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设计总结

合集下载

工程项目概况

工程项目概况

工程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1.1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二期全长45.57km,起于顺德碧江,向南经顺德区的北滘镇、伦教街道、大良街道、容桂街道以及中山市西北部地区的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东升镇、西区,止于沙溪镇,于2010年建成通车。

线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行车速度100km/h,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沿线共设桥梁95座(主线桥54座,匝道桥41座)。

2017年桥梁定期检查发现,二期支座出现开裂支座3048个。

为确保结构物的长期正常安全运营,在委托设计单位完成支座更换设计后,现计划启动支座更换工程。

1.2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季湿热,多台风暴雨;冬季干燥,有冷空气侵袭。

多年平均气温21~22℃,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6℃,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8℃。

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1800mm,雨季为4~9 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左右。

相对湿度达80%。

本地区每年9月至次年3月多为北风,4至8月多为东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1m/s,最大风速33~38m/s,根据多年统计资料,平均每年有1、2次台风侵袭本地区,最多5次。

本地区霜日1~3天,无冰冻,无降雪。

年日照时数为1900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43%。

路线经过区域河流均属珠江水系,属平原区河流,河岸顺直,河床较为稳定,水流平缓,冲淤变化不大,流速一般在1m/s左右。

本地区桥梁设计净空大多受通航水位控制。

在三角洲水网平原地区,地下水受地形地貌的制约,地下水埋置较浅,埋深在0.5~3m,水量较丰富,地下水均属潜水,由降水、潮水补给,略具承压性,水质一般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1.3 2017年桥梁定期检查发现二期桥梁38座桥的桥梁支座出现开裂支座3048个。

为确保结构物的长期正常安全运营,需对开裂支座进行更换。

2.招标范围本项目招标范围包括广珠西线二期部分桥梁支座开裂更换,包括梁体顶升、开裂支座更换等工作。

广珠西线二期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管理

广珠西线二期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管理

广西西线二期机 电工程建设管理
本项 目机 电 工程 主 要 包括 监 控 、通 信 、收 费 、供配 电照 明
要。因此 ,在完成初步设计 、尚未进入招标图纸设计阶段前 ,我 们协调了土建设计及机电设计单位,编制了机 电工程预留预埋图 纸 ,并及时下发到监理单位及土建施工单位 ,由土建施工单位进 行施工 ,并由业主代表、驻地监理负责跟进。
保机 电工程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在高标准 、严要求的前提下提高
施工 质量 和加快 施 工进度 ,确 保优 良工程 ,争 创优质 工程 。
l 、质 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优良工程 、争
创优质 工 程建设 目标 ,我 们主 要通过 以下 几方 面严控 施工 质量 : 1) 定高 质量标 准 。为 实现 广珠 西线 二期争 创优 质 工程 的 制
四大系统,以及通信管道工程 、防雷工程和广珠西线一期改造工
程 ,自20 年7 0 4 月底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勘察设计单位 ,到2O 年8 0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技术规范编制 。由于机电系统设备众多 ,很多细节无
责任编辑: 婧 孙
法 在 图纸 中描 述 , 因此 技 术 规 范显 得 尤 为 重 要 ,可 以约 束 施 工 单 位的 投标 和 施工 行 为 ,技术 规 范应 当对 一 些重 要设 备  ̄OL 、 [ T I S H、E C C V D T 、C T 、视 频矩 阵 、收费 软件 、照 明灯 具等 做详 细说 明 。广 珠西 线二 期 的技 术规 范 中 ,除列 明各 大系 统设 备 的功 能要
描 述 广珠 西 线一 期 ( 独立 收费 路段 并 已通 车 )在二 期通 车后 统 属

跨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特大桥施组

跨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特大桥施组

新建铁路广州至珠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ZH-1标跨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复核:审批:中铁三局广珠ZH-1标第二工程队项目经理部2006年8月6日目录1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编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 工程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主要技术标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总结参考范文

施工总结参考范文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碧江互通立交工程第A08合同段施工总结(广州市公路工程公司)一、工程概况(一) 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及气候1.地理位置、起止点、施工范围碧江互通立交位于佛山市顺德区碧江管理区内,为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终点段。

起讫桩号为K12+330~K14+100,主线全长1770m,北起珠江包装厂,主线桥上跨105国道,终点接碧桂路。

该立交工程除空心板预制全桥混凝土防撞栏(中铁二十局二处——第九合同段)、沥青路面结构层及桥面铺装(长大三公司——第十一合同段)及波纹管防撞栏、机电工程非我合同段施工外,第八合同段其余所有路基桥梁工程我公司由完成。

