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 发》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品析消息语言,梳理结构,把握情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消息的主要内容,把握消息的主要特征,提高新闻的阅读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首届诺贝尔奖获奖的相关信息以及诺贝尔奖的有关知识,赞美诺贝尔的精神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感悟诺贝尔及获奖者对人类贡献,培养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把握消息的主要特征,提高新闻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感悟诺贝尔及获奖者对人类贡献,培养学生作为青年一代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一、背景材料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二、读读写写bān fā yí zhǔ jiàn shù zhòng cái jùé颁发遗嘱建树仲裁巨额颁发:发布,授予遗嘱:生前对其死后遗产所作的处分和处理其他事务的嘱咐或嘱托建树:建立的功绩仲裁:公认的第三者在争端两方间进行裁定公断巨额:巨大的数额三、整体感知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请概括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首届诺贝尔奖于1901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发。
四、深层探究请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导语——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主体——获奖情况、颁发机构及时间地点颁发背景——颁奖资金来源、资金管理与评审的分离1、仔细阅读标题,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标题清晰简洁地交代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并强调了首次颁发,暗示了本则消息叙述的角度和下文需要详写的内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讲义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讲义一、诺贝尔奖的背景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诺贝尔在逝世前立下遗嘱,将其大部分财产用于设立一系列奖项,以表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领域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诺贝尔一生拥有众多发明专利,他通过发明炸药积累了巨额财富。
然而,他也意识到炸药在战争中的破坏性作用,这促使他思考如何为人类的进步和福祉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于是,设立诺贝尔奖成为了他实现这一愿望的方式。
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和地点首届诺贝尔奖于 1901 年 12 月 10 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颁发。
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诺贝尔奖这一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奖项的正式启动。
三、首届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首届诺贝尔奖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和平奖五个奖项。
物理学奖授予了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他发现了 X 射线,这一发现为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化学奖颁发给了荷兰化学家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他在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了德国科学家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他在血清疗法方面的工作为治疗白喉等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
文学奖归属了法国诗人、散文家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他的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受到赞誉。
和平奖则授予了瑞士人亨利·杜南(Henry Dunant)和法国人弗雷德里克·帕西(Frédéric Passy),以表彰他们为国际和平事业所做出的努力。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24页)

个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
结
然环境
构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自学释疑
1.【路透社斯德哥 • 思考:电头交代了什么?
尔摩1901年12月 10日电】
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 的时间和地点。
自学释疑
2.在主体部分, • 表现了新闻事实准确、翔实的 一一列举了获奖 特点 者的国籍、姓名、 所获奖项和主要 成就,这样写的 好处是什么?
A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根据诺贝尔的遗嘱: “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
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
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B.从即日起,根据诺贝的遗嘱,诺贝尔奖有4个机构(瑞典3个, 挪威一个)颁发。
C.在欧洲各地,3亿人正在与他们日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一部 分告别: 法郎、马克、里拉、先令、盾、埃斯库多和比塞 塔……
• 2、第5自然段第1句是一个__设__问____句,起 _引__出__下__文_作用。
• 3.请你说出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人物姓名及国籍。
美籍华人: 杨振宁; 印度诗人: 泰戈尔; 美国作家: 海明威 (答案不唯一,写出其中两位即可)
导语: 诺奖颁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主体: 获奖人员及其他
背景: 资金来源、评奖情况
补充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获得者 杨振宁、李政道: 1957年因提出“宇称不守恒” 观念被实验证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
为中华民国国籍)
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 通 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二、学习目标
• 1、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 容。 • 2、把握消息的三个特点:内容具体真实,报 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 3.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培养科学精神。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课件

评选过程的透明度与公正性
要点一
透明度
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允许公众了 解评选细节和依据。
要点二
公正性
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是否公正,是否充分考虑了各领 域的优秀成果和人才。
获奖成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真实性
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存 在学术不端行为或其他问题。
可靠性
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是否经过严格的验证和 认可,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诺贝尔奖颁发的启示与展 望
对科技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启示
诺贝尔奖的颁发可以激励科技教育的发展,引导学生关 注科技领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借鉴
Hale Waihona Puke 在科技教育中,可以借鉴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和机制, 设立科技竞赛或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发 明。
对科技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也 将不断拓展和丰富。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科技 创新和发明,为人类解决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供更多 思路和方案。
促进国际合作
诺贝尔奖的颁发,成为了国际科 学交流的桥梁,促进了各国之间
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启示
重视基础研究
诺贝尔奖的颁发,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 的基础,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关注跨学科研究
