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抗战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_社会实践报告_

抗战社会实践报告范文4篇走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面是一座长18米、高5米的大型铸铜浮雕“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顶部由15个方形藻井组成,悬挂着8口方形古钟,象征着八年抗战,蕴意着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警钟长鸣。
再往里走,是一幅幅图画——日本对卢沟桥的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奋起抗战的壮烈情景。
在参观中,我感受到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继续向前走进其他展厅,我们可以看到纪念馆内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和实物、文物、雕塑、模型,现场模拟数场景、影视片及文材料等丰富形象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民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惨痛历史。
展厅内威严的巨幅雕塑,不同主题馆内展出的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一件件见证历史的文物,强烈的激荡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驻足在三维模拟场景前,似乎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东北抗联、保卫华北、地道战、、台儿庄大捷、杨靖宇、、放牛娃王二小,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一个个雕塑无一不向我们讲述着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展厅中《日本侵华罪证展》、《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行展》、《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行展》、《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图片展》、《中国战区中美苏空军联合抗日史实展》、《为抗战呐喊——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艺》等专题展览向我们展示了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国军民英勇抗日的可歌可泣的事迹。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
中国战场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贡献。
还记得在第一展厅,一幅幅展板,一幅幅真实的照片,还有“九·一八”事变北大营沙盘模型。
走进去,真是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我走入了当时打仗的指挥间。
逼真的模型显现出了在当时全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激烈的情形。
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我军的将领,临危不惧,将国家大难事为己任,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观后感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观后感《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观后感》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这是我人生中一个非常珍贵的经历。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庄严与峥嵘,也对那段艰苦卓越的战斗岁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河北省会保定市的一处山岗上,这里地势险要,背依着苍山,前望着潮河,地理条件非常有利于军事布防。
到了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规模较大的红色圆形围墙,遮挡了行人的视线,给人以神秘感和期待。
穿过围墙,我们首先进入了一个被保护得十分完好的红色建筑群,包括指挥部办公区、军需部门、警戒部门、工程兵部门等等。
尽管历经八十多年的沧桑岁月,这些建筑物的外观并没有太多损坏,仍然清晰可见地展现出了当年的气势与威严。
参观中,我不禁想起了八路军115师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英勇事迹。
在旧址的一个展厅里,我看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张破旧的黑白照片,上面是那支英勇善战的115师官兵们在行军的景象。
照片上的战士们脸上洋溢着坚毅的神情,每一个人都散发出坚韧不拔的气质。
通过这张照片,我仿佛看到了那段历史时期八路军日夜奋战的场景,也深深被他们的英勇和无畏所震撼。
在117师司令部旧址的一处小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几个大字,周围是一位位烈士的铜像,他们的英勇事迹也被铭刻在了碑文上。
我静静地站在碑前,内心感到无比庄严。
这里是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付出了巨大牺牲的地方,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争取了和平,值得我们不忘记和永远怀念。
除了这座纪念碑,旧址内还有一间小型的陈列馆,展品包括了一些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有关的历史文物和图片。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一张有着115师师旗的照片,旗帜上的红色和五角星遥相呼应,极具象征意义。
这面旗帜无论在沧海桑田中所经历的变迁与风雨,依然带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理想追求。
红色文化传承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文化传承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报告红色文化传承: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报告中国革命历史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是我们传承红色文化、坚定信仰的重要源泉。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革命历史,近日我参观了附近的革命历史纪念馆,亲身感受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以下是我的社会实践报告。
1. 红色文化的承载与传承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无数英雄先烈的血泪与牺牲。
参观纪念馆,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展馆中的珍贵文物和照片、实景复原,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的战斗现场,亲身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浩瀚与伟大。
2.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纪念馆中,我们通过观看影片、阅读展板和书籍,深入了解了一批批英勇的革命先烈。
他们为了中国的独立和民族解放,不畏艰难险阻,为我们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们代表了中国人民在追求自由、平等和公正的道路上的英雄形象,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
3. 革命历史的痛苦与坚守参观纪念馆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历史上的血与泪、鲜活的人民生活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革命历史中常常伴随着牺牲和痛苦,但这些并没有动摇人民的信仰,反而激励着人们更加坚定地走上革命之路。
纪念馆中展示了各种革命武器和牺牲的革命烈士的照片,让人们深切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惨痛与忍耐。
