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学课件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学课件
1、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与领导,是学前教 育发展的先决条件。 综观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 一个国家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与政府权力 机关和职能部门的重视与否息息相关。 美国“ 开端计划”
美国的“开端计划”(“先行计划”)
• 1965年秋开始,对美国贫困缺乏文化 条件的家庭的4-5岁儿童展开,目的 是改善儿童身体健康,增进儿童情感 和智力,改善认知能力等。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社会
学前教育
政治
促进 制约
社会
经济制度 文化
科技 人口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等方面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一是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构 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学前教育是 这个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 前教育和社会其他子系统之间存 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学前教育的发展要受到政治、经 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学前教育又服务于社会,促进社 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2、影响教育内容 如民间游戏
•3、影响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文化———尊卑 教师高高在上 •现代文化———平等 理解、尊重
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 (一)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
• 学前教育的目标既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 又受到文化 的影响。一定的文化传统, 具有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风俗 习惯、精神品格等, 对该文化之下学前教育的目标的定位会 产生直接影响。
• 其次, 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学前教育实践的发展, 不断促 进为幼儿开发的课程、教材、玩具、图书等用品的更新、变化, 这本身就是文化的创新。
我国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1.对教育的目标及人才标准的影响

学前教育学3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学3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1 提前教育
学前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为其 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社会和经济效益
通过提供早期教育,国家可以培养出更多的 有能力和有创造力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 和繁荣。
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的要求
1
质量保障
社会期望学前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
普及率提高
2
照顾,确保儿童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2 未来发展
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学前教育,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儿童的成长需求。
培养合作精神
学前教育教会儿童如何与他人合 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交 技能。
学前教育与社会责任
家庭支持
学前教育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共同为孩子 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政府投资
政府需要为学前教育增加投资,为更多的儿童 提供机会。
结论和展望
1 重要性
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也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希望更多的家庭能够获得学前教育
资源,使每个会需要有足够的合格教师,能够为儿 童提供优质教育和关爱。
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发展多元能力
学前教育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教 学方法,促进儿童在不同方面的 综合能力的发展。
培养创造力
学前教育通过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创 新思维的未来领导者。
学前教育学3第二章学前 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是指在幼儿即将进入正规学校之前的教育阶段。本章将探讨学前教 育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前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学前教育是为3至6岁儿童提供有计划的教育和 关怀的过程。
特点
学前教育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社 交、情感和身体等各个方面。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练习题(1)

学前教育学各章节练习题(1)

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一、填空题1.“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12.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专指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

23.学前教育指的是从初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包括婴儿教育(0—3岁)和幼儿教育(3—6岁)。

34.学前教育的性质是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结合。

45.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即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的新阶段。

8—176.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19世纪中叶中叶开始的。

87.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学前教育的主张的教育家是柏拉图,代表作是理想国。

9第一次提出在我国实施公共的学前教育主张的人物是康有为。

15 8.《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他所著的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是《母育学校》。

119.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尔》;裴斯泰洛奇的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福绿培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

11 10. 学前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开始创立的;他致力于学前教育研究,不仅建立了学前教育机构,还设计了一套玩具材料,称为恩物; 1837年,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1211.重视早期教育,认为从小培养儿童“是最容易的形成性格的方法”的教育家是罗伯特·欧文。

1312.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的著名幼儿教育家是蒙台梭利。

她的代表作有《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新世界的教育》、《蒙台梭利基本的教材》、《教育的自发活动》等。

1413. 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的教育家是陈鹤琴,抗战时期,他又创立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实验幼师。

1514.创办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2024广东统招专升本《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2024广东统招专升本《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黄金考点学前教育学第一章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考点1: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概念1.教育:人类为了培养自己的新生一代,使之能够通过学习,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①广义的教育包含家庭教育、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和社会教育。

②狭义的教育则专指专门教育机构中的教育。

2.学前教育:对从初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考点2:学前教育的价值和性质1.学前教育的价值(1)基础性在我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2)先导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开始,合理的学前教育可以让儿童未来的发展有个好的开始。

(3)公益性可帮助和引导父母们教育好自己幼小的孩子,并通过收托儿童,使父母们能够安心地投身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学前教育的对象是0-6岁的儿童,他们需要成人的保护和照料,所以包含着保育或称之为学前保育与教育。

保育是教师关心、照料儿童的日常生活并提供服务。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维护他们应有的权利,对儿童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指导,使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同时,学前教育包含教学成分,科学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就有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学习的能力,会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也能在专门组织地教学活动中学习。

