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合集下载

风洞试验技术介绍及应用

风洞试验技术介绍及应用

二、风洞测试技术
风速测试技术 风压测试技术
风力测试技术
风速测量技术
皮托静压管(Pitot-static tube)
对于低速(即风速不超过0.3倍音速, 约100m/s)、不可压缩的流动,沿某一流 线作稳定流动的不可压缩无粘性气流应满 足下述伯努力方程:
1 U 2 C 2
p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振试验
同塔四回路输电铁塔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振试验
1800t柔性腿吊机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振试验
复合屋面板单元测振试验
参考教材
黄本才,汪丛军.结构抗风分析原理及应用(第 二版)[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 [日]风洞实验指南研究委员会.建筑风洞实验 指南[M].孙瑛,武岳,曹正罡译.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11. 埃米尔.希缪,罗伯特.H.斯坎伦. 风对结构的作 用—风工程导论[M].刘尚培,项海帆,谢霁 明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压试验
青岛绿城深蓝广场
浦江体育场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压试验
青岛绿城深蓝广场
浦江体育场
ZD-1风洞典型工程测压试验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绍兴东方山水图
刚性模型测力试验
目的:获得建筑、桥梁等整体和局部风荷载和动态气动力 方法:利用测力天平测出作用在整体结构上的气动合力(系数)或者作用 在结构不同节段上的气动力(系数) 对象:刚性不变形的全模型或节段模型
2014年创新实验指南
项目一:高层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的测压试验研究(工程型)
1. 背景资料: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20009-2012)>>8.3.2规定:

