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女性专刊
科研创新报国 巾帼不让须眉——记著名微电子专家、中国科学院微

业强国梦” , 我国广大集成 电路科研工作者_直在奋发 种 考验。 但年轻人的干劲是 不会 因为条件的艰苦而泄
图强 、 不懈努力, 著名微 电子专家 徐秋霞 女士就 是其 气的, 她在那里一干就是1 0 年, 期 间与爱人两地分居8
长, 后被分配到东北长春半导体
时 隔几十年 , 徐 教 授 对 当年 去长 春 半导 体厂 报
的集成 电路大部分 依靠进 口, 没有形成 自 主 的核心 技 到 时的情景 还记忆 犹新 。 盼望尽快投 入工作 的她 , 还
术。 2 0 1 3 年, 我国集成电路进 口额高达2 3 1 3  ̄ L 美元 , 同 没到规 定的报 到时间 , 就提前 踏上了北上的 列车。 她
进工作者。 1 9 7 7 年末 , 因为工作需要徐秋 霞和爱人一起调到 北京 , 爱人 进入了中科院应 用数学所 工作 , 家安 顿在
人 民大学 附近 , 因为住 家离物理 所不远 , 同时 考虑到 她曾读过 物理专业 , 领导 就将她分配 到了中科 院物理 所工作。 但她不想放弃 自己热爱的半导体事业, 执意要 在西德的1 年半时 间里 , 她 不仅开 求去离家很远的 中科院半导体所工作 ( 当时半导体所 体技 术研 究所工作。 也 感到 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缺少什么, 增长 旧址还在美术馆 附近, 坐公交车顺利 的话也要1 个半小 阔了视野,
1 9 8 4 年在 西德 弗朗霍夫固体技术研 究所工作期 间
开始带 领 团队开展 工作 , 承担 了 “ 1 - 1 . 5 女儿放在幼儿园的厨房里 ) , 再倒两次车 , 赶 到半 导体 项 目负责 虽然辛苦, 微米新工艺和新 器件结构 探索性研 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申报

H. M. Wang, X. M.
S. J. Tang
是
Liu, X. H. Zhou, F. Q. Huang, X. S. Chen, T. Yu, F. Ding, X. M. Xie*
Xie
and M. H. Jiang
6
, , Synthesis of large single-crystal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grains on 2015 6 Cu-Ni alloy/ Nature Communications/ G. Y. Lu, T. R. Wu, Q. H. Yuan,
石墨烯等温析出的新生长机理,通过局部碳源控制,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 1.5 英寸石墨烯 单晶晶圆。通过单核控制制备石墨烯单晶晶圆被认为是三维硅单晶技术在二维材料中的再 现,对于推动石墨烯在微电子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材料》 上。中国科学院成会明院士评价该项工作为“2016 年中国高质量石墨烯制备方面两项最重 要成果之一”。 2. 率先开展六方氮化硼(h-BN)表面石墨烯直接生长研究,并在石墨烯气相催化生长与 h-BN 制备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国际上首次实现 h-BN 表面高质量石墨烯晶畴 CVD 生长,并揭示 石墨烯形核、取向、气相催化相关机理;获得极高电学质量的 CVD 石墨烯,室温霍尔迁移 率超过 20000 cm2/Vs。同时,在国际上首次通过在铜衬底中固溶镍,成功制备出高质量单 层h-BN单晶畴。相关成果两次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获得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A. K. Geim 教授、碳纳米管的发现者 S. Iijima 教授等知名学者以及多篇综述性论文的点名图文引用和高 度评价。 3. 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半导体锗衬底上的石墨烯 CVD 生长,并发现台阶辅助成核限制的石墨烯 取向生长机理。利用锗衬底的催化能力和特殊的石墨烯取向锁定作用,本项目率先实现并 报道锗晶圆上高质量石墨烯晶圆制备,引起韩国三星等知名研究机构跟踪研究,被 Chem. Soc. Rev.等知名综述期刊多次点名引用。 二、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成果发表的 8 篇代表性论文(包括《自然·材料》1 篇,《自然·通讯》2 篇),共被他 引 720 次,其中 SCI 他引 677 次。获得包括《科学》等著名刊物的多次引用,《自然·材料》新 闻和观点栏目予以专文报道。获邀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20 余次,获授权专利 17 项(国内授权 10 项,国外授权 7 项)。项目组成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 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A 类)”和上海 市“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资助。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是我国著名的技术学科综合性研究所之一。
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曾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
1958年、1959年本所前后分出组建了长沙矿冶研究院、昆明贵金属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又前后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2021年8月,按照研究所最近几年来科研领域的变迁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将所名更改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
招聘职位信息数字电路设计工程师(上海、南京)---4人(职位编号:SIM01)职位描述1.在FPGA或DSP平台上进行无线数字基带和保护操作模块的设计工作。
2.主导或协助完成高速多层PCB板的设计调试。
职位要求1、通信、电子及其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2、精通C/C++语言编程3、有高速度的多层PCB板的设计和调试的经验优先;4、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无线通信通信软件工程师(上海、南京、北京)---18人(职位编号:SIM02)职位描述1.完成嵌入式通信协议软件的开发、调试、测试、优化和成立文档。
