以使患者和家属对肿瘤有更深入的了解,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治疗和康复过程。
1.2 建立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通过倾听和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需求,护理人员可以建立起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信任,让其更加愿意接受护理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提高治疗效果。
二、信任建立:信任建立是知信行模式的第二步,它是在知识传递的基础上,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互动来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2.1 给予情感支持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面临诸多身体和心理的困扰,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给予情感支持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这种情感支持可以表现为护理人员的关怀、耐心和鼓励等,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有人始终陪伴在身边。
2.2 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肿瘤治疗中的决策往往需要患者和家属参与,护理人员可以提供相关信息和专业建议来帮助他们做出决策。
通过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护理人员不仅加强了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方法的理解,还增加了他们对护理工作的信任感。
三、实践应用:实践应用是知信行模式的最后一步,它强调的是将知识和信任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
3.1 执行抗癌治疗护理计划根据对患者的专业评估和治疗计划,护理人员可以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抗癌治疗护理计划,并进行具体的执行。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强。
在疾病预防和保健方面,健康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正是一种在疾病预防和保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有效方法。
本文将就“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提出,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健康教育模式。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增强公众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塑造正确的健康信念,促使个体改变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该模式以“知”、“信”、“行”三个关键环节为核心,通过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信息、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和促使行为改变,达到了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效果。
“知”是“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对于公众的健康保健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权威的健康教育信息,公众可以了解到各种疾病的预防方法、健康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疾病防控工作中,广泛普及和宣传健康知识,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非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信”是“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第二个关键环节。
健康信念是个体对健康问题的态度和信仰,它直接影响了个体的健康行为。
正确的健康信念能够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健康意识,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大力宣传正确的健康观念,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对于促进易感人群主动采取行动,自我保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行”是“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第三个关键环节。
健康行为是健康教育的落实和实践,它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健康态度和生活方式。
只有当个体将健康知识和健康信念付诸于实际行动时,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通过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定期体检等健康行为,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该模式有效提高了公众对健康知识的了解。
知信行教育模式对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知信行教育模式对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知信行教育模式对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作用。
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行姑息治疗的62例晚期癌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双盲法的分组形式将6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
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模式,研究组行知信行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癌因性疲乏情况和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研究组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疲乏总分(4.37±0.84)分、行为疲乏程度(4.55±0.63)分、情感疲乏程度(5.11±1.21)分、躯体疲乏(5.06±0.84)分和认知疲乏(4.11±0.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知信行教育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治疗安全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知信行教育模式;晚期癌症;姑息治疗;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癌性疲乏的相关研究多见于晚期癌症患者[1],也是造成患者进行姑息治疗过程中,不再治疗的主要因素。
根据临床数据证实[2],营养状态失衡、心理负性情绪以及癌症疼痛等原因和其发生有显著关系,同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3]。
