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重点难点解读(2020年整理).pptx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
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
同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而且,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教学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4、教材的处理及其依据: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准备用四课时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
5、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及“新三维综合目标”的教育理念,我认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以及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换算方法。
这一章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接触到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学习新知识。
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人民币,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换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掌握人民币的基本换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灵活运用换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和人民币的支付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纸币和硬币的种类,以及它们的面值。
3.教学人民币的换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人民币之间的换算方法,如100元=10角,1角=10分等。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教材解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解读友谊学校:刘文娟一、单元框架(见图)人民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人民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占课时虽然很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学习“量与计量”知识,教学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学生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突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的教学。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两部分:例1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例2教学人民币的单位及进率,例3教学认识5元及5元以上的人民币,例4教学人民币的兑换,例5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例6教学人民币使用过程中简单的加、减运算,例7教学简单的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科书的安排比较突出以“元”为主线,让学生在重点认识元币的基础上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同时开展以“元”为单位的购物活动及简单的计算,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深切体会“元”是人民币的常用基本单位。
二、地位、作用《认识人民币》是小学-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现在流通的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年级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有3个方面:一方面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有一方面是本单元的内容将为学生以后学习时间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等单位的换算和小数的知识奠定基础。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三、学情分析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是在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初步能够分清楚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大小,但是认识不够深入,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不难,但是对于人民币的兑换,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加强学习。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0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10一.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民币,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使用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使用人民币的经历,但对人民币的了解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他们在认知方面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但对于人民币的抽象概念和数值关系还需通过教学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人民币的熟悉程度和数学基础也有所不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交易。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人民币的尊重和爱护,学会合理使用金钱,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学会正确使用人民币。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人民币的抽象概念和数值关系的理解,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讲解人民币的起源、种类和面值,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3.课堂互动:教师设置人民币使用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游戏教学:教师人民币识别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小组合作:教师布置人民币计算任务,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解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解析单元知识框架认识人民币》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现在流通的人民币的各种面值。
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年级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掌握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的目的有3个方面:一方面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还有一方面是为后面的研究,尤其是小数的研究作些铺垫。
1.使学生认识群众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单元教学目标2.认识各种常用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举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流中的作用,感受“元”是群众币单位中最经常使用的最经常使用的主,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地位、作用例题解析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方法认识群众币及元、角、分》主题图经由过程列举了采办文具、乘船买票、买报纸、存零钱等生活中使用群众币的例子,让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人民币”。
以此揭示了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在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零钱的示意图,对学生进行一些理财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合理用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而一个国家的货币也是一个国家的“名片”,体现着国家的文化和精神风貌,因此,爱护群众币是爱国的表现。
例1认识面值为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包括硬币和纸币。
这里。
从学生最熟悉的小面额人民币开始研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学生掌握。
其中对于分币的认识是为了使学生完整地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体系,并为后续研究作必要的铺垫。
学生能够认识即可。
例2通过换钱活动教学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人民币的兑换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人民币有所接触,但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人民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人民币的各种面值,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人民币的兑换。
2.过程与方法:学生会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了解人民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增强对国家货币制度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识别人民币的各种面值,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准确地计算人民币的兑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熟练准确地计算人民币的兑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和理解人民币。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接触人民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基本知识: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各种面值,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认识人民币》说课稿5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5.1 《认识人民币》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以及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理财观念。
教材从简单的人民币认识入手,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各个面值,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的了解不够系统,换算能力也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并能正确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各个面值,以及熟练进行人民币的换算。
2.教学难点:人民币换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人民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人民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介绍人民币的各个面值,让学生认识并说出各面值人民币的名称。
(2)引导学生了解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如100元=10个10元,1元=10个1角等。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练习人民币的换算,如30元+20元=50元等。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换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人民币换算的掌握情况。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人民币的认识和换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一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与过去“元、角、分”的教学内容相比有较大的突破。
过去的教材以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和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为主。
现在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
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
下面是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小面值人民币(1元、1角、1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5角、2角,5分、2分小面值换币,小金额付钱与找钱大面值人民币(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大面值换币,较大金额的付钱与找钱实践活动(在自办的“小小商店”里进行购物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积累购物经验)从表中可以看到,教材编排是很有层次的。
先教学小面值的人民币,再教学大面值的人民币,是合理的认知线索。
先教学1元、1角和1分,因为它们是人民币的主币,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后教学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这些都是辅币,分别由若干个1元、1角或1分组成的。
还安排了许多换币、付钱、找钱等使用人民币经常进行的活动,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部分学生还有购物的经验。
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第68页利用小朋友在商场门口的画面,引出本单元的课题。
前后共3次提问“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交流中互补,在合作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
“想想做做”第69页第1题、第71页第1题根据价钱把物品与相应面值的人民币用线连一连,不仅再次认识人民币,而且联系物品的价钱,感受了人民币的面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海无 涯
只作为换钱活动的提示,不必作为研 究 内容。
“做一做”第 1 题配合例 1,要求学 生能够准确地写出总钱数,既巩固对人 民币的认识,又为人民币的换算奠定基 础。第 2 题配合例 2,通过人民币单名数 之间的简单兑换( 以元和角的兑换为 主),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 系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海无 涯
主题图教材编排了 4 幅反映学生 日常生活的画面。其中通过购买文具、 乘船买票、买报纸 3 个生活中使用人民 币的例子,让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人民 币”,以此揭示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 的功能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零钱的示意图,对学 生进行一些理财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合 理用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同时还 渗透了爱护人民币、爱国等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各种小 面额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单位(元、角 、 分),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能够 进 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教学难点是能 够 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 币在 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 元以下的 人民币,包括硬币和纸币。这里,从学 生最熟悉的小面额人民币开始学习,更 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学生掌握。 其中对于分币的认识是为了使学生完整 地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体系,并为后续 学 习作必要的铺垫,学生能够认识即 可。
例 2 通过换钱活动教学人民币的 单位以及单位间的关系。这里,元和角 的关系、角和分的关系集中编排,便于 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也为后面的学习作 好了铺垫。教材中硬币摆放成“三角状”
学海无 涯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 级下《认识人民币》教材 分 析重点难点解读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备课参考《认识人民币》教材分析 (第 1 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 俞国辉(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 胜利(统稿)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生 活 经验和掌握 100 以内数的认识的基 础上 进行教学的。教材将人民币的认 识分为 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和大面额 人民币的 认识两个层次进行编排,并 以小面额人 民币的认识为主,这样的编排,既使学 生对我国正在流通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 体的了解,又突出了教学重点。本节课 的教学内容为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