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稳定性研究
左氧氟沙星与几种药物配伍稳定性的研究

G S 、 0 . 4 5 %N S 、 0 . 1 5 %氯化钾 注射液 , 注射用水 , 1 / 6 摩 尔乳酸钠 的 1 0 0毫升溶液 中 ,分别贮存在 2 5 %, 3 天; 5 ℃, 1 4 天, 观察配伍外观 、 p H值和含量测定均无 明显 改变 。
左 氧 氟沙 星 与抗 生 素配 伍 稳定 性 。乳 酸左 氧 氟
口 兽 药
左 氧 氟 沙 星 与 几 种 药 物 配 伍 稳 定 性 的 研 究
杨 志 强 ( 黑龙江省富裕牧场畜牧科 黑龙江富裕 1 6 1 2 4 1 )
左 氧氟沙星系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 ,其抗菌 活性为氧氟沙星的 2 倍 ,尤其是对 甲氧西林敏感的 葡萄球菌 、 溶血性链球菌 、 肺炎链球菌等 的抗菌作用 增强 , 消除半衰期约为 5 . 1 7 . 1 小 时。本文就左氧氟 沙星与几种药物配伍稳定性作一简述 ,旨为临床合 理用药 提供 参考 。 左氧氟沙星_ 与1 1 种输液配伍稳定性。盐酸左氧 氟沙星注射液 4 毫升 ( 0 . 2克 )分别与 5 %葡萄糖 ( G s ) , 1 0 %G S , 5 %葡萄糖氯化钠 ( G N S ) , 0 . 9 %氯化 钠( N s ) , 林格氏液 2 5 0毫升 , 在0 ~ 2 4 小 时观察配伍
液 外观 , 颜色、 p H值 均无 变化 , 含 量 为初始 浓 度 9 9 %
青霉素钠 1 6 7 毫克 / 毫升 、 伴库溴铵 l 毫克 / 毫升、 青
霉素钠 5 0 0 0 0 0 u / 毫升 , 苯 巴比妥钠 1 3 0 毫克 / 毫升 、 盐酸去氧 肾上腺素 1 0 毫克 / 毫升 、 盐酸万古霉素 5 O 毫克 / 毫升、 盐酸多巴胺 8 0 毫克 , 毫升。 在2 4 %, 0 - 4 小时内观察配伍液外观、 H值和含量测定均无明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是一种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临床广泛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呼吸、泌尿等系统的感染。
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资料,简述和分析了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稳定性的相关研究资料,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性1.1 与注射用丹参配伍5%葡萄糖加注射用丹参混合液与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ml 混合在一起。
另外0.9%氯化钠溶液加注射用丹参混合液5ml 与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5ml 混合在一起,放置5〜10min,观察结果发现两组混合液中都出现了絮状沉淀物。
但5%葡萄糖加注射用丹参混合液比0.9%氯化钠溶液加注射用丹参混合液组沉淀物更多,存在配伍禁忌。
1.2 与注射用夫西地酸钠配伍取5%葡萄糖250ml 加入0.125g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先后输入夫西地酸钠液与左氧氟沙星水针,发现莫菲氏滴管内液体很快产生乳白色小团块状结晶体,将莫菲氏滴管静置20min,乳白色小团块状结晶体仍未消失,重复操作结果一致。
临床应用与实验结果都表明,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不适宜与注射用左氧氟沙星水针配伍使用。
1.3 与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配伍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的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2g 加入左氧氟沙星100ml 内摇匀,结果液体出现白色混浊,并有白色渣样物出现,放置12h 后为大量白色沉淀。
经临床实际应用,实验结果证明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确实存在配伍禁忌。
1.4 与香丹注射液配伍取香丹注射液滴入装有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试管中,结果两种溶液接触后,立即出现混浊,并伴有棕褐色颗粒物质,静置10min 后棕褐色颗粒物质大部分沉淀至试管底部。
现行药物配伍禁忌表上没有标明香丹与盐酸左氧氟沙星有配伍禁忌,但临床发现及经过相关试验证实,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门诊成人细菌性结膜炎中的疗效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门诊成人细菌性结膜炎中的疗效摘要:目的:探讨门诊成人细菌性结膜炎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病例区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病例来源于门诊成人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共计16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纳入到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800例,对照组采用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研究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组间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干预后,比对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数值,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提示P<0.05;干预后,比对两组细菌清除率数值,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提示P<0.05。
结论:针对细菌性结膜炎疾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可对细菌进行有效清除,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门诊;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性结膜炎主要发生在春秋季节,属于眼科临床比较常见的多发病,疾病感染原因涉及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以及流感嗜血杆菌等,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流泪、灼烧感以及刺痛等。
目前,临床主要利用抗生素完成局部治疗,选择药物主要有氧氟沙星滴眼液、诺氟沙星滴眼液等。
本研究通过对2021年1月-2021年12月1600例门诊成人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进行客观性分析,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探讨干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病例区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病例来源于门诊成人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共计30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纳入到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1500例,研究组资料:男750例,女750例,年龄区间为23-62岁,均值计算为(44.17±5.56)岁,病程区间为2-14天,均值计算为(7.57±2.12)天;对照组资料:男748例,女762例,年龄区间为22-62岁,均值计算为(45.48±5.91)岁,病程区间为1-14天,均值计算为(8.15±2.04)天。
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已申报伦理批准。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葛元欣【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24(18)7【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96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通过信封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