4. 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信仰和精神传承。
参观纪念馆,我们体会到了红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激励力。
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勇于担当,追求卓越。
5. 革命历史的意义与追求参观纪念馆,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革命历史对于我们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深远影响。
我们要学习和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坚持正确的奋斗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通过这次参观纪念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力量。
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红色遗迹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革命的记忆和英雄的荣光。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感受革命的伟大意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参观了一些红色遗迹,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
二、参观红色遗迹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一些红色遗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参观了一座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内庄严肃穆,墓碑上镶嵌着革命烈士的名字,他们是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英勇献身的。
站在陵园中心,我感受到了一种庄严和敬意,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三、红色遗迹的意义红色遗迹是我们珍贵的历史财富,它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抗争与奋斗。
这些红色遗迹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物,更是一段段动人的历史故事。
它们提醒着我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先烈的付出,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红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红色遗迹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保护红色遗迹不仅仅是保护历史的物质遗产,更是保护着一段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我们应该加强对红色遗迹的保护力度,不仅要修缮建筑物,更要加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和研究。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将红色遗迹的历史故事传承给更多的人,让他们了解和感受到红色遗迹的价值和意义。
五、红色遗迹的启示红色遗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红色遗迹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们要铭记革命先烈的付出,不忘他们为我们争取到的幸福生活。
其次,红色遗迹告诉我们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革命先烈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守信仰,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最后,红色遗迹告诉我们要爱国爱民,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革命先烈们无私奉献,他们的精神应该激励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店115师观后感800字

大店115师观后感800字重庆大学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今日来到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及山东省政府旧址。
1941年,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的115师在罗荣桓的率领下,从山西挺进山东,长期驻扎在大店,作为军政要枢办公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山东军区、省站工会鲁东南特委都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大店一度成为当时山东的党政军指挥中心,被成为山东的“小延安”。
那时候对大店镇的群众来说,后来闻名全国的革命家罗荣桓、肖华、黎玉的身影,就像普通街坊领居那样寻常。
1945年,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和省行政委员会召开第20次联席会议一致决定,改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为山东省政府,选举黎玉为省政府主席。
抗战纪念馆内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实物生动讲述了那时的烽火峥嵘岁月,作为山东的红色首都,罗荣桓等革命家在这里指挥115师主力部队与日军,伪军作战打三年之久,上万次之多,为争取当年的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里的渊子崖村,曾发生过一场农民自发组织,规模虽不是最大,但可谓是最悲壮、最具民族不屈精神的浴血保卫战,全村在日军前来征捐征粮时奋起反抗,以242人的牺牲,使敌人付出100多人死亡的代价。
同学们在还原当年战斗场景的塑像前无不冥想,虽沉默无语但却热血沸腾,的确,在解放区觉悟了的人民,没有什么是可以征服的。
随后我们来到当年山东省征服创立时的办公地点,其简朴的办公环境,简单地办公设备无不震撼了在场的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省政府配合中央领导革命,筚路蓝缕,一路艰辛。
参观很快就结束了,但是留在心里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平复。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革命前辈付出的艰辛,没有理由不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利用好我们的青春时光,以切实的行动践行中国梦。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值此百年盛诞,沂蒙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组织近万名党员学习干部对山东省政府旧址及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进行参观学习。
抱犊崮115师观后感

抱犊崮115师观后感《抱犊崮115师观后感》篇一去抱犊崮参观115师纪念馆之后,我这心里啊,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杂陈。
刚到抱犊崮的时候,那山看起来就像个沉默的巨人。
我心里还犯嘀咕呢,这地方到底有啥特别的?等走进115师纪念馆,好家伙,就像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馆里的那些老物件、老照片,就像一个个会说话的小嘴巴,向我们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我看到战士们用过的破旧的枪,那枪把子上都磨损得不成样子了,也许在战士们的手里,它就像宝贝一样珍贵,是他们保家卫国的依靠啊。
照片里战士们的眼神,那叫一个坚定,就像燃烧的火焰,仿佛在说:“不管敌人多强大,我们都不怕!”我就想啊,当时的条件得多艰苦啊。
听说115师到这儿的时候,那真的是困难重重。
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开拓者,在这个地方扎下根来,和敌人周旋。
这让我想起我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想打退堂鼓。
