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书法入门:熊十力书法宁拙毋巧自天真

合集下载

1000条书法常用繁简体词语、集句、楹联(建议收藏)

1000条书法常用繁简体词语、集句、楹联(建议收藏)

1000条书法常用繁简体词语、集句、楹联(建议收藏)四字题字博雅达观、笔歌墨舞、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惠风和畅、惠风祥云、和风细雨、海纳百川、景气和畅、江山入画、积健为美、积健为雄、君子不器、兼听则明、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渐入佳境、开卷有益、寄情山水、虚怀若竹、临海听涛、兰气随风、乐天知命、乐此不疲、敏事慎言、妙造自然、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宁静致远、耐住清贫、品茗抚琴、品茗听琴、清风朗月、气若幽兰、曲径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忧、如风过耳、素心若雪、室雅兰香、室雅人和、随心所欲、石瘦花娇、天道酬勤、天朗气清、踏雪寻梅、温故知新、物华天宝、万事随缘、唯善是宝、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心逸趣、仁者不忧、云鹤游天、云淡风轻、一谦四益、韵雅趣幽、游目骋怀、逸致闲情、烟云供养、悠然雅静、怡然自得、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竹影清风、笃行致远、珠联璧合、中庸和谐、紫气东来繁体对照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淡泊明誌、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仁者不憂、雲鶴遊天、雲淡風輕、壹謙四益、韻雅趣幽、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五字对联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欧阳中石老师十四句真言,带你书法不走弯路!

欧阳中石老师十四句真言,带你书法不走弯路!

欧阳中石老师十四句真言,带你书法不走弯路!01字如其人立品为先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固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欧阳中石作品02临摹入门循序渐进麓台云: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

初学不外临摹。

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

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思迁。

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

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图貌似。

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帖为缘,无论何帖,皆足以范我笔力。

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

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似而似,不容思议。

自运在服古,临古须有我。

两者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03形神相依意境为重形者,神之质地;神者,形之用也。

是则形称其质,神音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

古人作书,于联络处见章法;于洒落处见意境。

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

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

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欧阳中石作品04笔墨技法熟而后巧执笔之法,实指虚拳。

运笔之法,意在笔先。

执笔欲紧,运笔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笔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