对照组应用氯霉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和视力水平,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部组织坏死、结膜充血、角膜溃疡、角膜浸润、角膜水肿、分泌物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眼部组织坏死、结膜充血、角膜溃疡、角膜浸润、角膜水肿、分泌物积分分别为(0.11±0.03)、(0.75±0.18)、(0.33±0.10)、(0.58±0.17)、(0.21±0.08)、(0.14±0.0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40±0.04)、(1.27±0.25)、(0.72±0.54)、(0.90±0.20)、(0.60±0.11)、(0.58±0.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视力水平(0.72±0.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显著改善疾病症状、体征和视力水平,提高整体临床效果。
【总页数】4页(P20-23)【作者】葛元欣【作者单位】沂水县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效果分析2.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效果评价3.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分析4.浅析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效果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

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1)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成为了科研人员的重要任务。
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将对左氧氟沙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化学名为(±)-9-氟-3-羟基-2-氧代-10(2,8,9三甲基-6-氨基-10-氟喹诺[3,2-a]吡啶-4-羧酸酯。
它的化学结构具有两个光学异构体,分别为左旋体和右旋体,但临床上常使用的是左旋体。
左氧氟沙星在人体内通过抑制DNA旋转酶从而阻碍DNA双链合成,进而抑制细菌的增殖。
其次,左氧氟沙星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细菌DNA结合,阻断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使细菌无法进行正常代谢和增殖。
此外,左氧氟沙星还能抑制细菌的DNA修复机制,增加了其对细菌的杀菌效果。
这些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得左氧氟沙星成为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临床治疗的首选用药之一。
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还包括消化道感染、性传播感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例如,左氧氟沙星在治疗胃肠道感染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能迅速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缩短疾病的病程,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左氧氟沙星还可用于治疗性传播感染,如淋病等。
利用其广谱的抗菌活性,左氧氟沙星能有效杀灭感染的细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之,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因此,在合适的条件下,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各类感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左氧氟沙星的研究报告(2)然而,尽管左氧氟沙星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抗菌药物,但其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首先,左氧氟沙星的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
这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适当使用导致的,因此,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时应遵循医嘱,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探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效果

探究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的效果。
方法:8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观察组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分析治疗总有效率、细菌培养转阴时间、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度P<0.05;观察组细菌培养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度P<0.05;治疗前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度P<0.05;两组不良反应(头晕、眼痛、恶心)发生率处于低位,差异显著度P>0.05。
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推荐使用。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细菌性角膜炎;治疗效果细菌性角膜炎为常见眼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视物能力,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相关研究认为细菌性角膜炎治疗应当遵循“高效、安全”的原则,指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具有相关治疗优势,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1-2]。
本文为验证此结论,选取8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择80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59(35.11±11.29)岁。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9-57(35.19±10.89)岁。
组间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细菌性角膜炎诊断标准;②知情同意并签字。
排除标准:①抗生素过敏;②妊娠、哺乳期女性;③中途退出。
1.2操作方法对照组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药物由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7439,规格5ml/瓶,用法用量:滴眼:一日3~5次,一次1~2滴。
观察组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药物由亚邦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390,规格8ml/瓶,用法用量:滴眼:一日3~5次,一次1~2滴。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5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100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氧氟沙星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所有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后,都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患者只有轻微的眩晕,用药停止后症状消失。
