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介绍-铜陵简介PPT(经典版)
铜陵市基本情况

铜陵市有关情况汇报一、铜陵市基本情况铜陵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成员,也是规划中的长三角城镇群成员之一,1956年10月建市,现辖一县三区,代管一个国营农场,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80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3万人。
主要特点是:铜陵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冶铜史的历史文化城市。
铜陵是中国青铜文明发祥地之一,素有“中国古铜都”之称。
铜的采冶始于商周,盛于唐宋,冶铜史绵延3000余年而未曾中断,这在长江流域目前已知的古铜遗址中非常少见。
现存数十处采冶铜遗址和大量的青铜文物。
铜陵的历史,就是中国冶铜的缩影。
秀丽的山水和厚重的文化曾吸引了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文学大家的注目,唐代大诗人李白更是留下了“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千古名句。
铜陵是一座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园林和旅游城市。
铜陵位于北纬30度附近,季节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环境优美。
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盛产凤丹、苎麻、生姜、蒜子等农副产品。
长江铜陵段是最适合白鳍豚生存的区域,建有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铜陵矿产资源丰富,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八宝之地”。
境内不仅有天井湖、螺丝山、相思树、滴水崖等秀美的山水景观,还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如大通古镇、大明寺、葛仙洞、白鳍豚养护场等,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2002年来铜视察时曾称赞:“铜陵虽小,但很美丽”。
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省卫生城市”等称号,铜陵是一座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开放城市。
铜陵处于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是国家东西交通大动脉和安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也是安徽“两山一湖”风景旅游区的北大门,距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分别约1小时、2小时车程。
特别是南北向的合铜黄高速已经建成通车,东西向的沿江高速、连接铜陵至杭州、上海方向的铜宣高速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铁路经芜湖与全国铁路网连接,沪铜铁路的延伸段铜陵至江西九江的铜九铁路铜陵段建成,未来几年内,我们还将陆续兴建公铁两用的长江二桥、庐铜铁路、无铜高速、沿江城市城际轻轨等。
安徽铜陵旅游景点介绍

安徽铜陵旅游景点介绍
安徽省的一个美丽城市,铜陵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美丽的景点,让您留下难忘的回忆。
1. 铜陵矿山公园
铜陵矿山公园是铜陵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这里拥有丰富的矿山资源,您可以了解到铜陵的矿藏历史和矿山开采过程。
公园内还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不同的活动,如漂流、攀岩和露营等。
2. 池州洞天山风景区
这是一个自然风景区,拥有美丽的山水、古老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历史。
您可以爬山、观赏瀑布、游览古庙和探索石洞。
3. 江南第一峰
位于庐山的江南第一峰是铜陵的另一个著名景点。
这是一个远足和露营的好地方,站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地区的美景。
4. 郎溪古城
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城镇,拥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您可以漫步在城镇的石板路上,欣赏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文化。
5. 铜陵市博物馆
铜陵市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场所。
您可以了解铜陵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当地矿业、传统手工艺和古代文化。
以上是铜陵旅游景点的简要介绍。
这些景点充满了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风景,是一个值得你来探索的地方。
- 1 -。
我的家乡铜陵PPT课件

千磨万琢出玲珑——金蜗牛铜工艺品厂 琳琅满目赛胜景——铜商品市场 艺术展示铜特色——城市铜雕 文明长廊喜迎宾——铜都景观大道
.
37
“三分天下自春色”——凤凰山牡丹 园
游客纷纷齐称道——钟鸣农家乐 科技创新更诱人——新桥农业示范园 一片清凉景自新——叶山林场 四季长青春意浓——大通蔬菜基地
.
38
大通自立军起义指挥部遗址——大关口 中共铜陵特支遗址——钱家湾 中共铜陵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新屋里周家小 中共皖南地委机关驻地——钟鸣上山缪 抗日英雄垂千古——范家湾烈士墓 “渡江第一船”登陆点——文兴洲王家旭 凭吊先烈激后人——笠帽山烈士塔誉为“小九华山”佛教寺庙——上清凉寺 荆公赐匾声名赫——大明寺 竹篁木森闻禅声——云崖寺 蜘蛛救主获圣封——护国寺 “送子赐福”人气旺——西明寺
.
