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最新整理中国旅游文化.ppt

1.1.3 中国旅游文化的种类及特征
1.中国旅游文化的种类 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建筑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 民间工艺文化、聚落文化、旅游山水文化、 旅游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等。 2.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综合性、传承性、 民族性、区域性和时代性。
二、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
闭和保护自身,人们便把它装饰在大门上,用来守门,借它告诉 外人不要乱闯。有时它还被装饰在门前的石墩上。 ⑧睚眦(ya zi):传说中性情凶残,爱争斗厮杀,所以被装饰在刀、 剑上。
⑨(趴蝮)(báxià):平生最喜欢水,所以大都被装饰在桥头柱、
桥洞、桥栏等处。
螭吻(chī wěn)
螭吻(chī wěn):喜欢远望,通常被装饰 在建筑物的屋脊上,传说它能喷浪降雨, 所以用它来防止火灾。
椒图
椒图:形状像螺蚌,性好 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 巢穴,铺首衔环为其形象。 人们常将其形象雕在大门 的铺首上,或刻画在门板 上,亦或挡门的石鼓上。 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 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 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 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睚眦
睚眦:平生好斗喜杀,刀环、 刀柄、龙吞口便是它的遗像。 这些武器装饰了龙的形象后, 更增添了慑人的力量。它不 仅装饰在沙场名将的兵器上, 更大量地用在仪仗和宫殿守 卫者武器上,从而更显得威 严庄重。
③赑屃(Bìxì):样子像龟,善于背重物,喜欢文字,爱扬名,因 此让它驮碑。
④狴犴(Bìàn):像老虎,有威力,所以把它产在监狱门上,用来 威吓罪犯。
⑤饕餮(tāo tìe ):平生贪吃,所以人们把它的造型装饰在与食物 有关的器物上。
⑥金猊(ní):样子像狮子,喜欢烟火,所以被装饰在香炉上。 ⑦椒图:样子像螺蚌,传说它不喜欢别人随便打扰,平时善于封
《中国旅游文化》课件-中国历史

三国
魏、蜀、吴三足鼎立
晋朝
分为西晋和东晋
公元420年
南北朝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
公元581年
隋文帝杨坚
隋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 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为了巩固统 治,隋廷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 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公元1644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
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 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 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 “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 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公元1912年
孙中山就职李世民
唐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 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唐朝是版图最大, 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 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
公元907年
后梁太祖朱全忠
五代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 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 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公元960年
后周世宗柴荣
十国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 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 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公元979年
宋朝科举现场
北宋
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 拥立赵匡胤为帝,赵匡胤改国号为宋,定都汴梁(河南开封)。后通过 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政权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 象。
电子教案与课件:中国旅游文化课件 二1(1)

市易法 熙宁五年三月,颁行市易法。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市易务 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待至市场上需要时出售, 商贩可以向市易务贷款,或赊购货物。后又将开封市易务升为都提举 市易司,作为市易务的总机构。市易法在限制大商人垄断市场方面发 挥了作用,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免行法熙宁六年七月,正式颁行免行法。免行法规定,各行商铺依 据赢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务交纳免行钱,不再轮流以实物或人力供 应官府。北宋中期,小地主和农民为官府服劳役极为痛苦。耕地抛荒, 倾家荡产。“害农之弊,无甚(过)差役之法。”免役法规定,改无偿 劳役为用钱雇役。钱怎么出呢?原来应该服役而现在免役的人,按每 户财产状况分成等级,分别交纳不同的免役钱。原来不需要服役的官 家、寺庙等,也按财产情况分别出一半钱,称为助役钱。各州县雇劳 役的资金总额经计算后,摊派到各户征收。这个办法也使政府收入大 增。熙宁九年(1076),政府收入役钱一千多万贯,雇役支出六百四十 万贯,剩余近四百万。王安石对此法最为得意。
限制商人 供应国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主要是均输法、市 易法和免行法。
均输法 熙宁二年七月,颁行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由发运 使掌握六路的财赋情况,斟酌每年应该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物资的情 况,然后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从便变易蓄买”, 贮存备用,借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均输法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 分利益,同时也稍稍减轻了纳税户的许多额外负担。
昭君出塞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 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 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 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 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 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 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 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 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 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 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 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 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 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 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免行法熙宁六年七月,正式颁行免行法。免行法规定,各行商铺依 据赢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务交纳免行钱,不再轮流以实物或人力供 应官府。北宋中期,小地主和农民为官府服劳役极为痛苦。耕地抛荒, 倾家荡产。“害农之弊,无甚(过)差役之法。”免役法规定,改无偿 劳役为用钱雇役。钱怎么出呢?原来应该服役而现在免役的人,按每 户财产状况分成等级,分别交纳不同的免役钱。原来不需要服役的官 家、寺庙等,也按财产情况分别出一半钱,称为助役钱。各州县雇劳 役的资金总额经计算后,摊派到各户征收。这个办法也使政府收入大 增。熙宁九年(1076),政府收入役钱一千多万贯,雇役支出六百四十 万贯,剩余近四百万。王安石对此法最为得意。