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谓长短深浅;使谓纵横牵制,转谓钩环盘纡;用谓点画向背。

字划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如羚羊挂角。

学者功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

学书法口诀

学书法口诀

学书法口诀
1. 书法入门并不难,笔杆握稳像搬砖,稳稳当当心莫慌。

2. 写横如同开帆船,平平缓缓向彼岸。

3. 竖画就像金箍棒,直直挺立有力量。

4. 撇似飞刀往外抛,潇洒甩出一道梢。

5. 捺如扫帚扫尘埃,捺脚稳稳拖出来。

6. 点若雨点天上降,轻轻一点落纸上。

7. 钩画好似钓鱼钩,巧妙一弯把鱼留。

8. 折处仿佛山路转,笔锋一转不简单。

9. 毛笔蘸墨像吃货,大口吃饱好干活。

10. 练字就像爬高山,一步一步莫要贪。

11. 书法线条像面条,粗细均匀才美妙。

12. 起笔好似火箭发,干脆利落别拖拉。

13. 行笔如同小蛇爬,灵动蜿蜒不偏差。

14. 收笔仿若刹车停,稳稳当当才算赢。

15. 楷书结构像盖房,稳稳当当才不晃。

16. 行书笔画像跳舞,轻快灵动有风度。

17. 写书法啊像打仗,笔是武器墨是粮。

18. 书法运笔如魔法,笔锋到处变化大。

书法口诀一览表

书法口诀一览表

书法口诀一览表《书法口诀一览表》口诀一:写字姿势要记牢,身正肩平脚放好。

桌椅高低调整妙,本子平放别乱翘。

眼睛离纸一尺遥,就像看那彩虹桥。

胸离桌子一拳高,好似小树风中摇。

手臂自然要垂到,好像柳枝轻轻飘。

握笔姿势不能孬,拇指食指捏得巧。

中指轻轻来垫靠,笔杆斜斜立得牢。

书写时候心莫焦,一笔一划认真描。

口诀二:横画书写有诀窍,起笔轻顿像弯腰。

横如扁担挑呀挑,平平稳稳向右跑。

长短粗细要协调,就像铁轨不能翘。

长横稍弯有味道,短横结实像小宝。

多个横画排排好,间距相等差不了。

就像士兵站成哨,整整齐齐真美妙。

书写横画莫潦草,扎实练习基础牢。

口诀三:竖画挺直如松苗,起笔收笔要知道。

垂露竖呀像水珠,尾巴圆圆往下掉。

悬针竖呀像针尖,直直落下尖又俏。

长竖好似大柱子,撑起大厦不会倒。

短竖稳稳站得牢,就像小墩真可靠。

写竖莫要歪又斜,像那旗杆立得正。

一笔竖画写得精,字儿立马有精神。

口诀四:撇画就像小飞刀,起笔重来行笔飘。

长撇潇洒像柳条,随风舞动姿态娇。

短撇有力像鸟爪,紧紧抓住树枝梢。

平撇稳稳横里跑,就像飞机低空绕。

撇画书写角度妙,方向准确不能跑。

就像射箭瞄目标,撇出字儿才俊俏。

练习撇画别心焦,慢慢写来慢慢描。

口诀五:捺画舒展像裙摆,一波三折真可爱。

捺脚厚重像小鞋,稳稳站在地上摆。

斜捺像那滑滑梯,从高到低很轻快。

平捺好似小扁舟,稳稳行驶水上游。

起笔轻入慢慢按,行笔渐快不能慢。

捺画写好字舒展,就像花朵绽得灿。

写捺之时要大胆,放开手脚才好看。

口诀六:点画虽小作用大,就像星星把空挂。

左点像个小逗号,起笔轻顿向左下。

右点饱满像水珠,轻轻一点圆嘟嘟。

长点就像小尾巴,拖得稍长有变化。

多点组合有顺序,就像朋友来相聚。

高低错落才有趣,点好字儿添灵气。

书写点画要仔细,莫把小点点歪去。

口诀七:折画转折有棱角,就像墙角直又硬。

横折横画先写好,到了转折用力停。

竖折先竖后横画,衔接自然要分明。

撇折好似小拐角,轻轻一转有劲道。

折画书写看笔画,长短宽窄搭配佳。

关于书法的名言警句

关于书法的名言警句

关于书法的名言警句1. 关于我爱汉字我爱书法的诗歌和名言警句1、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

——车尔尼雪夫斯基2、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然和思维过程。

——高尔基3、文学是社会的阶级和集团意识形态——情感、意见、企图和希望之形象的表现。

——高尔基4、文学使思想充满血和肉,它比科学和哲学更能给予思想以巨大的明确性和说明性。

——高尔基5、当文学变成半是商品半是艺术的时候,就会繁荣鼎盛。

——拉尔夫6、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7、社会向文学提供素材,文学向社会提供规范。

——郭沫若8、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2. 关于书法的名人名言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

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作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理想永远是一种幻影。

作者:吴运铎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

作者:欧文过于求速是做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

作者:培根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作者:卡耐基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作者:鲁迅我们的斗争和劳动,就是为了不断地把先进的思想变为现实。

作者:周扬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作者:列宁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作者:高尔基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时。

作者:居里夫人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作者:列宁谁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人类兄弟而进行的斗争,谁才是不朽的。

作者:涅克拉索夫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

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朝气沉沉的人强。

作者:列宁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作者:列宁无论就字面来说,还是就实际情况来说,幸福都是神圣的起源和基础。

关于写字的名言

关于写字的名言

关于写字的名言1.关于勤奋练字的名言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术馏焉毫医烟关于勤奋的名言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尚书》2、只要你在业务上勤奋,你就会变得博学只要你勤俭节约,你就会富裕只要你清心寡欲,你就会健康只要你行善积德,你就会心情畅快。

