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研究PPT课件

合集下载

解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解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其家厌苦,辄与钱,合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 玄德败,颦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说 明当时说三国故事不仅艺术效果好,而且“拥刘反曹”倾 向已很鲜明。
13
现在看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版本有以下几种:
1、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1522)刊刻的,全书二
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尚未分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
22
• 孔尚任《桃花扇小引》: • “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
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 地?不独令观者感慨零涕,亦可惩创人心, 为末世之一救。” • 《三国演义》也是在局外指点,“知”中 华“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 何年?歇于何地?”从而“惩创人心,为 末世之一救。”
插入关索乎
四、孙璧文《新义录》:
《三国志演义》王实甫作。
6
《三国演义》作者是谁?
第二、非罗贯中:
五、最主要的证据是黄正甫刊本《新刻京本按鉴 考订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新刻京本按鉴考订通俗演义全像三国志传 二十卷二百四十段,存。明天启间闵芝城 潭邑黄正甫刊本。上图,下文。图上有横 标题,半页十五行,大行三十四字,小行 二十六字。 首癸亥正月人博古生序。
7
《三国演义》作者是谁?
第二、非罗贯中:
六、《录鬼簿续编》有罗贯中的介绍:
8
• 胡适的看法比较可取: • 《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作的,乃是五百
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三国演义》 的作者、修改者、最后的写定者,都是平 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 高超的思想家。
• 《三国演义》序
9
• 罗贯中应当是本书成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参与 者。
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蒋大器

三国演义ppt课件

三国演义ppt课件
02
同时,研究三国演义也可以为我 们的文学创作提供宝贵的启示和 借鉴,为我们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做出贡献。
02
CATALOGUE
三国演义简介
作者介绍
罗贯中
元末明初小说家,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 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出生年代
约1330年-1400年之间
文学贡献
将史书、传说、话本等资料融合创作,成为中国 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一。
小说以曹操、刘备、孙权等人 物为主线,展现了那个时代的 政治斗争、战争风云和人情世 故。
通过描绘众多人物形象和故事 情节,三国演义呈现了一个波 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03
CATALOGUE
人物形象分析
刘备
人物特点
仁德正直、有野心、有智慧、善 于识人用人。
事迹举例
三顾茅庐、刘备三让徐州、白帝 城托孤。
三国演义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三国演义简介 • 人物形象分析 • 艺术特色分析 • 主题思想分析 • 结论与评价
01
CATALOGUE
引言
背景介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成 书于元末明初,以三国时期魏、蜀、吴 三个政权的斗争为主线,描绘了各个势 力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是中国古
文化内涵
传统儒家思想
三国演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 想,如忠、孝、仁、义等,这些 思想在故事情节中得到了充史事件的叙述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政治 状况和人性的善恶美丑,具有深
刻的历史意识。
社会教化功能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 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教化功能, 通过弘扬正义、鞭挞邪恶等情节 ,对读者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启
事迹举例
联刘抗曹、袭取荆州、夷陵之战。

2024版年度经典三国演义ppt课件

2024版年度经典三国演义ppt课件
益州集团与荆州集团的矛盾,文臣与武将的矛盾等。
蜀汉内部矛盾的影响
导致政权不稳定,人才流失,最终走向衰败。
2024/2/3
20
东吴权力传承与纷争
东吴权力传承制度
世袭制与选举制并存,导致权力传承过程中出现纷争。
东吴内部纷争的表现
孙权后期继承人问题引发的纷争,以及权臣之间的争斗。
东吴内部纷争的影响
削弱了东吴的实力,影响了政权的稳定和发展。
01
03
最后,这些经典战役也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 会,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战役的战略战术运用,我们可
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战争的本质和规律。
04
同时,这些战役也告诉我们,在战争中要时刻保持冷 静和理智,不能被情绪所左右,否则很容易陷入敌人 的圈套。
2024/2/3
16
04
政治斗争与权力更迭过程剖析
26
06
当代价值意义及启示作用
2024/2/3
CHAPTER
27
历史借鉴作用:学习古人智慧,指导现实生活
学习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策 略,为现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参考。
借鉴三国时期的领导艺术和管理智慧, 提高现代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 平。
通过分析三国人物的成败得失,汲取 经验教训,指导个人和团队的发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通过阅读和欣赏三国演义,可以 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和热爱。
传承和弘扬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 作品,有助于提升民族认同感和
文化自信。
2024/2/3
29
启示作用:培养战略眼光,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三国演义中充满了战略谋划和团队协作的元素,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奸诈狡猾
曹操善于权谋,为达目的 不择手段,体现了其奸诈 狡猾的一面。
英勇善战
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曹操在战场上英勇善战, 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爱才如命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善于 发掘和任用人才,体现了 其爱才如命的一面。
刘备:仁德之君的典范
仁爱宽厚
刘备以仁爱宽厚著称,关心百姓 疾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代学者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三国演义》 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推动《三国演义》学术 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夷陵之战
刘备为夺回荆州而发动的大规模 战役,最终失败,蜀汉实力大损。
诸葛亮北伐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愿, 多次北伐曹魏,虽取得一定战果, 但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吴蜀联盟与交恶
孙吴与蜀汉之间既有联盟抗曹的 时期,也有因荆州问题而交恶的
时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国关系复杂多变。
04 主要人物形象分 析
曹操:奸雄与英雄的双重性格
08 后世影响与研究 现状
《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大名著之一
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 历史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品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 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瑰宝。
夸张与渲染 《三国演义》运用夸张和渲染手法,增强故事的艺术感染 力,如描写战争的场面时,常常使用夸张的词汇和形象的 比喻。
悬念与伏笔 《三国演义》通过设置悬念和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如草船借箭一节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却毫无行动, 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感。