临床基础护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癌因性疲乏程度进行缓解和改善,但是因为并未形成系统化护理模式,因此护理效果不佳,针对于此,文章通过对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行姑息治疗的62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分析,评定知信行模式的干预价值。
1 临床数据和方法1.1基础数据在2017年5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行姑息治疗的62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双盲法的形式将6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1例。
知信行模式对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知信行模式对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杨永红;倪卉;孟燕;童建平【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对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术前、术后2周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SF-36评分为(59.8±7.6)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8.9±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27,P<0.01).对照组术后4周SF-36评分为(51.2±6.7)分,明显高于术前的(47.8±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12,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1,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8,P<0.01).结论知信行模式可以减少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癌症进展》【年(卷),期】2018(016)010【总页数】4页(P1314-1317)【关键词】知信行模式;肺癌;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作者】杨永红;倪卉;孟燕;童建平【作者单位】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重庆 4090000;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重庆 4090000;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重庆 4090000;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体检中心,重庆 409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的肿瘤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威胁巨大[1]。
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明显增高[2-4],男性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第2位[5]。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工作对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工作对肿瘤患者的应用价值引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得以延长,但长期的治疗过程,疼痛、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及恶心、呕吐、脱发、疲劳等副作用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损害,需要高质量的护理工作。
知信行(KTA)模式是临床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模式,围绕着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的行动三个环节,针对性地设计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提高护理工作的应用价值,本文将结合肿瘤患者的实际情况,探讨知信行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知信行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1.知识的获取环节在护理工作中,知识的获取环节是重要的第一步,护士需要获取有关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统计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面的所有信息,包括治疗药物、治疗方法、不良反应等。
比如,肿瘤患者常常伴随着疼痛和恶心呕吐,护士可以通过查找最新的治疗和疼痛缓解的方案,了解药物、疗法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并与医生和药剂师进行交流和统计。
同时,了解肿瘤患者的家族史、既往病史和心理状态等信息,以更细致的关注和策划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有效帮助肿瘤患者在抗癌的过程中承受一切挑战。
2.知识的应用环节在知识的应用环节中,护士需要将新的知识整合进已经建立的旧知识体系中,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患者带来更有益的结果。
护士可以将其掌握的知识应用在如下方面:(1)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在制定护理计划时,护士要考虑患者的个人特殊性,并参照最新的治疗和疗法的进展,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帮助患者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
(2)实施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措施要尽可能地将护理知识应用到实际护理中,包括解决患者疼痛、恶心、呕吐、脱发等常见症状,由于不良症状的发生和创伤对患者的心理影响,需要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更好的心理支持和关注。
(3)制订并完善护理方案护士应运用已有的知识,反思自己的工作,改善和完善护理方案,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
知信行教育模式对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1006—6411(2018)04—0076—02
癌因性疲乏常见 于晚期癌 症患 者 ,也是导 致患者 姑息 治疗 期 间放 弃 治 疗 的 重 要 原 因 … ,研 究 发 现 营 养 状 态 失 调 、心 理 不 良情 绪 、癌痛 等因素 与其 发 生有 着密 切联 系 ,对 患者 生活 质 量 及 生 存 时 间 均 会 造 成 不 利 影 响 。 常 规 护 理 措 施 虽 然 可 在 一 定 程度上缓 解癌 因性疲乏 的严重 程度 ,但 由于未形 成 系统化 护理 方案 ,故护理效 果未 达到 理想 状态 。知 信行 教育 模式 主要 通 过知识 、信念及 行 为等 教育 步骤 ,逐渐 改变 患 者各 种不 正 确行 为 ,从而显著性 改进 患者 的健 康生 活 和行 为方式 H 。本 研 究拟 观察 知信 行教育模 式 对晚 期癌 症 姑息 治疗 患 者癌 因性 疲乏 的 影 响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 择本 院肿 瘤科 2013年 2月~2016年 4月期 间 100例晚期癌症 姑息治疗 的患 者作 为研究 对象 ,所有 患 者既 往无精 神方面 的疾病史 ,且可正常进行 言语 交流 ,均已签署知情 同意 书。根据数字表法将研 究对象 随机分 为两 组 ,对 照组 (n= 5O例 ):男 27例 ,女 23例 ;年 龄 (62.4±10.5)岁 ;病 程 (2.7± 0.4)年 ;受教 育 年限 (7.5±2.2)年 ;肿瘤 类 型为 胃肠 道 肿瘤 l6 例 ,血 液 系 统 肿 瘤 13例 ,妇 科 肿 瘤 10例 ,其 他 11例 。 观 察 组 (n = 50例 ):男 28例 ,女 22例 ;年龄 (61.8±11.6)岁 ;病程 (2.8± 0.5)年 ;受教 育年 限 (7.4±2.5)年 ;肿瘤 类 型为 胃肠 道 肿瘤 18 例 ,血液 系统肿瘤 l2例 ,妇科肿瘤 10例 ,其他 10例 。两 组患者 在性 别 、年龄 、病程 、受教 育年 限及肿瘤疾 病类 型等方 面比较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P>0.05)。本研 究方 案 已通 过 院伦理委 员会 批 准 。 1.2 干 预 方 法 1.2.1 对照组 患者人 院后详 细记 录各种 信息 ,由本 科室 专职 护理人员 采取“面对 面”形 式 进行 卫生 宣传 教育及 心理 方 面的 调节 ,出院 30 d内采 用电话随访或 门诊 就医等形 式对患 者予 以 督促 和鼓 励工作 。 1.2.2 观察组 患者入 院后采取 知信行教育模式予 以干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卵巢癌术后患者知识、信念、行为及希望水平
