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措施PPT课件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措施PPT课件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简称肉毒杆菌),是专性厌 氧菌,即肉毒杆菌的繁殖和毒素的产生,必须 具备缺氧条件。
肉毒杆菌的芽孢是病原菌中抗热力最强的一种, 但其毒素并不耐热,加热80℃经30分钟,即可 破坏其毒素。
19
(2)引起肉毒杆菌中毒的食品,
①鱼类、鱼卵等水产品; ②肉、奶等制品; ③谷物类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臭豆豉; ④罐头类:如蘑菇罐头、五香鱼罐头、花 生米罐头、水果罐头等; ⑤酱类:如田面酱、麦麸酱、黄豆酱、蚕 豆酱等。
中毒潜伏期O.5~3小时, 患者先感咽喉不适或有烧灼感,唾液增多, 上腹部烧灼或疼痛。 其后出现胃肠炎症状,剧烈吐泻,可致脱水、 电解质紊乱和血压下降。 此外,可能有头晕、头痛、意识障碍,重症 可因心力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33
(3)预防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措施
①马铃薯应贮藏在低温、通风干燥场所以防 生芽。 ②马铃薯不要在太阳下曝晒。 ③发芽的马铃薯,食前应去芽,切片后用清水浸 泡半个小时,彻底煮熟煮透后食用。 ④发芽或发绿马铃薯不宜炒丝或炒片,应煮、烧 吃。 ⑤烹调时加些醋,以破坏毒素,使之成为无毒。
洗干净 ③不能用霉变的粮食、饲料饲喂家禽家畜,
否则通过食物链可能引起人的食物中毒。 ④熟米饭不宜隔夜存放,如饭已发霉,应作
废弃处理。252.黑斑红薯 Nhomakorabea毒及预防
(1)黑斑红薯中的有害物质 红薯受到黑斑病菌(一种霉菌)的污染,表面 会出现黑褐色斑块。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中含 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会使红薯变硬、发苦。 (2)食用霉变红薯中毒的症状 胃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严重的有呕吐、 头昏、四肢乏力、麻木等中毒表现。病死率可 达16%。
29
(2)毒蘑菇有以下特点
①蘑菇盖色泽美丽,不生蛆、不长虫; ②常有腥、辣、苦、酸、臭味; ③表面粘脆,碰坏后容易变色或呈粘土色; ④蘑菇柄上有蘑菇环或蘑菇托; ⑤煮时可使银器、大蒜和象牙筷等变黑。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医学课件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PPT医学课件
一般在进食后10分钟至数小 时出现症状。先有咽喉瘙痒感及 口腔、上腹部灼烧感或疼痛,其 后出现胃肠道症状,恶心、腹泻 等。严重者体温升高、头痛、头 晕、血压下降、脱水、抽搐、昏 迷,重者可因心脏衰竭、呼吸中 枢麻痹死亡。
中毒后应立即洗胃,并送往 医院救治。
Page 38
三、生四季豆(豆角)食物中毒
O-157出血性大肠杆菌是致病性 大肠杆菌的一种。 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分为5大主系 及百余个支系,如肠产毒素性大肠杆 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 肠杆菌、肠粘附性大肠杆菌、肠出血 性大肠杆菌等,O-157是其中毒性最 强的。
Page
19
1982年在美国首先发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被定名为O157。O-157会释放一种叫“希加”的毒素,使人呕吐、腹泻或 出血性腹泻,并引起等并发症,如脱水、尿血、脑功能障碍和 肾功能衰竭等。 0-157主要通过生冷食物感染人群。日本人喜欢吃生鱼片 等未经熟制的食品,这是疫情在日本大爆发的主要原因。 该菌耐冷冻,在人的体温下,其繁殖能力可提高4倍。但 它不耐热,75℃即可被杀死,对食品加热是防范出血性大肠杆 菌的有效措施。
Page
29
第三节 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动植物中毒是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天 然有毒成分,误食后引起的食物中毒。
Page
30
一、有毒的野菜与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
误食有毒的野菜与野生毒蘑菇会引起严重的中毒。 蘑菇品种众多,在我国毒蘑菇有100多种,对人生命有威胁的有20多 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不到10种。 毒蘑菇中毒素种类繁多,其含毒成分尚不很清楚,可能为树脂类或 酚、甲酚类化合物。主要有胃肠毒素、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原浆毒素和 肝、肾毒素。由于一种蘑菇可能含有多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可能存在于多 种蘑菇中,故误食毒蘑菇的症状表现复杂。 野菜与野生蘑菇种类繁多,有毒与无毒者不易鉴别,如果缺乏识别 有毒与无毒野菜与野生蘑菇的经验,会将有毒野菜与毒蘑菇误采来食用。 所以在采食野菜、野蘑菇时应十分慎重,切勿采摘自己不认识的或未吃过 的品种。毫无识别经验者,千万不要随便自采野菜与野生蘑菇食用。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课ppt课件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课ppt课件

