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
让什么充满味道作文600字

篇一:让生活充满味道记忆如同潮水般渐渐褪去了它原有的颜色,心中不变的,唯有那一番温情,面条的香味萦绕在我鼻尖,又把我带回来,充满味道的那一天。
冬天不知不觉就来了,伴随来的没有鹅毛般的大雪,但寒风似乎也将温度拽了下来,四川虽是盆地,山东天气照样冷,而这时候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就成了什么御寒的宝物。
我家门口有一家面馆,有些年头了,也算得上是老字号,一到冬天,这家面馆是我每天早上必来的地儿,早餐来碗面暖暖肚子,别提有多舒服了,老板来二两面,香菜,我在门口喊,只听见厨房里传来一声,好嘞,先坐一会儿。
伴随着浓浓的蒸气,我不紧不慢的坐了下来,环顾四周,大多都是学生和上班族,来这里吃面,还有几个穿着破旧的衣裳,不合脚的旧皮鞋的老人,他们身后还有几个灰溜溜的麻布袋子,里面装的大概是准备卖的破烂儿吧,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他们坐在面馆的角落,吃完就走了,我也没有多想,只是安心的吃我的面。
但是,今天我却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他们居然吃霸王餐我观察了很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吃完面都不付钱就径直走了,老板也熟视无睹,我便更加疑惑了,在他们全部走完之后我来到厨房问:老板,那几个坐在角落吃面的人,没给钱就走了,你不拦住他们呀!十分替老板打抱不平,老板听后放下了手中的活儿,叹了口气,娓娓道来:他们啊,都是周边的乞丐,平常都是靠卖破烂为生,这冬天的几个孤寡老人在外面又受饿受冻,反正我这面又不贵,就当献献爱心了,所以我平常会让他们来店里面吃面,不碍事的。
听完老板的回答,我没在说话,只是默默走出面馆,回头望店名爱心面馆。
原来一碗面可以承载一个人无比善良的心,或许他们充满味道的面条,才是最暖心的吧。
篇二:让家充满味道谈起家,想起的总是唠叨的话语,熟悉的气味总是治愈着心情,陈设的家具承载着鲜活的生命,家的味道似乎早已刻进基因,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我最喜欢家里温柔的棉被香,妈妈总是会在冬天的时候从柜子里取出沉睡近一年的棉被,然后,放在阳台上,在暖阳下轻轻拍打,使它睡眠的痕迹,伴着棉絮在空气中飞扬,然后落在地上。
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

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也就是说作文是来源于生活的,作文教学更要充满生活的气息。
关键词模拟生活走进生活品味生活畅想生活体验生活曾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一篇好作文同样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快乐与烦恼、成功与失败……都是作文写作的源泉。
下面是我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的点滴感受。
一、广泛阅读,丰富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广阔生动的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作文厚积才能薄发。
学生平常的阅读积累太少,造成了作文时词不达意、语言干瘪、憔悴不堪的现象。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书,营造读书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学生通过读书,不仅可以积累知识,还可以活跃思想,提高认识,更可以积累语言,学习别人是怎样表达的。
书读多了,语言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往往文思泉涌,写文章时就能“信手拈来”。
因此,广泛阅读是写好作文关键的一步。
二、模拟生活,激发兴趣利用生活的场景去刺激学生的感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活跃状态。
“模拟生活”的教学设计可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才干,使课内与课外,个人学与集体学,知识与表达联系起来,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把封闭的课堂教学变成开放的教学,让学生传达、体现自己对作文的理解和感悟,使理解与表达、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大语文教育系统”中自主地学语文,用语文,培养自主精神。
三、走进生活,采撷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指导莫泊桑的写作窍门之一:仔细观察,要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
平时,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抓住身边鲜活的题材,师生共同习作,进行心灵对话,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素材本,随时将身边的好素材记录下来。
有了好素材,学生表达的愿望更强烈了,写出来的作文还可以共同交流。
写人记事 有生活气息的作文

