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行业发展历程
典当行业的前世今生

典当行业的前世今生对于典当,大家都不觉得陌生,毕竟典当存在了成百上千年,但典当也被人们大量地抨击、指责和压制,长期受到很不公正的待遇,这种状况必须逐步加以转变。
旧式典当的确问题很多,形象很差,给人类社会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
如当金额度小、典当期限短、当金利率高,加之典当行恶意经营操作等,历代颇遭人反感。
其一,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典当立法,使典当的法定利率很高。
比如在西方国家,典当法定利率高是普遍现象。
英国早在《1872年典当商法》中就规定,典当月利率最高为2.08%左右,而目前该国实行的现代典当市场化利率,更是已经攀上月利率4%~6%的台阶。
从美国来看,,该国堪称是全球典当法定利率最高的国家。
1812年纽约市议会通过法律,规定典当的年利率为25%,只有当金数额在25美元以下的,典当年利率才为7%。
1910年,美国有17个州颁布了典当法律,分别规定了典当的法定利率,其中最高的是新墨西哥州为月利率10%、特拉华州为8%。
最低的是亚利桑那州也达到了4%。
而至20世纪90年代,美国所有州都相继修正了自己的典当法律,其中典当法定利率最高的州居然达到了月利率25%,即年利率300%,令人瞠目结舌。
其二,典当行在实践中恶意操作,变相提高了典当贷款的资金价格。
这一点在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例如,虚本足利就是最典型的一种恶意操作。
按照这种方法,典当行在支付当金时,先打折扣,不给实额。
如当户应得当金10元,但典当行只付9元,谓之“九扣”。
然而在当户前来赎当时,则典当行又按10元计收本息。
此例若按月息3分计算,则10元当金应付月息3 角,年息为3.6元,外加本金10元,合计13.6元,故称“九出十三归”。
因是虚本,典当行当金9元实得息4.6 元,故年利率高达51%以上。
其中有1元钱并未贷出,纯系无本生利。
可见,一些典当行正是通过这种虚额出本十足取利的方法,对当户进行巧取豪夺的。
旧社会流行的还有“以八当十”、“九八出,满钱入”之类的黑幕等,亦皆属典当行的坑人之举。
典当行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从古代到现代

典当行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从古代到现代典当行业是一种古老而有影响力的商业行业,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变迁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典当行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揭示其在社会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古代典当行业的兴起典当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一个人的财富被认为是他的荣誉和尊严的象征,即使在面临困难时也不愿意丢失。
因此,典当行业应运而生。
古代的典当行业通常由私人经营,他们提供贷款,以个人的财产作为抵押品。
在需要资金急需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将珠宝、艺术品或其他贵重物品典当给这些典当商,以获取短期的贷款。
2.典当行业在帝国时代的发展在帝国时代,典当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
随着贸易的增长和商业活动的增加,人们需要更多的资金用于开展业务。
典当行业为商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可以将商品典当给典当行商,以获取所需的资金。
此外,典当行业也向帝国统治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税收途径,因为典当行商经营的活动需要缴纳税款。
3.近代典当行业的兴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典当行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转变。
工业化过程中,人们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工人涌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工人阶级。
这些工人阶级往往在面临困难时需要临时贷款,因此典当行业再次得到了兴起。
与传统的私人典当行业不同的是,近代的典当行业往往是集中化的机构,由政府或其他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管。
4.典当行业的现代化随着科技和金融业的发展,典当行业也在不断现代化。
今天的典当行业不仅提供传统的贷款服务,还提供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例如,典当行业可以为客户提供财务咨询、保险服务和珠宝鉴定等。
与此同时,典当行业也在通过在线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等方式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
5.典当行业的作用与挑战典当行业在社会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的渠道,帮助他们渡过经济困境。
其次,典当行业也在维护和推动商业活动的发展,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然而,典当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典当行业发展现状

2023-11-29CATALOGUE目录•典当行业概述•典当行业现状分析•典当行业的业务范围•典当行业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典当行业的未来发展展望•典当行业的案例分析典当行业概述010102典当行业的定义典当行业是金融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以物换钱,以物质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从而获得短期贷款。
典当行业是指专门从事典当活动的企业或组织,这些企业或组织以货币贷款为主营业务,提供短期、小额的融资服务。
典当行业的发展历程01中国的典当行业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02在新中国成立后,典当行业一度衰落。
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典当行业开始复苏。
03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典当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典当行业以其灵活、方便、快速的特点,成为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重要补充。
尽管典当行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但在满足个人和企业短期资金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典当行业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短期融资的渠道,缓解了他们的资金压力。
典当行业的作用和地位典当行业现状分析02典当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典当行业的认知度提高,市场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
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下,典当行业通过线上平台开展业务,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典当行业的市场规模典当行业的竞争者主要包括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
在这些竞争者中,银行具有资金实力雄厚、风险控制能力强等优势,对典当行业构成较大威胁。
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则具有更为灵活的经营模式和更广泛的客户群体,与典当行业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010203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典当行业将加强规范化经营,提高行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度。
典当行业将不断探索创新业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典当行业将积极开展线上业务,拓展新的客户群体,提高经营效益。
第三章典当业的历史发展资料.

