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颈腰椎退行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讲述
合集下载
颈腰椎病治疗与护理

使用非处方药如止痛药、 消炎药等缓解症状,或根 据医生建议使用处方药。
适应症
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颈腰椎 病患者,症状包括疼痛、 炎症、肌肉紧张等。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注意药物副作 用,避免长期使用或滥用 药物。
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
包括热敷、冷敷、电疗、 按摩等,可缓解疼痛、促 进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
综合康复管理
重视康复阶段的护理与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预后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脊柱侧弯
腰椎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引发脊柱 侧弯,影响体态和平衡。
腰椎滑脱
腰椎结构异常或长期受力不均可能导致腰椎 滑脱,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
深静脉血栓
腰椎病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易形成深 静脉血栓,增加肺栓塞风险。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保持正确姿势
通过针对性的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提高腰椎稳定性。
注意保暖
避免颈部和腰部受凉,根据气 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03
颈腰椎病手术治疗及术后 护理
手术适应症与风险评估
手术适应症
01
包括严重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脊柱滑脱等,保守治疗无效
或病情加重的情况。
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以确定手
术风险。
术前准备
03
完善术前检查,如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心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弯腰、 久坐等,以减轻腰椎压力。
及时治疗腰部损伤
控制体重
腰部受伤后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导 致并发症。
减轻体重有助于减轻腰椎负担,降低并发症 风险。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药缓解疼痛 、消炎等症状。
适应症
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颈腰椎 病患者,症状包括疼痛、 炎症、肌肉紧张等。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注意药物副作 用,避免长期使用或滥用 药物。
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
包括热敷、冷敷、电疗、 按摩等,可缓解疼痛、促 进血液循环。
康复训练
综合康复管理
重视康复阶段的护理与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预后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脊柱侧弯
腰椎病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可能引发脊柱 侧弯,影响体态和平衡。
腰椎滑脱
腰椎结构异常或长期受力不均可能导致腰椎 滑脱,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等。
深静脉血栓
腰椎病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易形成深 静脉血栓,增加肺栓塞风险。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
保持正确姿势
通过针对性的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提高腰椎稳定性。
注意保暖
避免颈部和腰部受凉,根据气 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03
颈腰椎病手术治疗及术后 护理
手术适应症与风险评估
手术适应症
01
包括严重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脊柱滑脱等,保守治疗无效
或病情加重的情况。
情严重程度等因素,以确定手
术风险。
术前准备
03
完善术前检查,如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心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弯腰、 久坐等,以减轻腰椎压力。
及时治疗腰部损伤
控制体重
腰部受伤后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导 致并发症。
减轻体重有助于减轻腰椎负担,降低并发症 风险。
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药缓解疼痛 、消炎等症状。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护理规范

疾病定义与类型
向患者详细解释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定义、分类 、病因和病理过程,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
病程与预后
告知患者疾病的自然病程、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使患者对治疗有合理的期望。
诊疗流程
向患者介绍就诊流程、检查项目和注意事项,以 便患者更好地配合诊疗工作。
自我护理指导
日常生活习惯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坐、站、卧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以减轻腰椎压力。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护理规
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 概述 • 护理原则 • 护理措施 • 预防与保健 • 患者教育
01
