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摔跤和柔道的区别摔跤是两人直接接触、互相搂抱或抓握着,把对方摔倒的一种对抗性运动。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欢迎阅读!摔跤和柔道的区别摔跤的基本目的就是用最快、最巧妙的手法把对手摔倒在地,本身具有运动的性质。
然而中国摔跤不只有摔技,还包含了擒拿、点穴乃至要害击打等全面的武术内容,所谓“远打近拿贴身摔,因此民国时代著名的南京“中央国术馆就把摔跤列为正式的武术项目,出了很多名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保定“摔跤大王常东升,此人据说一生没有败过,后来到了台湾,曾随蒋介石出访约旦,在与约旦国王侍卫长的比武中,一招“得合就把这位空手道四段、柔道三段的高手给摔昏过去。
由于常东升及其弟子们的推广,目前台湾、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都有中国式摔跤的团体和学校。
柔道是日本最主要的武术之一,是由日本战国时期的“柔术演变来的,柔术则是源于中国的一种擒拿、捕获的武术,包含了摔跤、擒拿、地面压制和空手入白刃等内容。
原本柔术中摔跤的比例并不算很高,更多的是较危险的关节技,后来演变成柔道后,为了比赛的安全,许多关节技被禁止,只允许摔技和地面压制技巧,因此目前柔道比赛跟摔跤比较相似。
但柔道和中国式摔跤仍有许多不同点,如柔道需要把对方漂亮地摔成背部着地才能获得“一本,而摔跤只要对方双脚之外的第三点着地就可以得分;摔跤完全是摔技,只要一方倒地就要分开,重新开始,柔道倒地后则要继续进行地面上的压制攻防;还有,柔道是穿着很厚的柔道衣进行比赛,大部分摔技都是抓着对手的柔道衣使出的,摔跤的跤衣则比较轻、短,很难使力,因此摔跤的技巧几乎都是抓住对方手臂、夹脖子或抓住腰带使出的,相对比柔道的摔技更易于在街头实战中发挥。
柔道的比赛不是终极目的,是练习遵守规则、尊重和守纪律的手段。
柔道不仅要求练习者学习柔道的技术,更注重对柔道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和遵从。
一个柔道练习者,他的言行举止体现着他本人的道德素质和人格品性,而柔道教育的实质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
中国式摔跤技术与柔道技术

中国式摔跤技术与柔道技术作者:姚多柱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第03期[摘要]中国式摔跤中的连贯技术,在现代中国式摔跤比赛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熟练地掌握了连贯技术,运动员才能获取优异的比赛成绩;而要掌握好连贯技术,必须进行科学训练。
本文通过对2005年中国式摔跤系列赛事分析,同时结合柔道对中国式摔跤技术的分析,提出中国式摔跤运动今后发展应遵循的根本思路。
[关键词]柔道;中国式摔跤;训练方法;投技;固技中国式摔跤是一项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体育竞技项目,起源于中国的北京一带,据考证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擒拿格斗取胜的精良技术,是劳动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中国式摔跤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现已普及发展到国外20多个国家与地区,每年都有国际赛会和交流。
现已出现墙内开花墙外红的势头。
中国式摔跤的特点,用力学理论概述有力点、支点、发力点和受力点,运用杠杆原理,从而体会到一力降十会,巧劲破千斤的功能。
若想做一名好的摔跤运动员,必须具有较强的力量,有灵敏的反应和准确的进攻技术,掌握好时间差,才能取胜对方,获得胜利。
以2005年中国式摔跤系列赛事首战赛段为例:北京――河北(四城市对抗:唐山、廊坊、保定、北京)经四周36场的激烈角逐,最后河北以7:4获得胜利。
