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对苯二酚对苯二酚(化学式:C6H4(OH)2),也称氢醌(英文:成的化合物。
性质对苯醌经还原又得到对苯二酚。
对苯醌-氢醌氧化还原电对存在对苯二酚的酚羟基氢具有弱酸性,可以失去一个或两个质子生成对苯二酚毒性很大,成人误服1g,便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它有致癌和致诱变性。
生产1. 主要生产厂家:日本三井,法国罗地亚和美国伊士曼2. 一般工业上用苯胺作原料生成对苯二酚。
硫酸介质中,苯酚。
5. 用过氧化氢将苯酚羟基化,得出对苯二酚与邻苯二酚的混合液C6H5OH + H2O2→ C6H4(OH)2 + H2O特丁基对苯二酚特丁基对苯二酚特丁基对苯二酚英文名简称TBHQ 本品为白色或微红褐色结晶粉末,有一种极淡的特殊香味,几乎不溶于水(约为5‰),对大多数油脂均有防腐止败作用,尤其是植物油。
遇铁、铜不变色,但如有碱存在可转为粉红色。
抗氧化性能优越,比BHT、B HA、PG(没食子酸丙脂)和VE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 可有效抑制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产气短杆菌等细菌以及黑曲菌、杂色曲霉、黄曲霉等微生物生长。
按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04.007)规定,是色拉油、调和油、高烹油首选的抗氧化剂。
它具有高效、抑菌、经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油脂、食品、医药和饲料,是新一代的油脂抗氧化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 760(0.4.007)规定,TBHQ可用于食用油脂、油炸食品、干鱼使用量为0.2g/kg。
一般建议使用量为油脂总量的0.01~0.02%。
对苯二酚

R22:吞食有害。 Harmful if swallowed. R40: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Limited evidence of a carcinogenic effect. R41:对眼睛有严重伤害。 Risk of serious damage to the eyes. R43:与皮肤接触可能致敏。 May cause sensitization by skin contact. R50: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R68:可能有不可逆后果的危险。
用途
1、对苯二酚主要用作照相的显影剂。对苯二酚及其烷基化物广泛用于单体贮运过程添加的阻聚剂,常用的浓 度约为200ppm。
2、用作橡胶和汽油的抗氧剂等。 3、处理领域,将氢醌加于闭路加热和冷却系统的热水和冷却水中,对水侧金属能起缓蚀作用。氢醌用炉水的 除氧剂,在锅炉水预热除氧时将氢醌加入其中,以除去残余溶解氧。 4、是制造蒽醌染料、偶氮染料、医药原料。 5、用作洗涤剂的缓蚀剂、稳定剂和抗氧剂等,还用于化妆品的染发剂。 6、光度测定磷、镁、铌、铜、硅和砷等。铱的极谱法和容量法测定。杂多酸的还原剂,铜和金的还原剂 。
防护措施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单独存入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 个人清洁卫生。
急救措施
安全信息
安全术语
风险术语
S26: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S36/37/39: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或面具。 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 S61: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对苯二酚生产工艺流程

对苯二酚生产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对苯二酚的生产工艺流程详解对苯二酚,化学名称为1,4-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摄影、染料、医药和化学合成等领域。
对苯二酚 摄影 标准

对苯二酚在摄影中主要作为显影剂使用,特别是在黑白胶片照相中。
其纯度和质量对影像的形成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影像的细节、对比度和锐度。
为了规范对苯二酚在摄影中的使用,我国制定了相关标准。
其中,GB/T 22392-2008/IS0 423:1994《摄影加工用化学品对苯二酚》是一项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照相级对苯二酚的纯度要求及测试纯度的试验方法。
