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

合集下载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食品中存在着多种重金属污染物,如镉、汞、铅等,这些重金属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

一、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来源食品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其中有些重金属可能会通过污染水源、土壤等途径进入食品链。

2.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如果不依照规定使用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重金属污染。

3. 生活污染:如电子废弃物、废旧荧光灯、口香糖等。

4. 其他来源:一些药物中、某些野生动物和海鲜等中也会存在重金属污染。

二、食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危害重金属元素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铅:长期食用含有铅的食品,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神经系统损伤、贫血等症状。

2. 镉:长期食用含有镉过多的食品,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

3. 汞:摄入过多汞元素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神经系统损伤等。

4. 铬:高剂量摄入铬对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有损害。

三、如何避免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为了避免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个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 选择正规商家销售的食品,并且查看食品中是否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成分。

2. 注意饮食均衡,经常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等的食品,可以促进体内重金属的排除。

3. 避免食用过多的野生动物和海鲜等猪肉大豆等中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食品。

4. 注意环境保护,减少生活垃圾和电子垃圾等排放的重金属污染。

总之,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了严重的健康隐患。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做好环境保护,选择合格的食品,注意饮食健康,共同为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付出自己的力量。

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

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

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引言: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 4.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如土壤、水体、大气中,也可以通过人类活动如矿山开采、工业生产、废物处理等进入环境。

这些金属具有较强的毒性和生物积累性,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主体:1. 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长期而渐进的,主要通过口服、吸入和皮肤接触三种途径进入人体。

它们可以累积在人体内,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肝脏、肾脏等多个器官产生毒性影响。

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可能导致神经毒性疾病、癌症、生殖毒性等健康问题。

2. 铅污染对儿童的影响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其主要来源包括旧水管、油漆、陶瓷制品等。

铅污染对儿童的影响特别严重,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铅的吸收和代谢能力相对较差。

长期暴露于铅污染环境下的儿童可能面临智力发育障碍、学习困难、行为问题等。

3. 镉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镉是一种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其主要来源包括农业使用的肥料、废水灌溉等。

研究表明,镉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

镉进入人体后会蓄积在骨骼中,阻碍骨骼的吸收和转化。

长期暴露于镉污染环境下的人群更容易患有骨质疏松症,增加骨折的风险。

4. 铬污染与肺部疾病铬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污染物,尤其是六价铬。

六价铬的主要来源包括烟草烟雾、焦炭厂、电镀厂等。

该金属进入人体后会引起肺部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癌等。

六价铬的毒性甚至比砷还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呼吸系统健康。

预防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和控制加强对土壤、水体和空气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和掌握污染源。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减少工业排放、加强废物治理等,降低重金属污染程度。

2. 加强卫生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开展大规模的卫生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提高公众对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认知。

教导人们正确使用食品、饮用水和空气净化设施,降低重金属污染物摄入量,做到预防为主。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动,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克/立方厘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和空气中,并被植物转化为食物链中,最终进入人体体内。

长期暴露于重金属污染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一、神经系统损害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重金属如铅、汞等,会引起神经系统受损。

研究表明,儿童长期暴露于含铅环境中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学习障碍等问题。

成年人暴露于铅、汞等重金属可以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以及情绪不稳定等神经失调症状。

二、肝脏功能异常许多重金属进入体内后会在肝脏堆积,并对其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砷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长期摄入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如肝腹水、黄疸等。

镉对肝脏细胞也有毒性作用,可引起脂质过氧化和细胞凋亡,进而影响正常肝脏功能。

三、肾脏损害许多重金属污染物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长期暴露于含铅环境中会导致慢性铅中毒,进而引起肾脏损伤。

镉是另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它在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尿毒症,并增加患上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四、呼吸系统疾病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如铬和镍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这些重金属可引起气道炎症、支气管炎甚至气管癌等呼吸道疾病。

五、免疫系统抑制重金属污染物还具有潜在的免疫毒性。

暴露于重金属环境中,人体的免疫功能会受到抑制,容易导致感染发生和进展。

例如,铅可干扰T细胞和B细胞的正常功能,影响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六、癌症风险增加一些重金属如镍、铬和砷等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CR)确认为致癌物质。