职位要求1、计算机、电子及其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2、精通C,C++;3、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DSP工程师(南京)---1人(职位编号:SIM03)职位描述1. DSP模块开发与调试2. 相关定点平台开发3. 参加系统测试与后期保护职位要求1. 通信、电子、计算机专业,硕士以上学历2. 精通C/C++语言编程3. 熟悉TI C64x/C55x系列DSP的开发与优化技术4. 具有必然的数字信号处置基础5.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MAC协议工程师(南京)---2人(职位编号:SIM04)职位描述1、参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与实现;2、主要负责业务流配置、MAC相关协议、数据面管理设计与实现。
探秘神奇世界“芯”藏电子蓝图——记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教授田彤

创新人物Innovation Character2018年,集成电路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位列实体经济发展第一位。
作为影响社会、经济和国防安全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是信息时代的基石,是一个国家的“工业粮草”。
当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国家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2018年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这一消息令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田彤教授备受鼓舞,多年来,他一直为推动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研发四处奔走。
“象牙塔”中的教授、商场上的总裁、重点实验室的领军人物……田彤的角色很多,但主题都与集成电路有关。
他是模拟/射频集成电路及系统设计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开辟了集成电路的新领域,并带领企业以高科技产品服务走向世界。
立足前沿,描绘微电子蓝图少年时期,田彤就对微电子领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喜欢动手摆弄各种东西。
20世纪80年代,硅谷成为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关于硅谷的故事令他心驰神往。
1986年,田彤考入华中理工大学,顺理成章地选择了固体电子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沿着自己的兴趣之路继续学习。
接着,他又先后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接连完成了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习,建立了完备的工艺、电路和微电子学科知识体系,同时,将研究目光渐渐聚焦于射频集成电路及系统设计研发这一研究方向。
田彤始终保持着对学科专业的关注,他把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起来,并且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路走来,罗晋生教授、林金庭教授、陈堂胜教授给予他很多帮助,老一辈科学家的谆谆教诲指引着他在科研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14位女科学家获首届中科院三八红旗手称号

中国军转民 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迹报告会暨表彰大会,表彰该院三八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香平、中科
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
院自动化研究所胡振华、中科院武汉
经评选,共有 14 位女科学家获得 植物园钟彩虹、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
首届中科院三八红旗手称号,6 个集体 董瑞芳、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获得中科院三八红旗集体称号。中科 蔡新霞、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为获奖 潘秀莲。
代表颁奖,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
6 个中科院三八红旗集体包括:
长李和风出席活动并讲话。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国家生物
此次获表彰的中科院三八红旗手 信息中心 ) 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
( 按姓氏笔画排序 ) 分别是:中科院 验室、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科学
“中国军工”展团精彩亮相沙特世界防务展
本次沙特世界防务展中国参展公 司包括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中航 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工 业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工业有限 公司、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中 国 电 子 产 业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保 利 科技有限公司等,展出了翼龙 2、彩 虹 5、WJ-700 等多型无人机,运 9E 运输机、LY-80 防空系统、155 毫米 自行炮、SR5 多管火箭系统、JY-27A 对空警戒雷达、电子战防御系统、多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史小丽、中科 卫星运控部骨干团队、中科院上海技