2.地质条件及气候(1)地形地貌路线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海拔高度一般在1~5m,局部路段为风化残丘地貌。

平原内河流纵横,水网交错,河流水网间广泛分布着鱼塘、稻田和花圃、果林、菜园等经济作物。

(2)气象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季湿热,多台风暴雨;冬季干燥,有冷空气侵袭。

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1800mm,雨季为4~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左右。

相对湿度达80%。

多年平均气温21~22℃,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6℃,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8℃。

(3)水文在三角洲水网平原地区,地下水受地形地貌的制约,地下水埋置较浅,埋深在0.28~3.25m,淤泥、亚粘土层为弱透水层,砂层为强透水层。

地下水量较丰富,一般对水泥混凝土无侵蚀性,属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受河道及季节性变化影响,地下水沿砂层侧向补给,但基岩裂隙水相对较贫乏。

(4)地质条件浅灰色,松散~中密状中细砂和深灰色软~流塑状淤泥、淤泥质土及亚粘土层,厚度为4~27m,不等,局部有河流冲积层分布,顶部一般有薄层人工填筑土层和种植土层。

大部分下卧层为软土、可液化土组成,多粘性土透镜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建议采用袋装井及粉喷桩等工程处理方案。

广东重要高速的出入口-广珠西线

广东重要高速的出入口-广珠西线

中山西 沙溪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 广珠公路, 北环路 岐江公路
中山南
广珠公路
深湾
广珠公路
三乡
广珠公路月环西部源自海高速公路1.000 mi = 1.609 km; 1.000 km = 0.621 mi
并行路段 •
已关闭/取消 •
限制进入 •
未开放
广珠西线
里程
序号
名称
连接
备注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
南丫 石洲
广州环城高速公路 花地大道
白陈公路 魁奇路东延线, 海怡大桥
碧江
广珠公路 X518佛陈路
顺德服务区
主线收费站
可往 广州 南站
三洲
顺德东 顺德
广州南二环高速公路 南国东路
容桂 南头 东阜
X577桂洲大道 X576南头大道
阜沙大桥
东升
中鹤高速公路 广珠公路

近距离下穿电塔段大跨度浅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近距离下穿电塔段大跨度浅埋隧道的设计与施工
但隧道建设 中也越 来越 多 的遇到 近距 离下 穿地 面建筑 物如 电塔
等问题 , 目前 隧道施 工对周边建筑 物影响研 究多侧 重于 隧道施工 引起 地层及地表 位移对 房屋 、 桥 梁等 的影 响 , 电塔 属于 高耸 建筑 结构 , 结构倾斜 敏感 度要求高 , 对 地基不 均匀沉 降要求 更严格 , 采 用何种方案避免对 电塔 等高 耸建筑 结构 的影 响 日渐成 为 隧道建
受前后路线 控制 , 北 台隧道难 以避 让该 电塔 , 同时根据 调 查 论证 , 最终确定采用 加强 隧道 支护结 构设 计 、 优化 隧道 施工 技 术 的方案下穿 电塔 。
隧道左线测设线最 近距 离为 6 . 3 6 m, 电塔桩基长 1 6 . 7 5 m, 电塔桩 该 电塔拆迁难度 大 、 费用 高 , 拆迁 影响 范 围广 、 周期 长 , 经过 方 案
图 1 电塔 平 面 位 置 图
道左 线起 讫桩号为起点 L K 8 1 + 2 1 3~ L K 8 2+1 3 2 , 全长 9 1 9 m。属
于中隧道 。北 台隧道设计建筑 限界 宽 l 4 . 5 0 m, 高5 . 0 0 m。 V级
围岩地段隧道毛洞开挖跨度 达 1 7 . 3 4 m, 为大跨度 隧道 , 接 近为特
北台隧道位于 国家高 速公路 珠 江三角 洲环 线广 东省 中山市 沙溪 至月环段 ( 简称 广珠 西线三期工程 ) , 隧道进 口位置在 中 山市 板 芙 镇 白溪 村 分 花水 , 出 口位 置 在 白溪 村 白泥坑 , 线路 大 致 呈 北一 南走 向, 洞 身横 穿一座连续 丘 陵 , 山顶最 大 高程约 2 3 0 m, 隧 道的最大埋深约 1 8 9 m; 该隧道设 计为双向六车道上下行分离式 隧 道, 其中隧道右线起讫桩号为 K 8 1 + 2 2 9~ K 8 2+1 3 6 , 全长 9 0 7 m, 隧

