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船舶防污染的作业

船舶防污染的作业

一.简答题1.简述船舶对海洋污染的途径。

答:(1).机舱水排放;压舱水排放;生活污水排放;生活垃圾排放;浅水航行对底泥的搅动;噪声对水生生物的干扰;(2).运输有毒货物带来污染;船舶防污底漆带来污染;坼船工业带来污染;(3).航行操作性排油;各种海损性事故造成的溢油。

2.简述MARPOL73/78公约的六个附则及内容。

答:六个附则:1.防止油类污染规则;2.控制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则;3.防止海运包装形式有毒物质污染规则;4.防止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规则;5.防止船舶垃圾污染规则;6.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

内容:MARPOL 73/78公约即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最初于1973年2月17日签订,但并未生效,现行的公约包括了1973年公约及1978年议定书的内容,于1983年10月2日生效。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该公约已有136个缔约国,缔约国海运吨位总量占世界海运吨位总量的98%。

MARPOL 73/78公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海事环境公约之一。

该公约旨在将向海洋倾倒污染物、排放油类以及向大气中排放有害气体等污染降至最低的水平。

它的设定目标是:通过彻底消除向海洋中排放油类和其他有害物质而造成的污染来保持海洋的环境,并将意外排放此类物质所造成的污染降至最低。

3.简述船舶防污染的设备有哪些。

答:1)油污水处理设备2)报警和自动停止装置3)适合燃烧油泥的焚烧炉应在防止油污证书上标明,并标明处理能力;(不适用内河船舶4)适合燃烧油泥的辅助锅炉应在防止油污证书上标明;5)污油水舱,残油舱应在防止油污油证书上标明,并注意核对是否与实际舱容相符.4.简述含油污水处理的方法。

答:油水分离的方法:(1).物理分离法:利用油水的密度差或过滤吸附等物理现象,是油水分离。

主要特点:不改变油的化学性质而将油水分离,有重力分离法、过滤分离法、凝结分离法等(2).化学分离法:想含油污水中投放絮凝剂或聚集剂,其中絮凝剂可使油凝聚成凝胶体而沉淀,而聚集剂则使油凝聚成胶体使其上浮。

如何减少船舶在海洋中的环境影响

如何减少船舶在海洋中的环境影响

如何减少船舶在海洋中的环境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关注船舶在海洋中的环境影响变得日益重要。

船舶在海洋中排放废气、废水和其他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因此,采取措施减少船舶在海洋中的环境影响迫在眉睫。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一、减少废气排放船舶废气排放是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特别是硫化物和氮化物的排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较大。

采用低硫燃料或安装洗涤装置可以降低废气中的硫化物和氮化物浓度。

此外,引入氮氧化物减排技术也是有效的选择。

船舶运营商应积极采用这些技术,减少废气排放对海洋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控制废水排放船舶产生的废水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油污、废水和船舶生活污水等。

为减少这些废水对海洋环境的损害,船舶可配备高效的废水处理设备,以去除这些有害物质。

此外,合理管理船舶上的垃圾处理并遵守国际海洋垃圾管理规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强化船舶货物处理船舶运输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方式,通过减少货物的损耗和泄漏,可以有效减少船舶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

采取适当的包装措施、规范操作和货物监测是减少货物污染的有效手段。

此外,定期进行货物装卸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也能够减少泄漏的可能性。

四、加强监管和执法加强船舶环境监管和执法也是减少船舶在海洋中环境影响的关键。

各国应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和管理船舶的环境行为。

同时,加强对违规行为的监测和处罚力度,促使船舶运营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此外,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也是加强监管和执法的重要手段,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船舶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

五、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减少船舶在海洋中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

各国应大力投资船舶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推动绿色航运和低碳船舶的发展。

例如,研发替代燃料、船舶能源回收和高效航行技术等,将有效降低船舶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鼓励船舶运营商和船舶制造商采用新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共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船舶行业。

船舶环保整治方案

船舶环保整治方案

船舶环保整治方案前言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船舶环保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减少船舶对环境的污染,制定、执行船舶环保整治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船舶环保整治方案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减少船舶对环境的影响。

1. 背景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工具,船舶在全球沿海和跨洲之间运输着大量的货物。