院微生物研究所仲乃琴、中科院长春 术物理研究所工程三室高轨红外探测
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刘晶红、 集体、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总第二十八期

总第二十八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女性专刊 2008年1月28日女性风采我所召开科教系统妇女品牌工作考核会12月5日,由科教工会主席夏玲英带队、科教妇委主任侯国芳、朱小娟等组成的妇女工作考核组一行10人莅临我所检查考核我所“爱微之窗”的品牌。
所长封松林、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曦、妇委主任孙晓玮、副主任王雅瑾、行政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工青妇负责人、所妇委委员及热心支持、参与我所妇委工作的职工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所长封松林代表微系统所欢迎考核组的到来,他感谢科技妇委一直以来对我所的关心和指导,肯定了我所女科技人员在科技第一线所做的成绩;妇委主任孙晓玮以“为女性打开一扇窗”为题汇报了我所开展女性品牌工作的具体做法;我所最年轻的研究员、女博士刘卫丽谈了自己对《爱微之窗》的感受;人才教育处的罗琦谈了自己参加工作以来妇委对她的影响和支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热心支持妇委工作的研究员李昕欣代表男同胞谈了自己对我所女性工作的认同和感受。
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曦做了重要讲话。
他代表所党委欢迎大家来所检查指导我们的妇委工作。
这届妇委自1999年选举产生以来,已经连任两届了。
一直年来,我所妇委在主任孙晓玮的带领下,把妇委工作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她们以“提升、和谐、凝聚、实事”为主题,以“爱微之窗”为平台,以“创建和谐的女性成才环境”为目标,结合女性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来丰富女职工的生活,提升妇委工作的层次。
《爱微之窗》作为一个平台在所内也起到一个润滑剂的作用。
所党委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妇委工作,齐心协力,发挥各自的职能,为我所知识创新这一个中心工作做出我们共同的努力。
最后,夏玲英主席做了总结发言。
她对微系统所的女同志能兼职将这样一份工作做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她提出了三点看法:一是《爱微之窗》这个品牌的命名非常有特色,既涵盖了所的内涵,又体现了微系统所的女职工从微小之窗看大世界的进取精神。
二是这个品牌搭得好。
导师简介-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导师简介:张苗,女,博士,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作为创始人之一,建立了我国唯一的SOI产业化基地-上海新傲科技有限公司。
培养的学生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优秀奖、院长优秀奖等,其中一名博士生入选2008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5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5-2006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200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作者简介:张波,男,博士研究生,2007年考入上海微系统所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应变材料与器件。
应变自如,释放由心记恩师张苗研究员求学20多年来,总希望遇到对自己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好老师,他们不仅传授给我们专业的知识,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很庆幸的是,在我作为学生的最后阶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遇到了影响我一生至深的好导师—张苗研究员。
张老师的研究领域为高端硅基衬底材料与应变材料,这是国际半导体领域的前沿课题。
从见到张老师的第一面开始,她治学严谨的科研风格、和蔼可亲的笑容以及独有的人格魅力,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一、“张应变”之于科研思维科学需要想象,科学更是创造;科学精神离不开理性、怀疑和实验。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应变材料的研究,从一开始,她便要求我瞄准国际前沿热点,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以“张应变”的方式去探究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在张老师这一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我在研究应变材料的同时,开展了应变材料相关器件方面的研究,不但加深了对应变材料本身的理解,还为进一步验证材料的性能奠定了基础。
其实,张老师在读博士期间,就具有极为开阔的科研思路。
张老师博士工作主要研究Si中注入H离子的性质,然而凭借她敏锐的洞察力,却创新性的发现,Si中注H后形成的气泡,对半导体中的杂质具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这一技术对提升半导体工艺中的杂质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微系统所团委召开2020年度团支部工作总结会

上海微系统所团委召开2020年度团支部工作总结
会
2014年1月8日下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团委
召开2013年度团支部工作总结暨优秀团支部评选会.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俞跃辉、工会委员鲁苑沁、妇委委员刘蕾、团委委员罗琦、刘晓静、顾溢、徐旭光、程小六及各团支部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团
委书记罗琦主持.
