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材料的选用

合集下载

简述零件材料的确认方法

简述零件材料的确认方法

简述零件材料的确认方法
零件材料的确认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零件功能确定材料:在选择零件材料时,首先要考虑零件的功能要求。

例如,如果零件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或摩擦力,则需要选择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的材料。

如果零件需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则需要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先了解零件的功能要求,然后根据这些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2. 观察外观判断材料:通过观察零件的外观,可以初步判断其材料类型。

例如,如果零件表面呈现出明显的金属光泽,则可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如果零件表面呈现出明显的玻璃光泽,则可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零件表面的颜色、纹理、质地等特征来判断其材料类型。

3. 进行物理测试判断材料:通过物理测试可以进一步确定零件的材料类型。

例如,可以采用硬度测试、密度测试、韧性测试等方法来测定材料的物理性能,从而确定其材料类型。

4. 进行化学分析判断材料: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外观和物理测试判断的材料,可以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来确定其成分和材料类型。

例如,可以采用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能谱分析等方法来测定材料的元素组成和比例,从而确定其材料类型。

5. 进行金相分析判断材料:金相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来确定其材料类型的方法。

通过对显微组织中晶粒的大小、形态、排列等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材料的种类和成分。

总之,在确定零件的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零件的功能要求、外观特征、物理和化学性能以及显微组织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确定材料类型,有助于保证零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机械零件的选材

机械零件的选材

机械零件的选材在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如何合理地选择材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机械零件的设计不单是结构设计,还应包括材料和工艺的设计,故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材料的特性,会正确选择和使用,并能初步分析机器及零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材料问题。

1、工程材料的强化方式:固溶强化、加工硬化、细化组织强化、第二相强化、相变强化、复合强化。

2、工程材料的韧化途径:细化晶粒、调整化学成分、形变热处理、低碳马氏体强韧化。

一、选材的基本原则*满足机件的使用性能要求*较好的加工工艺性*较好的经济性1、材料的使用性能应能满足使用要求使用性能与选材材料的使用性能是选材时考虑的最主要根据——首先要准确地判断零件所要求的主要使用性能。

(1)从工作条件及失效形式的分析提出使用性能要求①承受载荷的类型及大小——如承受持久作用的静载荷,对弹性或塑性变形的抗力是最主要的使用性能;承受交变载荷,则疲劳抗力是重要的使用性能。

②工作环境——温度、介质的性质等③特殊要求的性能——电、热、磁、比重、外观等失效分析为正确选材提供了重要依据,其目的是找出零件损坏的原因。

如失效分析证明零件损坏确系选材不当所致,则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防止失效。

(2)从使用性能要求提出机械、物理、化学等性能要求使用性能要求→可测的实验室性能指标→初选一般根据设计手册的数据选材,应注意:﹡材料的性能与加工、处理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材料的性能与加工处理时试样毛坯的尺寸有很大关系。

﹡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处理的工艺参数、性能都有一个允许的波动范围只要零件的尺寸、处理条件与手册所给的相同,按手册性能选材是偏安全的手册一般给出:σs 、σb 、δ、ψ、ak目前工程上往往用硬度来作为零件的质量检验标准(简单、非破坏性、硬度与其他性能之间有大致固定的关系),此时还须对处理工艺(主要是热处理工艺)作出明确规定。

2、材料的工艺性应满足加工要求材料的工艺性能,即加工成零件的难易程度,自然是选材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其选择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其选择

表9-2 价格便宜且供应充分 常用材料的相对价格
材料
种类规格
相对价格
热轧圆刚
铸件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碳素结构钢Q235 (φ 33~42) 优质碳素钢 (φ 29~50) 合金结构钢(φ 29~50) 滚动轴承钢(φ 29~50) 合金工具钢(φ 29~50) 4Cr9Si2耐热钢(φ 29~50)
灰铸铁铸件 碳素钢铸件
优先数----表中任意一个数值。 大于10的优先数,可将表数值分别乘以10、100、1000 。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国防科大潘存云教授研制
7 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
一、工艺性
零件设 计要求
使用要求----具备所要求的工作能力; 制造要求----制造工艺可行,成本低;
EF G
H JS
零线
轴公差
h KM
P
D
R S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国防科大潘存云教授研制
基孔制常用与优先配合的选用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国防科大潘存云教授研制
基轴制常用与优先配合的选用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国防科大潘存云教授研制
二、 表面粗糙度
定义: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称为表面粗糙度 特征:加工后零件表面留下的微细而凹凸不平的刀痕。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符号:EI,ei
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即
允许的尺寸变动量。
公差=Lmax- Lmax =ES-EI =es-ei
景德镇陶瓷学院专用
国防科大潘存云教授研制
零线:代表基本尺寸所在位置的一条直线;
公差带: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