然而,船舶的燃烧排放、废水排放和废弃物处理都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例如,船舶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会导致大气酸化和酸雨的形成,对陆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船舶的废水排放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和细菌等有害物质,直接排入海洋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船舶环保整治方案的重要性船舶环保整治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减少船舶对环境的污染,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船舶环保整治方案的重要性:2.1 减少空气污染制定船舶环保整治方案可以要求船舶安装排放控制装置,减少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

例如,通过采用低硫燃料或安装燃油硫含量控制装置,可以减少船舶排放的硫化物。

此外,引导船舶使用先进的引擎技术、改善航行规划和推广利用清洁能源等措施,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船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

2.2 确保废水安全排放船舶环保整治方案可以要求船舶装备废水处理设施,并规定船舶在特定区域或特定时间禁止排放废水。

通过对废水进行处理和严格控制,可以降低废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有害物质对海洋生物的伤害。

2.3 加强废弃物管理船舶环保整治方案还应包括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

船舶上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如油渣、石渣、废水、船舶残骸等,都需要经过正确的处理和回收。

船舶公司应制定相应的废弃物管理计划,确保废弃物的妥善处置,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 船舶环保整治方案的建议为了推动船舶环保整治方案的实施,以下是一些建议:3.1 加强法规和标准的制定政府应加强对船舶环保方面的立法工作,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明确船舶的环保要求和责任。

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船上见习记录簿附页(EXTRA PAPERS FOR ON BOARD TRAINING RECORD BOOK)职能:船舶作业管理和人员管理训练内容顺序号:NO. 3.1 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日期:03/6/2005 (FUNCTION): (管理级)(NUMBER OF THE TASK):NO. DA TE:3.1 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对水域造成污染的途径主要有:1)船舶排放油类及油性混合物,包括操作性溢油和事故性溢油。

2)船舶载运散装运输有毒,含腐蚀性货物时排放洗舱水,压舱水。

3)船舶装运包装形式的易然,易爆,腐蚀,有毒和放射性货物散落或溢出。

4)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包括排放含有粪便,尿,船员及厨房洗涤产生的污水及医务所的污水等。

5)船舶排放垃圾,包括船舶在营运过程中自身产生的船员生活垃圾,货物衬垫物料,扫舱物料及船上报废的工具,零件等。

根据上述污染途径,国际国内均制定了相关法规,以便有效控制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其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防止船舶压载水污染:1)确保压载泵,管系未被污染,根据要求进行压载水更换。

2)港口,锚地排放压载水应事先征得港口当局同意。

3)进行压载水作业时,应建立有效的甲板,轮机联系制度,随时监控周围水质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排放。

4)油船压载水作业应严格按照国际,国内有关防污法规要求进行。

2.防止船舶油类作业污染:1)加装燃油前,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油开始前要与加油方开会讨论,制定油污应急计划,确认供,受油双方各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供,受油双方商定联络信号,以受方为主。

2)原则上应在白天进行,且应配备足够的当值人员和应急人员,如在晚上进行应增派人员,并保证有充足的照明。

3)作业前应检查油路,阀门,做好准备工作,在可能发生溢油的地方设置集油容器,备好油污应急工具,封堵甲板排水孔。

4)作业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跑,冒,滴,漏。

船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

船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

船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08驾考2班刘金华摘要:文章从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石油及其制品、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包装有害物质、生活污水、船舶垃圾和有害排气等方面分析了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船舶防污染管理措施,以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保护海洋环境。

关键词:途径危害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措施随着海运事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航运市场日趋繁荣,使得海运船舶越来越多,船舶吨位和尺度越来越大,但海洋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船舶在营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使一些物质和能量进入海洋环境中,从而产生了损害海洋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海洋污染。

对这种污染,如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切实做好加强船员防污染意识的工作,则将会使进入海水中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并对海洋环境产生越来越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海洋环境乃至全球环境。

有资料显示,海洋环境的污染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船舶,船舶所排出的污染物质越占所有海洋污染物质的一半左右。

特别严重的是,有些靠泊或坞修船舶在港区和江河水道造成的污染,使得污染物质滞留在港区和狭窄的江河水道,这些污染物质将会对船舶和港口停泊设施产生腐蚀破坏作用,缩短其使用寿命。

甚至有可能直接进入城市的饮用水源中,对饮用水水质产生不利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和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防止船舶污染的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标准越来越高,执行越来越严格,有关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限制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可见船舶和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必须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高度重视保护海洋环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船舶产生污染的途径1.船舶造成的油污染由船舶造成的石油污染主要有正常营运操作性排油和各种事故所造成的溢油;正常营运操作性排油,主要是排出机舱底污水、油船压载水、洗舱水等中所含的油类。