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指腰椎间盘随着 年龄增长,逐渐发生退化、水分减少 、弹性降低等变化,导致腰椎间盘的 功能减退。
特征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一种自然现象, 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其 主要特征包括腰椎间盘的萎缩、弹性 降低、水分减少等。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 药,缓解疼痛和不适。
定期检查与复查
定期进行腰椎间盘退 行性变的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 措施。
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持 续不缓解的情况,应 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 检查。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 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 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
05
患者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止 痛药,缓解疼痛症状。
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疗法、按摩、针 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帮 助患者缓解疼痛。
康复训练
床上训练
核心肌群训练
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 和关节活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 灵活性。
向患者详细解释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定义、分类 、病因和病理过程,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
病程与预后
告知患者疾病的自然病程、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使患者对治疗有合理的期望。
诊疗流程
向患者介绍就诊流程、检查项目和注意事项,以 便患者更好地配合诊疗工作。
自我护理指导
日常生活习惯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坐、站、卧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以减轻腰椎压力。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护理规
范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 概述 • 护理原则 • 护理措施 • 预防与保健 • 患者教育
01
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指腰椎间盘随着 年龄增长,逐渐发生退化、水分减少 、弹性降低等变化,导致腰椎间盘的 功能减退。
特征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一种自然现象, 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其 主要特征包括腰椎间盘的萎缩、弹性 降低、水分减少等。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 药,缓解疼痛和不适。
定期检查与复查
定期进行腰椎间盘退 行性变的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 措施。
若出现症状加重或持 续不缓解的情况,应 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 检查。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 进行复查以评估治疗 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
05
患者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患者适当的止 痛药,缓解疼痛症状。
非药物治疗
采用物理疗法、按摩、针 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帮 助患者缓解疼痛。
康复训练
床上训练
核心肌群训练
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适当的肌肉锻炼 和关节活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 灵活性。
颈椎病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好发部位:C5-6、C4-5、C6-7
实用文档
病因
1.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2.先天性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3.损伤
实用文档
分型和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 eaton试验和spurling征(+) 2.脊髓型颈椎病: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及 上运动神经损害症状.Hoffman征(+) 3.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头痛等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院 外科护理学教研室
实用文档
课堂目标
1.了解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 2.熟悉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处
理原则 3.掌握颈椎病的临床分型 4.掌握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重点:
1.颈椎病的临床分型和主要表现 2.腰椎和颈椎手术后的护理
实用文档
概论
非手术治疗方法
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6周 骨盆牵引:重量为7---15kg,每日2次,每
次1-2小时;2周为1疗程,持续3-4周 腰围固定 药物治疗 其它疗法
实用文档
骨盆牵引的作用:
①减轻椎间盘压力;
②促进炎症消退;
③解除肌肉痉挛。
实用文档
手术适应症
1.病史超过半年,正规保守治疗无效 者
好发部位:以L4~L5 、 L5~s1
实用文档
病因及诱发因素
椎间盘退行性变 职业和外伤 妊娠 遗传
实用文档
病理分型