寄生虫
如弓形虫、贾第鞭毛虫等 ,可寄生于食品中,引起 人体感染。
化学性有毒物质
农药残留
如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 药等,长期摄入可引起慢性中毒

兽药残留
如抗生素、激素等,可导致人体内 分泌系统紊乱、免疫力下降等。
重金属
如铅、汞、砷等,长期摄入可引起 中毒,损害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 。
物理性有毒物质
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掌握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如保 持食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注意存放等。
应急处理与报告制度
了解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流程,掌握报 告制度及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交流
学员可分享自己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预防食物中毒的实 践经验。 讨论在应对食物中毒事件时,如何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以降低危害。
预防再次发生
了解食物中毒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
05
法律法规与标准解读
Chapter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01
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食品安全的监管体制
和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02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食品市场经营行为。
若症状较重或持续不缓解,应立即拨 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就诊。
催吐与导泻
对于轻度中毒者,可通过催吐或导泻 的方法排出体内毒素,但需注意操作 方法和时机。
常见救治方法及误区提示
对症治疗
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医生会采取 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补液、抗过
敏、抗感染等。
特效解毒剂
针对某些特定的食物中毒,如毒 蘑菇中毒,可使用特效解毒剂进

预防食物中毒的培训课件

预防食物中毒的培训课件
预防食物中毒的培训课件
目录
• 了解食物中毒 • 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 个人卫生与食品安全 •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01
了解食物中毒
定义与类型
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被有毒有害物 质污染或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后,出现的以急性或亚急性中毒 症状为主的疾病。
类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 毒、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等。
急救措施
总结词
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症状, 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详细描述
对于疑似食物中毒的患者,应保持呼 吸道通畅,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 脱水。对于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预防疾病传播
总结词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传播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在处理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时,应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患者与他人接触。同时,应加强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和 要求。
加强监督与考核
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 行。
THANKS
感谢观看
定期检查与改进
定期检查食品安全
定期对食品加工场所、设备、原材料等进行检查 ,确保食品安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及时整改问题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 似问题再次发生。
持续改进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食品安 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建立食品安全文化
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员工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树立食 品安全意识。

