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56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56张PPT)

春秋时期形势图
秦晋围郑形势图
晋 秦
函陵

氾南
课文串讲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 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 曰:“国危矣,若使 烛之武见秦君,师必 退。”公从之。辞
以:因为 于:对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军:驻军。 名→动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若:如果 使:派 师:军队 辞:推辞
5、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 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 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 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 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本课验收
6、本文选自《 左传 》。它是我 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编年 体史
翻译
曰:“臣之壮也,犹 不如人;今老矣,无 能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 急而求子,是寡人之 过也。然郑亡,子亦 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 伯,曰:“秦、晋围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犹:尚且 为:做(什么)
用:重用
而:才 是:这
过:过错 然:可是
(烛之武)许之 夜:在夜里。 名→状 (烛之武)夜缒而出 (烛之武)曰
翻译
郑,郑既知亡矣。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 以烦执事。越国以鄙 远,君知其难也。焉 用亡郑以陪邻?邻之 厚,君之薄也。若舍 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
既:已经 亡:使…灭亡。使动用法 敢以(这事)烦…… 越:跨过。 以:而。
鄙:把…当作边邑。名意动 其:这件事 焉:为什么 用:因为…… 以:而 陪:增加 厚:雄厚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文言虚词
①今急而求子
①(表承接,才)
②夜缒而出
②(表修饰,不译)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③(表承接,不译)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表转折,但是)
词类活用 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扎) 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 与郑人盟 (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唯君图之 (考虑) 既东封郑 (使动,使…成为疆界) 阙秦以利晋(使动,使…受损、使…得利)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春秋》、《左传》、《资治 通鉴》等。
国别体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 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 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 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 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 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超出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疆,您知道是很难 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 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 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 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
么害处。
君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
若不阙( quē)秦
微夫( fú )人之力不及此
夜缒( zhuì)而出 佚之狐( yì)
使杞( qǐ )子、逢(páng)孙戍之
翻译分析全文
背景介绍
所以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 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 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 兵帮助楚国,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 形势不妙,立刻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 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 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郑人恐惧,献上叔瞻 的头颅仍解决不了问题,万不得已,走出一步险棋, 派烛之武实施离间计。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2.4《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84张PPT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2.4《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84张PPT

1、郑既知亡 2、亡郑陪邻
(表面) 3、舍郑利秦
对秦 对秦
对秦
4-5、亡郑阙秦 对秦 (深层)
退出(示弱) 层
有害(离间) 层 深 入
有利(利诱) 步 步
有大害(瓦解) 紧 逼
——分析利弊,利用矛盾,转移矛盾。
春秋无义战! 利益至上。
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郑 亡 (言于秦) 亡 郑 (害于秦) 舍 郑 (利于秦) 晓 以 处处言秦,处处为郑 赐 晋 (负于秦)利 害
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 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师:军队。
之:代词,他。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
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 伯同意了。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 无能为也已:不能干
犹:
子的独立性,不译。
什么了。为:做(什 么)已,同“矣”
• 3、积累(圈点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古语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 自悟。”——姚鼐《尺牍》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散文, 那么什么是散文(体裁)呢?
•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
裁,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 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 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 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 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 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左传》
文言文要掌握哪几类知识?
• 1、实词的意义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词 4、偏义复词 5、一词多义 6、词类活用 7、特殊句式 (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

第2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人教版

第2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人教版

第4课
三、疑点探究
6.人们在评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
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


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


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答:
导读·边学边思
第4课
答案 观点一:爱国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
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

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名词意动,把……当做边邑
导记·晨读晨练
第4课
②动词的活用
a.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b.动词的使动
栏 目
若不阙.秦: 阙,使动用法,使……削减
开 关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退却(撤兵)
关 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
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
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导读·边学边思
第4课
3.文章写烛之武在受命时,先“辞”后“许”,有什么 作用? 答:

答案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


(1)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
本 课
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
栏 目
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
开 关
的重要原因。
导读·边学边思
第4课
写出疑惑
将你阅读时的疑惑以及准备与同学、老师讨论的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31张