附录D 桥梁风洞试验指南提纲

附录D   桥梁风洞试验指南提纲

风洞试验应用指南提纲1. 风洞和流场品质1.1 风洞基本要求1.1.1 风洞类型1.1.2 风洞组成1.1.3 实验段尺寸1.2 空风洞流场品质1.2.1 气流稳定性A 衡量标准:B 测试方法:C 指标要求:1.2.2 速度均匀性A 衡量标准:B 测试方法:C 指标要求:1.2.3 风向均匀性A 衡量标准:B 测试方法:C 指标要求:1.2.4 气流紊流度A 衡量标准B 测试方法:C 指标要求:1.2.5 轴向静压梯度A 衡量标准:B 测试方法:C 指标要求:2.自然风场模拟2.1 风速相似比2.2 平均风特性2.2.1 平均风剖面2.2.2 来流风攻角2.2.3 来流风偏角2.2.4 雷诺数2.3 脉动风特性2.3.1 功率谱密度2.3.2 紊流强度2.3.3 紊流度剖面2.3.4 空间相关性2.3.5 积分尺度2.4 强风特性模拟2.4.1 均匀流2.4.2 格栅均匀紊流2.4.3 边界层紊流2.5 特殊瞬时风场模拟概要2.6 紊流对钝体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相似准则无法满足时的参考3.结构动力特性3.1概述3.2动力特性分析3.2.1基本主梁断面A.开口B.闭口C.分体D.桁梁3.2.2主梁计算模型A.单梁式B.双梁式C.三梁式D.多梁式E.板壳式3.2.3其他构件计算模型A.桥塔B.斜拉索C.主缆D.吊杆E.拱肋F.墩台3.2.4约束与连接A.自由度B.固定约束C.主从连接3.2.5自振特性分析方法3.2.6分析结果描述3.3模型动力特性模拟3.3.1测振节段模型3.3.2桥塔模型3.3.3全桥气弹模型4. 模型相似理论4.1 几何相似4.2 运动相似4.2.1 与重力无关(柯西数确定速度缩尺比)4.2.2 与重力相关(弗劳德数确定速度缩尺比)4.3 质量相似4.3.1 惯性参数相似(密度相似)4.3.2 广义质量相似4.3.3 广义质量惯矩相似4.4 动力相似4.4.1 雷诺数相似4.4.2 罗斯比系数相似4.4.3 弗劳德数相似4.4.4 柯西数相似4.4.5 牛顿数相似4.4.6 阻尼参数相似5.1 概述5.2 相似参数5.2.1 几何缩尺比5.2.2 其它相似参数5.3 模型设计5.3.1 刚度模拟5.3.2 外形模拟5.4 试验要求5.4.1 加工精度要求5.4.2 试验流场要求5.5 试验内容5.5.1 三分力测试5.5.2 气动力系数5.6 数据采集及处理5.6.1 仪器设备5.6.2 采集方法5.6.3 数据处理5.7 试验结果及应用6.1 概述6.2 模型相似参数6.2.1 几何缩尺比6.2.2 风速比6.2.3 其它相似参数6.3 模型设计6.3.1 刚度模拟6.3.2 质量模拟6.3.3 外形模拟6.3.4 阻尼模拟6.4 模型试验要求6.4.1 加工精度要求6.4.2 动力特性检验6.4.3 试验流场要求6.5 试验内容6.5.1 颤振性能检验6.5.2 涡振性能检验6.6.3 抖振响应测试6.5.4 气动导数识别6.5.5 颤振气动控制6.5.6 涡振气动控制6.6 数据采集及处理6.6.1 仪器设备6.6.2 采集方法6.6.3 数据处理6.7 试验结果及应用7.桥塔测振试验7.1概述7.2模型相似参数7.2.1几何缩尺比7.2.2风速比A.考虑Froude数B.不考虑Froude数7.2.3其它相似参数7.3模型设计7.3.1刚度模拟7.3.2质量模拟7.3.3外形模拟7.3.4阻尼模拟7.4模型试验要求7.4.1加工精度要求7.4.2动力特性检验7.4.3试验流场要求7.5试验内容7.5.1驰振性能检验7.5.2涡振性能检验7.5.3抖振响应测试7.5.4静风响应测试7.6数据采集及处理7.6.1仪器设备7.6.2采集方法7.6.3数据处理7.7试验结果及应用8全桥模型试验8.1概述8.2试验状态确定8.2.1梁式桥8.2.2拱式桥8.2.3斜拉桥8.2.4悬索桥8.3模型相似参数8.3.1几何缩尺比8.3.2风速比A.考虑Froude数B.不考虑Froude数8.3.3其它相似参数8.4模型设计8.4.1刚度模拟8.4.2质量模拟8.4.3外形模拟8.4.4阻尼模拟8.5模型试验要求8.5.1加工精度要求8.5.2动力特性检验8.5.3试验流场要求8.6试验内容8.6.1颤振性能检验8.6.2静风稳定性能检验8.6.3涡振性能检验8.6.4风致响应测试8.7数据采集及处理8.7.1仪器设备8.7.2采集方法8.7.3数据处理8.8试验结果及应用9.拉索风雨振试验9.1风雨环境模拟参数9.1.1风场模拟9.1.2人工降雨9.1.3风雨共同作用9.2拉索模型相似条件9.2.1拉索外形9.2.2拉索质量9.2.3自振频率9.2.4阻尼比9.3风雨振试验工况9.3.1拉索倾角9.3.2风偏角9.3.3风速和雨强9.4风雨振试验结果9.4.1不利空间姿态9.4.2不利风雨条件9.4.3定性判断9.4.4定量振幅10.试验质量控制10.1质量控制目标10.2试验风场和模型10.2.1风场模拟正确性10.2.2模型特性正确性10.3试验实施和数据分析10.3.1试验过程和测试10.3.2数据记录和分析10.4试验误差控制10.4.1误差来源10.4.2误差修正10.5质量控制策略。

第十讲 风洞试验技术

第十讲 风洞试验技术

1.2 试验模型
z(1) 精确的结构物模型 z(2) 简化的周边环境模型 z(3) 概略的上游地表模型
1.3 风洞试验分类
风环境风洞试验 风洞试验 建筑结构风洞试验
桥梁结构风洞试验
1.3 风洞试验分类(续)
风环境
地面或行人风环境(Pedestrian level) 建筑物周边风环境 (Topography model) 环境空气动力学试验(Environmental aerodynamics)
U
动力:CW (dTw / dt ) = W − H
τ = CW /[(∂H / ∂Tw ) − (∂W / ∂Tw )]
图2. 热线风速仪
2.4 平均风速指标
z(1) 不同高度平均风速 z(2) 风剖面指数α z(3) 梯度风高度
2.5 脉动风速指标
z(1) 紊流强度: I = σ u , I = σ v , I = σ w
P static
Pt
=
Ps
+ Pd
=
P0
+
1 2
ρaU 2
P total
Pd
=
Pt
− Ps
=
1 2
ρaU 2
=
ρ w gΔh
U=
P dyn
2g
ρw ρa
Δh
ρ w
图1. 皮托管测压
2.3 试验设备
z(2) 热线风速仪——脉动风速
静力:W = H
( ) W = I 2Rw, H = A1 + B1 U (Tw − Te )
H
¾ 4. 表面测压试验
4.1 模型要求 z(1) 刚性——外型无变形 z(2) 不漏气——压力为常数 z(3) 外形相似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一概述桥梁结构一般为柔长结构,在一个方向上有较大的尺度,而在其他两个方向则相对尺度较小。

