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各个阶段的饲养标准方法

合集下载

养猪饲养技术

养猪饲养技术

养猪饲养技术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兴起和养殖技术深入人心,大多数农村都已改以往的散养猪模式,现在更多的是规模化养殖。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养猪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养猪饲养技术1饲料配比饲料配比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猪的健康状况,所以科学配置饲料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饲料的配比要根据猪的生长阶段进行配比。

猪的生长前期:需要20%的玉米、0.25%的食盐、4.5%的鱼粉、4%的青糖、50%的青菜、3.5%的棉饼、15%的大麦、0.5%的石粉以及2.5%的麦麸。

此种饲料配置可以使猪日增长量达到450克左右。

猪的生长中期:需要18%的玉米、0.25%的食盐、2.5%的鱼粉、8.5%的青糖、50%的青菜、2.5%的棉饼、13%的大麦、0.5% 的石粉以及5.5%的麦麸,此种饲料配比可以促进猪快速生长,日增长量约为720克。

猪的生长后期:需要15.5%的玉米、0.3%的食盐、1%的鱼粉、18%的青糖、50%的青菜、1.8%的棉饼、10%的大麦、0.5%的石粉和4.5%的麦麸。

此种饲料配比可使猪日增长量约为830 克。

猪的味觉较为发达,数据显示,猪口腔内的味觉细胞多达 1.5万个,所以饲料配比也要从其味觉入手,可以促进其唾液腺、胃腺以及胰腺的分泌,提高采食量,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目前在猪饲养中使用的调料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甜味料的调配。

在饲养肥猪时,需要在其每公斤的日粮中添加糖精0.05 克,这样可以增加肥猪的采食量,可以促使肥猪的日增量提高6.5%左右;在哺乳期的母猪日粮中添加糖精55ppm,可以防止母猪在哺乳期产生厌食,并且还可以提高乳汁量。

在仔猪的日龄中加入180ppm的糖精,同样能够提高仔猪的采食量,提高其日增量;二是香味料的调配。

在香味料的调配中,不能一味地使用添加剂来达到效果,而是需要适当加入脂肪和油脂等带有香味的饲料。

一般情况下,肥猪和母猪的使用量存在不同。

在肥猪的日龄中加入脂肪2.5%,可以使肥猪日增长量达到730克,并且有效提高了料重比;母猪的日粮中添加5%的脂肪,可以有效增加乳汁量。

猪不同阶段、温度下的饲喂方法,每一个精心的养猪人都应该好好读上一遍

猪不同阶段、温度下的饲喂方法,每一个精心的养猪人都应该好好读上一遍

猪不同阶段、温度下的饲喂方法,每一个精心的养猪人都应该好好读上一遍根据猪的不同生长和生理阶段调整日粮的营养猪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对日粮营养的需要在不断的变化,日粮营养的制定要不断与之适应,从出生起,猪的生理、消化、代谢、组织生长均在不断变化。

生长、生理阶段划分越来越细:乳猪补料,断奶过渡料(断奶后一周内),保育猪料(2~3种),生长-育肥猪料(4~6种),后备猪料(2~3种),初胎妊娠母猪料(2种),经产妊娠母猪料(2种),泌乳母猪料(2种),公猪料。

一、哺乳仔猪补料仔猪补料非常重要,越多越好,越早越好;质量要求非常高,一般专业化的公司生产;要求高的适口性,非常易消化,高质量控制,高营养含量;哺乳仔猪补料配制的新思路哺乳仔猪补料的重点是一个“补”字;在长期选育下,母猪泌乳量已经提高到10千克/天以上;仔猪生长潜力大幅提高,沉积的养分中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比例大幅增加;但母猪乳的成分基本没有改变(没有选育)。

※母猪乳是绝对的高脂肪、高能量,相对的低蛋白、低赖氨酸!母猪乳严重缺乏微量元素铁、锌、硒、锰;根据少量的研究结果,哺乳仔猪如以母猪乳为唯一养分来源,严重缺乏铁、锌、锰、硒,可能缺乏铜;铁的缺乏可以通过注射铁剂得到补充,锌、锰、硒可能是限制性元素。