《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31张

基础知识归纳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
整体感知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
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2.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
师:军队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文本精读
第一段:秦晋围郑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
晋侯、秦伯围郑, 以:因为 于:对
以其无礼于晋,且 贰:从属二主。数→动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式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1.这一段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什 么字展开?
“利”。 好像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 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 必以利而离”。 2.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第四段:晋师撤离
子犯请击之,公
之:代指秦军 微:没有 夫人:那人
曰:“不可。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因人之
及:达到 因:依靠
而:却
蔽:损害
所与:所亲附的人。
力而敝之,不仁;失 其所与,不知;以乱
知:通“智” 乱:(军队)散乱 易:交换
易整,不武。吾其还 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ppt课件51张

《烛之武退秦师 》ppt课件51张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 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 十倍的 索取赔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熊猫办公 所有, 您下载 的是PP T模板 素材的 使用权 。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 利。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熊猫办公 所有, 您下载 的是PP T模板 素材的 使用权 。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测
朗读正音
秦军氾( fán )南
无能为( wéi )也矣 共( gōng )其乏困
夫( fú)晋,何厌之有 失其所与,不知( zhì) 秦伯说( yuè),与郑人盟
若不阙( quē)秦 版权声明 感谢您下载平台上提供的PPT作品, 为了您 和熊猫 办公以 及原创 作者的 利益, 请勿复 制、传 播、销 售,否 则将承 担法律 责任! 熊猫办 公将对 作 品进行维权,按照传播下载次数进行 十倍的 索取赔 偿! 1.在熊猫办公出售的PPT 模板是免版 税类(R F:Ro yalty-Fr e e ) 正版受 《中国 人民共 和国著 作法》 和《世 界版权 公约》 的保护 ,作品 的所有权、版权和著作权归熊猫办公 所有, 您下载 的是PP T模板 素材的 使用权 。 2.不得将熊猫办公的PPT模板、PPT 素材, 本身用 于再出 售,或 者出租 、出借 、转让 、分销 、发布 或者作 为礼物 供他人 使用, 不得转 授权、 出卖、转让本协议或者本协议中的权 利。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烛之武退秦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烛之武退秦师

作业:二、同步导学26---28页
谢谢观赏
名词→状语
夜缒而出: 在晚上,当晚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边;在西边
词类活用
名词→动词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驻军,驻扎 越国以鄙远: 意动,以……为边邑 与郑人盟: 订了盟约;建立同盟 唯君图之: 计划,考虑
词类活用
动词→名词 君亦无所害: 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好处
《左传》介绍:
●《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 《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 三传”。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 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 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 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一、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利用秦晋的矛盾来离间 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寻思,又把话题引向未
来 的矛预盾言将此进后一的步动恶向化,。灭由郑于之函当后陵时必郑晋将文侵氾公犯南已秦是国中,原秦霸晋
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心存戒心,最终,促使他退兵 助郑。
二、处处为秦着想。第一,烛之武开门见山,承 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国的大夫却 没有半句为郑国祈求的话,相反,却谈了亡郑实 际上是增加了别国的土地,而邻国实力增强就意 味着秦国削弱。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
对秦
亡郑
对秦
舍郑 亡郑 对秦
无利,有小害




无害,有小利
, 层



将有大害
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一、善于利用矛盾。 机
二、善于分析利弊。
智 善