机械零件的材料与选用

机械零件的材料与选用

机械零件的材料与选用1. 基础材料分类机械零件的材料一般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三类。

1.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是最常用的机械零件材料,主要包括铁、铝、镁、钛、铜、锌等。

金属材料优点是高强度、高刚度、高耐热、高导电性和良好的可塑性。

但是,金属材料的缺点是容易氧化、腐蚀、疲劳、塑性变形和变形回弹。

1.2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陶瓷、玻璃等。

非金属材料的优点是防水、防腐、绝缘性好、重量轻和制造成本低廉。

但是,非金属材料的缺点是刚度和耐热性较差,抗腐蚀能力低。

1.3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例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C)。

复合材料的优点是强度高、密度低、刚度好、耐热、耐腐蚀,但制造难度较高,成本也较高。

2. 材料选用规则不同的机械零件需要选择不同的材料,一般有以下几个规则:2.1 力学性能机械零件在工作时需要承受一定的载荷和力量,因此所选的材料必须具备优良的强度、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

同样重要的是考虑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疲劳寿命等因素。

2.2 热稳定性机械零件在工作时可能会面临高温或低温的环境,因此所选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

例如,使用高温合金材料能够更好地抵御高温环境对材料的影响。

2.3 耐蚀性机械零件在工作中可能会受到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腐蚀,因此所选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耐蚀性。

例如,选择不锈钢材料可以更好地抵御环境中的腐蚀。

2.4 制造成本材料的制造成本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制造成本越高,产品价格也就越高。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蚀性和制造成本等因素。

3.在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机械零件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强度、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良好的材料,并且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耐蚀性,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其制造成本和可用性等方面的问题。

常用的20种零件材料及其特性和应用场景

常用的20种零件材料及其特性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常用的20种零件材料以及它们的特性和常用场景:1. 钢材:强度高、耐磨、耐腐蚀,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汽车零部件等。

2. 铝合金:轻质、良好的导热性和强度,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3. 铜材: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电子器件、电线电缆等。