这些重金属在体内积累并与DNA结合,诱发遗传突变从而形成肿瘤。

所以长期接触这些重金属会显著增加患上白血病、肺癌和尿路系统肿瘤的风险。

七、儿童发育异常儿童由于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更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许多重金属如铅在儿童体内堆积时间更长,并可以影响正常发育过程。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策略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策略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防护策略引言:重金属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铜、铅、镍、汞等重金属元素超过环境容许限值,并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

一、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金属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毒性,长期接触或摄入过量重金属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以下是几种常见重金属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 铅的影响: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长期暴露于铅污染环境中会引发高血压、肾脏疾病、神经系统损伤等。

尤其对于孕妇和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2. 汞的危害:汞主要通过鱼、甲基汞等形式进入人体,长期摄入过量汞会损害肾、神经系统和胎儿发育,甚至导致克山病等汞中毒疾病。

3. 镉的损害:镉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通过大米等食物进入人体。

高浓度的镉摄入可能导致肾脏疾病、骨质疏松、癌症等。

二、重金属污染的防护策略面对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我们应该积极采取防护策略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以下是几种常见有效的防护策略:1. 加强环境监测: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重金属的监测,定期检测食品、饮用水和大气中的重金属含量,确保环境质量安全。

2. 合理膳食结构:合理膳食结构可以帮助减少重金属摄入。

应尽量选择新鲜、有机的食品,并避免食用过多富含重金属的食物,如鱼、蔬菜等。

3. 防止直接接触:减少人体皮肤直接接触重金属污染物的途径。

在工作环境中,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减少重金属吸入或吸收。

4.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环保技术:农业生产中应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农药和化肥,推广有机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渗入。

5. 教育宣传与健康教育: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重金属污染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结尾: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环境问题。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一、重金属污染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在生活和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重金属元素被释放出来之后,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给人们的身体和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各类工业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如冶炼、电子、农药等。

部分重金属元素极其难以降解和排泄,只能在环境和人体体内累积,并通过食物链的方式不断向人们传递。

二、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危害1. 影响土壤和水质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寿命极其长久。

如果大量排放,重金属可以在土壤和水体中持久存在,进而影响生态环境的整体健康。

比如铅、汞、镉等作为污染源时,则会削弱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功能,降低土壤的肥力,也会影响地表和地下水质。

2. 影响生物多样性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在于影响环境质量,更是可以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极端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污染了生物,而其他生物则会不断通过食物链吸收它,从而打破生态平衡和生态稳定状态。

三、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1. 中毒重金属元素在人体内逐渐囤积,会在致病系数高的情况下伤害身体。

例如,如果吸入或进食富含铅、汞、镉等重金属的物质,则会使身体中的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等大量受损,导致贫血、吞咽和成人严重中毒等健康问题。

2. 导致不良影响人体内长时间积累的重金属污染物质散布至机体组织中,也会对身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或许会引起肺癌,胃癌gl 甚至白血病等疾病。

四、防范重金属污染的方法1. 投资环保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大量投资环保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模式,以减少或降低工业生产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同时要严格按照国际环保标准来规范生产和排放。

2. 日常饮食我们应该选择保证食品安全的食材,避免过渡摄取含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的食品。

另外,我们也需要适量加入含钙、铁、磷等各类元素的食物,以达到平衡营养的目的。

3. 土地修复在环保技术的帮助下,对于已经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以达到土地的重生态化,尽量减轻环境和天然资源的损耗。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

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一、引言重金属是指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铬等。

虽然重金属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但它们的过量暴露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金属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二、重金属的危害1. 健康危害重金属可以通过空气、水源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急性或者慢性中毒。

例如,铅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受损、智力发育迟缓;汞中毒会引起神经系统和肾脏伤害;镉中毒会导致骨骼疾病和肾脏伤害等。

2. 环境危害重金属的排放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铬的排放会导致土壤酸化和植物生长受限;镉的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三、重金属的预防措施1. 工业控制工业企业应加强重金属的排放监控和管理,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减少重金属的产生和排放。

例如,安装废气处理设备、废水处理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 食品安全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和管理。

制定严格的标准和限值,加强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公众应选择安全可靠的食品品牌,避免食用含有重金属的食品。