比如说上次参加长跑比赛,跑了一半我就累得气喘吁吁,心里想着放弃算了。
可看看这些战士们,他们面临的可是生死考验,我那点困难算个啥呀?真的是惭愧得很。
在纪念馆里,我还看到了一些模拟的战斗场景。
那场面,就跟真的似的。
枪炮声仿佛就在耳边响起,战士们冲锋陷阵的样子,让我热血沸腾。
我突然觉得,他们就像神话里的英雄一样,无所畏惧。
可英雄也是人啊,他们也会受伤,也会害怕,但他们就是能克服这些,勇往直前。
从纪念馆出来,我再看抱犊崮这山,感觉它都变得神圣起来了。
这山上的一草一木,可能都见证过当年的战斗吧。
我就问自己,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怎么来的呢?那可都是这些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珍惜呢?这是肯定的呀。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就像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一样。
可是我又有点矛盾的想法。
现在的社会,大家都忙着赚钱、享受生活,还有多少人会真正关注这些历史呢?会不会有一天,这些英雄的事迹就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了呢?我希望不会。
也许我们应该多一些像这样的纪念馆,多一些对历史的宣传,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知道这些故事。
革命红色之旅-感想与收获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自发组织的一次革命红色之旅,主题是纪念建国胜利70周年(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缅怀学习深度调研革命老区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
主要的形式是骑行、步行莒县革命烈士陵园、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鲁东南东烈士陵园、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山东省第一团支部成立之地,瞻仰革命遗迹和历史文物、聆听革命故事。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风姿俊秀的莒县蟠龙山革命烈士陵园。
蟠龙山是一座纪念先烈们丰功伟绩的丰碑。
它铭记着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保家卫国而壮烈捐躯的爱国壮举,也铭记着先烈们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
它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激励后人奋勇向前的力量源泉。
这里静静地躺着889名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其中无名烈士344名,从1982年开始,莒县就以蟠龙山革命烈士陵园为基地,利用清明节,组织干部群众、青年民兵、中小学生到陵园为烈士扫墓。
有王尽美、曹吉亭、王玉璞等一批著名的烈士传略,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座座的墓碑是他们对于革命奉献的最好诠释,站在那里使我们深受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的洗礼。
特别是在那里我看到一首特别的诗词,“故莒之土,黄海之边,挥戈向前,苦战八年;为我群众,瞬息未倦,尔虽牺牲,英名万年;后者我辈,继承向前,不到胜利,绝不中断。
”这首诗词是是纪念一位革命先烈吉亭同志的。
其中深刻评价了他对于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和对于敌人的愤恨。
我们站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之前深刻默哀,通过这种形式来缅怀先烈,寄托对先烈的哀思,坚定理想信念,纪念牺牲的烈士。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临沂市莒南县大店镇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即山东省政府旧址)来近距离感受这支威武之师。
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
总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
解放后,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一直被保留。
1996年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5师旧址主要有:“115师作战指挥部陈列室”、“肖华办公起居室”、“罗荣桓办公起居室”等。
暑期社会实践--追寻红色足迹

追寻红色足迹--探访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实践报告为纪念建党90周年,我们利用暑假时间,探寻了莒南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重温革命烈士的生活环境,再次阅读他们的革命誓言,心中感慨万分。
虽然战争年代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是重新走回先辈们的生活工作环境,历历辛苦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通过一天的参观,我们了解到许多关于旧址成立的历史过程:1.据讲解员介绍,省府旧址始建于明朝末年。
现有12个院落、500多间青砖瓦房。
即使现在来看,这片建筑的规模仍是相当宏大的。
但现有的这些房屋规模仅仅是当年的十分之一左右。
最鼎盛时庄园方圆7.5公里内宅院相连,大约5000余间房屋。
2. 省政府的成立--省政府成立纪念馆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纪念馆,恢复了省政府成立之初设立的七个厅局办公场所和庄陔兰故居等410余间房屋。
据介绍,所有一切都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根据一些老人的回忆进行修复的。
八路军115师与山东省政府两个展览馆内,利用声、光、电现代化的手段,以丰富的资料和实物,生动地再现八路军115师的丰功伟绩及山东省政府诞生的光辉历程。
旧址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尽量保持了当时的格局和风貌。
3.八路军重要人物--作为军政要枢办公处,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省战工会也曾长期驻扎在这里。
大店一度成为当时山东党政军指挥中心,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
罗荣桓、朱瑞、肖华、陈光、谷牧、黎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身影,当时在大店就像街坊邻居那样寻常。
4.为什么选择庄氏庄园?据介绍,首先是这里的群众基础好,大店在1940年就解放,是解放最早的地方之一,而且老区群众爱党爱军氛围浓厚。
此外,这里战略位置优越,进能攻,退能守,适合打游击战。
再就是庞大的庄氏庄园外有城墙,内有深宅大院,里面还有暗道,战略优势明显。
听完讲解员的介绍,心中对这充满战争韵味的旧址感叹不已。
沿着幽静的小道走过每一间房间,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八路军115师旧址社会实践报告
在接下来的这一个月,积累的远不仅仅是工作日和工资,新的观点,新的态度,新的现象,新的事物,经常为我所捕获。
自觉这些使我视野空阔了不少,我察觉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繁琐,体验过了对一项工作由生疏到熟练驾驭的过程,经历过自信心从受挫到重建及生活态度的微调。
这大概就是一部分阅历,一小份经验。
:
xx:
尽管天气是那么炎热,但是再热的天气也不能影响我们活动的进程,上午10点左右,在当地政府领导的帮助下我们参观了八路军一一五师旧址。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总面积46000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店镇是鲁东南历史文化名镇。
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曾长期驻扎在这里。
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这里诞生。
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陈光、黎玉、肖华、陈仕渠、古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莒南生活、战斗、工作过,莒南县一度成为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被誉为"小延安".
