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12.4《波的衍射和干涉》.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选修3-4)课件:12.4波的衍射和干涉(33页)

人教版物理(选修3-4)课件:12.4波的衍射和干涉(33页)

A.该时刻质点O正处在平衡位置 B.P、N两质点始终处在平衡位置 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向O点处移动 D.从该时刻起,经过四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 置
【解析】
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的点为振动加
强点,波峰与波谷相遇的点为振动减弱的点,在波的传播方向 上,加强点的连线为加强区,减弱点的连线为减弱区,不管波 如何叠加,介质各质点均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本题考 查对干涉图样的认识,由图可知,图中O、M为振动加强的 点,此时刻O处于波谷,M处于波峰,因此A选项错误;N、P 为振动减弱的点,又因两列波振幅相同.因此N、P两点振幅
(2)振动减弱点 如图①所示,以波源S1、S2分别将波峰、波谷传到b点时 开始计时,波源S1、S2分别引起质点b振动的图象如图③甲、 乙所示,当两列波重叠时,质点b同时参与两个振动,合振动 图象如图③丙所示.
①从波源S1、S2发出的两列波传到振动减弱的b点是反相 (即振动步调相反)的,引起b点的振动方向相反,振幅为A=|A1 -A2|. λ ②两波源S1、S2到振动减弱的b点的距离之差Δx=(2k+1) 2 (k=0,1,2,„). ③振动减弱的b点并非一定不振动,只是振幅最小,等于 两列波的振幅之差. ④振动减弱的点都在图①中虚线上.
第四节
波的衍射和干涉
课标解读
明确要求 把握方向 学业有成
1.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 件. 2.理解波的叠加原理. 3.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及其产生条件. 4.会用波的衍射、干涉现象解释相关问题.
教材知识梳理
感受自主学习 收获成果
一、波的衍射 1.定义: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2.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 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 显的衍射现象. 3.波的衍射的普遍性: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 特有的现象.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1波的衍射和干涉(20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1波的衍射和干涉(20张)-PPT优秀课件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课件 (共20张PPT)
D.若S2不动,S1沿S1b连线向b运动,则b处质点仍然始终处于平衡位置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课件 (共20张PPT)
四、振动加强点与振动减弱点的判断方法
五、波的特有现象
声波、水波、光波都能 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课件 (共20张PPT)
作业
1.先复习今天所讲基础内容; 2.电子版作业的答案写在作业纸上并且拍照 上传照片到微信群; 3.预习第五节课本并做课后习题。
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的理解:不能认为振动加强点的位移始终最大,振动 减弱点的位移始终最小,而应该是振幅增大的点为振动加强点,其实这些点也在 振动着,位移可为零;振幅减小的点为振动减弱点。判断方法有以下两种: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课件 (共20张PPT)
三、波的干涉
例3.如图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产生的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相遇。图
AD 中实线表示某时刻的波峰,虚线表示的是波谷,下列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振动加强,b、d两点的振动减弱 B.a点位移始终处于最大位置 C.经适当的时间后,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互换 D.经半个周期后,原来位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
A.两列波同时到达两波源的中点P B.两列波相遇后,P点波峰值可达A1+A2 C 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波峰可达A1+A2的点只有一点,

2019版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4. 波的衍射和干涉 .pptx

2019版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4. 波的衍射和干涉 .pptx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2.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当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 寸跟波长相差不大,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 象。
(1)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 是衍射现象是否明显的条件。一般情况下,波长较长的波容易产生 显著的衍射现象。
(2)波传到孔或障碍物时,孔或障碍物仿佛一个新的波源,由它发 出的与原来同频率的波(称为子波)在孔或障碍物后传播,于是,就出 现了偏离直线传播的衍射现象。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一、波的衍射现象 1.定义: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作波的衍射。 (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2)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只是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3)波的直线传播只是在衍射不明显时的近似。 (4)波长较长的波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9-
4.波的衍射和干涉
目标导航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梳理(3)干涉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幅加大,某 些区域的振幅减小的现象。
(4)干涉图样:波的干涉中所形成的图样。 (5)干涉条件: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两个波源的相位差保持不 变。 (6)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和干涉都是波特有的现象。
-8-
4.波的衍射和干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典例透析
123
2.波的叠加 (1)波的独立传播:事实表明,几列波相遇后彼此穿过,仍然能够保 持各自的运动特征,继续传播。 (2)波的叠加: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 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位移的 矢量和。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共15张PPT)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共15张PPT)

