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建筑发展趋势——欧洲
国外框架结构现状

国外框架结构现状
框架结构的现状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主要国家的框架结构现状:
1. 美国:在美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扩大和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框架结构研究正在朝着更加精细、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这包括对新型材料和技术的探索,以及对现有结构的改进和优化。
同时,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风险,美国的框架结构也正在加强抗震、防火等方面的研究。
2. 欧洲:欧洲的框架结构研究更加注重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这包括对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的研究,以及对新型建筑结构和材料的探索。
欧洲也在加强框架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研究,以确保建筑物能够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风险。
3. 日本:日本的框架结构研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的建筑物通常采用木结构或混合结构,其框架结构具有较高的抗震能力。
近年来,日本也在加强框架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研究,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中国:中国的框架结构研究在近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中国正在加强框架结构的抗震、防火、耐久性和安全性研究,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中国也在探索新型建筑结构和材料,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物质量要求的提高,框架结构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和完善。
不同国家的研究重点和技术水平有所不同,但都在致力于提高框架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法——巴黎万神庙,柏林宫廷剧院,军功庙
•
国会大厦,雄师凯旋门,大英博物馆
• 巴黎万神庙 • 它的重要成就之一是结构空前地轻。墙薄、柱子细。穹顶是泥的,内径20米,中央有圆洞,可以见到第二
层上画的粉彩画。穹顶顶端采光亭的最高点高83米。 • 万神庙西面柱廊有六颗19米高的柱子,上面顶戴着山花,下面没有基座层,只有十一步台阶。它直接采用
获得多大好处。
• b、早期的资本累积,使下层人民有憎恨工业,回避现实的心态 。 • c、 封建贵族痛恨资产阶级革命,留恋传统文化,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产生一种怀旧的思潮。 • d、革命中获利最大的资产阶级,有一部分是从贵族转化而来,在国际竞争中也希望强调本国的文
化传统,从而培养民族信心。 • 这些复杂的社会意识,在艺术和建筑上产生了浪漫主义的思潮——复兴中世纪的文化
• ②1775~1781,美国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The United State诞生
• ③1789~179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最晚最彻底-资产阶级共和国)
• 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从手工业工场阶级向大机器工业阶段的过度。
•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C上半叶,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了 工场手工业,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 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C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古罗马庙宇正面的构图。 • 它的形体很简洁,几何性明确,力求把哥特式建筑结构的轻快同希腊建筑的明净和庄严结合起来,这种想
法,明显地是启蒙主义的。
美国国会大厦 用白色砂岩和大理石建成的国会大厦是首都华盛顿的象征。它坐落在市中心一个25.3米的 高地上,高地因此被称为国会山。中央主楼那高高的圆顶,是华盛顿最壮丽的景观之一。大厦总高度87.65 米。主楼中央的圆形大厅宏敞宽阔,金碧辉煌,可容二三千人。
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装配式建筑,即将建筑构件在工厂中预制好,然后运送到工地进行组装和安装。
它不仅能够显著缩短施工周期,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当前装配式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城镇化率的提高,住房需求量持续增长。
传统的施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并且普遍存在施工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因此,政府开始重视推广装配式建筑作为解决方案。
在中国,目前已经有多个省份成立了产业园区或基地,用于集中生产和推广装配式建筑。
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也涌现了众多典型项目。
例如,在北京,奥运村的建设采用了大量的装配式建筑,成功地解决了快速扩张的住房需求。
此外,一些酒店、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建筑领域也开始采用装配式建筑。