40
大通五里亭 大通钟楼 周氏古名居 和悦洲的十三条巷子及青石储水池 赵祠古戏楼 江村古民居 大通龙泉古井
.
41
.
中获奖,市内设有全国性的青铜文化研究会。
.
11
盛度 陈翥 佘翘 黄进芳 章啸衡 陈尚和 巫希权 刘四姐
.
12
• 铜陵白姜
• 铜陵风丹
• 铜陵茶干
• 铜陵野雀舌
• 铜陵牡丹
• 铜陵泡桐
• 铜陵大豆
• 铜陵苎麻
• 铜陵大蒜
• 铜陵酥糖
.
13
• 城市中心旅游区 • 凤凰山旅游区 • 大通沿江景区 • 工业旅游景点 • 农业旅游景点 • 红色旅游景点 • 宗教文化旅游景点 • 历史古迹旅游景点
蒜、汀豆等久负盛名。
.
7
水产资源丰富,
凡长江中下游水
域及内河、湖泊
我的家乡--铜陵资料

铜陵名片
•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1956年依矿建 市,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市。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 九江的正中心,也是中国著名的黄山——九华山旅游风景区 的北大门,同时还是安徽省实施“两点一线”开发开放战略 的交叉点。城市依山襟江含湖,自然环境优美。是全国综合 配套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国有资本运营改革等试点城市, 享有一系列鼓励外资投入的优惠政策。铜陵先后被评为全国 卫生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安 徽省首批省级园林城市、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国家园林 城市。
• 铜陵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农 业生产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大豆、油菜、花生、芝麻、茶叶、 苎麻、油桐、大蒜、生姜等。
铜陵文化
• 铜陵铜文化源远流长,是安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铜陵是安徽的“古铜都”。
铜的采冶始于商周,盛于唐宋,绵延3000余年而未曾中断,这在长江流域目前已知的 古铜矿遗址中非常少见。现存数十处采冶铜遗址和大量的青铜文物:有古西周的铜炼 渣、汉代的古铜井,唐宋期间的青铜文物更为鼎盛且史料记载甚详。铜陵的历史,就 是安徽冶铜史的缩影。大文学家李白、王安石、苏东坡等曾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迹,李 白的“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以及描写冶铜场面的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更是千古名句。铜文化已经 融进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起舞》等铜雕塑在全省各类评比中获奖,市 内设有全省性的青铜文化研究会。 铜陵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城市,铜陵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文化工作、文化建设,群 众文化、专业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非常成功,多届青铜文化博览会积累了很 多经验,所以我们将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放在铜陵市举办。我相信铜陵市一定能把 这个节日办得很好,而且能够逐渐地打造成品牌,宣传铜陵、服务铜陵。铜陵传统民 俗第一个特色就是“青铜色彩”。作为中国古铜都,三千年绵延不绝的铜采治史,使 铜陵不仅有丰厚的铜文化遗存,还传承出独特的铜工艺,如传统失蜡法工艺,现正在 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工艺品是铜陵的特色产品。铜陵传统民俗第二个特色就 是“物产丰美”。
我的家乡——铜陵

铜陵特产
1.铜陵白姜 2.铜陵凤丹 3.铜陵茶干 4.铜陵野雀舌 5.铜陵牡丹 6.铜陵泡桐 7.铜陵苎麻 8.大通小磨麻油 9.铜陵酥糖 10.铜陵大蒜
铜陵经济状况
• • • • • • 坚持打造千百亿工程 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 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认真谋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完善项目投资工作推进机制 加大资金争取和项目融资力度
我的家乡——铜陵
铜陵市简介
• 铜陵市中国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 岸,1956年10月12日依矿建市,是一座新兴的工贸港口城 市。铜陵襟江含湖环山,自然环境优美。 • 铜陵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优化资本结构、国有资本运营 改革试点城市,也是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 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入列全国第二批资 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 区的重要成员、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 是全国第一个撤销街道办事处的地级市。