振子振动频率是5Hz,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
度为0.05m/s,为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小孔直径d应为( D )
A.10cm
B.5cm
C.d>1cm
D.d<1cm
明确产生明显衍射现 象的 条件是作出正确判断 掌握的关键。
例3.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现有几种 声波:(1)周期为0.05s;(2)频率为 104Hz;(3)波长为10m。它们传播时若遇到 宽度约为13m的障碍物,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 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 B.对同一列波,障碍物或孔越小衍射越明显 C.听到回声是声波的衍射现象 D.听到回声是共鸣现象
明确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产生明显 衍射现象的 条件是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 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
回声是声波的反射现象。
例2.在水波槽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
A.此时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情况
B.如果将孔AB扩大,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C.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的频率变大,能更明
显地观察到衍射情况
明确产生明显衍射现

象的 条件是作出正确判断
掌握的关键。
C AB D




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让我们开始学习 波的衍射1.定义:波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波的衍射——波传到“影子”区域里的现象。 波“转弯”即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衍射是波的特性 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思考:如何证明某种物质是一种波呢?
⑶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 明显的衍射现象。
(4)波传到小孔(或障碍物)时,小孔 或障碍物仿佛是一个新的波源,由它发 出与原来同频率的波在孔或障碍物后传 播,于是就出现了偏离直线传播方向的 衍射现象。

物理选修3-4人教版 12.4波的衍射和干涉 (共27张PPT)

物理选修3-4人教版 12.4波的衍射和干涉 (共27张PPT)

再好的种子,不播种下去,也结不出丰硕的果实。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 不息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心换取动力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是要有信心。努力向上的开拓,才使弯曲的竹鞭化作了笔直的毛竹。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习惯决定成绩, 惯是成功的保证。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 刻苦劳动的结果。勤奋加智慧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是一份灵感加九十九汗水。只要不放弃努力和追求,小草也有点缀春天的价值。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赶脚的 是自满。如果可恨的挫折使你尝到苦果,朋友,奋起必将让你尝到人生的欢乐。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一帆风顺,并不等于行驶的是一条平坦 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 志读尽人间书。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人前程。攻城不怕坚,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聪明出于勤奋,天才 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不要嘲笑铁树。为了开一次花,它付出了比别的树种 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无知。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过于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做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 不能卑鄙;头脑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生活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交友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用知识的浪花去推动思考的风帆,用智慧的火星去点燃思 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用科学的力量去强劲腾飞的翅膀!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却并非每个人都能读懂生命;每一个人都拥有头脑,却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善用头脑。只 人,才算得上真正拥有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你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你可以不博学,但不能无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 不能厌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进取,但不能倒退。健康的才是美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常新的才是迷人的,平 才是长久的,真实的才是永恒的。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练的技巧更实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 胆识比有一门知识更强劲。有了成绩要马上忘掉,这样才不会自寻烦恼;有了错误要时刻记住,这样才不会重蹈覆辙;有了机遇要马上抓住,这样才不会失去机会; 样才能迎刃而解。你可以用投机的方式赚到财富,却无法从财富中获得满足;你可以用欺骗的方法获得女友,却无法从女友心中获得爱情;你可以用作弊的手段获取 得知识;你可以用金钱买到荣誉,却无法从百姓口中获得名声。人可以不美丽,但要健康;人可以不伟大,但要快乐;人可以不完美,但要追求。有的人不管年纪多 不管是荣是辱,却波澜不惊;有的人不管是富是贫,却朴实为人;有的人不管受讥遭讽,却依然阔步前行;有的人不管自己位有多卑,却永远惦念着祖国母亲!感动 个眼神可能让你忆念一世;一次资助可能让你感动一生;一句祝福可能让你温馨一世;一点宽容可能让你感激终生。、最美的不一定是最可爱的,最可爱的才是最美 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最高大的不一定是最受尊敬的,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的;最优美的不一定是最动听的,最动听的才是最优美的。如果你盼望明天,那 希望辉煌,那么你须脚不停步。宠爱的出发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嫉妒的出发点是进,落脚点却是退;梦幻的出发点是绚(烂),落脚点却是空;贪婪的出发点是 造世界,得先改造自己;要成就事业,得先劳苦自身;要胜利登顶,得先奋力攀登生活加减法:知识要递增,烦恼要递减;友情要递增,怨恨要递减;善心要递增, 失信要递减;肚量要递增,妒量要递减。脚步要递增,烟酒要递减。如果你想快点成名,那么就得慢点睡觉;如果你想快点长智,那么就得慢点骄傲。如果你想慢点 习;如果你想慢点淘汰,那么就得快点迈步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 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弯曲的身躯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体 才能迈开;只有使自己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短视的眼光才能放远;只有使自己愚昧的头脑聪明起来,愚昧的幻想才能抛弃!我们缺少的不是机遇,而是对机�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
留意: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而要发生明 显的衍射现象须满足上述条件,当不满足 上述条件时,衍射现象仍存在,只不过是 衍射现象不明显,不易被我们观看到
二、波的叠加
1、波在叠加时的特点
1
2
1
2
实际波型
1 2
2
1
2
1
〔1〕相遇时,位移是两列波分别产生 的位移的矢量和。
〔2〕相遇后,各列波独立传播
2、波叠加原理:
波的独立性原理
三 、波的干预
1、波的干预 波的干预
频率一样的两列波段叠加,使某些区 域的振动加强,有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 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 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预,形成的图样叫做 波的干预图样。
2、产生波的干预的条件
两列波相遇叠加不愿定能得到稳定 的干预图样.而要产生稳定的干预现象 形成稳定的干预图样,则需要满足确定 的条件.
——减弱 ——加强
〔n=0、1、2、3…… 〕
4、对波的干预 的解释
假假设设在在某某一一时时刻刻,,在在水水面面上上的的某某一一点点是是两两列列波波的的波 峰波和峰波和谷波相峰遇相,遇经,过经半过个半周个期周,期就,变就成变波成谷波和谷波峰 相和遇波,谷在这相一遇点.,波两峰列和波引峰起、的波振谷动和始波终谷是相减遇弱的, 质时点,振质动点的的振位幅移等最于大两,列等波于的两振列幅波之的差振,幅假之设和两;列 波因的此振在幅这一一样点,,质始点终振是动两的列振波幅干就预等的于加零强,点水,面保 持质安点静的.振动最猛烈.
把相应的振动最猛烈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加强区; 相应的振动最不猛烈或静止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减 弱区.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是相互隔开的.
留意: 〔1〕振动加强的区 域振动始终加强,振 动减弱的区域振动始 终减弱. 〔2〕振动加强〔减 弱〕的区域是指质点 的振幅大〔小〕,而 不是指振动的位移大 〔小〕,由于位移是 在时刻变化的.

