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赏析(基础教资)

合集下载

浅析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

浅析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

浅析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钢琴小品的创作背景。

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是他作品《一年中的每月》(The Seasons)中的一部分。

这个系列作品是柴可夫斯基根据杂志社的要求而创作的。

每一首小品都是一月的一个月份,而《六月船歌》则对应着六月。

这首小品是在1875年创作的,当时柴可夫斯基正值创作《天鹅湖》的热情时期,因此《六月船歌》中也融入了他那时的创作风格和情感。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钢琴小品的音乐特点。

这首小品的名称“船歌”表明了它是模仿威尼斯的船夫在船上划船的歌声,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坐在船上,随着波浪的摇摆,悠然地聆听着船夫的歌声。

整首小品被赋予了一种柔和和谐的氛围,轻柔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交织在一起,使人们仿佛置身于优美的水乡之中。

正如柴可夫斯基所描述的那样,这首《六月船歌》充满了安详、朴素和田园风光的意境,展现了夏日的悠闲和宁静。

在旋律方面,这首小品以流畅的旋律和优美的旋律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

柴可夫斯基运用了大量的华丽音响和装饰音,使得旋律富有变化和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他的作曲天赋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对旋律的精心构思,柴可夫斯基成功地创造出了一幅独具特色的音乐画面,让人们沉浸其中。

在和声方面,这首小品也展现出了柴可夫斯基的深厚功力。

他巧妙地运用了和声的变化和丰富的音色,使得整个作品在和声上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和声的变化,他成功地表现出了夏日湖畔的宁静和优美,带领听众进入了一个富有浪漫情怀的音乐世界。

在结构上,这首小品采用了ABA的形式,即前奏部分和终曲部分的旋律是相同的,而中间部分则是一个对比的乐章。

这种结构能够很好地突出主题的旋律,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表现手法上,柴可夫斯基巧妙地运用了一些钢琴的特殊技巧,如颤音、音色变化、轻巧的琶音等,使得整个作品听起来更加生动和富有戏剧性。

他丰富的表现手法为这首小品增添了不少魅力,使得它成为了一件经典之作。

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是一首优美、动人的音乐作品,它展现出了作曲家丰富的音乐想象力和深厚的情感。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六月—船歌》是柴科夫斯基的著名钢琴作品之一,也是他独立创作的首部作品。

它以船歌的形式表达了充满浪漫情怀的音乐性格,展现了柴科夫斯基独特的作曲风格。

该作品的旋律优美动听,流畅易记。

《六月—船歌》中的旋律线条多采用单音顺序进行演绎,搭配简洁而优美的和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旋律的起伏波动较大,带有明显的情绪变化,旋律线条在高低音区域上的巧妙运用,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背景的和声色彩丰富,通过恰当的和声衬托,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该作品的节奏鲜明有力,富有律动感。

作品开头的G大调序奏片段采用了强烈有力的三连音旋律作为奠基,打破了通常的四分音符节拍,增加了节奏的灵活性和变化性。

而后面的主题部分则以轻快的八分音符为基础,强调了作品的活力与节奏感。

整个作品的节奏感非常明显,给人以积极向上的音乐品质。

该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西方古典音乐特点,又加入了一些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元素。

在和声方面,作品中充满了典型的西方民谣音乐元素,如三和弦、属七和弦以及经常出现的强化四度等,使作品更加具有欧洲古典音乐的韵味。

而在旋律和节奏上,则有明显的俄罗斯音乐特色,如中段的细腻而又热烈的旋律,以及后半段中出现的典型的斯拉夫式节奏,给人一种强烈的俄罗斯音乐感。

该作品以柔和的情感表达了作曲家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六月—船歌》整个作品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诉说着船行在宁静的湖面上的画面,将人带入了一个安静而祥和的环境中。

通过旋律和和声的变化,作品情感丰富多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给人以深深感受。

《六月—船歌》以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色彩,鲜明的节奏感以及独特的情感表达而独具魅力。

这首作品不仅代表了柴科夫斯基早期作品的创作水平,也在音乐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六月—船歌》是《一年》中的第六个月份,是一个描绘夏季和水上乐趣的场景。