一、纵观比赛的全部过程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参与比赛的人群面宽,水平相近,旗鼓相当,胜负也大都伯仲之间。
总比分虽然7:4河北获胜,但也只胜在小积分上。
比赛准备的充分,实战中严肃认真,勇于拼搏。
第二、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功和基本技术有所展示,显露出京冀地区的传统特点和实际水平,并产生了王雄(北京)、甄松林(保定)优秀的青少年选手。
二、柔道技术与中国式摔跤技术是紧密相连柔道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重竞技体育项目,它的特点是两个选手在直接的身体接触中进行徒手较量,目的是把对手摔倒和制服。
柔道运动的主要技术是由投技和固技两大部分组成。
漫谈:柔术、柔道与古典跤、自由跤、中国跤的不同(中)

漫谈:柔术、柔道与古典跤、自由跤、中国跤的不同(中)古典跤和自由跤说到国际摔跤,那就是要说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
为什么这两个跤种会成为国际摔跤呢?这就要从它们的渊源说起。
不管是古典跤还是自由跤,都是源于欧洲的西方跤种。
古典跤先说古典跤,古典跤是国人意译过来的,直译的意思是希腊罗马式摔跤。
比赛时不许抓衣服、不准用手和腿进攻对方腰部以下的部位,只许用手臂抱头、颈、躯干和上肢。
将对方摔倒后使其双肩触及垫子者为胜,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出现这种情况,则按两个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古典跤:顾名思义,古典跤源于雅典奥林匹克,随着罗马帝国征服,罗马的摔跤术已与希腊摔跤术完美融合,形成了古典跤的雏形。
经过罗马斗兽场的和罗马帝国扩张的淬炼,古典跤正式形成,并在整个帝国传播。
欧洲各个地区的民间跤术都是源于此。
然而我们看到的古典跤,却不是纯粹的希腊罗马式摔跤,而是现代古典跤。
现代古典跤源于法国,据说是拿破仑手下一个士兵演化发展来的(Jean Exbrayat)。
当时在欧洲风靡一时,起初的古典跤以残暴著名。
它最初允许绞、固等大量地面技,最猛的是,它允许用头去撞击,比赛往往都是血肉模糊的。
19世纪末期,对古典跤的改良才使得古典跤具有现代体育竞技的规格。
那时,最头疼的不是选手,而是观众。
因为当时的古典跤,2-3个小时才是它正常的比赛时间。
最变态的莫过于1904年的奥运会,瑞典选手和芬兰选手大战了9个小时,结果却是平局。
最后大家终于忍不了了,才把比赛规则作了修改,便成了现代古典跤节奏快,打击感强的样子。
自由跤,是一种混合式摔跤。
比赛时可以手足并用,可以抱头、颈、躯干、上下肢、缠腿、勾足、挑腿等,但不许抓衣服,不许使用反关节和窒息动作。
将对手摔倒后使其双肩触及垫子者为胜,如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出现这种情况,则按两个回合中得分的多少判定名次。
它是以古典跤和英国本土摔跤术为基础,吸收各种摔跤术演变发展过来的一种混合式摔跤术。
自由跤的雏形是英国本土市井摔跤游戏,名为catch wrestling。
什么是中国式摔跤

什么是中国式摔跤摔跤的分类有很多,今天店铺就给您介绍一下中国式摔跤,欢迎阅读。
什么是中国式摔跤中国式摔跤是以摔的技术为主体的,起源于徒手武术中的一门专门技术。
它是中国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大主技之一。
后来它和踢、打、拿分开了,集武术各个门派择取的精华徒手动作,自成一门。
但现在和拳术仍有联系,只是各自发展了据史书记载:最早在战果时期“以为戏乐,用相胯示”秦汉称“角抵”,晋代又称相搏、手搏、相扑。
三国时期魏主曹操将摔跤引入兵营,作为练兵的科目,唐代敬宗、庄宗、文宗都喜欢摔跤,致使摔跤猛发展到轻盈、敏捷相当的水平。