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4-推荐ppt版本

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12.4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4-推荐ppt版本
衍射 衍射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二、波的干涉 1.波的叠加原理: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特 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_____ 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同波时单 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_______。
矢量和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波的干涉: (1)定义:_________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幅 加大、某些频区率域相的同振幅减小的现象。 (2)稳定干涉条件。 ①两列波的_____必须相同。 ②两个波源的_______必须保持不变。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补偿训练】 1.(多选)关于波的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即为波的衍射现象 B.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只 不过明显与否而已 C.“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为声波的衍射现象 D.要发生衍射,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否则,波就不会发 生衍射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A.a、c两点的振动加强,b、d两点的振动减弱 B.e、f两点的振动介于加强点和减弱点之间 C.经适当的时间后,加强点和减弱点的位置互换 D.经半个周期后,原来位于波峰的点将位于波谷,原来 位于波谷的点将位于波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解析】选A、D。由图可知:a是波谷和波谷相遇的 点,c是波峰和波峰相遇的点,都是振动加强的点;而b、 d两点都是波峰和波谷相遇的点,是振动减弱的点,A正 确。e位于加强点的连线上,仍为加强点;f位于减弱点 的连线上,仍为减弱点,B错误。相干波源叠加产生的干 涉是稳定的,不会随时间变化,C错误。因形成干涉图样 的介质质点也是不停地做周期性振动,经半个周期步调 相反,D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D。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32张)(32张)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4)第十二章机械波第4节波的衍射和干涉+课件+(32张)(32张)