限制商人 供应国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主要是均输法、市 易法和免行法。
均输法 熙宁二年七月,颁行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由发运 使掌握六路的财赋情况,斟酌每年应该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物资的情 况,然后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从便变易蓄买”, 贮存备用,借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均输法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 分利益,同时也稍稍减轻了纳税户的许多额外负担。
昭君出塞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 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 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 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 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 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 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 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 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 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 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 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 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 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 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PPT(共22页)

(三) 文化的地域特征
❖ 其一,是指世界范围内由地域环境所形成的文化类型特征。
❖ 其二,指的是在同一国家、民族文化类型中,在同一主文 化条件下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同 一国家、民族文化中的地域特征差异,形成了该民族文化 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 文化的时代性是文化在纵向发展阶段即历时性特征。而文 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是文化在同一历史时期世界各民 族、各个地域文化形态的差异,即文化同时性特征。
二、现代旅游文化是现代旅游活动发展的结果
现代旅游活动出现了与过去旅游活动不同的变化,主要表 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旅游不再是少数人的行为,而成为人们普遍的基本生 活消费,展现了当代人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方式 与内容。 (二)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大的产业之一, 产生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三)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和加快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 间的交流,使旅游者自身的文化和旅游地的文化都受到影 响,发生了变化。 ❖ 现代的旅游活动方式、旅游活动对象与旅游活动成果,形 成了三者相统一的现代旅游文化形态。现代旅游文化是现 代旅游活动发展的结果。
❖ 在旅游活动中联系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起到中介体作用 的文化。包括旅游管理、旅游企业、导游、旅游教育、旅 游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文化事物与现象。旅游企业文化是旅 游中介体文化中的核心部分。 4 旅游社会环境文化:
❖ 旅游活动中与旅游主体、客体和中介体密切相关的社会环 境文化。
(三)从现代旅游的商品交换特性的角度确立研究的内 容
二、文化的结构系统
(一) 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 1. 最外层是文化的物质层。 ❖ 文化的物质层是人们最易于认识的文化外在层面,是文化
最为活跃的因素。 2. 文化的中层是客观上的思想、制度层。 ❖ 思想制度层是文化结构中最具权威性的因素,它往往规定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章山水文化

园林布局:山水相映自然和 谐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分 明体现自然生态之美
园林意境:通过山水、建筑、 植物等元素营造出宁静、幽 雅的意境
旅游景点的山水文化元素
自然景观: 山川、河 流、湖泊、 瀑布等自 然景观
人文景观: 古建筑、 石刻、壁 画、雕塑 等
民俗文化: 民间传说、 民俗活动、 民间艺术 等
中国旅游文化第 二章山水文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 念山 点山 现山 承山 值山
加 和水 和水 形水 和水 和水
目 起文 内文 式文 发文 意文
录 源化 涵化
化 展化 义化
文
的
的
的
的
的
本
概
特
表
传
价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水文化的概 念和起源
山水文化的定义
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水诗歌的韵味: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山水诗歌的情感: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等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体现
山水诗歌的艺术价值:山水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 值
园林艺术的自然之美
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 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现代社会中山水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旅游产业:山水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创作:山水画、山水摄影等艺术形式不断创新 教育传承:山水文化在教育领域得到传承和发展 科技应用:科技手段如VR、R等应用于山水文化的展示和传播
山水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全球化使得山水文化得以传 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分 明体现自然生态之美
园林意境:通过山水、建筑、 植物等元素营造出宁静、幽 雅的意境
旅游景点的山水文化元素
自然景观: 山川、河 流、湖泊、 瀑布等自 然景观
人文景观: 古建筑、 石刻、壁 画、雕塑 等
民俗文化: 民间传说、 民俗活动、 民间艺术 等
中国旅游文化第 二章山水文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 念山 点山 现山 承山 值山
加 和水 和水 形水 和水 和水
目 起文 内文 式文 发文 意文
录 源化 涵化
化 展化 义化
文
的
的
的
的
的
本
概
特
表
传
价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水文化的概 念和起源
山水文化的定义
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水诗歌的韵味: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山水诗歌的情感: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等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体现