首作品的音乐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旋律和和声:《六月—船歌》的旋律非常优美,有着明显的舒缓和流畅感。

它通过使用连续的八分音符和六分音符的音符串联起来,营造出水上行船的灵感。

和声方面,柴
科夫斯基采用了富有层次感的和声进行,丰富了整个作品的音乐质感。

2. 节奏和速度:这首作品的节奏相对稳定,旋律线条流畅优美,音符间的连接紧密。

柴科夫斯基在这里使用的是一个简单的三拍子,使得整个作品具有一种舒适和平静的感觉。

速度方面,一般情况下,这首作品以中速演奏为宜,以保持旋律的连贯性和和声的层次
感。

3. 动态和表现力:《六月—船歌》经常出现的音符轻柔和细腻,在某些部分,甚至出现了一些轻微的唱词效果。

这种动态上的变化使得整个作品更有生动感和表现力。

作品中
还有一些较强的音量变化,从而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

4. 音色和音域运用:柴科夫斯基在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音色变化,从而表现出不同
的情感。

他通过使用不同的手指技巧和手指力度来改变钢琴的音色,并运用大规模音域的
跳跃来增强作品的音乐效果。

《六月—船歌》是一首旋律优美、流畅舒缓的小品,充满了柴科夫斯基独特的音乐特点。

通过精确而连贯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稳定而动人的节奏以及善于运用音色和音域的
手法,他成功地刻画了夏季和水上乐趣的氛围,让听众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水中。

这首作品
展示了柴科夫斯基浪漫主义风格的又保持了他作品的独特性和个人风格。

浅析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

浅析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

浅析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摘要】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是一首优美动人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力。

本文通过介绍柴可夫斯基的创作背景,分析了乐曲的音乐特点、表现力和情感,以及演奏技巧和难度。

乐曲充满了柴氏独有的浪漫主义风格,旋律优美婉转,富有情感。

演奏《六月船歌》需要较高的技巧和对音乐情感的把握能力。

结论部分总结了《六月船歌》的艺术价值,展望了乐曲未来的发展。

这首作品不仅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更在艺术和情感上具有深刻的内涵,将继续为钢琴爱好者带来无尽的魅力和挑战。

【关键词】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创作背景、音乐特点、表现力、情感、演奏技巧、演奏难度、艺术价值、未来发展、乐曲1. 引言1.1 介绍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是著名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一首钢琴曲。

这首曲目是他写给孩子们演奏的一部分,为了迎合儿童的口味,他结合了轻快活泼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节奏。

《六月船歌》透露出夏日的欢快氛围,仿佛在阳光灿烂的六月,乘坐小船在湖面上荡漾,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活力。

这首曲子以简洁明快的旋律和和弦穿插,展现了柴可夫斯基独特的音乐风格。

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童话般的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中的世界。

无论是对音乐的理解还是对情感的表达,《六月船歌》都是一首极具魅力的钢琴小品,深受乐迷们的喜爱。

2. 正文2.1 柴可夫斯基的创作背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承载了他个人丰富的情感经历,尤其是对于爱情和孤独的深刻感悟。

他的创作风格深受西方古典音乐的影响,融合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元素,创造出富有个人独特性的作品。

他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歌剧、芭蕾舞剧等多种形式,其中钢琴作品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在创作《六月船歌》这首钢琴小品时,柴可夫斯基受到了自然界的启发。

他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描绘了夏日的明媚景象和河流的宁静流淌。

曲中旋律轻快悦耳,节奏动听活泼,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浅析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

浅析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

浅析柴可夫斯基钢琴小品《六月船歌》
《六月船歌》是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小品,也是他的一部著名作品之一。

本曲以明快欢快的节奏和抒情悠扬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夏日午后的船歌,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感受。

在音乐形式上,《六月船歌》以三段体为主要形式,即A-B-A的结构。

整首曲子分为两个主题部分,通过对这两个主题的反复变奏和发展,增强了整首曲子的结构性和表现力。

首部(A部分)以优美的旋律、轻快的节奏和充满活力的音符展开,给人一种欢快热烈的感觉。

这部分的旋律有着典型的船歌曲调特点,流畅自由,富有变化,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乐曲的节奏明快活泼,缓急有致,让人感受到了在水上尽情嬉戏的热闹和欢乐。