每年全世界随船舶舱底污水排入海洋中的石油有几十万吨,压载水和洗舱水的肆意排放造成的油污染更加突出。

船舶航行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

船舶航行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

船舶航行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船舶航行污染治理问题是当前全球性的环境挑战之一。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船舶数量的增加,航行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日益显现。

因此,船舶航行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

一、船舶航行污染的种类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污染物质,其中包括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颗粒物(PM)、温室气体等。

这些污染物质对大气、水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特别是船舶燃油的高硫含量,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加剧了酸雨和气候变化。

二、国际法律框架为了解决船舶航行污染问题,国际社会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和规范。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际海事组织(IMO)颁布了《国际公约以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MARPOL公约)。

该公约规范了船舶对于油污染、垃圾污染、气体污染等方面的要求。

三、船舶航行污染治理技术措施为了减少船舶航行污染,各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首先是采用低硫燃料替代高硫燃料,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其次是引入排放控制区,对于船舶在特定区域内的排放进行监管和限制。

此外,船舶安装洗涤器和颗粒物捕集器等净化设备也是有效的措施。

四、船舶航行污染治理的挑战尽管国际社会已经付出了努力,但船舶航行污染治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限制和成本问题,新技术的研发和设备的购置需要巨大的投资。

其次是执法和监管的难度,船舶航行是跨国行为,各国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持续推动为了更好地治理船舶航行污染,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和协调。

各国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污染治理技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

同时,加强执法和监管的力度,建立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和国际合作机制。

总结:船舶航行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且持久的过程。

各国应共同努力,加强技术研发,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并加强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

只有通过全球合力,才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60-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60-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船上见习记录簿附页(EXTRA PAPERS FOR ON BOARDTRAINING RECORD BOOK)职能: 训练内容顺序号: NO. 日期:(FUNCTION): (NUMBER OF THE TASK): NO. (DATE): 训练内容: 3.1防止船舶污染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每一船舶均要建立防污染管理与操作所必须遵守的要求,符合港口国/地方当局防污染的管理规定,以避免造成海洋的污染。

我国的船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环境保护法》、《MARPOL 73/78》等防污染法律、法规等。

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也必须符合《MARPOL 73/78》及其修正案及港口国政府/地方规定的标准。

一、舶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 1、船舶排放油类及油性混合物,包括机器处所含油污水、油轮货舱压载水、洗舱水的超标准排放。

操作性和事故性的溢油。

2、船舶载运散装运输有毒、含腐蚀性货物时排放洗舱水、压载水。

3、船舶垃圾处理不当及排放。

4、装载危险货物过程中发生的货物散落和溢漏。

5、来自可能或具有传染病毒细菌区域的压舱水的排放等。

6、船舶生活污水的排放。

7、船舶废气的排放。

二、针对以上主要污染途径,船舶应建立以下防污染管理与操作:1、船舶机器处所的防污染操作管理 2、船舶生活污水的操作管理 3、船舶垃圾管理 4、船用油操作的防污染管理 5、船舶压载水的操作管理 6、船舶防止造成大气污染管理规定三、船舶根据防污染操作,建立船舶的防污染规定,制定《船上油污应急计划》(SOPEP)、《垃圾管理计划》、《压载水管理计划》,制定《船舶加装燃油/补油操作规定》、《垃圾处理管理规定》等,做好《油类记录簿》、《垃圾记录簿》、《船舶压载水管理记录簿》等的记录。

船长负责本船的防污染管理,检查、督促船舶各级责任人遵守船上见习记录簿附页(EXTRA PAPERS FOR ON BOARD TRAINING RECORD BOOK)职能: 训练内容顺序号: NO. 日期:(FUNCTION): (NUMBER OF THE TASK): NO. (DATE): 防污染规定的程序,按规定实施船舶防污染的操作管理,保管并保持船舶各项防污证书的有效;保管并组织船员学习《船上油污应急计划》(SOPEP)、《垃圾管理计划》、《压载水管理计划》,并保持更新,制定《油污应急演习及训练计划》和《防污染演习与训练》并实施;大副负责甲板部的防污染,督促、检查并指导甲板各种防污染作业,负责船舶垃圾管理与操作,保管填写《垃圾记录簿》,负责船舶压载水操作管理并记录等;轮机长是轮机部防污染管理负责人,督促、检查并指导轮机部各种防污染作业、机舱机器处所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及船用油补给与移油的管理与操作,负责监督、检查三管轮填写管理《油类记录簿》;甲板部和轮机部保持甲板、机器处所保持无垃圾无油污,修理后的残油及时清理,港口内舷外油漆作业和洗舱水、压载水的排放必须向当地港口当局申请同意后才可进行,禁止随意使用消油剂,防止机器、管路、设备的滴漏现象,常测舱底污水并及时处理,禁止排放垃圾和生活污水,应该由岸上接收处理。