学前教育中教育、保育和教学三者是整合在一起的,互相渗透的。

这是学前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教育的特殊性。

考点3:学前教育学的发展阶段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和代表作(一)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特点:儿童早期教育思想散见在各种著作之中国内代表人物:1.西汉贾谊在《新书》中记载了胎教的方法;1.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认为应注意胎教,从小教育儿童,重视早期教育的作用;2.朱熹曾编《童蒙须知》《小学》等,主张对儿童“教之以事”“从小便养成德行”。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 人才培养
学前教育是社会人才培养的起点,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适应能力的未来人才。
2 教育发展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3 社会稳定
通过提供良好的学前教育,可以增加社会的稳定性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减少不平等 提还可以通过家庭的积极参与,为儿 童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支持。
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
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在身体、智力、社交和情感方面的全面发展。
2
培养好奇心
学前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和创造力。
3
培养社交技能
学前教育要教导儿童学会与他人交往,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技能。
3 社交技能
学前教育提供了与同龄 人互动的机会,培养了 儿童的社交技能和团队 合作能力。
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减少犯罪
学前教育的普及可以降低未来犯罪率,培养 出更加有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公民。
提高就业率
通过良好的学前教育,年轻人更有可能顺利 进入职业生涯,增加社会的劳动力素质。
促进社会平等
学前教育可以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接受教 育的机会,减少因贫困而产生的社会不平等。
社区合作
学前教育需要社区的支持和合 作,才能提供更全面、优质的 教育服务。
教育改革
社会资源的互动还需要教育改 革,提高学前教育的科学性和 有效性。
学前教育的挑战和未来展望
1
社会认知
学前教育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重要性尚需进一步提高和普及。
2
师资短缺
学前教育师资不足和对教育者的培训支持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1.影响文化的保存、传递、传播。 2.影响文化的创造、更新。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社会变迁是指各种社会现象的变动。
现代社会变迁与人的发展 现代社会正处于丰富的社会环境,富裕的物 质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包围圈中 积极的,消极的影响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正面: 对丰富、扩大、增加儿童的知识, 拓展思维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负面: 造就了一批“电视儿童”, 主要是大脑活动和小肌肉操作。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负面影响:铅中毒(智能和心理两个方面) 1)工业生产 2)含铅汽油的废气污染 3)室内污染 4)含铅的衣服、食品等。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体的、情绪的、智能的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内容和手段:丰富、现代化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观点辨析】 观点:学前教育是教小娃娃的事情,每天唱唱
跳跳,能对经济建设起到什么作用。在我看来,幼 儿教育离经济发展太远了。
பைடு நூலகம்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案例:投入1美元 收益6美元 国外对学前教育与个体外在利益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比
文化 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二)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对学前教育目标的影响 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具备何种民族特征的人?
如:我国传统文化崇尚“崇善”,而西方崇尚 “爱智”。传统文化忽视个性的发展,侧重群体 性发展,这是宗法制的封建社会的必然后果。 2. 文化对学前教育内容的影响 3 .文化对学前教育方法、手段的影响
(立法权、组织、人事权、经济杠杆、办学权利) 2 . 政治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

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

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社会活动则是学前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密切相关,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

一、学前教育与家庭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是从家庭开始,也是与家庭密切相关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初环境,也是他们学习与社会互动的第一课堂。

学前教育通过与家庭的联系,促进了家庭与社会的衔接,加强了家长对幼儿的指导和教育。

同时,学前教育还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庭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分享教育资源、交流教育经验,形成了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二、学前教育与学校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是从家庭环境向学校环境的过渡,也是孩子进入正式学习的起点。

学前教育与学校的社会关系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学前教育机构与学校之间合作,共同推进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学前教育的教师与学校的教师之间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与培训,提高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

同时,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也延伸到学校范围,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与价值。

三、学前教育与社区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社会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与社区的联系。

社区是幼儿社会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学前教育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

学前教育通过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展了他们的社交圈子。

同时,社区资源的共享也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条件,例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开放,为学前教育的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教育资源。

四、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的社会关系学前教育的社会活动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学前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并融入社会的文化背景,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意识。

例如通过参观历史古迹、参加传统节日等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同时,学前教育也通过社会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因素