三、善于揣摩心理。

4.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人教版

4.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人教版

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第三段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深 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 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晋师撤退 不可共事
三点理由
分析人物形象
烛之武 深明大义 “志士” 知难而上 “勇士” 机智善辩 “辩士”
佚之狐 慧眼识才 “伯乐”
晋文公 头脑苏醒 理智判断
“霸主”
合作探究
• 1. 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 2.以今天的观念来看烛之武退秦师
这件事,可以获得哪些宝贵的启示?
合作探究
1.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 边邑)
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状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状语后置)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合作探究
2.以今天的观念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 可以获得哪些宝贵的启示?
• 从佚之狐推举烛之武看伯乐精神。 • 从烛之武临危受命来看爱国主义。 • 从烛之武说服秦王看外交家风采。
《左传》中的名句
词类活用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公侯伯子男;
• 无礼于晋:
• 姬重耳当年流亡期间就路过郑国,郑国 国君认为重耳没有什么出息,因而没有理 睬重耳。
•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 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 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晋惠公(夷吾) 兄弟。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 年;后在秦国援助之下,于62岁时回国继 位。在位9年去世。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
意动用法
1、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边邑) 2、即东封郑 (封,名词意动,以……为疆界)
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状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在东边) 2.夜缒而出 (在晚上,当晚)
词类活用现象
动词→名词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好处)
词类活用现象
形容词→名词
(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雄厚,变得弱小) 5、越国以鄙远 (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词类活用现象 用作动词
使动用法
1、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3、若不阙秦
(阙,使动用法,使……削弱。)
4、阙秦以利晋
(利,使动用法,使……获利。)
5、既东封郑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要挟、威胁)
烛之武说服秦君的四点理由:
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 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亡郑有害无益)
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君亦无所害。
(舍郑有益无害)
三、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晋国不可轻信)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以其于晋无礼——介词 结构“于晋”做后置状语)
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介词结构 “于楚”后置做动词“贰”状语)
佚之狐言于郑伯(佚之狐于郑伯言)
亡郑而有益于君(亡郑而于君有益──介 词结构“于君”做后置状语)
虚词
1、而
①今急而求子 (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2)夫晋,何厌 之有
(3)秦伯说,与 郑人盟
(4)失其所与, 不知
共,通 “供”, 供给、供应。
厌,通 “餍”, 满足。
说,通“悦”, 高兴。
知,通 “智”, 明智,聪明。
词类活用现象
用作动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2.且贰于楚 ( 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3.秦伯说,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 4.邻之厚,君之薄也
• 且贰于楚也:
•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 632),晋、楚两国在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 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 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 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 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攻打
晋国,但楚国兵败。随后,郑国害怕被打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虚词
2、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把,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来,表顺承, 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虚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击报复,又与晋国联盟。
秦晋出兵攻打郑国的原因?

1.以其无礼于晋 (晋文公逃亡时郑 国没有以应有的礼

遇接待他)
秦晋出兵攻打郑国的原因?

1.以其无礼于晋 (晋文公逃亡时郑 国没有以应有的礼

遇接待他)
2.郑贰于楚 (郑从属于晋的同
时又从属于楚)
秦晋出兵攻打郑国的原因?

1.以其无礼于晋 (晋文公逃亡时郑 国没有以应有的礼
先秦散文: 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
等) 诸子散文(《论语》、《孟子》、
《墨子》等)
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春秋》、《左传》、《资治 通鉴》等。
国别体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
如《史记》、《汉书》等。

遇接待他)
2.郑贰于楚 (郑从属于晋的同
时又从属于楚)
秦 1.秦晋的友好关系 (秦晋之好) 国 2.扩张争霸的野心

公元前630年




郑 新郑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臣壮 我年轻(主谓结构,完整句子) • 臣之壮 我年轻的时候(句子成分)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也。(道歉)
1.臣之壮也(壮年)
2.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 的地方)
3.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特殊句式
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 词)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何厌之有
(有何厌——“之”是宾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的标志之一,加重语气, 不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左传》简介
《左传》(体裁、内容与成就) 1、善于描写战争,尤其是战争
之前的准备。 2、善于记述外交辞令,即外交
人物的口才。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 称,又名《左氏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 (榖)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 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为“春秋三传”。
四、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
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
图之。
(秦晋未来不可期)
课外思考
佚之狐知道烛之武 很有才能,为什么以前 不推荐给郑君,而在国 难当头才想起烛之武 呢?
古今异义(古/今)
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有二心/数词二的大写) 今有急而求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儿子) 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行李之往来(出使的人/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 物品) 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离开/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的动作) 乏困(缺少的东西/ 今义:疲劳)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哪里)
虚词
4、之 ①子犯请击之
他们(指秦军,代词 是寡人之过也 的,助词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助词, 不译
1.秋季。在北半球,台风多出现在夏 、秋季 节;此 时亚洲 高压已 经出现 ,故此 时应为 秋季。 2.天气晴朗。此时我国京津地区位于 冷锋锋 前,受 单一暖 气团控 制且等 压线稀 疏。3.秋 冬季节 ,亚欧 大陆北 部降温 快,降 温幅度 大,气 温下降 引起气 流收缩 下沉, 形成冷 高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