第二部分(B部分)则以温柔、柔美的旋律为主,给人一种宁静而恬淡的感觉。

这一部分的旋律更加抒情,悠扬,给人一种优雅、舒适的感受。

通过对旋律的不断变化,曲子展现了一种富有情感、充满诗意的优美画面。

在音乐技巧上,《六月船歌》采用了多种技巧,使其更具表现力。

乐曲中经常使用的对位法和变奏法能够增强旋律的变化和对比,让整首曲子更加有层次感。

曲子中广泛使用的断奏和音量变化等技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曲子的表现力和音乐效果。

在音乐表现上,《六月船歌》通过音乐表现了夏日午后的宁静和闲适。

整首曲子节奏欢快而轻快,旋律柔美而悠扬,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音乐中所展现的细腻情感和悠长音符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恬静和舒适。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六月—船歌》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留下来的著名钢琴作品之一。

这首钢琴曲根据柴可夫斯基自己的回忆所写,描绘了一个美丽夏日早晨,人们乘船前往河上娱乐的景象。

下面我将从旋律、和声、节奏、曲式等方面分析《六月—船歌》的音乐特点。

首先,旋律是这首曲子最吸引人的特点。

整个曲子充满了美丽的旋律,旋律流畅、优美、柔和、抒情,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前半部分的旋律下降,后半部分又升高,中间回到了原位。

整个旋律起伏自然,充满了动听的节奏感。

尤其是曲子中出现的双重旋律,旋转呼应,给听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其次,和声的运用也是这首曲子的亮点之一。

和声简单而丰富,有时候只有一两个和声,但是却能充分衬托出曲子的旋律和意境。

曲子过渡流畅自然,旋律和和声为一体,相互协调,没有任何突兀感。

加上一些明快的三连音和八度跳跃,让曲子开头就营造出满满的幸福感和生命力。

再次是节奏的使用。

这首曲子的节拍非常清晰,典型的下慢上快的结构,在旋律上的运用非常到位。

尤其是曲子中出现的16份音符,不论是整体上还是小节内部上,它们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曲子也少有断拍、随意缩放节奏等现象,使得整首曲子富有朝气和活力。

最后是曲式。

《六月—船歌》的曲式为三段式,具有ABA的结构。

前两段均为一个主题,第三段为变奏,是曲子的高潮部分。

变奏以主题变一定,形式严谨而灵活,既有旋律的展示,又有和声和手指的运动。

细致的构思和严谨的曲式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特色,也展示了他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

总之,《六月—船歌》是柴可夫斯基的一首优秀的钢琴作品,它表现了作曲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音乐想象力,充满了优美的旋律和生命力。

这首曲子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被视为是早期浪漫音乐的佳作之一。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柴科夫斯基的钢琴作品《六月—船歌》是他在他的钢琴独奏组曲《四季》中的一部分,这部曲子代表了俄罗斯浪漫主义音乐的精髓,其充满了激情和浪漫情调。