广珠西线:珠江西岸的财富黄金线

广珠西线:珠江西岸的财富黄金线

广珠西线:珠江西岸的财富黄金线作者:刘芳段群柴蓓华来源:《源流》2016年第06期谈及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话题总离不开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享誉全国的中山、顺德的制造基地。

然而,交通发展的不平衡,却使得在珠三角的腹地,还有着较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革命老区,如中山市南头镇的民安村、佛山市顺德区的三洲西海村等。

2013年初,串联广州、佛山、中山、珠海的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下简称广珠西线)全程通车后,打通了四市间的最后通行屏障,助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老区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2015年初,省政府下发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10年)》,进一步推动珠江西岸城市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约发展。

广珠西线也被沿途人民称为“珠江西岸新的财富黄金线”。

串联四市的康庄通途广珠西线全长约120公里,北起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南达珠海市横琴新区,接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南环段,向南跨越东平水道,经佛山市南海区三山至顺德,过中山市连接西部沿海高速公路,通珠海市衔接港珠澳大桥。

整条广珠西线贯穿珠江西岸,成为广州、佛山、中山往返珠海、澳门最便捷的高速通道,对进一步完善珠三角的高速公路网、形成一小时交通圈意义重大,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据广东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广珠西线在建设规划阶段就经过了充分的研讨评估,最终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考量,全线规划选择跨越佛山市南海区三山,顺德区北滘、伦教、大良、容桂及中山市西北部的南头、东凤、阜沙、东升、西区、大涌、南区、板芙、三乡和坦洲等镇区,将其串联,并与广明高速、南二环高速、江中高速和西部沿海高速形成珠三角片区网络。

中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广珠西线开通后,中山市实现所有镇区15分钟内上高速。

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高荣堂说,原来顺德与中山、珠海主要靠G105国道连接,路段红绿灯多,市民前往中山、珠海多绕道江门或番禺,所需时间超过2小时。

交通没实现快速化,即使土地相邻,但时空距离远,市民常有“咫尺天涯”的感觉。

某高速公路设计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某高速公路设计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XXXXXXXX高速公路(EA-01合同段)设计工作总结XXXXXXXXXXXXX设计院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一、概述 (1)1.1、任务来源及依据 (1)1.2、沿线自然地理环境 (2)1.3、工程规模 (4)1.4、主要技术指标运用情况 (4)二、设计要点 (5)2.1、路线设计 (5)2.2、路基、路面、防护、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6)2.3、桥梁、涵洞及通道设计 (20)2.4、隧道设计 (20)2.5、立体交叉工程设计 (20)2.6、环保、景观等工程设计 (20)2.3、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 (20)三、施工期间设计服务情况 (28)四、设计变更情况 (29)4.1、重大变更 (30)4.2、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4)五、设计经验体会 (36)5.1、原始资料的调查务必做到详尽、准确 (36)5.2、路线设计标高应考虑施工引起的环境变化 (36)5.3、确定桥涵方案应切合实际 (37)5.4、桥隧相接问题 (37)5.5、各项变更优化手续及时办理,不要积压 (38)5.6、设计亮点 (38)结束语 (42)XXXXXXXXXXX高速公路设计总结一、概述XXXXXXXX高速公路(编号:G7011)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的一条横向联络线,路线走向与国道316大致平行,该线东起湖北省十堰市,西至甘肃省天水市,自东向西连接了福银、包茂、京昆和连霍四条国家高速公路,途经湖北、陕西和甘肃三省,全线规划总里程约770公里。

XXXXXXXX高速公路第EA-01合同段(以下简称“本项目”)是XXXXXXXX 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也是陕西省规划的“三纵四横五辐射”高速公路网的组成部分,是陕南汉江经济带的公路运输大动脉,在全省干线公路网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该项目的实施对于完善国家和陕西省高速公路网,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网的整体效益,对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陕南汉江流域经济发展,有效改善陕南地区的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陕西省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一期)绿化工程
设计总结
受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负责人完成广珠西线(一期)绿化工程图纸设计。

2003年6月设计队伍初次入现场实际进行勘察,并在广珠西线领导的带领下,一起进到现场,研究并讨论了初步的设计构想,前前后后三次的深入场地勘察,为以后我们顺利的进行设计垫定了一定的基础。