4. 铸铁:高强度、耐磨、耐压,常用于制作发动机零件、工业设备等。

5. 不锈钢:耐腐蚀性好,抗磨损,常用于食品加工设备、化学设备等。

6. 聚合物(塑料):轻质、绝缘性能好,常用于电子设备外壳、塑料制品等。

7. 碳纤维:高强度、低密度,常用于航空航天、运动器材等。

8. 聚酰亚胺:耐高温、绝缘性能好,常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等。

9. 聚四氟乙烯(PTFE):耐腐蚀、低摩擦系数,常用于密封件、管道衬里等。

10. 玻璃:透明、耐腐蚀,常用于光学元件、实验室器皿等。

11. 陶瓷:高硬度、耐高温,常用于发动机部件、陶瓷刀具等。

12. 橡胶:弹性好、耐磨损,常用于密封件、橡胶制品等。

13. 硅胶:柔软、绝缘性能好,常用于电子组件保护、密封件等。

14. 锌合金:低熔点、良好的流动性,常用于压铸件、五金配件等。

15. 青铜:耐磨、导热性好,常用于轴承、齿轮等。

16. 铝青铜:耐腐蚀、耐磨性好,常用于海水设备、船舶零部件等。

17. 硬质合金:硬度高、耐磨性好,常用于切削工具、钻头等。

18. 超硬材料(如金刚石):极高硬度、耐磨性强,常用于磨料、切削工具等。

19. 纤维复合材料:高强度、轻质,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

20. 合成纤维(如尼龙):强度高、耐磨性好,常用于绳索、纺织品等。

这些材料在不同的工程和制造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零件材料及选用

零件材料及选用

常用材料及热处理或表面处理的选用1.AL6061 (国产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大约动态价格(目前采购价-下同): 55-65元/kg中等强度(бb≮270Mpa),抗腐蚀性和机加工性好,质轻.基础件、支承件和结构件等一般零件的材料均可选用AL6061.AL6061可以视情况作以下表面处理:(Ⅰ). 沉镍: 可提高表面硬度(热处理前为HV400-440即相当于HRC42-55)和光洁度.也就提高了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沉镍厚度一般在4-8μ.表面沉镍可以是光亮的、半光亮的和无光泽的. (Ⅱ). 阳极氧化:也可提高表面硬度(达HV400-440即相当于HRC42-55) 和抗腐蚀性.黑色阳极氧化还有装饰效果.但表面的色泽一致性和导电性较沉镍差.阳极氧化又有以下四种供选择:1). 阳极本色氧化(简称“氧化白”) 厚度一般在8-15μ2). 阳极黑色氧化(简称“氧化黑”) 厚度一般在20-30μ3). 硬质阳极氧化(简称“发硬白”) 厚度一般在12-20μ4). 硬质阳极氧化黑(简称“发硬黑”) 厚度一般在20-30μ2.AL6063 (国产以镁和硅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大约动态价格: 30元/kg;除了强度(бb≮200Mpa)稍低外,其余性能和表面处理与AL6061同,但由于其产量大而价格优势明显,一些不重要的零件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应优先选用AL6063来替代AL6061 . 3.AL7075 (国产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大约动态价格: 65元/kg与AL6061相比,这是一种高强度铝合金(бb 为其的2倍),可淬火处理,但塑性较低. 其余性能和表面处理与AL6061同. 在强度方面要求比AL6061高的零件可选用.4.Q235A (即老标准的A3钢, 国产普通碳素结构钢)大约动态价格: 7元/kg这是应用最广的普通碳素结构钢,特别是板材.质优价廉.一般壳罩类零件(俗称“钣金件”) 的材料均可选用Q235A.此种材料的壳罩类零件易生锈,一定要作表面处理.我公司在设计图纸上常简写成“烤漆颜色:电脑灰” .其实包括:1)如果已生锈,要作除锈处理.2)作漆前处理:一般要经过“脱脂”- “磷化”-(钝化)等处理.3)喷底漆凉干,按色卡选择或调配“电脑灰”颜色的氨基醇酸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烘漆(面漆),进行喷涂.4)对已喷涂的工件进行烘烤,形成漆膜覆盖于工件表面.除了“烤漆”外, 钣金件还可以进行“喷塑”处理. “喷塑”的厚度比“烤漆”的厚度(80-100μ)大得多(5-10倍).有里硬外软的感觉,但其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远比漆膜小.且均匀性亦较差.5.SUS304 (日本牌号的不锈钢,我国相应牌号为0Cr18Ni9 )大约动态价格: 52元/kg外观要求较高的壳罩类零件( “钣金件”) 的材料可选用SUS304 .其表面不需烤漆或喷塑,只作“钝化”处理即可.6.SUS303 (日本牌号的不锈钢,我国相应牌号为Y1Cr18Ni9 )大约动态价格: 45元/kg这是一种切削性能较好的不锈钢,与AL6061相比,其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和很高的强度(бb 为AL6061的2倍),因此,对耐腐蚀性和强度都要求较高的机加工件,其材料可选用SUS303.7.SUS440C (日本牌号不锈钢,我国相应牌号为11Cr17和9 Cr18 )大约动态价格: 160元/kg这是一种含碳量很高的不锈钢,可以进行淬火处理而提高其硬度(HRC>55).但加工后要作退磁处理. 因此,对硬度(耐磨性) 和耐腐蚀性都要求高的机加工件,其材料可选用SUS440C.8.S136(H) (STAVAX ESR 瑞典“一胜百”不锈钢牌号,国产牌号相同)大约动态价格: 35元/kg (国产价,进口价约为此2倍)S136是一种可淬硬至HRC45-55的不锈钢,也可作调质处理,表面可加工成镜面,(S136H预硬钢出厂硬度HRC30-35), 加工后也要作退磁处理.因此对耐腐蚀性和硬度(HRC>40)都有要求(但比SUS440C低)的机加工件,其材料可优先(因价低)选用S136.9.45 (国产优质碳素结构钢中的中碳钢)大约动态价格: 8-12元/kg这是一般机械零件最常用的材质. 质优价廉,可调质或淬火处理.强度高(бb≮600Mpa),但抗锈蚀能力比不锈钢和铝差得多.承载较大的零件,特别是轴类零件可选用45钢,如果还要求淬得较硬的可选50等高碳钢.为防锈,表面要作氧化处理,俗称发蓝或发黑.10.SKD11 (日本牌号工具钢,我国相应牌号为Cr12MoV )大约动态价格: 46元/kg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冷作模具钢.淬火硬度HRC≥58,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零件可选用.11. ASP-23 (瑞典“一胜百”粉末高速钢牌号)大约动态价格: 520元/kg高硬度、高耐磨性、高韧性粉末高速钢. 交货硬度HB 260 .使用硬度高达HRC60-66,主要用于精密冲模的冲头.12. POM 一种工程塑料,名称为“聚甲醛”,俗称“赛钢”.大约动态价格:板:白色45元/kg ;黑色65元/kg.棒55元/kg与一般常用的工程塑料(例如尼龙和ABS等)相比,强度高(бs ≮62Mpa),硬度大(HB≮14),耐磨性好,蠕变小.受力不大、与其他零件接触时需要保护其表面不受损伤的质轻零件可选用.(注:还有一种防静电的POM,价格约338元/kg) 13. UR (Urethane)聚氨酯橡胶, 俗称“优力胶”“黄胶”大约动态价格: 30元/kg“优力胶”主要用作模具弹簧和同步带等,在机械上,缓冲垫、弹垫和一些要求弹性变形的零件可选用.14. 有机玻璃(PMMA) 化学名称: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大约动态价格: 28元/kg有极好的透光性,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温变性.质较脆,表面硬度不够,易擦毛.可用在罩盖上作观察用的透明零件.15. 电木(酚醛树脂或环氧树脂层压板)大约动态价格: 32元/kg电气绝缘性能良好,可用作电器底板.(最近公司也采用镀锌钢板作电器底板)16. 铝型材截面形状和尺寸种类繁多,主要用来构造机架和大罩盖的边框.常用规格有:30×30; 30×60; 40×40; 40×80等.此外,用作传感器安装导轨的铝型材,如SENC5(MISUMI型号)等.17. 方钢管(俗称“方通”)用得较多的是结构用焊接方钢管(GB/T6728).主要用来制作较大的机架(框).常用规格有:30×30×2.5; 40×40×2.5等.制成的机架(框)还要作表面处理(与Q235A相同).。

