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2018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2018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面积计算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规范建筑工程中面积的计算方法,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于2018年发布并实施。
本文将介绍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总则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面积计算,包括住宅楼、商业楼宇、工业园区等。
其目的在于统一计算方法,提高行业内的计算标准化水平,确保计算结果可比较、可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在本规范中,涉及到的术语和定义如下:1. 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形体对应的平投影面积,包括地下室和地上各层的面积。
2. 建筑高度:指建筑物自然地形或设计地面标高与最高屋面标高之差。
3. 建筑底面积:指建筑物每层平面最外侧的边界面积,不包括凹凸突出部分。
4. 建筑净面积:指除去线墙体积和凹凸突出部分的建筑面积。
三、面积计算方法建筑工程面积计算应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计算方法,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常用的面积计算方法:1. 简化法:根据建筑外形的基本几何形状,如矩形、圆形等,采用简化计算公式计算建筑面积。
2. 分割法:将建筑物的平面划分为多个规则或不规则的区域,分别计算每个区域的面积,然后加总得到建筑面积。
3. 三维扫描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建筑物的点云数据,通过计算点云的体积得到建筑面积。
4. BIM技术法: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对建筑物进行建模,在模型中获取建筑面积信息。
四、面积计算注意事项在进行建筑工程面积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1. 保持测量精度: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测量,保持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精度,避免误差积累。
2. 考虑附属设施:附属设施如管道、楼梯、电梯等在面积计算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扣减或增加。
3. 考虑不同高度:建筑的不同层高应根据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进行相应的比例调整。
4. 考虑阳台和挑高部分:阳台和挑高部分的面积计算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调整。
2018安徽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最新版

2018安徽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最新版模板一:尊敬的读者:!本文是关于2018年安徽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最新版文档。
本文旨在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规范,以读者在安徽省范围内有效计算建筑面积。
第一章:引言1.1 目的本章介绍了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编制目的以及适用范围。
第二章:定义和符号2.1 定义本章了与建筑面积计算相关的各项定义,以确保读者理解文中所使用的术语。
第三章: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原则3.1 建筑面积分类本章介绍了建筑面积的分类,并对各类建筑的计算原则进行了详细说明。
第四章:建筑面积计算方法4.1 总建筑面积计算方法本章详细介绍了总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建筑物平面形状、楼层高度、外立面等的考虑因素。
4.2 使用面积计算方法本章对使用面积的计算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房间面积、走廊面积、公共设施面积等。
第五章:建筑面积计算的示例5.1 示例一:住宅建筑本章通过示例说明了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
5.2 示例二:商业建筑本章通过示例说明了商业建筑的建筑面积计算方法。
第六章:建筑面积计算的验证方法6.1 验证方法本章介绍了建筑面积计算结果的验证方法,以确保计算准确性。
附件:1、建筑平面示意图2、计算表格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实施细则:具体落实法律条文的细则性规定。
2、建筑面积:建筑物各层水平投影面积的合计。
模板二:尊敬的读者:!本文是关于2018年安徽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最新版文档。
本文旨在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规范,以读者在安徽省范围内有效计算建筑面积。
第一章:引言1.1 目的本章介绍了制定该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目的,以及规范适用的范围和依据。
第二章:定义和符号2.1 定义本章了与建筑面积计算相关的各项定义,以确保读者明确理解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的含义。
第三章:建筑面积计算的基本原则3.1 建筑面积的分类本章对建筑面积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涵盖了住宅、商业、工业等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计算原则。
第四章:建筑面积计算方法4.1 总建筑面积计算方法本章详细介绍了总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建筑物平面形状、楼层高度、外立面等的考虑因素。
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建筑领域,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对于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成本核算等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18 年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出台,对建筑行业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也为相关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各层水平面积的总和,包括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它是衡量建筑物规模和经济指标的重要参数。
2018 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很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明确。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对于阳台面积的计算。
以往,阳台面积的计算方式较为复杂,不同类型的阳台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标准。
而新规则对阳台的计算进行了简化和统一。
一般来说,在主体结构内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在主体结构外的阳台,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1/2 面积。
另外,对于建筑物的架空层,新规则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定。
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 220m 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 以下的,应计算 1/2 面积。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关于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计算。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 220m 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 以下的,应计算 1/2 面积。
新规则对于设备层、管道层、避难层等也有了详细的计算要求。
这些特殊楼层,如果结构层高在 220m 及以上,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 220m 以下的,应计算 1/2 面积。