公元960年宋代,1110-1127年北宋末期《水浒传》中的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李逵寿张乔坐衙”,燕青打擂争跤王,已将“摔”的技艺描述的淋漓尽致。
书中所述动作就是现在中国式的散手跤,穿裆掼。
书中所记“太原相扑擎天柱任原教师爷教着二三百个上足徒弟,二三十个相扑(摔跤)高手”。
“当日燕青与宋江禀到:小乙自幼跟着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好歹上台攧一跤,输了,攧死用无怨心。
倘或赢时,也与哥哥增些光彩。
”所说宋代已将摔跤技艺升华及推向普及阶段。
南宋岳飞据守雁门关抗金御敌,全军上下以跤健魄。
至今遗有“雁门跤风”四字,也就是在这个朝代年间开始、摔跤竞技已形成,单独分门立派奠基者,笔者认为,按史书所记应推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卢俊义(卢员外)为跤祖。
中国式摔跤经历代演练,容纳各族及各个省份地区的摔法,于清朝已为朝廷所垄断并职业化。
清代皇室从大漠草原步来,偏爱摔跤竞技,跤技高手经层层选拔,与宫廷武术大内高手精英,珠联璧合,进一步挖掘、研究、整理、演练、锤炼,使这一摔技,铸成、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所纳高手组成“善扑营”,也就是保护皇帝不挂刀的职业贴身御林军。
“善扑营”的武士跤技高手称谓“布库”,摔跤技术定义形成并为鼎盛时期。
中国式摔跤从清代开始到现代在燕召河北最为流行,目前我国各地的中国式摔跤技术都是从京、津、保流传出去的,所以大家都知道河北是中国式摔跤的摇篮。
摔跤理论

1、站立姿势(跤架):摔跤运动员两脚着地的站立姿势。
左脚在前为左架,右脚在前为右架。
还有平行架,站架还有高低之分。
古典式摔跤是高架,自由式摔跤是低架。
2、摘臂:对手右手握我颈布,左手从外面反握对手右大臂,右手握住对手我颈的手或腕,然后双手向斜下拉同时向又转体。
3、正夹:指手、小臂、大臂按逆时针方向夹住对方的某一部分。
4、散手:指双方运动员两手臂不直接抱握对手任何部位形成单独的游离体。
5、钻抗:一手握抱住对手大臂,头潜入对手被握臂的腋下,另一手抱腿抱腰或抱臂,将对手抗在肩上的摔法。
6、摔跤运动能培养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
7、中国式摔跤是两人,直接相搏的一种对抗性项目。
它不仅要求竞技者有全面的素质,也要求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要想做到四两拨千斤就必须动脑筋,想办法,会用功,使巧劲。
在力与智的较量中,在千万的抗衡中会迸发智慧的火花。
8、先秦时期,中国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摔跤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军事操练手段,而且更是节日和宫廷内表演的项目,并统一了摔跤的名称为角抵。
9、摔跤运动由于清朝历代皇帝的大力唱到,满族,汉族的跤术交融,跤手们苦心专研,取长补短。
从而形成了近代中国式摔跤,可以说中国式摔跤是我国各民族跤手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
10、唐代盛世,摔跤鼎盛,摔跤从百戏中分化出来并成为一种竞技性很强的体育项目由角抵改名为手搏。
11、根据各种摔跤特点,可以把摔跤运动归纳为哪几类?(1)、不用腿使绊,不抓握下肢的站立摔(2)、用腿使绊,不抓握下肢的站立摔(3)、手、使绊站立摔(4)、不用腿使绊,不用抓握的下肢站立和跪撑摔跤(5)、手、腿使绊的站立和跪撑摔跤(6)、手、腿使绊,可以使对方疼或窒息的动作的摔跤。
12、中国式摔跤、国际式摔跤、柔道在判定胜负的区别:答:(1)、中国式摔跤分为三局两胜制(2)、国际式摔跤,每场比赛结果的输分表示出来输分少者为胜(3)柔道:比赛结果输分少者为胜,或一方获得一本者胜比赛立即结束。
散打,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有什么区别?哪个比较实用?