只要你这么做了,至少会有取得这些成就的机会。

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尚书》《尚书》2、只要你在业务上勤奋,你就会变得博学只要你勤俭节约,你就会富裕只要你清心寡欲,你就会健康只要你行善积德,你就会心情畅快。

只要你这么做了,至少会有取得这些成就的机会。

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兰克林《致约翰艾莱恩的信》3、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4、一个勤奋的人虽然会因为他的勤奋而损害到他的见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与创意,但是他依然会受到褒奖。

德国哲学家尼采5、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兰克林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托卡莱尔勤奋的7、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

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

字严8、如此勤奋的孩子依旧没有通过考核,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的资质实在是太差了。

网络顶级人气名家唐家三少《神印王座》9、我不敢说自己是中国最好的导演,但我敢说我是中国最勤奋的导演。

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10、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俄国生理学家2.关于“勤奋练字”的名言有哪些1、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神童诗》2、平生懒著书,书成亦快余。

惊风日夜吼,随处足安居。

——明·李贽《续焚书》 3、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宋·邵定《山中》 4、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

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唐·耿湋《咏宣州笔》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宁拙毋巧 笔意纵横——小记刘春雨的书法

宁拙毋巧 笔意纵横——小记刘春雨的书法

2023/03 No.253展厅·中坚刘春雨Liu Chunyu刘春雨,1973年生于山东省平度市。

2011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并获艺术学硕士学位,2014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并获美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至2022年5月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现供职于青岛画院。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青岛书法家协会理论部副主任。

宁拙毋巧 笔意纵横—小记刘春雨的书法文_向净卿清人傅山论书有“四宁四毋”之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傅山的作书理论有其特定背景,其目的在于挽回当时书坛的颓靡矫饰之风。

“宁拙毋巧”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艺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

观刘春雨的书作,亦可见“宁拙毋巧”的追求——拙朴、自然、率真。

刘春雨诸体兼善,其篆隶气息古朴,具有内敛、古拙与老辣的特别之处。

篆隶书写性的表达具有许多方式。

而刘春雨所承之路数,与清代以来的风格不大一样,但似乎又具有一定的相似度。

他的篆隶书风厚拙古雅,不事雕琢。

当技术成为一种洒脱的表达方式时,精神的注入便成为书道的自由之境、人文之境,这或许是理解刘春雨篆隶取法的一个维度。

在刘春雨的行草书中,一些风格元素源自米芾与苏轼。

米字与苏字原本是帖学一路,放大书写难度很大。

春雨能杂糅碑帖,行草中融入篆隶笔法,体现出其一如既往的“熔铸虫篆,陶均草隶”的取法思路。

这类作品往往气贯如虹,一泻千里。

其行草书呈现出异于他人的特殊面貌,能够直抒胸臆,似出于郑孝胥与谢无量之间,稚拙而不失典雅,雍容而不失常法。

近来,他也偶作章草,取沈曾植章草挺健峭拔之势,显得醇古朴质,自然成章。

起初读到刘春雨的书法,或许会遇到“阅读”的困难,但细细品读下去,越读越耐读。

他的书法意趣醇厚,值得玩味。

究其实质,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一,取法广泛,篆隶碑版,古今名家,适我者取;其二,取法追求“拙”与“真率”意,不机巧、不矫饰、不纤弱,真率自然。

国学经典《弟子规》书法版,清秀隽永!

国学经典《弟子规》书法版,清秀隽永!

国学经典《弟子规》书法版,清秀隽永!《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开蒙养正《弟子规》柳体书法欣赏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解释】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解释】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解释】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

6、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释】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7、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解释】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8、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解释】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的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解释】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的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10、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解释】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11、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解释】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候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解释】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要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儿书法入门:熊十力书法宁拙毋巧自天真
我有时在想,对书法的审美,若通俗来说,亦如对美女之欣赏。

有的字初看惊艳,灵动妩媚,老眼为之放光芒,然细读之,其点画的
做作或内涵的缺失,会逐步使之美丽打折;若是由书及人,又感觉作者
或乃一虚妄浅薄之徒,那么你还会因人生厌,继而再“殃及”其书了。