山水诗歌的艺术价值:山水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 值
园林艺术的自然之美
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 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现代社会中山水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旅游产业:山水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创作:山水画、山水摄影等艺术形式不断创新 教育传承:山水文化在教育领域得到传承和发展 科技应用:科技手段如VR、R等应用于山水文化的展示和传播
山水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全球化使得山水文化得以传 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第二章 中国旅游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被风吹引而去,终莫能至”。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形成期
公元前215年,出游东北的燕赵大地; 公元前210年,第五次出游,行程5000多公里。
汉武帝的巡游: 有据可查的巡游30次,大规模的4次。 秦皇汉武的巡游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弊多于利, 但它对交流经济、文化、观风知俗、了解民情, 特别是发展道路和旅游事业,开发名山大川旅游 资源等,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嵇康: 竹林七贤核心人物,玄游家、文学家。 据《晋书·嵇康传》记载,他“长好老庄”; “常修养性服食之事”;“采药游山泽,会 其得意,忽焉忘返。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 为神”。
阮咸:阮籍侄子,音乐家。
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勃兴期
山涛:竹林七贤中最年长的一位。 向秀:玄学的完成者。 刘伶:中国第一酒狂。 王戎:竹林七贤中的小字辈。
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形成期
中国第一酒狂、“竹林七贤” 之一刘伶:
上联:猛虎一杯山中醉 下联:蛟龙两盅海底眠 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 夏商周帝王的游猎活动 田猎—囿—游猎场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形成期
《穆天子传》:先秦最具代表性的游记文学作品, 也是先秦帝王的第一部旅游史。
王国维认为,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游人的情意 和山水的物境,只要两者水乳交融,即使足不出 户,纵或晚上做梦,也能形成一种游境。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形成期
庄子的旅游思想: 环绕“道”的氛围,追求时髦和奇特,富于幻想, 轻视传统,喜爱冒险,强烈要求变化,憧憬人迹 未至、稀奇古怪的旅游胜地。
先秦时代,旅游概念逐步明晰,主要建立了以儒 家为代表的“比德说”、道家为代表的“逍遥游” 旅游思想理论,儒家、道家崇尚自然美的审美传 统对后代旅游活动和旅游思想理论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无论孔子或庄子都是中国旅游文化思想史 上的拓荒者,他们的旅游思想都是中国旅游思想 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形成期
公元前215年,出游东北的燕赵大地; 公元前210年,第五次出游,行程5000多公里。
汉武帝的巡游: 有据可查的巡游30次,大规模的4次。 秦皇汉武的巡游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弊多于利, 但它对交流经济、文化、观风知俗、了解民情, 特别是发展道路和旅游事业,开发名山大川旅游 资源等,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嵇康: 竹林七贤核心人物,玄游家、文学家。 据《晋书·嵇康传》记载,他“长好老庄”; “常修养性服食之事”;“采药游山泽,会 其得意,忽焉忘返。时有樵苏者遇之,咸谓 为神”。
阮咸:阮籍侄子,音乐家。
第二节 旅游文化的勃兴期
山涛:竹林七贤中最年长的一位。 向秀:玄学的完成者。 刘伶:中国第一酒狂。 王戎:竹林七贤中的小字辈。
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形成期
中国第一酒狂、“竹林七贤” 之一刘伶:
上联:猛虎一杯山中醉 下联:蛟龙两盅海底眠 横批:不醉三年不要钱 夏商周帝王的游猎活动 田猎—囿—游猎场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形成期
《穆天子传》:先秦最具代表性的游记文学作品, 也是先秦帝王的第一部旅游史。
王国维认为,有境界者则自成高格,游人的情意 和山水的物境,只要两者水乳交融,即使足不出 户,纵或晚上做梦,也能形成一种游境。
第一节 旅游文化的形成期
庄子的旅游思想: 环绕“道”的氛围,追求时髦和奇特,富于幻想, 轻视传统,喜爱冒险,强烈要求变化,憧憬人迹 未至、稀奇古怪的旅游胜地。
先秦时代,旅游概念逐步明晰,主要建立了以儒 家为代表的“比德说”、道家为代表的“逍遥游” 旅游思想理论,儒家、道家崇尚自然美的审美传 统对后代旅游活动和旅游思想理论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无论孔子或庄子都是中国旅游文化思想史 上的拓荒者,他们的旅游思想都是中国旅游思想 宝库中弥足珍贵的财富。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PPT

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 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 “旅游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经济———文化产业, 在发展的成熟期是: 文化———经济产业。”
--经济学家孙尚清
25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经营 服务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 其外在表现的总和。 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 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 作用的过程和结果。P9
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 紧密关联。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中国茶文化、北京胡同旅游 ;
32
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 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
资源”
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 化经济”新战略。
9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 《原始文化》文化“乃是包 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 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 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 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 说。
10
1922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 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 业也”。
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 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 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 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 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 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 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 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24