5、创造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童年, 要因材施教,切勿盲目望子成龙。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15
第二节 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
2021/8/6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
经济最终决定、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而必然地决定、制约着教 育的发展。
好冲动
该障碍患儿做事较冲动,不考虑后果。
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
部分该障碍患儿存在空间知觉障碍、视听转换障碍等。
情绪行为障碍
部分该障碍患儿因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及同伴的排斥而出现焦虑 和抑郁,约20%~30%的患儿伴有焦虑障碍,该障碍与品行障碍的同病率 则高达30%-58%。
13
多动症
2021/8/6
20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手段 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1/8/6
❖ 不同形态的社会,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对未来劳动者 的素质要求也不同。这便导致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 、形式、手段也不尽相同。
21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形式 、手段等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2021/8/6
二 学前教育的内容、手段和设施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教育的最终目的要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劳动力,使年轻一代能顺利 参加生活和社会生产劳动。由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年轻一代提出 的要求不同,教育的任务也不同。
三 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的最初基础。学前教育在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方 面的作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二、精神环境与学前教育
• 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指在社会生活 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儿童受 教育率达到80%;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全面提高0一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 能力。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第三章 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
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 ,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学前教育 ,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 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
六)明确政府职责。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大政府投
三、近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
工业革命和大机器生产与学前教育
1776年,法国牧师奥柏尔林在他教区建立一个托 儿所
.
(一)欧文创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中的 “幼儿学校”
欧文(Robert Owen , 1771—1858)是英 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在“教育万能”思想的影响下,认为 教育可以使人形成良好的性格,从而改 变社会的面貌,并坚信必须尽量从儿童 最小的时候开始培养,才会收到真正的 效果。

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指导意见》
今后5年(2003-2007年)幼儿教育改革的总目标 是: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 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 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今后5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学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新中国第 一个学制,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机构为幼儿园 。
.
1. 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2. 蒙养院的设置 3. 蒙养院保教要旨 4. 蒙养院课程 5. 蒙养院保姆的来源与培训 6. 蒙养家教合一
.
四、现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 1934年《托儿所组织条例》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
五、当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1989年《幼儿园规程(试行)》和《幼儿园管
理条例》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
欧文的幼儿学校
教育手段 :游戏、跳舞和体操 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要善良和正派。 欧文重视家庭教育
.
“幼儿学校”点评 极为成功,恩格斯曾经给予高度的评价 目的主要是保育 学校中教育的成分很少 具有福利性质
.
(二)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
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创办了幼儿 教育机构, 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 福禄倍尔——“幼儿园之父” 其学习玩具叫做“恩物”
原始社会初期:氏族内部的公共教育 原始社会末期 :家庭教育 目的:保证儿童生存,并向他们传授维持生存 所必需的基本的知识经验。
教育者:妇女和年老体弱的成人
.
二、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出现了学校 教育:阶级性、等级性 幼儿教育仍然在家庭中分散地进行
.
为什么幼儿公共教育在奴隶社会和封 建社会不能实现?
.
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
• 学前教育的本质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 一是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 为什么学前教育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 展的?

.
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教育特点:和生活、劳动结合在一起,没有分 离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能。教育没有阶级性, 每个幼儿受到的教育是平等的。
.
(三)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1903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
办园方针和方式均采用日本模式,特聘 请3名日本女师范生任教。
教育保育任务包括发展身体、开发智能、 培养行为习惯
招收对象为5---6岁儿童,学期一年,收 托时间为每日3小时。
开设的科目有行仪、训话、幼稚园语、 日语、手技、唱歌、游戏7项。
.
主要教育措施
2-5岁儿童设立游戏场,请爱孩子的青年女子 作老师,发展好品格;
5-10岁儿童提供免费入小学学习的条件; 为10岁以上的童工、青年设业余学习班; 为成人举办实用讲座。
.
1816年,他将所设的的各个文化教育机构 (其中包括幼儿学校)集中起来,建成“性 格形成新学院”。
.
1816年,在新拉纳克创办了“幼儿学校”。 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为工人阶级创办的幼儿社 会教育机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 目的:女工们在工作时不惦念孩子
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 予补助。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 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 完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 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 待遇。 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相关部 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奏定学堂章程》中包含《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 育法章程》,是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第一次用国家学制的形式把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 蒙养院,癸卯学制所定位的蒙养院,是我国幼儿教育 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里程碑。
.
蒙养院 幼儿园
1904年,蒙养院
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令》即壬戌学制,将 蒙养院改称幼稚园,规定收受6岁以下儿童。
入园除饭费外,其他如服装、图书等均为 由官备。
.
幼稚园内附设好学堂,培养幼稚园“保 姆”,招收15---35岁女子专门学习保育学科。
湖北幼稚园后改称为蒙养院,原址现为 湖北武昌幼儿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
.
湖北幼稚园后改称为蒙养院
.
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
癸(guǐ)卯(mǎo] )学制:1904年,清政府由张之 洞、张百熙、容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 guǐ)卯(mǎo] )学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