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mm榴弹炮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122炮大尾舱炮塔总体方案设计

122炮大尾舱炮塔总体方案设计

目录1 绪论 (2)1.1引言 (2)1.2摇摆炮塔的起源和发展 (3)1.3本论文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5)1.3.1 本论文研究的背景。

(5)1.3.2 论文研究内容 (7)2 炮塔结构设计 (8)2.1炮塔设计的要求 (8)2.2炮塔的结构形式 (10)2.3炮塔的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炮塔体的构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尾舱弹药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火炮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4 炮塔内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战斗室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车体宽度和炮塔座圈直径 (12)3.2炮塔最小尺寸的决定 (12)3.2.1 耳轴位置和下炮塔及座圈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确定炮塔体的基本长度和高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定塔体宽度B和最小回转半径R min.................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战斗室内乘员、装置的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耳轴强度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耳轴的受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mm榴弹炮炮身设计毕业设计

122mm榴弹炮炮身设计毕业设计

1 绪论榴弹炮作为最早登场的陆军武器之一,历经了几百年沧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采用新原理、新能源、新技术和新材料加以改进,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现代化的牵引式榴弹炮已经不是技术落后兵器。

大多数现代牵引式火炮可在几分钟内进入和撤出战斗,采用了计算机化火控系统后可以保证首发命中,减少了毁伤目标所需的时间和弹药。

榴弹炮是战斗性能优良的野战炮,用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方的工事、地堡、指挥所等军事设施,实行多种战斗任务,战斗用途广泛。

他们凭借着重量轻、容易进行长途运输、成本低、适用于山地战等优势,在当今陆军武器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榴弹炮安吉东方市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

1.1概述榴弹炮是发射榴弹的火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面目标的中程火炮。

最早的榴弹炮是起源于15世纪意大利、德国的一种炮管较短、射角较大、弹道弯曲、发射石散弹的滑膛炮。

在16世纪中期,榴弹炮开始采用木制信管的球形爆破弹,可用来杀伤陆战场的敌方步兵,也可用于攻城。

16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爆炸弹。

17世纪,在欧洲正式出现了榴弹炮的名称,它是指发射爆炸弹、射角较大的火炮,最先装备榴弹炮的事由荷兰裔士兵组成的英国部队。

到了19世纪下半期,出现了后装线膛榴弹炮,能发射长圆柱弹丸,威力更为强大。

榴弹炮广泛用于野战,成为一张野战炮。

一战时榴弹炮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4.2公里。

二战时榴弹炮炮身长为20--30倍口径,最大射程达18公里,初速为635米/秒,最大射角65度。

目前,榴弹炮炮身长为45倍口径,英国的As90式155毫米自行炮正在研制52倍口径,最大射程为24公里,采用火箭增程弹可达30公里,初速为827米/秒,最大射角75度。

这种长身管的榴弹炮同时又被称为加榴炮。

1.2 炮身的作用及组成炮身作为火炮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火药气体压力和导引弹丸运动,赋予弹丸一定的飞行方向,一定的初速和旋转速度,以保证弹丸在空气中飞行的稳定性,从而准确的把一定质量的弹丸抛射到一定距离的目标上。

中国新型外贸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中国新型外贸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 行走部分采用双销
挂 胶 、双 负 重 轮和 强 力 扭 杆 油 气 混 合 悬 挂 . 不 仅 行 驶 平 稳 性 好 , 且 可 靠 性 较 高 : 加 而 增 了履 带 着 地 面 积 ,减 少 了平 均 单 位 压 力 , 提 高 了底 盘 承 载 能 力 、在 设 计 时 . 型 l2毫 新 2 米 自行 榴 弹 炮 采 用 国 内成 熟 产 品 或技 术 . 具 有成 熟 的 工 艺 性 和 极 高 的 性 价 比
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动力装置采用性能先进的发动机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增加了单位吨功率冷却风扇采用温控式轴流风扇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利用率行走部分采用双销挂胶双负重轮和强力扭杆油气混合悬挂
维普资讯
叉 /王
僻 J
i j
j’ :l