这项标准确保了摄影用对苯二酚的质量和性能,从而保证了摄影影像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摄影师的技术和经验也对影像质量至关重要。
他们的构图、光线运用、拍摄角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影像的呈现。
因此,高纯度的对苯二酚照相级只是实现纯净影像的一部分,摄影技术与创意同样不可或缺。
总的来说,对苯二酚在摄影中的使用需要遵循相关标准,以确保影像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摄影师的技术和经验也是影响影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苯二酚还原金

对苯二酚还原金对苯二酚还原金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对苯二酚被用作还原剂,将金离子还原为金属金。
这种反应在化学和电化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制备金纳米颗粒和金电极等方面。
对苯二酚还原金反应通常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进行,需要加热并伴随有催化剂的存在。
反应过程中,对苯二酚的邻对位电子转移能力使其能够还原金离子为金属金。
这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4AuCl4(-) + 2C6H4(OH)2 → 4Au + 2C6H4(Cl)2 + 4HCl在这个反应中,AuCl4(-)代表四氯合金离子,C6H4(OH)2代表对苯二酚。
反应中生成的氯离子和氢离子与反应物中的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相对应,保持了电中性。
对苯二酚还原金反应通常在金盐溶液中进行,如氯金酸或溴化金等。
在还原过程中,对苯二酚首先被氧化为对苯醌,然后通过电子转移将金离子还原为金属金。
这种反应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化学还原法或电化学方法进行。
在制备金纳米颗粒方面,对苯二酚还原金反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对苯二酚的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可以制备不同尺寸和形貌的金纳米颗粒。
这些金纳米颗粒在光学、电学和催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除了制备金纳米颗粒,对苯二酚还原金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其他贵金属纳米颗粒,如铂、钯等。
此外,该反应在电化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在制备电化学传感器、催化剂和电极等方面。
对苯二酚还原金反应的优点包括高还原能力和选择性,能够制备出高纯度的金纳米颗粒和其他贵金属纳米材料。
然而,该反应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对对苯二酚的依赖性较大,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等。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研究者们正在探索其他替代性的还原剂和反应条件。
目前,对苯二酚还原金反应已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高性能的贵金属纳米材料和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相信这种反应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抑制对苯二酚氧化方法

抑制对苯二酚氧化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抑制对苯二酚氧化的那些方法!就好比说,咱把对苯二酚想象成一个容易受伤的小朋友,而氧化就是欺负它的小坏蛋。
我们要怎么保护这个小朋友呢?
首先啊,可以从环境入手。
比如说,把它放在一个安静、稳定的地方,就像给小朋友找个安全的角落呆着一样。
比如,把对苯二酚密封好放在干燥阴暗的柜子里。
然后呢,我们可以给它穿上一层“保护衣”,就像给小朋友穿上厚厚的棉袄防寒一样。
我们可以添加一些抗氧化剂进去呀。
你想想看,这是不是很像给小朋友找了个勇敢的小伙伴来保护它呢!比如使用维生素 C 这样的抗
氧化剂。
还有呀,控制温度也很关键呢!温度太高,那可是会让“小坏蛋”氧化有可乘之机啊!这不就像天气太热小朋友容易生病一样吗?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哦。
总之,通过这些方法,就能很好地抑制对苯二酚的氧化啦!让我们行动起来,好好保护这个“小朋友”吧!。
