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合集下载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点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现实,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或精神是现实的基础。

两者之间的分歧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现实的本质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现实的基础,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可以由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加以解释。

唯物主义者相信,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人的意识和认识是独立的。

相比之下,唯心主义者则认为意识或精神是现实的本原,一切物质都是意识的表现或产物。

二、关于认识的能力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客观实在的反映,人的意识能够通过感觉、思维等方式客观地认识物质世界。

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认识的能力是主观的,人的认识受限于自身的意识状态,无法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只能通过意识来感知和理解。

三、关于社会的发展唯物主义者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础的,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于物质生产力的变革和发展。

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社会的发展受限于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社会的进步是由于思想观念和文化的发展。

四、关于历史的发展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是由于阶级矛盾和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推动的,认为历史是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产生的。

而唯心主义者则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于人类意识观念和文化的变迁而推动的,认为历史是由于意识形态和道德观念的变迁而产生的。

在我看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点主要在于对现实、认识和社会的不同理解。

我认为,唯物主义更加符合客观事实,能够更好地解释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而唯心主义则更倾向于主观意识的作用,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点在于对世界本质、认识能力和社会发展的不同认识。

这种哲学思想的分歧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意义,也在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有着深远影响。

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指导实践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观点,它们都对人们对世界、社会和人类认识的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哲学,这两种观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对话和交流,也是思想碰撞的结果。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
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1、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 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三、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 义哲学)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 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群 众的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伟大思想武器。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 义哲学)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都是唯物辩证的; 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


A、唯物主义命题 B、唯心主义命题 C、悲观主义命题 D、教条主义命题
有人说,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 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 唯一标准。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就是 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重视物质利益和强调精神文 明并不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 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 义;强调精神文明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 意识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强调精神文明,正是辩 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 义上使用,否则就会造成混乱。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相关观点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相关观点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相关观点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宇宙和一切事物都是由精神或意识创造的,物质只是精神的产物。

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和灵魂是最主要的,物质世界仅是精神世界的附庸。

唯心主义侧重于灵魂、精神、意识和信仰等方面,并认为人的主观体验是真实的。

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基本实体,精神世界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并先于意识,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是一切事物的动力,意识和思想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侧重于物质、运动规律和客观事实、科学实验等方面,并认为唯有经过科学检验和实践经验才是真实的。

因此,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意识、信仰等是最重要的,而唯物主义则主张物质、客观事实和科学实验等更为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倾向于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

唯物主义相比唯心主义的优点

唯物主义相比唯心主义的优点

唯物主义相比唯心主义的优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认识方式。

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存在和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而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或心灵是世界的本源和决定因素。

在比较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优点时,我们可以看到唯物主义相对于唯心主义的几个明显优势。

首先,唯物主义强调实证主义和实证科学的重要性。

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证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人类才能真正了解和认识世界。

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证的证据和观察,才能建立可靠的知识和理论,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比之下,唯心主义更注重主观意识和个人的主观体验,容易受到主观感受和个人信仰的影响,缺乏客观的证据和科学的方法。

其次,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的存在。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独立于个体的主观意识和观念。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存在着客观的规律和本质,只有通过对物质的研究和认识,才能揭示和把握这些客观规律,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

相比之下,唯心主义往往将现象归因于主观的心灵或意识,忽视了客观物质的存在和规律的作用。

第三,唯物主义注重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

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和推动人类的进步。

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检验和发展人类认识的唯一标准。

相比之下,唯心主义往往将重点放在思想和理论上,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实际行动的作用。

最后,唯物主义倡导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唯物主义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践,才能实现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幸福。

唯物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和不公平,提出了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

相比之下,唯心主义更注重个人的利益和享乐,往往忽视了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公平。

综上所述,唯物主义相比唯心主义具有明显的优点。

唯物主义强调实证主义和实证科学,注重物质的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强调实践和改造世界的实际行动,倡导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通俗易懂哎呀,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区别。

其实,这个问题可大可小,但是咱们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聊聊吧。

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呢,就是说物质世界是意识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意识决定物质。

而唯物主义呢,就是说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简单来说,唯心主义就是“我思故我在”,唯物主义就是“一切皆有因”。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咱们先来看看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是由我们的思想、意识创造出来的。

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掌控一切,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可以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

这种观点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忽略了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相信自己的意识,而不去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那么我们就无法真正地了解这个世界。

咱们来看看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组成的。

他们认为人类应该努力去适应这个世界,而不是试图去改变它。

这种观点的优点在于它更加注重现实世界的变化,而不是过分依赖个人的意识。

这种观点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它可能会让人们变得过于消极,因为它强调的是顺应现实,而不是去创造未来。