食品卫生安全培训预防食物中毒ppt课件

食品卫生安全培训预防食物中毒ppt课件

对未来的展望
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 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提高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置效率。
提高公众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卫生安全的 认知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推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鼓励企业加强自身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推动食品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5
案例分析
典型的食物中毒事件
2018年,某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导致多名学生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2019年,某餐厅因食品卫生问题被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20年,某大型超市销售的食品被检测出含有超标的细菌和毒素,造成大量消费者 受害。
事件原因分析
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 的卫生管理不严格,导致食品受到污 染。
剩菜剩饭处理
对剩菜剩饭进行妥善处理 ,避免其成为细菌繁殖的 温床。
04
食品卫生安全法规与标准
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相关要求,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细化,加强了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
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食品卫生安全培训预防食物中毒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引言 • 食品卫生安全基础知识 • 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 • 食品卫生安全法规与标准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培训背景
01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食品 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物中毒事 件时有发生。
02
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安全意 识和技能,预防食物中毒事件, 保障消费者健康。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编辑版ppt
21
(6)、确认
根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 则》及其他食物中毒有关诊断标准进行 确认食物中毒。
编辑版ppt
22
(7)、终结报告和汇总
接报后30日内填写《食物中毒事故调查 报告表》并撰写调查报告,报卫生部及 其指定机构(未完成调查的先进行初 报)。
编辑版ppt
23
三、.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
编辑版ppt
25
2、 志贺氏菌食物中毒
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症状:
志贺氏菌引起食物中毒—般在6—24小时内发病, 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痈、呕吐和频繁的腹泻,水样 便、混有血液和黏液,并有里急后重感;恶寒、 发热,体温高达40℃以上,严重者会出现, 中 毒性脑病症状(儿童多见),如惊厥、昏迷,或中 毒性循环衰竭症状 (成人、老年人多见),如手 脚发冷、发绀、脉搏细而弱,血压低于正常等。
编辑版ppt
26
3、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
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有的症状:
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3—9月份。食用 了被该菌 污染而又未经彻底加热的食品后, 在8—44小时内就会发病。症状一般轻微,因菌 型不同而呈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如发热、 不适、呕吐、腹泻等。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 )可引起出血性肠炎,主要症状为 出血性腹泻、剧烈腹痛和发热等。并可能引起 溶血性尿毒症和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同 时引起肾脏、脾脏和大脑的病变。感染O157:H7 的重症患者(婴幼儿、老年或体弱患者),可引起 死亡。
3、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 要活动期间的,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 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 行政部门。
4、其它需要实施紧急报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

2024版年《预防食物中毒课件》ppt课件

2024版年《预防食物中毒课件》ppt课件
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食品原料采购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采购的食品原料符合安全标准。
企业应加强对食品加工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加工过程的卫生和安全,防止交叉污染和食品变质等问题。
06
CHAPTER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利用AI技术,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01
02
03
04
家庭自制食品注意事项
一旦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尽快就医治疗。
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积极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食物中毒事件,并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
加强预防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食物中毒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应急处理与报告制度
04
CHAPTER
对会议中心厨房、餐厅等场所进行全面检查,查找污染源
现场调查与处置过程回顾
严格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经验教训总结及启示意义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保障食品安全
05
由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食品污染、食品贮存不当、食品加工不当、误食有毒物质等。
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如食品中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污染,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的残留,以及食品过期、变质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因中毒原因和个体差异而异,轻者仅表现为胃部不适、重者可能会出现上吐下泻、脱水、休克等症状,建议不要吃不新鲜或者变质的食物,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ppt课件