第三章典当业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 中国典当业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美国典当业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 英国典当业发展情况 第四节 日本典当业发展情况
第一节 中国典当业的发展过程
一、典当的起源 我国封建社会最早把典当称“质”。“质”的行为起源
甚古,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据民国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著《北 京典当业之概况》一书考证:“周礼地官质人,掌稽市之书 契,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孙诒让周礼正义,引惠士奇曰, 质人,卖价人,民用长券,谓之质。王褒童约,石崇奴券, 古之质欤,质许赎,鲁人有赎臣妾于诸侯者,而逋逃之臣妾, 皆得归其主焉,有主来识认,验其质而归之。”
据《北齐书·后主纪》记载:
武平六年(公元575年),北齐境内发生火灾,百姓饥 馑,齐后主诏令佛寺“质库”救济流民,即是政府支持佛寺 开办典当业的实证之一。
3、成熟于大唐五代
首先,所有制形式。 典当从单一的寺库质贷逐渐发展为官营、私营、寺营三种 质贷形式并存的兴盛局面。 其次,名称。 有称“质库”,有称“柜坊、僦柜、质舍、寄附铺”等。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僦柜”解释为“民间以物质钱, 异时赎出,于母钱外复还子钱”,“寄附铺”则是唐人小说 《霍小玉传》中的称呼。这说明唐代典当业官方称为“僦柜”, 民间俗称“寄附铺” 。 其三,经营范围。 不再像南北朝时期佛寺的质库那样,业务单一和仅具慈善 性质,除经营典当业务外,还接受有钱人的低息存款、办理商 业放款、代客储存财物、收取保管费等多种业务。 其四,典当物的。 农村以农民的帛、粟、麦等农产品为多,城镇居民则以金 银饰品和衣服等日常家庭用品为主。
这是历史上最早把“典当”作为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加以 记载。它表明我国典当行为至迟在汉朝就已出现,距今约 1800多年(前206-公元220),当时就有了典当萌芽。
典当沿革

从现有历史文献来看,典当一词最早记载于南宋范晔的《后汉书·刘虞传》一书。
中国典当发展史可概括为:初见萌发于两汉,肇始于南朝寺库,入俗于大唐五库,立行于南北两宋,兴盛于明清两朝,衰落于清末民初,复兴于当代改革。
传统典当, 是出当人因资金需要, 而将自己的动产向当铺( 现称典当行) 出当, 当铺经估价和同出当人议定当价后, 将当金付给出当人并占有当物进行保管, 出当人到期不赎回或不续当时, 即成“绝当”。
当物直接归当铺所有。
承当人即典当行对当物在占有期间负有妥善保管的义务, 无使用、收益的权利。
出当人在回赎时, 除清偿当金外, 还必须支付当金的利息和管理费用。
《典当行管理办法》, 将典当行的经营范围由动产延伸至不动产、财产权利后, 房产典当迅速成为大型典当行的主要典当业务。
房产典当, 是指房产出当人在一定期限内, 将其所有的房产向典当行出当获取当金, 并办理房产典当登记, 到期归还当金, 并支付利息, 注销登记, 到期不赎当或不续当, 视为绝当。
依照新5办法6的规定和典当实践, 房产承当人即经营房产典当业务的典当行, 股东实缴的货币注册资本必须达到500万元。
房产出当人必须是对出当房产享有合法所有权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当票是房产典当双方之间签订的, 既是当金借款合同, 又是担保当金借款的担保合同。
在当票的双重身份中, 借款合同依赖典当担保合同成立。
房产典当双方在签订当票后, 需要到房产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房产典当登记。
房产典当期限由双方约定, 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典当期内或典当期届满后5日内, 经双方同意可以续当, 续当一次的期限最长为6个月, 不赎当也不续当的, 视为绝当。
绝当的房产, 估价在3万元以上的, 可以按照5担保法6的有关规定处理, 也可双方事先约定绝当后由典当行委托拍卖行公开拍卖。
拍卖收入在扣除拍卖费用及当金本息后, 剩余部分应当退还当户, 不足部分向当户追索。
绝当的房产价额不足3 万元的, 典当行可以自行变卖或折价处理, 损益自负。
典当商的发展历程

典当商的发展历程
典当商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
3000年的古埃及。
当时,人们借用贵重物品来获取贷款或交
换现金,这种交易在整个古代世界都很常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典当业发展成为一种专业化的行业。
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大规模的典当商店出现了,它们向人们提供贷款,并接受各种贵重物品作为抵押品。
典当业也开始从宫廷、贵族阶层扩展到普通民众之间。