船舶防污染

船舶防污染

谈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措施一、船舶造成的海洋污染及其危害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海洋带来了危害。

这种危害,一方面是由于对海洋的渔业资源的过捕滥捞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在开发利用时对海洋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污染。

海洋污染的危害主要有;海生物受害、死亡;水质腐败,水体和海生物体寓集致癌物质,危及人体的健康;影响海上交通和局部水文气象;影响旅游业等。

船舶造成的海洋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船舶正常营运中产生废弃物的污染;营运船舶因事故而造成的污染;利用船舶或其他运输工具在海上倾倒废弃物或其他物质的污染;船舶修造、打捞和拆解造成的污染等。

本文主要论述防止营运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措施。

营运中的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产生导致污染的操作大致有以下几种;1.石油运输过程中的装卸作业;2、散装有毒液体物质的残余物的任意排放;3、生活垃圾的倾倒;4、生活污水的排放;5、污压载水、洗舱污水、机舱污水的任意排放;6.尾轴、舵轴漏油;7.维修保养甲板机械时的漏油、滴油;8、保养甲板属具和船体时的滴油及油轮冲洗甲板;9、碰撞、搁浅、触礁、爆炸、火灾以及其他意外遇难引起的跑油、漏油及弃货;10、船舶补给燃油、装卸油、机舱驳油中的跑冒滴漏。

二、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公约海洋环境污染不仅是各沿海国家的问题,而且也是国际性问题。

污染是不分国界的,沿岸和海水随时都有可能被本国领海以外的海上船舶所排放的石油等污染物污染。

许多事实说明,防止航运对海洋的污染只有达成有效的和严格控制的国际协议才能解决。

IMO通过了一系列的防污公约。

这些公约大致可分成两大类。

第一类是防止或减少船舶排污和油污事件发生的,第二类是赔偿油污事件所引起的油污损害和清除费用的。

IMO于1973年10月8日至11月2日在伦敦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公约》(即MARPOL73)。

该公约不仅对防止和控制由油类产生的海上污染作了规定,还制订了防止和控制除倾倒陆源废弃物以外的所有污染海洋的有害物质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及预防措施08驾考2班刘金华摘要:文章从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石油及其制品、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包装有害物质、生活污水、船舶垃圾和有害排气等方面分析了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船舶防污染管理措施,以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保护海洋环境。

关键词:途径危害船舶污染海洋环境措施随着海运事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航运市场日趋繁荣,使得海运船舶越来越多,船舶吨位和尺度越来越大,但海洋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船舶在营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间接使一些物质和能量进入海洋环境中,从而产生了损害海洋环境,危害人类健康的海洋污染。

对这种污染,如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切实做好加强船员防污染意识的工作,则将会使进入海水中的污染物质越来越多,并对海洋环境产生越来越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海洋环境乃至全球环境。

有资料显示,海洋环境的污染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船舶,船舶所排出的污染物质越占所有海洋污染物质的一半左右。

特别严重的是,有些靠泊或坞修船舶在港区和江河水道造成的污染,使得污染物质滞留在港区和狭窄的江河水道,这些污染物质将会对船舶和港口停泊设施产生腐蚀破坏作用,缩短其使用寿命。

甚至有可能直接进入城市的饮用水源中,对饮用水水质产生不利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和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防止船舶污染的国际公约、国内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标准越来越高,执行越来越严格,有关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限制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可见船舶和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必须加强船舶防污染管理,高度重视保护海洋环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船舶产生污染的途径1.船舶造成的油污染由船舶造成的石油污染主要有正常营运操作性排油和各种事故所造成的溢油;正常营运操作性排油,主要是排出机舱底污水、油船压载水、洗舱水等中所含的油类。