然而,尽管中国在推广装配式建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传统施工方式的惯性思维和技术壁垒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普及。
还存在由于供应链不完善导致的材料成本高、产能规模小等问题。
二、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国外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重视程度和推广速度在不同国家有所差异。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以及新加坡等地,装配式建筑已经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成效。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装配式建筑市场之一。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装配式建筑在这里越来越受到青睐。
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许多科技公司纷纷采用装配式建筑,以满足员工的办公和居住需求。
欧洲国家也在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和挪威是该领域的领先国家之一。
在瑞典,涌现了许多创新型装配式建筑公司,并且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来鼓励使用装配式建筑。
三、未来发展趋势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装配式建筑都正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以下是几个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3D打印、机器人技术等将被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领域。
装配式建筑概论--装配式建筑发展与案例

1952-1975
我国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
➢1)以北新为代表的低多层轻钢体系; ➢2)以威信为代表的模块化建筑; ➢3)以杭萧为代表的钢管束体系,有后续改进的杭州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箱型钢板墙、东南网架的多腔体组合剪力墙体系等等; ➢4)以同济沈祖炎院士的束柱:一是在政府建设的公共组屋建设中推行建筑工业化;二是实行项目后评价,持续改 进适合国情的建筑工业化生产方式和建筑结构体系;三是建立基于模数化的标准化产品体系 和设计规范,以法规强制推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四是强化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在质量监管 中的责任;五是集约节约用地,推行人性化规划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力争实现住宅及 配套设施完善化、集中化、立体化,因地制宜增加建筑物首层公共活动空间。
➢ 德国:一是注重环保建筑材料和建造体系的应用,追求建筑的个性化、设计精细化,不断优 化施工工艺,完善建筑施工机械。二是实行建筑部品的标准化、模数化,强调建筑的耐久性。 三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建造体系,发挥建筑工业化的优势,达到提升建筑品质和环保性能 的目的,不盲目追求预制率水平。
➢ 法国:一是在住宅大规模建设时期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二是建立建筑部品的模数协调原则; 推动形成“建筑通用体系”。
一号路,东、西及北侧为成寿寺二期经济适 用房B-3地块。 规划用地面积 :6691.2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31685.49平方米 其中地上:20055.49平方米
(包含住宅建筑面积18655.49平方米, 配套公建面积1400.00平方米)
地下:11630.00平方米 建筑地下层数:地下三层 地上层数:1#楼南北向9层;2#楼东西向12层;
1996-2015
1976-1995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阶段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开始, 半装配式建筑开始逐步下降,到 本世纪初几乎绝迹。原因复杂。
建筑风格知识:现代建筑风格的钢铁架构——从世界贸易中心到欧洲号

建筑风格知识:现代建筑风格的钢铁架构——从世界贸易中心到欧洲号现代建筑风格的钢铁架构——从世界贸易中心到欧洲号近百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建筑师们设计理念的不断革新,建筑风格也随之不断更新变化。
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就是,建筑结构开始向钢铁架构靠近,并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标志之一。
从世界贸易中心到欧洲号,钢铁架构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建筑风格的启示?一、世界贸易中心世界贸易中心大楼是20世纪90年代起始期最著名的钢铁结构建筑之一,它由两座双子塔组成,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下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整个建筑的架构采用了高耐力的钢和钛合金,以确保其可承受高强度的工业负载。
世界贸易中心大楼高度达到了413.4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之一,其采用的悬挑式建筑结构、内部悬浮窗、新型防火技术等先进的设计理念不仅将建筑功能化,也让整座大楼成为了一件具有艺术性的建筑杰作。
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也是一座采用钢铁架构,以玻璃幕墙为主的现代建筑。