在中世纪欧洲,典当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由于人们需要应对经济困难和战争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转向典当商以获取资金。
典当商也开始涉足到艺术品和珠宝等更昂贵的物品的交易中。
到了现代,典当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元化的行业。
在19世
纪和20世纪,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典当商店在
大城市如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地迅速增加。
现代典当商不仅提供贷款服务,还出售从珠宝、手表到电子设备等各种物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典当业也开始转向在线形式。
许多典当商现在提供在线平台,人们可以在网上获得贷款或购买典当品。
这使得典当业更加便利和全球化,人们可以更轻松地进行交易。
总的来说,典当商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并适应了社会和经济的变化。
无论是古埃及的借贷行业,
还是现代多元化的典当业,它们都在帮助人们应对经济挑战,提供资金和交易服务。
典当行业简介了解金融行业中的典当行业

典当行业简介了解金融行业中的典当行业在金融行业中,典当行业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金融服务形式,向人们提供了短期资金周转的解决方案。
典当行业以其灵活、高效的特点,成为了许多金融机构和个人用户需求的有效补充。
本文将全面介绍典当行业的概念、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一、典当行业的概念与起源典当行业是指通过为客户提供以抵押物品为基础的短期贷款而获得利润的行业。
典当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最早的金融业务之一。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贵重物品典当给专门的机构,以获得急需的流动资金。
二、典当行业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典当行业逐渐发展成规范化、专业化的行业。
在中国,典当行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早期的小贷款模式。
在这个阶段,典当行业以个体、家族方式存在,主要由个体或家族经营的小规模机构提供服务。
这些机构通常只接受当地的抵押品并提供有限的服务范围。
第二个阶段是典当行业规模化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典当行业逐渐成长为大规模企业和机构。
这些企业和机构不仅提供普通典当服务,还开始扩展到艺术品、古董等高价值物品的典当。
第三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典当行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典当行业开始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供在线典当服务。
客户可以通过手机App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典当交易。
三、典当行业的功能与特点典当行业以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首先,典当行业能够为客户提供灵活的借款方式。
相对于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典当行业通常具有更快速、更便捷的放款和还款方式。
这一点在短期急需资金的场景下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次,典当行业的借款不需要征信审核。
在传统金融机构中,客户的征信记录是评估其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
而在典当行业中,借款人只需要提供足够的抵押品,不需要进行繁琐的征信审核。
再次,典当行业的抵押物价值较高。
由于典当行业主要面向高价值物品,如珠宝、古董等,所以典当行业的抵押物价值相对较高。
这一点使得典当行业所能提供的借款额度较为可观。
典当行业发展史

郝凤琴:典当在我们业内人对外宣传有一句话,典当是既古老又新兴的行业。
为什么说它的古老?典当的历史在我国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是在南北朝时期典当就开始了,来源于当时的司库,南北朝的时候印度佛教传到国内,国内非常火,司库非常地发达,他那儿有很多的资金。
寺庙是出于救济,向老百姓需要用钱的地方,用这个换取钱。
从业内人员的考证来说,典当最初的本意是济困救贫的。
从南北朝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典当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当中发展了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迅猛,而且典当的发展是跟时局的变化紧密相关,时局好的时候,典当也发生改变,比如唐朝,清朝的时期,典当行在全国数量都比较多。