3. 家庭防护家庭中应注意减少重金属的暴露。

例如,使用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和食品,避免使用铅含量较高的陶磁器具;注意室内通风,减少室内空气中重金属的浓度;定期清洁家居环境,避免积尘和重金属的沉积。

4. 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重金属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发布相关信息和教育课程,让公众了解重金属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结论重金属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加强工业控制、食品安全、家庭防护和教育宣传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重金属的危害。

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科技水平迅速提升,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样日益严重。

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自然资源被不可逆转地消耗殆尽,同时,人类活动也会产生诸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甲烷等废气排放,造成大气环境的恶化。

此外,人类活动还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其中,重金属污染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现象。

二、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不可小觑,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累积,经通过食物链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累积,可能导致各种慢性疾病,并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首先,重金属污染会对人类的肝脏、肾脏、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

这些重金属通过吸入、进食、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后,会在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积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导致肝、肾肿瘤等疾病。

同时,重金属还可能引起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高血压等。

其次,重金属污染会影响人类的免疫功能,导致易受感染。

这是因为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免疫系统无法对病原体等外来物质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从而使人体更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三、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婴幼儿的危害人类婴幼儿由于生理上和成年人不同,因此更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此外,婴幼儿消耗食物的量相对成年人较大,因此人体摄入的重金属也就相应地增多。

已有研究表明,重金属对婴幼儿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可能导致大脑发育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等问题,甚至有可能引起自闭症、ADHD等疾病。

2. 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可能损害骨骼系统,导致骨质疏松等疾病。

3.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重金属污染能够干扰人类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加婴幼儿患上感染等疾病的风险。

四、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式和方法为了降低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治理。

目前,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式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排放。

对于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最好的方式是从源头上控制重金属排放。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哪些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哪些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正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重金属,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它们可能就潜伏在我们的食物、水源、空气甚至日常使用的物品中。

当人体暴露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会对健康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重金属。

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铬、砷等。

这些金属在一定浓度下具有毒性,而且它们在环境中不易分解,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铅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

儿童往往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

含铅的油漆、汽车尾气、某些玩具和食品包装都可能是铅的来源。

当儿童摄入过多的铅,会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导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问题。

对于成年人来说,铅中毒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肾脏损伤、生殖系统问题等。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铅还可能导致贫血、神经损伤和消化系统紊乱。

汞也是一种危害极大的重金属。

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有机汞和无机汞的形式存在。

有机汞如甲基汞,容易在鱼类等水生生物体内积累。

人们食用受汞污染的鱼类后,甲基汞会在体内蓄积。

这可能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减退、震颤、视力和听力下降,甚至出现语言和运动障碍。

无机汞则主要通过工业排放进入环境,长期接触无机汞可能导致肾脏损害和呼吸系统问题。

镉的污染主要来自于采矿、冶炼、电镀等工业活动。

镉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很长,容易在肾脏和肝脏中积累。

长期摄入镉会导致“痛痛病”,患者会出现全身疼痛、骨骼变形、容易骨折等症状。

此外,镉还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衰竭,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铬有多种价态,其中六价铬的毒性较强。

六价铬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

它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六价铬会引起呼吸道刺激、皮肤溃疡,长期接触还可能导致癌症,特别是肺癌。

砷是一种类金属元素,也具有很强的毒性。

砷污染常见于地下水和土壤。

饮用含砷量超标的水或食用在砷污染土壤中生长的农作物,可能会导致慢性砷中毒。

砷中毒会引起皮肤病变,如色素沉着、角化过度,还可能增加患皮肤癌、肺癌、膀胱癌等癌症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金属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人类的生存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条件愈来愈适应.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工农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严重污染及生态平衡的破坏,进而影响力人类的健康,甚至导致了一些严重疾病的发生.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有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当前,环境污染主要是人为污染,其中以化学污染最为突出,重金属污染就属于其中。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

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

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水污染中,还有一部分是在大气和固体废物中。

重金属指比重(密度)大于4或5的金属,约有45种,如铜、铅、锌、铁、钴、镍、钒、铌、钽、钛、锰、镉、汞、钨、钼、金、银等。

尽管锰、铜、锌等重金属是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是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容易对人体造成慢性中毒。