其独特的三角形造型,外观圆润、流畅,有追求“向上攀登”的内涵,象征着中国企业们的勤奋拼搏和不断追求进步的态度。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采用的是“大钢筋小混凝土”结构,采用了堆积式钢框架、钢混凝土板式等多种先进技术。
在建造过程中,应用了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化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建筑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三、欧洲号邮轮欧洲号邮轮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空气调节船台和悬挂式甲板的豪华邮轮。
它采用了钢铁架构,以最大化地利用钢框架的优势:轻重负荷,快速建造,强度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极高质量和鲜明的外观效果。
欧洲号邮轮的设计充分考虑船体的稳定性、舒适性和防震性,悬挂式甲板和空气调节船台让游客可以玩得更加自在和奢华。
邮轮上还配备了高端的电子控制装置,轻松实现船长对邮轮的控制和调节。
结语:钢铁架构的发展让建筑师们可以越来越多的实现他们的设计理念,使现代建筑逐渐从功能化的“大厦”向艺术化的“杰作”转化。
未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革新,我们相信钢铁架构将会越来越发挥它巨大的建筑价值,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舒适和先进的生活环境。
2024年全球绿色建筑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对环境改善的贡献
减少碳排放:绿色 建筑采用可持续材 料和设计,降低能 源消耗和碳排放
节约水资源:绿色 建筑采用节水技术 和措施,减少用水 量
提高能源效率:绿 色建筑采用高效能 源系统和设备,降 低能源消耗
改善室内环境:绿 色建筑注重室内空 气质量和自然采光 ,提高居住和工作 环境的舒适度
绿色建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YOUR LOGO
2024年全球绿色 建筑发展趋势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
添加目录标题
推动全球绿色建筑 发展的因素
全球绿色建筑发展 现状
全球绿色建筑发展 前景展望
2024年全球绿色建 筑发展趋势
促进全球绿色建筑 发展的建议措施
绿色建筑标准与认证:如LEED、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等,推动绿色建筑的市场化和普 及化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各国政府间的合作:共同推动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企业间的合作:分享技术、经验和资源,共同研发绿色建筑解决方案 学术界的合作:开展绿色建筑领域的研究与教育,培养专业人才 民间组织的参与:推动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公众意识
推广绿色建筑理念: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和接受 度,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成功经验
建立国际绿色建筑合作平台,促 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绿色 建筑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共同提高 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促进经济增长: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将 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节能设备、 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从而促进经济的增 长。
欧洲住宅建筑发展的趋势_10期已用_

中心城区的居住方式值得进一步探索
4.层数和密度
层数降低,以 4-5 层为主 密度增加,可以达到 40%~50%
5.个性化设计
通过竞赛制度促进个性化设计 不同建筑师共同参与
6.旧建筑改造
保留居民,旧建筑更新使用为主
非居住建筑改为居住建筑 对几十年前建造的住宅进行改建
7.生态住宅
生态居住是文明的居住观念 以节能和冬季保温为最主要措施
欧洲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欧洲发达国家的住宅建筑发展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大致可以归结 为八个趋势。这些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目前住宅发展的方式恰成对比。
从这些对比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契机,对于中国在将来的 10~20 年住宅需求基本满足 之后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住宅构成:福利住宅、市场出租住宅与自有住宅“三分天下”
纵观欧洲国家住宅发展的进程,从国家调控到市场化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 程。通过政府行为、政府资助来逐步解决住房的数量以后,才逐步开放住宅市场。以德国为 例,在普法战争(1870 年)到 1970 年这 100 年间,一直在抑制房地产市场,保障承租人利益, 由政府和福利性的非政府组织长期建造福利住宅来完成住宅数量的满足,而英国、北欧一些 国家政府调控的力量更为强大。在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这些国家的房地产市场逐步开放, 政府开始鼓励市民购买或建造自有住宅,并形成了多样化多层次的福利补贴体系。历史的发 展是“先福利,后市场,逐步放开”。到今天,基本上形成了自有住宅、市场出租住宅和福 利出租住宅三分天下的局面。反观中国的住宅发展,是通过近 20 年来住宅市场的发展来解 决住房数量的满足;通过出售公有住房和土地使用权出让来归集资金,发展房地产业,促进 城市建设,“市场为主,福利解困,急速放开”。20 年时间在住宅总量上增长几倍乃至 10 倍。 急速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平衡:商品自有住房和出售的公有住房占了较大比重;福利住 宅的存留是一个组成部分;而作为可以起调节作用的市场出租住房发育不完全。虽然在实际 生活中出租住房已有相当的份额,但它仍然无法与另二者匹敌:没有形成产业,没有户籍登 记的法定地位,没有在城市规划上的性质确定,还不能成为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这对城市 面貌的多样化,对城市生活丰富性带来了一定限制,也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节能环保等优点。