后来到了清朝末期,到了国民党的末期,时局动荡,物价飞涨,今天我给你放在这里一个物品,今天还值一百块,明天可能就值二十块,所以当时的当铺就不行了,逐渐衰败。
典当的行业是跟时局的发展有关。
典当的物品也是与时俱进,时代有什么样的产品,在典当行就有什么样的产品。
过去在影视里都是所谓的破衣乱袄,现在的典当行都是汽车、古玩字画,包括数码产品。
这个时代有什么新产品的时候,我们典当行就有了,典当行是折射历史发展进程的行业。
为什么典当行在沉寂了50年以后,又重新复出,而且发展这么迅速呢?郝凤琴:概括来说,典当行业不能被其他行业所替代的行业。
北京市的典当行业是在1992年第一家复出的是北京市金保典当行。
全国第一家典当行是在成都成立注册的。
北京市也想开一家典当行,那个时候是市政府批的,当时觉得试试办,谁也没有觉得它到底能不能持续发展下去,到底它能有什么效果。
结果从1992年到现在北京市典当行已经发展到了55家独立法人,还有6家分支机构。
为什么说它是不能被其他行业替代的呢?我用三个数据给大家讲一下。
第一个数据在国外,金融品非常发达的美国、英国、日本,它的典当行的数量也非常地多,在美国有两万多家,在英国有将近一千多家,在日本有五千多家典当行。
他们的金融品非常发达,它的典当行很多。
第二组数据,我们这次参展一共是10家单位,在我们集体设展的11号馆是9家企业,9家企业给我提供了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我们的老字号,就是金保典当行、阜昌典当行、华夏典当行,这是三家老字号,还包括12号,这是四家北京的老字号,都是90年代初成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典当业发展历程众所周知,典当业植根于旧社会,浑身上下的污泥浊水自然是不少。
然而,它以小额短期质押贷款为主,居然在人类历史上存在和发展了上千年的时间,这不能不成为一个十分值得注意和研究的社会现象。
从中国来看,新中国建立不久,典当行在中国大陆便寿终正寝、荡然无存。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现,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典当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行业却悄然复活,得以新生。
这就告诉我们,典当业的存在和发展的确有其充分的合理性;典当业的性质、特点、功能和作用,完全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典当业是当前和今后都应当给予支持和促进的一个行业。
一、典当业的消亡1.旧典当的延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制度的彻底结束。
然而解放后,典当行并没有马上被铲除。
只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逐步兴起,这才使典当行的日子开始越来越不好过。
1954年 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了一次反高利贷座谈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借贷方面的斗争日益尖锐化,明确了在农村应以信用社的利率作为借贷利率的合法标准,从而对坐落在一般村镇的典当行构成了一种新的限制。
2.短暂的典当空白1956年初,中国的私人典当业完全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在一些城市中,它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分支行领导下的专门办理小额质押贷款的独立经营机构--小额质押贷款处。
至此,典当行才开始在中国大陆彻底绝迹。
但此时的小贷处仍有典当行的影子,基本上沿用典当模式运作,故实际上是旧式典当业的一种转型或改造,尚属于旧式典当业向典当空白期的过渡形式。
然而,由于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平衡,典当空白的出现亦有早晚。
二、典当业的复出1.典当业复出概况斗转星移,沧桑巨变。
20世纪80年代末期,曾被定为剥削制度残渣余孽的典当在中国大陆消亡30余年之后,竟又奇迹般地死灰复燃了。
1987年12月,四川省成都市开办了新中国第一家典当行--成都市华茂典当服务商行,率先恢复了古老的典当业。
这个头一带,好比提起一道泄洪的闸门,兴办典当行的大潮迅即随之而来,不久就遍及全国。
其中浙江温州跟风最紧。
1988年兴办典当的还有辽宁、山西、广东、福建、海南、吉林、贵州等省。
5月,沈阳市商业典当行挂牌亮相,成为东北地区最早成立的典当行之一。
其服务宗旨是:"发展经济,服务群众,诚实守信,方便快捷。
"其经营范围包括服装、家用电器和金银饰品等。
当时,由于北方地区社会上对典当认知和了解的人比较少,典当业务难于很快拓展,故其年度典当总额仅为l00多万元。
7月,山西省运城地区稷山县典当商行露面。
这是一家由几个农民合伙成立的典当行,它除从事典当外,还有违法超范围经营的情节,后来在清理整顿非金融机构的过程中被停办。
8月,广州长寿典当行成立。