而有的字,初看一般,貌不惊人,但随着进一步的品味赏读,并对其
学术人品的深人了解,再看三看,你又会被其内在的学养气质之美所
感染,并由此爱屋及乌。

譬如学人书法则属此类,即所谓“第二眼”
美女也。

第一眼我们仅仅仅仅看到了美女的“表”,而第二第三眼之后,
或许才能真正欣赏到她的举止谈吐、才华气质、智慧学养……这是我
读了熊十力先生的书法而突然冒出的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因为熊十
力的书法实在算不上是好,即便看了“二眼”或“三眼”。

而随着对
熊先生的逐步了解,虽然你未必能读懂他的深邃思想,但他的为学方式、为人品格却散发出一位大学者所独有的魅力令你喜欢。

所以当持
续多看了就会发现,他书法中的自然随意、放浪率真、洒脱灵动、老
练遒健……你又实在不能说不好。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熊十力先生是我国的哲学家,与马一浮、梁漱溟齐名,熊、马、梁,俗称中国新儒学的“三驾马车”。

不过在学问上,比起梁、马,
熊十力起步较晚,虽说儿时他入父亲掌教的乡塾读书,初习五经章句,也学史。

但彼时受维新派影响,他更喜读孟子、王船山、顾亭林书,
并萌发救国之志。

青年时由行伍考入湖北新军特别学堂,联络党人,
密谋革命。

武昌起义后,他曾任湖北都督府参谋,后又参与孙中山先
生领导的护法运动。

但随着他目睹党人竞权争利、军阀贪淫伪善之状,心想“由这样一群无心肝的人革命,到底革到什么地方去呢?”于是他
慨叹“革命终无善果”,深感“革政不如革心”,故从此弃政向学,
研读儒佛,遂志学术一途。

此时约为一九一九年,那年他已三十五岁,自谓“此为余一生之大转变,直是再生时期”。

获梁漱溟的引荐,一九二0年,三十六岁的熊十力赴南京支那内
学院,拜于欧阳竟无大师的门下,专攻法相唯识学,次年草成《唯识
学概论》初稿,并对儒、释、道、以及西方哲学等作了系统而精深的
研究。

后应蔡元培之邀,赴北京大学,专授唯识学。

只因“深究内典,而与佛家思想终有所不能苟同者”,所以此后他又背弃师说,由佛归儒,决心自创新说,经过十年的磨练钻研,他的《新唯识论》终于出版,一举奠定了他在现代新儒学的重镇地位。

不过此书的出版,遂引
发争论四起,一是蔡元培、马一浮等人的推崇备至,蔡先生在序中赞
之为“二千年来完全脱离宗教案臼,以哲学家的立场和方法研究并补
正佛学的第一人’,马一浮也赞叹它“昭宣本迹,统贯天人,囊括古今,平章华梵”。

但是他的先生欧阳竟无这个边,却对此新论大为不满,鼓励佛学弟子与之论战,并撰成《破新唯识论》,欧阳大师亲自
作序以驳斥熊十力的观点。

不料熊十力也不甘示弱,半年不到,又写
成《破》一书出版。

然通过这次论战后,师生从此再不相往来。

但熊
十力对欧阳大师的敬重仍一如既往,四一}-年代欧阳先生在四月!江津
病危,熊十力听说后,遂前往江津内学院欲与先生见最后一面。

但当
时内学院同仁怕大师见了这位背叛师门的学生后情绪会受刺激,故力
劝其回避,从而使他失去了与师作最后道别或道歉的机会。

熊十力的学问深邃博大,三十年代在北大开“新唯识论”课时,
张中行说,选这门课的人寥寥,他偶尔去旁听几次,也觉得“高深莫测”。

我想如张中行这样的学者,尚云“高深”,更逞论我等外行?他
主要著作除上述外,还有《佛家名相通释》、《十力语要》、《读智
论抄》等,五十年代居上海后,又著有《原儒》、《体用论》、《明
心篇》、《乾坤衍》等。