诺贝尔奖的颁发,鼓励了跨学科的研究,未来的科技发展需要更多 的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秀 课件
2023-11-09
contents
目录
• 诺贝尔奖概述 •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 诺贝尔奖颁发的影响与启示 • 诺贝尔奖颁发的争议与反思 • 诺贝尔奖颁发的启示与展望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 年秋季修订版)第2 单元的第8 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867 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 年,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
临终前,他立下遗嘱,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这是诺贝尔在1895 年11 月27 日写下的遗嘱。
1901 年12 月10 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根据诺贝尔1895 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 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这些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他因发现X 射线而获得物理学奖;荷兰的化学家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他因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而获得化学奖;法国的科学家皮埃尔·德·顾拜旦,他因创立国际奥委会和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而获得和平奖;德国的生理学家威廉·康拉德·赫曼·冯·贝林,他因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法国的作家普
吕多姆,他因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而获得文学奖。
这篇新闻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情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由来、颁发机构、奖项设置、首届获奖者等相关信息,表达了诺贝尔对人类的贡献以及人们对他的纪念和敬意。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原文1901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
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
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
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
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
【篇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学生回答。
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的奖项,截止2017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性。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堂笔记《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第二课,主要讲述了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生平事迹及他创立诺贝尔奖的经过。
这一课让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家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性,也让同学们了解到在科学领域有哪些杰出人才。
诺贝尔是一个拥有多重才能的超杰出人物。
他在生命中的一段时间内体验了多种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包括在父亲的硝化工厂工作,做化学研究,然后是文学和戏剧,甚至还涉足了爆炸领域。
正是由于这些经历让诺贝尔认识到了科学和文学的重要性,于是,他决定在自己去世后用价值相当于他整个家产的财富,设立了一项可奖励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文学家和平持者的奖项,从而诞生了今天大家熟知的“诺贝尔奖”。
在本课中,我们还了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1901年,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经过一年的筹备,终于有了结果。
世界上有很多杰出人才都参加了这一评选活动,但最终,只有5个人被授予了“诺贝尔奖”。
其中有2位文学家:法国著名的日记体小说家高尔基以及西班牙戏剧作家贝克斯塔夫诺;另外,有3位掌握着高深科学技术的科学家:法国的医学家帕斯特;荷兰的物理学家范德瓦尔斯和瑞典的化学家诺尔丁。
本课让我们看到了以诺贝尔为代表的一群杰出科学家、文学家和和平持者的无限魅力。
我们看到了他们那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也看到了他们不断求知、创新、突破的科学精神。
通过这些杰出人物的实际行动,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科学的力量及其在人类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
与此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也学习到了应该如何具备和追求科学精神和实践,以彰显现代人应有的高尚品质!另外,在本课中,我们也要学习到尊重知识和尊重科学家的态度。
诺贝尔奖的颁发,既是对科学家和文学家的褒奖,也是对所有人“劳动创造的肯定”。
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家,认真学习,发扬科学精神,以更积极的态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我们还要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这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文,是优秀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篇一】一、教材简析本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堪称为新闻佳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这则消息的历史背景,把握消息的特点。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2】明确《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结构内容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3】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朗读法,领会本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
难点: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与朗读法相结合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的颁发就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岁月,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最著名的学术大奖,深受世界各国关注,相关行业的学者、专业人士也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至高荣誉!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在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我们也有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你们知道是谁吗?xxxx年xx月xx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xxxx年xx月x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其在研究从植物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取得巨大成就而获得xxxx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温故而知新1.新闻定义: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
“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
我们这里所讲的消息,指的就是狭义新闻。
新闻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结构:标题导语(副标题):是一句话或一段话,是新闻当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事实概括。
主体:是对导语的展开补充。
背景:是新闻的历史情况和环境条件。
结语:是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启发与激励性的语言。
3.写新闻的注意事项:【1】精心拟定标题。
标题要能准确地反映消息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中心意思,给人以启示。
标题要力求简洁、概括、凝炼,以精炼的文字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使人一目了然。
【2】导语明确。
要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写出消息的主要事实,一般告诉读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什么事以及事情的经过或结果。