对苯二酚性质

1、化学名称:对苯二酚,又名氢醌.化学名1,4-苯二酚,英文名1,4-Dihydroxybenzene ; Hydroquinone2、性状:对苯二酚为白色针状结晶,分子式C6H4(OH)2,分子量110.11,比重1.332,熔点172℃,沸点286℃,闪点165℃,溶于水、乙醇及乙醚,微溶于苯。
可燃。
自燃点516℃。
3、用途:对苯二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显影剂、蒽醌染料、偶氮染料、合成氨助溶剂、橡胶防老剂、阻聚剂、涂料和香精的稳定剂、抗氧剂。
4、储运:包装储运和使用时应小心处置,按一般有毒化学物品储运。
5、毒性防护:中等毒性。
在动物实验中,反复给予30~50mg/kg剂量可引起急性黄色肝萎缩,除严重损伤肾脏外,并能发生异常的色素沉着。
所以,有时用它涂在人体局部可除去雀斑。
服用1g对苯二酚能刺激食道而引起耳鸣、恶心、呕吐、腹痛、虚脱。
服用5g可致死。
此外,长期接触对二苯酚蒸气、粉尘或烟雾可刺激皮肤、粘膜,并引起眼的水晶体混浊。
操作现场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2mg/m3。
生产设备应密闭,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用具。
对苯二酚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对苯二酚化学品英文名称:p-dihydroxybenzene中文名称2:氢醌英文名称2:p-hydroquinone技术说明书编码:738CAS No.:123-31-9分子式:C6H6O2分子量:110.1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CAS No.对苯二酚123-31-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毒性比酚大。
成人误服1g,即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紫绀、恶心、呕吐、腹痛、窒息感、呼吸困难、心动过速、震颤、肌肉抽搐、惊厥、谵妄和虚脱。
严重者可出现呕血、血尿和溶血性黄疸。
尿呈青色或棕绿色。
皮肤可因原发性刺激和变态反应而致皮炎,可引起皮肤色素脱失。
眼部接触本品粉尘或蒸气,可有结膜和角膜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高毒。
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化学式:C6H4(OH)2),也称氢醌(英文:Hydroquinone)是苯的两个对位氢被羟基取代形成的化合物。
性质化学式C6H4 (OH)2摩尔质量110.1 g·mol−1外观白色固体密度 1.3 g/cm3(固)熔点172 °C沸点287 °C溶解度(水) 5.9 g/100 ml (15 °C)对苯二酚是白色针状结晶,可燃,可溶于热水、乙醚和乙醇,微溶于苯。
具还原性,经温和氧化得到褐色的对苯醌(C6H4O2),对苯醌经还原又得到对苯二酚。
对苯醌-氢醌氧化还原电对存在于很多生物分子中,如辅酶Q等。
对苯二酚的酚羟基氢具有弱酸性,可以失去一个或两个质子生成相应的酚盐负离子。
主要用作还原剂、显影剂(将卤化银还原为银)、单体(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阻聚剂,以及皮肤美白剂等。
对苯二酚醚是染料、香料生产中的原料。
对苯二酚毒性很大,成人误服1g,便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它有致癌和致诱变性。
生产1.主要生产厂家:日本三井,法国罗地亚等2.一般工业上用苯胺作原料生成对苯二酚。
硫酸介质中,苯胺用二氧化锰氧化为对苯醌,再经铁粉还原得到对苯二酚。
3.另一种方法是用硝基苯作原料,经加氢、加热得到对苯二酚。
4.与异丙苯法类似,将丙烯与苯加成为1,4-二异丙基苯,再经过空气的氧化和酸性水解而制成丙酮与对苯二酚。
5.用过氧化氢將苯酚羟基化,得出对苯二酚与邻苯二酚的混合液:C6H5OH + H2O2→ C6H4(OH)2 + H2O对苯二酚合成过程中酚醌类物质的色谱分析2009-10-09分类号:分析化学出版年:2009年卷期:2008(5)文献类型:期刊类文摘号:2009061789作者:张建斌陈国华宋伟张鹏燕张凌伟魏雄辉起止页码:72-75文摘:建立了以苯酚为原料合成对苯二酚过程中各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气相色谱(GC)分析方法。