重金属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喝的水、吃的食物和大气。

水的污染通常都是由当地工厂废水排放造成的,这些含有超标重金属的废水一旦排到干净下游,就会污染大片水源。

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

砷、铬、铵类、笨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

由于这种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在颜色、气味等方面与正常水没有差别,农民根本看不出来,一旦用这些水来灌溉,必然会让土壤及农作物成为重金属污染对象。

人吃了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种出来的农作物,很容易受到重金属的毒害。

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

铅是重金属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

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是出现在人类文明社会中最严重的环境污染物之一。

它可影响人体的各类器官,如神经、造血、消化、泌尿、生殖和发育、心血管、内分泌、免疫、骨骼等,其中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是铅作用的主要器官;更为严重的是它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损伤认知功能、神经行为和学习记忆等脑功能,严重中毒者造成痴呆。

①铅对儿童神经行为和智力的影响。

由于铅可选择
性地蓄积与脑部,损害神经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如干扰神经递质的摄取和释放,抑制其与受体结合,影响神经突触的传递功能,影响神经钙调素、蛋白激酶活性等,所以在铅所致的各种亚临床损害中,智能受损尤其明显。

儿童因胃肠对铅吸收率比较高,血脑屏蔽和各种机能发育尚不完全,而且血铅每增加100μg/L,认知能力受损,减少2~3个IQ得分,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缺乏自信、抑郁、淡漠或多动、强迫行为等,与同龄儿童相比,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较低。

②对视觉和听觉的影响。

铅暴露可使儿童视觉运动反应时间延长,视觉分辨力降低。

铅暴露影响儿童听觉系统的发育,听力降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改变,听觉传导速度降低。

③孕妇铅暴露对子女的影响。

胎儿正处于各个器官系统发生、发育阶段,对铅极为敏感,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孕妇长期暴露与低铅环境,致使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出生后可表现神经行为和智力发育落后。

如果孕妇暴露与高铅环境,影响更大,可能导致新生儿贫血、低体重、出生缺陷、先天痴呆,甚至死产。

如甘肃徽县儿童铅中毒事件,致使62名徽县儿童属中、重度铅中毒。

2004年太湖底泥中总铅含量处于轻度污染水平。

黄浦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Pb超1倍;苏州河中Pb全部超标。

城市河流有出现25%的河段有总铅的超标样本出现。

全国近岸海域海水采样品中铅的超标率达62.9%,最大值超一类海水标准49.0倍。

2010年相继发生了江苏大丰、四川隆昌、湖南嘉禾、甘肃瓜州、湖北崇阳、安徽怀宁等多起血铅事件。

汞及其化合物侵入人体,被血液吸收后可迅速弥漫到全身器官。

人体对进入体内的汞,有一定的解毒和排毒能力,血液和组织中蛋白质的硫基能与汞迅速结合,并逐渐将汞集中到人体具有解毒功能的肝脏和肾脏。

进入人体后的汞,若为无机离子型的汞,在肾内汞浓度最高,其次为肝、脾、甲状腺,汞进入脑则极其困难。

汞的毒性以
有机汞化合物毒性最大,又以甲基汞致病最严重。

甲基汞侵入人体以后,与—SH基结合而形成硫醇盐,是一系列含—SH基的酶的活性收到抑制,从而破坏细胞的基本功能和代谢,破坏肝脏细胞的解毒作用,中断肝脏的解毒过程,损害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和其他功能。

另一方面,甲基汞能使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因而破坏选拔离子平衡,抑制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并引起离子渗出细胞膜,导致细胞坏死,肾功能衰竭。

同时,甲基汞还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在末梢神经中感觉神经元出现强烈的变性,而中枢神经各处均可产生神经细胞变性、脱落,发生感觉障碍。

汞中毒的症状是疲乏、多汗、头痛以及易怒,随即出现战栗、手指和脚趾失去感觉,视力模糊及肌肉协调萎靡,导致运动失调、听觉损害、语言障碍等。

如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的“水俣病”。

贵州和四川的汞矿开发已对乌江下游的生态与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洪渡河已遭到严重的汞污;太湖沉积物中铜的污染级别高于其他污染金属;作为吉林市、长春市饮用水源地的松花江,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入河沉积物重金属中汞的污染有加重趋势,生物体内重金属汞呈明显富集。

