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部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此,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基本内涵和定位

(一)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以产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宗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对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为突破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制约,主要依托骨干企业、转制科研机构,建立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开发实体。

(二)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强化产业技术供给的重要保障,是衔接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的桥梁,是凝聚、培养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三)国家工程实验室具有专业化、高水平、队伍精干、机制灵活的特点,具备一流的研发实验设施,拥有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形成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显著的自主创新优势和突出的技术特色,能够持续不断地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四)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重大工程及技术装备的设计和实验验证;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新产品开发;开展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凝聚、培养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开展产业技术研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强化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突破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和产业关键技术,有利于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缓解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促进高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要领域超前部署,将培育和掌握一批战略高技术和前沿技术,抢占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有利于更好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是完善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迫切要求。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有利于加强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之间的有机衔接,从产业技术源头上强化技术创新体系布局,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有利于探索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长效机制,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快建立中国特色技术创新体系。

(四)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设施建设和研发活动的投入,有效整合产学研资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开展产业基础技术研发,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三、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的实施,着眼于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

置,完善体系布局,创新发展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突破瓶颈制约,支撑产业发展。

(二)建设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强化合理布局。按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顶层设计,从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产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出发,系统安排,分步实施,形成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合理布局。坚持创新机制,注重整合资源。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科研与应用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现有优势基础和条件,以增量投入带动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坚持强化保障,力争重点突破。以提高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重点工程的技术保障能力为着眼点,集中力量,力争在一些技术瓶颈制约十分突出的重要领域、重点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坚持政府引导,提倡多方投入。发挥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产学研各方面力量,形成多元投入、广泛参与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的新格局。

(三)建设目标

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格局,建立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支撑平台,提高产业技术的有效供给,显著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突破产业核心技术,逐步扭转产业发展对国外技术严重依存的局面提供有力支撑;为研制重大技术装备,保障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必要条件;为掌握战略高技术,加速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有效手段;为聚集、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的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环境。

四、建设和管理

(一)国家发展改革委是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的组织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国家工程实验室有关政策办法、建设领域等指

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验室是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实验室的规划、建设、管理及经费使用效率评价,加强实验室建设的过程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建设应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院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以及实验室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合理定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实验室建设必须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分年度进行。 第三条实验室应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做为职能部门负责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和组织建设的管理职能,各学院具体组织和实施本单位的实验室规划和建设项目。

第四条为保障实验室建设顺利进行,对实验室建设项目实行立项申报制度,各学院明确责任主管领导和项目负责人,以保证按建设目标和要求进行实验室建设。 第二章建设项目立项原则和审批程序 第五条立项建设原则: 1、申请立项项目必须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2、注重实验室资源的整合,有较大的投资效益,有利于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3、有相应的建设场地和必要的配套条件,无重复建设的情况。 4、具有稳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和实验技术队伍。 5、在学校具有正式建制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 第六条立项审批程序 1、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学院为单位,由主管领导牵头对实验室的建设方向、建设水准和建设规模合理定位,确定建设目标和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建设内容。建设单位需对整

个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规划建设定位、经济效益、设备选型,人员配备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 2、学院审核通过后的方案以项目申报书(附件1)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项目中如有贵重仪器设备,需按照《北京理工大学仪器设备类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另行申报处理。 3、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项目评审组根据当年学校实验室建设投资计划,按照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轻重缓急程度,视申报情况进行初步审查。 4、经初审通过的建设项目,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组织校内外专家,对所申报项目的建设方案和可行性进行评审、论证和排序。 5、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根据专家组的论证意见,提出本年度建设项目立项意见。并上报学校领导审批。 第三章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通过审批并已经立项的建设项目列入学校实验室建设投资计划,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监督实施。