隆膨型:部分破裂,表面完整 突出型:完全破裂,仅有后纵韧带覆盖 脱垂游离型:完全游离进入椎管 Schmorls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 2.坐骨神经痛 3.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双侧大小腿、足跟后
实用文档
病因
1. 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2.先天性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3.损伤
实用文档
分型和临床表现
1.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 eaton试验和spurling征(+) 2.脊髓型颈椎病: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及 上运动神经损害症状.Hoffman征(+) 3.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头痛等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颈肩痛和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护理学院 外科护理学教研室
实用文档
课堂目标
1.了解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 2.熟悉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处
理原则 3.掌握颈椎病的临床分型 4.掌握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重点:
1.颈椎病的临床分型和主要表现 2.腰椎和颈椎手术后的护理
实用文档
概论
非手术治疗方法
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6周 骨盆牵引:重量为7---15kg,每日2次,每
次1-2小时;2周为1疗程,持续3-4周 腰围固定 药物治疗 其它疗法
实用文档
骨盆牵引的作用:
①减轻椎间盘压力;
②促进炎症消退;
③解除肌肉痉挛。
实用文档
手术适应症
1.病史超过半年,正规保守治疗无效 者
好发部位:以L4~L5 、 L5~s1
实用文档
病因及诱发因素
椎间盘退行性变 职业和外伤 妊娠 遗传
实用文档
病理分型
隆膨型:部分破裂,表面完整 突出型:完全破裂,仅有后纵韧带覆盖 脱垂游离型:完全游离进入椎管 Schmorls结节及经骨突出型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腰痛 2.坐骨神经痛 3.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双侧大小腿、足跟后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健康宣教

04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腰椎疾病进行鉴别,如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等
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坐姿、 避免久坐、加强腰部锻炼、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 日常护理
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1
2
正确的坐姿:保持背部挺直, 正确的站姿:保持身体直立,
学习心理调适技巧:可以学习一些心理调适技巧,如冥想、深 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帮助自己缓解心理压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作息、 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等,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 康复治疗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01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电刺激、超声波 等方法,帮助缓解疼痛和炎症。
腰椎间盘退行性 病变的健康宣教
_
腰椎间盘退 行性病变的 基本知识
腰椎间盘退 行性病变的 日常护理
腰椎间盘退 行性病变的 心理调适
腰椎间盘退 行性病变的 康复治疗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 基本知识
病因和发病机制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 主要原因是椎间盘老化, 导致椎间盘失去弹性和 韧性。
长期不良坐姿、久坐、 缺乏运动等生活习惯也 会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 病变。
带来的疼痛和不适。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
03 律的作息、适量的运动等,
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避
02 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的影响。
学会与他人沟通,分享自
04 己的感受和想法,寻求支
持和帮助。
学会缓解压力和焦虑
01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 免过度担忧和焦虑
第二十章第五节颈肩痛与腰腿痛病人的护理演示文稿

抑制症状有: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 血压下降等 椎动脉型
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
眩晕是主要症状,转动头部时眩晕加重,有时出现猝倒 。
视觉障碍表现为弱视或失明、复视,短期可恢复。
第十五页,共58页。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颈椎病症状复杂,反复发作,病人常 因此焦虑或烦躁。
第二十六页,共58页。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1 一般护理
体位:平卧位或半卧位,颈部两侧置沙袋或佩戴颈围
,松紧适度,搬动病人或翻身时切勿旋转颈部。
其他:做好自理能力缺陷病人的生活护理、皮肤护理、呼 吸道护理、大小便护理。
第二十七页,共58页。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第二十八页,共58页。
2 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 观察切口情况。 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观察肢体感觉、运动功能。 观察引流液情况。