它是广州市改革开放后设立早的典当行,一开始就以发展经济为目标,贯彻执行"忠诚信,方便群众"的宗旨,日常服务对象的重点是公民个人,经范围以黄金饰品、高档手表、家用电器为主。
由于广州地区经比较发达,人们的思想意识比较开放,故利用典当方式融资的很多,致使该行每天从早到晚客流如云,员工忙得不亦乐乎,全天连续营业12个小时,节假日也不休息。
上海也在1988年重新兴办典当。
那里的第一家典当行是上海恒源当铺,该当铺由上海市虹口区商业服务公司组建。
他们得知成都等地出现典当行后,便很快设立了典当筹备组,一方面赶赴四川等地调研考察,设计方案;另一方面派出人马奔走于所在区人大、工商局、公安局、银行等有关主管部门。
得到的回答,有赞成试点的,有心生疑虑的,更多的是问:"什么店不好开,却要开当铺?"有的干脆拒绝,明确表态不允许。
然而毕竟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几经周折和等待,1988年秋天,上海恒源当铺终于开张营业了。
恒源当铺的诞生,标志着典当业在中国最大城市的复出。
它无疑对国内其他大中城市产生了更加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为促进日后新中国典当业的强劲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典当业复出原因典当在中国绝迹30多年以后又梅开二度,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经济、政治、思想、社会乃至国际的原因。
其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典当恢复的根本原因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各方面成功经验的系统总结。
实际上,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兴办特区、发展私营工商业、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等一系列重要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市场经济的步伐早已迈开。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有更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为之服务。
对此,中国金融界开始寻找对策,酝酿改革,彻底打破金融领域长期以来,"只此一家,另无分店"的沉闷局面。
1979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恢复;3月,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10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1981年12月,中国投资银行诞生;1984年1月。
中国工商银行组建。
然而,尽管金融机构重大改革、各类银行破土而出,给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它对于私贷业务日益增大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仍有许多不便之处。
总之,国有银行的的私贷业务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成份逐步扩大和发展的需要。
在这种情况下,典当行作为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展私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就理所当然地具备了重新问世的客观条件。
其二,改革开改政策的实行是典当恢复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典当行东山再起提供了良好机遇。
但要抓住这一机遇,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依赖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升温,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力度也在加强。
中国金融界在实践中开始认识到,除信用放款形式之外,担保放款形式的重要性,并逐步加以提倡。
而这种提倡,正是以专营质押放款为业的典当行得以复兴的前提条件,它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加速行进,和金融体制改革在金融机构结构方面面对市场经济大潮扑面而来所进行的有益探索。
其三,思想政治观念的转变是典当恢复的重要原因典当行自50年代后期在中国大陆走向坟墓以后,几十年来,人们对它的评价无一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给予严厉指责,而且各种偏贝,根深蒂固,甚至直到90年代初期仍骂声未绝。
《辞海》(1979年版)在解释"典当"辞条时称其为:"旧中国以收衣物等动产作质押,向劳动人民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