写人记事有生活气息的作文
清晨,阳光偷偷溜进了张奶奶的房间,把她的脸照得暖暖的。
她揉了揉眼睛,伸手去摸老花镜,这习惯她都养了几十年了,感觉
每天不摸一下都不完整。
中午那会儿,老街可热闹了!王师傅的煎饼摊前围满了人,他
手法快得跟变魔术似的,煎饼翻飞。
每次有人夸他煎饼好吃,他就
笑着摆摆手,说,“哪儿的话,我这手艺都是老黄历了。
”。
放学了,校园操场上孩子们笑声不断。
小明和小华踢着足球,
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可他们还是笑得合不拢嘴。
那足球在俩人脚
下来回跑,就像他们的友情,简单又纯粹。
到了晚上,城市的霓虹灯开始闪啊闪的。
李先生坐在窗边,拿
着笔在纸上写得飞快。
他啊,是个作家,正在写关于家乡的小说呢。
每次写到那些熟悉的人和事,他的眼睛里都闪着光,好像那些记忆
就在眼前似的。
月光下的小镇特别安静,李大娘坐在河边轻轻唱着歌。
让什么充满味道作文初一

让什么充满味道作文初一
《让生活充满味道》
哎呀呀,生活嘛,就得有点味道才有意思。
就说有一次吧,我和家人一起去逛菜市场。
那可真是个热闹的地儿啊!一进去,各种各样的声音就钻进了耳朵里,“便宜啦便宜啦”“新鲜的菜哟”,此起彼伏的,特别有生活气息。
我们在一个卖鱼的摊位前停了下来,看着那些活蹦乱跳的鱼,我就忍不住想逗逗它们。
我把手伸进水里,那些鱼一下子就躲开了,还溅了我一脸水呢,哈哈。
然后看着卖鱼的大叔熟练地把鱼捞出来,称重、宰杀,一系列动作那叫一个麻利。
买完鱼,我们又去买蔬菜,那一把把水灵灵的青菜,看着就特别诱人。
我拿起一根胡萝卜,想象着它变成美味菜肴的样子,感觉生活真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呀。
在菜市场里逛了一大圈,我们提着大包小包回家。
一路上,我都在回味着在菜市场里的那些场景,有讨价还价的声音,有浓浓的鱼腥味,还有蔬菜的清新味道,这些味道交织在一起,可不就是生活的味道嘛!
生活就是这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味道,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每一种味道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种味道,让生活真正充满味道哟!嘿嘿。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小学高年级段研究性作文教学初探

作者: 赵小芳
作者机构: 永登县城关小学,甘肃永登730300
出版物刊名: 甘肃教育
页码: 118-11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7期
主题词: 作文教学 研究性 选题 指导 评改
摘要:�新课标》突出了"生活作文"的价值取向,将学生的生活实践视为作文的源泉,并强调写作要"根据日常生活需要","写作时要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应让作文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灵,让作文成为学生抒写内心感受的园地,成为联系社会的纽带,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
让作文充满着生活的气息

让作文充满着生活的气息作者:刘娟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10期摘要: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语文教师在走进新课改的过程中应该利用一切时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使他们知道生活中作文材料无处不在。
学生只有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对客观事物有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时,才谈得上写好作文,从而才能让作文洋溢着生活气息,让作文更好地表现生活。
关键词:作文高考方法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67-01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所以学生将首先面临着审题立意,加大了作文的难度。
当数以千计的素材频繁撞车的时候,一个好的素材将显得尤为可贵,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阅卷老师的心田,也必将得到青睐。
在读了江苏一考生的作文《锦绣》之后,我深有感触。
材料是一篇记叙文成败的关键:切题、新颖的材料使文章耐读并使读者产生愉悦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大量批阅作文试卷时尤其显得重要;反之,陈旧、雷同的材料则使阅卷者产生倦怠、沉闷的感觉,唤不起阅读欲望,只会给评分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使同学们看到题目后感到有东西可写呢?怎样才能使作文的材料切题而新颖呢?答案是要同学们从材料的积累入手。
1 融入生活,用心观察,积累素材从近年的高考作文试题来看,命题人都在试图引导考生将作文转向生活,直面社会和自身,抒写性灵,阐发自己对人生感悟和体验。
因此,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
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饮,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只有充分积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作文才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才能准确描摹,把握特征,才能合情合理,义正辞严。
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
它们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最好素材,只是学生还缺少发现的眼睛,不善于观察,也不懂得观察的方法。
从高考满分作文看生活气息、时代气息的营造

