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格变动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 使学生掌握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实际影响的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格变动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2. 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4. 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5. 价格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实际影响。
2. 教学难点: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具体的价格变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价格变动的现象和影响。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价格变动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价格变动现象,如商品打折、涨价等,引发学生对价格变动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价格变动的概念、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分析:分析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国民经济的影响。
4. 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价格变动现象。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价格变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六、教学策略:1. 针对价格变动的概念和表现形式,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价格变动的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价格变动。
2. 对于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运用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情况下的价格变动,找出规律。
3. 针对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消费者在价格变动时的购买决策。
4. 对于价格变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利用小组项目研究,让学生调查并分析某一行业价格变动对企业的影响。
七、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评估: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价格变动概念的理解程度。
新课程背景下之《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之《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价格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掌握价格变动对企业利润、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福祉的影响;能够运用供求分析的理论,分析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判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PPT展示、问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价格变动的影响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本课程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教学: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引入课题,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实例,引发学生对价格变动影响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PPT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讲解价格变动对企业、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介绍供求分析的相关理论。
并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机制。
3.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围绕一个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如果某个企业提高产品价格,会对其市场份额产生怎样的影响?”小组成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景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价格变动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市场案例,让学生感受价格变动对企业经营与市场行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判能力。
学生就所学知识与案例进行讨论,总结出价格变动对企业、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通过课堂测验,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及时进行纠正和补充。
四、教学手段:PPT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测验等。
五、教学资源:教材、案例分析资料、PPT、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评价: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通过课堂测试、小组讨论、课堂回答问题等形式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价格变动的影响_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价格变动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 掌握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生产经营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 理解价格变动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价格变动现象。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价格变动的原因。
- 能够提出应对价格变动的策略和建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 增强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经济观念。
- 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投资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价格变动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生产经营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2. 教学难点:- 理解价格变动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价格变动现象。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价格变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到价格变动?价格变动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影响?2. 引导学生思考价格变动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二)新课讲授1. 价格变动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价格变动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包括供求关系、成本、市场竞争、政策法规等。
2.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 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即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不同。
3.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价格上升,企业利润增加;价格下降,企业利润减少。
- 企业根据价格变动调整生产规模、产品结构等。
4. 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价格上升,通货膨胀;价格下降,通货紧缩。
- 价格变动影响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等。
(三)案例分析1.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价格变动案例,如房价、油价、物价等。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格变动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 让学生掌握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价格变动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价格变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格变动的定义和表现形式2. 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3.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4. 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5. 价格变动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的概念、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价格变动的实际应用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价格变动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价格变动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让学生理解价格变动的基本特征。
3. 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掌握价格变动的内在逻辑。
4. 讲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价格变动的实际效果。
5. 分析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价格变动的重要性。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价格变动的实际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价格变动影响的理解和看法。
8.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9.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价格变动概念的理解、原因和影响因素的掌握,以及分析价格变动影响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作业练习、案例分析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
3. 评价标准:能够准确描述价格变动的基本特征,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能够结合实例分析价格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1.2.2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新部编本(新人教版必修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1.2.2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了解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需求和对生产的影响;理解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
3.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竞争。
【基础梳理】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下跌,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________;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________。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______________的影响比较小,对______________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价格需求本商品相关商品互为替代品上升减少下降增加互补商品上升减少下降增加1.调节____________。
2.提高______________。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1.一般情况下,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量则相应()A.增加B.减少C.稳定D.有时增加,有时减少2.2011年夏天,许多商场搞起了羽绒服反季节促销活动,虽然羽绒服到冬天才能穿,但较低的价格还是引来了许多消费者。
这说明()A.反季节销售是商家决胜的关键B.商品不宜在旺季购买,因为淡季价格偏低C.某种商品价格降低,会增加人们对它的购买D.价格竞争是商家竞争的核心3.汽车销量的增加会导致汽油需求量的增大,反过来,油价的上涨又会使买车一族变得十分谨慎。
这是因为汽油和汽车()A.是互补商品B.功能趋同C.互为替代品D.是高档耐用品4.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格变动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 使学生掌握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实际影响的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格变动的定义与表现解释价格变动的含义,举例说明价格变动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2. 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如供求关系、成本、政策等。
3. 价格变动的影响探讨价格变动对生产、消费、投资等方面的影响。
4. 价格变动的实际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价格变动对该行业或商品的影响。
5. 价格变动对策引导学生了解应对价格变动的策略,提高生活质量。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4. 经验分享法:邀请行业专家或企业代表,分享价格变动的实际经验。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
2. 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搜集与价格变动相关的时事新闻,增加课堂的时效性。
4.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如分析思路、观点阐述等。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价格变动案例,引发学生对价格变动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价格变动的定义与表现:明确价格变动的概念,举例说明价格变动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商品价格波动、通货膨胀等。
3. 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讲解影响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如供求关系、成本、政策等,并通过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生动展示。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

《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价格变动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 使学生掌握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实际影响的能力。
4. 提高学生运用价格变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价格变动的含义与表现2. 价格变动的原因3. 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4.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5.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的概念、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实际影响。
2. 教学难点: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理解价格变动的表现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问题解决法:培养学生运用价格变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出价格变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价格变动的含义与表现:明确价格变动的定义,分析其表现形式。
3. 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价格变动的成因,总结出供求关系、成本等因素。
4. 探讨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让学生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如政策、市场竞争等。
5. 分析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讨论价格变动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6. 分析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探讨价格变动对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
7.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价格变动的实际影响。
8.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价格变动的影响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9.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价格变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其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与练习1. 开展课堂小调查: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常见的价格变动现象,举例说明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
2. 设计价格变动的模拟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体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3. 完成课后练习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之《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之《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价格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掌握价格变动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规律,能够分析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经济变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经济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价格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设计1. 基础知识梳理(10分钟)首先进行一次价格变动的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价格变动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规律。
2. 基础案例分析(20分钟)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粮食价格上涨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影响,汽油价格下降对相关行业的影响等,引导学生分析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3. 图表与数据分析(30分钟)让学生阅读相关图表和数据,理解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图表分析和数据解读。
4. 竞赛与展示(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让学生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并展示分析能力。
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并拓展一些相关案例和新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价格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解说结合在讲解价格变动的基本规律时,用生动的例子引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概念。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价格变动对不同行业和群体的影响。
4. 小组竞赛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表和数据,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价格变动对市场的影响。
2. 实物展示适当的实物展示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准备竞赛用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标准1. 课堂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分析问题,是否具备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小组在竞赛中的表现,是否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问题探究解决难点知识点(二):对生产经营的
影响
播放视频:《甘蔗减产白糖
价格大幅上涨》
结合视频进行一组情境创设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归
纳得出结论价格的变动对生
产活动的影响。
积极思考,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1:调节生产
过渡:除此还有什么措施?
结论2:提高劳动生产率
过渡:设问商品的价格低廉就一定
有人要吗?举例:三鹿奶粉案
结论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
品
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准
确理解价格变动在生产活动
当中所带来的意义;培养学
生动手做、动脑思考的能力;
帮助学生树立参与经济生活
要趋利避害的意识。
课堂小结强化知识
形成性检测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大
B.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C.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减少需求和供应
D.某种商品价格上涨一定会减少需求
2、下列属于互补商品的是( C )
A.牛肉与猪肉B.货车与飞机
C.汽车与汽油D.自行车与电动车
3、面对价格下降的现实,丰田轿车生产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必须(A )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②缩短其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④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附件:视频1:《云南致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动》视频2:《甘蔗减产白糖价格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