青海民族大学实验室建设十三五规划修订精编WORD版

青海民族大学实验室建设十三五规划修订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青海民族大学“十三五”实验室建设规划 一、发展概况 高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十二五”期间,通过挖掘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使学校实验室建设水平整体上与学校发展定位、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相适应,能够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的实验室达74个,实验室间数为166间,实验室面积已达1.5万平米,已构建成基本满足学科发展的基础实验室、专业教学实验室和科学研究实验室,为专业教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取得的成就 1、理顺管理体制。学校成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实现实验室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2、建成基本满足各专业实验教学的各类各级实验室。“十二五”期间,除藏学院外都已建成专业教学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形成了多门类,结构合理,优势与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实验室布局,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3、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和青海省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的持续支持,学校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4亿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在软硬件条件上仍存在发展瓶颈,与建设“青藏高原一流大学”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室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优化,学校工科学科实验室虽然开始建设,但建筑工程、交通能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化学工程及制药工程等学科实验室实力相对较弱;理科实验室优势、特色的彰显不足,对工科实验室的交叉支撑作用不强;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类学科的实验室建设基础薄弱,学科结抅和学科方向有待进一步优化凝练。

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实验室建设规划方案 院(部)(盖章) 年月日

一、实验教学中心概况 含:二级学院概况(学科、专业、生师数等); 实验中心概况(中心设置、实验室数、面积数、设备总值等); 人员概况(专任管理员和实验教学老师等) 用1-2段文字叙述。 二、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 1、基本原则和依据 2、建设思路(含总体规划:分三阶段进行建设) 3、实验中心组织结构图(如下例)

三、实验室管理队伍 实验室管理人员概况简述 XXX学院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览表 注: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应由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同一人不能兼任两个及以上中心主任。 四、实验室建设规划平面图(详附件1) 实验大楼实验室要求用CAD格式

五、实验室建设规划阶段 建设阶段规划概述 实验室建设规划一览表

六、特色实验室或特色实验项目介绍 各学院应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有针对性的重点建设若干间特色鲜明,能体现我校地方性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特色实验室,并开设一些特色实验项目。在此做300-800字左右的介绍。 七、实验室建设情况 (一)XXX实验教学中心 1、XXX实验室 按各实验教学中心,对各实验室进行介绍,主要包括: (1)实验室简介 (2)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实验室服务的专业、承担的实验课程等内容。 (3)实验项目开设情况一览表。 XXX实验室实验项目开设情况一览表 注:1、实验类型分为:演示/验证/综合/设计性实验; 2、实验隶属课程信息应按按人才培养方案填写;其中课程类型分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和拓展)、专业方向。简写为“基础/学科/专业/方向”。 (二)XXX实验教学中心 1、XXX实验室 ……..