HPLC 方法采用 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10μm),流动相组成:V(甲醇):V(水):V(改性剂)=20:80:0.15,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定量环进样20μL,Prostar 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实现了对低含量对苯二酚、对苯醌、邻苯二酚及苯酚4种物质的分离测定;同时,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上述4种物质在较高浓度下进行了GC分析,测定快速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色片状固体,呈甜苜蓿似香气和酚味,稀释至5mg/kg 以下有硬壳果香味。熔点56℃,沸点213 ℃。相对密度(d4661.036。Lml 溶于10 mL95%醇中,不溶于苯。 天然品存在于风信子精油等中。 该品为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生产药物甲氧胺盐酸盐、染料黑色盐 ANS 等。还用作定香剂,用 于日用化学品,配制食品、烟用香精;还可作为塑料、涂料的抗风蚀剂。 由对苯二酚经硫酸二甲酯或氯甲烷甲基化而得。
6.在化肥工业方面的应用 7.其他领域
四、上游原料
五、下游产品
一、产品基本信息、物理化学性质、安全信息
基本 信息
别名
英文 名称
相关 类别
1,4-二羟基苯;鸡纳酚;孔奴尼;氢醌;对羟基苯酚;1,4-苯二酚;对苯二酚;对苯二 分子式
酚,氢醌
Hydroquinone;1,4-Benzenediol (hydroquinone);1,4-Dihydroxy-benzeen;
3.苯酚和丙酮催化法 苯酚和丙酮用盐酸催化反应生成双酚 A,然后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为对异丙
基苯酚和苯酚,对异丙基苯酚氧化生成对苯二酚和丙酮。该法没有副产物,副产物 苯酚和丙酮返回制取双酚 A 。反应式如下:
4.对氨基苯酚重氮化水解法 此方法包含两个步骤:第一步,在低浓度硫酸和亚硝酸钠作用下,对氨基苯酚
首先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对重氮基苯酚硫酸盐。第二步,对重氮基苯酚硫酸盐在 硫酸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生成对苯二酚。反应式如下:
5.双酚 A 法 此法是由日本三井东亚化学公司与美国厄普约翰公司开发的新方法,以双酚 A
作为起始原料,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将其分解成苯酚和一异丙基苯酚;后者再经过氧 化氢氧化成对苯二酚。反应式如下:
CAS 号:
150-78-7
分子式: C8H10O2
分子量: 138.16
பைடு நூலகம்
EINECS 号: 205-771-9
食 品添 加剂 ;食 用香 料( 增香 剂) ; 天 然等 同香 料和 人造 香料 ;Aromatic Ethers;Benzene 相关类别:
derivates
结构式
化学性质
用途 生产方法
(或氢氧化钾)存在下,于60~70℃反应1h 制得。 氮氧化物在碱水溶液中,于室温下,与一定量的30%硼氢化钠反应,得6-氯-2(1H)-喹喔啉酮。
6-氯-2(1H)-喹喔啉酮在 DMF 溶液中与氯化亚砜作用,得2,6-二氯喹喔啉。 喹禾灵的制备 在氮气保护下、DMF 中,2,6-二氯喹喔啉与对苯二酚缩合(碱性条件)可得到 4-(6-氯-2-喹喔啉氧基)酚,且收率较高。 然后在乙腈溶液中,以碳酸钾为缚酸剂,4-(6-氯-2-喹喔啉氧基)酚与α-卤代丙酸乙酯缩合, 合成喹禾灵。 喹禾灵也可用2,6-二氯喹喔啉与α-对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在碳酸钾存在下,于乙腈溶液中回 流24h 直接作用制得。 其中α-对羟基苯氧基丙酸乙酯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得。
对苯二酚
目录
一、产品基本信息、物理化学性质、安全信息 1.基本信息 2.物理、化学性质 3.安全信息
二、对苯二酚合成方法 1.苯胺氧化法 2. 对二异丙苯氧化法 3. 苯酚和丙酮催化法 4. 对氨基苯酚重氮化水解法 5.双酚 A 法 6.硝基苯氢化法 7.电化学法
8.其它合成方法
三、应用 1. 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2.在阻聚剂方面的应用 3.在染料方面的应用 4.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5.在摄影行业中的应用
2.对二异丙苯氧化法 此 种 方 法 是 在 酸 性 催 化 剂 磷 硅 藻 土 或 ALCL3 作 用 下 , 由 苯 与 丙 烯 进 行
FRIEDEL-CRAFTS 烷基化反应合成二异丙苯,分离出对位异构体,使间位异构体转 化为对位异构体,把分离出的对二异丙苯过氧化生成二异丙基过氧化物,然后在酸 性催化剂下裂化为对苯二酚与丙酮,所得产品进行中和、萃取、分离、提纯、真空 干燥后得成品。反应式如下:
爆炸物危险特性
储运条件
可燃性危险特性 明火可燃、与氧化剂、氢氧化钠反应; 燃烧释放刺激烟雾
储运特性
禁配物
酰基氯、酸酐、碱、强氧化剂、强酸。
职业标准
TWA 2 毫克/立方米; STEL 4 毫克/立方米
灭火剂
172-175 °C(lit.) 285 °C(lit.)