B
S1
S2
观察不到衍射现象.
6.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BD )
A.衍射是一切机械波特有的现象
B.对同一列波,缝或孔(障碍物)越小,衍 射现象越明显
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 发生衍射现象
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是由于声波波长较 大
7.在水波槽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 子的频率是5HZ,水波在槽中的传播速度 为0.05m/s,为观察到显著的衍射现象,小
两列波相遇时,会不会像两个小球相碰时那样,改变 各自的运动特征呢?
二、波的叠加
1.波的独立性原理 两列波相遇后,仍保 持各自的运动状态, 继续传播,它们都彼 此没有受到影响.
2.波的叠加原理
在几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 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 振动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 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例1 下列关于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正 确的是() A、 相遇后,振幅小的一列波振幅将小减
小,振幅大的一列波振幅将增大 B、 相遇以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
前完全相同 C、 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
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D、 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间听得
清楚,这说明波在相遇时互不干扰
实验一:波长一定的水波通过宽度不同的狭缝
现象:水波绕过小孔或障碍物继续 传播.
•1、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一个人的知识如果只限于学校学习到的那一些,这个人的知识必然是十分贫乏的2021/10/162021/10/162021/10/1610/16/2021 4:14:29 PM •3、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志。 •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6、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2021年10月2021/10/162021/10/162021/10/1610/16/2021 •7、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2021/10/162021/10/16October 16,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162021/10/162021/10/162021/10/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振源1
振动减弱
两波源: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
加 强
减 弱
波的干涉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的两列波叠加,使某 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振动 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形成 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
产生波的干涉的条件:
(1)两波源的频率相同 (2)振动方向相同 (3)相位差恒定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1.通过观察水波的衍射现象,认识衍射现象的特征。 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知道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
2.了解波的叠加原理。 3.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和波的干涉图样。
知道波发生明显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 知道干涉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首先观察水槽中水波的传播:圆形的水波向外扩散,越来 越大。然后,在水槽中放入一个不大的障碍屏,观察水波绕 过障碍屏传播的情况。 再引导学生观察:在水槽中放入一个有孔的障碍屏,水波通过 孔后也会发生衍射现象。看教材中的插图,解释“绕过障碍物” 的含义。
s n ——加强
s (2n 1) ——减弱
2
例.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波均沿x轴传播,传播速度的大小相 等,其中一列沿x方向传播(图中实线所示),一列沿负x方向
传播(图中虚线所示),这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均沿 y轴,则图中x=1、2、3、4、5、6、7、8各点中振幅最大的 是x= 2、6 的点,振幅最小的是x= 4、8 的点。
A.波遇到障碍物时,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当障碍物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很明显 C.当孔的大小比波长小时,衍射现象很明显 D.只有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差不多时,
才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波的叠加
雨滴下落不同步,相差也不恒定
1.波的叠加原理
①波传播的独立性
几列波相遇之后, 仍然保持它们各自原有的特征(频率、波长、 振幅、振动方向等)不变,并按照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好象没有遇到 过其它波一样。
衍射现象明显
衍射现象不明显
λ? d
水波槽实验

研究 λ
明显衍射
d
起波器
电动机的振动
发波水槽
毛玻璃屏幕 反射镜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波长λ一定的水波通过宽度d不同的狭缝后的衍射图样明显
明显
d
λ
d≈λ
λ
d
d<λ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在狭缝宽度d一定,不同波长的水波的衍射。
λ1= 0.3d
干涉图样
干涉图样的特点:
①振动加强点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点始终减弱。 ②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是间隔出现。 ③振动加强点是指振幅较大的点,不是位移始终最大。 ④干涉图样中,不只有振动加强的质点和振动减弱的质点。
5λ 5λ 3.5λ

加强点和减弱点的分布规律
若两波源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到两波源的路程差(波程差)△s满足:
难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是波的干涉图样,通过观察水槽 中水波的干涉,归纳总结出波发生明显的干涉的条件及原因。
——水波
水波遇到障碍物像球一样被弹回了吗?
一、波的衍射
1.概念: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障碍
阴影区 阴影区

波源
两幅水波通过孔缝衍射照片对比
λ
?
d
波绕过障碍物区域多
λ
?
d
波绕过障碍物区域少
光波波长:0.4um-----0.7um
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会产生衍射现象。 2.衍射现象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 3.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
仅是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4.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例:以下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λ2= 0.5d
λ3= 0.7d 明显
实验表明: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 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1)比波长大能发生明显衍射吗? (2)能说成是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吗?
水波通过桥洞时发生衍射
无线电波绕过高大建筑物
日晕——光的衍射
光波和声波谁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 声波波长:1.7cm---17m
光波

声波的叠加
②研究两列波相遇时位移的特点
在两列波重叠的区域内,介质中的质点同时参与两种振动, 其振动的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本质:位移的合成
③叠加原理


振动加强
振幅增大
峰 谷
振动减弱
振幅减小
实验: 两波源: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
侧视图
平面图
振动加强
振源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