结论对于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显著增强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减轻患者的痛苦,疗效显著,可以大力推广。
标签: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重症细菌性角膜炎;结膜炎在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患者的角膜上皮和结膜上皮受到细菌的感染,就是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会导致患者眼部出现坏死和化脓,严重导致患者眼盲。
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DNA旋转酶进行抑制来进行阻断细菌DNA的复制过程,可以高效的灭杀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半衰期较长,药性比较稳定,对于多种细菌的耐药性都比较低。
本文探讨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5年5月所接收治疗的100例重症细菌性角膜炎和结膜炎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29眼。
女性患者24例,27眼。
患者的病程为2~11个月,平均病程为(8.73±3.12)个月,年龄为17~66岁,平均年龄为(37.5±1.3)岁。
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26眼。
女性患者28例,34眼。
患者的病程为1~12个月,平均病程为(9.32±3.13)个月,年龄为19~62岁,平均年龄为(36.5±1.7)岁。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方法稳定性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方法稳定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中左氧氟沙星含量的稳定性分析。
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4.0)-乙腈(83:17),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5nm,柱温:30℃。
通过与对照品比较,结合色谱报告结果分析,该方法检测左氧氟沙星在0.01~1.00m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8.91%。
本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法;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9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187-02前言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体外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是右旋体的8~128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
它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ll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
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及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的抗菌活性。
对部分革兰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
关于它的分析方法研究报道的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色谱条件和测定的线性范围,对药品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了左氧氟沙星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专属性强。
1.仪器与试药仪器:BS124S德国赛多利斯电子天平、KQ-5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METTLER 320 pH计、岛津LC-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
试药:左氧氟沙星对照品批号为130455-20160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含量97.3%),万通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花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20170602;豪克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为171103;葵花古芳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河南蓝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17061701;仁和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海南海神同洲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1705082;特一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海南海力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1707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稳定性研究
[摘要]目的考察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稳定性。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比分析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分别在冰箱、室温避光、室温
光照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含量及组成的变化结果。
结果左氧氟沙星在
0.5~200mg/L范围内具有优异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在冰箱和室温避光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含量不发生变化;在室温光照条件下,左
氧氟沙星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放置2周后,其含量仅为起始值的51%,且左
氧氟沙星发生降解和氧化,产生4种新的物质,分别为去甲基左氧氟沙星
(m/z=348.14)、去羧基左氧氟沙星(m/z=318.13)、左氧氟沙星-N-氧化物
(m/z=378.15)和去侧环左氧氟沙星(m/z=264.13)。
结论在临床应用左氧氟
沙星滴眼液时,要注意避光存储,避免左氧氟沙星含量及结构发生变化。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液相色谱;质谱;降解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志码:A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适用于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外眼部感染性疾病,是应用广泛、疗效显著的一类眼科抗菌药物,其主要组分为左氧氟沙星[1]。
针对左氧氟沙星滴
眼液或注射液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左氧氟沙星含量检测、药代动力学分析、质量
控制评价等方面,对左氧氟沙星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2-4]、紫外分光光度法[5]、荧光分析法[6]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具有分析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小、定量准确性高等优点获得普遍应用。