3、旅游业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 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
“游”原意是人或动物漂在水面上,后引 申为“谓闲暇无事之为游”, 《说文解 字》:“游,旌旗之流也”。引申为“游, 戏也”。“游,自乐之意”。
--经济学家孙尚清
25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经营 服务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 其外在表现的总和。 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 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 作用的过程和结果。P9
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 紧密关联。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中国茶文化、北京胡同旅游 ;
32
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 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
资源”
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 化经济”新战略。
9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 《原始文化》文化“乃是包 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 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 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 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 说。
10
1922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 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 业也”。
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 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 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 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 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 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 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 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24
3、旅游业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 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
“游”原意是人或动物漂在水面上,后引 申为“谓闲暇无事之为游”, 《说文解 字》:“游,旌旗之流也”。引申为“游, 戏也”。“游,自乐之意”。
中国旅游文化-绪论ppt课件

.
•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 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 广义与狭义之分。
•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上立论,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 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而 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 属狭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泛指一般知识。
.
注意三个方面: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中国对旅游的记载
• 旅游一词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 (1)南朝沈约(441-513)《悲哉行》: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 (2)唐朝王勃《涧底寒松》:岁八月壬子,
旅游于蜀,寻茅溪之涧。 • (3)自南朝起,中国历代文献都有旅游的
记载。 • (4)20世纪60年代起,旅游被赋于现代
.
•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旅游活 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 关于旅游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 从广义上说,它是一门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 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
• 从狭义上说,它研究的是在现行的市场经济社 会中,人们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所创造的旅游 文化遗产,如何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 新旅游文化的问题。
•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 词
•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 “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
• 总得来说,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强调人的 内在教养、德行。与现代文化定义不同。
• 古代:civilization 文明,教化 • 现代:culture 知识、文化程度
•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是 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象
•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 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故文化有 广义与狭义之分。
• 广义的“文化”从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 上立论,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 内容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一般而 言,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 属狭义文化。 狭义的文化泛指一般知识。
.
注意三个方面: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中国对旅游的记载
• 旅游一词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 • (1)南朝沈约(441-513)《悲哉行》: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 (2)唐朝王勃《涧底寒松》:岁八月壬子,
旅游于蜀,寻茅溪之涧。 • (3)自南朝起,中国历代文献都有旅游的
记载。 • (4)20世纪60年代起,旅游被赋于现代
.
•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旅游活 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 关于旅游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 从广义上说,它是一门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 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
• 从狭义上说,它研究的是在现行的市场经济社 会中,人们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所创造的旅游 文化遗产,如何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 新旅游文化的问题。
• 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 词
• 在汉语系统中,“文化”的本义就是 “以文教化”,它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品德的教养,本属精神领域之范畴。
.