近年来,国内外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欧洲是装配式建筑的发源地,其发展历史已经超过百年。
目前,欧洲装配式建筑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并且正在向更高比例发展。
其中,德国是欧洲装配式建筑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其装配式建筑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80%。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之一,其装配式建筑市场也在不断增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美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0%左右,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日本是亚洲装配式建筑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其装配式建筑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90%。
日本的装配式建筑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构件标准化、模块化,并且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实现了高效、节能、环保的建筑生产方式。
二、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左右,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在政策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的目标。
同时,各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如北京市提出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建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的目标。
在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包括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
同时,我国也引进了一些国际先进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如德国的预制构件生产技术、日本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等。
在市场方面,我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预制构件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
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装配式建筑企业,如远大住工、亚泰集团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芝贝欧文化中心
加州科学馆
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水族馆、天文馆、自然历史科学馆和科学研究项目 的机构。
过清晰的玻璃墙,可看到馆内一些引人入胜的布置,最为显著的就是两个球形的 建筑物:天文馆和人造雨林。步入馆内,科学馆敞亮通风。中央大厅的采光,可 通过自动百叶窗来调节光线。在馆内,落地玻璃幕墙使90%的馆内办公室沐浴在 自然光下,并且兼顾室外景观,减少了电力照明的能源消耗。
大厅室内
建筑感受
01
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02
建筑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产品设计、内部设计过渡到大楼设计、 都市设计,乃至领域更为宽泛的城市总 体规划设计上(空间的延伸性)
03
场所精神:空间的连续性
通过对场地的分析与推敲,以人 为出发点,满足功能需求,创造 灵活空间与联系。
通过表皮干预城市,以老建筑为载体,在表皮与 载体之间添加新的功能和基础设施。给老建筑赋 予新的生命。
中心节点处,有500平方米的公用设施
BIG architects:puu-bo方案获芬 兰e2木结构建筑竞赛第一名(组图)
目的:扩大设计的灵活性,将尽可能多的建筑类型和功能包含在这个方案中。力求在结构和能耗 两方面做到可持续性,并利于环保。
建筑基地位置靠近水面,其蜿蜒的 形态划分出了公园、停车场和一些 公共空间。
地块在塞纳河 南岸一块曲线 的三角形基地 上。北面是沿 河的一条道路, 东边平缓的区 域视线可以到 达JlJssietl大 学。这尖角, 也就是入口的 轴线,对着巴 黎圣母院。它 占据了现代巴 黎和传统巴黎 之间的关键位 置。
精密的科学产品,建筑的南立面整齐地排列了近百个光圈般构造的窗格,灰蓝色的玻璃窗 格之后是整齐划一的金属构件,具有强烈的图案表现性和科学幻想效果。
巴塞罗那 阿格巴大厦
瑞典 KKL卢塞恩文化和艺术中心
(Agbar Tower)
KEYWORD
建筑材料 建筑语汇
Q1 Q2 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的关系 如何运用空间、光影材料来讲一个好的故事?