【3】主体部分要具体充实,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或夸张。
消息的记叙不要求详尽地展开事件的情节或细节,只是简明扼要、精炼概括地记叙事实的轮廓和梗概。
主体部分还必须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内容充实、生动形象。
【4】有时可根据情况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
【三】四边互动整体感知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明确:【1】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2】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明确:【1】主体部分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2】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3】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
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明确: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四】拓展交流围绕诺贝尔奖奖项的由来、奖项设置、评选流程、颁发奖章、华人获奖、有趣的诺贝尔奖事件等话题,充分交流。
【五】小结1.主题: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
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
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写作特色:语言简练,内容真实【篇二】课文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所在单元是新闻主题的活动探究单元。
本课在结构上堪称是倒金字塔结构的样板。
从写作方法来看,选取了最普通的报道角度,正面直接报道,是标准的常规写法。
在语言方面,客观、准确、简练、平实,是标准的消息语言。
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消息的最佳蓝本。
之前,通过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消息的特点、消息的六要素和消息结构的五部分等知识。
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课,用之前所学方法来阅读消息、筛选信息,巩固所学;还可以学习新的知识,消息的常见结构形式——倒金字塔式,探究消息的语言特点等,为下一步的新闻采访、写作的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从未接触过新闻的专业知识,充满着强烈地好奇心、探索欲。
本课是学生学习的第二篇消息,通过对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新闻几个基本知识。
不过由于初学这种文体的文章,学生学起来还是缺少章法,为了让学生更快掌握消息的特征,本课将从消息的基本知识入手,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消息的语言做更深层次的探究,让学生掌握新闻这种体裁,并能写出简短的消息。
结合学情和生本教育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到合作探究当中去,勇敢地说、大胆地写。
教学目标:1.能利用已学的新闻知识分析课文,并从文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过新闻传达的事实及新闻立场。
2.学习消息的语言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重点:1.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2.学习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写作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消息语言的特点。
教学创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较阅读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照片,问:图片上的这两个人同学们认识吗?他们获得了什么荣誉?学生回答。
明确:莫言和屠呦呦,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二)追问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教师补充:诺贝尔奖是世界各类奖项中地位最高的奖项,截止20xx年,诺贝尔奖共授予了892个人和24个团体,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有着公认的权威性。
(三)那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时时什么样的呢?英国最大的通讯社,也是国际性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过报道。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设计意图及建议:由同学们熟知的名人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借机简介诺贝尔奖及路透社)二、自主学习,理清结构(一)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1.第一课我们学过消息的结构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消息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2.请勾画出本则消息的结构。
(设计意图及建议:温故知新,前面的《消息二则》中已经学了消息的基本结构,这里再次巩固,学生在分析结构的同时也学会了快速阅读消息的方法)(二)结合课文旁批,说说各段分别传递了什么信息?明确:第一段介绍了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第二段介绍了今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其成就。
第三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发机构及授奖仪式的相关要求。
第四段介绍了诺贝尔奖金的来源,特别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设计意图及建议:此处旨在教会学生利用课文旁批的辅助作用,来快速理清课文内容)3.如果让你给上述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呢?明确:重要性依次递减,由主到次。
这种由主要到次要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下面我们通过微课一起来学习“倒金字塔结构”。
4.播放微课《新闻的倒金字塔式结构》。
教师总结: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
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
这种结构在消息中比较常见,需要同学们掌握。
(设计意图及建议:这一环节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新闻阅读能力,筛选信息能力,提高学习自信心。
给学生引入了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讲概念,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对本则消息重要性的分析,让学生在实例中理解这一概念,并通过微课的学习加深对“倒金字塔式结构”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消息语言的特点。
1.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将信息按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由主到次来排列的一种消息写作模式,这种固定的结构方式有利于人们快速筛选信息,符合消息时效性强、快等特点,这些特点就使得消息在语言上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特点:第二段中句子示例:法国的xxxx(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明确:这一句中“颇有建树”,意思是在事业上有很大成就,这里用来评价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很有分寸,体现了消息语言客观、准确的特点。
2.文中还有很多词句,分别体现了消息语言的不同特点,请同学们再细细研读课文,用三五分钟来仔细揣摩文中消息的语言,再将你的发现与小组同学分享。
学生分享内容可能有:客观:评价各位科学家的成就时,遣词造句客观,准确严谨。
如:两个发现;颇有建树和卓有成就。
大部分使用陈述句。
引用诺贝尔遗嘱内容,表明了新闻语言的客观真实。
“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简练,准确,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饰语,显得很客观。
准确:电头中时间地点与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体,报道的及时。
具体:第二段一一列举的国籍,姓名等信息;括号里的补充内容说明了消息语言的具体。
简练:对于颁奖时间和地点的介绍;括号内语言;作者巧妙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客观简练。
通俗:作者用“黄色炸药、多种炸药”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专业的知识,让读者易于理解。
朴实:从全文来看,大部分是短句子,显得非常简练;用朴素的语言给我们阐述了新闻的事实,大部分使用陈述句,显得朴实而又客观。
3.教师总结: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我们发现消息的结构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语言具有客观、简练、准确、具体、朴实、通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