风对桥梁结构的作用近似得满足片条理论,可通过节段模型试验来研究桥梁结构的风致振动响应。

通过桥梁节段模型试验,可以测得桥梁断面的三分力系数、气动导数,为桥梁结构的抗风分析提供参数;同时通过节段模型试验对桥梁结构进行二自由度的颤振临界风速试验实测和涡激振动响应。

在大跨度桥梁结构初步设计阶段一般都要通过节段模型试验来进行气动选型;对于一般大跨度桥梁结构也要通过节段模型试验来检验其气动性能,因此桥梁结构节段模型试验是十分重要的桥梁结构模型试验,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风洞试验。

节段模型试验根据其测试响应的不同可以分为测力试验和测振试验;根据节段模型试验悬挂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刚性悬挂节段模型试验、强迫振动试验和弹性悬挂节段模型试验。

测定桥梁结构的非定常气动力特性(气动导数、气动导纳)以及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和振动响应(颤振和涡激共振)。

测定桥梁结构主梁断面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的表面压力分布状态,分析不同时刻的主梁断面压力分布变化情况。

通过弹簧和支承装置将主梁刚体模型悬挂在风洞内,并使其能产生竖向平动及绕节段模型截面重心转动的二自由度运动。

支承装置应具有改变模型攻角和约束任一自由度的机构,并可根据需要设置附加阻尼装置用于改变弹性悬挂系统的阻尼。

弹性悬挂节段模型支承方式见图1-1。

图1-1 弹性悬挂节段模型支承弹簧悬挂二元刚体节段模型风洞试验除了要求模型与实桥之间满足几何外形相似外,原则上还应满足以下三组无量纲参数的一致性条件:z弹性参数:b U B ω,t UB ω或t bωω(频率比) z惯性参数:2m b ρ,4m J b ρ或r b(惯性半径比) z阻尼参数:b ζ,t ζ(阻尼比)其中:U 为平均风速,b ω、t ω分别为弯曲和扭转振动固有圆频率,B 为桥宽,b 为半桥宽,m 、m J 为单位桥长的质量和质量惯性矩,ρ为空气密度,r 为惯性半径,b ζ,t ζ分别为竖向弯曲、扭转振动的阻尼比。

桥梁抗风与风洞试验浅析

桥梁抗风与风洞试验浅析

桥梁抗风与风洞试验浅析作者:崔会芳侯娜曹娟丽高斐来源:《科技探索》2013年第11期摘要:随着现代大跨桥梁跨径记录不断被刷新,结构随之趋于轻柔,阻尼减小,风荷载成为很多桥梁设计的控制性因素,所以对于桥梁的抗风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将探讨介绍风对桥梁的作用、桥梁抗风的研究方法及目前作为桥梁抗风最普遍的研究方法的风洞实验。

关键词:桥梁抗风风洞试验引言现代桥梁在跨度、材料、桥型、结构设计、施工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进步。

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使得桥梁向着长大化,轻柔化发展,使其在风作用下的非线性特性更加突出,从而提出了桥梁抗风研究的精细化问题。

1风对桥梁的作用(1)静风荷载平均风产生的静力荷载称作静风荷载。

静风荷载对大跨径桥梁的作用一般简化为风对结构的阻力、升力和升力矩的三分力的共同作用。

风对桥梁的作用包括顺风向的阻力FD(t)、竖向升力FL(t)和因升力形成的升力矩FM(t)。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大跨桥梁的空气动力临界风速一般都低于空气静风失稳风速,所以自从开始研究桥梁空气动力学以来,大跨桥梁抗风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动力失稳的问题上。

直至1967年日本东京大学的Hirai教授在悬索桥的全桥模型风洞试验中观察到了空气静力扭转发散现象,空气静力稳定性问题才逐渐提上议程。

(2)风致振动对于大跨度桥梁而言,当断面形式接近于流线型时,由于结构刚度小,使得结构振动容易被激发,风作用对于结构表现出的不仅仅是静力特性,还有动力特性,称为动风荷载。