从高考满分作文看生活气息、时代气息的营造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时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留意身边发生的事,留意人人关心、人人想说的事,才能原汁原味地写出中学生的生活状貌和感受,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真情实感,才能使文章富于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这是我们从近年高考满分作文中获得的深刻感受。
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在高考满分作文中的营造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以现实生活为底本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每天都演绎着关于友情、亲情和爱情的种种故事。
留心生活,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我们就会发现平凡中的伟大,普通中的高尚。
以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为底本的作文无疑是富于浓重的生活气息的。
那天,天气阴冷,像今天。
妈妈在艰难地支撑了半年后,终于被那可恨的病魔夺去了生命。
那天,你眼睛红肿,衣服单薄,我一时觉得你苍老了许多,像一棵茁壮的树突然被人一下子砍倒。
那晚,你告诉我,孩子,以后的路就要自己走了。
父亲,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为什么?这篇云南考生的作文《父亲,我爱你!》写的是一位平日敢于面对困苦、勇于战胜挫折的父亲在妻子病故后精神崩溃,颓丧沉沦,女儿为此痛心疾首,她细细哭诉往事,希望父亲再度坚强起来的故事。
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文中对往事的哭诉和对父亲深情的呼唤读来令人嘘唏不已。
广东满分卷《“爱”在心口难开》为说明语言的重要性,写了一对有些隔膜甚至对立的父子在父亲节时通过语言沟通而化解了情感障碍的故事。
父亲节献爱心的情节描写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浓郁的时代特点。
由此可见,生活中蕴含着的大量感人的素材都可以成为写作的主体内容。
对于广大中学生而言,关键的是要养成对生活关注的习惯,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积极的思维力。
二、以生活事件来类比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它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以人们熟知的生活事件为喻和作类比,不仅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诠释得形象生动,而且可以增强文章的生活气息。
江苏考生《水的成长》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天空中的小水珠,一滴雨滴……凝结成一片厚厚的云,就像母亲腹中的胎儿,一天天地长大。
生活气息人间烟火的作文标题新颖