机械零件设计中如何对材料进行选择

机械零件设计中如何对材料进行选择

在对机械零件进行设计与制造的过程中,材料是决定产品是否合格的基础,它会对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以及制造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现今的机械制造领域,对于零件材料的选择一般都是参考相同类型零件的用料方案。

但是这种选择方法存在一定的不严谨性。

那么,机械零件设计中如何对材料进行选择呢?1、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要满足的要求(1)使用性能要求材料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根本要求,不同的零件,其要求使用的性能也不同,有的零件要求高强度,而有的则要求具有较高耐磨性,有的甚至没有严格的性能要求,仅要求有华丽的外观。

因此,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的就是准确判断零件的基本要求。

(2)工艺性能要求材料的工艺性可以对材料本身的各种加工工艺要求进行反映。

要求材料在加工制造时可以制造出成品来,并且能便于制造,并保证质量。

(3)经济性能要求零件材料的选择需要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选择材料还需要降低零件总成本。

材料价格:材料的价格需要占到总成本较大比重,一般在30%—70%之间。

提高材料利用率:可以用精铸、模锻、冷拉毛坯,可有效减少切削面加工材料浪费。

零件维修费:零件加工和维修的费用要尽量低。

2、机械零件材料的选择方法(1)选对材料对于产品本身的寿命周期会有一定的影响,材料的选用会对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有很大额影响。

在工程实践中,保证产品的合理功能前提下,虽然选用价格便宜的材料,可以降低寿命周期成本。

但是如果选择了成本高性能好的材料,因为产品的自重比较轻、使用寿命长、维护费用低、能源浪费少等优势。

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来看,经济性更好。

(2)制造方法的选择,也是材料选择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

需要将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可用加工方法看做一个整体,在选材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零件的单项加工工序成本,还需要综合对加工路线所涉及的全部加工工序进行全面考虑。

零件的选材、失效—选材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航空材料)

