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在病人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情况下,心理护理的方式和方法也需要有相应的调整。
下面将结合一些常见的病情,介绍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1.严重疾病的心理护理: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病人,比如癌症患者或晚期疾病患者,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首先,护士应该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解释,让病人明白病情的严重性。
与此同时,也要给予病人足够的支持和安慰,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理解。
此外,帮助病人建立积极的心态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也是很重要的。
通过鼓励病人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提供心理支持,可以帮助病人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困难。
2.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手术对于很多病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和恐惧,因此,在手术前后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首先,护士应该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让病人明白手术目的、步骤和可能的风险。
同时,也要对病人的情绪进行安抚,帮助他们减轻紧张和恐惧。
手术后,护士要关注病人的感受和反应,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并确保他们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此外,帮助病人树立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3.长期住院的心理护理:4.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病人家属在疾病期间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护士应该与家属进行沟通,提供有关病情和治疗的详细信息,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情感支持。
护士还可以倾听家属的心声,让他们有机会表达情感,并提供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此外,护士应该帮助家属应对可能的困境和挑战,例如财务问题、日常生活的调整等,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不同情况下的病人心理护理都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倾听能力和情感支持能力。
通过与病人和家属的有效沟通,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可以促进病人康复的积极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健康。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案例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案例一、案例背景。
老张,男,45岁,因为急性阑尾炎需要进行阑尾切除手术。
老张平时身体还算硬朗,突然要做手术,心里特别害怕。
他老是担心手术会不会失败,会不会有啥后遗症,整天愁眉苦脸的,在病房里坐立不安。
二、心理护理过程。
1. 术前心理护理。
建立信任关系。
我第一次走进老张的病房,就看到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花板发呆。
我笑着跟他说:“老张啊,我是负责照顾您手术前后的护士小杨。
您可别太担心,您这阑尾切除啊,在我们医院就像家常便饭一样。
”老张半信半疑地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我就接着说:“您看啊,我们医院这手术团队可都是身经百战的,主刀医生那技术,就像神枪手一样精准。
”老张听了,嘴角微微动了一下,好像有点放松了。
信息提供。
我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画着简单的阑尾解剖图,开始给老张讲解阑尾在哪,为啥会发炎,手术是怎么做的。
我说:“老张啊,您的阑尾就像一个小尾巴,现在这个小尾巴发炎了,就像一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在捣乱。
我们手术呢,就是把这个捣乱的小尾巴轻轻拿掉,然后您就又能活蹦乱跳啦。
”老张好奇地看着我画的图,还不时问几个问题,像手术要切多大的口子啊,多久能恢复之类的。
我都一一耐心解答。
应对恐惧。
老张还是有点害怕,他说:“小杨啊,我听说打麻药很疼的。
”我就笑着跟他说:“老张,您知道打针像啥不?就像小蚂蚁轻轻咬了一口,就那么一下下。
而且啊,您想啊,打完麻药您就像进入了一个小梦乡,等您醒来,手术就结束了,就这么简单。
”老张听了,紧张的表情稍微舒缓了一些。
2. 术中心理护理。
手术过程中,老张虽然打了麻药,但意识还是有点清醒。
我就一直守在他旁边,握着他的手,跟他说:“老张,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呢,您就放心吧。
您感觉就像在做一个美梦一样。
”老张微微点了点头,我能感觉到他的手也没那么紧绷了。
3. 术后心理护理。
疼痛管理与心理支持。
手术后,老张伤口有点疼。
他皱着眉头跟我说:“小杨啊,这疼得我有点受不了啊。
”我跟他说:“老张,这疼啊,说明您的身体在努力愈合呢。
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的有关内容

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的有关内容当人在患病时,常常把自己当做弱者,他们对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极为敏感,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非常希望得到他人尤其是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尊重,如果这种需要没有满足,病人容易产生自卑无助的的情感,甚至会出现不满和愤怒的情绪。
病人也会因为患病,产生不安全感。
所以对于病人的心理护理就尤为重要了。
今天我们就主要来看一看病人会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护理。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一)焦虑心理病人由于对疾病的病因、转归、预后不明确或过分担忧而产生焦虑,或者由于手术问题而产生焦虑,还可能是因为患的疾病本身会产生焦虑的症状。
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益处的,有利于人摆脱困境,但长期的过度焦虑会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二)抑郁心理抑郁是一种消极情绪的反应,常见于危重病人,或者是普通病人的病情加重时,或者是有些疾病目前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并对治疗失去信心,而产生抑郁。
(三)依赖心理主要表现为病人对自己的自信心不足,事事依赖别人去做,情感非常脆弱,一向意志坚强的人也变得犹豫不决,一向自负的人也变得畏缩不前。
严重的依赖心理对疾病是不利的。
(四)孤独感表现为病人不主动与医护人员说话,不愿与人接触,不与病友交谈,病没有痊愈时就想回家。
(五)否认心理表现为病人怀疑和否认自己的患病事实,否认疾病的存在或者否认疾病的严重性。
不顾事实的否认,会对疾病起到贻误和消极的作用。
二、心理护理作为护士我们要根据病人的心理问题以及他的心理活动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使病人达到一个有利于疾病治疗和康复的有益心态,促进其早日康复。
