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之政治常识五:附答案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库100题及答案【五】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选题库100题及答案【五】1 . 到底转产什么得赶紧定下来,作为厂长,办事更要________,否则就会失去大好时机。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果敢B:果断C:干练D:稳妥答案:B。
题目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词语的感情色彩。
果敢:当机立断,敢做敢为。
果断:有决断,不犹豫。
干练:精明,有才干和经验。
稳妥:稳当。
这几个词都可以用来形容厂长办事。
但是从本题来看,上下文中出现“得赶紧定下来”,“否则就会失去大好时机”的内容,我们就可以确定答案应该为“果断”。
2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哪篇作品中的名句?( )。
A:《归园田居》B:《饮酒》C:《桃花源记》D:《归去来兮辞》答案:B3 . 台灯,照明()A:汽车:奔驰B:筷子:夹菜C:鸟儿:飞翔D:手表:电池答案:B。
题目详解:台灯是用来照明的,反映了对象和用途的关系;筷子是用来夹菜的,也体现了这种关系。
故选B。
4 . 一位心理学家在论及人际交往时提出这样的一个公式:7%语言+33%声音+55%表情=信息的全部表达。
对上面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非语言行为可以代替语言行为B:人际交往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C: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绝大部分有赖于非语言的交往D:人际交往中,语言的得体,声音的和谐,表情的自然,都是相互作用的答案:C。
题目详解:根据提问可知该题为细节判断题。
认真分析这个公式可以发现这样的特点:三个百分数可以分为两类,语言是“语言行为”,占7%,声音和表达信息的全部表达加起来是“非语言行为”,占93%,二者比例相差悬殊,而正是这悬殊的两类相加,等于“信息的全部表达”。
可见,信息表达主要靠非语言因素,而非语言因素,C项表达符合。
材料中并没有关于“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关系”的论述,故AB排除,为无中生有。
D项内容在文中并未涉及,只是列出了三者的比例关系而已,无法看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排除。
2019-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政治常识》试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五)[甘肃]
![2019-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政治常识》试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五)[甘肃]](https://img.taocdn.com/s3/m/497b706a5901020206409c04.png)
2019-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政治常识》试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五)[甘肃]一、第1题:“人民”是一个(____)。
A.历史范畴B.超阶级范畴C.固定范畴D.政党范畴【答案】:A【来源】:暂无【解析】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内容是变化发展的。
在阶级社会里,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由于阶级结构、社会发展的具体进程以及具体的历史任务不同,人民群众所包括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亦各不相同。
故本题选A。
二、第2题:知识经济与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一致的,是因为(____)。
A.知识经济中产业结构的高度化B.知识经济把人的作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C.知识经济建立于高技术的基础上D.知识经济更多地依赖互联网【答案】:B【来源】:暂无【解析】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的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可见,知识经济与科学发展观都强调人的重要作用。
故本题选B。
三、第3题:最近,“鬼魂探测器”手机软件十分流行,据说可以探测出“鬼魂”,小高安装了这款软件,探测时手机上出现了“鬼魂”的轮廓并伴有恐怖的声音,小高吓得一夜没睡。
后软件开发者说,这只是个娱乐程序,“鬼魂”形象是事先安装在软件中的。
这件事说明( )A.“鬼魂”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主观认识的影响B.“鬼魂”并不存在,但可以创造出来C.所谓的“鬼魂”只不过是植入人脑中的观念性的东西D.人脑对“鬼魂”是根本不可认识的【答案】:C【来源】:暂无【解析】A选项的表述明显错误,“鬼魂”不是客观存在的,而只是人的主观意识;B选项也错误,鬼魂是不存在的东西也不可能被创造出一种客观实在;C选项的表述正确,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D不正确,人脑可以对客观事物产生认识,但是认识的结果可能是正确可能不正确四、第4题:>中共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____)活动。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试题及答案行测常识是公务员考试必考题型之一,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要平时多加积累,多进行试题练习,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试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试题(一)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 )这一主题来贯穿的。
A、发展B、改革C、与时俱进D、党的先进性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主要是指深化了( )。
A、共产党执政规律性的认识B、对改革开放规律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D、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3、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 )。
A、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B、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C、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D、落实到改革开放的各项工作中去4、中共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 )活动。
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B、加强共产党员队伍建设C、廉政建设D、求真务实5、决定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是( )。
A、文化创新B、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C、坚决抵制腐朽文化D、先进的世界观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试题答案1、答案: A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机的统一,统一的基础在发展。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个发展问题;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是个发展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深刻揭示发展的本质,科学预测发展的趋势,正确指引发展的方向。
因此,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因此本题选A2、答案: ACD解析: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019-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政治常识》精选重点题含答案解析(第五篇)[湖北]
![2019-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政治常识》精选重点题含答案解析(第五篇)[湖北]](https://img.taocdn.com/s3/m/f2f3ae0f33687e21ae45a901.png)
2019-2020年公务员考试备考行测《政治常识》精选重点题含答案解析(第五篇)[湖北]一、第1题:下列关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