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2014解析

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科学研究, 规范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建设和认定,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联合实验室是指我国高等学校同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建设管理,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重大原创性研究, 培养和汇聚拔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的重要基地。 第三条联合实验室建设采取三种模式: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模式, 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 形成学科创新集群, 与国外有关单位开展宽领域合作;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模式, 以某一学科方向或主流研究方向为基础, 形成与国外对口领域实验室间的实质性合作; 省部共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模式, 面向地方高校和区域需求,强调联合实验室对区域社会经济的服务功能。 第四条联合实验室建设分为培育组建、立项建设、验收认定三个环节。培育组建以高校为主进行, 立项建设和验收认定环节由教育部组织进行。联合实验室建设遵循以下工作原则:一是坚持以机构对机构的对等合作为培育前提; 二是坚持以国际化学术机制和环境为建设重点; 三是坚持以汇聚资源和创新机制为保障手段;四是坚持以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为认定标准。 第五条联合实验室应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五个一流” 的目标进行整体建设:一是支撑形成一流学科, 引领新兴、交叉发展方向; 二是承担国际前沿或重大需求科研任务, 持续产出国际学术界公认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成果; 三是汇聚国际一流创新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杰出创新能力的科学家; 四是充分利用国际化人才培养手段, 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五是执行国际化运行机制、人才评聘、学术评价和支撑服务。 第二章组建培育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 一、“十一五”实验室建设总结 按照“十一五”实验室建设规划,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分布实施,集中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成了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十一五”期间,学校建有19个中心制的实验教学中心(下设87个分室)及1个工程训练中心,形成了以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实验室为基础的结构层次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实验室体系。制定和完善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安全、开放等各类实验管理制度,并成立了实验室指导委员会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进行指导,使实验室建设有据可依,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十一五”建设期,学校新增实验用房面积约22000平方米,2007-2010年,共投入11366万元购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建成多媒体教室10个,1162座,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和语言实验室3个,256座。截止2010年8月31日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计22324台/套,总值已达24849万元。2007年以来,我校中地共建项目成效显著,共有13个中地共建实验室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的资助,资助总额达4500万元。(2010年9月建成多媒体教室60个,6653座,语言实验室11个,660座) 学校加强了实验室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设置实验教师岗位,部分实验室主任由高职称的教师担任。目前,全校实验队伍总人数有209人,其中专职实验教师4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占45.45%,兼职实验教师41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占56.10%,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24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占29.84%,本科以上人员占43%。 学校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基本满足了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的实验教学要求,目前全校实验室承担实验项目2072项,年实验学时数约7693时(不含毕业设计),人时数达2839627人时,实验项目开出率达98%,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的课程459门,占总开出的实验课课程的77%,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936项,占总实验项目总数的46%。实验室还加大了开放力度,学校大多数实验室都不同程度地向学生开放。开放的形式包括:以开放实验项目为载体向学生开放;以选修实验课程开放;为学生社团完成课外科技活动开放;为学生实验竞赛、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实验预习、实验续做、实验重做、实验拓展研究以及完成毕业设计实验等。 二、目前学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的不断扩招使学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学校的实验设备与师资力量并未能实现同步增长,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只能维持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而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附2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说明 一、研究水平与贡献 1. 定位、研究方向及承担国家重要任务情况。 定位明确,特色鲜明,研究方向符合科学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研究方向发展良好,有较强的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特别是评估期内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生了重大科研成果。集中精力承担和组织国家重要任务,减少一般性竞争项目,有较高的科研效率。 2. 代表性研究成果水平与国际学术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的贡献、投入产出比。 代表性成果是指评估期内在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上,以实验室为基地、实验室固定人员为主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的成果。代表性成果产生国际重要影响,对实验室成为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的创造中心、培育中心和引领中心起到重要作用。代表性成果应是根据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所开展的、为促进科学发展或解决关键科技问题以及为国家发展决策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科研系列进展,而不是某研究方向上关联度不高的成果的汇总和拼盘。对代表性成果的评价应将投入产出比作为一个重要指

标。 代表性成果名称表述应明确、具体,成果按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分类,不同类型成果按不同标准评价。(1)基础研究成果。 在科学前沿的探索研究中取得系统性原创成果,并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在本领域公认的重要期刊上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出版学术专著,或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产生重要学术影响。 (2)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在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和在国家重大工程中具有创新思想与方法,实现重要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或集成,拥有核心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 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储备,取得创造性成果并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在实验技术方法、专用设备研制改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3)基础性工作成果。 基本科学数据、资料和信息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并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为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提供支撑,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合作研究与自主研究课题的组织情况与实施效果。 开展合作研究情况。作为本领域国内研究中心,对学科领域发展起到了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参与国际重大科学研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认证实验室建设项目

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认证实验室建设项目(包组二:设备拆装及搬运服务) 【采购编号:MMC2018C048T】 竞 争 性 谈 判 文 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招投标工作办公室 2018年7月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招投标工作办公室受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委托,就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认证实验室建设项目(包组二:设备拆装及搬运服务)按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接受合格的国内投标人提交密封投标文件参加投标。有关事项如下: 一、采购项目的名称、编号及货物需求 1、项目名称:高分子材料工程专业认证实验室建设(包组二:设备拆装及搬运服务) 2、项目编号:MMC2018C048T 3、服务需求:具体详见招标文件《第三部分服务要求》 4、项目预算: 13.58万元 二、合格投标人: 1、投标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投标人必须是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机构; 3、投标人在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中没有违法记录,并遵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三、报名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 1、报名时间:2018年8月4日至2018年8月14日(上班时间) 2、报名地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招投标工作办公室(综合办公楼707室) 3、报名资料:投标人必须提供有效法人授权委托书原件、工商营业执照(三证合一)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4、报名联系人:陈老师、罗老师 5、联系电话: 四、递交报价文件地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综合办公楼704室 五、递交投标文件时间、投标截止及项目评审时间: 1、递交投标文件时间:2018年8月15日上午9:00-9:30 2、投标截止及项目评审时间:2018年8月15日上午9:30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招投标工作办公室 2018年8月4日