为什么母猪乳缺乏微量元素?可能是解释:野猪和传统养猪下,仔猪可接触土壤,很容易从土壤获得微量元素,母猪乳中的微量元素不是必须的。

但现代养猪模式仔猪根本无法从土壤获得微量元素。

哺乳仔猪补料的配制除了满足高适口性,易消化、高质量、高营养含量外,重点补充母猪乳的限制性养分:蛋白质、氨基酸、铁、锌、锰、硒;哺乳仔猪补料本身满足其营养需要是不够的!应当补充母猪乳的缺陷,即:高氨基酸、高铁、锌、锰、硒,以使仔猪的生长潜力充分发挥,增强仔猪活力和断奶体重。

断奶过渡料断奶后一周仔猪的生长情况对于整个生长育肥期的成绩至关重要,断奶后一周应当增重1千克以上 ,如果断奶后一周仔猪生长受阻,将严重影响整个生长育肥期的生产性能。

猪的分阶段饲养技术

猪的分阶段饲养技术

猪的分阶段饲养技术养猪生产中,根据猪不同的生长阶段实施分阶段饲养,有利于为生猪提供不同营养配方的饲料及生长环境、切断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同时依据不同的市场需求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能大大提高养猪的综合效益。

一、哺乳阶段:初生乳猪个体小,身体各方面未完全发育,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平时要注意保温防压工作。

让它们及早地吸食初乳,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力,初乳中蛋白质含量高,含有轻泻作用的镁盐,可促进胎粪排出。

在3―4天内必须及时给仔猪补铁补硒;一周后开始训练乳猪认料、诱食;断奶前要加强补料等工作,这些措施能有效保证乳猪过好初生关、补料关和断奶关。

二、断奶阶段:断奶是仔猪离开母猪完全独立地生活,其生活条件显著改变。

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采用24―35日龄的早期断奶来提高生产力,但为了防止“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出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注意饲料中的全价营养,添加一些与母猪乳汁成分类似的原料如乳清粉等;二是注意在饲料中添加一些酸化剂和酶制剂,因为仔猪消化系统不完善,这些物质可以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三是断奶前夕,首先减少母猪的营养成分和水分,使产奶量逐渐减少,仔猪由原来随时哺乳到定次哺乳,并逐步减少哺乳的次数,增加仔猪补料,使仔猪胃肠道有个适应过程,这些措施可减少母猪患乳房炎,仔猪患胃肠道疾病的机会,以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四是注意饲养、管理的连续性,降低外界对猪群不良反应。

认真做到以上几点,就能保证仔猪的营养来源顺利由母乳流食过渡到固体饲料,为以后的快速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保育阶段:保育猪指体重在10―30公斤的小猪,它们各方面发育已经比较完善,可是仍然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控制猪舍环境及猪群内环境,减少应激,控制疾病的发生。

所以猪舍要保温通风性能良好,采用漏缝地板,保证每头猪都能得到充足饮水和饲料。

在发生下痢时要尽早在饲料加入些抗菌素,并适当地控制饲料的采食。

在饲喂全价饲料及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仍可能有相互咬斗的现象,这是仔猪的天性,可在圈栏内吊上橡胶环、铁链及塑料瓶等,让其玩耍,以分散注意力,减少互咬现象。