对于建筑物内的楼梯、电梯井、提物井、管道井、通风排气竖井、烟道等,应并入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出台,对于建筑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需要更加精确地考虑建筑面积的计算因素,以确保设计方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符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要求。
这可能会促使设计师更加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优化布局,提高建筑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2018和2023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018和2023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最新版】
目录
1.2018 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主要内容
2.2023 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主要变化
3.对比 2018 版和 2023 版的主要差异
4.结论
正文
建筑面积计算是建筑设计、施工和物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
接影响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
我国在不同的时间段出台了不同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其中,2018 版和 2023 版是近年来较为重要的
两个版本。
2018 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规定了建
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包括外墙厚度、阳台面积、层高等因素的考虑;
其次,明确了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或建筑部位的计算要求,如地下室、阁楼、
架空层等;最后,规则还对建筑面积测量的精度和误差范围做了详细的规定。
2023 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在 2018 版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和完善。
主要变化包括:一是增加了对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的计算要求,如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等;二是优化了部分计算方法,使得计算过程更为简便;三是对建筑面积测量的精度和误差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调整。
对比 2018 版和 2023 版的主要差异,可以看到我国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2023 版在 2018 版的基础上,更加适应了新型建
筑材料和建筑形式的发展,计算方法更为简便,测量精度和误差范围更为
明确。
总的来说,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修订和完善,对于规范建筑行业,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率,保障建筑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2018

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术语变化篇新增术语1.结构层高structure story height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结构净高structure net height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结构层structure laye r整体结构体系中承重的楼板层。
条文说明:特指整体结构体系中承重的楼层,包括板、梁等构件。
结构层承受整个楼层的全部荷载,并对楼层的隔声、防火等起主要作用。
比如:避难层,设备转换层等。
4门廊porch建筑物入口前有顶棚的半围合空间。
条文说明:门廊是在建筑物出入口,无门、三面或二面有墙,上部有板(或借用上部楼板)围护的部位。
调整过的术语1.架空层stilt floor新: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旧:建筑物深基础或坡地建筑吊脚架空部位不回填土石方形成的建筑空间区别:明确有结构支撑无维护结构2.凸窗(飘窗)bay window新:凸出建筑物外墙面的窗户;条文说明:凸窗(飘窗)既作为窗,就有别于楼(地)板的延伸,也就是不能把楼(地)板延伸出去的窗称为凸窗(飘窗)。
凸窗(飘窗)的窗台应只是墙面的一部分且距(楼)地面应有一定的高度。
旧:(飘窗bay window)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的窗。
假飘窗,用于偷面积,按新规的条文说明,将不能再定义为飘窗真飘窗,按新规的条文说明,只有此窗户才能定义为飘窗。
3.檐廊eaves gallery新:建筑物挑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条文说明:檐廊是附属于建筑物底层外墙有屋檐作为顶盖,其下部一般有柱或栏杆、栏板等的水平交通空间。
旧: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4.门斗air lock新:建筑物入口处两道门之间的空间。
旧: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区别:明确空间范围5.阳台balcony新:附设于建筑物外墙,设有栏杆或栏板,可供人活动的室外空间旧: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硒衣物的建筑空间6.骑楼overhang新:建筑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条文说明:骑楼是指沿街二层以上用承重柱支撑骑跨在公共人行空间之上,其底层沿街面后退的建筑物。
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

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1)2018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面积的计算对于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统一和规范建筑面积计算的方法,2018年发布了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本文将介绍这一规则并详细解析其主要内容。
一、总则新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于2018年正式实施,适用于所有新建建筑物和建筑改造项目。
该规则的实施目的是确保建筑面积计算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面积的分类根据新规则,建筑面积主要分为四个分类: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标准层面积和低洼地区局部面积。
1. 占地面积占地面积是指建筑物所占用的地面范围,包括建筑物的主体部分以及室外庭院、花园、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占地面积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照建筑物外围墙体的投影面积来计算。
2. 建筑总面积建筑总面积是指建筑物各个层面上,包括室内和外部附属设施在内的全部建筑面积。
建筑总面积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可以是直接测量建筑物各个层面的面积,也可以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进行计算。
3. 标准层面积标准层面积是指建筑物每个层面的总面积,包括室内和外部附属设施在内。
标准层面积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照建筑物外轮廓线的投影面积来计算,同时排除不计入建筑总面积的部分。
4. 低洼地区局部面积低洼地区局部面积是指建筑物在低洼地区的特定位置所占的面积。
低洼地区局部面积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可以采用测量或者图纸计算的方式。
三、面积计算的要求根据新规则,建筑面积计算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准确性面积计算需要基于真实的测量数据或者设计图纸,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尺寸、形状、高度和倾斜度的考虑,尽量减少误差的出现。
2. 一致性建筑面积计算方法在不同项目之间需要保持一致性,以便于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进行,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