【优质】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 实验设计方案怎么写 首先要知道实验目的,然后找到适合的实验方法,再根据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步 骤(如果是现成的方法更好),根据步骤归纳总结所需要的仪器试剂等,最后 按照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仪器试剂,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这几部 分进行总结即可。 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怎么写 在学校实验室的管理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如:在统筹安排各班级上实验 课的时间需要人工实现,而且经常会出现同时有多个班级要使用实验室的冲突,并且调课后没有及时通知老师和班级同学。为了方便实验室的管理,我们提出 利用网络来管理实验室的上机情况。以学校的网络实验室为背景,开发一个开 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六.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描述:??实验室的使用情况、查看实验信息、增加实验项目、增加实验材料。实验室的管理员通过本系统可以清楚的掌握实 验室当时的使用情况;同时管理员还可以通过系统的操作界面清楚地了解其中 任何一个实验室的试验信息(例如:实验项目的个数、预约的实验时间、实验 项目的名字、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实验人数等);当外界人员需要申请在某一 实验室做项目时,管理员可以通过查看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而合理的给申请者安 排做实验的时间;为了方便增加实验项目输入实验信息,在系统中备份一些实 验常用的实验器材,但是每个实验对器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系统中我们可 以任意的加进实验所需器材,为了提高管理效率系统将器材分为大型中型和小 型三类 学校下周让交一份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基本要求??a、实验题目。(如测量某一物理量)??b、写出实验的理论依据及实验公式的推导过程。??c、根据实验 要求合理选择所需仪器。??d、实验步骤、注意事项。??e、对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当然不是自己做的也差不多,推荐些网址也行。 实验目的:验证上端开口盛水容器底部小孔出水速度v与小孔离液面高度h之 间的关系??实验器材:底部侧面钻有小孔的大容器、米尺、软木塞、铅直器。??实验步骤:??1.用软木塞封闭小孔;??2.将容器置于一定高度H处,并向其 中加深度为h的水,??3.拔开软木塞让水流流动一小段时间后再封闭小

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

实验室设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学校的重要办学条件之一。为了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效益,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和《淮北师范大学实验室工作规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验室是指具有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实验条件,有相对稳定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有一定数量的实验人员,为教学、科研、生产试验、技术开发和学生创新活动提供实验和实践服务的实体单位。 第三条 实验室分为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基础课教学实验室主要承担基础课实验教学任务;专业实验室主要承担本科生专业课实验教学和研究生实验教学,并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科研实验室主要承担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 第四条 实验室实行学校统一领导、校院两级管理,以学院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由一名副校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归口管理。各学院由一名院领导分管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 第二章 实验室设置的原则 第五条 实验室设置要根据人才培养和工作任务的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应有利于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室建设效益,提倡跨学科、跨专业设置实验中心,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并举,避免小而全和分散重复设立。 第六条 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按一级学科设置,面向全校开课。专业实验室按一级学科或专业设置,可跨专业、跨学院院开课。 第三章 实验室设置的基本条件 第七条 有完整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建设规划。 第八条 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每年的实验教学工作量应≥64800人时数。专业实验室每年的实验教学工作量应≥3000人时数或承担5 门以上实验课程,并承担一定的研究生培养任务或科研课题。科研实验室应具有明确和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承担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同时承担学生(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 第九条 具有完成实验任务所需的基本仪器设备和配套设施。常规仪器总值应在30万