咱们该如何选择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都是不同的。

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唯心主义,因为他们认为人类的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就可以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

而有些人可能更倾向于唯物主义,因为他们认为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现实世界的变化,而不是过分依赖个人的意识。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关键在于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哎呀,说了这么多,我都觉得有点累了。

不过,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巋然差异。

下次再聊哈!。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什么意思?(通俗)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什么意思?(通俗)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是什么意思?(通俗)
唯心主义又分为什么?各都是什么意思?
唯物主义又分为什么?都是什么意思?
麻烦各位说得通俗一点,百度百科上的看不懂啊.....
谢谢了!
问题未开放回答
最佳答案
唯心主义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精神的,是想出来的。

用个极端的例子,唯心主义可以认为,在他的意识成型之前,世界不存在,在他的意识消亡以后,世界也不存在。

也就是,你没生以前,宇宙不存在,你死了以后,宇宙也完蛋!
唯物主义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物质的,是本来就在那的。

沿用上面的比方,就是你是死是活,宇宙照样运作。

主观唯心就是我上面说过的例子,基础是极端自我中心的世界观。

客观唯心主义则在自己以外制造了一个“神”,作为维系外界存在的基础。

大部分宗教都是这个体系的,比如基督教有上帝,佛教有三世佛之类。

这些神都是客观唯心者创造的,用来解决主观唯心遇到的难题。

古朴素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有点类似,不过基本还是站在物质的存在上的。

而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不存在,存在的是你的“感觉”——可以理解为幻觉。

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好说,反正就是唯物质论,中心思想就是承认物质的存在和唯一性。

唯物主义认为“精神”其实也是物质,比如脑电波、生物电、生物磁等等。

唯物主义就是认为,一切存在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而不是人的“幻觉”。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立场,它们有何区别?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立场,它们有何区别?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立场,它们有何区别?一、宇宙观1.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或灵魂是世界的本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意识所构成的产物。

唯心主义者强调意识的主导地位,相信思维能够创造和塑造现实。

2.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是宇宙的基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唯物主义者强调物质的客观存在和决定性,认为意识只是物质的产物。

二、思维方式1.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倾向于用自身的意识和体验来理解和认识世界,注重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唯心主义者更多地采用推理和直观的思维方式,关注个体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知。

2. 唯物主义:相比之下,唯物主义更加注重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研究,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

唯物主义者在认识世界时,更多地依赖观察和实验,追求客观的、可重复的结果。

三、科学性1. 唯心主义:由于唯心主义强调主观意识的作用,它通常无法进行科学上的验证或实证。

唯心主义常常涉及信仰、哲学推理和个人主观经验等领域,在科学研究中的适用性较有限。

2.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强调客观规律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更适合于科学实践和研究。

唯物主义者通过实践、观察和实验证据来验证研究结果,使其更具科学性和可证伪性。

四、实用性1.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倾向于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体验,重视心灵的平衡和个人的价值观。

它在哲学、宗教和艺术等领域中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提供心灵抚慰和情感安慰。

2. 唯物主义:相对而言,唯物主义更注重实际问题和现实情况,强调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的应用。

唯物主义者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等领域中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虽然是哲学的两个基本立场,但在宇宙观、思维方式、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深入理解这两个立场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问题和探索人类的本质。

几种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他们的概念

几种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他们的概念

⼏种唯物主义唯⼼主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他们的概念唯物主义,与“唯⼼主义”相对。

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

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质不同的表现形态,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物质不依靠精神⽽独⽴存在;⼈的认识是对事物的反映。

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朴素唯物主义、形⽽上学(或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某种或某⼏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

⼀般指古代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历史阶段。

如中国古代⽤“五⾏”(⾦、⽊、⽔、⽕、⼟)或⽓(阴阳、元⽓、精⽓),古希腊⽤原⼦、⽔、⽕,古印度⽤“四⼤”(地、⽔、⽕、风)等物质形态来说明世界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学说。

形⽽上学唯物主义,以孤⽴、静⽌、⽚⾯的观点即形⽽上学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学学说。