A.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在逐渐减小B.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程度在不断加深C.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量在不断扩大D.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答案】:BCD【来源】:暂无【解析】人类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对于人类的反作用不会越来越小而是与人类对于环境的作用一致。
所以A项错误。
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加深,与环境之间的交换扩大,利用自然的范围也在扩大,故正确答案为B、C、D。
二、第2题:宋玉在形容他的邻人东家之子时说,这个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东家之子的美貌反映了(____ )的辩证关系。
A.质量与数量B.运动与静止C.时间与空间D.肯定与否定【答案】:A【来源】:暂无【解析】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
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
当我们希望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这就要求我们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即增之一分、减之一分、著粉、施朱都会发生“质”的变化,反映的是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三、第3题:温家宝总理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这句话表明(____)①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巨大的②精神状态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③信心.信念.意志是成功的必备要素④有了信心就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战胜困难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答案】:A【来源】:暂无【解析】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

202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 甲乙两家是邻居,甲家在距乙家地基2米处种有一棵大树。
每逢刮大风,风便会将这棵树的一些大树枝刮落到乙家房屋上。
乙担心会损坏房屋,多次找甲协商,要求甲将树枝砍去一些,被甲拒绝。
某日,暴风雨即将来临,乙再次找甲协商却没找到,情急之下自己砍去了一些伸到自家房屋上的树枝。
甲回家后要求乙赔偿500元,乙不同意,甲将乙起诉至法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狂风暴雨即将来临,乙砍掉一些树枝来避免自己房屋的损害属于紧张避险,因而乙不应承担民事责任B. 乙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甲财产权利的侵害,因为乙为自己的利益未经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树枝,因此,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C. 虽然这棵树属于甲,但因伸到了乙的房顶,这棵树在乙房屋界内的部分应当属于乙,因此,乙砍掉那些树枝是合法的,不应承担民事责任D. 乙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甲财产权利的侵害,因为乙为自己的利益未经甲同意就砍掉了一些树枝。
但是乙在砍之前有意愿但无法告知甲,因此可割免其部分责任2. 下列哪一典故与《庄子》无关()。
A. 鹏程万里B. 苞丁解牛C. 庄生梦蝶D. 刻舟求剑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社区矫正不适用犯罪分子B. 给予外国政府官员财物可能构成犯罪C. 行贿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应当减免处罚D.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应判处死刑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日光灯通过电流加热钨丝产生热量,继而产生光辐射来发光B. 数码相机利用电子传感器技术,与普通相同记录图像的原理基本相同C. 等离子电视显示采用荧光粉显示屏幕,因而明亮度高于液晶电视D. 激光打印机是把射到感光器的图像传印到打印板(或复印纸)上,其原理与复印机不同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习题带答案

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习题带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习题带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政治常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常考内容,考生一定要加以重视。
为此我精心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练习题,供广大考生备考练习。
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习题(一)1.在新的历史...政治常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常考内容,考生一定要加以重视。
为此我精心整理了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练习题,供广大考生备考练习。
国家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习题(一)1.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B.形成一、二、三产业的合理结构C.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2.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 )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A.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B.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就业C.合理控制大中城市的农业转移人口流入D.鼓励和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3.胡锦涛在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八荣八耻"分别是:坚持以热爱( )为荣、以危害( )为耻,以服务( )为荣、以背离( )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A.人民人民祖国祖国B.祖国祖国人民人民C.人民祖国人民祖国D.祖国人民祖国人民4.2009 年2 月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 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11 个以( )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常识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常识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关于河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是干流流经国家数量最多的河流B.伏尔加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C.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丰沛的河流D.湄公河的上流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正确答案:A解析:多瑙河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2.关于我国战国七雄地理位置描述准确的是( )。
A.齐国的纬度最高B.楚国的纬度最低C.燕国的经度最小D.秦国的经度最大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地理常识。
如下图所示,燕国的纬度最高;秦国的经度最小;楚国的纬度最低。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3.杨柳是我国古代诗词里面较为常见的意象,往往蕴涵离别之情,下列名句中不是表达送别意象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选项出自王之涣的《凉州词》,戍边的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的悲凉的《折杨柳》,引发对故乡的离愁别绪,诗人劝慰大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项《渭城曲》是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