实验室建设标准与示范

邢台市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管理规范化要求 2014年12月1日 本标准为4-6轨制学校配备标准,规模大的学校按6轨倍数相应增加。检查项目检查标准 一、实验用房 实 验 室 类别 数量 高中初中小学个数物2、化2、生1物1、化1、生1科学1面积(m2)不小于96 m2不小于86 m2不小于86m2仪室室 个数物2、化2、生1物1、化1、生1科学1面积(m2)不小于60 m2/个不小于48 m2/个不小于24 m2准备室 个数物1、化1、生1物1、化1、生1科学1 面积(m2)不小于24 m2/个不小于24 m2/个不小于12 m2/个 二、 室内设施 实 验 桌 凳 1、学生实验桌不小于1200mm*600mm; 2、每室25台以上; 3、新置学生凳可调节、无棱角; 4、台面材料符合相应材质的理化性能要求 有良好的稳定性,外观应平整、无明显缝隙,封边条不允许有脱胶、鼓泡。 仪 器 橱 (柜) 1、高中不少于100个;初中60个,小学20个;(1200×500×1900) 2、新置橱中隔板位置应可调节,存放较重仪器的隔板应做承重加强处理;药品柜中隔板应设 计成阶梯式;搁板面材应耐酸、碱、热、阻燃; 3. 陈列柜为透明体,采取防潮、防虫蛀措施 检查项目检查标准

二、室内设施 演示台 1、尺寸不小于(L×D)1800㎜×800㎜; 2、每个实验室一张; 准备台 1、尺寸不小于1200mm×800mm 2、每个准备室一张; 信息中控、传送系统 1、有适当的信息中控系统; 2、有显示装置 3、有多媒体设备 供水、排水 1、有给排水设施,设水槽和拖把池;水路规范、合理、无污染(有污水处理设施) 2、设高位水嘴 3、化学、生物、科学实验室水源到桌 供电及遮光设施 1、物理、生物实验室电到实验桌、演示台 2、生物实验室设局部非白炽光源 3、线路采用暗敷配线方式,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4、有安全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 5、实验室仪器室每窗均有可拉动窗帘(物理光学室装红黑帘) 6、各准备室要有多用插座 防腐设施化学演示台、实验台和准备台耐腐蚀、耐污染或有防腐措施(铺设防腐胶垫等) 二、书写板1、尺寸不小于(L×D)4000mm×1000m 2、采用耐磨无光泽材 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为1000mm__1100mm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申请报告 (格式) 实验室名称: 申报方向: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手机: 传真: 电子邮件: 填报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一四年制

一、实验室信息简表 元 )

二、依托单位信息简表

三、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包括实验室建成后对国家和依托单位的作用、贡献等) 四、国内外该领域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应用前景 五、实验室研究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 六、实验室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水平(国内外影响和地位;近5年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和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在推动技术发展、解决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等方面的贡献) 七、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队伍规模和结构的总体情况、现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的简介及其代表性成果,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及研究生培养情况) 八、已具备的科研条件(科研用房、仪器设备、配套设施) 九、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情况(开放合作、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 十、主要工作规划、预期目标与水平(从研究内容、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开放合作与运行管理等方面阐述) 十一、实验室依托单位意见(包括建设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十二、主管部门意见(包括建设经费和运行费支持额度等) 附件1.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附件2.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3.实验室近5年来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附件4.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获奖清单

附件5.实验室近5年来重要学术专着、论文、发明专利、标准等科研成果清单(其中专着不超过10部,论文不超过50篇)

(完整word版)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建设规划 为了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规范我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根据“十二五”发展计划,本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划。 一、实验室现状 (一)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状况 目前,我系实验室有高级实验师一名,聘用制实验员1名。有建材、测量、力学、土力学实验教师7名,其中,副教授4名,讲师1名,工程师1名,助教1名。多名教师可担任建筑CAD、制图实训等课程的教学。主要问题是专职实验员较为短缺,多数实验室管理任务由教师兼任。 (二)实验室建设状况 实验室现有力学实验室、建材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多功能机房5个实验室,面向土木工程和城市规划两个本科专业及工程造价专科专业服务。实验室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设备总值约575万元。目前可开设的实验课程有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土木工程测量、材料力学、建筑CAD、制图实训等课程,可开设各类实验项目30余个。 (三)实验教学情况 实验室名称实验课程名称开出实验 项目数 面向专业 承担人时 数/学年 备注 测量实验室土木工程测量9 土木工程、城 市规划、工程 造价 8640 建材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 5 土木工程、工 程造价 8640 土工实验室土力学 5 土木工程4320