风的这种动力作用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振动起来的桥梁又反回来影响风的流动,改变风对结构的作用,从而形成了风与桥梁的相互作用机制。

风对结构的作用受结构振动的影响较小时,风荷载形成一种强迫力,致结构发生有限振幅的强迫振动,包括涡振及抖振;当风对结构的作用力受到结构的振动影响较大时,风荷载受到振动结构的制约,主要表现为一种自激力,可能导致桥梁结构的发散性自激振动,包括颤振和驰振。

广西邕江组合吊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广西邕江组合吊桥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
一 方面 是 从
基础部分 传到结构 上 的 地 面振 动 ( 地 面脉 动 ) 作用 为0 仪 尼
, 。
.
我 们在 塔基 上放 置 丁 测 点
;
另 一 方 面 是风 荷 载
,
实测 发现 主 要来 自风荷 载
z


这次测 试我们使用 了灵 敏度 为时

/ G 士 2 0%
测 量频率范 围
,
0 3 ~ 2 5 OH 超 低频 响应 的加速 度传感
,儿
,
,
为1
/
4a
,
.
加劲梁 的高跨 比 更小 只 有 1 / 场 1
, 。
,
.
la
,
加劲梁又 是 用单 销连 接而 成 敞 口 的 下承式
钢衍 架 并 且 与桥梁 系无皿性钱 接 放 桥 梁的竖 向刚度
对 抗 风 问题 特别应 予 以 重视
横 向 刚度 以 及 坑扭刚度都很 弱
:
,
为此
一 九 八 五 年 十 月 中央 军 委 交战办及 总参 工 程 兵部联合技 术鉴定 中指 出
琶 花 组合 吊桥 的 动 力特性 试城
:
,

吊桥 结构的 动 力 特 性 是决定 其 抗 风 稳 勺 住 的 重要因素 邑江 组 台 吊 价 整 体 梢 汽 ,心 圣 本 上
是柔性 悬 吊结构 对 风作用 比较敏感 因此在 研究其抗 风能力时 特性
。 、 、
,
,
,
必须 首先弄 清其结 构的动 力
构模 态 测试 方法 采用 以参考 站断 面 为标 准 其它各 侧 站的 响应 值均 与参考 站 的 侧 点作
比较

土木工程中的桥梁抗风设计与风洞试验

土木工程中的桥梁抗风设计与风洞试验

土木工程中的桥梁抗风设计与风洞试验桥梁是人类工程建设中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承载着行车和行人的负荷。

然而,桥梁在面临自然风力时容易受到影响,因此,桥梁抗风设计成为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为了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稳定,需要进行风洞试验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参数。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中的桥梁抗风设计与风洞试验的过程和方法。

1. 风力荷载分析在设计桥梁抗风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风力荷载分析。

风力荷载与桥梁的形状、横截面积、高度、桥墩和桥塔的形式等因素有关。

根据风力荷载的计算公式,可以确定桥梁所承受的最大风速和风力矩。

这些数据对于桥梁的设计和结构稳定性至关重要。

2. 桥梁结构设计根据风力荷载的分析结果,工程师需要进行桥梁的结构设计。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桥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以及考虑桥墩和桥塔的位置和形式。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桥梁的抗风能力和稳定性,确保桥梁在强风条件下不发生变形和破坏。

3. 风洞试验风洞试验是桥梁抗风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在风洞中模拟真实的风场环境,可以获取桥梁在不同风速下的响应和振动情况。

这些数据对于验证结构设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非常重要。

在风洞试验中,可以测量桥梁的振动频率、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从而评估桥梁的抗风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4. 风洞试验的步骤风洞试验的步骤包括模型制造、模型安装、风洞试验和数据分析。

首先,根据实际桥梁的设计参数,制造一个比例缩小的桥梁模型。

然后,在风洞中安装模型,并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接下来,通过风机产生一定的风速,在模型前方产生风场。

同时,使用传感器和测量仪器记录桥梁的振动和位移情况。

最后,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评估桥梁的抗风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5. 风洞试验的优势相比于其他测试方法,风洞试验具有以下优势:- 可以模拟不同风速、不同风向和不同风场条件,准确地测量桥梁的响应情况。

- 可以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针对性测试,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4 风洞试验