看看书名也不太懂,多年前,我有一位先生
曾送我两册《十力语要》,但很惭愧,我也仅仅泛泛一翻,自感愚钝、束之高阁了。

不过,对于这样一位大哲学家来说,你能够不理解他的思想,但
却不能不钦佩他的道德学问,他的治学精神。

世上有好多天才.其性格
特点、处世方式都比较怪异,这个点熊十力先生也不例外。

关于他的
趣闻,流传最广的莫过于说他和废名(冯文炳)讨论佛学时,起先相互
高声争论,随之悄无声息,有人过去一瞧,原来两人争得相持不下,
忽而动起手来,只见他俩都在掐着对方的脖子以致发不了声也……此
段故事周作人、张中行的回忆文章都写过,并说次日两人则和好如初,又在讨论别的问题矣。

关于熊先生的趣味故事,我从诸多前辈学人的回忆文章中看到了
好多,集中在一起,也反映出熊十力放达不羁的古怪个性,据说他平
时讲课论学时,讲到得意处,往往意气风发,情不自禁,随手在听讲
者的头上或肩上猛拍一掌,然后哈哈大笑,声振屋瓦。

还有,熊先生
爱吃肉,有一次在朋友家吃饭,朋友的孩子刚想吃桌上的一块肉,熊
十力却立刻夹到自己碗中,说:“我身上负有传道的责任,不可不吃,你吃了何用?”于是坦然大嚼。

住朋友家时,他还会问朋友的孩子:
“熊伯伯好不好?”孩子道:“不好!”他问“为什么?”孩子直言说:“把我们家的好东西都吃了。

”熊十力闻之哈哈大笑:“好,这孩子
将来有出息!”
有识者评说熊十力先生的身上,集有禅的机趣、道的自然与儒的
真性,此语诚然。

王元化当年常去熊十力淮海西路的寓所拜访,向熊
老请教佛学。

一次熊老正在沐浴,王至外间驻足等候,但熊老却要王
进去,他就赤身坐在浴盆中,与王元化谈学论道。

王说熊先生是“以
出世态度做人世学问”,在生活上,实乃通脱旷达的魏晋人风度。


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熊先生个性独特,书风也独特。

首先应该肯定,熊十力不是书家,虽偶尔也为人题字,但往往自成町畦。

譬如他离开北京时,作为学生
的张中行向他求字,熊老则书:“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

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人深处,勿以
浮泛知解为实悟也。

甲午十月二十四日于北京什刹海寓写此,漆园老人。

”并还另外从墙上取下自书的条幅赠之。

熊十力的书法并不多见,我见他的手稿书札,都是烂漫天真,不加修饰,诚如其人也。

他的书稿,总是随手写在各种纸上,甚至是有些用过的旧纸背面,挤得满满的,既无天头地脚,也无行距间隔,有时简直弄得是满纸烟云,叫人
无法卒读。

不过,即便如此,也有人叫好的,何况叫好者还是一位书
画大师。

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熊十力与齐白石相识后,两人一见如故。

熊的女儿熊仲光随白石老人学画,而齐白石很佩服熊先生的文采,请他为齐母写祭文。

熊十力的书法很少有人称赞,然齐白石却独具
“慧眼”,称赞他的字古朴雅健,自有风趣。

虽难免有文人互相捧场
的因素,但大学者的书法中质朴天然的趣味,应该不是任何人能够学
来的。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最后,我以为要论熊十力书法,还是以一则董必武书赠熊十力的
佳话来诊释最为妥贴。

董、熊二老均为湖北黄冈的老乡,又都是老革命,关系很铁。

一九六二年熊十力赴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董必武到
他下榻之饭店探望,叙谈甚洽。

熊十力长女幼光向董老求字,不日董
老送来条幅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粗率毋安排,此傅青主论书法也。

十力我兄正字。

弟董必武一九六二年十月。


董必武擅书也懂书,此处他以傅山名句赠与熊老,明眼人都知道,虽为傅山论书,难道不也是董老借此来评价熊十力的书法和个性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