会上,各支部汇报了2013年度团支部工作情况及特色工作.各团
支部从组织架构、团员推优、党建带团建及各具特色的团支部活动
等方面做了全面的介绍.着力发挥团支部引领青年、带动青年、凝聚
青年的作用.罗琦做了2013年度所团委工作总结和2014年度工作计
划报告.并感谢所党委的指导和工会、妇委对团工作的支持.
参会委员们纷纷就本次总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所团委下一步
工作提出建议.并评选出二室团支部和四室团支部为2013年度优秀
团支部.
最后,俞跃辉做了总结发言,他代表所党委感谢所团委及各团支部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对所团委及各团支部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中能够有
思考,能够对青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给予了肯定.同时,他提出
2014年所团委的三个工作重点:一是发挥团委的桥梁作用,服务所内
青年科研骨干.二是加强所内青年人的心理建设,做好青年人的心理
疏导工作.三是做好青年职业生涯的规划,提升广大青年专业能力和
综合素质.他指出青年人是活跃分子,所党委将从所层面给予更多的
支持,并争取更多的资源服务广大青年需求,使广大青年能够全身心
舒畅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上级党委的有关要求,科技和教育两个大口的妇委已“拆二合一” 据科教系统
女职工的特点,制定了《2005年上海市科教系统妇女工作要点》,现 摘录其中的主要内容,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对我所的妇女工作有所指导和帮 助。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引领科教系统广
大妇女积极投身“科教兴市”主战场。
表彰、宣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
通过媒体专访、组织专题事迹报告会等形式,重点开展宣传活动。
在上海科教活动周中,组织“科学创造未来”系列主题活动。
二、以促进科教妇女整体素质提高为宗旨, 扎实推进各项服务、实事项目的 落实。
推进妇女学上网、学法律、学技能、学礼仪,组织法律知识竞赛。
组织“科教联手,你我牵手”联谊活动。
举行“科学育儿”主题亲子活动。
组织“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等疗休养组织工作。
组织优秀女科教工作者“三八”期间妇科体检。
「第五期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女性专刊 2005 年3月20日 女性风采 2005年上海市科教系统妇女工作要点。
根
三、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建设和谐社会为基点,努力营造、优化女性成才的氛围和环境。
拓展建立“优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发展资助金” 组织、推荐有关专家、教授参与以
“妇女发展与社会和谐”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妇女发展论坛。
举行“女性学科进课堂”工作交流总结会。
做好科教系统第五届“比翼双飞模范佳侣”的评选工作。
四、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核心,增强科教系统妇女组织把握和服务大局的能力。
筹建“上海女科学奖联谊会”和“上海市优秀青年女教师联谊会”。
举办科教系统妇女干部学习培训班。
推进“一校(所)一品、一区一特”工作,分类形成品牌工作群。
对“如何提高通过有效服务促进知识女性发展的能力”等专题开展调研、
征文和交流活动。
短讯
1、为了在所内深入开展凝聚力工程,所工会、妇委在春节前夕看望了生病在家
的所女职工张郢,带去了对她的问候,并祝愿她早日恢复健康。
2、所妇委还协同工会探望了所原党委书记、退休干部赵施龙同志,并祝愿他新
春快乐、幸福安康!