仔猪三阶段饲养技术

仔猪三阶段饲养技术
疾病 最大断奶日龄
放线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
猪霉形体肺炎 出血性败血病 蓝耳病 沙门氏菌 流感 猪流行性腹泻
2019/5/10
20 13
9 9 9 11 14 20
如何饲养断奶仔猪?
•断奶的依据是什么?
适宜断奶时间的确定最终取决于能 否提供符合仔猪消化生理特点的日 粮及总体的经济效益!!!
2019/5/10
2019/5/10
仔猪三阶段
几个基本概念
• 三阶段饲养法
—随着仔猪消化道的逐渐成熟,分为三个阶段 喂不同的饲料,使仔猪从断乳前的高脂肪、高乳 糖的 母乳逐渐向谷物和豆粕组成的低脂肪、低 乳糖、高淀粉饲料平衡过渡。特别是断乳初期, 必须喂以高消化率的饲料,否则低廉的饲料会损 伤肠黏膜,引起以后消化吸收水平一直处于较低 水平。
—四阶段饲养法
国外专家(1995)建议17日龄前断乳的仔猪应采用四阶段 饲养法,即: 早期断乳和传统断乳仔猪阶段饲养法饲料顺序
早期断乳 (10~17日龄) 代乳饲料 过渡型饲料 阶段Ⅱ饲料
2019/5/10
体重 (kg)
传统断奶
2~ 5 5~ 7 7~11 11~23
仔猪三阶段
阶段Ⅰ饲料 阶段Ⅱ饲料 阶段Ⅲ饲料
3.0千克/天 1.5元/千克 14×3×1.5 -63元/头
如何饲养断奶仔猪?
母猪断奶的依据是什么? 母猪 ——提高母猪年提高的断奶仔猪数 ——减少母猪饲料用量,间接降低仔猪生产成本
仔猪 ——日龄 ——体重 ——采食量
2019/5/10 仔猪三阶段
如何饲养断奶仔猪?
控制疾病
不同疾病的最大断奶日龄
2019/5/10 仔猪三阶段
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
• 三阶段饲养法的原理 在早期断奶仔猪消化道发育未健全,消化能力较差,免疫 能力较低,且受到断奶应激的条件下,为充分发挥仔猪保 育期的生长潜力,选用优质易消化的功能性原料,配制即 经济又符合仔猪不同生长阶段消化生理和营养需要特点的 三阶段饲料,从而使仔猪能获得一个较好的适应期,适应 断奶饲料的骤然改变,同时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

猪的分阶段饲养工艺流程

猪的分阶段饲养工艺流程

猪的分阶段饲养工艺流程
猪的分阶段饲养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仔猪期:仔猪期一般指出生到断奶的时间段。

在这个阶段,仔猪需要接受充分的营养供应和保温环境。

猪场通常会提供温暖的窝箱,确保仔猪有足够的体温。

同时,给予适宜的配方奶粉或母猪乳汁,以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

2. 小猪期:小猪期是指断奶到生长期的时间段。

在这个阶段,饲养环境需要逐渐适应小猪的生长需求。

饲养场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证小猪的生长和发育。

小猪期饲料通常以粉料为主,包括高蛋白的饲料和添加剂,以促进小猪的健康生长。

3. 生长期:生长期是指小猪长到出栏体重的时间段。

在这个阶段,猪的饲养环境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和排泄系统,使猪舒适。

饲料通常以颗粒饲料为主,包含适量的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以促进猪的生长和肌肉发育。

4. 育肥期:育肥期是指生长期结束后,猪开始进行肥育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饲养场需要给予充足的饲料供应,并且增加饲料的能量密度,以增进猪肉的脂肪含量和产量。

育肥期的猪需要较大的饲养空间和合适的排泄系统,以确保猪舒适和生长健康。

以上是一般的猪的分阶段饲养工艺流程。

不同养殖场和饲养目标可能会有所差异,
具体的饲养流程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猪各生长阶段的划分