其特点是具有机械性、形⽽上学性、不彻底性。

认为运动只有数量增减和场所变更,事物变化的原因在于外⼒推动;认识是⼈直观的机械的反映;⼈的意志、动机在社会历史中起决定作⽤。

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

在反对唯⼼主义和宗教神学的⽃争中起过重要作⽤。

机械唯物主义,形⽽上学的唯物主义,⼗七世纪和⼗⼋世纪盛⾏于欧洲。

它肯定世界是物质的和运动的,同时⽤机械⼒学原理来解释⼀切现象和过程,⽤孤⽴的、⽚⾯的观点观察世界,把⾃然界和社会的变化过程归结为数量增减、位置变更,把运动看作是外⼒的推动,否认事物运动的内部原因、质的变化和发展的飞跃。

也叫机械论。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的关于⽤辩证⽅法研究⾃然界、⼈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般规律的科学,是⽆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从它的本质来讲是物质的,物质按照本⾝固有的对⽴统⼀规律运动、发展,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于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斯、恩格斯所创⽴的关于⼈类社会发展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阶级的世界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其意思是“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 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 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 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人不经学习就能做的,那就是良能;不经思考就能知道的, 那是良知。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
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古代朴素辩证法
辩证法
唯心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哲学“两个对子”?

哲学基本派别?
(哲学两大阵营)
哲学中的“两个对子”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二者的区别:它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的问题。
第七天,上帝完成了创世之作,歇工休息。
• 有一个问题让客观唯心主义者不知如何回 答:“上帝能不能创造一块他自己举不起 的石头?”不论怎么回答,都表明上帝不 是万能的。 • 这说明了什么?
二、唯心主义 1、含义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依赖于意识,意识 决定物质。
2、两种基本形态
主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 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 没有什么悬崖。”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 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 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 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 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 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①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 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 ②“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③“存在即是被感 知” ④“气者,理之依也”⑤画饼充饥 ⑥削足适履 ⑦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先 有这理 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⑤⑦⑧ C.①②③⑤⑥⑦ D.⑤⑧
一、唯物主义
1、含义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 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依赖于物质。)
2、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 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 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即水、火、 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 2、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阴阳说” 3、王夫之,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 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 虚,此外更无他物”“气理说”
B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②一元论和二元论
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 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 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 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局限性:
①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 学依据;②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 单化了。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事物都是由原子 构成的。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 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 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4、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5、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 “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问:上述材料反映出的观点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积极意义: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辩证唯物主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外无一物,何处 惹尘埃。” 主观唯心主义
王 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 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客观唯心主义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南北朝)
A
神创说
在宇宙天地尚未形成之前,黑暗笼罩着无边无际的空虚混 饨,上帝用七天创造了天地万物。
第一日,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 第二日,上帝造了空气,称它为天。 第三日,上帝创造了陆地和海洋。 第四日,上帝创造了白昼和黑夜。 第五日,上帝造了鱼类和鸟类。
第六日,上帝创造了牲畜、昆虫和野兽。最后,上帝照 着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来管理一切鸟兽虫鱼。
唯心的)
拉美特利,18世纪法国近代哲学家,著作《人是机器》。 • 书中讲到,不仅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的肌 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都是 身躯上各种“机器”机械作用的结果。比如,当人面 临万丈悬崖时,便会大吃一惊,身体机械地向后退缩; 在阳光下瞳孔会机械地收缩以保护视网膜,等等。至 于人和动物的区别,不过是人这种机器比动物这种机 器“多几个齿轮”“多几个弹簧”而已。
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
马克思
黑格尔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本课小结
含义
唯物主义
对世界 的本原 是 什么 的分歧 唯心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表现形式 含义 表现形式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从 属
对世界的状态 怎么样的分歧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 之也”,下列与该观点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B.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A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课堂复习
1、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包 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2、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3、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 么? 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下列与该观点蕴含的哲 理相一致的是 A.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B.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C.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D.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 已。惠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坛经》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2)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 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把人们思维中的概念夸大为脱离了 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
主观唯心主义
掩耳盗铃 郑人买履 望梅止渴 削足适履 画饼充饥
辨别 下列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派别?
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客观唯心主义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唯物主义
人是机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 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 回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于对世界状态问题的 不同回答。 二者的联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又受 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
一元论?二元论?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与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的对立交织在一起
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构成。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造 成的。 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 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积极意义: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 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
①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 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机械性(即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自然界的机械运动) 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 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
【思考】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本 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 唯心主义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 借鉴意义。
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 上的一朵无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 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古时候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头,便怀疑 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孩子走路 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象是偷 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了,再看那 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象是偷斧子的。
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B
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 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观 念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8世纪法国狄德罗:自然界由数 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17世纪英国.培根:万物的基础是 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 思主义哲学) ①特点: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义: ②它是现时代的思想 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 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思想武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