零件的选材、失效—选材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航空材料)
构件的选材、失效与 金属表面处理
选材的原则、 方法和步骤
选材的基本原则
首先保证使用性能要求,然后再考虑工艺性和经济性。
1. 保证使用性能要求 对于一般的工程构件和机械零件,则主要以其力学性
能作为选材依据;对于一些特殊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则根 据要求考虑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2. 考虑工艺性能要求 所选用的材料是否能保证顺利加工制造成零件。
(6)对于关键性零件,特别是一些安全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零件, 正式投产前应在实验室里对这些零件进行必要的实验或试验 以后,充分证实这些零件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以 后,才能逐步批量生产。
3. 满足经济性要求 所选用材料能够制造
(1)要求综合性能的零件 (2)要求疲劳强度为主的零件 (3)要求耐磨性为主的零件
2. 选材的一般步骤
(1)分析零件工作条件和失效形式,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和 受力分析,确定零件所要具备的性能要求。
(2)对已经过实际使用的同类零件进行调查研究,从使用性能、 加工工艺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比较,以此为参考。
(3)根据零件实际工作条件及相关资料,通过理论计算,必 要时进行试验或实验,确定应该具有的力学性能或其他性能 指标。
(4)初步选择出具体的材料牌号,并确定其热处理或其它强化 方法。
(5)审核所选的材料的经济性,综合考虑其成本(加工费, 运输费、材料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调质钢含碳量0.30%~0.50%的中碳结构钢与中碳低合金结构钢经调质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σb=700~1100 MPa,又具有较高的塑韧性(伸长率)δ=8%~10%,不收缩率ψ=45%~55%,冲击值αk=60~100 J/cm2。

调质是指中碳(低合金)结构钢先进行淬火得马氏体组织(或马氏体为主体的组织),尔后再550~650 ℃高温回火得回火索氏体组织。

同一轴径选用不同钢材的工件采用不同调质工艺处理至同一硬度,得到的机械性能产生差异;不同轴径选用同一钢材的工件采用相同的调质工艺处理,各自的机械性能也产生差异,这一现象的产生是钢材淬透性这一特性造成的。

通俗地讲,淬透性是钢材能够被淬透的能力接受淬火成马氏体的能力。

淬透性与工件截面厚度有一定关系,即所谓尺寸效应,截面尺寸增大,淬透层深度减小。

合金结构钢较碳素结构钢的淬透性高。

40Cr、35CrMo等合金结构钢较40、45碳素钢的淬透层的截面相应增大。

如全淬透截面尺寸:45钢水淬12~18 mm,油淬5~8 mm,淬透已不易;40Cr钢油淬18~32 mm;35CrMo钢油淬25~40 mm。

而40Cr钢50 mm料油淬工件表面15~8 mm淬硬已较难,60~70 mm工件油淬则几乎无淬硬层。

调质效果与淬透性有着密切关系,淬得越透,心部得到的马氏体量越多,调质处理后的综合机械性能也越好,若零件尺寸超出全淬透尺寸,调质后其屈服强度σs 、伸长率δ、不数缩率ψ、冲击值αk等都要降低,其降低程度随淬透层深度的减小而增大,乃至调质性能接近正火状态,调质就失去其提高性能的意义了。

设计零件选用调质材料时,必须考虑钢件淬透性与调质零件坯料尺寸的协调关系,保证工件调质热处理后达到要求的机械性能,对钻机关键部件尤应如此。

要注意的是一些机械设计手册上有关钢材调质机械性能数据σs 、αk等大多是在完全淬透(标有标准试样尺寸)的条件下得到的,工件实际能达到的机械性能往往要比此值低,乃至相差甚远。

根据零件工作条件,分析受力情况,确定正常运行所要求的机械性能是选材的主要依据。

紧固螺栓、连杠等杠类零件,主要工作于拉(压)应力状态,整个截面受到较均匀的拉(压)应力,为此,其整个截面必须淬透,保证性能达到一致。

如在动态下工作,且受力较大的拉杠与六角螺栓(12~18 mm)用淬透性好的40Cr钢进行调质,而不采用45钢,避免了不能完全保证心部淬透而造成对性能的不良影响。

对25~30 mm柴油机连杠不采用40Cr钢,而用淬透性更好的42CrMo钢进行调质,也是基于上述截面性能一致的理由。

曲轴、主轴等轴类工件工作于弯曲、扭转应力状态,最大复合应力发生在轴外缘,而心部很小,为此,表面强度要求高些,调质轴表面3R/4~R/2淬硬即可,不必全截面淬透。

如钻机中16~22 mm轴径,不直接传动负荷的光轴。

用45钢调质至HB241~286,局部要求耐磨再进行高频表面淬火,完全可满足使用的性能要求,而没必要采用价格高的40Cr钢,乃至35CrMo钢进行同样的热处理。

对负荷较大的轴必须保证轴径3R/4~R/2表层部分淬硬,如钻机中的输出轴,轴径≤42 mm,采用40Cr钢调质硬度HB217~255或HB241~286(有的在花键部分高频表面淬火),使用情况良好。