力学实验室材料力学 5 土木工程4320 建筑多功能 机房建筑CAD 土木工程、城 市规划 主要承担 实训课程 设计等任 务 (四)实验室承担科研及教学研究情况 目前,实验室可承担少量的社会建设项目和部分校级科研项目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研究。 二、建设目标 经过3年的努力,努力造就一支思想活跃、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完全能够胜任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需要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实验符合教学评估要求,数量充足,实验设备完善,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要求,初步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实验室。 三、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 按照学院十二五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国家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要求,以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的需要为依据,紧紧围绕“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专业结构调整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以科研促进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项目 完善测量实验室、工程造价及建筑设计实训室、力学实验室,

测绘实验室建设思路与规划实施方案

一、建设意义 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首次以美国政府的名义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测绘科学在原有的基础上,密切集成了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现代高新技术,从而得以迅猛发展。它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以获取地理坐标为目的的测量工程,而是成为一项重要的与地理相关的信息产业。测绘行业的服务范围和对象在不断扩大,已经从单纯的测绘基本地形图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包括农业、林业、水利、军事、城市规划、环境、交通、土地利用等等。美国劳工部在Nature上发表文章,将测绘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并称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三大技术,是劳动力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这一点已经从日益流行的地球空间查询系统“Google Earth”上得到证实。现在,通过“Google Earth”上的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加上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到任何一个地面建筑,小到楼梯口,甚至马路上的窨井盖。强大的微软公司也不惜代价开发了类似的基于测绘信息的虚拟地球系统“Virtual Earth”,以求在这一极大的潜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预计,未来的几年中,真实世界中的整个空间将会大量地出现在虚拟的计算机世界中,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最基础的空间测绘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 我国也同世界先进国家一样,充分认识到基础空间测绘技术的重要性,在863计划中,特别在近年增加了“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成为863计划的十大领域之一。由于我国耕地的稀缺性和重要性,为了保住18亿亩耕地的底线,国家在两年之内要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详查,并在以后进行常规性土地变更调查;此外,由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还处于开始阶段,公路、铁路、各种输电、输油管路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持续增长;这一切都离不开大量的测绘人才。因此,许多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或者增设了测绘专业,或者在相关专业中增设了测绘相关的课程,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测绘人才需求。 江苏省“两个率先”的全面建设,淮海经济区的迅猛发展和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快速推进都需要大批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极富创新精神的测绘专门人才和相关专业人才。徐州师范大学作为苏北地区的省属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将会在社会经济的诸多方面承担自己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责任,对苏北地区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测绘学科是一个以应用为基础的工程学科,基础测绘数据的采集离不开大量的野外测量或室内计算机处理;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结合,是现代测绘服务于社会的重要形式。无论是在基础测绘数据采集,还是在地理信息服务的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测绘仪器操作或计算机应用软件使用。这些特性决定了测绘专业人才必须要具有强大的实践能力和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作为拥有江苏省“测绘工程”特色专业的徐州师范大学测绘学院,在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将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 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 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 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18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警黄金指挥部,部其它直属单位,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其它有关单位: 现将《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土资源部 12月22日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重点实验室持续健康发展,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国土资源系统和地质勘查单位、科研院所、相关高等院校和其它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法人单位(即依托单位)所建设的科研实体,是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土资源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创新平台。 第三条重点实验室要根据国家和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国土资源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获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支撑引领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四条国土资源部、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相关直属单位、依托单位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分工、稳定支持和动态调整的

原则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和管理,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计划单列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五条国土资源部有关科技项目、基金、专项等应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承担。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国土资源部是重点实验室的主管部门,科技主管司局负责归口管理,相关业务司局对口进行业务指导和支持。依托有关单位现有机构设立重点实验室办公室,承办和支撑有关工作事项。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制定相关管理办法,编制和实施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 (二)组织重点实验室的遴选、验收、评估与考核,审定重点实验室建立、调整和撤消。 (三)组织推荐有条件的重点实验室申请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协调建设期有关工作,指导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 (四)组织开展重点实验室科研条件、人才、成果等的调查与统计工作,建立重点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第七条各省(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承担其所属单位,以及本行政区域内相关科研单位、地质勘查单位和有关企业重点