4 风洞试验

测压点个数 36 60 60 60 28 42 60 60 56 21 56 14 16 12 12 15
3 试验设备
风洞:广东省建科院建筑风洞实验室,为串联双 试验段回流式风洞,分为大小两个试验段。本试验 使用的是大试验段。 1)大试验段为闭口试验段:长10m、宽3m、高2m, 最高风速为18m/s;
19:45:03
19:45:03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测压试验
19:45:03
19:45:03
19:45:03
4.4 试验模型
(1)测压模型 适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空间结构等。 优点:
风压分布;缺点:试验过程复杂(注意的问题:管 路系统的畸变和修正)
(2)高频动态测力天平试验(模型) 适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格构式)。优点:
19:45:03
北京大学风洞
宽3米×高2米×长32米直流式大气边界层风洞
19:45:03
哈工大风洞与波浪模拟实验室
单回流闭口双试验段构造。 风洞小试验段入口截面宽4.0m ×高3.0m ×长 25m,空风洞最大风速44m/s,主要用于单体建筑 和建筑群的流场显示、测力、测压等试验。
风洞大试验段入口截面宽6.0m ×高3.6m ×长 50m ,最大风速25m/s,主要用作风环境试验和桥 梁模型试验。
L1=(3~8)D1, L2=(8~20)D2
19:45:03
总压测量:平头总压管(皮托管),开口端平面 与气流方向垂3
气流方向修正系数
2)压强测量仪 (1)液柱式压强计 (a)U形管压强计:设ρ1为被测压强,ρ2为参考 压强(常用大气压强),则
19:45:03
19:45:03
19:45:03
东莞国际金融大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效质量惯性矩 (t.m2/m)
7
0.8072
主梁一阶对称竖弯 0.160799E+02
9
1.2178
主梁二阶对称竖弯 0.150570E+02
26
2.4871
主梁一阶对称扭转
0.476752E+04
由于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是将桥梁结构系统简化为弯扭耦合的两自由度系统,因此,对于 每一自由度均可以看作一个单自由度振动体系。对于单自由结构振动体系,其振动频率为:
图 1-1 弹性悬挂节段模型支承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1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弹簧悬挂二元刚体节段模型风洞试验除了要求模型与实桥之间满足几何外形相似外,原 则上还应满足以下三组无量纲参数的一致性条件: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9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三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调试及试验内容
3.1 模型结构动力特性测试 竖弯振动频率、扭转振动频率、竖弯阻尼比、扭转阻尼比。如阻尼不足需要增加阻尼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6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图 2-2 模型模型骨架图
图 2-3 主梁节段模型标准横断面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6.7266
Hz
2.4871
3.5714 8.3333 8.8824
20.7258
/
3.0811
1
1
3.0811
3.0811
%
0.5
1
1
0.5
0.5
%
0.5
1
1
0.5
0.5
4. 节段模型测振试验弹簧设计
根据结构动力学知识,单自由度振动体系的结构振动频率为:
ω= k m
故,
(2-1)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确定风洞试验的一些关键参数)
1. 全桥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 ANSYS 对青岛海湾大桥成桥状态进行结构动力特性分析,与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相关的主要振型、频率及等效质量见表 2-1。
表 2-1 青岛海湾大桥一期工程红岛航道桥结构动力特性及等效质量
振型编号
频率(Hz)
振型描述
等效质量(t/m)
竖向振幅。试验结果以攻角为参数的气动阻尼—折算风速、气动导数—折算风速、振动响应 ——风速等关系曲线表示。
(完)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10
(油阻尼器较好实现)。 3.2 节段模型试验工况安排 根据不同的桥梁抗风问题有不同的安排,颤振问题比较突出的则首先进行颤振临界风
速的检验,若涡激共振问题比较突出,则首先进行涡激共振试验。然后分别按-3、0、+3 度攻角进行试验(对于涡激共振还要进行-5、+5 度攻角的试验)。
四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处理
竖向振幅。试验结果以攻角为参数的气动阻尼—折算风速、气动导数—折算风速、振动响应 ——风速等关系曲线表示。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2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二 节段模型设计示例 ——青岛海湾大桥一期工程红岛航道桥节段模型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最后频率比的确定还是要结合实际弹簧的刚度来确定。
表 2-2 青岛海湾大桥一期工程红岛航道桥节段模型设计参数(单幅桥面)
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实桥值
缩尺
颤振
涡振
模型值
颤振
涡振
主梁长度
L
m
55.000
1/25
2.200
主梁宽度
B
m
23.000
1/25
0.920
主梁高度
H
m
3.500
1/25
0.140
等效质量
meq
kg/m 16.08×103
等效质量惯矩 Jmeq kg⋅m2/m 4.768×106
1/252 1/254
25.728 12.206
等效惯性半径
re
竖弯基频
fv
扭转基频
ft
扭弯频率比
ε
竖弯阻尼比
ξv
扭转阻尼比
ξt
m
17.2197
1/25
0.6888
Hz
0.8072
3.5714 8.3333 2.8828
T
s
tp
V
m/ s
Vp
f
Hz
fp
1/ n
1/ n2 1/ n4
1
m/ n 1/ m n/ m
注:表中的 m 值可根据风洞风速范围任意选取。
试验的攻角范围一般为 ± 3o ,特殊情况(如主梁有超高角)时可取为 ± 5o ,攻角变化 步长为1o 。根据试验目的的不同可分别在均匀流场和紊流风中进行。试验风速范围应至少达 到换算到试桥实桥时的颤振检验风速或使主梁产生1o ~ 5o 的扭转振幅、梁宽的 1/100~1/20 的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一 概述
桥梁结构一般为柔长结构,在一个方向上有较大的尺度,而在其他两个方向则相对尺度 较小。风对桥梁结构的作用近似得满足片条理论,可通过节段模型试验来研究桥梁结构的风 致振动响应。
通过桥梁节段模型试验,可以测得桥梁断面的三分力系数、气动导数,为桥梁结构的抗 风分析提供参数;同时通过节段模型试验对桥梁结构进行二自由度的颤振临界风速试验实测 和涡激振动响应。在大跨度桥梁结构初步设计阶段一般都要通过节段模型试验来进行气动选 型;对于一般大跨度桥梁结构也要通过节段模型试验来检验其气动性能,因此桥梁结构节段 模型试验是十分重要的桥梁结构模型试验,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风洞试验。节段模型试验根 据其测试响应的不同可以分为测力试验和测振试验;根据节段模型试验悬挂方式的不同可以 分为刚性悬挂节段模型试验、强迫振动试验和弹性悬挂节段模型试验。
7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图 2-4 主梁模型测压孔布置图
图 2-5 防撞护栏模型图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8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图 2-6 模型端板图