2003年11月设计代表正式进场,深入施工现场跟踪设计。

四个月过去了,截止目前为止,广珠西线通车在即,除了石洲服务区有少量场地至四月十日才能提交外,全线中分带、南丫互通、南丫服务区、高边坡、石洲互通、石洲服务区、碧江互通、碧江服务区、隔离栅、桥头锥、重要桥柱、填方平台等绿化工程基本完在,绿化效果也初显出来。

一、各区设计原则:
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广州西线高速公路的资料,其各区规划原则分述如下:
1、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重要,车人流量多、占地面积大,对原始地貌破坏明显,应作为全线景观与绿化的一个重点。

互通绿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A、在较平整的匝道内,采用大手笔、大色块的手法,用不同颜色的共草和低矮灌木组成抽象,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创造大写意,大场面的景观效果。

植物应尽量统一,要即易管理,又能反应立交区域特性,并尽可能与当地人文景观相结合。

但该自然的地方仍应保留其自然风貌,如碧江互通处,有一旧碉堡,我们则主要以恢复其周围生态环境为主,种植偏于自然,使其成为广珠高速公路的一个标志之处。

B、在匝道外侧,栽植绿树起视线引导作用,内侧种植矮的灌木,既不阻挡视线,又间接示意司机减速。

C、管理站和收费站等,停车场周围,载植常绿乔木以取得绿荫效果,在车辆进出频繁的收费站岔路一侧,实施保护栽植,特别选择对排出气体有抗性的常绿树。

D、不同的互通立交选择不同的基调树,标志性、指导性、诱导性树种以及
不同的色块、图案,以增加司乘人员对各个互通立交的印象。

2、服务工绿化设计
A、突出重点、注重特色。

将沿线最重要的碧江服务区进行重点规划,其它服务区一般种植设计。

B、因地制宜,引用优良乡土风景树种,充分利用植物造景,适当点缀园林小品的设计宗旨,形成简洁、开朗、明快、富有特色的绿化环境。

C、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配以服务设施,如座凳、景石、亭、花架等以满足其休闲及赏景的功能。

D、经济实用、美观大方。

通过园林建筑和植物配置的巧妙组合,营造合理舒适的生态环境,使沿线服务区的环境构思新颖、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经济实用的办公、居住环境。

3、中央分隔带绿化设计
绿化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遮光防眩,引导视线,防护阻隔、改善景观的作用。

一般采用行列式和绿篱种植形式进行绿化,灌木高度控制在1.2—1.4米,每株间距2.0米,利用不同的植物间植以形成节奏和韵律美。

4、隔离栅绿化设计
原设计采用刺篱绿化防护带逐渐代替水泥桩刺铁丝构件护栏,于内侧栽植分枝能力强、萌生性好,易整形修剪,株干有坚硬税利枝刺或皮刺的金合欢。

待刺铁丝生锈腐蚀后,金合欢已形成防止人畜穿越的绿色刺篱屏障。

另外,刺篱绿化防护带还可以起到引导视线,防风沙、吸收粉尘及有害气体、消减噪音及美化环境的作用。

在互通区域,除了种植金合欢以外,在其内侧加种一排夹竹桃或勒杜鹃,以增加其景观性。

5、高边坡
整个坡面以恢复生态为主,选择了喷草。

将整个坡面划分成几个小块,因“块”制宜,选择了挂铁丝网和挂三维网两种喷播形式,并在喷混机制中加了蟛蜞菊的干茎,这对以后的生态恢复起到相当的作用。

而迎面坡在种植蟛蜞菊的基础上,加种开花灌木,形成色带,远望与山体一致,浑然一体。

6、其它
其它绿化设计主要是在主线能看到的区域尽可能进行绿化,以使沿线形成一
条绿色的高速公路景观通道!
二、不足和教训:
1、因工作经验缺乏的原因,部分问题未做到严密的考虑,如:在处理高边坡的迎面坡,在种植蟛蜞菊时,若补喷草种,则整体效果会更好。

2、应与施工单位做更多的沟通,以便施工单位能够更好的理解我们的设计意图,力求施工后的效果能更适合高速公路的特性。

三、所得
通过对这个项目自设计初期到最后的施工完成,本人一直全程跟踪。

较完整的了解了一个项目自勘察初期到最后实施的全部过程。

同时也了解了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施工的一些特殊性,为在以后的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深圳市万信达环境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编写人:高敏化
编写日期:2004年6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