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发展_冯敏侠

第31卷第8期2012年8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Vol.31No.8Aug.2012 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促进实验室建设发展 冯敏侠,庄中华,劳 静 (广州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广东广州510006) 摘 要:为实现学校建设规划,按照实验室建设的原则,我校每3年开展一次实验室建设规划及论证工 作,从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室发展规模、管理模式、队伍建设、条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组织专家对“规划”论证,制定实验室建设目标,促进实验室发展。关键词: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12)08-0423-04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atory with Elaborate Construction Planning FENG Min-xia ,ZHUANG Zhong-hua ,LAO Ji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Guangzhou University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lanning is made every 3years in terms of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laboratory development scale ,management mode ,team construction ,condi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so on.The goal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s made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atory. Key word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lann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2-04-05 作者简介:冯敏侠(1965-),男,广东番禺人,主要从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Tel.:020- 39366263;E-MAIL :fmx1221@sina.cn 0引言 实验室工作是培养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 此,抓好实验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以实验为突破口,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是我校整个教学工作计划中的重要一环,真正体现管理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做好实验室建设,必须从实验室建设规划抓起,根据国家建设发展规划,满足地方人才培养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实验用房、设备设施建设、管理模式、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制定的实验室建设规划。 1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思想 学校实验室建设要以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为导 向,以教育部《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和《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为依据,遵照《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 规程》 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的要求,自2000年并校以来,以学校专业调整为契机,以实验室建制为切入点,每3年开展一次实验室建设规划及论证工作,通过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重新整合、优化实验室,完善并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从而建立功能 强大、 结构合理、管理先进、高效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统筹规划,目标明确;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资源共享,讲求效益”的基本原则。促进实验室工作朝着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目标出发,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为我校的发展和广州地区建设服务。 2实验室建设规划 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的目 标,结合本学院(中心)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培养层次及重点发展学科等情况制订。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分年度进行。 实验室规划重点是加强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设,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大力进行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工作,结合学科

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 为规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学科开发实验室(以下统称省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加强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我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根据《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建设任务与目标 1.省重点实验室是我校高水平研究团队、高标准研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学术交流的基地。 2.省重点实验室要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或邀请国内外中青年知名学者,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或学术交流,努力提高实验室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建立“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运行机制,使实验室的管理逐步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以保证省重点实验室的高效率运行和高水平管理。 4.省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放置、分实验室及研究用房安排应按照“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原则合理布局,以利于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突出实力、展示形象。

5.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期满后要顺利通过上级的检查和验收。学校继续加大建设力度,积极申报并力争早日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二、管理体制 1.省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学校且相对独立运作的管理运行体制。学校按照二级单位进行管理,所在院(系)具体负责管理工作。 2.学校和相应院(系)分别成立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建设的领导工作。发规处负责全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管理、组织和协调工作;科技处负责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和业务指导工作。 3.省重点实验室设主任(或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和秘书等。为便于协调和加强院(系)、学科和实验室的关系,实验室主任或副主任应由一名学院院长(系主任)或副院长(系副主任)担任。 4.省重点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或常务副主任)由具有正高级职称和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担任,并由校长聘任,报省主管部门备案。副主任由实验室主任提名,经主管副校长和校长审定后由实验室主任聘任。实验室正、副主任的任期一般为三年。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附件2: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任务书》 (格式) 实验室名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手机: 传真: 电子邮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一一年制

内容提纲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中英文名称,学科领域,建设承担单位及单位负责人,建设地点。 二、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目标 在分析本领域发展趋势和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实验室已有工作基础,确立研究方向、近期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研究目标。 三、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计划 现有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介绍,实验室规模和队伍结构的总体规划,稳定和吸引优秀高水平人才的具体措施,吸引人才计划。 四、实验平台建设与经费 建设经费概算与落实计划,实验室各研究单元的构成(结合研究内容和队伍设置阐述),现有科研条件(仪器设备、科研用房、配套设施)情况,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及理由,基建或配套设施改善计划。 五、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 实验室日常运行管理,人员聘用及流动,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开放合作设想。 六、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提名与简介