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Arab World Institute)
极佳 的传统文化符号和未来高科技空间的协 调能力将阿拉伯文化符号巧妙地融入建筑语境 中,在建筑的外部和内部形成了深具文化感染 力的空间氛 围。
结构主义、缥缈风格、反对国际文化主义
巴黎“无穷塔”(Endless Tower)
巴黎卡地亚基金会当代艺术馆
让·努维尔(Jean Nouvel )
• 设计风格 建筑行业的电影导演
建筑是以实践和运动来衡量的、光是实体,是材料
让·努维尔(Jean Nouvel )
• 设计风格
“顽童” 建筑是无定向的杂乱想象力的衍生物
PART ONE
KEYWORD
建筑的继承与创新
Q1 Q2 对待历史街区有几种态度? 如何将新建筑融入到传统街区?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扩建改造工程
横空出世,搁在几条彩色高跷上的桌子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夏普设计中心 建设地点: 加拿大,多伦多 业 主: Ontario College of Art & Design 建筑面积: 7 800m2 建筑高度: 9层 合作设计: Robbie/Young+Wright 景观设计: Yuk Woo Lee & Associates Ltd 结 构设计: Carruthers & Wallace Ltd 建成时间: 2005年
卢浮宫卫星馆
2012 年,萨迪亚特岛,这块位于阿联酋首都阿 布扎比27 平方公里的小岛将出现一个新兴的文化区。 其中,让· 努维尔的卢浮宫卫星馆、扎哈· 哈迪德的艺术 表演中心、弗兰克· 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安腾忠雄 的海事博 物馆将 逐一亮 相,四 位世界 级建筑 大师的 作品在 此比邻 而居。
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通过波浪状屋顶人造小丘的控制,来自太平洋的海风进入 科学馆,整座建筑物内始终像室外一样“和风煦日”。对此,设计师伦佐· 皮亚诺认 为:“太平洋海风让你不会感觉像是误入一座乏味无趣的建筑。”
加州科学馆的建筑结构非常巧妙,例如屋顶的钢柱相当细,同时必须通过钢绳的张 力来加固,这样一来,科学馆内部能够尽可能不受建筑结构的干扰。假如有地震发 生,这个结构能使整个建筑随着震动摇摆,就像一艘船在海上安然度过暴风雨的袭 击。
字大写的“一”既是 中国文字最简单直白 的代表,也是用笔写 字、作画的第一笔; 而中国传统书法兼具 文字和艺术,可以产 生强烈的文化认同, 以“立体一”作为设 计方案,有“瞬间与 永恒”的意蕴。
为真正传递出中国书法 及水墨画的独特意境, 他将通过石材、玻璃以 及一些新型材料的选用, 特别是建筑周边多样性 植被群落的营造,让 “立体一”的设计方案 充满变化和流动。“
PART THREE
材料透明 (光、影、空间共同表现的复杂性)
光的依赖(光的可能性与多样性) “建筑的将来不是建筑的”, 建筑的问题源于我们周围世界的内涵以及人们对此的感知,并不是它自身的自律性 针对不同的城市文脉实体环境,建筑立面经常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
让·努维尔(Jean Nouvel )
• 设计风格 二战后法国婴儿潮的糟糕一代
建土1304王凯丽 2111306093
2014.04.28
of overseas
Development trend
construction
国外建筑发展趋势—--欧洲
CONTENTS
PART 01 威尔 阿尔索普(Will Alsop) PART 02 BIG建筑事务所
PART 03 让·努维尔
PART 04 伦佐 皮亚诺 PART 05 扎哈·哈迪德
PART TWO
KEYWORD
绿色建筑 社区概念
Q1 Q2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如何加强社区意识,为什么加强社区意识?
