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肉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四川羊肉生产加工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四川羊肉生产加工的现状及发展建议四川畜牧兽医2007年第2期本版编辑:牧业论坛随着畜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以及人们食品结构的改变,养羊业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羊肉加工业正成为一个黄金产业。
本文通过对四川羊肉生产加工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羊肉生产加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四川羊肉生产加工的现状1.1四川羊肉原料的生产现状近些年来,在“川羊产业工程”政策的指导下,当前肉用山羊已成为四川省农村又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据畜牧部门统计,2004年存栏山羊1662.42万只,出栏山羊2109.63万只,占全国山羊出栏量的9%左右,位居全国第四位;在21个市、州中,居于前5位的分别是资阳市(326.28万只)、凉山州(281.47万只)、南充市(222.36万只)、自贡市(171.35万只)、达州市(137.09万只),分别占全省山羊出栏总量的15.47%、13.34%、10.54%、8.12%、6.50%;5个市、州出栏合计占全省山羊出栏的53.97%,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优势。
其中,南江黄羊是我国科技人员经过40多年选育出的目前国内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新品种,仅次于世界著名的波尔山羊,被誉为亚洲第一羊,也是农业部批准推广的我国肉用山羊新品种,现已遍布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
作为南江黄羊种羊中心区的南江县,近年来把南江黄羊作为“富民强县”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走产业化发展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005年南江县南江黄羊饲养量达到113万只,出栏50万只,已建成万羊乡26个,千羊村187个,发展年饲养南江黄羊50只以上的大户6296户,1000只以上大户15户,产值1.5亿元。
这些区域的共同特点是:地方优良品种数量多,良种推广及杂交改良工作较好,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突出,政府重视肉羊产业发展。
2004年四川羊肉产量为39.49万吨,人均4.53千克,山羊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为羊肉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四川养羊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四川养羊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四川养羊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集中在:
一、改善羊场经营管理,进行科学化和市场化管理:改善羊场内供饲料及水质,采取围栏管理、疫控预防措施,实施科学的品种改良与养殖技术,以及养殖环境的改良和改善。
二、加强行业和市场研究:开展养羊业市场调查,及时精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了解市场需求及价格变化,并关注市场营销活动和优质羊肉产品。
三、完善养羊品质控制体系:建立专业检测机构及提供优质检测服务,科学开展养羊、检测、质检等信息反馈,严格落实质量控制要求。
四、加大宣传宣教力度,提高养羊民众的养殖技术:在养殖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充足性的帮扶和指导,进一步提升养羊民众的养殖技术水平。
五、强化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认证体系:针对特定区域、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行业认证体系,以维护整个养羊产业秩序,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关于做大做强青川县肉牛羊产业的几点思考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1年6期|>>>杨政国政协青川县委员会,四川广元摘要:广元市青川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等实际,大力发展肉牛羊产业,推动肉牛羊产业突破性发展。
笔者就目前青川肉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青川农户稳定增收,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肉牛羊产业;对策广元市青川县认真贯彻市委决策部署,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下定决心大力发展肉牛羊产业,铆足干劲扛红旗、争第一。
青川县域面积大、载畜能力强,回民数量多,有得天独厚的饲养条件和良好的消费市场。
1发展现状1.1有一定基础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县出栏肉牛0.66万头、肉羊4.27万只;2020年,全县出栏肉牛1.19万头、肉羊8.00万只,分别增长80.30%、87.35%。
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县肉牛存栏3.85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39万头),出栏1.12万头,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3.33%;肉羊存栏6.24万只(其中,能繁母羊2.86万只),出栏7.84万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4.46%。
全县肉牛养殖场(户)达4236个,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9个,年出栏5~100头适度规模养殖户427个;肉羊养殖场(户)达3669个,其中,年出栏3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46个,年出栏30~300只的适度规模养殖户575个。
预计2021年全县出栏肉牛1.36万头、肉羊8.71万只。
1.2有一定规模2016年以来,在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一系列奖补政策激励下,肉牛羊规模养殖比例逐年提升,全县现有肉牛规模养殖场29个、肉羊规模养殖场46个,培育肉牛羊养殖专合社44个、家庭农场112个,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4个、示范家庭农场6个,涌现出了思原、大荒山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肉牛羊养殖企业。