……利率极高,剥削严重。
"同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辞典》也说:典当行是"旧社会专门收取抵押品、放高利贷的店铺。
"1985年出版《经济管理大辞典》指出,典当行是"旧中国以实物抵押为条件的一种高利贷。
"1990年版《中国金融百科全书》认为,典当行是"重利盘剥贫民的信用机构"。
而1991年出版的《简明资本论辞典》则这样描述:"向当铺借款的多数是农民和城市贫民,当铺对他们进行惨重的剥削。
"以上论断,并非来自中国全部权威出版社,但从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人们对典当行的认识是何等的固执和偏颇。
明显带有片面性却不求改正。
究其根源,就在左的思想的长期影响,造成认识论上的形而上学。
随着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典当开始有了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
1988年版《辞源》说,典当行是以"经常押物借钱的店铺。
"1990年出版的《物源百科辞书》指出:"从历史的观点上看,典当只是一种经营方式。
"1992年版《中央银行知识辞典》也说:"典当商行是经营小件动产抵押放款的信用机构。
"这里我们看到,对典当的解释已没有了政治色彩,而是实事求是地予以评价。
实践告诉我们,若要在中国大陆上从事改革,推行市场经济体制包括重新恢复典当业,必须有股闯劲,甘冒风险。
不怕有点资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思想认识的彻底转变。
只有摘掉有色眼镜,实事求是地看待一切事物,才能在各个领域,包括金融领域里迈出新的步伐。
典当的复兴,正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点,它是人们思想政治观念彻底更新的产物。
如北京出现的第一家典当行--金宝典当服务行,早在1992年5月就开始筹建,但因主管部门及有关市领导迟迟拿不定主义,就是批不下来。
后经市最高负责人批示"先试办一个",才得以从同年11月20日挂牌试营业。
其四,历史文化传统的存在是典当恢复的社会基础典当在中国源远流长,一直存在了千余年,已如前述。
它反映了典当业不仅是商品经济领域里卓有成效的金融行业,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过程中对典当行这种民办金融机构的传统接受程度。
这种历史文化传统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在借贷方面。
中国过去是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小生产者长期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信奉万事不求人的思想。
偶遇生活及少量的生产急需,也仅以取得小额贷款为主。
在封建社会金融机构缺乏的情况下,只有经营质押放款业务、利息尚可接受的典当行,最适合他们的需要。
除此之外,小生产者则被迫求助于民间直接信用即高利贷。
近现代钱庄、票号、银行相继出现之后,小生产者的这种借贷传统仍未有大的改变。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典当行的消亡,受小生产者历史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往行社筹款不易的情况下,便把借贷方向主要转到民间借贷这种惟一被其早已习惯的借贷形式上来。
解放以来至今,民间借贷始终存在,且政府屡禁不止,最后只好不禁,就是证明。
第二是在放贷方面。
典当行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金融机构,并且延续的时间最久。
这种情况导致历代造就和培养了相当一批经营典当业的专业人才,同时在许多省区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经营典当业的历史传统。
以山西省为例。
山西人擅于经商,由来已久,著称中外。
尤其是在金融业方面,均营放贷的票号、帐局、典当号称三大支柱。
晋商开当,规模宏大,蔚为壮观。
清乾隆九年(1744年),全国典当行万余家,山西一省就占4695家;光绪十三年(1887年)前后,北京以外的典当行有7000多家,山西一省则有1713家;清末民初,北京有典当行200家左右,而其中殷实大户皆为晋商,各把持一二十家或二三十家典当行不等,至少约占京当数目的一半以上,人称"山西屋子"。
时有民谣云:"西商妙算果通神,典当重开用现银;就便新爹能出世,三分一律不饶人。
"如此开当传统,对后世颇有影响。
尽管建国后典当行已经销声匿迹几十年,但毕竟有人对此轻车熟路、兴趣浓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晋商开当之风再度兴起。
最早经营典当行的是山西运城地区、临汾地区和晋东南地区的晋城县,尤以运城地区为盛。
其五,国外典当潮流的影响是典当恢复的动力之一典当业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融行业,典当行作为世界各国普遍出现的金融机构,干百年来沧桑多变、盛衰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