著名人物图片
• 汪洋、周坚卫、杨振超、卢荣景、任克礼
文化教育
• 铜陵市第一中学:中科大授予基础教育理 科实验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 成 • 员、 安徽省重点中学、安徽省示范高中 • 铜陵市第三中学: 安徽省示范高中
历史悠久的青铜文化
• 铜陵铜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铜陵因铜得名、 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铜的采冶始于商 周,盛于唐宋,绵延3500余年而未曾中断,这在长江流域目前已知的 古铜矿遗址中非常少见。现存数十处采冶铜遗址和大量的青铜文物, 有古西周的铜炼渣、汉代的古铜井,唐宋期间的青铜文物更为鼎盛且 史料记载甚详。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家集铜采冶炼于一体的大型 有色金属企业、铜陵的历史,就是中国冶铜史的缩影。大文学家李白、 王安石、苏东坡等曾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迹,李白的“我爱铜官乐,千 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以及描写冶铜场面的“炉火照 天地,红星乱紫烟。赧朗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更是千古名句。 • 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 发自铜陵。铜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元素,铜经济已是城市最具 特色的强市之基,铜雕塑享誉全国,《起舞》《铜陵之音》《丰收门》 等铜雕塑在全国各类评比中获奖,市内设有全国性的青铜文化研究会,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在0——1040)、曾任应天知府奉旨同编《续通典》、 《文苑英华》,并著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四 集和制书二集。 • 2、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88—1992年时曾 任铜陵市市长) • 3、卢荣景:原安徽省委书记、省长(1953——1976年曾在铜陵工作) • 4、任克礼:原河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52——1988 年曾在铜陵工作任铜陵市市长) • 5、周坚卫:原湖北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安徽铜陵人) • 6、杨振超:安徽省副省长(1977——2004年曾在铜陵工作任铜陵有 色公司总经理)
家乡铜陵

六、特 产
1、生姜是铜陵“八宝”之一。以其“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细脆嫩、 香味浓烈”等特色而闻名。铜陵生姜的营养丰富。据化验,含蛋白质1.4%, 糖为8%,脂肪为0.7%。此外,还含人体必需的钙、铁、胡萝卜素、硫胺素、 抗黄素、尼克酸、抗坏白酸和无机盐等营养成份。在医药上,姜有除湿、 去寒、发汗、增温等功效。用铜陵姜加工成的糖姜、醋姜、干姜等一直是 畅销品。尤其是糖冰姜,为铜陵外贸产品之一。
铜陵铜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铜 陵是中国的“古铜都”。铜的采冶始于商周 ,盛于唐宋, 绵延3000余年而未曾中断,这在长江流域目前已知的古铜 矿遗址中非常少见。现存数十处采冶铜遗址和大量的青铜 文物:有古西周的铜炼渣、汉代的古铜井,唐宋期间的青 铜文物更为鼎盛且史料记载甚详。铜陵的历史,就是中国 冶铜史的缩影。大文学家李白、王安石、苏东坡、杨万里、 郭祥正、梅尧臣等曾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迹,李白的“我爱 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以及描 写冶铜场面的“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郝朗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更是千古名句。铜文化已经融进城市建设和 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起舞》等铜雕塑在全国各类评比 中获奖,市内设有全国性的青铜文化研究会。
全国爱卫会公布2009-201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名单,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这是继马鞍 山市后安徽省第二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城市。
3、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安徽省(11个):黄山市、安庆市、池州市、宣城市、 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淮南市、合肥市、亳州市、 淮北市。
四、经济