猪各生长阶段的划分

猪各生长阶段的划分
猪的生长阶段通常可以以体重和年龄为依据进行划分。

具体的划分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地区、养殖方式和繁育目的而有所不同。

下面是基于常见的划分方式:
1. 仔猪阶段(Nursery):
体重范围:出生至约8-10周时的体重。

年龄范围:出生至约8-10周龄。

特征:从断奶后开始,经过断奶期的适应,吃粉状或颗粒状的饲料,生长迅速。

2. 幼猪阶段(Grower):
体重范围:约8-10周至20-24周时的体重。

年龄范围:约8-10周龄至5-6个月龄。

特征:开始过渡到固态饲料,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逐渐进入青少年期。

3. 育肥猪阶段(Finisher):
体重范围:20-24周至出栏时的体重。

年龄范围:5-6个月龄至出栏。

特征:进入快速生长阶段,以增加体重和肌肉质量为主要目标。

这些阶段只是一种常见的划分方式,并不是所有猪场都使用相同的划分标准。

此外,还有其他特定的阶段,例如配
种母猪、种猪和后备母猪的划分,这些可以根据养殖的目的和管理需求进行更具体的划分。

小母猪从小到大喂养方法

小母猪从小到大喂养方法

小母猪从小到大喂养方法1.断奶期到生长期(约为2个月到4个月)在断奶后的第一周,小母猪需要逐渐适应新的饲料。

可以使用猪料与饲料混合的方式,逐渐增加猪料的比例,直到完全转换为猪料。

同时,断奶后的小母猪需要提供足够的水和干净的饮水器。

在这个阶段,小母猪对饲料的能量需求很高,因此需要提供高能量的饲料。

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在18%至20%之间,粗纤维含量不超过4%。

此外,为了保持小母猪的消化系统健康,饲料中应添加适量的纤维素。

2.生长期至育成期(约为4个月到7个月)在小母猪进入生长期后,需要调整饲料的比例和营养成分。

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相应降低至16%至18%,但仍需保持足够的能量供给。

此时的饲料中还要确保提供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小母猪生长和发育。

同时,小母猪的体重增加会带来相应的肠道负担,因此饲料中的纤维素含量应适当增加,以促进胃肠蠕动和排泄物的正常排出。

3.育成期至产仔期(约为7个月到产仔)在小母猪即将进入繁殖期前的几个月,应加强对小母猪的营养管理。

此时,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以再次适度增加至18%至20%,以满足小母猪的能量需求。

此外,还要提供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小母猪的健康状况。

在这个阶段,小母猪的体重增加较快,因此需要提供足够的饲料,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饲料中能量的供应,以避免小母猪的过度肥胖。

另外,除了饲料的合理搭配,小母猪的喂养环境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应确保饮水器随时提供充足的清洁水源,保持饲槽的清洁卫生,并定期清理饲槽和换新饲料。

此外,定期进行体重测定和健康检查,以及给予必要的免疫和防治措施,都是保证小母猪健康成长的重要步骤。

综上所述,小母猪从小到大的喂养方法随着阶段的变化而调整。

养殖人员需要根据小母猪的生长阶段、体重和需求,合理调配饲料的成分和比例,并确保提供干净的水源和适宜的环境,以促进小母猪的生长和发育。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概述:掌握好科学养猪方法,是**养猪效益的关键。

说起养猪方法,其实没有人会觉得有多难,当然的确不难,但科学的方法并非每个猪场都能细致的执行下来。

因此为帮助广大养猪朋友更好的养好猪,本文接下来将为大家全面介绍猪的养殖技术方法,供参考。

一般从初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仔猪。

仔猪出生脱离母体后,其生活环境和生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仔猪的管理任务是获得**的成活率,**的断奶窝重,均称的个体。

(一)**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1.**每窝产仔数,有利于**仔猪成活率。

据统计,每胎仔猪出生的活仔数增加1头,成活仔猪增加0.77头。

因此一定要选择繁殖力高的种猪。

2.加强对初生仔猪的护理。

⑴保暖防冻。

主要措施是用远红外线吊灯在保育箱上方或猪栏内供暖,设保育箱或保育栏,内铺垫草,隔寒保暖;利用暖床保暖;或产房内设暖气保暖。

⑵防压防踩。

主要措施是在猪产床靠墙面用木棍或钢管制成距离20—30厘米的护仔栏,以防母猪躺卧时压死仔猪。

另外吃乳后将仔猪放入护仔箱内取暖防压。

⑶固定乳头。

目的是使仔猪有秩序地在各自的乳头上吃乳,帮助弱小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在固定乳头时,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的乳头上,因为前面后的乳头泌乳量多,弱小仔猪可得到充足的奶水,生长发育快,有肋于获得均匀一致的断奶个体,**断奶窝重。