每年全世界随船舶舱底污水排入海洋中的石油有几十万吨,压载水和洗舱水的肆意排放造成的油污染更加突出。

各种事故所造成的溢油有:如供受油作业中的跑、冒、滴、漏造成的油污染等。

在各种污染中,油类污染是最严重的。

其中事故溢油具有偶然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

如某船在马达加斯加南部的TULER 港,在用船上的起货设备装货期间,第二吊油管破裂,造成甲板上全是溢油,而船员忙于工作,没有及时清理溢油,使溢油入海,造成油污染事故。

如果是油船发生的海损事故,造成的污染更大,甚至是难以估量的严重灾难。

如1989 年3 月24 日发生的阿拉斯加漏油事件,亚克隆·瓦尔迪兹号油轮搁浅并泄出1100 万加仑的原油进入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造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漏油事件。

溢油散布超过千里的海岸线,致使成千上万的海洋生物死亡,给沿岸国家造成了沉重的灾难2.船舶运输中的有害物质污染近年来,随着运输危险化学品船的增多,有害物质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运输这些有毒物质所造成的污染,包括压载水、洗舱水、舱底水以及由于发生事故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大量泄露和装卸作业中造成的跑、冒、滴、漏等原因造成的污染。

沾有这些有害物质的包装材料、垃圾等入海也会造成海洋污染。

3.船舶生活污水污染船舶生活污水通常是指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是从生活处所所排出的排泄物,如厕所排泄物、医疗室排泄物、厨房、洗浴室、洗衣间的排出污水等。

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细菌、病毒及各种营养化物质,当其排放入海后会对海水造成污染。

如海水中所含的营养物质会导致海水中的溶氧耗尽,有机物腐化后会散发出难闻的臭味等4.船舶垃圾污染船舶营运中会产生船舶垃圾,这些垃圾主要包括垫舱物料、包装材料、脱落的油漆残渣、铁锈、油棉纱等,船员、旅客生活中形成的食品残渣、日常消费品的废弃物等其他废物。

如果直接排入海中,都将破坏海洋资源,污染海洋环境,造成海洋环境污染5.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物质主要有5.1压载水由于船舶货油舱内结构复杂,不利于清洗和抽吸,货油卸载后必然在舱内壁黏附一定的油层。

舱内不可抽吸的残油量通常可占货油量的0.3 ~0.6 。

油船卸载后空载返航时,为了使船舶具有必要的航海性能,根据不同的气候与航区,一般在货舱中注入25 ~60 载重量的压载水,这些压载水与货油舱内的残油形成油水混合物,水中含油率高达0.4 ~0.7 _】]9 ,如果未经处理排放将造成污染。

5.2 洗舱水由于各种原因,必须对油舱进行清洗和消毒。

如油船为了接收装运另一品种货油,前一种货油可能与下一种油品不相容,需对油舱进行清洗;船舶为了进坞检修或清洗积聚的沉淀时,必须对油舱和燃油容器进行清洗等。

油舱清洗后污水的含油率可达0.2%~1%r1]%。

未按规定排放时势必造成海域污染。

5.3 含油舱底水机舱中运转的机械设备的燃油、滑油系统等渗漏,设备保养检修和更换滑油时难免洒落污油,清洁机器零部件的废油以及擦洗机器的抹布、棉纱等携带的废油,都可能混入舱底水中。

此外空压机和空气瓶泄放的残液中也含有大量的油类。

机舱舱底的含油污水含油浓度可达0.1 [ ]”。

5.4 油渣油渣或废油几乎全部产生于机舱,如燃油分油机、滑油分油机排出的残渣,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污油等。

据统计,每天消耗50~70 t第3期邓礼标:船舶污染的途径及对策探析 53重柴油的船舶,每天要分离出0.8~1.4 t的含油垃圾,占总耗油量的1.5 ~2.0 。

燃用劣质燃料油的船舶,油渣量高达总耗油量的1 ~3 ]97。

这些油垃圾如排人海中同样会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染。

5.5 事故性溢油事故性溢油主要是指船舶发生碰撞、搁浅、触礁、火灾或爆炸、船壳破损等严重海损事故导致的货油舱或燃油舱的溢油,以及违规操作造成的溢油。

这些事故性溢油的危害可能十分严重,而且具有溢油量大、污染持久和清除困难等特点。

5.6 有毒液体物质船舶有毒液体物质对海洋的污染源主要来自舱内排出的压载水和洗舱水、船上使用的化学药剂、用于清除有毒液体掺漏的各种材料(如抹布、锯末等)、应急时为保证船舶及人员安全时的排放等。