• 总得来说,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强调人的 内在教养、德行。与现代文化定义不同。
• 古代:civilization 文明,教化 • 现代:culture 知识、文化程度
•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是 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魏晋南北朝
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
32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33
情景交融 是一种立足于主体心理活动的物我 交流过程,即自身情感与对象形式合而 为一。
34
唐志契 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 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
西陵峡
20
科学价值
景观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考古价值 建筑价值 岩熔景观
冶炼价值
地貌景观
水利价值
地层结构
生物景观
21
大 溪 彩 陶 碗
22
三 星 堆 青 铜 人 面 具
23
24
二、神与物游的山水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 致用 比德 畅神
情景交融
25
致用 人类用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 待自然美 。
26
13
历史传说:
借用神话赞誉大自然的天造之 美
以神话传说联系历史人物和自 然风景的美,增加景观的吸引 力
以传说把历史人物、自然美及 人文景观美联系起来
14
《巫山神女庙》 刘禹锡
巫峰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15
白
帝
城
刘
备
托
16
孤
巫峡
17
神女峰
18
瞿塘峡
19
8
艺术价值 人文建筑 文学艺术 亭、廊、桥 塔、台、榭 摩崖石刻
雕塑、绘画 诗文、楹联
9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1
海
棠
山
磨
崖
造
12
刻
历史价值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传说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第三节 山水景观的旅游价值
一、雄险幽奇的山地景观 二、澄清碧透的水体景观 三、广袤神奇的森林景观 四、浩瀚无垠的大漠景观
65
大连金石滩
66
67
大连冰浴沟(详见光盘)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3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过程
远古时期:畏惧自然
先秦:自然山水开始进入人类的 审美视域
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完全成为审 美关照的对象
4
第二节 山水景观的文化意蕴 一、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内涵
美学价值 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 科学价值
5
美学价值表现:
色彩美 声音美 味道美 形态美
6
本溪关门山
7
声音美: 林间鸟鸣 泉水清流 静夜虫语 瀑落深潭 惊涛拍岸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一、山水与文化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山水与文化
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 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 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 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
45
黄山天下奇 峰奇 石奇 松奇 云奇
46
飞来石
47
48
柔美秀丽 指山水形象的秀美、玲珑、柔
和、淡雅。 审美体验:指山水形象的秀美、
玲珑、柔和、淡雅。
49
山体由茂密的植被覆盖, 色彩上充满暖色调。
山体缓和,没有悬崖峭壁, 水面平静,不是惊涛骇浪。
代表:峨眉天下秀
50
漓江
51
峨眉山
52
幽深静寂
56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7
洞庭湖
58
四、变幻莫测的山水欣赏角度 (一)选取不同的距离 远观和近观 动观和静观 平视、俯瞰和仰望
59
(二)选取不同的时间 不同季节 不同气候 特殊时辰
60
峨眉山佛光和圣灯61
峨眉山日出
62
峨眉山晚霞
63
峨眉山云海
64
外在特征:视域较为狭窄,光量较 小,空气洁净,景深而层次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审美体验:幽深、幽静、宁静
代
表:青城天下幽
53
青城山
54
旷远宏阔 特征:视域开阔,水面平坦,没有 遮挡物,一望无际
审美体验: 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豁达豪放,醒目壮志。
种类: 平旷和高旷 55
《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5
三、千姿百态的山水审美形态
美学风格 雄伟壮观 惊险峻峭 奇异独特 柔美秀丽 幽深静寂 旷远宏阔
36
雄伟壮观
审美感受:崇高、壮美 山体的厚重雄壮 水体的气势磅礴、场面壮观
37
泰山
38
黄果树瀑布
39
惊险峻峭 山体特征:山体陡峭,坡度较大,
山脊不仅高、窄而且光滑 审美体验:带有痛感的愉快 代表:华山 天下第一险
40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41
苍龙岭
42
43
凤凰山老牛背
44
奇异独特 审美体验:惊喜 代表: “奇秀东南”的武夷山 “天下奇秀”的雁荡山 “奇丽岭南”的桂林山水
线刻羊
27
比德 将自然物视为人格道德的象征物。 时间:春秋战国
2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29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0