处理原则
颈椎病的处理原则是:改善受压,减轻症状,促进 循环。 非手术治疗:包括牵引治疗、应用颈托、理疗、药物 治疗、推拿按摩等。 手术治疗:采用经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加椎体间植骨 术,或经后路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
第十九页,共58页。
疼痛
与炎症、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兴奋、 椎动脉供血不足等有关。
第二十章第五节颈肩痛与腰 腿痛病人的护理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58页。
优选第二十章第五节颈肩痛与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第二页,共58页。
颈椎的大体解剖
第三页,共58页。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 间关节退行性变所导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 结构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第四页,共58页。
颈椎病
第五页,共58页。
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
眩晕是主要症状,转动头部时眩晕加重,有时出现猝倒 。
视觉障碍表现为弱视或失明、复视,短期可恢复。
第十五页,共58页。
护理评估
心理—社会状况
颈椎病症状复杂,反复发作,病人常 因此焦虑或烦躁。
第二十六页,共58页。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1 一般护理
体位:平卧位或半卧位,颈部两侧置沙袋或佩戴颈围
,松紧适度,搬动病人或翻身时切勿旋转颈部。
其他:做好自理能力缺陷病人的生活护理、皮肤护理、呼 吸道护理、大小便护理。
第二十七页,共58页。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第二十八页,共58页。
2 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 观察切口情况。 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观察肢体感觉、运动功能。 观察引流液情况。
处理原则
颈椎病的处理原则是:改善受压,减轻症状,促进 循环。 非手术治疗:包括牵引治疗、应用颈托、理疗、药物 治疗、推拿按摩等。 手术治疗:采用经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加椎体间植骨 术,或经后路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
第十九页,共58页。
疼痛
与炎症、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交感神经兴奋、 椎动脉供血不足等有关。
第二十章第五节颈肩痛与腰 腿痛病人的护理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58页。
优选第二十章第五节颈肩痛与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第二页,共58页。
颈椎的大体解剖
第三页,共58页。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 间关节退行性变所导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 结构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第四页,共58页。
颈椎病
第五页,共58页。
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病人的护理详解演示文稿

手术中切除的椎间盘组织
现在是33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
七、护 理
▪ [护理评估]
▪ (一) 术前评估 ▪ 1.健康史 ▪ (1) 一般资料 ▪ (2) 既往史 ▪ (3) 家族史 ▪ 2.身体状况
▪ (1) 症状
▪ (2) 体征: ▪ (3) 辅助检查 ▪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 (二) 术后评估
后再站起即可继续正常活动。 ⑤其他:还可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障碍及精
神症状。
现在是66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
【临床表现】
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①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头晕、头部活动时
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眼后部感到胀痛,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缩
小;耳,听力减退、声音改变;
现在是54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
现在是55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
被遗忘的角落---腹肌
•
现在是56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
积极参加适当体育锻炼
▪ (1)游泳
▪ (2)跑步
▪ (3)倒退着走路 ▪ (4)骑自行车
现在是57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
积极参加适当体育锻炼
在工作环境上:寒冷潮湿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遗传上:有家族史
现在是35页\一共有74页\编辑于星期日
[护理诊断/问题]
(一) 疼痛 与椎间盘突出、肌肉痉挛、不舒适的体 位有关。
(二) 躯体移动障碍 与疼痛、肌肉痉挛秘氏
(三) 个人应对无效 与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有关。
(四) 知识缺乏 缺乏减轻疼痛、疾病、治疗等方 面 的知识。
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 节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如脊髓、 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而表现出相应症状 和体征。 多为中年人,好发部位为颈5~6、颈
护理课件——颈腰椎退行性变护理

神经根的压迫,同时行椎间植骨融合术。
肩关节周围炎