而48~60 mm的40Cr钢输出轴,经同样热处理至表面相同硬度,但使用中易发生塑性扭曲变形而过早失效。

原因在于后者不能做到截面3R/4以上表层淬硬,乃至有时(因钢材成分波动等原因)表面也难淬硬(HRC<45),随着淬透层的减少,调质后屈强比σs /σb显著下降,弯曲强度σb也降低,达不到要求的强度设计值。

至于屈服强度σs为轴类零件主要设计指标,且尺寸和质量大小又有所限制时,应选淬透性好的材料,以保证性能要求。

48~60 mm负荷较重的输出轴,应采用淬透性好的35CrMo钢取代40Cr钢进行调质。

齿轮类工件主要工作于交变压应力与弯曲应力状态,要求齿部有较多的接触疲劳强度与弯曲疲劳强度,而调质件的疲劳极限随淬火马氏体量的增多而提高,为此要做到全齿部位截面淬透,保证达到调质齿轮要求的机械性能。

鉴于不完全淬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对负荷较轻、模数m≤4的低速从动齿轮采用45钢调质;而对负荷相对较重,有一定冲击的齿轮采用40Cr钢调质;转速提高,要求一定耐磨性时则进行齿廓部位高频淬火。

钻机中有些齿宽B≥40 mm,模数m=4~5的齿轮,特别是轴齿轮,采用40Cr 钢调质再高频表面淬火,使用中常发生断齿、齿扭曲变形等过早失效现象。

齿轮要求强度的同时,还得有一定塑韧性配合,对此,用淬透性好的35CrMo、40CrNi等钢取代40Cr钢调质会改变效果(高频淬火保证齿沟硬化)。

当然,对一些冲击较大的此类大负荷齿轮改用20CrMnTi钢渗碳淬火,效果会更佳。

同种钢材的各种调质零件,在淬透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使用强度要求,提出不同的调质硬度值,只要塑韧指标保证在要求的范围(强度与硬度成正比,塑韧性随硬度的提高而下降),充分发挥材料强度的潜力。

42 mm的输出轴、过桥轴、40Cr钢调质硬度HB217~255,使用中相对易弯曲失效,将其调质硬度提高至HB241~286,效果明显得到改观。

又如模数m=3的大齿轮,45钢调质硬度HB217~255,与高频淬火的40Cr钢小齿轮配对传动,使用中易齿面麻点、剥落、损坏、失效,将其调质硬度提高至HB241~286,小齿轮高频淬火硬度由HRC48~55调整至HRC45~50,达到较好效果。

选用调质钢时,在淬透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也要考虑降低材料使用成本和加工成本。

低合金结构钢与碳素结构钢在完全淬透的情况下,经高温回火到相同硬度时,两者的强度相近,塑韧性相差无几,此时,一般考虑用碳素结构钢,而不用合金结构钢。

如小的定位销、撑脚、螺栓等常用45钢调质。

轴类、齿轮类部分截面淬透即可满足性能要求,而不必选用全截面淬透钢材;在淬透性满足性能要求时,提高调质硬度满足较高负荷,而不是更换淬透性更好但价格高的材料,或是增大截面尺寸浪费材料。

在此值得提出商榷的两点;(1)有的钻机20~40 mm销轴用35CrMo钢调质,硬度HB207~269。

从销轴使用性能看,应是较高的强度,不是过多的塑韧性,以增加抗剪切与挤弯的能力。

一般用35、45碳素钢(大截面或冲击较大时用30CrMnSi钢)等价格较低的钢,热处理硬度HRC30~45。

若硬度HB207~269的强度下适合销轴的使用要求,则40Cr钢调质的强韧性不会比35CrMo钢差,45钢调质也可胜任了。

(2)一些钻机中轴径60mm的花键轴,卷扬轴采用价格贵、罕用、淬透性较40Cr钢差的30CrMnTi钢,调质硬度HB230~270。

其坯料调质淬火时表面淬硬HRC≥42也较难达到,3R/4 轴径表层基本无淬硬层,回火到HB230~270的硬度并不能表明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机械性能。