3. 类型区分在计算建筑面积时,需要清晰地区分不同类型的面积,如室内面积、外部附属设施面积等。
2018和2023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018和2023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摘要:一、引言二、2018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概述1.规则背景2.主要内容三、2023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概述1.规则背景2.主要内容四、两个版本规则的对比分析1.变化和更新2.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建筑行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开发商、设计师、施工方和业主等各方参与者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对比分析2018 年和2023 年版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规则的变化和更新。
二、2018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概述1.规则背景2018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根据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对原有规则进行修订和完善。
该版本规则对于提高建筑行业管理效率、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2.主要内容2018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明确建筑面积计算范围、调整部分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增加绿化面积和屋顶面积计算要求等。
三、2023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概述1.规则背景2023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是在2018 年版基础上,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2.主要内容2023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优化绿化面积和屋顶面积计算方法、调整建筑类型分类、明确公摊面积计算标准等。
四、两个版本规则的对比分析1.变化和更新相较于2018 年版,2023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绿化面积和屋顶面积计算方法上进行了优化,使计算结果更加合理。
此外,2023 年版规则对建筑类型分类进行了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2.对建筑行业的影响2023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调整和优化,将对建筑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优化后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的合理性;其次,明确公摊面积计算标准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最后,调整建筑类型分类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管理效率。
五、结论2023 年版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在2018 年版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于提高建筑行业管理效率、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18国标梳理版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2018国标梳理版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是为了规范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建筑面积计算,统一计算方法而制定的。
该规范最初是在20世纪70年代制订的,并在之后多次修订。
为了解决建筑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面积计算问题,本着不重算、不漏算的原则,本次修订在总结GB/T-2005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对建筑面积的计算范围和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改、统一和完善。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建筑面积计算。
建设全过程是指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过程。
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计算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方面,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包括附属于建筑物的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的面积。
自然层是按楼地面结构分层的楼层,而结构层高是指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4 围护结构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空间中的墙体、门和窗等,用以围合建筑空间。
2.0.5 建筑空间建筑空间是指以建筑界面为限定的供人们生活和活动的场所。
只要满足可出入、可利用的条件,无论是否标明使用用途,均属于建筑空间。
2.0.6 结构净高结构净高是指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7 围护设施围护设施是指为保障安全而设置的栏杆、栏板等围挡。
2.0.8 地下室地下室是指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1/2的房间。
2.0.9 半地下室半地下室是指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室内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的房间。
2.0.10 架空层架空层是指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
2.0.11 走廊走廊是指建筑物中的水平交通空间。
2.0.12 架空走廊架空走廊是指专门设置在建筑物的二层或二层以上,作为不同建筑物之间水平交通的空间。
2.0.13 结构层结构层是指整体结构体系中承重的楼板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新增术语1.结构层高structure story height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上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结构净高structure net height楼面或地面结构层上表面至上部结构层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结构层structure laye r整体结构体系中承重的楼板层。
条文说明:特指整体结构体系中承重的楼层,包括板、梁等构件。
结构层承受整个楼层的全部荷载,并对楼层的隔声、防火等起主要作用。
比如:避难层,设备转换层等。
4门廊porch建筑物入口前有顶棚的半围合空间。
条文说明:门廊是在建筑物出入口,无门、三面或二面有墙,上部有板(或借用上部楼板)围护的部位。
调整过的术语1.架空层stilt floor新:仅有结构支撑而无外围护结构的开敞空间层;旧:建筑物深基础或坡地建筑吊脚架空部位不回填土石方形成的建筑空间区别:明确有结构支撑无维护结构2.凸窗(飘窗)bay window新:凸出建筑物外墙面的窗户;条文说明:凸窗(飘窗)既作为窗,就有别于楼(地)板的延伸,也就是不能把楼(地)板延伸出去的窗称为凸窗(飘窗)。
凸窗(飘窗)的窗台应只是墙面的一部分且距(楼)地面应有一定的高度。
旧:(飘窗bay window)为房间采光和美化造型而设置的突出外墙的窗。
假飘窗,用于偷面积,按新规的条文说明,将不能再定义为飘窗真飘窗,按新规的条文说明,只有此窗户才能定义为飘窗。
3.檐廊eaves gallery新:建筑物挑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条文说明:檐廊是附属于建筑物底层外墙有屋檐作为顶盖,其下部一般有柱或栏杆、栏板等的水平交通空间。
旧: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4.门斗air lock新:建筑物入口处两道门之间的空间。
旧:在建筑物出入口设置的起分隔、挡风、御寒等作用的建筑过渡空间区别:明确空间范围5.阳台balcony新:附设于建筑物外墙,设有栏杆或栏板,可供人活动的室外空间旧:供使用者进行活动和晾硒衣物的建筑空间6.骑楼overhang新:建筑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条文说明:骑楼是指沿街二层以上用承重柱支撑骑跨在公共人行空间之上,其底层沿街面后退的建筑物。
