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2.2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课件共42张ppt优秀课件
2.2.4 中国的气候(教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

2.2.4 中国的气候(教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分类。
2.掌握中国气候、自然灾害与中国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分类。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气象词汇。
2、同学们说说,我们对气候有哪些认识?3、导入故事:南屏山下的雪,引导学生思考气候和地理位置的关系。
二、讲授(25分钟)1、先介绍一下中国气候概况,包括中国气候特点和分类;2、详细介绍中国七大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3、展示有关气象事件的视频,如地震、洪水、龙卷风、沙尘暴等,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的自然灾害情况;4、记叙文阅读:《余震后的汶川》,让学生了解地震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讨论(10分钟)1、根据中国气候概况和自然灾害情况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意义;2、让学生讨论如何从我们身边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实验(30分钟)1、教师先解释水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来水的来自以及净水处理过程;2、实验:制作简易净水器,让学生观察清洁前后的自来水,感受水的重要性。
五、小结(5分钟)在自然灾害常常发生的中国,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为自己、为别人、为环境尽一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思考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
2. 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家乡的气候类型,自然灾害情况以及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科学实验与生活实践具有很好的知识转化作用,可以深入人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我对本课设计,本人觉得这个课堂是尽可能的把各种方式加入进去,能让学生对中国的气候有更深刻的了解,学生也能增加自身的保护意识。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2.2《中国的气候》【 课件】 (共41张PPT)

中国气候具有大陆性特征 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 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 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 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
(1)读下图,将图中括号内的内容填写完整。
空间分布规 律 中国降水 时空分布 规律
年降水量自( 东南 ) 向(西北)递减 降水( 季节 )分配不 均,主要集中于( 夏 )季
第二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 —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 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在季风区内,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
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
读下表,完成4~5题。
城市 齐齐哈尔
巴 黎
纬度 47°23′N
48°58′N
1月均温 -19.2℃
3.5℃
7月均温 22.8℃
18.4℃
气温年较差 42.0℃
14.9℃
4.齐齐哈尔和巴黎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 A.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C.寒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5.齐齐哈尔的气温年较差远大于巴黎,这说明了( C ) A.齐齐哈尔纬度比巴黎高得多 B.齐齐哈尔降水比巴黎多得多 C.齐齐哈尔大陆性比巴黎强得多 D.齐齐哈尔平均气温比巴黎高得多
主要集中在夏季。 在非季风区内,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 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季风与锋面降水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冷空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2-2风成地貌——风积地貌+风沙灾害(课件)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B 2.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C
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0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mm,且集中在6—9月份,冬 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 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水 位季节变化大。 (1)推测该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
东南风
丹娘沙丘
21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mm,且集中在6—9月份,冬
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
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水
位季节变化大。
沙洲和河谷、河漫滩;
推测该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
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
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
此处河谷变宽,流速减缓,泥
的建设中,因此,沙坡头被称为“草方格的故乡”。
10
“中国魔方”有了升级版——新型草方格沙障在中卫沙漠 上岗2021-04-22 11:04
11
2021年7月30日,夏日的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镇胭脂 堡滩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阻沙网纵横交错,梭梭等沙生 苗木长势良好。
12
仲巴县 利用石方格治理流沙
柴达木梭梭林自然保护区
13
红柳
14
沙拐枣花开美如画
沙拐枣
15
P48
(1)说出风沙对青藏铁路的危害。 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 侵蚀路基(和路肩); 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 等设备的磨损; 影响运行列车安全。
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课件湘教版