排入水中的有毒物质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很大,所以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和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或沉入海中或漂浮海面,海水中的有毒物质有的容易与海水中物质起化学反应,有的在水中迅速消散,其危害也不大相同。

5.7 包装有害物质船舶包装运输有害物质,有些情况下会发生包装破损、泄漏、溢流及洒落等现象。

其主要污染方式为船上用以清除包装货物中洒落或漏(溢)出的有害物质的洗涤水或水溶液,货物漏到舱内清除出的垃圾,货物的应急排放等。

此外,包装运输有害物的容器、槽罐等均属污染物质。

5.8 生活污水船舶生活污水包括厨房污水、洗浴室污水、粪便及其冲洗水、医务室和运输动物舱内的粪便冲洗水等。

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或病毒、耗氧物等成分,如直接排放,势必造成海域污染。

5.9 船舶垃圾船舶垃圾的产生主要来源于货物、捆扎和包装货物的物品、船舶及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废弃物、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和各种废弃物等。

这些不同种类的船舶垃圾对海洋及海洋生物的影响不尽相同,有的废弃物可能对海洋生物有毒害作用。

5.10 船舶有害排气船舶动力装置排气主要是船舶柴油机(主机、辅机)和锅炉燃烧后排出的各种废气。

这些含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碳氧化物(CO。

、cO)、未燃碳氢(HC)和固体颗粒等的废气排至大气中,不但改变了空气组分、减少了空气的氧含量、增加大气尘埃,还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甚至形成酸雨,给人类带来危害。

据估计,船舶年排放的NOx和SOx均在60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排放总量的7 和4 【2]。

此外,油船排放货油蒸发气,船舶使用制冷剂、灭火剂等消耗臭氧层的气体也将使人类的健康与生物的生长受到严重的威胁。

当海洋表面被油污或垃圾覆盖,就会妨碍海水与阳光、温度等的相互作用,阻碍海水的蒸发,使大气中的水分减少导致年降水量减少,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同时,海水为了分解污油和垃圾也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从而导致鱼类死亡,影响渔业生产;而分解油污、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随大气环流进入大气系统,使海面腐臭,危害人体健康。

海洋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水体、海底以及海水上方的大气空间,以及同海洋密切相关,并深受海洋影响的沿岸、港口和河口在内的自然环境。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予2.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方法防止船舶污染的对策针对上述各种途径可能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体健康,各国政府及国际海事组织(IM0)等都大大加强了对船舶造成污染的监督管理,强化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的立法,规定了越来越高的排放标准和越来越严格的防污要求。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尤其是防止船舶污染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使船舶污染问题有所改善 ]。

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国内经营或生产的民营、个体船舶和一些老旧低标准船舶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限制船舶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2.1 加强船员教育和培训管理。

提高船员防污意识提高船员防污染安全意识将是预防或减少海上污染事故的有效途径。

有关部门应加强船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教育,制定科学有效的54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年考核机制,明确船员防污染安全责任,使其充分认识防污工作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国内沿海航线经营的中小型船舶和渔业船舶公司,其规模小而且管理较混乱,船员流动性较大,职务船员多数未受过正规航海院校的教育,船员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等与实际要求尚有不小差距,普遍缺乏法律意识、管理意识和环保意识等,船员素质相对较低。

有关单位应通过宣传教育,举办一些针对性强的理论、操作、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污染意识,进一步明确MARPOL73/78公约、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对防污染设备的检查标准和安全管理技能,明确防污染设备操作管理中的程序和岗位职责。

船舶公司应建立切实可行的严格规章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自查自纠,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发船员的学习潜能,使船员自觉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应知应会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技能,自觉遵章守法。

以保障船舶安全,保护海洋环境。

2.2 加大投入。

完善防污设备船舶公司应根据MARPoL73/78公约以及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给所属船舶配置防污染设备,诸如油水分离器、残油回收设备、焚烧炉、溢油应急设备和油船蒸发气排放控制系统等,尤其是中小型船舶和老旧低标准船舶,船舶公司应加大投入,配足配齐防污染设备,以使船舶废弃物质按标准排放。

2.3 强化维护管理。

保持防污染设备的正常有效船舶公司应加强对机舱机械设备、防污染设备的维护管理,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及时发现和解决船舶营运作业中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减少机舱日常污水产生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