散打,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有什么区别?哪个比较实用?弑血鹦鹉05-10 12:5723赞踩相对而言,这四个里面,散打最实用!首先声明,何谓实用?指的是街斗斗殴实战能力强大!MMA只适合街头单挑,实用性其实不如散打!街斗,最重要的是瞬间攻击力,最靠谱的,攻击力最强大的,其实是拳击,拳击高手在街斗中,面对弱鸡,简直可以说摧枯拉朽!跆拳道攻击力最弱,好腿不过腰,是老祖宗实战经验总结,街斗实战中,最忌讳的就是倒地,倒地后很容易被人踩踏致伤,跆拳道手头攻击力很弱,主要靠腿,很容易重心失衡,被人掀倒。
空手道其次,各方面比跆拳道强一点!柔道其实实战很强,因为他的目的就是摔倒对手,所以柔道出身的高手在MMA中很吃得开。
经过综合训练的柔道高手,单挑最强。
但是,攻击力逊色于拳击,混战局面压不住场子。
散打高手一对多非常好用,单挑也还行,在这四个里重点推荐。
单挑的话,可能打不过同水准的柔道高手。
职业拳手在欧美打架如果动手的话,一般算手持凶器,挨着便伤,硬抗必躺。
无论是单挑或群架,都非常好用。
(当然了,MMA选手单挑最强毋庸置疑)19评论福州禅武武术专栏作家03-22 11:3318赞踩散打是拳、腿、摔主要三种技术;跆拳道只有用腿;柔道主要摔和地面关节技;空手道讲究“寸止”空手道要在击打对手时在离对手肢体仅一厘米处收手,最多也只能轻轻碰触对手,这即是“寸止”。
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三种技法为主,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跆拳道以腿为主,比赛中只允许腿法和单个直拳(不能连续出拳),柔道是一种以摔法和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
出众之处在于关节技和摔法,以巧劲击倒地方;空手道:任何招式都可以用,但要求点到即止,要在击打对手时在离对手肢体仅一厘米处收手,最多也只能轻轻碰触对手,这即是“寸止”。
任何格斗技练好了都实用,因为身体素质的训练,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围绕着力量、速度、协调、耐力等在练习,只是规则的不同,侧重点不同,如果非要讲究一个对比,相对散打更好,毕竟散打创建于中国,无论是书籍、运动员都很多,找找都能学到真东西,跆拳道是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过于注重腿法,很多道馆为了生源,基本上都是教教小朋友们练一些杀伤力不大的动作。
柔道简介

柔道简介作者:步一军来源:《祝您健康》1984年第01期柔道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被规定为大、中、小学的体育必修课,因此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已在开展和推广柔道运动。
自一九六四年起,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把它列为正式的竞赛项目(男子)。
柔道是二人相搏的对抗运动,它能发展人们的体力、耐久力,培养勇敢,灵敏,克服困难等优秀品质,因此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
比赛通常是在垫子上进行。
虽然柔道的部分技术类似中国式摔跤,但又有其自己的特点。
它的技术分两大部分,即投技和侵技。
投技和中国式摔跤相同,即运动员双方都以站立姿势开始比赛,一方运动员把对方运动员摔倒在垫子上,按其摔出的速度、力量、幅度而得分。
如一方运动员把对方摔出的速度快、力量大、幅度也大,即使对方四肢朝天,可获得“一本”,即一分胜利。
如上述三因素稍差的可得半分(有技),再差一点的得“有效”,如只有部分躯干着地则只能得“效果”。
中国式摔跤为一方运动员把对方运动员摔倒在垫子上后便判分,并重新开始比赛。
柔道则不同,运动员如都已倒在垫子上,可继续进行比赛(侵技)。
侵技分三种;固技、绞技、关节技。
所谓固技是一方运动员把对方运动员控制在垫子上(必须腹部向上),使其不能动弹,如能控制10"~19"可得“效果”,20"~24"可得“有效”,25"~29"可得“有技”(半分),30"可得“一本”(一分)。
所谓绞技是一方或双方运动员抓住对方运动员的柔道衣领,並用力以衣领来绞紧对方运动员的气管,迫使其认输,认输的方式是被绞一方用手在绞者身上或垫子上拍两下,比赛立即结束,施绞技者获“一本”胜利。
如被绞一方已被绞得“气绝”,呈现休克状态,裁判会立刻判暂停,並判绞者得胜。
所以一般不会发生伤害事故。
所谓关节技是一方运动员把对方运动员的肘部关节控制住,即反其肘关节,迫使其认输,认输方式同绞技。
柔道的记分方法不同于一般的累积记分,它共分四级记分,即“一本”、“有技”、“有效”、“效果”。
解析柔道与摔跤的教学方法及运用研究