以下是《六月—船歌》的音乐特点分析。

该曲以舒缓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开头。

右手主要负责旋律的演奏,左手则弹奏独立的伴奏。

这种简洁的分工使得旋律更加突出,给人以宁静和温柔的感觉。

曲子以大约120bpm的中等速度进行演奏,给人以稳定和舒适的感觉。

在这个速度下,琴键敲击的力度较轻,弹奏出的音符更加流畅,带有一定的慢板情感。

在旋律方面,《六月—船歌》的主题曲容易被人们接受,旋律朗朗上口。

其旋律多由连续的8分音符和16分音符构成,呈现出一种流水般的连贯感。

在曲子的高潮部分,旋律线开始上升,音符间的跳跃增加,营造出一种高亢的氛围。

《六月—船歌》的旋律线条非常清晰和弹性十足,通过一改变乐章主题,突出了音符的运行,使得整个曲子充满了动感和想象力。

通过这种变化和变奏,柴科夫斯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船歌的描写意图。

在和弦方面,《六月—船歌》采用了大量的三连音和弦,这种和弦结构不仅有助于增加曲子的流畅性,也使得音乐更具有层次感。

该曲还使用了一些重复的音符和和弦,使得旋律更加鲜明和易于记忆。

在节奏方面,《六月—船歌》采用了较为稳定的4/4拍子,这种常见的拍子结构使得整个曲子更加易于理解和演奏。

通过适度的加速和减速,以及控制好每个小节的拍子,柴科夫斯基巧妙地模拟出了船歌的节奏感。

《六月—船歌》是一部充满了激情和浪漫情调的钢琴作品。

其舒缓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清晰的和弦和稳定的节奏都为曲子增添了独特的特点。

这首曲子简洁而优雅,旋律线条清晰而饱满,给人以一种宁静和温柔的感觉。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音乐特点分析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是其钢琴独奏作品《儿童之时》的第六首,被誉
为柴科夫斯基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有着独特的音乐特点,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
的分析。

曲子以舒缓优美的旋律为主题,表达了儿童的天真无邪和纯真欢乐的情感。

整首曲子
以中、高音部的连续音符组成的旋律为基础,给人以温和、舒适的感觉。

旋律变化丰富,
既有欢快明快的部分,也有柔美抒情的部分,使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多种情绪的切换。

曲子运用了丰富的节奏手法,创造出了明快的节奏感。

整首曲子始终保持着适中的速度,快速的双音符和三连音不断交替,使得整个节奏感非常紧凑。

不同节奏的变化使得整
个曲子充满了活力和活泼感,符合了儿童的活泼天性。

曲子在和声上运用了一些独特的技巧。

整首曲子以C大调为基调,和弦的运用非常巧妙,既有简洁清晰的单音和弦,又有琴音和弦的运用,使得整个和声显得丰富多样。

柴科
夫斯基还巧妙地运用了变调、转位和弦等技巧,使得和声更加饱满丰富,增加了音乐的层
次感。

整首曲子在表现力上非常丰富。

曲子通过旋律、节奏和和声的变化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有欢快的、天真无邪的部分,也有柔美抒情的部分,使得整个曲子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曲子在动态的运用上也非常灵活,有时柔弱细腻,有时奋发有力,使得音乐更具生命力。

柴科夫斯基钢琴作品《六月—船歌》是一首以优美旋律、明快节奏、丰富和声和丰富
情感表现为特点的作品。

它准确地表达了儿童的天真无邪和纯真欢乐的情感,给人们带来
了愉悦和温馨的听觉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月—船歌》
我刚开始接触这首曲子的时候,我在上高中三年级,当时要准备艺考曲目,钢琴老师便给了我们几个人几首曲子,当时有《小奏鸣曲》、《陕西民歌变奏曲》和这首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老师让我们自己选择,我去听了一遍,当我听到这首《六月—船歌》的时候,他的每一个音符都敲击在我的心上,沉痛而甜蜜;每一次旋律回旋在我的耳际,忧郁而沉迷。

我当时非常的震惊,竟然有这么好听的曲子,我当时没有一点的犹豫,就选择了这首钢琴曲作为我的考试曲目。

这首钢琴曲的作者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他是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20世纪80年代,音乐爱好者把他的名字排在“音乐巨人”贝多芬之后,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魂”。

同时,他也是我国人民所熟悉和热爱的欧洲作曲家之一,在中国,他拥有一个爱称:“老柴”。

他的音乐渗进了欧洲主流音乐的元素,但他的作品又往往体现俄罗斯的特征,处处充溢着深沉悠远、壮美动听的俄罗斯民歌的旋律。

他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音乐旋律优美感人,有时催人泪下,有时热情洋溢。

这首《六月船歌》出自于1887年完成的第四号组曲中的《四季》,1875年冬,柴科夫斯基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应圣彼得堡文艺月刊《小说家》主编M·贝纳德之约,他用诗歌作背景,每月创作一首富于季节性和俄罗斯特点的钢琴性格小品,与诗歌一并刊登于音乐副刊。