三国演义推进课课件ppt

三国演义推进课课件ppt

02
人物分析
刘备
01
02
03
04
仁德之君
刘备以仁义著称,善于收买人 心,如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战略眼光
刘备不仅有勇,更有机谋,如 联吴抗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
利。
用人不疑
对诸葛亮、关羽等大将信任有 加,充分发挥其才能。
政治手腕
通过政治联姻巩固势力,如与 孙权的妹妹孙尚香结婚。
关羽
义薄云天
为救刘备的妻子而身陷曹营, 显示其忠诚和义气。
武艺超群
温酒斩华雄、刀斩大将颜良等 战绩,显示其高超武艺。
刚愎自用
因骄傲自大而失荆州,最终导 致败走麦城。
兄弟情深
对刘备忠心耿耿,为兄弟之义 不惜牺牲自己。
张飞
勇猛无敌
张飞在战场上勇猛无畏,曾单骑救主。
忠诚坦荡
对刘备忠心耿耿,多次救主于危难之中。
性格暴躁
因脾气暴躁常与士兵发生冲突,最终因此丧 命。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为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提供了大 量珍贵资料。
促进了历史研究的普及
《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使更多人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进而激 发对历史研究的兴趣。
纠正了部分历史误读
《三国演义》中对历史的描述,有助于纠正一些因误读而形成的历 史误解。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
01
《三国演义》中各路英豪争相竞逐,突显了人才在事业成功中
04
文学艺术手法
叙事结构
线性叙事
三国演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方 式,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故事,使 得情节连贯,易于理解。
倒叙与插叙
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运用倒叙和插 叙手法,打破时间顺序,突出重 要事件,增强情节的紧凑感和悬 念。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在历史学研究中的地位
1 2 3
提供珍贵的历史资料
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小说,但基于历史事件和人 物创作而成,为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提供了珍贵的 历史资料。
揭示了历史的某些真相
尽管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但它揭示了三国时期 的一些历史真相,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那个 时期的历史。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
三国演义所描绘的人物、事件和战争,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于研究当时社 会思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演义中的战争和政治斗争,展现了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对于现代企业管理、 团队建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三顾茅庐
要点一
总结词
求贤若渴的明主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三顾茅庐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而三次亲自登门拜访的 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重视人才的明智之 举,也展现了诸葛亮隐居高士的风采。
Part
04
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
人物塑造与性格刻画
人物塑造
三国演义通过对主要人物的生动刻画 ,展现了各自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 轨迹,如刘备的仁德、关羽的义气和 诸葛亮的智谋。
Part
03
故事梗概与章节分析
黄巾起义
总结词
农民起义的开端
详细描述
黄巾起义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事件之一,标志着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开始。由于东汉末 年的政治腐败和天灾频发,导致了农民生活困苦,黄巾军领袖张角利用太平道的势力发
动了大规模的起义。
桃园结义
总结词
忠诚与义气的象征
详细描述
桃园结义是刘备、关羽和张飞的结义 故事,他们在桃园之中发誓要共同赴 国难、报效国家。这个故事成为了忠 诚和义气的象征,对后世的结义文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介绍讲课PPT演示课件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介绍讲课PPT演示课件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14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在这里添加相关的文字描述,可以从您的文案中复 制 需 要 的 内 容 到 这 里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汇报:XXX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10
220年,曹丕自称皇 帝,国号魏,定都洛
阳。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2 2 2 年 , 孙 权 称 王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国号吴,定都建业。
• 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
9
赤壁之战
1.“壮心”指统一全国的壮志;
2.没有实现;
3.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不
具备统一能力。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P84活动(2)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1
曹魏重视农耕
翻车
魏国重视( 大力兴修(
屯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江山如画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12
孙吴开发江南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吴国船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五丈原之战
这一场景展现了诸葛亮的英勇和 智慧,他能够在病重的情况下, 依然坚持战斗,最终取得胜利。 这也表现了诸葛亮的忠诚和执着 ,他为了蜀汉的兴亡,不惜付出 自己的生命。
THANKS
感谢观看
主要事件
故事主要围绕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展开, 包括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和西晋统一 等历史事件。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曹操
孙权
一代枭雄,善于谋略,能屈能伸。他 有着强烈的统一欲望,对待文武百官 恩威并施,展现出极高的政治和军事 才能。
继承父兄基业,凭借江东豪杰的支持 ,割据江东,最终建立吴国。他善于 纳谏,知人善任,具有雄心壮志。
忠诚、勇猛、智慧价值观探讨
01
忠诚是立身之本
忠诚是一种高尚的品质,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和尊重。在三国演
义中,忠诚不仅是一种道德标准,更是一种立身之本。只有忠诚于国家
、民族和信仰,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02
勇猛是立国之基
勇猛是一种力量和勇气,是国家、民族和信仰的捍卫者。在三国演义中
,勇猛不仅是一种战斗精神,更是一种立国之基。只有勇猛无敌的军队
三国演义课件(精华完整版)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 录
• 三国演义背景与作者简介 • 故事梗概与人物形象分析 • 文学艺术特色与鉴赏 • 历史真实性与虚构元素探讨 • 主题思想与价值观解读 • 经典情节与场景回顾
01
三国演义背景与作者简介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鼎足而立的 政治格局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系 列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深入人心的 人物形象,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英
经典情节与场景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54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 续佳偶 第55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 瑾
• 第56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 瑾 第57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 事
• 第58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 袍 第59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 遂
• 第60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 蜀
• 第46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 刑 第47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 计
• 第48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 武 第49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 火
• 第50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 操
.
7
二、章回目录
• 第51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 瑾