≮ ’ 、.
T j
自行炮 的操作性能 . 减轻 了战斗人员的作战
强度 和 对 战 术 技 术 保 障 的依 赖 . 高 了快 速 提 反 应 能 力 动 力 装 置 采 用 性 能 先 进 的 发 动
机, 提高了使用 可靠性 , 增加 了单位吨功率 ,
冷 却 风 扇 采 用 温控 式 轴 流 风 扇 , 以 有 效提 可
击诸 元 、 射击命令 和各种参 数 . 自动进 行操 瞄解算和倾斜修正 ,自动调炮到射击位置
配 备 有线 、无 线 两 种 方式 并 存 的通 信 装置 . 具 有 数 、 两 种 工 作 方式 , 能 与 射 击 指 挥 话 并
系统 配套使用 : 配备数字式车 内通话器
总之 ,新 型 l2毫 米 自行 榴 弹 炮 的 内 、 2 外弹 道 先进 , 程 远 且 后 坐 力 较 小 武 器 系 射 统 总体布局合理 , 备 了火控系统 . 善 了 配 改

122mm炮身设计说明书1

122mm炮身设计说明书1

1 绪论1.1 火炮未来发展方向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火炮的自行化、自动化、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侦查、指挥手段不断更新,弹药更加多样化。

现代火炮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比如,伴随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炮兵侦查仪器设备逐步形成了以光电技术为主的光学、激光、雷达、声测、电视、红外等先进侦查仪器构成的远中近结合,地面与空中结合,全方位、全天时,品种齐全、手样多段的侦查体系。

如今,正在研究和发展中的有液体发射药炮、电热炮、电磁炮、激光炮、射束炮等。

与现代火炮相比,未来火炮的结构及性能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可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发射技术取得新的进展。

首先是发射能源的多样性,即不仅采用固体化学能源,而且可能采用液体化学能源、电磁能源、电热化学能源及某些组合能源。

(2)减载技术将取得新得进展,磁流变、电流等技术可能应用于火炮反后坐装置,克服传统炮口制退器效率的限制。

(3)新材料的应用将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火炮技术发展的固有问题,如身管内膛的烧蚀磨损、威力与机动性的矛盾等。

(4)原理性、结构性的创新,使现代火炮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5)数字化火炮、智能弹药以及传感器引爆弹药等技术的发展使火炮系统综合作战效能得到大幅提高。

(6)火炮的作战对象、作战环境可能得到拓展,水中火炮、天基火炮等新型火炮可能相继出现,未来火炮具有摧毁敌方鱼雷、潜艇、卫星等功能。

总之,随着兵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在兵器科学中的应用,火炮技术成为技术的综合体,它涉及能源、机械、材料、控制、光学、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诸多学科,随着多种新概念武器的出现,表征火炮的各种属性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2 炮身结构炮身是火炮的一个主要部件,包括身管、炮尾、炮口制退器、等零件。

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火药气体压力和引导弹丸的运动。

炮身设计主要包括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又包括膛内结构设计和外部结构设计。

122炮大尾舱炮塔结构及零件设计

122炮大尾舱炮塔结构及零件设计

目录1 绪论 (3)1.1 引言 (3)1.2 本文研究背景 (3)1.3 本文研究内容 (4)2 炮塔设计用建模软件及分析基础 (5)2.1 概述 (5)2.2 建模软件及分析基础 (5)3 122mm炮炮塔总体方案分析 (7)3.1 概述 (7)3.2 炮塔的作用分类分析 (7)3.3 炮塔总体设计方案分析 (8)4 抗弹能力计算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装甲板厚度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正前方装甲板厚度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侧面和顶面装甲板厚度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托架上耳轴孔参数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托架受力模型简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耳轴孔参数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本章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弹道课程设计

内弹道课程设计

摘要本文应用MATLAB软件编写程序,在不同装填密度下,得出内弹道方程组的数值解,应用EXCLE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模拟膛压p、弹丸速度 随弹丸行程l的变化的关系,即对应用程序所解得的内弹道P~l、V~l曲线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最终选取合适的装填密度,完成内弹道设计。

关键词:MATLAB;装填密度;内弹道设计;前言内弹道学是研究弹丸在膛内弹丸运动规律及其伴随的一系列射击现象的一门学科,是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之一,是兵器火力系统设计者必备的知识。

经典内弹道学是平衡态热力学为基础的,研究膛内弹道参数平均值的变化规律的理论。

内弹道学与武器弹药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实验都有密切的联系。

本课设将内弹道学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反映了内弹道学的特征,获得了准确的结果。