1.3有一定创新思原、昌泰等肉牛羊养殖企业、专合社通过“企业+农户”“专合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了本村及周边乡镇的农户从事肉牛羊养殖,使他们走上了养牛(羊)致富的道路。
浅谈凉山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凉山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余丹,沈丽萍(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四川凉山615000)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羊肉制品的需求量逐渐扩大。
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肉羊养殖质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对凉山肉羊养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改进肉羊养殖的策略。
山肉羊;问题;对策凉山州是四川省最大的草食畜养殖基地,肉羊养殖市场稳定且经济效益高,养殖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目前,凉山肉羊产业供给能力逐渐增强,但消费者对羊肉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而饲养的肉羊品质还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
因此要正视并解决肉羊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肉羊品质,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和推动肉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肉羊养殖现状及问题1.1肉羊品种生产性能低凉山养殖户一般采用自繁自养的传统方式来饲养肉羊,大多选择饲养难度低、抗病力和成活率高的本地羊,而一些优良肉羊品种无法得到很好的推广,导致整个肉羊业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均处于较低水平。
加之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饲养设施设备落后、饲料搭配不当等各种因素影响,并且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分散经营和粗放管理方式占主导地位,促使优良肉羊品种改良覆盖面和改良成效不佳,这些都是制约凉山肉羊养殖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2饲养方式不科学由于凉山养殖户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肉羊阶段饲养不科学,不能根据肉羊生长阶段提供合理的环境温度,再加上草料缺乏严重,饲料搭配不当、营养供给不均衡,饲料转化率、出栏率和商品率低下,不能均衡批量地生产羊肉参与市场竞争。
正常情况下,传统圈养的羊肉品质不如散养放牧的羊肉,圈养的羊肉会有些膻味,羊肉口感也不会很好[1]。
有些养殖户为了提高自身利益,加快出栏率就会饲喂一些添加剂,也会影响羊肉品质。
1.3防疫意识薄弱多数养殖户知识水平较低,缺乏正确的防疫意识,存在对羊病轻预防重治疗的思想观念,没有针对主要羊病的防疫免疫计划,环境湿度大、卫生条件差,导致羊群寄生虫病、传染性疾病易发多发。
广元市肉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广元市肉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广元市肉牛羊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为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广元市肉牛羊产业的现状以及可能的对策。
广元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农牧业基地之一,肉牛羊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现状分析1. 产业规模:广元市肉牛羊养殖规模较大,养殖户数量众多,但整体规模相对较小,存在着分散经营的问题。
2. 养殖方式:传统养殖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养殖设施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 品种和品质:广元市肉牛羊品种以本地优势品种为主,品质相对较一般,缺乏高端品种和优质肉品。
4.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肉类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但供给不足。
5. 技术创新:肉牛羊养殖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缺乏科技创新和高效生产技术的应用。
二、对策建议1. 规模化养殖:鼓励肉牛羊养殖户进行规模化经营,建立养殖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 技术支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养殖人员的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养殖管理和科技创新成果。
3. 品种改良:引进高品质、高产量的肉牛羊品种,促进本地品种与优质品种的交配改良,提高肉牛羊的品质和产量。
4. 建设标准化养殖场:推动养殖场建设标准化,提高养殖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改善养殖环境,提高肉牛羊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5. 建立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肉牛羊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加强对养殖环节的监督和检测,保障市场供应和消费者权益。
6. 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广元市肉牛羊产业的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优质口碑的肉类品牌。
7. 加强市场营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与餐饮企业、超市等合作,提高产品销售额和利润率。
8.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肉牛羊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总结起来,广元市肉牛羊产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通过规模化养殖、技术支持、品种改良、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市场监管、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和政策支持等对策,可以促进广元市肉牛羊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广元市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建 立 良种 繁 育体 系 对 四川 省