一般固定乳头在开始的2—3天内连续按编号或颜色固定**成功。

⑷寄养与并窝。

当出现产仔过多或过少时,或母猪生病无奶时,需要并窝式寄养。

一般并窝或寄养的仔猪应与原窝猪产期接近,相差不过3天,以免导致大欺小,强欺弱,发育不均的现象。

**是吃过亲生母猪的初乳。

并窝寄养时将“寄母”的奶水或尿液涂在代哺育仔猪身上,使其气味相投。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技术1.**仔猪出生重的关键措施⑴加强对母猪的选择。

这种选择包括遗传上的选择,从产仔数多,初生重大的窝仔中选择发育好、乳头多,排列整齐,**乳头,瞎乳头,体型好的仔猪做种用。

要定期更新,保持正常年龄结构,一般年更新率为20%—30%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各个阶段的饲养标准方法
饲养标准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但是由于猪的品种、类型、生产水平、环境条件的差异,饲料的不同品质及加工调制方
法等因素的影响,在养猪时要灵活掌握。

配制饲料时能接近标准即可,重要的是根据饲养效果及时调整,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现行饲
养标准中所列的营养指标共27一28项。

为方便实际应用,同时列
出了每头每日营养需要量与每千克风干饲粮(按含干物质88%计算)
营养含量。

1、哺乳仔猪的培育技术
(1)保证哺乳仔猪吃足母乳:仔猪出生后其营养的唯一来源是母乳,只有吃足母乳才能保证其生长的营养需要,随着日龄和体重的
增加,需要母乳量增多,但母乳分泌量21~25日龄达高峰,以后逐
渐减少,因此,为了保证正常生长,单靠母乳是不能满足仔猪营养
需要的,这就需要给仔猪及时补料;
2、断奶仔猪的饲养技术
仔猪所需营养由母乳和饲料供给转为仅从饲料中获得,这种条件的改变,给仔猪一个应激刺激。

往往仔猪会食欲下降,消化力减弱,所以,饲料的适口注要好,营养平衡,易于消化。

饲粮中应含有生
长骨胳和肌肉所需的能量,粗蛋白,矿物质崐和维生素。

断奶仔猪
料应以精料为主,且种类多样化。

能量饲料中以玉米、大麦、高梁,蛋白饲料中豆饼和豆类都是好饲料。

断奶初期,饲喂量应有所控制,控制幅度以80%为宜。

然后可以自由采食,饲料形态以粉料,颗粒
料为好。

3、生长猪的饲养技术
(1)根据生长猪生长快,营养需要特点,合理配制日粮。

(2)科学地调制饲粮:为了提高适口性,提高饲料的利恩效率,
对于青粗饲料常采取切碎打浆生喂,以缩小体积,减少浪费,对于
精料,除粉碎外,还要进行配合,调制成各种形态,如颗粒料,干
粉料,湿拌料和稀料。

目前生产中,常有于粉料和湿拌料两种。

4、妊娠母猪的饲养技术
(1)配制日粮时,必须把住两个关键时期的特点,妊娠前期,日
粮结构以青粗饲料为主,精料比例不超过40%,可以搭配容积大的
优质青粗饲料,妊娠后期,日粮中精饲料可占60~70%,少喂青粗
饲料,减少容积,另外,严禁饲喂发霉,腐烂变质,冰冻有害以及
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