镉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中重要的一种有毒化学污染物。

镉对人体产生毒性效应。

由于镉易在肝脏中积累,集中在肾小管的镉,使金属硫蛋白耗竭,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组织的线粒体发生膨胀和变形等障碍,使得肾小管上皮细胞通透性功能损害,因而引起肾功能障碍,患者出现低分子的蛋白质(1万~3万),并伴随出现溶菌酶、B2微球蛋白、糖尿、氨基酸尿、高磷酸尿等。

镉中毒除引起肾功能障碍外,长期摄入微量镉,通过器官组织中的积累还会引起骨痛病。

骨痛病是以骨软化为主体的病理变化。

这种病症曾在欧洲出现过,而日本神通川流域由于镉污染引起的骨痛病是举世皆知的。

公害原因是由于神通川上游锌矿冶炼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川河流,居民长期食用被污染的河水灌溉的稻田中的稻米,并直接饮用含镉水。

镉中毒首先使肾脏及肝脏受
损害,然后引起骨骼软化,若此时又有妊娠、分娩、哺乳、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钙不足等生理或生活诱导因素,便会出现骨痛病。

而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基础科研部调查了7万人25年的健康记录后发现,从1965年到2005年,骨癌、骨痛病人数
都呈上升趋势。

在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株洲,当地群众的血、尿中镉含量是正常人的2至5倍,还有2009年7月3日浏阳爆发某化工厂引起的恶性镉污染事件。

铬是动物和人体的必需元素。

是机体内葡萄糖利用的一种必需成分。

铬过量可影响体内的氧化—还原和水解过程以及与核酸、核蛋白结合,干扰酶系统而引起中毒。

据研究,铬在体内可使蛋白质变性,沉淀核酸、核蛋白,干扰酶系统。

有人认为铬酸盐吸收到血液后,遇到血中的氧即形成氧化铬,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致使红细胞携带氧的功能发生障碍,由于血中氧含量减少,可导致细胞内窒息。

目前世界上公认某些铬化物可致肺癌,成为铬癌。

过去认为只有六价铬化合物才有致癌作用,但在动物试验中发现,金属铬、焙烧铬矿粉和氧化铬均有致癌活性。

致癌作用决定于铬的化学形态,溶于酸不溶于水的铬化合物被认为是最危险的。

动物实验证明,铬化合物还具有致突变作用和细胞遗传毒性,分析和研究用六价铬和三价铬处理以后的细胞和细菌,均发现铬化合物对染色体畸变有诱变性,染色体畸变发生率高低依次为K2Cr2O7>K2CrO4>Cr(CH3COO)3 >Cr(NO3)3>CrCl3。

六价铬显示很强烈的诱变性,并且其诱变率与铬化合物的浓度有关。

铬化合物还损害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重铬酸钾的变现特别突出。

一般认为重铬酸钾对细胞的毒性远比三价铬重,六价铬的氧化能力对脱氧核糖核酸具有损伤作用是重要原因。

铬渣污染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都有报道,经调查,我国的锦州和广州西郊等铬渣污染区居民的癌症死亡率都显著高于对照区。

2009年6月15日湖南娄底双峰县某公司违法转移含铬废渣引起铬污染事件;云南省曲靖市越州镇有总量5000余吨的重毒化工废料铬渣,经雨水冲刷和渗透,逐渐把容量20万立方的当地水库变成恐怖的“毒源”,环保部门在初步处理后,把污水排进珠江上游南盘江。

可是重金属污染仅仅只是环境污染的一小部分,却已经给人类造成如此多的疾病,而其他环境污染问题仍在不断在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

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极为复杂,其致病特点中不仅污染物质多且影响范围广、高危人群接触时间长、浓度低、危害不易早期发现,且多种途径侵入,诸因素综合作用、难治疗、预后差。

环境污染问题造成的现状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倡
导与环境和谐共处,提倡绿色消费模式,按照绿色消费模式,重新审视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尽量改掉不良生活方式,往“绿色”的道路上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