实验室主任推荐人选基本情况、主要研究领域和代表性研究成果简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提名与简介。 七、依托单位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八、实验室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九、主管部门的支持(包括配套经费和运行费计划) 十、依托单位意见 十一、实验室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意见十二、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1. 实验室主任招聘工作报告(招聘过程、推荐人选详细介绍、依托单位推荐意见、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2. 实验室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 排列,其中研究人员按照研究单元排列。) 附3. 学术委员会提名名单 附4. 实验室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5. 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研制)计划清单 附6. 实验室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 附7. 实验室重要获奖清单 附8. 实验室重要专著、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清单

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

AFC工程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背景 随着高铁和地铁的快速发展,AFC系统大量使用,AFC系统在测试及维修方面存在测试难、维修难度较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并为维修及检修工作提供可靠的测试及数据,是十分有必要及迫切的事情,综合西安地铁一、二号线多年运营经验,立足解决实际问题,为生产工作服务的态度,我们建立了AFC系统工程实验室,通过搭建AFC设备主要模块的测试平台,可有效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设备的测试和维修准确率和效率提供了的数据。 二、AFC系统测试实验室拟突破的技术方向 AFC实测试实验室发展定位:一个目标——提高生产水平;两个方向——为公司、部门发展节约成本、减少浪费;为AFC专业培养高层次人才及实验室自身的学科带头人。从现有的只能更换、调整部件发展为可以自主维修、制造部分部件,并以此为技术发展方向。 该工程实验室建设需要突破纸币系统、票卡发售系统、紧急控制系统测试平台、喇叭系统测试平台及模块数据提取平台等测试功能等多个技术难题,实验室的成立可以进一步开展AFC系统设备各模块的模拟试验,研究成果能够保证形成一套完善的培训体系及检测体系。 工程实验室的主要功能包括:对纸币模块进行系统测试、对票卡发售模块进行系统测试、对扇门模块进行系统测试、对紧急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对网络连接状况进行监控。能够直观反映AFC系统设备中各主要模块的工作状态,准确检测各模块的故障原因。从而达到对新进员工直观系统的培训任务以及完成各模块故障的深度检修任务。 三、建设内容 本项目在西安地铁渭河车辆段的综合维修基地内实施,车辆段内地势平坦,所处地理位置较优越,车辆段绿化较好,可充分实现水、电、路、通讯、排污和场地的通畅。该项目的水、电均利用西安地铁公司已有的公用工程和配套设施,

试验室建设实施方案{项目}

长城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地试验室临建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南绕三分部 2015年5月

目录 一、前言.................................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选址.................................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规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环境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其他设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标牌、标志...........................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人员配备.............................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设备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九、办公设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十、交通工具.............................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一、体系建设........................... 错误!未指定书签。十二、试验室平面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工地试验室建设方案 一、前言 根据厅质监字〔2012〕200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的通知和川交函〔2011〕98号关于四川省高速公路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结合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指南和该项目的实际内容,本着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和经济适用的工作原则,保证试验检测数据的客观和准确性,不盲目过分加大投入,片面追求表面效应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选址 1、本着安全、环保、交通便利、及工程质量管理要求等因素,试验室驻地选址在佛现山隧道出口驻地区,周围无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坍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隐患。房屋采用7.5彩钢活动板房,两层,位于佛现山隧道出口办公楼后面,相距8M。 2、安全环境均满足标准化要求,交通畅通,有水源、能源、信息交换和协作条件、通信畅通,满足信息化办公需求。 三、规划 1、试验室根据工作、生活所需面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地物和空间以及现有的设施等合理规划。 2、试验室新建房屋一栋两层,其中一楼为功能区,一楼功能区房间共九间,二楼为办公室资料室和试验室职工宿舍。功能室分别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