生活气息人间烟火的作文新颖一:《街头巷尾的热闹时光》作文一:《街头巷尾的热闹时光》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街头巷尾啦。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走过那条热闹的小街。
小街两边有好多小摊子,卖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有香喷喷的烤红薯,每次路过我都能闻到那甜甜的味道,就好像有一只小手在拉着我过去。
还有五颜六色的糖果,它们被装在一个大大的玻璃罐子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可好看啦!卖糖葫芦的爷爷总是笑着,他的糖葫芦又大又红,外面裹着一层亮晶晶的糖,咬一口,酸酸甜甜的,那滋味儿,别提多美啦!还有卖玩具的小摊,小汽车、小娃娃、小飞机,各种各样的玩具让我都看不过来。
这就是街头巷尾的热闹时光,充满了快乐和惊喜,我可喜欢啦!作文二:《街头巷尾的热闹时光》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在街头巷尾度过的美好时光。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逛街。
走着走着,听到一阵欢快的音乐声。
原来是一个卖气球的叔叔,他一边吹着气球,一边还跟着音乐跳舞,那些气球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他手里跳来跳去。
还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卖棉花糖的阿姨。
她的机器一转,就变出了一大团像云朵一样的棉花糖。
我拿在手里,轻轻咬一口,感觉自己就像飞到了天上。
街头巷尾总是这么热闹,有好多有趣的人和事。
每次去那里,我都特别开心,你们呢?二:《厨房里的魔法世界》作文一:《厨房里的魔法世界》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厨房是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就像一个魔法世界。
我最喜欢看妈妈在厨房里做饭啦。
妈妈切菜的时候,“当当当”,菜刀在菜板上跳舞,一会儿就把菜切得整整齐齐的。
炒菜的时候,锅里“噼里啪啦”响,那些菜在锅里翻跟头,不一会儿就变得香喷喷的。
有一次,妈妈做蛋糕。
她把面粉、鸡蛋、牛奶放在一起搅拌,然后放进烤箱里。
过了一会儿,哇,一股甜甜的香味飘了出来,蛋糕变得又松又软,就像一朵大大的云彩。
厨房真是个魔法世界,能变出好多好吃的东西!作文二:《厨房里的魔法世界》小朋友们,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家的厨房是个有魔法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
哲桥镇中心学校陈晓梅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情是文章的生命。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让学生走进生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描绘生活,感受生活,让生活走进学生的作文,让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是作文教学应该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走进生活,积累作文素材
1、以社会为背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
它们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最好素材,只是学生还缺少发现的眼睛,不善于观察,也不懂得观察的方法。
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指导学生去观察,引导他们用具有个性的眼睛去欣赏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去欣赏城市的高楼大厦与乡村的小桥流水,用具有个性的耳朵去聆听春天燕子第一声婉转的啼唱,去体味夏夜青蛙欢乐的蛙鼓,去捕获城镇小贩的大声叫卖,去感受母亲耳边温柔的唠叨。
这样,学生就能从生活中掘取大量的信息,从而充实自己的写作题材库。
2、以实践为契机,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之一。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进一步加深他们
对生活的体验,并为学生的作文素材库提供生动可感的材料。
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比如,组织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插花展、手抄报比赛等;带学生到田野里去春游,去慰问孤寡老人,或为生活有困难的人献爱心;组织学生到郊外放风筝、挖野菜,或到名人故居寻访名人和历史的足迹,或到附近的工厂参观访问,让他们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访一访,谈一谈,使他们的内心受到触动,留下深刻的印象。
3、以阅读为抓手,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
阅读对作文的作用已被所有语文教学同行认可。
书中有大汉的冷月、盛唐的乐舞、荷马的悲歌、泰戈尔的轻吟;书中有数不清的故事,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感情,以及各种观点、哲理、人生感情。
这些都能使读者大获益处——没有经历的可从书中经历,没有见过的可在书中见到,没有体验过的可从书中体验,世上的沧桑与人生的百态都可尽收眼底,天下诸色人等也会全上心头。
总之,每读一部书,就像多活了一世,就能多一个人的人生经验。
为此,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方面做一些有效的工作。
二、描绘生活,抒写真情实感
1、我手写我心,再现平凡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都不同。
写日记、记随笔是再现平凡生活最好的方法。
教师应该通过日记和随笔,引导学生写真实生活,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积累生活,随时
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再现平凡的生活。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一方面,可以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
为此,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本日记本或随笔本,并根据他们的意愿为其命名,如“流星雨”、“星空下的音乐”、“拾荒”等。
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能为这份作业增添无穷的情趣。
当然,学生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虚构,不能抄袭,至于表达形式则可以不拘一格,自由活泼,只要写真事、吐真情就行。
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还会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
2、我心抒我情,抒发真实情感。
现在,学生写作文千篇一律的实在太多了:写父爱母爱,往往是雨天送伞或病中冒雨送医院;写老师,往往是病中坚持上课……总之,非常缺乏真情实感。
其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作文也必然应该百花齐放的。
为此,教师要要求学生发挥各自独特的生活和感悟,抒发自己独有的真实情感体验。
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呈现“横看成岭侧成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生动局面。
3、我胸有我竹,重视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
成功的细节描写能够真切、细致、生动、深刻地把人物精神世界中最本质的部分再现给读者,给读者留下无限联想与回味的空间。
人们都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其实,大的生活总是由无数小的细节构成的。
细节虽小,却是美的源泉、情的聚集。
所以,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重视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