旧:楼层部分跨在人行道上的临街楼房7.过街楼overhead building新:跨越道路上空并与两边建筑相连接的建筑物条文说明:过街楼是指当有道路在建筑群穿过时为保证建筑物之间的功能联系,设置跨越道路上空使两边建筑相连接的建筑物。
旧:有道路穿过建筑空间的楼房8.勒脚plinth新:在房屋外墙接近地面部位设置的饰面保护构造旧: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按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层高计算变动新: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新条文说明:建筑面积计算,在主体结构内形成的建筑空间,满足计算面积结构层高要求的均应按本条规定计算建筑面积。
主体结构外的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按相应条款计算建筑面积。
当外墙结构本身在一个层高范围内不等厚时,以楼地面结构标高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解读:用结构层高代替老版本的层高挑空层的计算变动新: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新条文说明:建筑物内的局部楼层见图1图1建筑物内的局部楼层1——围护设施;2——围护结构;3——局部楼层解读:用结构层高代替老版本的层高坡屋顶的计算变化新:对于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解读:用结构净高代替老版本的净高看台下空间新:对于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新条文说明: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因其上部结构多为斜板,所以采用净高的尺寸划定建筑面积的计算范围和对应规则。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因其看台上部设有顶盖且可供人使用,所以按看台板的结构底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所称的“场馆”为专业术语,指各种“场”类建筑,如:体育场、足球场、网球场、带看台的风雨操场等。
旧:3.0.4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0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0m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0m时不应计算面积。
3.0.6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坡地吊脚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应计算面积。
3.0.12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旧条文说明:3.0.4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和场馆看台下的空间应视为坡屋顶内的空间,设计加以利用时,应按其净高确定其面积的计算。
设计不利用的空间,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3.0.12本条所称“场馆”实质上是指“场”(如:足球场、网球场等)看台上有永久性顶盖部分。
“馆”应是有永久性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应按单层或多层建筑相关规定计算面积。
解读:新版本取消“当设计加以利用时”取消“设计不利用”取消“永久性顶盖“地下空间的变化新: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新条文说明:地下室作为设备、管道层按本规范第3.0.26条执行;地下室的各种竖向井道按本规范第3.0.19条执行;地下室的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按本规范第3.0.18条规定执行。
旧:3.0.5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l/2面积。
旧条文说明:地下室、半地下室应以其外墙上口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原计算规则规定按地下室、半地下室上口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文字上不甚严密,“上口外墙”容易理解为地下室、半地下室的上一层建筑的外墙。
由于上一层建筑外墙与地下室墙的中心线不一定完全重叠,多数情况是凸出或凹进地下室外墙中心线。
解读:新版取消了对“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的规定。
出入口的计算变化新: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新条文说明:出入口坡道分有顶盖出入口坡道和无顶盖出入口坡道,出入口坡道顶盖的挑出长度,为顶盖结构外边线至外墙结构外边线的长度;顶盖以设计图纸为准,对后增加及建设单位自行增加的顶盖等,不计算建筑面积。
顶盖不分材料种类(如钢筋混凝土顶盖、彩钢板顶盖、阳光板顶盖等)。
地下室出入口见图2。
图2地下室出入口1——计算1/2投影面积部位;2——主体建筑;3——出入口顶盖;4——封闭出入口侧墙;5——出入口坡道旧:3.0.5地下室、半地下室(车间、商店、车站、车库、仓库等),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括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l/2面积。
解读:新版取消了“永久性顶盖”“的说法;新版中,坡道包括自行车坡道、车库坡道等,顶盖包含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光板、玻璃顶等关于架空层新: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新条文说明:本条既适用于建筑物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建筑面积的计算,也适用于目前部分住宅、学校教学楼等工程在底层架空或在二楼或以上某个甚至多个楼层架空,作为公共活动、停车、绿化等空间的建筑面积的计算。
架空层中有围护结构的建筑空间按相关规定计算。
建筑物吊脚架空层见图3。
图3建筑物吊脚架空层1——柱;2——墙;3——吊脚架空层;4——计算建筑面积部位旧:3.0.7建筑物的门厅、大厅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rn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解读:规划设计时应注意,以往均按架空景观层概念,不计建筑面积(容积率)。
门厅与走廊新: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应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应按走廊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旧:3.0.8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l/2计算。
新:对于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有顶盖和围护设施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新条文说明:无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见图4。
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见图5。
图4无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1——栏杆;2——架空走廊图5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1——架空走廊旧:3.0.8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0m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0m者应计算1/2面积。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l/2计算。
解读:新版增加了“围护设施”的规定。
立体仓库与舞台新:对于立体书库、立体仓库、立体车库,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无结构层的应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的应按其结构层面积分别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 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新条文说明:本条主要规定了图书馆中的立体书库、仓储中心的立体仓库、大型停车场的立体车库等建筑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定。
起局部分隔、存储等作用的书架层、货架层或可升降的立体钢结构停车层均不属于结构层,故该部分分层不计算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