1、[ 盛度 ] (970 — 1040 年),字公量,铜陵县石洞耆(今董店镇)人。 其“幼小读书,敏而好学”,北宋祥符七年( 1014 年)中进士。曾任翰林 学士、兵部郎中、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等。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外交家。天圣年间,宋仁宗赐给其牡丹一棵,盛度将此牡丹带回铜陵,世世 栽培,直至如今。这牡丹现仍每年一开百余朵。
铜陵

大通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古名澜溪,扼九华、望黄山、临皖江、依铜都,建 镇已有千年。它曾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的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清末民初, 是大通古镇的鼎盛时期,小小的古镇上居住着10余万人,莺歌燕舞,有着“小上 海”的美誉。随着岁月流逝,大通镇繁华不再。澜溪、和悦老街已被正式列入省 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16年大通获批中国首批特色小镇,2017年大通古镇风景
龙泉古井
• 位于澜溪老街后巷, 开凿于清嘉庆年间, 距今约200年。井口 上面砌着青石凿成外 方内圆的镂空大石井 圈一块,井圈西侧石 壁上刻有“龙泉井”、 “嘉庆丁丑年”(即 1817年)、“佘以雨 开”等字样,该井井 深约5米,常年水深 距井口2米,井口内 直径约0.4米,水质清 凉,且特大干旱年井 水也不干涸,现仍可 使用。
安徽铜陵
• 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 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 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 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 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 股票发自铜陵
• 地名由来
• 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 县治由顺安移于古铜官镇,即今铜陵县治所在地 城关镇。至此,历史上“铜陵”地名第一次出现。 “铜陵”二字的来历,未见有正式文字记载,其 说法有三种:一是“产铜之山陵”说,因此地产 铜,又是丘陵地区,故名;二是“产铜原属南陵” 说,故取名“铜陵”;三是“铜地原属‘陵阳' 说”,铜陵地区汉时归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 取“陵阳”之陵,合为“铜陵”
凤凰山位于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南部,属国家AAAA级风景区,凤凰山形胜凤凰, 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早在明朝“景泰”年间,诗人周铎 就书写“庐外山高插半天,石边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古传”
铜陵——

术效果。其形体有数以吨计的大型室外铜雕塑,也有可
玩于掌间的玲珑摆件,以及兼可日用的作品;
•
精:铜陵生产的铜工艺品熔民族传统、当今科技于
一炉,集全国各地厂家工艺所长于一身,甩产的无不是
精品,其仿古制品可以假乱真,其现代铜工艺品则尽显
科技之辉,令人爱不释手。
铜工艺品
铜陵的文人(1)
• 盛度(970~1040),字公 量,铜陵县石洞耆(今天门 镇)人。幼小读书,敏而好 学,北宋祥符七年(1014年) 中进士。初任济阴尉,后任 尚书屯田员外郎。契丹扰犯 大名(今冀、鲁、豫部分地 区)时,他数次上疏朝廷, 陈述戍边之策。旋奉使陕西, 详览疆域,并参考汉、唐故 地,绘成《西域图》,呈献 宋真宗,且应答咨询如流, 真宗称其博学。继入翰林为 学士,任兵部郎中。后几经 谪起,于景佑二年(1035年) 任参加政事,四年任知枢密 院事。曾奉旨同编《续通 典》、《文苑英华》,并著 有《愚谷》、《银台》、 《中书》、《枢中》四集和 制书二集。后任应天(今南 京)知府。宝元二年(1039 年)辞官归里
入突破万元,达到11970元。人均
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首次跃居
全省第一。
铜陵经济
铜陵我的家乡
市。
铜陵我的家乡
愿结连理共缠绵——铜陵相思树传 说
相思树位于铜陵凤凰山南麓的相思河上。它成活于明末清 初,是一棵奇特的枫杨树,原为两棵,分别植于小河的东 西两岸,两树干在河面连成一体,树径3米多,高约25米。 这棵古树枝叶繁茂,像一乘绿色的华盖凌空罩在小河上。 小河因树得名“相思河”。远望相思树,异株同干“连理 枝”,如同一对恋人交颈拥抱,情意绵绵;近看相思树, 树影倒映清溪中,恰似鸳鸯戏水,同样给人以爱情坚贞的 遐想。相传,河东的凤公子与河西的姚小姐自幼同窗共读, 青梅竹马,俩小无猜。后因凤家败落,凤公子虽学识渊博, 能书善文,进京应试,却无银两奉献考官而落第。凤公子 遂为这浑浊世俗扼拦贤路而忧郁成疾,抱病返乡,途中病 情陡增,惨死在路旁。姚小姐惊闻噩耗,带着丫环前来奔 丧,见凤公子惨死之状,悲痛欲绝,即死于凤公子身旁。 这时丫环见小姐身死,也当即撞死在路旁石上。由于封建 族规,未成婚的凤公子、姚小姐被分棺安葬于相思河两岸, 丫环也另棺葬于小姐墓侧。年长日久,这条小河两岸,各 生长出一株枫杨树,渐渐向河心上空倾斜,长成一体,便 成了如今的“相思树”。丫环的墓地也长出一树,独立成 株,人称“丫环树”。后来铜陵有作者专门以此为素材创 作了电视剧本《相思树传奇》,并被搬上了屏幕。在历史 的变迁过程中,当地人民一直把相思树作为爱情和姻缘的 象征,精心加以保护。更有许多年青人以树为背景摄影留 念,海誓山盟,白头谐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美食文化