一阶对称竖弯
2.8828
56.0616
பைடு நூலகம்
18393
2299

一阶对称扭转
一阶对称竖弯 涡

一阶对称扭转
8.8824 6.7266 20.7258
26.8532 56.0616 26.8532
83640 100142 455385
10455 12518 56923
对于弹簧悬挂系统,弹簧上下设计成刚度为一致的,即单根弹簧刚度为 k = K ,且节 8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5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青岛海湾大桥一期工程红岛航道桥节段模型设计图纸
确定合适的比例(1:10~1:100 之间),从试验精度的角度考虑,模型做的越大越好,但 随着模型的增大,试验难度和造价都将加大,与此相应的试验进度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综 合考虑,选择一个合适的比例进行模型设计。 设计要点
湖南大学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Wi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unan University
3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3. 涡振试验频率比确定
根据桥梁成桥状态和施工状态的桥梁设计风速分别为 44.5m/s 和 37.4m/s 的实际情况,
z 弹性参数: U , U 或 ωt (频率比) ωbB ωt B ω b
z
惯性参数:
m ρb2

Jm ρb4
或r b
(惯性半径比)
z 阻尼参数:ζ b ,ζ t (阻尼比)
其中:U 为平均风速,ωb 、ωt 分别为弯曲和扭转振动固有圆频率,B 为桥宽,b 为半桥宽, m、 Jm 为单位桥长的质量和质量惯性矩, ρ 为空气密度,r 为惯性半径,ζ b ,ζ t 分别为竖
4
桥梁抗风科普知识之一——桥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简介
k = mω 2 = 4π 2mf 2
(2-2)
针对不同的试验目的,分别设计颤振、涡激共振节段模型试验弹簧,设计结果见表 2-3。
表 2-3 节段模型试验弹簧设计表
振型
模型频率(Hz)
模型质量 (kg 或 kg.m2/m)
系统弹簧刚度 (N/m)
单根弹簧刚度 (N/m)
测定桥梁结构的非定常气动力特性(气动导数、气动导纳)以及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 的稳定性和振动响应(颤振和涡激共振)。测定桥梁结构主梁断面在非定常气动力作用下的 表面压力分布状态,分析不同时刻的主梁断面压力分布变化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