1.读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示意图”回答问题
D ____。(填字 D ____,纬度位置最低的是 (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大 母) 夏 夏 (2)A、D两地冬季温差比夏季温差____(大、小 )。 (3)据图可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季,这主要是受 ___(夏、冬)季风的影响。 (4)假如以上四幅图表示的是“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 武汉 北京 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根据最高月气温南北温差大 ,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 差 ,降水量的多少及各月的分配情况 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 ,全国普遍高温 ,分析判断B城市是______,C城市 是_______。 早 晚 (5)根据气温曲线分析,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________________,夏
1.季风是指一年内的___________随季节而改变的风。 2.我国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__________和 __________影响。 3.影响我国的季风 类型 源地 风向 性质 夏季风 来自 亚洲大陆 内部 印度洋、 太平洋 偏南 偏北 风 风 寒冷干燥 时空分配不均 温暖湿润 冬季风
纬度位置 盛行风向
海陆位置
4.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据实际情况而填 夏季风 (1)划分依据:受_________影响是否明显;你家乡是 阴山 大兴安岭 ________________。 冈底斯山 (2)分界线:看上图,习惯上以A:____________ —— A B:__________——C:贺兰山——D:巴颜喀拉山—— E: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 5.C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是 ( ) A.雨热同期 B.炎热干燥 C.寒冷干燥 D.低温少雨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古诗中提到的 7. 说说我国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表现在哪里。 “春风”是指 ( ) 我国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 ,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 A.东北风 B.冬季风 明显偏高。 8. 列举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C.夏季风 D.西北风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显著。
地理湘教版选修5课件:2.2.1我国的干旱与洪涝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要点一 我国的干旱灾害 1.我国旱灾的三大特征 我国的旱灾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可用下面的网 络图表示:
2.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 我国干旱灾害形成的原因及分布地区归纳如下:
把握本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我国旱灾的主要成因是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旱灾严重区在半 干旱、半湿润、湿润地区。 (2)利用副高的分布和雨带的推移规律理解我国干旱形成的降水 因素。 我国降水深受副高的影响,在东部地区有规律地推进。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62021/11/162021/11/1611/16/2021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 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162021/11/16November 16, 2021
(1)P 地和 Q 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及强弱变化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降水的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在( )
A.人口稀少地区 B.经济落后地区
C.平原地区
D.高原和盆地地区
【解析】 夏季风由南向北推进,降水区域也由南向北推进,若 夏季风推进速度异常,则往往造成南北此旱彼涝的现象。东部平原地 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且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因而旱涝灾害严重。
【答案】 (1)B (2)D
跟踪练习 1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广西于 2009 年 8 月至 2010 年 4 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下图。
(1)据上图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风眼
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 的热带气旋。
• 气象学界规定,热带气旋中心的平均风力 ﹤8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12级为台风。
我国平均每年遭遇6-8次台风,多在东南沿海地 区登陆,通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台风和飓风都是一种风,只是发生地点不同, 叫法不同,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 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等工程,对防治沙尘暴的发生起了重要作 用。据地处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统计,多 年植树种草的结果,使沙尘暴从50年代的 每年66天减少到现在的每年5 天。
4、沙尘暴
概念:强沙尘天气
发生地区:我国北方植被稀少、沙质土壤地区
发生时间: 秋末和干旱的春季
影响: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产生活造 成严重的影响。
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洋面 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 6月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 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 也受其害。
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大 风会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会引 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
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中下游 地区的伏旱天气。
1、寒潮
概念: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影响时间:冬半年 影响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
产生灾害性天气:急剧降温、霜冻、大风,伴随雨雪天气。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冻伤农作物 、影响交通业
牧区:暴风雪覆盖草场,冻伤、冻死牲畜 干旱地区:引起“沙暴”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 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 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 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 内出现的一段连续阴雨天气。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 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 10级并可能持续。
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 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 12级并可能持续。
据统计,1980-1990年的近十年间 ,我国(台湾省 除外)平均每年遭受台风危害的面积达313.33万公顷 , 死亡人数超过500人,直接经济损失在31亿元以上。
台风预警信号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 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 级并可能持续。
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 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青黄 草梅 池时 塘节 处家 处家 蛙雨 。,
持续连绵的阴雨、高温潮湿 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2、梅雨
概念:夏初江淮地区常常出现的阴雨连绵的天气,因为正 值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称为“梅雨”。
影响地区:江淮地区。
天气特征: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 影响:过强: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
自学指导2:阅读P44,思考下列问题:
1、洪涝主要出现在 会出现洪涝?
• 中央气象台给台风起名是从2000年1月1日开始的。
• 我国为台风组织选用的10个名字充分体现了民族风 格,它们分别是:龙王、悟空、玉兔、海马、海燕、 杜鹃、海棠、电母、海神、风神。
3、台风
概念: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发生时间:夏秋季(5—10月)
灾害性天气: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危害――破坏建筑物和林木,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益处――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和高温天气。
学习目标
认识我国主要的特殊天气及其影响
自学指导1:阅读P42-44,完成以 下表格。(5分钟)
类别 概念
寒潮 梅雨 台风 沙尘暴
影响 影响地 产生的灾
时间 区
害性天气
对生产、生活 的影响
根据我国中央气象 台规定, 长江流域及 其以北区24 小时以 内最低气温下降1 0℃以上, 并且陆上 伴有5-7 级大风, 海上伴有6-8 级 大风, 称为寒潮.
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蓝色
48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4℃,陆地平 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 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黄色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4℃,陆地平 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 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沙尘暴的危害:
1、生态环境恶化,大气污染、表土流失。 2、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 3、交通安全(飞机、汽车等交通事故) 。
有人说:“一旦内蒙古草原没有了,北京和天 津也就没有了!”这是不是危言耸听?
• 防治沙尘暴最主要的方法是增加地表植被 覆盖。具体为植树种草,固结泥沙。建国 以来我国已建成的连结东北、华北和西北 的三北防护林,以及在沙漠边缘植树 种草
橙色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0℃,陆地平均 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 风力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红色
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 0℃,陆地平均风 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 达6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 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 为了便于各国交流,亚太经社理事会和世界气象组 织台风委员会制定了一套统一的台风命名系统,由 亚太地区的十四个国家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 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 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各提供 10个名字,经有关专门会议批准后循环使用。
沙尘暴
沙尘暴 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 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 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 度小于 1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 在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 生沙尘暴。
沙尘暴多发生在每年的4—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