内弹道学在枪炮设计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不仅是枪炮设计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协调武器弹药系统设计中的矛盾,在总体上实现武器弹药系统良好的弹道性能,通过装药利用系数等弹道参量评价武器弹药系统的弹道性能。

在新能源先发射原理的研究中,内弹道学扮演着导向的角色。

开拓了发展的动力和领域。

内弹道计算,也称内弹道正面问题。

即已知枪炮内膛结构诸元(如药室容积、弹丸行程等)和装填条件(如装药质量、弹丸质量、火药形状和性质)计算膛内ν的内燃气压力变化规律和弹丸运动规律。

根据内弹道基本方程求解出lp~,l~弹道曲线,为武器弹药系统设计及弹道性能分析提供基本数据。

内弹道设计,也称内弹道反面问题。

在已知口径,弹丸质量,初速及指定最大压力的条件下,计算出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武器内膛构造诸元和装填条件(如装。

弹道设计是多解的,在满足给定条件下可有很多个设计方案。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对各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

本次课程设计以122mm加农炮装填条件为研究平台,MATLAB、EXCLE为应用ν曲线,以最大膛工具,通过改变装填密度实现不同方案的设计,得出lp~,l~压、初速等弹道参量为评价标准,选取合适的方案。

沈工焦老师122毫米杀爆弹课程设计

沈工焦老师122毫米杀爆弹课程设计

摘要炮弹设计理论课设所涉及的相主要内容是,弹丸发射安全性及堂内运动真确性分析、弹丸的飞行稳定性能设计、威力的设计。

对PL96式122毫米杀爆弹弹丸弹的各各战术技术指标进行规范的设计。

保证弹丸在膛内运动的正确性,安全性;在飞行中稳定性好;在目标区域作用可靠,威力满足要求。

炮弹设计理论课设的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在计算弹体应力时,一定要有很好的数学知识,力学知识,计算飞行稳定性时,还要有弹道学的相关知识。

分析弹丸在外弹道飞行时所受空气动力和力矩。

根据有关强度理论对弹体进行校核,采用布林克法,计算每个断面内表面的三向主应力,用第二强度理论校核弹体内表面的强度。

对弹丸头螺进行分析和计算,用差值法对外弹道的五个参量进行计算并对弹丸飞行稳定性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急螺稳定性和追随稳定性。

最后对弹丸的杀伤威力和杀伤面积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安全性、飞行稳定性、弹道诸元、弹丸威力目录1 弹丸结构总体设计分析 (1)2 弹丸发射安全性分析 (2)2.1 分析弹丸在膛内发射时的受力 (2)2.1.1 弹丸发射时在膛内受到的载荷 (2)2.1.2 发射时弹体的受力状态和变形 (2)2.2 弹体及其零件在最大膛压时的强度计算 (3)2.2.1 发射时弹体强度计算 (3)2.3.2 弹底强度计算 (5)2.4 进行弹丸装填物的发射安全性计算 (8)3 弹丸弹道计算与飞行稳定性分析 (9)3.1 分析弹丸在外弹道飞行时所受空气动力和力矩 (9)3.2 弹丸在外弹道上攻角为零时的空气阻力系数的计算 (9)3.3 弹丸的外弹道参量的计算 (11)3.4 弹丸飞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 (13)3.4.1 急螺稳定性 (13)3.4.2 追随稳定性 (15)4杀伤威力的计算与分析 (17)4.1 弹丸杀伤威力计算过程 (17)4.1.1球形靶杀伤面积 (17)4.1.2杀伤面积计算 (17)4.2 程序运行 (22)4.2.1 目标立姿状态 (23)4.2.2 杀伤面积结果分析 (23)4.2.3 杀伤面积结果分析 (23)5 总结 (25)参考文献 (26)附录 (27)1 弹丸结构总体设计分析弹丸设计的第一步即总体方案设计。

细品苏联M-30122毫米榴弹炮

细品苏联M-30122毫米榴弹炮

细品苏联M-30122毫米榴弹炮2011-04-23 21:00:59| 分类:火炮和炮兵| 标签:榴弹炮火炮炮兵 m-30 122毫米 |字号订阅斯大林同志曾说过:“炮兵是战争之神。