参观革命圣地,旧址犹在,有感慨,有惊叹!如今的小延安已经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进新时代,经济迅速发展,络绎不绝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来寻求,来瞻仰,来探索,然而许许多多的游客都如我一般,把感叹和仰佩留下,带着不舍和激励而去!
大学生需要走进社会,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我们欠缺的还太多,国家提倡大学生投身暑期社会实践,其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当代大学生不再是只读圣贤书的"秀才",瞬息万变的知识时代需要综合素质优秀的知识份子。
这次参观我学到很多东西,革命先烈的精神,老百姓为建设新中国做出的贡献。
都让我感动。
我会继续努力,珍惜这次实践的机会,创造新的成绩。
更多实践报告:汽车推销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的写法
经过十几天的家教生活,不仅学生在英语和数学学习上有了提高,就是我自己在学习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我知道这是我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有通过契而不舍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高度。
也许学生先前出现的所有问题在这短短的十几天的时间里不能全部得以改正,但是我坚信只要坚持住,契而不舍的努力一定助以成功。
下面是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学生
的个人努力程度、家庭的重视和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
只有把这三个方面合理得处理好,学生学习才能得到飞跃。
实践报告:这个暑假,可以说过的太快了,感觉还没休息了就又来学校了。
本来放假的时候要和室友一块去南方打工,可是几经周折没能去成,只好无奈的回家。
到家之后,找了份暑假补习班的工作,另外有找了份家教的工作。
都是教初中的英语。
半个月的社会实践尽管比拟辛苦。
是幸亏?仍是眷恋?回想起来,才发觉,本来庸俗中充满着期望,苦涩中流显露甜美。
从生活、学习、心理三方面着眼,以家长、老师、学生本人三个角度出发,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回访,老师每天的详细记录,学生心态动向,了解孩子家长在供子女上学、培养儿女成才方面的思想状况,和学生在家中的反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家长做最及时的沟通。
一些年龄较小须家长陪同的学生,一定要发挥家长陪练的作用。
让家长记住课上教学内容的要点,有利于孩子在家练琴时对其进行指导和督促。
这对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和加快学习进度都大有陴益。
下乡过程中所见所闻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教育问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农村的教育事业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极大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俩个礼拜的相处足以让学生摸清你的性格脾气。
按樊老师的话说:这个时间段是学生骚动的时期,需加强防范,严格管理。
初一的课堂明显骚动了起来,很多学生蠢蠢欲动,伺机小动作。
空气中总能感觉到此起彼伏的扰动。
交头接耳的声波在教室不定时地乱串,就像耳鸣,耳朵里一直有蜜蜂在振动翅膀,很不清净。
平地一声吼之后,顿时鸦雀无声。
可是这声吼对于一天上六个小时课的我的喉咙来说,有点承受不来。
更好的办法,我的经验就是:用眼神杀死他们!
通过此次下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知识,而且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了村里镇里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现状。
通过我们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与群众交谈,我们还感受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
使我们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
此外在这次实践中,据自己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我对镇上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进入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次见习,我总共听了三节语文课、四节数学课、一节英语课、一节科学课以及专题讲座等等,真可谓是受益良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