C项《雨霖铃》为柳永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
D项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描写闺中少妇的伤春之情,无送别之意。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4.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塑造了王昭君、李香君、杜丽娘和崔莺莺等经典女性形象,下列作品与上述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西厢记》—《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B.《西厢记》—《桃花扇》—《汉宫秋》—《牡丹亭》C.《汉宫秋》—《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D.《汉宫秋》—《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王昭君是马致远《汉宫秋》中的人物,李香君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人物,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王实甫《西厢记》中的人物,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试题带答案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试题带答案政治常识题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需要考生多进行相关试题练习,以下是由本人整理关于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试题(一)1、2008年初,我国南方各省连续发生多次降雪,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雪灾。
面对灾情,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依据哲学原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雪灾造成道路、交通、通讯等设施严重受损,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这说明自然的规律不可战胜B、用抗洪的精神抗击雪灾,全力以赴开展抗灾工作,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重视精神力量的体现C、紧紧依靠广大军民,把抗雪灾作为最紧迫的任务,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是坚持群众路线的表现D、针对低温冰冻雪灾的特点,千方百计保通畅、保供电、保民生、保稳定,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集中主要力量抓主要矛盾的观点2、“共产主义是没有剥削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
”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 )。
A、满足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B、协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C、发展生产力D、群众利益无小事,维护人民利益3、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14年8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自3月份以来PMI已连续5个月回升。
A、51、7%B、45、6%C、46、8%D、62、7%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以人为本B、发展C、统筹兼顾D、全面协调可持续5、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联系起来表述,更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开放性,体现了它的( )的统一。
A、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B、科学性、理论性和革命性C、理论性、实践性和革命性D、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试题答案1、答案: A解析:马克思哲学认识论告诉我们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只有认识了规律才能按照规律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之政治常识五: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
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
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2.“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开始于()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西藏问题
3.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C.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D.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4.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以私营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以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A.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C.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D.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我国的编制工作采取()领导体制。
A.归口管理B.统筹统分C.统一领导,分级管理D.各管各的
8.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人数为()。
A.l人B.l一2人C.3人D.1一3人
9.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提高企业盈利率B.提高管理
水平C.提高人的积极性D.提高劳动生产率
10.行政处罚无效的原因是()。
A.行政违法性质不严重B.当事
人主动纠正违法行为C.没有法律依据或不遵守法定程序D.当事人无
财产
参考答案解析
1.C【解析】这位印度教授看到了树对大气、水源、鸟类与其他
动物的作用,是强调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2.C【解析】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3.C【解析】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为
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4.B【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
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世
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如果割裂二者的关系,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会陷人形而上学的错误;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陷入唯心主义。
5.A【解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
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6.B【解析】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7.C【解析】我国的编制工作采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领
导体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全国的编制工作;地方各级党委
和政府领导本地区的编制工作。
8.B【解析】本题直接考查法律的相关规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9条的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
9.D【解析】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0.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3条第2款明确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