1.我们要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2.对病人进行正确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的环境;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4.医护人员要关心理解病人的心情,耐心安慰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多与病人沟通。
5.在病人疾病过程中护士要积极主动,对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病人适当的采取心理治疗方法。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一、病人术前的心理与心理护理手术是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而心理护理也是手术病人不可缺少的。
无论手术大小,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害怕等一系列心理变化,病人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必将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危险性,甚至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很重要。
我国的医学心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
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毁容等。
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
例如有位女病人,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不得不改期手术。
在心脏科某病室,病友们给将临手术的病友送桃子罐头,用意是祝福病友能从阎王爷那里“逃”回来。
一旦有病友死在手术台上,后来做手术的病友就更加恐惧不安。
一次在心脏科的一个病室里,其中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女孩死在了手术台上,另外两个待手术的女孩就都偷偷写下了遗书。
大量临床观察和均证明,病人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
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
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
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决不应向病人交待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
权威性的咨询对病人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病人,用其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
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病人说明,使病人醒来后不致惧怕。
浅析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心理影响

浅析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心理影响手术是一种创作性治疗,任何人在手术前都会产生惧怕、焦虑心理,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应从入院后即开始进行。
手术前焦虑和恐惧是手术病人一个突出的心理问题,面临手术和麻醉,病人会出现恐惧不安,担心手术会损害今后的健康,害怕手术危及生命,对麻醉产生恐惧,病人顾虑术后疼痛,呕吐难以忍受,由此产生的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不仅会给病人造成痛苦,还会干扰手术与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从而消极地影响病人的心身健康与治疗效果。
所以应重视了解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况。
给手术患者提供更温馨、更全面的护理。
在麻醉手术期间,手术病人的恐惧、焦虑心理往往会达到高峰,尤其是在麻醉前期,处理不好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良好的恢复。
因此,该阶段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麻醉手术期间病人的心理分析1.1 恐惧心理怕痛,怕手术意外,怕死亡,这是外科手术病人的主要心理状态。
麻醉手术期间这种心理则达到了高峰,这与手术室特殊的环境条件有关:①陌生的环境。
大多数病人有生活中没有机会到手术室的环境,仅有的印象也是通过电影、电视等传媒获得,而且也仅仅是限于手术室的一小部分,因而具有神秘感。
当手术病人本身亲历手术室环境时,这种神秘感会明显增强恐惧心理;②孤独感。
病人由较熟悉的病房进入手术室后,遇到的是一个陌生的人群。
医护人员都被口罩、帽子捂得严严实实,没有一个熟悉的人可以交流。
尤其是在麻醉前期,想到自己的命运将要由这些陌生的人决定,想起可能发生的手术疼痛,手术意外甚至死亡危险,容易产生一种极度的孤独感。
这种孤独无助的速会加剧恐惧感;③手术室的各种仪器设备发出和种声响和闪光,也易引起病人的恐惧;④手术过程中对病人躯干和剧烈的移动。
尤其是骨科病人,手术中骨折的复位,咬骨、钻骨、锯骨等都将发生较大的移动幅度和声响,也会增强病人的恐惧感。
1.2 焦虑心理病人住进外科后,心理已备受惊扰。
而进入手术室后,焦虑心理会更加明显。
手术切口是不是很痛;会不会出现麻醉意外或手术意外;不知患了什么病,是不是癌症;是否需要输血,会否因输血传染上肝炎、爱滋病,手术是否会留下后遗症,会残废?会不会死亡?死了怎么办,以及家庭、事业等。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一、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
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
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
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
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
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队急性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
但急性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
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
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神志清醒和脑卒中等,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
还有那些慢性疾病突然恶化的病人,易于产生濒死感,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病人的死亡。
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
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
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
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
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
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首先,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第一个方面是预手术心理准备。
在进行手术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恐惧、焦虑和担忧。
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手术的整个过程,让他们明白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
护士还应鼓励患者提出问题和疑虑,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