3、今年一共补助所职工15人,其中女职工6名,占总人数的40 %,主要对象
是特困、单亲及患重病的女职工。
爱我家园 所工会、妇委联合举办庆“三八”爱我家园主题活动
会、团委、妇委、研究生会等16个团体的128位代表,参加了在上海东方绿舟 举行的“创造和谐环境,树立科技新风”,建“爱微之林” 的植树活动,随后
又参观了 “智慧大道”、“勇敢者之路”、“国防教育园”等园内主要教育基地。
所工会、妇委主办;团委、 3月11日,由
研究生会协办的庆
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 节”、爱我家园主题
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来 自所机关、研究室、
小卫星工程部、公司、工 17
女性天地
我所妇委举行“贺新春联谊会”
a 1月28日下午,我所妇委在5号楼多功能厅举行了贺新春联
谊会,全所女职工参加了联欢,所长封松林、副所长齐鸣、党委副
书记兼副所长王曦及行政职能部门、研究室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特邀嘉宾也来到了
现场。
会上,圭寸松林所长给全所的半边天们致了新年贺词,
JT}新一届的妇委委员随着妇委主任
■ VS [ liTlS *
后的联欢会现场气氛热烈,封松
林所长的《驼铃》、齐鸣副所长的口琴独奏、王曦副书记的《涛声依旧》、踩气球
游戏、交谊舞笑声不断、高潮迭起。
巾帼园地
勇攀科技前沿的巾帼奇葩
记“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研究员、博导孙晓玮
在所八号楼实验室里,你将会发现一位脸庞娟秀、皮肤白净、梳理着简
洁短发的女科学家,她就是“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的获得者、研究员、博士
生导师孙晓玮老师。
孙晓玮老师是陕西省西安市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专业。
1997
年初进入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 年底
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留在上海微系统所工作。
留所后参加了中科院创新工程项
目,并是一期、二期创新项目负责人。
现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究员、博
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是上海微系统所唯一一名由女同
志担任的所级创新项目负责人。
领导的课题组现有工作人员8 人,博士后2
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0人,代培研究生 6 人。
近4年来,承担了国家973 、
863 、上海市重大、中科院重大项目数十项。
争取到科研经费近千万,科研
装备投入近300 万。
初步建立了一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微波毫米波集成电
路测试平系统、微波毫米波薄膜电路、多芯片系统集成的工艺平台。
发表论
文60 余篇,其中SCI 收录28 篇,专利申请8 项,已授权 3 项。
培养研究
生11 名。
有三项科研成果通过专家鉴定。
目前正在申报上海市科技成果奖。
、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解决国家重大需求。
在孙晓玮博士的领导下,多年来课题组坚持在微波毫米波集成技术领
域的科研方向,以通信系统小型化为研究目标,以面向国民经济应用为努力
方向,坚忍不拔,不受外界干扰,一心一意坚持在科研第一线。
平时除了争
取科研项目、汇报项目进展以外,全身心的投入在科研工作中,天不进实
验室感觉就没有工作。
踏实努力的工作,克服科研浮躁情绪。
经过不懈努力,从50 万科研经费起家,发展到科研方面明确,研究目标明确,科研经费也
逐年递增,在国内国际的学术地位也在不断增长。
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下,今年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全芯片集成24GHz 小型避碰雷达,其中关键雷
达前端单片电路也是国内首次研制成功,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鉴定专家一
致认为:该小型雷达系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目前已与国内
外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力争在汽车防撞雷达、智能交通车流量监控雷达、
移动机器人避碰等方面推广应用。
另外,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在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研制方面,采取两头在内、一头在外的技术路线,有效地克服了微
波毫米波集成电路国内加工的瓶颈,带领课题组重点攻破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在片测试技术以及子系统集成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解决
了国家重大需求。
目前已经拥有数十项在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以及系统集成方面的关键技术。
同时为中科院“创新一号”小卫星地面接收终端研制出了高K小型UHF天线,提供了50套天线给用户使用,效果良好。
它是目前
国内在UHF频段内体积最小的天线。
研制的双模手机内置天线通过了上海
市科技成果的认证,也正在进行成果的推广工作。
、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在各项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平时十分注意言传身教,对待学生和课题组成员即关心又教育、即严格又宽松。
对待学生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困难,只要在能力范围之内全力
给以帮助,但对待工作问题严格要求,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
当工作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表扬,而当出现问题时也严厉批评。
在工资、奖学金、奖金
评审中重成绩,轻表面,绝不给自己搞任
何特权。
虽然掌握着国家数百万的经费使
用权,但从不乱用一分钱,从不为自己发
一分钱的奖金。
多年来,几乎没有下班和
周末的概念,只要科研工作需要,就要克
服一切。
父亲病重在床4年之久,没有一天因为这个原因请假,就连最后去世也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确实如此,她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