解析柔道与摔跤的教学方法及运用研究摘要:我国体育运动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随着我国在各界奥运会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我国逐渐开始重视竞技类体育。
柔道和摔跤属于格斗类对抗性项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对抗性,并且得到了人们广泛的青睐。
基于此,本文就围绕柔道与摔跤的教学方法及运用研究展开分析。
关键词:柔道;摔跤;教学方法1、柔道和摔跤的概述1.1柔道柔道项目分两大部分是站立摔法和寝技,寝技包括固、锁和反关节等等。
表现形式在我国明朝末年,陈元斌在少林寺学过武术,后来东渡到日本,将我国的武术进行传授,在日本开始广泛流行柔术,出现了丰富的流派。
柔道赢得比赛的象征就是将对手摔倒在地,在比赛中,可以利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各种手段,将对手进行制服。
柔道这种竞技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运动员需要熟练掌握运动技巧,而是单纯的力量比拼。
柔道比赛需要运动员身体各个部分实现各种比拼,扔倒或压制对手,直到对手表示认输,这样就代表比赛得到胜利。
1.2摔跤摔跤就是2名运动员实现相拥,利用自身的力气和运动技巧,胜利的标准就是将对方进行摔倒。
摔跤是世界上发展最悠久的竞技运动,在古埃及留下的墙壁上面,已经出现了有关摔跤的图案。
后来举行第1届奥运会,摔跤就成为了其中一项比赛项目。
摔跤运动在我国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有史书记载。
在华夏时代,摔跤叫作角抵,经过几千年的逐渐演变,最后被叫作摔跤。
1.3学校开设柔道和摔跤项目的意义学校已经越来越重视柔道和摔跤教学的发展,使柔道和摔跤成为限选课程,甚至还有的开始招收柔道和摔跤学生,一些学校有条件设置柔道和摔跤为主干课,也会开设柔道和摔跤的选修课,使柔道和摔跤在中职传统体育教学中具备很高的地位。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与此同时,还会大力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大力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使我国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有效的增强,促进中职体育教学内容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4柔道和摔跤项目的教学原则针对柔道和摔跤的实际教学,需要遵守其客观规律,以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制定出的科学原则,可以正确地反映出人们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1.概念对比
1.1中国式摔跤概念
1.2柔道
是一种以摔法和地面技为主的格斗术,通过把对手摔倒在地上并通过寝技、估计、关节技而赢得比赛,它是奥运会比赛中唯一的允许使用窒息或扭脱关节等手段来制服对手的项目。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
2历史
2.1中国式摔跤的历史
2.2柔道的历史
3规则
3.1得分规则不同
中国式摔跤规则规定选手除两脚外身体任何部位触地既判对方得分。
先后倒地时后倒地者得分,同时倒地时在上面的选手得分。
柔道则不然,站立时摔法基本与中国式摔跤相同,但它有寝技,既到地后的技术。
寝技分为固技、绞技、关节技。
固技是把对方的背部按压在垫子上,使之不能逃脱,而施技者保有行动自由。
3.2得分内容不同
3.2.1中国式摔跤:根据对方摔倒时自己是否站立得2分或是1分。
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1分。
同时倒地在上面的选手得1分。
双方同时倒地,而且分不出先后和上下时双方均不得分。
最终比赛结束比较得分,得分多者为胜者。
3.2.2柔道:是根据使用压技将对手被控制的时间超过25秒为“一本”,比赛结束,还有一本的情
况是比赛的一方控制对方并使用投技以相当的力量和速度把对方摔
成大部分背部着地状态。
将对手控制20秒叫“有技”,15秒叫
“有效”。
获得“一本”的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
一场比赛中没有
出现“一本”胜利时,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则按“技有”、“有效”的多少评定胜负。