相关研究报道表明[7-8],左氧
氟沙星在高温、光照等条件下比较稳定,基本没有检测到降解产物。
然而,对于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不同存储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尤其是光照条件下左氧氟沙
星滴眼液如何变化,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及色谱-质谱联用法,跟踪分析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不同存储条件下的变化趋
势和结果,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分析检测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乙酸、乙酸铵:分析纯,天津百世化工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北京迈瑞达科技有限公司;左氧氟沙星标准物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药店市售。
BP221S型sartorius电子天平:精度0.1mg,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 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Q-TOF高分辨质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1.2 分析条件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 C
柱(5 µm,150 mm×4.6
18
mm);流动相A为0.2mol/L乙酸+0.2mol/L乙酸铵溶液,B为乙腈,20%B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96nm;流速1.0mL/min;进样量20µL。
质谱分析条件:雾化器25psi,干燥器10L/min,温度350℃,检测模式为正离子模式。
1.3 定量分析
用蒸馏水准确配制500mg/L的左氧氟沙星标准溶液,作为母液;将母液进行稀释,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0.5、2、5、20、50、100、200mg/L的系列标准溶液,作为绘制标准曲线的工作溶液。
1.4 稳定性考察
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分为3份,标记为A、B、C,分别置于冰箱(~4℃)、室温避光(~20℃)和室温光照条件下,连续跟踪分析2周时间,对比不同储存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同时,对左氧氟沙星发生变化后的组分进行跟踪分析,确定其结构组成变化过程。
2 结果与讨论
2.1 定量分析
在确定的色谱分析条件下,对不同质量浓度的左氧氟沙星标准溶液进行色谱分析,每个浓度点测试3次,取峰面积的平均值(Y),以Y对质量浓度(X)做图,结果见表1和图1。
实验结果表明,该色谱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小定量限为0.5mg/L。
表1 左氧氟沙星定量结果
线性方程
线性范
围,mg/L
相关系数
Y=93.3X+2
00.3
0.5-2000.9997
图1 左氧氟沙星的定量回归曲线
2.2 左氧氟沙星含量变化分析
在实验设定条件下,分析检测滴眼液中左氧氟沙星组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见表2。
表2 含量变化测试结果
实验检测
浓度,mg/L
滴眼液A滴眼液B滴眼液C
初
始值
100.0100.0100.0
第
1天
100.499.595.7
第
2天
100.4100.385.6
第
3天
99.0100.681.2
第
4天
99.9100.575.6
第
5天
100.4100.372.4第
100.4100.669.1
6天
第
100.2100.866.7 7天
第
100.0100.263.2 8天
第
99.599.860.5 9天
第
99.8100.058.2 10天
第
99.999.856.3 11天
第
100.2100.554.5 12天
第
100.0100.152.8 13天
第
100.199.651.0 14天
由上表可以看出,当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存储于冰箱或室温非光照条件下,其含量保持不变;如果将其置于光照条件下,其含量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放置2周后,其含量仅为初始含量的51%,且有进一步下降趋势,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左氧氟沙星含量变化趋势
2.3 左氧氟沙星组分变化分析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中仅含有左氧氟沙星,几乎不含其它共存组分;当其在光照条件下放置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中除了左氧氟沙星外,检测到了其它一些共存组分,如图3所示。
图3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色谱图(左:初始溶液;右:光照后溶液)
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光照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新形成4个较为明显的化合物,分别标记为组分1~4。
对新形成的4个化合物进行质谱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可以确定这些化合物分别是去甲基左氧氟沙星(m/z=348.14)、去羧基左氧氟沙星(m/z=318.13)、左氧氟沙星-N-氧化物(m/z=378.15)和去侧环左氧氟沙星(m/z=264.13),它们的结构示意图和质谱图如下所示。
左氧氟沙星组分1
组分2 组分3 组分4
图4 不同组分结构示意图
3 结论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避光条件下,可长期保持稳定,主成分左氧氟沙星不发生变化;当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置于光照条件下时,左氧氟沙星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左氧氟沙星发生降解和氧化作用,形成一些新的物质。
因此,在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时,要注意避光存储,避免左氧氟沙星含量及结构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闫瑾, 刘美欣, 张蕊, 等. 复方盐酸左氧氟沙星丁卡因滴眼液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J]. 中国药房, 2012, 23(29): 2729-2731.
2.
刘世萍, 马妍妍, 郭美华, 等. HPLC法测定复方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中3组分的含量[J]. 中国药师, 2013, 16(11): 1708-1710.
3.
田洪斌, 杨柏涛, 王明翠. 国产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杂质谱分析[J]. 中国药事, 2014, 28(3): 255-259.
4.
蒋荣, 殷海霞, 顾佳美. HPLC法同时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中两种成分含量[J]. 化学工程师, 2020, 12: 33-35.
5.
周雪婉, 任乃林, 陈少敏, 等. 旋光-紫外分析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中左氧氟沙星的含量[J]. 广东化工, 2011, 38(4): 135-137.
6.
杜黎明, 吴昊. 左旋氧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法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 2005, 21(6): 603-606.
7.
王维剑, 谢元超, 刘琦, 等. 左氧氟沙星的有关物质研究进展[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0, 35(11): 820-825.
8.
王维剑, 李涛, 李军, 等. HPLC-MS法鉴定左氧氟沙星的降解产物[J]. 药学学报, 2012, 47(4): 498-501.
作者简历:潘静(1990-),女,甘肃省兰州市人,大专,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内科护理实践研究,。