哥本哈根新建8字形绿色建筑
“8字住宅” (House 8)位于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位于Orestad城市 外沿最南部的农村 地带。整个大楼平 面布局呈“8”字 形,人们可骑车沿 着露台花园从街道 一直上到10楼的顶 层公寓。这座 61000平米的综合 楼包括三种类型各 异的住宅和10000 平米的零售和办公, 构成了丹麦目前最 大的私人开发项目。
一个直径182 米的巨大金属穹顶,使得让· 努维 尔的设计尤为特别;穹顶与所在岛屿的形状相呼应, 努维尔称之为“半岛上撑起的遮阳伞”,而更多人把它 形容为来自外星的UFO;中东地区炽烈的阳光,透过 穹顶的镂空,照射到全白的阿拉伯式建筑上;努维尔 又用水在地面上形成反射的镜面,微风吹来,波光粼 粼,形成星辰般灿烂的光影效果。
东侧夜景外观
学院坐落于多伦多中心商业区,北接安省图书馆,西邻田庄公园。
象征性
独特的的建 筑形象象征 学院走入一 个崭新的时 期。
格 雷 治 公 园
圣 帕 特 里 克 大 街
多 伦 多 中 央 商 务 区
社区 咨询
概念 设计
完善 方案 现场 完成
格雷治路
总平面图
双层表面 黑白表皮
逃生楼梯
26m
楼梯间
人本性设计程序到奇异建筑形象。
BIG建筑事务所
B.I.G是一个由建筑设计师、产品设计师、设计思考者组成的在建筑、 城市等多领域广泛合作的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国际化事务所。与 时俱进的设计理念通过对项目不断地作出积极回应,保持了极强的创 新性、不可预知性和高效性。 上海世博会的丹麦馆. 星形超级港 三公里长的边界宅区 8字形住宅
光透过它洒在 地上形成了几 何形、精确的 、波动旋转的 深浅阴影。采 用如同照相机 光圈般的几何 孔洞,材料是 铝,通过内部 机械驱动光圈 开阖,根据天 气阴晴调节进 入室内的光线 量。”
玻璃窗格之后是整齐划一的金属构件,具有强烈的图案表现性和科学幻想效果。
玻璃窗格之后是整齐划一的金属构件,具有强烈的 图案表现性和科学幻想效果。
彩色支柱
墙体节点图
平行六面体(9 m 高.3 lm 宽,84 m 长
通过与员工、学生以及当地居民的沟通 ,初步敲定了设计 方案---在原有的建筑上新建一个巨大的盒子结构 双层表面:自然降温和加热 桌面” 被设计成为一个刚性的钢铁盒子. 东西向的钢析架和 南北向的钢析架组成一个网格, 高度相当于盒子的高度。它 由混凝土核心和六对支柱支撑。这些张开的支柱是建筑的主 要结构柱子,它们看似随意地落在地面上。
这座住宅建筑最高8层,每一个单元都拥有良好的观景视野。
外部效果
没有受固定时间的限制,运用了全新的可持续技术,随着时间的改变不断完善进化。不适用于多种功 能需求,例如市场,建筑规范和能源需求,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减少能耗,为芬兰的民众提供了更好 的住宅建筑质量。
从水上看建筑
(左上角)必要的体量; (右上角)公园、停车场; (左下角)体量调整; (右下角)视线
澳门新濠天地酒店方案
KEYWORD
Q1 Q2 在新的一个世纪里,人类应该怎样营造自己的生活环境? 建筑师的职责是什么? 什么是好的建筑?
Q3
节能减排的绿色建筑,用的是最健康的材料; 智能化的建筑,是人类工程学、环境科学、系统工程学、信息科学、建筑 设计技术等元素交叉综合运用的综合体; 建筑设计本身达到建筑艺术的层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让自然走进建筑 未来的建筑会立体发展、多空间发展,就像一棵树一样,主干、支干有很 多,向周边扩散。现在我们的房子是在自然环境里,未来的发展,可能是 让自然进入建筑里。那个时候,房子不是建筑的样子,而成为一个主体化 的空间。花园、树木、河流等自然环境进入建筑,成为建筑本身的一部分, 与之完全融合。 我认为,不管未来建筑如何发展,不管科技进步还是技 术手段高度发达,不管是绿色建筑、生态建筑还是智能建筑,从根本上讲, 建筑还是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高水平的建筑师,要让人在建筑里得到精 神愉悦和享受。
伦佐 皮亚诺 伦佐· 皮亚诺(Renzo Piano,1937年9月14 日-)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 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 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