•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joint • 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俗称凝肩,简称肩周炎。以长期肩部疼痛、关
节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特征的肩关节囊、滑囊、肌腱、肩周肌肉的慢性损伤性 炎症。50岁女性。
脊椎体间横断面
脊柱韧带
• 前纵韧带上自枕骨,下至骶骨; • 后纵韧带上起枢椎,下达骶骨,较前纵韧带薄弱; • 黄韧带位于相邻二椎板之间,构成椎管后壁的一部分; •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 韧带的共同作用是联系和稳定脊椎。
脊柱肌肉
• 三组肌肉维持脊柱的稳定并协调活动。 • 背侧组:背阔肌、骶棘肌等,可使脊柱背伸、侧屈,并保持脊柱的直立位。 • 前侧组:腹内、外斜肌和腹直肌,是脊柱的屈肌。 • 外侧组:包括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和骼肌是屈髋的主要肌肉,当下肢固定时,其收缩可
• 第5腰椎和骶椎构成腰骶关节,负重量大,是活动度大的腰椎
与固定的骶椎相交处,承受的压力较大,易患劳损。
• 椎间盘
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 软骨板在椎体和髓核之间彼此相联系。 纤维环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纤维软骨形成, 呈层状排列,各层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牢固地附 着在椎体上,这样可以限制髓核在负重压力下产 生的移位,也可限制椎体的过度扭转和滑移活动。 髓核是粘液样胶体物质,为纤维和软骨板所包绕, 其中含有大量水份和粘多糖复合物,有极强的吸 水性能,使椎间盘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主要功能 为传递压力和吸收震荡。
• 病因:外伤、慢性劳损、感受风寒、肩部长期固定或退行性变。 • 病理:肩周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粘连等。
临床表现
• 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多见; • 起病慢、病程长、患肩隐痛或刺痛,常向上臂及前臂放射; • 患肩常处于下垂略内旋位,肩的活动受限,抬肩及摸背困难; • 患肩肌肉萎缩,在喙突、肩峰下、大小圆肌和肩胛骨内侧缘有明显的压痛
肩关节周围炎
•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 joint • 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囊炎,俗称凝肩,简称肩周炎。以长期肩部疼痛、关
节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特征的肩关节囊、滑囊、肌腱、肩周肌肉的慢性损伤性 炎症。50岁女性。
脊椎体间横断面
脊柱韧带
• 前纵韧带上自枕骨,下至骶骨; • 后纵韧带上起枢椎,下达骶骨,较前纵韧带薄弱; • 黄韧带位于相邻二椎板之间,构成椎管后壁的一部分; • 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 韧带的共同作用是联系和稳定脊椎。
脊柱肌肉
• 三组肌肉维持脊柱的稳定并协调活动。 • 背侧组:背阔肌、骶棘肌等,可使脊柱背伸、侧屈,并保持脊柱的直立位。 • 前侧组:腹内、外斜肌和腹直肌,是脊柱的屈肌。 • 外侧组:包括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和骼肌是屈髋的主要肌肉,当下肢固定时,其收缩可
• 第5腰椎和骶椎构成腰骶关节,负重量大,是活动度大的腰椎
与固定的骶椎相交处,承受的压力较大,易患劳损。
• 椎间盘
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 软骨板在椎体和髓核之间彼此相联系。 纤维环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纤维软骨形成, 呈层状排列,各层纤维的方向彼此交错牢固地附 着在椎体上,这样可以限制髓核在负重压力下产 生的移位,也可限制椎体的过度扭转和滑移活动。 髓核是粘液样胶体物质,为纤维和软骨板所包绕, 其中含有大量水份和粘多糖复合物,有极强的吸 水性能,使椎间盘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主要功能 为传递压力和吸收震荡。
• 病因:外伤、慢性劳损、感受风寒、肩部长期固定或退行性变。 • 病理:肩周组织充血、水肿、渗出、粘连等。
临床表现
• 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多见; • 起病慢、病程长、患肩隐痛或刺痛,常向上臂及前臂放射; • 患肩常处于下垂略内旋位,肩的活动受限,抬肩及摸背困难; • 患肩肌肉萎缩,在喙突、肩峰下、大小圆肌和肩胛骨内侧缘有明显的压痛
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健康宣教

02
手术方式:颈椎前路手 术、颈椎后路手术、颈 椎侧路手术等
手术适应症:颈椎退行 性病变严重,保守治疗 无效者
_
4
颈椎退行性病变的 康复护理
颈部肌肉锻炼
01 颈部肌肉拉伸:缓慢地左右、 前后拉伸颈部肌肉,保持1015秒,重复3-5次。
02 颈部肌肉收缩:将头部向前、 向后、向左、向右缓慢移动, 保持10-15秒,重复3-5次。
01
02
03
04
_
3
颈椎退行性病变的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肌肉松弛剂:用 于缓解肌肉紧张
和痉挛
镇痛药物:用于 缓解疼痛,如阿
片类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 用于缓解疼痛和
炎症
神经营养药物: 用于促进神经修
复和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
01
颈椎牵引:通过牵引力缓解 颈椎压力,减轻疼痛
02
颈椎按摩:通过按摩手法缓 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颈椎退行性病变可能导致 颈椎疼痛、僵硬、活动受 限等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关节增生、颈椎韧带 钙化等。
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方 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 疗、手术治疗等。
颈椎退行性病变的病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颈 椎退行性病变的风险增加
外伤:颈椎受到外伤可能 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
职业:长期低头工作或长 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办
公室工作人员、司机等