此外,护士还可以提供一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建立对手术的信心。
其次,术前心理准备还包括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的调整。
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一些饮食、运动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术前准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第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另一个方面是手术当天的心理支持。
手术当天,患者可能会有更多的紧张和焦虑,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交流、询问他们的情况和提供安慰来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护士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舒适的环境,例如调节室温、提供舒适的床铺等,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
总之,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护理工作,它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成功率。
为了做好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并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术后康复和身心健康问题。
子宫切除手术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本 组 I2例 为 我 院 妇 产 科 行 子 宫 切 除 术 患 者 , 年 龄 】 3— 6 7 4岁 , 均 4 . , 中宫 颈 癌 l 半 62岁 其 6例 、 宫 肌 瘤 5 子 7 例 , 能性子宫出 血 1 , 功 2例 子宫 腺肌 症 9例 , 度 子 宫 脱 垂 晕 l 4例 , 巢 癌 4例 ; 经 腹 子 宫 切 除 术 6 卵 行 6例 , 式 子 宫 切 阴
要 的生 理 功 能 。各 种 原 因 行 子 宫 切 除术 的患 者会 产 生 自身
脏 器 缺 失 感 以及 对 术 后 女 性 特 征 、 功 能 、 育 能 力 和 生 活 性 生
质 量 的 担 心 , 易 现 自卑 、 虑 、 观 情 绪 , 重 者 甚 至 出 容 焦 悲 严 现 厌 世 轻 生 等 心 理 反 应口 I 。 心 理 学研 究 表 明 , 理 危 机 会 产 生 一 系 列 身 心反 应 , 心 如
牛理上的肠 胃不适 、 食欲下降 、 失眠 ; 知上 的缺乏 自信 、 认 无 法做决定以及行 为上 的害怕 人 、 容易 白责 、 不易信任他人
等。 这些 势必 对 患 者 临床 治 疗 、 恢 复 及 院后 生 活 质 量 术后 造 成 影 响 。 组 1 2 子 宫 切 除 病 例 中有 9 本 例 1 7例存 在 心 理 危 机 , 8 %, 科 学 有 效 的心 理 干 预 , 者 … 院前 心 理 危 机 占 6 经 患 占 3 . , 自卑 、 观 情 绪 为 主 , 理 十 预 效 果 明 显 。 得 1% 以 6 悲 护 值 注 意 的 是 , 出院 心 理 危 机 中 , 症 患 者 占 多 数 , 国 内 相 在 癌 与 关 报 道 类 似 ㈣。
子 宫 切 除手 术 病 人 心 理 分 析及 护 理 对 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护理
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方式,对于患者来说,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挑战,更是心理上的考验。
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害怕、疑虑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对手术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恢复和康复过程。
因此,术前、术后对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是医护人员不可或缺的工作。
一、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
1.焦虑
手术前,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焦虑情绪,包括担心手术是否成功、害怕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担心术后会不会有疼痛等等。
这些焦虑情绪会导致患者心情烦躁,影响睡眠,还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和免疫系统功能,使身体变得更加脆弱,更容易感染。
2.恐惧
手术时,患者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和不确定性。
这些不确定性和危险会使患者产生恐惧情绪。
有的患者可能会担心手术时会出现意外,甚至失去生命。
这种恐惧情绪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慢性的压力症状,还可能导致术后认知和情感功能障碍。
3.疑虑
手术前,患者可能会对手术的细节和程序充满疑虑。
这些疑虑情绪会让患者感到无助和焦虑。
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对手术前的准备和麻醉产生疑虑,这些疑虑往往会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
二、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1.术前心理干预
针对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术前心理干预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评估。
在评估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比如行为干预、认知重构和心理支持等。
2.心理支持
手术前,医护人员可以在术前会诊或术前讲座中,向患者提供详细的手术信息,详尽地讲解手术的过程和风险。
这样做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疑虑和恐惧情绪。
同时,医护人员也应该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支持,例如与患者交流、给患者心理安慰、引导患者正面思考等等。
3.麻醉前的心理准备
麻醉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麻醉前的心理准备也非常关键。
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引导患者放松和缓解紧张情绪,增强患者的信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减少对麻醉过程的恐惧和疑虑。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麻醉程序讲解,使患者充分了解麻醉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4.术后心理干预
手术后,医护人员也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的干预。
针对不同的患者群体和手术情况,医护人员可以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疗措施,包括积极的心理支持、情绪管理的训练、放松疗法等等。
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跟踪和记录,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
总之,在手术病人的康复过程中,心理护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方位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手术的困难和挑战,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