但是一个“有技”胜过所有的“有效”。
4.技术对比
中国式摔跤和柔道虽有本质区别,但亦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柔道的投技(站立摔)大部分相近于中国式摔跤。
中国是一个柔道强国,在著名中国式摔跤和柔道教练刘水福老师的培养下有30多人荣获过
亚洲、世界和奥运会金牌。
刘水福老师精湛的柔道技术借鉴最多的
是中国式摔跤的精练技术。
在奥运会女子柔道所取得的四连冠,大
多数是用柔道投技技术动作(也就是站立摔),这是中国式摔跤最为
基本的技术动作。
如,李忠云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时所用的柔道技
术“小内刈”,是由中国式摔跤中被称为挂腿、内得合的技术动作
演变而来的;庄晓岩参加奥运会争夺冠军比赛时,取胜用的“背负投”柔道技术是由中国式摔跤称为“揣”的技术动作演变而来的;孙福明
奥运会争夺冠军比赛中获胜前关键时刻所用的柔道技术“落腰”摔
倒对手得一个“有效”分后转入寝技固住对手取胜,而“落腰”摔
的技术动作是由中国式摔跤的“拱子”动作演变而来;袁华奥运会争
夺冠军比赛时,最后的取胜动作中用的是柔道技术“大外刈”,而
柔道的“大外刈”与中国式摔跤中“大别子”技术动作相同。
柔道
当中摔法的技术动作在中国式摔跤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4.1中国式摔跤
主要技术是站立技术,也就是说有一方倒地就停止比赛,另一方得分,倒下之后就不再进行比赛。
通过手上的抢把位,加上脚上的
步法移动,和身法的运用,将对手摔倒的技术。
4.2柔道
4.3具体技术动作举例
4.3.1挂腿(内得合)与小内刈
先上左脚与对手右脚相对,再上右脚穿过对手两腿中间,然后右腿弯曲回打对手右腿膝盖窝处,同时双手用力向后推,使对手上体
后倒而下体被固定而向后倒下的技术动作。
技术:将对手腿部勾住,使其不能后移而向后倒下的技术。
这个技术动作基本相同,但是柔道还要进行地面技术的较量才能得分。
4.3.2揣与背负投
左手拽对手右臂肘关节处,右手抓对手胸前直门处,先上右脚到对手两脚间靠近对手右脚处,左脚迅速跟上,同时转身背对对手。
转身的同时身体下蹲与对手身前,迅速蹬直双腿,两手向自己身前
拉拽。
使对手被撑起,向自己前方翻转背部
着地的技术动作。
技术特点:迫使对方造成上下翻转,最后迫使对手背部着地。
柔道技术要求把对手摔倒时有相当的力量和速度并且背部大面积着地
为“一本”,此时获胜。
这个技术如果使用得当比较容易达到“一本”,但未出现一本时要进行地面技,也就是寝技,固技、绞技、
关节技最终争取胜利。
4.3.3大别子与大外刈
左手向后拉拽对手右臂,上左脚与对手右脚脚尖相对,右脚上步到对手右腿后,但不落地,同时右手迅速向前切,使对手上身后倒,同时右腿用力向自己身后别出,是对手腿部被向前别出而上体向后
而倒下。
技术特点:使对手上体后倒,而下体被前移,最后身体向后倒下。
这个技术是造成对方向后翻转倒地的效果。
6服装对比
6.1中国式摔跤的服装
中国式摔跤的比赛服装叫做跤衣,俗称为“褡裢”,它非常结实,是用六层棉布缝制而成,颜色各有不同,2007版中国式摔跤竞赛规
则明确规定了中国式摔跤摔跤衣,袖口尺寸严格规定为22厘米,以
方便运动员在强对抗中能及时抓握,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在跤衣扎
跤带位置,以侧面中心线向前后15厘米各有一组高3厘米,宽0.5
厘米相隔2厘米缝制的穿孔,以备穿扎跤带用。
裤子一般为运动裤
即可,在摔跤过程中不得抓拽对手裤子。
6.2柔道的服装
在练习和比赛柔道时,必须赤足穿柔道衣进行。
柔道衣分为上衣、下衣(裤子)、腰带。
上衣的长度要求遮盖住臀部,袖子长度要求稍
微超过前臂的中部,下衣的长度要求稍微超过小腿的中部,腰带,
为了防止上衣散开,要打结束紧。
比赛时,双方运动员要系不同颜
色的标志带。
柔道服要求相当的结实,在比赛进行中可以抓拽对手
的上衣和裤子。
7中国式摔跤技术动作融入到柔道技术当中
通过两个项目的对比找出两个项目的差异和联系。
把中国式摔跤当中的技术合理的运用在柔道项目当中,因为柔道的规则中规定,
比赛的一方控制对方并使用投技以相当的力量和速度把对方摔成大
部分背部着地状态,此时出现“一本”。
一场比赛中,运动员获得“一本”后,该场比赛即可结束,获得“一本”的运动员获得本场
比赛胜利。
所以在柔道的比赛中尽量多的使用那些容易造成对手后
背以大面积着地的技术,对获得柔道比赛项目有着重要意义。
多多
加强能够得到一本的摔法技术,因为这些动作发挥很可能直接赢得
比赛“一本”而胜利。
中国的柔道项目的发挥要更多的借鉴中国式
摔跤中的重点技术动作。
让中国式摔跤技术发扬光大,同时也是中
国武术的壮大和发扬。
相信在中国式摔跤的照耀下,中国的柔道项
目会越来越强大。
看了“中国式摔跤和柔道的区别”文章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