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卵巢癌术后患者知识、信念、行为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妇科住院的108例卵巢癌术后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KAP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试验组患者干预前的KAP得分高于干预后(P<0.01)。
3)干预后,试验组的希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通过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有效提高了卵巢癌术后患者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和希望水平。
标签:知信行健康教育;卵巢癌术;知识;信念;行为;希望水平
知信行理论模式(KAP)是有关行为改变应用较完善的理论,其将行为改变作为目标,以知识为基础,信念和态度为动力,从而达到行为的改变。
它是迄今用来解释个人知识和信念如何影响健康行为改变最常用的模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10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卵巢癌术后患者。
排除标准:对病情不知情者;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及合并其恶性肿瘤患者。
根据Larsson等的样本采集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55例;对照组53例。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指导、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出院指导。
试验组:1)评估患者的KAP及希望水平:由两位经过专门培训的工作15年以上、学历本科的护士进行评估。
内容为自制卵巢癌患者KAP问卷和Herth 希望量表。
2)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高低和患者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结合其学习态度和能力,分析患者的知识缺乏程度、不健康的信念及相关行为、行为的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倾向因素。
3)针对个体的知信行健康教育:一对一宣教结合知识专题讲座,使用鼓励性的语言,避免可刺激性的语言和图片。
内容包括卵巢癌的症状、治疗方法;化疗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间歇期的自我监测方法。
4)信念及行为干预:①小组集体宣教:将具有相同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患者归为一组,讲解化疗期间出现不适如何应对;指导患者进行放松疗法;邀请“抗癌明星”进行现身说法,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②出院指导结合随访教育:出院时进行个体化宣教;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并提供咨询热线电话;出院后一周进行电话随访,采用询问、指导的方式了解患者出院后
的康复情况。
1.3测量工具
分别在患者术后第一次住院时及三个月后住院时进行评估。
内容如下:1)自制《卵巢癌患者知信行问卷》,研究者参阅文献资料,根据临床经验,在广泛征询多位专家意见基础上自行设计此问卷。
条目包含知识、信念、行为三方面。
总分122分,得分越高,KAP水平越高。
内容效度的系数为0.93,Cronbach’sα值为0.88,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Herth希望量表(HHI):是由美国学者Herth于1992年研制,分為看待现实及未来的积极态度(T)、采取的积极行动(P)、同他人维系的亲密关系(I)3个维度。
每个条目采取1~4级逐级评分方式,量表共计12~48分。
将1~23分者定义为低水平;24~35分者定义为中等水平;36~48分者定义为高水平。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组简比较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者用t检验,不符合者用非参数检验。
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后两组患者知信行得分比较
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后,试验组的KAP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
见表1。
2.2两组患者知信行得分干预前后自身比较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KAP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KAP得分(P<0.01);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的KAP得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
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无差异性(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希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
见表3。
3讨论
3.1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卵巢癌术后患者的KAP水平
知信行理论认为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够协助患者更好建立积极、正确的治疗目标。
以往卵巢癌患者患病之后习惯于被动的接受治疗和护理,缺乏主观能动性。
本研究采用了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患者的KAP水平,结果充分验证了
干预的有效性。
因此只有卵巢癌患者了解了疾病相关知识,建立了正确的信念和态度,才能主动纠正对自身康复有危害的行为,重塑健康行为。
3.2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提升卵巢癌术后患者的希望水平
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干预和改善心理问题和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使其能以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癌症。
综上所述,知信行理论模式在妇科肿瘤患者护理方面研究起步较晚,本研究通过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的干预,为卵巢癌术后患者提供知识指导和康复指导,提高了患者KAP和希望水平,因此具有借鉴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