预防食物中毒安全ppt课件

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提升
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和法规 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和法规,提高 自我保护和维权能力。
注意食品包装和标签
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好、 标签是否清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 信息是否齐全。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
选择正规超市、商场或官方网站购买 食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关注食品安全信息发布
物链
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等, 被人为添加到食品中
摄入途径与危害程度评估
摄入途径
经口摄入是最主要的途径,也可通过皮肤接触或吸入有害气体而中毒
危害程度评估
根据化学物质的毒性、摄入量及个体差异进行评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常见于淀粉类、乳类 及乳制品。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由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引起,多发生于海产品。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由变形杆菌感染引起,多发生于熟肉制品及 水产品。
细菌污染途径与传播方式
01
02
03
04
原料污染
食品原料在生长、采摘、加工、 运输过程中受到细菌污染。
加工过程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 良、操作不当等导致细菌污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的症状以急性胃肠炎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可 出现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
诊断依据
根据食用有毒食物史、典型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预防措施及重要性
预防措施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保持食品加工场所清洁,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食品受到污染。同时,合理贮存食品,避免食品变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食
从业人员食 品卫生知识
匮乏
原因
滥用食品添 加剂或使用 非食品原料
投毒
农药生产经 营和使用管 理不完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建筑布局与环境卫生
(1)布局合理,有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 加工操作间和配餐间,“防鼠、防蝇、防尘”设施 完善。 (2)内外环境整洁。 (3)每天打扫、清洁,及时清除垃圾,不留异味。
中毒原因:误食有毒动植物或摄 入因加工、烹饪不当除去有毒成 分的动植物而引起;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河豚鱼(毒 素)、四季豆(皂素)、毒蘑菇、 发芽马铃薯(龙葵碱)等;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Hale Waihona Puke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化学性食物中毒:
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多 见,发病率较高, 病死率 亦较高;
(二)食物中毒分类
真菌及其毒 素食物中毒
分类
有毒动、植物 中毒
细菌性 食物中毒
化学性 食物中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细菌性食物中毒
分感染型和毒素 型,是食物中毒 中最常见的,多 夏秋季发生,以 沙门氏菌中毒为 主,发病率较高 而病死率较低;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一、什么是食物中毒?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 WHO) 定义:“凡是通过摄食 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 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 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 疾病”。其中的中毒性 疾病就是我们常说的食 物中毒。
食物中毒定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烧熟煮透所有食物尤其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大块食 物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
(4)蔬菜烹调程序:一洗二浸三烫四炒。 (5)煮熟焖透四季豆,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和豆腥。
食物中毒预防—烹调加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烹调加工
中毒原因:误食有毒化学物 质或食用被其污染的食物而 引起;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金属 及其化合物、亚硝酸盐、农 药、食品添加剂等。
化学性食物中毒
带瘦肉精 的猪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食物中毒产生的原因
疏于食品卫生管理, 对食品加工、运输、 贮藏、销售环节中 的卫生安全问题注 意不够。
洗,洗净的食品原料离地分类存放。 (3)食堂内禁止饲养、宰杀活禽畜。
食物中毒预防—粗加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烹调加工
(1)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食品容器和工具标志明显, 做到分开使用。
(2)冷冻肉类(包括冻结的熟肉半成品)在烹调前应完全解 冻。
(4)不采购来历不明、不能提供相应产品标签的散装食品。
(5)到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订购学生集体用餐(包括学生饮用奶)。 (6)不外购冷荤凉菜和糕点制品。
食物中毒预防—食品采购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粗加工
(1)有相对独立的粗加工间(区)。 (2)动物性食品原料和植物性食品原料分池清
食物中毒预防—建筑布局与环境
食物中毒如何预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食品原料及食品采购
(1)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相对固定食品采购 场所。
(2)采购新鲜洁净的食品原料。
(3)购买在保质期内的定型包装食品,产品标签标有生产单位、生 产地址、生产日期、保存期及产品配料等内容。
霉变谷物中毒为主,发病 率较高而病死率较低;
发生原因:食用被产毒真 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 要为黄曲霉毒素、赤霉病 麦、霉变甘蔗等。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以河豚鱼中毒、四季豆中毒较常 见,发病率较高,病死率因动植 物种类而异;
细菌性食物中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1) 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
2) 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殖, 使食品含有大量活菌或它 们产生的毒素;
3) 食用前无加热或加热不彻 底。
细菌性食物中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食物中毒的特征和分类
(一)食物中毒的特征 潜伏期短(1-48小时),发病突然; 病人有类似的临床表现,病情1-7天; 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确的关系,发病
者必定食用了某种有毒的食物,未吃者不 发病; 病人对健康人无传染性,停止食用有毒食 品,发病很快停止。
食物中毒的特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
主要为动物性食品,如肉、 鱼、奶、蛋类等及其制品; 其次是植物性食品,如剩 饭、糯米凉糕等。
另外还有食源性病毒性感 染(甲型肝炎)
细菌性食物中毒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包括毒蕈、镰刀菌毒素、 节菱孢霉毒素等;
国内定义: 我国国家标准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 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将食物中毒定义为:摄入了 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 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 于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定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6)豆浆要彻底煮透,煮沸后持续加热5—10分钟。 (7)不加工冷荤凉菜(具有符合卫生要求的熟食间的高校食堂除外)。 (8)食品以即制即售最佳,制作完成至出售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 (9)剩余食品在再次出售前要高温彻底加热。 (10)不使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葫芦瓜等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