蜀南竹海
31
畅神 人们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虚静的心 胸面对山山水水,欣赏山水本身那千 姿百态的自然美。
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
32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33
情景交融 是一种立足于主体心理活动的物我 交流过程,即自身情感与对象形式合而 为一。
34
唐志契 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 水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
西陵峡
20
科学价值
景观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考古价值 建筑价值 岩熔景观
冶炼价值
地貌景观
水利价值
地层结构
生物景观
21
大 溪 彩 陶 碗
22
三 星 堆 青 铜 人 面 具
23
24
二、神与物游的山水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 致用 比德 畅神
情景交融
25
致用 人类用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 待自然美 。
26
13
历史传说:
借用神话赞誉大自然的天造之 美
以神话传说联系历史人物和自 然风景的美,增加景观的吸引 力
以传说把历史人物、自然美及 人文景观美联系起来
14
《巫山神女庙》 刘禹锡
巫峰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15
白
帝
城
刘
备
托
16
孤
巫峡
17
神女峰
18
瞿塘峡
19
8
艺术价值 人文建筑 文学艺术 亭、廊、桥 塔、台、榭 摩崖石刻
雕塑、绘画 诗文、楹联
9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1
海
棠
山
磨
崖
造
12
刻
历史价值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历史传说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第三节 山水景观的旅游价值
一、雄险幽奇的山地景观 二、澄清碧透的水体景观 三、广袤神奇的森林景观 四、浩瀚无垠的大漠景观
65
大连金石滩
66
67
大连冰浴沟(详见光盘)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3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过程
远古时期:畏惧自然
先秦:自然山水开始进入人类的 审美视域
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完全成为审 美关照的对象
4
第二节 山水景观的文化意蕴 一、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内涵
美学价值 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 科学价值
5
美学价值表现:
色彩美 声音美 味道美 形态美
6
本溪关门山
7
声音美: 林间鸟鸣 泉水清流 静夜虫语 瀑落深潭 惊涛拍岸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一、山水与文化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一、山水与文化
山水:特指地貌特征具有典 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文 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 价值的自然景观的综合体。
45
黄山天下奇 峰奇 石奇 松奇 云奇
46
飞来石
47
48
柔美秀丽 指山水形象的秀美、玲珑、柔
和、淡雅。 审美体验:指山水形象的秀美、
玲珑、柔和、淡雅。
49
山体由茂密的植被覆盖, 色彩上充满暖色调。
山体缓和,没有悬崖峭壁, 水面平静,不是惊涛骇浪。
代表:峨眉天下秀
50
漓江
51
峨眉山
52
幽深静寂
56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7
洞庭湖
58
四、变幻莫测的山水欣赏角度 (一)选取不同的距离 远观和近观 动观和静观 平视、俯瞰和仰望
59
(二)选取不同的时间 不同季节 不同气候 特殊时辰
60
峨眉山佛光和圣灯61
峨眉山日出
62
峨眉山晚霞
63
峨眉山云海
64
外在特征:视域较为狭窄,光量较 小,空气洁净,景深而层次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审美体验:幽深、幽静、宁静
代
表:青城天下幽
53
青城山
54
旷远宏阔 特征:视域开阔,水面平坦,没有 遮挡物,一望无际
审美体验: 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豁达豪放,醒目壮志。
种类: 平旷和高旷 55
《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5
三、千姿百态的山水审美形态
美学风格 雄伟壮观 惊险峻峭 奇异独特 柔美秀丽 幽深静寂 旷远宏阔
36
雄伟壮观
审美感受:崇高、壮美 山体的厚重雄壮 水体的气势磅礴、场面壮观
37
泰山
38
黄果树瀑布
39
惊险峻峭 山体特征:山体陡峭,坡度较大,
山脊不仅高、窄而且光滑 审美体验:带有痛感的愉快 代表:华山 天下第一险
40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 孤高不可状,图写尽应非。 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41
苍龙岭
42
43
凤凰山老牛背
44
奇异独特 审美体验:惊喜 代表: “奇秀东南”的武夷山 “天下奇秀”的雁荡山 “奇丽岭南”的桂林山水
线刻羊
27
比德 将自然物视为人格道德的象征物。 时间:春秋战国
2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29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0
蜀南竹海
31
畅神 人们以一种超凡脱俗的虚静的心 胸面对山山水水,欣赏山水本身那千 姿百态的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