遗传:颈椎退行性病变 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颈椎退行性病变的症状
01
颈部疼痛:颈 部肌肉紧张, 疼痛,活动受
限
02
头晕头痛:颈 椎病变压迫神 经,导致头晕
头痛
03
手臂麻木:颈 椎病变压迫神 经,导致手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术后:
1. 卧床1~3周 2. 病情观察及引流的护理 3. 指导功能锻炼
1、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主要的病因是 A腰部外伤 B搬运重物 C腰椎管狭窄 D腰椎间盘退行性变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个体位时,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最 大 A站立位 B仰卧位 C俯卧位 D直立坐位 E前屈坐位
3、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直腿抬高练习的 主要目的是 A防止肌萎缩 B防止关节僵硬 C提高肌力 D防止神经根粘连 E早日下床活动 4、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为 A腰1~2 B腰2~3 C腰3~4 D腰4~5 E腰5骶1
颈椎病和腰腿痛病人的护理
二、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
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 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出相应症状和体 征。好发部位依次为颈5~6。
临床表现
• 神经根型颈椎病 • 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根受压引起颈部疼痛及 僵硬,向肩部及上肢放射。发病率最高(50%~60%), 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 脊髓受压表现为四肢无力,行 走不稳,有踩棉花样感觉 晕、恶心、视物模糊、耳鸣、听力下降)
•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兴奋(头痛、头
•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①眩 晕②头痛③视觉障碍④猝倒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兴奋(头痛、头晕、恶心、视
物模糊、耳鸣、听力下降)
处理原则
1、非手术疗法:牵引、颈托、和围领、
推拿
2、手术治疗:解除对脊髓、神经根、椎
动脉的压迫。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椎 间 盘
纤维环
髓核 纤 维 环
椎 间 盘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
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 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 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以20—50岁为多发年龄,男性多于女 性。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前屈最明显) • 压痛、叩痛
• 神经系统表现:感觉减退、肌力下降、腱反
射改变
影像检查
X线片、CT、MRI
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目的是减轻神经根
的刺激(绝对卧床、持续牵引、硬 膜外注射、理疗)
2、手术治疗:髓核摘除术
护理
• 术前:
1. 疼痛的护理:①绝对卧硬板床3~4周,②抬高 床头200,③防止受压,④给镇痛剂 2. 活动与功能锻炼:避免作弯腰、长期站立、 举重物等动作。 3. 术前常规准备
临床表现
• 腰痛:最常见,弯腰、咳嗽、排便加剧 • 坐骨神经痛:L4~L5多表现为单侧疼痛,
并从下腰向臀部、下肢、足背放射
• 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双侧大小腿、中
跟后侧及会阴部感觉迟钝、两便功能障碍。
体征
• 直腿抬高试验
病人平卧,膝关节伸直,被 动直腿抬高下肢,至60度以内即出现放射痛即为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 椎间盘退行性变
是基本病因。纤维环和
髓核脱水,失去其正常的弹性。15岁青少年已可 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
• 损伤 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 • 遗传因素:小于20岁的患者32%的有家族史 • 妊娠:主要是此时下腰部组织充血明显,结构
相对松弛,腰骶又承受比平时更大的重力
根据病理变化分类
• 膨隆型 • 突出型 • 脱垂游离型 • SCMORL结节
5、男性,32岁,抬重物时突然出现腰疼伴左 下肢放射痛。体检:小腿外侧针刺觉减退, 拇指背伸肌力量减弱,跟腱反射正常 (1)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腰椎管狭窄症 B急性腰扭伤 C腰肌劳损 D腰椎间盘突出症 E腰椎结核
(2)此病最常见的部位为 AL1/L2 BL2/L3 CL3/L4 DL4/L5 EL5/S1 (3)此病好发于下列哪一人群 A60岁以上 B3~15岁儿童 C15~25岁 D20~40岁 D40~60岁
1、心理护理 2、疼痛护理 3、术前训练
:前路手术 —气管推移 后路手术—俯卧位训练。
4、功能锻炼
术后护理
1、颈部制动、专人护送、平卧两侧沙 袋固定 2、密切观察脸色及呼吸情况 3、观察伤口出血 血压、伤口敷料、 引流液、局部情况。 4、并发症的预防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骨的连结
椎骨间的连结主要有椎间盘、 韧带和关节等。 (1)椎间盘 1)位置:位于相邻椎体之间。 2)构成: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纤维环为环形的纤维软骨, 连于上下椎体之间,髓核为 胶冻状,位于中央。 3)临床意义:纤维环后外侧较 薄弱,用力过猛时可致髓核脱 出而压迫脊神经。
(4)出现压痛的最常见位置为 A棘突上方 B腰椎椎体 C腰椎体间 D棘突旁1CM E腰背肌处 (5)若要行骨盆牵引的重量一般为 A1~3千克 B4~6千克 C7~15千克 D15~20千克 E以上都不对
(6)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人第七天应开始下列 哪项锻炼 A腰背肌锻炼 B直腿抬高练习 C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D深吸气 E下床活动 (7)该病人术后一周的护理不包括 A减轻疼痛 B下床行走,防止粘连 C预防便秘发生 D功能锻炼 E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