闪点 密度
165 °C 1.32
3.81 (vs air) 1 mm Hg ( 132 °C) H2O: 50 mg/mL, clear 70 g/L (20 ºC)
9 Packing Group
III
信息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2662
WGK Germany
3
RTECS 号
MX3500000
F
二、对苯二酚合成方法
1.苯胺氧化法 目前我国大部分生产厂家仍然用苯胺氧化法,这是对苯二酚最早的生产方法,
至今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该法反应过程为:再在硫酸中 (<10e)将苯胺用 MnO2(软 锰矿)或重铬酸钠氧化成苯醌,然后在水中用 Fe 粉将其还原得对苯二酚,经过滤、 脱色、结晶、干燥得对苯二酚成品。反应式如下:
3.)2-氯嘧啶-4-甲腈(2-CHLOROPYRIMIDINE-4-CARBONITRILE)
CAS 号:
75833-38-4
分子式: C5H2ClN3
分子量: 139.54
2.在阻聚剂方面的应用
主要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醋酸乙烯、丙烯腈等聚合单体的贮存 和运输时的阻聚剂。
3.在染料方面的应用
对苯二酚是制造燃料的中间体,制造蒽醌染料、偶氮染料等。
4.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在医药上,用 1%~2%的对苯二酚溶液,外用处理结膜炎、淋病等。
5.在摄影行业中的应用 对苯二酚常和菲尼酮、米吐尔等高因子显影剂混合使用,用于摄影胶片的黑
4. 对氨基苯酚重氮化水解法 原料:对氨基苯酚、硫酸、亚硝酸钠等
5.双酚 A 法 原料:双酚 A、催化剂、过氧化氢等
6.硝基苯氢化法 原料:对消极氯化苯、HCL、钯-碳催化剂
7.电化学法 原料:苯或苯酚
8.其它合成方法(略)
五、下游产品
1.)对苯二甲醚 (1,4-Dimethoxybenzene)
7.其他领域
对苯二酚 还可用作清漆、涂料的稳定剂;食品抗氧剂;是有抗凝剂;合成氨 催化剂等。
四、上游原料
不同生产方法所需原料不同,具体如下: 1.苯胺氧化法 原料:苯胺、硫酸中、MnO2(软锰矿)或重铬酸钠、Fe 粉等 2.对二异丙苯氧化法 原料:苯、丙烯、磷硅藻土或 ALCL3、过氧化物等
3.苯酚和丙酮法 原料:苯酚、丙酮、盐酸、碱性催化剂等
2.)精喹禾灵(Quizalofop-p-ethyl)
CAS 号:
100646-51-3
分子式: C19H17ClN2O4
分子量: 372.8
EINECS 号:
相关类别: 除草剂;杀虫剂;化肥与农药;农药原药;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农药;INSECTICIDE
结构式
化学性质 用途
生产方法
纯品为白色粉末状结晶。m.p.90.5~91.6℃,蒸气压9.33×10-5Pa (20℃),b.p. 220℃/26.7Pa。 20℃时在丙酮、二甲苯、乙醇、正己烷中可溶解,在水中溶解度为 0.3mg/L。正常条件下贮存 稳定。工业品为浅褐色粉末状固体,m.p. 89~90℃。 苯氧脂肪酸类除草剂,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药剂在禾本科杂草与双子叶作物间有高 度选择性,茎叶可在几小时内完成对药剂的吸收,一年生杂草在24h 内可传遍全株。适用于棉 花、大豆、油菜、花生、亚麻、苹果、葡萄、甜菜及多种宽叶蔬菜作物地防除单子叶杂草。提 高剂量时,对狗牙根、白茅、芦苇等多年生杂草也有作用。如防除棉田禾本科杂草,在3~5叶 期施药,用10%乳油7.5~10.5mL/100m2,对水茎叶喷雾;防治大豆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于3~ 5叶期施药,用10%乳油9~15mL/100m2,对水6~7.5kg 均匀喷雾;防除油菜田看麦娘,在杂草 出齐,处于分叶或有一个分叶时用药,用10%乳油5.3~7.5mL/100m2;防除4~6叶期锪上生禾本 科杂草,用10%乳油20~30mL/100m2。在单、双叶子杂草混生田,可与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甜 菜宁、虎威、阔叶枯、杂草焚等)隔天搭配使用,或用10%乳油7.5mL/100m2,加45%阔叶枯乳油 或48%苯达松液剂20mL 混用。 ,6-二氯喹喔啉的制备 4-氯-2-硝基苯胺在苯或甲苯溶剂中、催化剂吡啶存在下与双乙烯酮反 应,生成相应的α-乙酰物。 上述产物经碱性水溶液处理,生成相应的喹喔啉酮氮氧化物。以甲苯-水为溶剂,在氢氧化钠
CAS NO.
体;Intermediates of Dyes and Pigments;Redox Catalysts
EINECS NO.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Oxidation);Environmentally-friendly
Oxidation;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Aromatics
6.硝基苯氢化法 将硝基苯在氢氯酸水溶液中,于 60-130OC 温度下进行催化氢化,中间体不经分
离并在 170-300OC 的条件下加热即得产品。以对硝基氯化苯为例,反应式如下:
7.电化学法 该法是把苯或苯酚在阳极氧化成对苯二醌,而所得的对苯二醌在阴极还原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