• 第52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 阳 第53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 张文远
•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
2
关于《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和影响
•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的思想成就与艺术价值都是不容低估的。特 别是作为历史小说,达到像《三国演义》这样既高度地忠 实于历史真实,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的作品,在世界文学 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当我国出现了像《三国演义》这样结 构完整严谨、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的辉煌巨著的时代,世界 上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长篇小说。与《红楼梦》一样, 《三国演义》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珍品。我国的小说遗产 是很丰富的,但保留下来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也就只有《三 国演义》、《水浒》、《红楼梦》这么几部,这说明它们 是通过了人民与历史的检验的。在我国文学史上,《三国 演义》长时期地吸引着如此众多的读者,几百年来它一直 为我们整个民族所宝爱。它对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产 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于促进我们民族性格的形成, 推动民族精神的高扬,都起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 第2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 国舅谋诛宦竖
• 第3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4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 董贼孟德献刀
• 第5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6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 玉玺孙坚背约 第7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 坚跨江击刘表
• 第8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 师大闹凤仪亭 第9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 安李傕听贾诩 第10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 曹操兴师 第11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 侯濮阳破曹操 第12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穗 大战吕布 第13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 承双救驾 第14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 先乘夜袭徐郡 第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 符大战严白虎
此外,《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章回体长篇历史小
说的开山之作, 中国章回小说的一切基本要素和
主要特点,都已在这部作品中形成和莫定,它深
刻地影响到后世的大量章回体长篇小说的创作,
认真研究它的艺术成就无疑将大大地有助于我们
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中民族化、大众化形式的深
入探索。
.
4
二、章回目录
• 第1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
6
二、章回目录
• 第30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 粮 第31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 表
• 第32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 计 第33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 东
• 第34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 过檀溪 第35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 主
• 第36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 葛 第37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 庐
• 第68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 操 第69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 节
• 第24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 走投袁绍 第25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 马曹操解重围 第26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 挂印封金 第27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 寿 侯五关斩六将 第28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 主臣聚义 第29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 坐领江东
• 第30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 孟德烧粮
《三国演义》研究
中文系05级4班
.
1
关于《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和影响
• 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 小说的经典之作。该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纪以曹操、 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 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 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 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 第38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 仇 第039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 初用兵
• 第40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 野
• 第041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 主
• 第42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 汉津口 第043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 议
• 第44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 操 第045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 计.5二、章回目录
• 第15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 符大战严白虎 第16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 败师淯水 第17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 会合三将 第18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 拨矢啖睛 第19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 吕布殒命 第20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 内阁受诏 第21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 城斩车胄 第22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 共擒王刘二将
.
3
关于《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和影响
• 作为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历史小说”,《三
国演义》广泛地涉及了政治、军事、社会、人生
以及伦理道德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对这些,我
们都应有所分析、有所认识、有所评价,并有所
借鉴。《三国演义》讲的是国家大事,鼓励的是
武勇和智慧,这些在当前都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 第61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 瞒
• 第62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 功 第63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 颜
• 第64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 超 第65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 牧
• 第66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 生 第67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 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