许 多 先前偶 发 的疾病 , 在成 为 现 山羊 养 殖 的主 要 疾 病 。 另 一 方
面, 随着 我 国跨省 之 间 的 肉羊 引
肉羊保 种选 育进 行合 理 规 划 , 加 强 系统 选 育 工作 。利 用 信 息 技
体 。建 立 以政府 为主 导 , 业 为 企
术研 究
建议 组 织 精 干 的 技 术
21 羊保 种选 育工作 滞 后 。 .. 2 近 年 来 由于 资金 投入 有 限 , 础设 基 施 落 后 , 源供 不 应 求 , 种 品种 资
团队 , 展如 下 方面 的研 究 : 1 开 ()
小 , 心群数量不大 , 核 种羊生产 供不应求, 难以满足畜牧业快速
售 加工 , 而影 响 了农 户收 入 的 从
础 的饲 草 饲 料均 衡 供 应 体 系 和
绵羊、 山羊 疫 病 防 控 体 系 , 行 推 标准 化小 区建 设和 管理 模 式 , 确 保 肉羊生 产标 准化 、规范 化 、 无 公害 化 , 养殖效 益 最大 化。
3 . 提 高 组 织 化 程 度 .优 化 产 5
业 与农户 之间 的利益 关 系 , 做 到 固本 培 源 ,使 各 个 龙头 企 业
都 与 相应 生 产基 地 ( 殖 户 ) 养 在 共 有 产 业 链 条 上 ,建 立互 惠 互
利 长 期 稳 固 的 经 济 利 益 共 同
223 兽 医、 疫 尚不能 满足 肉 .. 防 羊 发展 需要 。 四川省 湿 热 多雨 、 空 气潮 湿 , 随着 山羊养 殖 方式 从 传统 放 牧到 大规模 舍 饲 的转 变 ,
大, 凭经验掌握饲喂量 , 乏配 缺 合 的科 学性 , 注重 满足 羊 的采 在
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调查报告根据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家组的总体安排,以中国农业大学李秉龙教授为组长,以华中农业大学姜勋平教授、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逯中新研究员、中国农科院饲料研究所邓凯东副研究员、肉羊雅安综合试验站站长徐刚毅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薛建良为成员的调查组,于2009年7月22日至25日对四川省肉羊产业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典型调研的方法,以问卷、访谈、会议等方式进行。
本次调研的区域主要包括绵阳市盐亭县、南充市营山县、资阳市乐至县和简阳市,基本覆盖了四川肉羊产业的代表性区域。
通过实地调研和与当地省市县主管部门及典型羊场负责人的座谈和资料整理,特形成如下调查报告。
一、四川肉羊产业发展的现状四川养羊历史悠久,品种、饲草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羊产业在四川畜牧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川省政府近年提出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的总体发展战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把羊产业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肉羊产业发展迅速,资源条件不断改善。
(一)四川肉羊生产的现状2008年四川省羊存栏2038.13万只,其中山羊存栏1632.30万只,绵羊存栏405.83万只;出栏肉羊2678.41万只,其中山羊出栏2480.05万只,绵羊出栏198.36万只;生产羊肉47.09万吨,羊肉占全省肉类产量的4.29%。
10年前,四川省羊存栏和出栏量在全国排名第9位,近10年来四川羊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四川羊存栏和出栏量在全国排名为第四位和第五位,是我国重要的肉羊产区。
四川羊产业的发展正在向优势区域集中,资阳市、凉山州、南充市、自贡市、达州市等5个市州的羊出栏量合计占全省山羊出栏总数的47.28%,涌现出许多年出栏肉羊超100万只的县(市),如调研地区的简阳市、乐至县等。
丰富的羊业资源、逐步优化的产业布局,为四川肉羊产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肉羊育种与繁殖四川省现有绵羊、山羊品种18个,引进品种4个。
民勤县肉羊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 2024年第44卷第2期 总第307期 | 1032.4 接地检查出于配料精度和安全因素的考虑,建议定期检查传感器的接地状态。
在配料过程中,可靠的接地不会让物料颗粒与金属秤体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静电发生累积,防止静电释放时影响配料精度或造成安全事故。
2.5 清洁保持配料秤接线盒以及重传感器的清洁,确保粉尘不会堆积在传感器和接线盒中,避免影响整体测量精度。
2.6 检查紧固螺栓定期检查配料秤传感器的底座或吊杆是否安装牢固,检查称重滚子旋转是否灵活。
确保配料秤的秤体处于“浮动”状态。
3 小结配料系统中的配料秤是精密设备,配料秤的准确度将直接影响饲料质量。
合理科学地配置、使用和维护配料称,是配料系统稳定准确工作的关键。
赵生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民勤县着力将畜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1],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发展肉羊产业优惠政策,如“8+N”农业优势主导产业[2]。
2023年底,民勤县有肉羊产业园区1个(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共批准10个肉羊产业园区),规模化羊场601个,规模饲养户1 740户,肉羊存栏量80万只,出栏量240万只,形成了以规模化羊场为主导,农户繁育为补充的肉羊产业发展体系[2]。
2008年民勤县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县区;2009年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养羊大县;2013年获得“中国肉羊之乡”的称号;2019年注册了“苏武沙羊”商标,并举办了首届“苏武沙羊节”,建成了苏武沙羊美食街,打造了民勤县羊肉特色饮食和苏武文化宣传的窗口,被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中华苏武沙羊美食之乡”称号,民勤县肉羊入选“甘味”农产品“好中优”产品目录。
1 肉羊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1.1 发挥惠农政策优势国家各项扶持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在民勤县得中图分类号:S81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769(2024)02-0103-03摘 要:一系列扶持发展肉羊产业优惠政策的出台,使民勤县肉羊产业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对民勤县肉羊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索了肉羊饲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