《四季》用音乐描写了一年十二个月中每个月的性格。

其中以第六首和第十一首最为著名。

《六月船歌》是其中被演奏最多的作品之一,它描绘的是夏日的夜晚人们坐在小船上在映着月光的湖水中悠然荡漾的情景。

《六月——船歌》是典型的复三部曲式,也正因为典型,才常常被人们选中作为结构解剖的实例。

曲式结构是:引子+A(a+b+a’)+B(c+d)A’+(a1+b1+a1’)+尾声。

开头的引子:以g旋律小调的主和弦为伴奏,营造出了小船在水中荡漾的画面。

第一部分A(a+b+a')为呈示段,这一部分是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段a由
非方正性两句体乐段组成,g小调的曲调,第一乐句是规整的4个小节,而第二乐句巧妙地运用第一乐句的开头做材料,进行织体上的加厚使得此乐句成为了一个扩充了的乐句。

b段的旋律在g小调的关系大调上降B大调开始,在 a段的织体上发展并在最后的四个小节回到了g旋律小调。

到最后引出再现段a'的主题,他采用了嵌入的终止。

这一部分为全曲奠定了主要的基调和音乐氛围。

插部音乐B(c+d)为对比型两句体非方正型乐段,c乐段转到了g旋律小调的同主音G大调上,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不仅在速度上比第一部分稍快,并且在织体上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一强一弱的主题动机出现,形象地给听众展现了小船在湖面上荡漾的画面。

d乐段较c乐段速度更为紧张,情绪上到达了整曲的一个顶峰。

第二个乐句最后扩充的两个小节,利用连续的重属导七和弦的强大的音响效果,给听众造成波涛汹涌,风浪齐来的感觉,然后音乐戛然而止制造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尾,减七和弦没有解决,但是却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美感。

这一段运用了平行三度、八度和弦、减七和弦琶音等音型构成旋律,使得音乐在不稳定中发展;而切分节奏的出现更加剧了音乐的急促,同时增加了力度渲染,乐段的最后,利用琶音和弦的延长音和声音的自然延长衰减,从容地将宁静的音乐再次引出,回到之前诗一般的意境中。

最后是全曲的再现部分(A’),中段部分出现的新材料,使我们的心理可能产生了更多的运动和动荡——发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如今又再现了初始的音乐形象,立刻让人产生一种‘回归’感。

在这一部分“老柴”利用中声部呼应句的变化,对旋律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伸展,旋律声部与内声部旋律线条在进行的方向与力度的对比上,犹如两人倾心对话般地相互呼应,主题形象与首部保持统一。

再现后面的一部分是尾声,一串低沉吟唱的旋律过后,音乐由低音区向上发
展,末尾交替出现了主和弦与属和弦借用插部中连续切分的节奏,接着连续的琶音和弦,使摇晃的音响渐渐变弱,犹如小船在水波轻微的拍击声中消逝。

在演奏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

第一部分Andante cantabile(如歌的行板),采用从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平稳的4/4拍子的节奏,来表现俄罗斯的平底船均匀划分的节奏。

在弹奏时,手指尽量贴键,弹奏出饱满且柔和的音色,双手的衔接亲切、自如。

引子采用g小调的主和弦,有一个二连音的音型,演奏者要细腻地处理好该伴奏音型,既要表现节奏的平稳,连线尾部的和弦声音又不能太过突兀。

第二部分,在弹奏时,旋律需要表现得轻快且连贯,兴奋中又带有很强的歌唱性,犹如一支欢快的舞曲,表现出人们踏着轻盈的垫步随之摇曳的侧面。

在演奏这部分音乐时,要抓住节奏的拍点,结合踏板的使用,让音乐在轻松、自如中,音色要丰满而且坚定,但又不能弹得太粗鲁、沉重,通过对音响的控制,逐渐推动出一种震撼的力量。

再现段,和前面第一部分几乎是一样的,通过插部的出现,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部分的出现是让人感觉回到了前面,所以在演奏上,要强调左手的中声部,以突出音乐的层次感,合理的安排好指法并贴键弹奏,使旋律连贯、平滑。

同时,配合主旋律构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子,使两者衔接流畅自如。

在音符出现较多的时候,注意把握好情绪:旋律上扬时声音激昂,平静下来时声音降落;特别重要的句子说得慢一些,无关紧要的话说得快一点。

通过完美的触键技巧,将情深意长的韵味从指尖“流”出来,展现出音乐自然的起伏和依然甜美淡雅的意境。

尾声部分,低声部与高声部主要是体现和声的色彩,中声部是通过音阶的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