(2)饲喂量要严格控制,实行限量饲喂,每日投料约1.5千克,
切忌喂得过肥,否则会降低繁殖性能和造成难产。

在生产中以控制
增重来控制喂量,对小型香猪来说,以增童15千克为适。

5、哺乳母猪的饲养技术
(1)饲喂方式:哺乳母猪每日从乳汁中分泌大量的营养物质供仔
猪的需要,营养负担十分繁重。

因此,哺乳期内母猪的体重下降,
尤其是泌乳量高的母猪。

为了保证正常泌乳和尽量减少体重的降低,以及下个繁殖期的正常繁殖,对哺乳母猪全期应实行强化饲养。

(2)按标准配制日粮时,日粮结构应以能量~蛋白饲料为主,哺
乳初期占85~90%,中期80~85,哺乳后期75~80%,注意精~粗
饲料的比例。

前期精料比例占营养物质的75~80%,以后逐渐增加
青粗饲料,饲粮要多样化,并且相对稳定,以不变或少变为适。

(3)饲喂技术。

a,母猪分娩后,身体极度疲劳,体力减弱,消化机能也尚未恢
复正常,宜饲以易消化的饲料,如谷实粉,小麦夫等,饲喂量要少,经过3~4天后过渡到正常喂量。

b,在泌乳的高峰期,应加强饲养,保证满足或超过泌乳时营养物质的需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泌乳力。

c,为了提高采食量,应增加饲喂次数,以尽量吃饱为原则,饲料形态上,应以湿拌料和稠料为宜。

良好的饲喂制度举例:分娩当日
饲喂适量的小麦夫皮粥,大量饮水分娩后第1日0.5千克全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2日0.7千克全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3~5日
1千克全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5~7日1.2千克全价料,青
料任食分娩后第8~32日1.1千克全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33日
1.2千克全加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34日0.5千克全加价料,青料任食分娩后第35日不加全价料,青料任食
6、公猪饲养技术
(1)日粮结构,公猪应以精料为猪,饲粮结构根据配种负担而变动,配种期间的饲粮中,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应占80~90%,其他
种类饲料占10%左右,非配崐种期间,能量蛋白饲料应减少到70~80%,其余可由青粗饲料来满足。

(2)饲喂技术:饲粮采食量应加控制,每日饲喂应定时,定量。

一般体重小于25公斤的,每日每头0.9千克,25~30千克,1.1千克,30千克以上,1.5千克。

饲粮容积要适当,切忌饲喂大容积饲料,以免造成垂腹,影响配种利用。

公猪饲料形态以湿拌料为好,
每日2次。

饲喂时应少喂勤添,以提高公猪的食欲,增进消化.
如何正确进行断乳非常重要。

在农村家庭养猪户,大都是采用骤然断奶法,即在断乳时,将母猪与仔猪突然分开。

这种方法主要有
两大不妥之处:
导致母猪犹其是泌乳量高的母猪产生乳房炎,甚至影响某些乳头的泌乳能力。

导致仔猪惊慌不安,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使仔猪的体质下降,身体消瘦,甚至死亡。

一般说来,在4—6周龄断奶,仔猪受挫折小,也较容易适应。

其正确的断乳方法是:在仔猪断奶前2—3天内,就要减少母猪的饲料,特别是在母猪的日粮中减去有催乳作用的饲料。

采用五天断乳
法,将母猪和仔猪分开关养,第一天送到母猪处哺乳4次,第二天
为3次,第3天为2次,第4天为1次,第5天断乳。

断乳时将母
猪赶出,关养在其它栏舍内,仔猪留在原来的圈,再饲养10—15天。

这样仔猪的熟悉的环境里,就不会留暖母猪,以免出现不安的情况,保持正常的食欲和日增重。

仔猪断乳后应该注意供给饮水,并在饮水中加入5%—10%红糖,
加厚垫草,防止肠胃受凉。

对断奶仔猪打防疫针和驱虫等应在断奶
前后进行(切勿同时进行),以免使仔猪感到过多的不安。

猪舍温度
应保持在12—20℃,舍温过低,断奶仔猪聚集,影响休息与增重。

仔猪断奶体重关系到早期断乳的成败,仔猪体重越大,以后增重就
越快,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