椒盐猪手
制作时,将猪蹄洗净,加绍酒、酱油、精盐、 葱花、姜末,上笼蒸熟后取出,挂匀湿淀粉。 锅置中火上,倒入色拉油,投入猪蹄,两面煎 黄,转旺火炸至发脆,捞出切块装盘,撒上椒 盐、蒜蓉、辣椒丁即成。可用香菜、黄瓜、鲜 花饰盘。
大通茶干
早在明朝时就开始生产,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大通茶干是采用当地盛产的大豆为主要原料, 经淘洗、磨浆、煮浆、点卤、裹压等多道工序 精制而成白干子,然后放进由冬菇、甘草、八 角、冰糖以及原汁酱油配制的汁水里浸泡几个 小时,再放进锅里煮,待捞出沥干水分后,拌 上麻油而成。
顺安酥糖
因产于顺安镇而得名,始制于唐朝末年,已有 上千年的历史。顺安酥糖采用优质面粉、白糖、 黑芝麻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的桂花、青梅、 金桔饼等精制而成。吃起来松软甜润,入口即 化,是当地人待客的佳品。
枞阳粉蒸肉
制作时,把大米洗净,沥干水分后,加八角、 桂皮等香料炒成微黄色后,取出研磨成粉。然 后将猪肉切成片,加入精盐、酱油、料酒、白 糖、甜面酱、姜丝、葱末、香油、五香粉等拌 匀,再倒入米粉拌匀。将粘满米粉的肉一片片 码在碗里,肉皮朝下,放入蒸锅里蒸熟,吃时 将肉扣在盘内即可。
3、旅游景点
浮山
一座文山,有“中国第一文山”的美誉。现存 483块摩崖石刻,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浮山 孕育了明清时期以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 智为代表的中国最大的家族学派“方氏学派”; 孕育了清代独领风骚的文学流派桐城派;孕育 了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孕育了革命家、军事 家、外交家黄镇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
凤凰山
位于铜陵市义安区顺安镇南部,属国家AAAA 级风景区,凤凰山形胜凤凰,由横山、面山、 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早在明朝“景泰” 年间,诗人周铎就书写“庐外山高插半天,石 边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 古传”等十六首“凤凰八景”诗赞美过凤凰山。
3、旅游景点
永泉农庄
位于铜陵叶山脚下,地处沿江高速、铜宣杭高 速、合铜黄高速公路的交汇处,距铜陵东高速 出口1千米处。 农庄依山傍水,毗邻叶山林场;500亩山林自 然天成;70亩水面垂钓乐园;200亩原森林天 然氧吧;在建设中不仅没有破坏原有的生态环 境,同时还营造了大面积观赏性果木、园林。
茶干
铜陵传统小吃,色鲜:铜都;下辖地区:3个市辖区、1个县;地理位置: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面 积: 3008平方千米;人 口:164.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960.2亿元。
2、城市概况
铜陵
位于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 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铜陵天井湖公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铜陵市区主干道长 江西路北侧,以堤山自然分割为东湖、南湖和 北湖,三湖水面通连,距铜官山约5千米。湖 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 湖因井、园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于天井湖 公园的一大奇观,因地下涌泉,终年高出湖水 面2米左右。
3、旅游景点
大通古镇
位于安徽省铜陵市西南,古名澜溪,扼九华、 望黄山、临皖江、依铜都,建镇已有千年。它 曾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的安徽“四大商埠” 之一,清末民初,是大通古镇的鼎盛时期,小 小的古镇上居住着10余万人,莺歌燕舞,有着 “小上海”的美誉。随着岁月流逝,大通镇繁华 不再。
3、旅游景点
铜陵
已探明的铜、金、银、硫、铁、石灰石及与之伴生 的各类稀有金属30余种,其中铜、硫、石灰石储量 居华东乃至全国之首,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 铜锭出自铜陵。 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 铜陵。特产有丹皮、明党参等名贵中药材及蚕桑、 苎麻、生姜等。
2
城市概况
2、城市概况
铜陵城市概况
铜陵城市介绍
“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铜陵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 27城之一 ,因铜得名、以 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 当代铜基地”之称。 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 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