”在二战陆地战场上,炮兵是除了航空兵之外最强大的火力。

因此苏联军队一贯对炮兵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苏军的“大炮兵主义”众所周之。

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引以为豪的大纵深战术中炮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苏军每一次大规模的进攻都是以预备炮兵火力的急袭开始的。

在二战时期苏联红军装备的诸多火炮中,M-30式122毫米榴弹炮是中口径曲射火炮的主力。

该炮不但是苏军师属榴弹炮,也装备炮兵师作为预备炮兵集中使用。

M-30式122毫米榴弹炮全貌在上世纪30年代,苏联红军高层打算研制一种新型师属榴弹炮用以代替帝俄时代的M1909和M1910式122毫米榴弹炮。

尽管上述两种火炮分别在1937年和1930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改进,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因此研制一种新型榴弹炮的任务就落到了苏军火炮设计部门身上。

第一个拿出的样炮是KB-2设计局在德国工程师协助下设计的M1934式122毫米榴弹炮。

此炮身管长度为23倍口径,最大仰角50度,水平方向射角7度。

和早期的M1909、M1910榴弹炮一样,其采用固定式大架和笨重的木轮,虽然有缓冲机构,但牵引速度很低,只有可怜的10千米/小时。

虽然其性能比起M1909、M1910火炮有所提高,但因为设计过于保守,方案很快就被放弃了。

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中央炮兵局也曾考虑过一种10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105毫米口径的炮弹质量较轻,有利于提高发射速率,火炮的质量也能减轻。

但是105毫米榴弹的威力要比122毫米榴弹小,而且一旦采用105毫米弹药,已有的122毫米炮弹生产线和库存的大量122毫米弹药就只能报废了。

因此这种设想很快也被放弃了。

设计方向重新回到了122毫米上来。

终于在1938-1939年,有三种122毫米的样炮拿出来了,它们是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U-2、Motovilikha厂佩特罗夫主持设计的M-30和92厂卡拉宾主持设计的的F-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北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靳桂斌学号:0701044404 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动力机械系
专业: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
设计题目:122mm火炮炮口流场计算机仿真
指导教师:郝秀平(副教授)
2011年 3 月 7 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1 Fluent介绍
Fluent是用于计算流体流动和传热问题的程序,含有多种传热燃烧模型以及多相流模型,可应用于从可压到不可压、从低速到高超音速、从单相流到多相流、化学反应、燃烧、气固混合等几乎所有与流体相关的领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商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1]。

Fluent 在国防、航空航天、机器制造、汽车、船泊、兵器、电子、铁道、石油天然气、材料工程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采用基于完全非结构化网格的有限体积法,而且具有基于网格节点和网格单元的梯度算法,定常/非定常流动模拟;软件中的动/变形网格技术主要解决边界运动的问题,用户只需指定初始网格和运动壁面的边界条件,余下的网格变化完全由解算器自动生成[2]。

FLUENT软件包含三种算法:非耦合隐式算法、耦合显式算法、耦合隐式算法,以及丰富而先进的物理模型,使得用户能够精确地模拟无粘流、层流、湍流。

另外用户还可以定制或添加自己的湍流模型。

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针对各种复杂流动的物理现象,Fluent 软件采用不同的离散格式和数值方法,开发了适用于各个领域的流动模拟软件,软件之间采用了统一的网络生成技术及共同的图形界面,而各软件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应用的背景不同,因此大大方便了用户。

对每一种物理问题的流动特点,有适合它的数值解法,用户可对显式或隐式差分格式进行选择,以期在计算速度、稳定性和精度等方面达到最佳 [3]。

将不同领域的计算软件组合起来成为CFD计算机软件群,软件之间可以方便地进行数值交换,并采用统一的前、后处理工具,这就省却了科研工作者在计算方法、编程、前后处理等方面投入的重复、低效的劳动,而可以将主要精力和智慧用于物理问题本身的探索上 [4]。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2.1 本课题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122mm火炮炮口流场计算机仿真。

主要完成如下任务:
通过查阅资料得到122mm榴弹炮及弹药相关资料,包括内弹道数据以及膛口压力等。

通过仿真对其有一个更深入深入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的研究流场对火炮各方面性能的影响。

2.2 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1)利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建立仿真模型。

(2)将建立好的模型导入gambit软件进行网格的划分并设置边界条件。

(3)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读入已划分好网格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

(4)输出并分析仿真结果。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任: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