该钢主要用于大截面(工件壁厚>35 mm)渗碳淬火负荷工件。

用于较大负荷大轴径调质轴似乎失去其使用价值,且不能胜任。

此时应考虑采用淬透性好的价格相对低些的35CrMo、42CrMo、35CrMnMo等钢,调质后保证淬透层达R/2处,能胜任大扭力矩与疲劳极限及一定的冲击负荷。

若实际负荷较小,可考虑减小轴径,或采用40Cr钢,以节约材料成本。

调质选材时热处理工艺性也应加以考虑。

如小孔径内花键轴套、内齿轮等调质件,鉴于内孔淬火冷却差,影响其内孔淬透层深度,从而使其运行机械性能降低,应选用淬透性相对较好的钢材,保证调质达到要求的性能。

又如碳钢壁薄(壁厚<10 mm)的钢套及形状复杂截面悬殊的盘套,调质淬火变形大,易发生开裂,改用40Cr钢调质效果较好。

2 渗碳钢20、20Cr、20CrMnTi等含碳量为0.15%~0.25%的低碳(低合金)钢,经渗碳热处理后,表面(0.5~2.0 mm)含碳量达0.8%~1.05%,而心部仍保持原含碳量。

淬火并低温回火后,表面组织为高碳马氏体与碳化物组成,硬度高(HRC55~65)、耐磨;心部组织为低碳马氏体或低碳马氏体与铁素体等组成,硬度低(HRC<43),保持较高的塑韧性。

广泛用于要求表面耐磨、心部韧的零件。

15、20等低碳钢,因淬透性差,渗碳淬火后心部强度低。

只适宜用于表面耐磨、截荷小、冲击轻微、心部不需要较高强度的小工件,如轴套、链条、小水阀等。

零件表面要求耐磨,心部又要求有良好的强韧性,常采用20Cr、20CrMnTi钢等淬透性较好的低合金渗碳钢。

如长期在摩擦条件下工作,承受一定交变负荷和冲击负荷的活塞销、销轴等常采用20Cr钢渗碳淬火;对交变负荷重、冲击较大的钻机齿轮(截面≤30~35 mm),则采用20CrMnTi钢渗碳淬火。

20CrMnTi钢渗碳淬火晶粒细小,淬透性好,且热处理变形小,可保证心部得到以低碳马氏体为主体的≥100 J/cm2);对负荷更重的大截面(工件组织,心部强度高(HRC30~43),同时又有较高的塑韧性(αk壁厚≥35~40 mm)的渗碳齿轮,可同重型拖拉机、汽车一样,采用30CrMnTi钢,保证心部较高强度,且心部与渗碳层过渡区的强度也较高。

低碳钢渗碳淬火与中碳钢调质(正火)高频表面淬火,虽二者都是提高零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700~1000 MPa的较大负荷及冲击较大、强度,但使用时应有区分。

一般讲,低碳钢淬火主要用于σb中低速的齿轮,花键轴类等钻机零件;而中碳钢高频表面淬火则用于相对负荷较轻(400~700 MPa),冲击较小的齿轮、轴类等零件。

因中碳马氏体的高频淬火层的耐磨性及调质心部的强韧性均较低碳钢渗碳淬火的渗碳层及低碳马氏体心部的为低。

此外,受高频淬火工艺的影响,较大模数(m=5~6)重载齿轮及锥形伞齿轮,齿面高频淬火层沿齿廓分布而无法完成;尤以大锥齿轮两弧齿面硬度差值大,使用中常发生断齿等过早损坏现象,影响了钻机的正常运行。

对此,应考虑采用20CrMnTi钢渗碳淬火取代40Cr 钢调质与高频淬火,虽然制造成本高了些,但一顶几用,还是利大于弊。

氮化运用问题。

氮化工件具有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抗蚀性强及较高的疲劳强度,特别是热处理变形小等特点。

主要用于高速下相对滑动,易发生干摩擦的二个精密零件,如机床主轴、镗杆等;要求高抗蚀性与热硬性的模具(压铸模)挤压蜗杆等。

对钻机中交变负荷较重,转速相对较低,振动较大,要求高的弯曲强度及接触疲劳强度的齿轮是不适用的。

钻机齿轮用40Cr钢调质后氮化取代20CrMnTi钢渗碳淬火,事实证明,得不偿失。

氮化层薄(厚度<0.7 mm),且脆,心部调质强度不足以支撑沉重的硬化层,使用中极易压碎、剥落,特别是钻机齿轮最需要的接触疲劳强度比渗碳淬火的低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